2003年乳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

2003年乳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一、2003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愤[1](2020)在《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我国人均粮食消耗量与畜产品消耗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食物结构发生了时代转型,粮食这个“主食”在食物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奶类等动物性食品的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为适应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农业结构需随之相应调整和转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农业结构转型优化和发展智慧农业。“草地农业是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适应时代发展,迎接城乡统筹,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系统;也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农业结构的一个伟大转变。”奶业作为草地农业四个生产层之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衔接植物生产层和前植物生产层,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奶业在整个草地农业发展中作为“火车头”起到了关键的带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加速,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战略资源,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在草地农业思想指导下,以奶业为切入点,进行草地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前期探索性研究,利用大数据采集ETL(Extract-Transform-Load)架构、大数据处理引擎Apache Flink、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等技术构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将其部署应用在我国21个省的197个奶牛场,基于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对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构建需求和基于奶业大数据特性设计构建出了奶业大数据实时数据平台(DRTDP,Dairy Real-time Data Platform),实现了对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中各种规模牧场的生产及奶业相关数据的实时高效采集、更新和管理。2)基于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管理实践构建了奶牛繁殖效率、牛群健康和产奶等关键生产性能评估模型,根据应用研究所得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参数构建关键指标预警模型和奶牛生产管理分析决策模型,采用完全集成的方式将构建的模型在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进行集成,构建出了“奶牛生产性能评估—预警—决策”一体化模型。3)采用Java SE Development Kit 1.8开发环境和Apache Flink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引擎开发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包含奶牛生产管理系统,基于物质流的奶牛精准饲喂管理系统,牛只智能识别管理系统,牧场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奶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够部署在各种集群环境,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模牧场的数据进行实时、快速计算,形成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构建的综合技术。4)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部署应用在全国21个省197个牧场,总计697403头奶牛,基于此平台系统帮助牧场建立了规范的牛群动态档案和生产管理流程,辅助牧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将一线生产人员工作效率提升23倍,牧场盈利能力提升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从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应用的197个牧场中筛选累积数据超过一年的115个牧场,总计363062头奶牛,其中203341头成母牛(包含173229头泌乳牛),157351头后备牛的关键生产性能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对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了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参数,其中:成母牛21天怀孕率(21-Day Pregnant Risk)四分位数范围为16%21%,平均值为18.8%,中位数为18%;成母牛年死淘率(Cow Cull Rate)四分位数范围为19.4%39.7%,平均值为30.5%,中位数为30.8%;产后60天死淘率(Cull Rate by DIM≤60)四分位数范围为5.3%10.8%,平均值及中位数均为7.9%;后备牛21天怀孕率(21-Day Pregnant Risk)四分位数范围为15.5%27%,平均值为21.7%,中位数为20%;犊牛60日龄死淘率(Cull Rate by Age≤60 days)四分位数范围为4.6%19.7%,平均值为15.2%,中位数为8.2%;成母牛平均单产(Avg.Milk/Day of Mature Cow)的四分位数范围为2328.4kg,平均值为25.4kg,中位数为25.1kg;泌乳牛平均单产(Avg.Milk/Day of Milking Cow)的四分位数范围为27.232.4kg,平均值为30kg,中位数为30kg。本研究在草地农业框架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应用研究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为我国奶牛场生产管理以及奶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生态奶业研究以及植物生产层和动物生产层界面耦合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

魏艳骄[2](2018)在《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乳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的产业,是协调一国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乳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营养健康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乳业产业链长,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终端产品为乳制品。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分别为供给生鲜乳与加工乳制品的主体,是乳业的核心环节。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乳制品关税大幅降低,中国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乳制品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乳制品进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进口的乳制品以干乳制品为主,奶粉和乳清进口量占乳制品进口总量的70%以上,近几年,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炼乳等乳制品进口量也表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显示,从长期看,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乳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料奶数量将达到1603万吨,比2016年增长59.25%。随着乳制品进口增加的势头愈加强劲,中国作为乳制品净进口国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形势下,诸多学者与相关舆论担忧制品进口增加对乳制品加工环节与供给生鲜乳的奶牛养殖环节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对国内乳制品市场产生冲击,使众多乳制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乳企)出现生存危机,导致乳企业绩亏损;另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增加使奶牛养殖业发展受到重创,减少奶农获利空间,动摇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信心,相关舆论根据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发生的“倒奶杀牛”事件,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冲击了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然而,事实真得如此吗?上述推断更多地基于乳企出现亏损及“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可能忽略了以下事实。近年来,中国乳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乳业发展水平显着提升,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改善:1)乳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95.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61.1亿元,增加11倍。2)乳制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乳制品产量快速增加。2000-2015年,乳制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从193亿元增加到3328.5亿元,增长近16.2倍,资产总额由186亿元增加到2565亿元,扩大12.8倍。2016年,全球乳制品制造业20强中,中国伊利和蒙牛分别位列第8位和第10名。3)从总体看奶牛养殖业整体态势也呈现出向上的趋势,奶牛存栏、原奶产量及奶牛单产水平都有显着提升。2001-2015年,奶牛存栏数量从566.2万头增加至1507.2万头,牛奶产量从1025.5万吨增至3754.7万吨,分别增加1.7倍和2.7倍;奶牛单产水平从2786千克/头/年提高到6000千克/头/年,提升了 1.2倍;2016年,奶牛种畜全部实现了荷斯坦奶牛良种覆盖,平均单产达到6.4吨。4)奶牛养殖规模程度逐步提高,结构性特征显着,2016年,100头以上的较大规模养殖场比例达到53%,尽管确实存在有些散养户“倒奶杀牛”的现象,但也有规模牧场呈现盈利较高的经营状况。实际上,从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看,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场)发展形势良好,产能水平较高,养殖效益较好;5)生鲜乳在质量上也有显着改善,2016年实现荷斯坦良种奶牛全部覆盖,生鲜乳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并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上事实和分析表明,仅从乳制品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及在某些时点上国内出现乳企业绩亏损和发生的“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着眼,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乳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并不全面,需要从更多角度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实证测度和分析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及其对中国奶牛养殖主体和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影响。通常而言,产品价格、营业额、利润额、利润率等指标可以直观反映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从长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价格加成水平是影响经营主体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生产效率水平与经济主体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是体现每一经济主体市场地位的主要标志。产业组织理论指出,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产业或企业经营绩效与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水平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新贸易理论最早从宏观层面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对行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促使行业价格加成降低;另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与“进口中学”效应对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从微观企业层面深入研究贸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一,中间品及投入品进口通过增加中间品种类带来的“水平效应”以及较高的进口中间品质量带来的“垂直效应”与企业生产率水平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二,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使面临进口竞争的国内厂商市场份额减少,进而使成本加成下降,但另外一些学者分别基于印度与中国的研究表明,企业中间品进口对企业价格加成产生显着提升效应。此外,异质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得出,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对经济主体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的生产效率水平:生产效率水平低的经济主体市场份额被挤压,被迫退出市场,对其产生负向影响;对于效率水平高且在竞争中维持生产的主体,进口竞争的持续增加会激励其改善效率水平,降低综合成本,从而推动产业在更高水平上良性发展。根据USDA公布的历年中国乳业发展报告可知,中国进口的乳制品中,全脂奶粉、乳清等产品作为国内乳企加工婴幼儿配方乳粉、复原乳等产品的原料;另一部分乳制品,如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乳制品则作为国内产成品的替代品进入乳制品消费市场。奶粉、乳清等乳制品进口的增加通过为国内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可能会促进国内乳企绩效的提升。液奶、酸奶、奶酪、黄油、奶油等乳制品进口对国产乳制品具有一定替代作用,加剧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程度,可能通过竞争效应激励国内乳企改进生产率,但也迫使价格加成减小。进口乳制品最终折合为原料奶,必然对国内原奶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从而加剧国内原奶供给市场的竞争,引致国内乳企对国产原奶需求减少的同时,提升国产原奶品质和安全的要求。在国内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愈加显着,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并存,且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形势下,竞争程度的提升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加速其退出养殖;持续的竞争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推动奶牛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主体转变,提高原奶生产水平,带动奶牛养殖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那么,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增加究竟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何种影响?不同种类乳制品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对国内奶牛养殖主体产生何种影响?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影响有何差异?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有何影响?本研究基于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建实证模型从企业层面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影响,并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与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明晰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和乳业发展总体格局,促进中国乳业在国际化竞争大潮中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一: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与国内乳业发展形势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乳制品进口数量及趋势、乳制品进口产品结构、进口来源地结构等方面分析乳制品进口贸易总体形势,从奶牛养殖量化特征、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特征、乳制品加工企业业绩指标、乳制品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对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格局进行分析,从总体阐述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乳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内容二: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影响的分析框架从“担忧乳制品进口增加导致乳企绩效亏损”与由“倒奶杀牛”推断乳制品进口增加冲击奶牛养殖业的观点入手,分析乳制品进口对乳业的核心供给主体——乳企与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1)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企业经营绩效的两个重要指标。理论上,乳制品进口增加通过竞争效应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也使得面临进口竞争的乳企价格加成水平降低。但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产品用途存在差异,进口奶粉和乳清主要作为乳企原料,通过为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有利于带动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的提升;进口液奶、酸奶、奶油、奶酪等作为国产乳制品的替代品,加剧乳制品市场竞争,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水平,但可能导致价格加成率降低;2)进口乳制品折合成原奶意味着对国产原奶的替代,导致国内乳企对国内原奶需求减少,品质要求提升,原奶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不同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显着,多种养殖模式并存,进口竞争的扩大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市场份额被挤压,出现亏损,加速其退出养殖;竞争的持续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提高原奶生产效率水平,推动养殖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主体转变,带动养殖效率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三: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提取的乳企数据,采用O-P法与L-P法分别测度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估计乳制品进口及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2)其中,主要作为进口原料的进口奶粉和乳清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与之相比,进口奶酪、黄油、液奶、酸奶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着。研究内容四: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价格加成率视角价格加成率是指产品价格与产品边际成本的比值,其变动刻画了企业盈利状况与经营绩效。借鉴De Loeckerand Warzynski(2012)的研究方法,估计乳企价格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分析国内乳企的乳制品进口行为及不同种类的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有利于乳企提升价格加成率,促进乳企绩效改善;2)从进口乳制品的不同种类看,进口奶粉对提高乳企价格加成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进口乳清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正向影响不显着,主要由于进口乳清大部分用于饲料企业加工生产饲料;4)进口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进口规模很小,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并未产生显着影响。研究内容五: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效率视角在采用SFA模型测度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带动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向更高水平上发展,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产生差异化影响;2)具体来讲,乳制品进口贸易对散养户养殖效率水平产生了负向冲击;3)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效率水平都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最小。研究内容六: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类型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模式视角运用以奶牛存栏为主要界定标准的不同养殖模式主体在养殖主体总量中占比刻画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转变,构建模型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总体上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的进程;2)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迫使存栏100头以下的养殖模式主体份额减少,特别是加速存栏在1-20头的散养户退出奶牛养殖;3)推进养殖模式向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主体转移,对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扩张的正向作用尤为显着。根据上述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王禹[3](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涉及供给、需求和国内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均有适合当时情况的粮食安全保障性考虑。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研究,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近年来我国种粮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升高,粮食生产已全面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粮食生产的成本与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水平日趋接近,而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国内种粮比较效益直线下降。2.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但实际上粮食优势产区并未在粮食供给中发挥显着作用而粮食非优势产区却以较大资源环境代价在换取粮食增产。整体看粮食生产格局正在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加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正在下降,而西部和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加强。传统的粮食主产省、粮食主销省和粮食产销平衡省的划分已无法概括各省份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各省区粮食生产依靠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状态十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靠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粮食生产保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然在延续,粮食生产过分依赖面积,土地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的窘境并未改变。3.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口粮消费日趋稳定,但与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数量以及营养安全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营养目标(人均日能量1800kcal、2200kcal和2400kcal)下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求量分别为116.93kg、142.91kg和155.90kg。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446.60kg、461.00kg和476.37kg(按中等水平计算),粮食总需求分别为6.37亿吨、6.66亿吨和6.92亿吨。4.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增幅显着高于出口量增幅,净进口量增加迅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储存和消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贸易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同时,粮食主要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贸易依存度并不高,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国际贸易已全面处于比较劣势。5.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加快供给侧的改革提升粮农收入;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李栋[4](2013)在《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生鲜乳的安全优质是奶业立足的基础。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呈现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共存的局面。面对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了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奶牛养殖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剖析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化规律,探索了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的不同特点和典型作法,揭示了奶牛养殖重点地区的养殖模式特征和问题,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提出了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五年里,居民对乳制品的强烈需求推动了国营奶牛场(牧场)的大发展,国营奶牛场的规模养殖模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推动了奶牛养殖模式由国营规模养殖为主向个体散养、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新世纪以来,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对高质量生鲜乳的需求,推动了奶牛养殖由散养模式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模式转变。2.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都是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模式。美国是以土地、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新西兰是以土地投入为主的草地放牧模式;荷兰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家庭牧场模式。日本是以技术密集,以机械化、专业化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印度是以劳动力密集,以小规模合作社为主的散养模式。3.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在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方面科学合理,养殖环境较好,优于散养模式;规模奶牛场饲养管理科学,饲料供给和配比合理,挤奶和给水等环节较为规范,养殖小区及散养模式存在优质粗饲料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挤奶操作和给水不规范问题;规模奶牛场奶牛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小区和散养户,牛奶质量也好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户;规模奶牛场单产水平和生鲜乳价格高于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4.在对河北省等7个定点监测省615户养殖场(户)的连续监测基础上,对2011-2012年23个月共计14144个观测值的定量分析得出,中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散养模式技术效率最小。两年平均来看,中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49%,小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效率为38%,散养模式为20%。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要显着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养殖模式对产出效率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相比散养模式来说,同等条件下,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5.中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一是要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二是要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三是要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李静[5](2013)在《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爆出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凸显现行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失败。如何构建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理模式,找到一条扭转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的可行路径,就成为理论界与现实界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从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这一视角入手,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讨,就现阶段创新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制度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背景,本项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评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即要将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实行的“一元单向一维”模式转变为“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与历史考察。首先,食品安全问题具有的“外部性、公共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利益相关者、多元治理、网络化治理、协同治理这四个理论,都从学理上说明我国必须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对现行治理模式加以创新。其次,从建国以来食品安全治理法规及机构调整的历史变迁来看,我国的历次食品安全治理的改革大多局限于官僚体制内部,大多关注于机构设置与职能调整。最后,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治理模式的考察,我们发现在主体设计、架构设计、运行机制设计方面均存在很大问题,亟需创新。第三部分为原因探析。从参与主体这一视角着眼,探析了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对于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阻碍性要素,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本文还结合了在昆明所做的实地调研数据加以分析,以增强研究的实证性。通过障碍性因素分析,为后文的国外先进经验借鉴以及模式重构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通过对美国、日本、欧盟食品安全治理经验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五种示范模式的考察,我们发现可以从主体设计、结构设计、运行机制设计这三个维度来借鉴经验,并创新我国治理模式。第五部分是制度设计。本部分从三个维度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创新模式,即“多元协同模式”进行了制度建构。首先,在主体设计方面,应该明确作为“食品安全治理主导者”的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者”的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直接受益者”的公众、作为“食品安全治理积极参与者”的社会组织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并努力使其各归其位,实现“多元共治”对于“多头混治”的替代。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该通过完善治理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设计,以及信任、协调等网络治理机制的设计,实现“网络多维治理”对于“单向一维监管”的替代。最后,在运行机制设计方面,应该通过由规制到协同的治理理念的转变,网络多维协同结构的建构,治理机制多维度、多层次的整体塑造,理顺府际关系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价值、制度双管齐下对于社会资本的培育,以及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协同网络核心的建设,实现“协同治理”对于“分段监管”的替代。

陈甜甜[6](2010)在《中国城乡居民乳品消费研究》文中提出乳及乳制品营养丰富,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以及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奶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市场终端环节,乳品消费环节是整个乳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对国内居民乳品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后,乳品从特供品变为一般商品,逐渐进入广大城乡居民的家庭;进入新世纪以后,乳品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近几年,作为我国乳品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其乳品消费增长势头趋缓,甚至出现徘徊,同时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不力,乳品消费市场陷入发展“瓶颈”。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城乡居民的乳品消费需求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城乡居民乳品消费历程和现阶段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乳品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历年城乡乳品消费的相关数据,对未来10年城乡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做出统计学上的预测,以期为探寻未来中国乳品消费的趋势做出铺垫。本文共六章,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包括了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相关理论介绍,以及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二三两章,统计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城乡乳品消费特点并对影响乳品消费的因素做了分类及总结。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分别对201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乳品消费量进行预测,并选择合理的预测结果;最后根据日本国内乳品消费的规律,验证前文的预测结果。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包括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我国整体乳品消费水平偏低,且消费主体是城镇居民,城乡乳品消费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均有较大差别。城镇居民乳品消费以鲜奶为主,同时酸奶消费在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品以奶粉为主。(2)在诸多影响乳品消费的因素中,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直接影响着居民乳品消费行为,收入低、没有消费习惯是制约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最主要因素。(3)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将更多地消费酸奶,而农村居民也将多消费更有营养的鲜奶。(4)预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将达到23.686kg,农村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16.008kg,城乡消费差距将缩小。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政府、乳品行业、乳品加工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及建议,可以概括为:(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2)加强乳品质量的控制和监管;(3)提升居民乳品消费意识;(4)积极开拓潜在市场。

张超一[7](2010)在《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奶牛产业是节粮、高效、行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系统构成上看,奶业主要由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三大系统构成,而奶牛产业是原料奶生产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奶牛养殖、疫病防治和原料奶生产三项环节。“十一五”期间奶牛产业成为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奶牛产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河北省奶牛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2008年9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涉及政府、企业、消费、市场、加工、奶源管理、奶牛养殖、饲料等各个环节。从奶牛养殖到乳制品市场的流通,整条产业链都发生了剧烈震荡。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河北省奶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近十年来奶牛产业发展现状的回顾,从奶牛养殖、疫病防治和原料奶生产三个层面,对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河北省奶牛产业在全国处于支柱地位,但与发达的省份差距仍然较大,人均奶类占有量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过的幅度在整体上呈现稳步升高的态势。通过科学的分析河北省奶牛产业的现状,得出奶牛单产水平低、奶牛利用年限短、良种种源不足、育种方式落后、防疫体系不健全、原奶质量不高、乳制品消费水平偏低等问题,并分析得出了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奶业布局优势。落后的生产方式、奶牛产业产业链各环节连接松散、原奶价格机制不健全是制约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奶牛产业发展的因素逐个进行了科学考量。从宏观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奶牛产业政策、政府作用、制度与商业保险等因素对奶牛养殖影响程度,从微观角度分别分析制约原奶质量和乳制品消费因素。最后借鉴河南省洛阳市奶牛产业发展模式的先进经验,结合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找到了发展的启示,应该重视奶牛生产的合理布局、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与积极寻求奶牛养殖的新模式,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河北省奶牛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

靳延平[8](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聂迎利[9](2009)在《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类营养丰富,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奶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奶类由特供专供品过渡到凭票供应,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进入广大城乡居民的家庭,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2004年之后,作为我国奶类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的奶类消费增长趋缓,甚至出现徘徊;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历程和现阶段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以这些因素为基础变量,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整体提高,并成为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物,但平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量增长趋缓,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从消费品种来看,城镇居民偏重于液态奶,而农村居民偏重于奶粉。②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与人均收入呈显着的正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其奶类消费支出也相对较高;奶类是城乡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的动物性食物。③在现有消费情况下,奶类价格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人群主要为婴幼儿,产品主要为奶粉,因此奶类价格对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影响不大。④人均GDP的持续增长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会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⑤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⑥聚类分析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服从三类格局。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奶类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奶类消费行为调查以及“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消费者对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信任度更高;城镇居民奶类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更加趋向平衡,奶类已经成为普惠性食品;消费者对牛奶的营养价值已有了较多的认识,并已形成初步的科学饮奶知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08~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需求和原奶供给进行了预测,通过供需平衡分析,得出了2020年前,我国原奶供给将大于需求的结论。因此,从政府层面、乳品加工企业层面和奶牛养殖业层面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对策建议。

杨建青[10](2009)在《中国奶业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奶业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奶制品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而且易于消化吸收,正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食品。奶业跨越第一、二、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在为消费者提供终端产品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奶制品的消费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这种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奶制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原料奶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原料奶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加工企业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不仅使原料奶生产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而且也引发了奶制品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如何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从而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原料奶市场供不应求,说明我国原料奶产量小、效率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奶牛养殖的总体规模和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总结和借鉴科学的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是解决原料奶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奶牛养殖重点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为点做实证分析,以全国范围不同组织模式及其效率,不同地区的组织模式、生产特点及其效率为线做对比分析,通过一点两线的分析研究,试图探索原料奶生产的内在规律。产业组织的模式和结构对效率有较大影响。现阶段,我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农户家庭散养模式、养殖场模式、养殖小区模式和新型合作制模式。其中,农户家庭散养模式约占80%,比重最大,但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最低,由于相对成本比较小,因而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比较低而经济效率比较高。养殖小区模式和养殖场模式所占比重比较小,虽然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有所改进,但相对成本增加得较多,所以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比较高而经济效率却比较低。新型合作制模式起步晚、数量少,但由于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因而整体生产效率最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原料奶生产的优势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实证分析表明,内蒙古奶业的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有了一定的发展,呼和浩特地区成年奶牛平均年单产在5吨多,总体来看,养殖效率还不高。目前,影响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奶牛品种、养殖时间、养殖者受培训的程度和饲草料成本。如果奶牛品种好、养殖时间长、养殖者经验技术成熟、自己有饲草料基地,则养殖效率比较好,反之则比较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其原奶生产的组织模式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资源流动,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奶业产区可以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大城市周边和南方五大区域,凡是气候较为凉爽、饲草料供应充足的地区,原奶生产发展也比较快,大城市周边地区,虽然生产成本比较高,但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好,奶牛单产在全国是最高的。总体而言,我国原料奶生产的优势区域在北方,养殖模式以家庭散养为主,大城市周边地区规模养殖场多一些,全国奶牛单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城市周边、东北、华北、南方和西北地区。原料奶生产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加工企业、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2008年发生的“三鹿”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正是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解决当前的奶业问题,需要从深层次分析其内在原因。本文认为,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即:原料奶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益主体的契约关系与一体化经营、乳品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展望未来,不断研究和积极探索我国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奶业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完善新型合作制模式,实现一体化经营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2003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食物结构的时代转型
        1.1.2 我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
        1.1.3 我国农业结构转型与优化
        1.1.4 农业结构转型与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助力我国农业结构转型
        1.2.2 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对我国奶业发展的支撑
    1.3 理论依据
        1.3.1 草地农业的多维结构
        1.3.2 大数据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1.4 研究方案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草地农业信息维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
    2.1 奶业大数据实时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2.2 大数据实时处理框架和引擎
    2.3 奶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构建与表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模型构建
    3.1 评估模型构建
        3.1.1 奶牛繁殖效率评估模型
        3.1.2 奶牛健康评估模型
        3.1.3 奶牛产奶性能评估模型
    3.2 决策模型构建
    3.3 预警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开发
    4.1 奶业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4.2 奶业大数据平台设计目标
    4.3 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
        4.3.1 开发环境的选择与搭建
        4.3.2 奶牛生产管理系统
        4.3.3 奶牛精准饲喂管理系统
        4.3.4 牛只智能识别管理移动端应用
        4.3.5 牧场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
        4.3.6 奶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部署及应用
    5.1 奶业大数据平台在我国牧场的部署实施
    5.2 奶业大数据平台在我国牧场的应用概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应用研究
    6.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6.2 研究方法
    6.3 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1 成母牛繁育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2 健康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3 后备牛繁育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4 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5 产奶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6 不同CSCS类型牧场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体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总体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4.1 结构安排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乳及制品相关概念
        2.1.2 乳业
        2.1.3 市场绩效
        2.1.4 进口渗透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
        2.2.4 新-新贸易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2.3.2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价格加成影响的研究
        2.3.3 关于中国乳业产业发展的研究
        2.3.4 关于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及其影响的研究
        2.3.5 文献评述
3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与国内乳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
    3.1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分析
        3.1.1 乳制品进口数量快速增长
        3.1.2 进口乳制品种类结构趋向多元化
        3.1.3 进口乳制品来源地市场集中
    3.2 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形势分析
    3.3 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业影响分析框架
    4.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4.1.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4.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分析
        4.2.1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
        4.2.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的影响: 基于异质性理论
    4.3 本章小结
5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
    5.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全要素生产率
    5.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5.2.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5.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5.2.3 数据说明
    5.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5.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内生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价格加成率视角的分析
    6.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价格加成率
    6.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6.2.1 企业价格加成率估计方法
        6.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影响的实证模型
        6.2.3 数据说明
    6.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6.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6.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效率视角的分析
    7.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
        7.1.1 乳制品进口与奶牛养殖效率
        7.1.2 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分析
    7.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主体奶牛养殖效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7.2.1 模型构建
        7.2.2 数据说明
    7.3 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模式视角的分析
    8.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类型奶牛养殖模式
    8.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8.2.1 模型构建
        8.2.2 数据说明
    8.3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1.1 乳制品进口总体上有利于促进乳企改善经营绩效水平
        9.1.2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
        9.1.3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进奶牛养殖主体向规模化、标准化模式转变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粮食安全新形势
        1.1.1 粮食生产资源过度消耗,种植意愿不断减弱
        1.1.2 粮食需求数量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1.1.3 粮食国内价格赶超国际,全球影响不断加深
        1.1.4 粮食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国内重视不断加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生产的安全研究
        1.2.2 粮食消费的安全研究
        1.2.3 粮食贸易的安全研究
        1.2.4 粮食政策的安全研究
        1.2.5 文献评论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界定
    2.1 粮食概念的界定
        2.1.1 FAO粮食界定
        2.1.2 他国粮食界定
        2.1.3 我国粮食内涵
        2.1.4 大粮食的界定
    2.2 粮食安全概念演变
    2.3 粮食安全层次划分
        2.3.1 国际粮食安全
        2.3.2 国家粮食安全
        2.3.3 家庭粮食安全
        2.3.4 居民粮食安全
    2.4 粮食安全目标定位
第三章 粮食生产的成本分析
    3.1 粮食成本内涵与构成
        3.1.1 成本内涵分析
        3.1.2 现金成本与总成本
        3.1.3 机会成本
        3.1.4 三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3.2 物质服务费用分析
        3.2.1 生产资料分析
        3.2.2 直接费用分析
        3.2.3 间接费用分析
    3.3 土地成本分析
        3.3.1 水稻的土地成本分析
        3.3.2 小麦的土地成本分析
        3.3.3 玉米的土地成本分析
        3.3.4 粮食的土地平均成本分析
    3.4 人工成本分析
        3.4.1 费用成本分析
        3.4.2 时间成本分析
    3.5 成本收益分析
        3.5.1 水稻成本收益分析
        3.5.2 小麦成本收益分析
        3.5.3 玉米成本收益分析
        3.5.4 粮食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粮食生产的安全分析
    4.1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特征分析
        4.1.1 总量特征分析
        4.1.2 结构特征分析
        4.1.3 分布特征分析
    4.2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4.2.1 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分析
        4.2.2 粮食产量波动国际比较
        4.2.3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划分
        4.2.4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成因
    4.3 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1 粮食生产区域地位变化分析
        4.3.2 粮食产量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3 粮食面积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4 粮食单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4 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区域分析
        4.4.1 粮食生产能力指数分析
        4.4.2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4.3 效率规模优势对比分析
        4.4.4 粮食生产优势变动分析
第五章 粮食消费的安全分析
    5.1 粮食消费面临的新形势
        5.1.1 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5.1.2 人口面临持续低速增长,城镇化率稳步推进
        5.1.3 食物消费结构深刻变革,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5.1.4 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增多,营养不良得到重视
    5.2 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分析
        5.2.1 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5.2.2 口粮消费趋于稳定
        5.2.3 食物消费更加合理
        5.2.4 营养状况不断提升
    5.3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5.3.1 口粮需求水平分析
        5.3.2 饲料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3 工业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4 种子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4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展望
        5.4.1 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展望
        5.4.2 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展望
        5.4.3 营养目标下的粮食展望
        5.4.4 粮食需求目标展望对比
第六章 粮食贸易的安全分析
    6.1 国际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1.1 世界谷物贸易量分析
        6.1.2 世界稻谷、小麦和玉米贸易量变动分析
        6.1.3 世界谷物进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1.4 世界谷物出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2 我国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2.1 我国粮食贸易总量特征
        6.2.3 我国粮食贸易结构特征
    6.3 中国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6.3.1 中国粮食贸易量占世界比重
        6.3.2 中国粮食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6.3.3 中国粮食贸易依存度分析
        6.3.4 中国粮食国际比较竞争分析
第七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分析
    7.1 粮食安全的现状解析
        7.1.1 粮食生产格局改变增产动力不足
        7.1.2 基于营养标准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7.1.3 种粮成本攀升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7.1.4 内外价差助推谷物进口增长迅速
    7.2 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7.2.1 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提高粮农收入
        7.2.2 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
        7.2.3 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
        7.2.4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
        7.2.5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7.2.6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
        7.2.7 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7.2.8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中国奶业是长盛不衰的产业
        1.1.2 奶牛养殖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
        1.1.3 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今后奶业发展的关键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1.2.1 中国奶业发展相关研究
        1.2.2 对中国奶牛养殖业及生鲜乳生产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奶牛养殖模式的研究
        1.2.4 关于生鲜乳生产效率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奶牛养殖模式及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奶业经济理论
        2.2.2 农业发展模式理论
        2.2.3 技术效率理论
    2.3 中国目前奶牛养殖模式的分类
        2.3.1 散养模式
        2.3.2 养殖小区模式
        2.3.3 规模养殖模式
第三章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迁
    3.1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发展历程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私人散养奶牛迅速发展(1949-1957 年)
        3.1.2 实行奶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国营奶牛场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24(1958-1978 年)
        3.1.3 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全面发展(1978-1999 年)27
        3.1.4 新世纪以来,个体散养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转变(2000 以后)
        3.1.5 不同时期奶牛养殖模式特点比较分析
    3.2 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
        3.2.1 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变化特点
        3.2.2 乳品消费趋势变化特点
        3.2.3 乳品加工及消费的发展变化对奶牛养殖模式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特点分析
    4.1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及分类
        4.1.1 美国模式及特点分析
        4.1.2 新西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4.1.3 荷兰模式及特点分析
        4.1.4 日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4.1.5 印度模式及特点分析
    4.2 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业模式的共同特点和启示
        4.2.1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奶牛养殖业
        4.2.2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发达的奶业合作组织实现了行业效益的最大化
        4.2.3 培育和扩大乳制品消费人群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源动力
        4.2.4 政府对奶牛养殖业发展高度重视,采取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
        4.2.5 健全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第五章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案例分析
    5.1 河南省奶牛养殖模式研究分析
        5.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5.1.2 三种不同模式饲养管理比较分析
        5.1.3 不同养殖模式牛奶综合效益分析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2.1 散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3.2 小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3.3 规模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中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6.1 概念的界定
    6.2 研究假说
    6.3 研究方法
        6.3.1 SFA 模型简介
        6.3.2 SFA 实际应用
    6.4 数据来源及说明
    6.5 实证模型设定
        6.5.1 技术效率
        6.5.2 估计方法
    6.6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
    6.7 不同模式技术效率的计量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7.1 推动散养和小区饲养模式向规模养殖转变
    7.2 开发利用优质饲草,推进种草养牛模式
    7.3 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奶畜品种多元化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发展变化特点
        8.1.2 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及特征
        8.1.3 中国规模养殖、养殖小区、散户 3 种养殖模式案例分析结论
        8.1.4 我国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效率分析主要结论
        8.1.5 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建议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源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研究难点、尚存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述:理论基础与架构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食品及其相关概念
        二、食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三、治理及其相关概念
        四、模式及治理模式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属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多元治理理论
        四、网络化治理理论
        五、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历史变迁
        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法规建设
        二、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机构调整与职能变迁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现状
        三、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治理模式考察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治理模式失灵的原因探究
    第一节 政府多头混治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一、现有规制激励不相容导致政府多头混治
        二、标准及检测技术滞后导致政府多头混治
        三、社会公共利益与地方利益冲突诱发地方保护主义
        四、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加剧地方保护主义
    第二节 企业自律与制度他律缺失的影响
        一、食品供应不足导致食品安全信用缺失
        二、企业自律的丧失:社会责任的严重缺位
        三、制度他律的缺失:基于昆明调研数据的分析
    第三节 消费者安全意识不强或过度反应:基于昆明的实证研究
        一、食品安全信息的充足供给与有效获得的缺失
        二、消费者购买习惯对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影响
        三、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导致维权实效不佳
    第四节 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力缺失的影响
        一、独立性与自治权缺失导致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力虚化
        二、继受权模糊不清导致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力先天缺陷
        三、软权力生成受限导致监督强制路径单一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网络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治理机构之间的多维网络
        二、治理全过程的多维网络
        三、美国网络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日本多元参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参与——以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例
        二、企业对食品安全的参与——以“FCP”为例
        三、社会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参与——以日本生协组织为例
        四、日本多元参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欧盟协同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欧盟部门及各成员国协同机制
        二、欧盟食品安全全过程协同监管
        三、欧盟食品危害协同预警体系
        四、欧盟协同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五种示范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江苏苏果超市模式
        二、福建银祥猪肉模式
        三、陕西洛川苹果模式
        四、北京物流控制模式
        五、山东寿光蔬菜模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主体设计
    第一节 多元共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现行模式的体制内“多头混治”
        二、“多元共治”的行动逻辑
        三、“多元共治”的现实呼唤
    第二节 多元共治的要素分析
        一、多元共治的组织维度
        二、多元共治的动力来源
        三、多元共治的模型设计
    第三节 “多元共治”的实现路径:参与主体各归其位
        一、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的主导者
        二、企业: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者
        三、公众: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四、社会组织: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 食品安全网络结构的生成逻辑:理论与现实的契合
        一、网络化治理的兴起
        二、网络化治理的独特性规范
        三、现行“单向一维结构”的失败
    第二节 食品安全治理网络的构成域
        一、网络治理主体:平等赋权的多元存在
        二、网络治理架构:独特性的自在
        三、网络治理机制:信任协商的实践
        四、网络治理工具:契约合作的替代
    第三节 大部制视域下的食品安全治理网络设计
        一、治理网络主体间关系设计
        二、网络治理机制设计
        三、网络治理迷思:治理实效何以保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设计:由“分段监管”到“协同治理”
    第一节 运行机制创新缘由:现行机制治理绩效低下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二、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多维度考察
        三、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总体分析
    第二节 协同治理的运作规则商议:价值、动力及障碍
        一、协同治理的价值取向:与“分段监管”的比较研究
        二、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利益、民主诉求与官僚制的失败
        二、协同治理的阻碍要素:体制危机与权力纠葛
    第三节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政策耦合
        一、治理理念的转变:由规制到协同治理
        二、治理结构的建构:网络多维协同结构
        三、治理机制的重塑:多维度、多层次的整体塑造
        四、府际关系的理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魔咒
        五、社会资本的培育:价值制度双管齐下
        六、协同核心的确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重新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经销商对食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认知调查
附录2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中国城乡居民乳品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2.1 关于食品需求和消费的研究
        1.2.2 关于乳品消费的研究
        1.2.3 消费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中国乳品消费现状分析
    2.1 我国乳品消费的历史回顾
    2.2 现阶段我国乳品消费的特征及城乡差异
        2.2.1 乳品消费量
        2.2.2 乳品消费结构
第三章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内部因素
        3.1.1 传统饮食习惯和偏好
        3.1.2 居民收入水平
    3.2 外部因素
        3.2.1 城市化率
        3.2.2 人均GDP
        3.2.3 乳品价格
        3.2.4 市场条件
第四章 中国乳品消费趋势的预测
    4.1 方案一:中短期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
        4.1.1 城镇居民消费量预测
        4.1.2 农村居民消费量预测
    4.2 方案二:时间序列模型
        4.2.1 城镇居民消费量预测
        4.2.2 农村居民消费量预测
    4.3 判定最佳预测结果
第五章 日本乳品消费及对中国消费预测的启示
    5.1 中国和日本居民畜产品消费量趋势比较分析
    5.2 日本居民乳品消费变化
    5.3 中日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比较分析
    5.4 基于日本经验的验证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政府角度
        6.2.2 行业角度
        6.2.3 企业角度
参考文献
致谢

(7)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相关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简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1.6 数据来源
2 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河北省奶牛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2.2 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2.1 河北省奶牛养殖情况
        2.2.2 河北省奶牛疾病防治体系
        2.2.3 河北省原奶生产情况
        2.2.4 河北省乳品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
        2.2.5 河北省居民乳制品消费
    2.3 河北省发展奶牛产业的优势
        2.3.1 资源优势
        2.3.2 区位优势
        2.3.3 奶业布局
    2.4 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奶牛养殖方面
        2.4.2 奶牛疫病防治体系方面
        2.4.3 原奶生产方面
        2.4.4 奶业产业化方面
        2.4.5 乳制品消费与食品安全监管方面
3 影响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奶牛养殖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养殖方式
        3.1.2 技术服务体系
        3.1.3 奶牛饲料结构
        3.1.4 奶牛价格
    3.2 奶牛疫病防治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用药规范度
        3.2.2 兽药监管
        3.2.3 人员素质
    3.3 原奶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奶牛质量直接影响原奶质量
        3.3.2 产业链各环节连接松散制约奶农提高质量意识
        3.3.3 人为因素
    3.4 乳制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收入水平
        3.4.2 乳制品生产结构
        3.4.3 乳制品消费结构
    3.5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3.5.1 政策方面
        3.5.2 政府作用
        3.5.3 制度方面
        3.5.4 商业保险
4 洛阳市奶牛产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及启示
    4.1 洛阳市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4.2 洛阳市奶牛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措施
        4.2.1 奶牛产业稳步发展,产业化体系日益完善
        4.2.2 奶牛饲料作物与青贮生产快速发展
        4.2.3 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是洛阳市奶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2.4 洛阳市奶牛养殖的模式
    4.3 对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的启示
        4.3.1 重视奶牛生产合理布局,大力支持优质饲料的种植与加工
        4.3.2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全省奶牛产业的发展
        4.3.3 积极寻求奶牛养殖的新模式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奶牛产业在我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1.2 河北省奶牛人均奶类占有量高于全国水平,但是高于的幅度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5.1.3 我省居民乳制品消费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5.1.4 收入是影响居民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因素
        5.1.5 奶牛养殖的组织模式有待于改进
    5.2 政策建议
        5.2.1 奶牛养殖策略
        5.2.2 疫病防治策略
        5.2.3 乳制品消费及质量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的创新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2.6.1 国外的研究
        2.6.2 国内的研究
    2.7 小结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基本概念
        3.1.1 食品安全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3.1.4 行为主体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5.1 调查设计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6.1 数据来源
        6.1.1 样本点的选择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6.1.3 样本特征描述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6.2.4 饲料使用情况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9)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1.2.1 有关中国奶类消费状况的研究
        1.2.2 影响奶类消费因素的研究
        1.2.3 有关奶类供求预测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奶类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2.1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奶类的消费
    2.2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奶类的消费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供品和凭票供应阶段
        2.2.2 市场经济初期放开供应阶段
        2.2.3 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量快速增长阶段
    2.3 现阶段我国奶类消费的总体特征
        2.3.1 奶类消费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2.3.2 城乡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3.3 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奶类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
        2.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在动物性食物中所占比重偏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奶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经济因素
        3.1.1 人口
        3.1.2 人均GDP
        3.1.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3.1.4 膳食结构
        3.1.5 城镇化率
    3.2 市场因素
        3.2.1 价格
        3.2.2 市场条件
        3.2.3 乳制品进口
    3.3 饮食传统和习惯
        3.3.1 以谷类为基础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提升
        3.3.2 传统饮奶习惯使牧区居民奶类消费水平较高
        3.3.3 饮食习惯的区域性使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具有有不同的奶类消费偏好
    3.4 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4.1 聚类分析
        3.4.2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4.3 农村居民奶类消费的聚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类消费行为典型调查分析
    4.1 背景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4.2.2 奶类消费习惯和行为分析
    4.3 主要发现及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乳品质量安全事件认知的典型调查分析
    5.1 背景
    5.2 调查结果分析
        5.2.1 对“有问题的液态奶”的认知
        5.2.2 对政府处理措施的态度
        5.2.3 消费者品类转换分析
        5.2.4 消费者品牌转换分析
    5.3 主要发现及结论
        5.3.1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事件越来越关注
        5.3.2 政府处理奶类质量安全事件的态度和措施对消费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5.3.3 消费者不断转换品类和品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奶类消费需求与供给预测分析
    6.1 奶类总需求预测
        6.1.1 人均消费量预测
        6.1.2 总需求量预测
    6.2 奶类供给预测
        6.2.1 方案一:灰色预测模型
        6.2.2 方案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6.2.3 确定的原奶总产量预测值
    6.3 奶类供需平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高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水平的对策分析
    7.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增加奶类消费的基础
    7.2 加大科学饮奶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科学消费
    7.3 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力度
    7.4 加强监管,建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保证乳品的质量安全
    7.5 乳品加工企业要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7.6 规模化实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我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8.1.2 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的重要因素
        8.1.3 膳食结构的改善将促进奶类消费的增长
        8.1.4 价格对城乡居民奶类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
        8.1.5 人口数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
        8.1.6 人均GDP 的持续增长将拉动奶类消费的增长
        8.1.7 市场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城乡居民奶类消费
        8.1.8 城镇居民奶类消费服从四类格局,农村居民奶类消费服从三类格局
        8.1.9 消费者科学饮奶知识普遍增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饮奶习惯
        8.1.10 消费者对奶类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质量安全事件会对奶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8.1.11 我国奶类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大于需求
        8.1.12 促进城乡居民奶类消费必须采取全方位、切实有效的措施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中国奶业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形势
        1.1.2 原料奶生产是当前制约奶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假说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假说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可能的不足
    1.7 概念界定和数据说明
        1.7.1 概念界定
        1.7.2 数据说明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效率理论
        2.1.2 产业组织理论
        2.1.3 区位布局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奶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2.2.2 关于产业组织模式与奶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奶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2.2.4 关于对原料奶生产效率的研究
        2.2.5 关于加入WTO、贸易自由化等对中国乳业影响的研究
        2.2.6 关于国外奶业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3.1 中国奶业的发展历史
    3.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特点
        3.2.1 原料奶生产的地区分布
        3.2.2 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与规模结构
        3.2.3 原料奶生产的价格变动趋势
    3.3 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状况及其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3.3.1 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3.2 乳制品消费状况分析
        3.3.3 乳制品加工和消费状况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分析
    4.1 我国现有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
        4.1.1 养殖场模式
        4.1.2 农户养殖模式
        4.1.3 养殖小区模式
        4.1.4 新型合作社模式
    4.2 国外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介绍
    4.3 不同组织模式效率的比较分析
        4.3.1 不同模式下平均每头奶牛年成本收益比较
        4.3.2 不同模式下平均每公斤鲜奶的成本收益比较
        4.3.3 不同模式下平均每公斤鲜奶产出所耗成本结构的比较
        4.3.4 不同模式下平均每公斤鲜奶物质含量的比较
    4.4 不同组织模式及效率的总体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呼和浩特地区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5.1 内蒙古原料奶生产的总体状况
    5.2 呼和浩特地区原料奶生产的实证分析
        5.2.1 养殖户基本面分析
        5.2.2 原料奶生产成本分析
        5.2.3 原料奶产出分析
        5.2.4 养殖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区域原料奶生产的组织模式及效率分析
    6.1 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分布概况
    6.2 哈尔滨和呼伦贝尔地区原料奶生产实证分析
        6.2.1 哈尔滨地区原料奶生产实证分析
        6.2.2 呼伦贝尔地区原料奶生产实证分析
    6.3 呼和浩特地区原料奶生产实证分析
    6.4 北京地区原料奶生产实证分析
    6.5 不同区域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定量分析
        6.5.1 模型方法介绍
        6.5.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6.5.3 模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部因素、原料奶生产与当前热点问题分析
    7.1 外部因素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7.1.1 奶制品加工企业行为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7.1.2 国家产业政策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7.1.3 经济全球化对原料奶生产的影响
    7.2 当前奶业热点问题分析
        7.2.1 原料奶市场的供求关系
        7.2.2 利益主体的契约关系与一体化经营
        7.2.3 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2003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D]. 马志愤.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D]. 魏艳骄.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D]. 王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4]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D]. 李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5]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 李静. 南京大学, 2013(08)
  • [6]中国城乡居民乳品消费研究[D]. 陈甜甜.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D]. 张超一.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8]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9]中国城乡居民奶类消费研究[D]. 聂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1)
  • [10]中国奶业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率研究[D]. 杨建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标签:;  ;  ;  ;  ;  

2003年乳业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