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GIS的沈阳市农村居民点管理系统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翟旭刚[1](2021)在《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有着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设施所应具备的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小学规划所涉及的教育用地的合理性、科学的布局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均衡化配置,资源共享性、满足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性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咸阳市的城市发展稳步前进,在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人口稳步增长、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民幸福感增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例如小学教育用地布局的不合理,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现有的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基础教育需求等问题。因此,结合咸阳市城区的小学现状情况,探讨符合本地实际的小学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的方法策略,是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学规划布局相关文献的研读,梳理了国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关于小学教育用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咸阳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基础教育设施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心城区现状小学教育设施用地的深入分析、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育用地的空间布局、规模配置、供需关系、服务范围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建立并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中心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的原则和思路,构建布局优化体系。针对小学学校配置不足区域进行新建小学的选址,并通过服务半径指标和选址评价进行小学的空间优化布局,根据新老城区呈现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配建标准和布局原则,以促进中心城区小学建设用地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期为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中心城区小学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小学班约为1154班,在校小学生数59076人,校均人数895人,班均人数为51.19人,远超出全国普通小学标准的校均人数639人和班均人数37.54人,其中班额人数超出规范标准要求的45人的班级数有919班,占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总班级数的79.6%,班额超标现状突出,且城区近年来教育用地发展缓慢,建成的学校面积较小、学校运动场所及绿地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突出。本次研究根据《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计算中心城区小学规划标准容量为4.8万小学生,实际在校生5.9万人,超出标准容量1.1万人,针对现状缺口,本次研究在已建成区域充分考虑城市退二进三、老旧小区改造、棚改等项目,对生源良好、设施条件差的小学在不影响区域整体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规模的扩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增159班。其中老城区改扩建12所,新增119班,新城区扩建6所,新增50班。2、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失衡,呈现新老城区两极分化的趋势,老城区是传统服务中心区域,学位冗余,优质教育资源过剩;新城区小学配置呈现显着不足状况,且多以村小学为主。本次优化布局充分考虑现行城市总规中未来城市居住建设重点地区集中在新城区,亟需增加教育配套的需求,合理预测学生人数、学校规模,利用GIS合理选点,集约节约布置小学,最终新城区新建50所小学,老城区新建15所小学,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需求,并且综合分析参考了《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咸阳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标》的配置标准及已建学校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新老城区不同的配建标准。3、中心城区新城区小学步行可达性差,老城区步行可达性较好,基于中心城区发展的局限性和设施布局集约节约配置的原则,本次研究新增小学优化配置点位时,根据居民问卷调查,适度调整标准小学10分钟步行可达为15分钟步行可达,既达到服务覆盖的优化,又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程丽轩[2](2021)在《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文中认为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空间范围。国家通过设定生态红线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仍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已成为国家完成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底线”。沈阳市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存在较多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如土地退化、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划定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可以明确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以及生态保护目标,保证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基于此,本研究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沈阳市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基础数据等有关数据和Arc GIS平台,划定沈阳市不同功能服务区,确定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沈阳市法定保护地划分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和水源保护地6大类型,共计17个区域和38处水源保护地;沈阳市不同功能区极重要占地面积依次为21、1157、1800、1247 km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叠加面积为365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28.40%;沈阳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滨带极敏感性占地面积依次为1093、1312、399 km2,生态环境极敏感性区域叠加面积为2335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18.16%。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划分为3类。2、本研究确定了沈阳市法定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城市生态功能服务区的分布特征、面积及其功能,其中沈阳市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主要分布于康平县的中部和西北部,法库县的中部,新民市的中西部,辽中县的东南部,沈北新区的东部,浑南区和苏家屯区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康平县的西北部和中部,法库县的西部,新民市的西部和中部以及河流沿岸、湿地等;城市路网廊道及绿化带红线区以高速公路及其绿化缓冲带(50-100米)、主要街路绿化带、街旁绿地、广场绿地、街心公园为主,城市水系红线区以城市内湖泊、沈阳市南北运河、卫工明渠、沈抚灌渠及其绿化带为主,城市及郊野公园红线区以沈阳市38处公园为主。3、本研究确定了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形成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图,并将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为山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林地、生态保护封育地、河流及其防护带、湿地保护区、城市路网廊道及其绿化带、城市水系、城市及郊野公园13类,共计98处,其总面积为2671km2,占沈阳市国土面积的21%;针对沈阳市不同功能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魏艺璇[3](2020)在《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侵蚀,城市粗犷式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导致诸如城市生态斑块破碎、生态用地范围减少、自然资源受损等问题。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生态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并谋求两者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也逐步成为热点问题。相关生态理论和GIS软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也为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晋州市目前生态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切入,综合“反规划”理论、用地“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晋州市生态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格局两种构建方法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一方面通过构建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生态评估因子,利用GIS技术的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适宜评价,并针对不同粒度的生态斑块,辅以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量化分析,得到经过整理后“较高、高”评级的生态适宜区;另一方面按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安全格局。然后,考虑到远期城市建设扩张的情况,将两种方法划定的范围叠加后,与城镇开发边界“博弈”。经校核城市生态控制线范围边界和用地规模后,优化得到最终生态控制线范围,并按“分级—分类”的方式划定区域和用地类型。最后,对线内两级管控区和用地分类进行管控,并从线内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线内已建用地指引和线内外产业联动三方面着手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同时对管控机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本文探讨出一套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控制线理论进行了补充。同时以晋州市为例,确定其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范围及管控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划定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角度。
夏雷[4](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徐嵩[5](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尹倩倩[6](2019)在《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更加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亟需探索的课题。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研究尤为重要。而现有的低碳县域建设与规划理论体系尚未健全,低碳导向下对贫困山区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研究更为缺乏。盐津县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较其他平原地区更加需要加大生态低碳的规划建设引导。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盐津县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分析测评,从低碳的角度对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具有实用性的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发展路径与策略。本研究在盐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分析评价基础上,并通过交通等时线的测算,确立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空间模式,然后通过低碳生态区的划定与县域镇村居民点中心体系的低碳发展研究,划定低碳空间职能与低碳分区,将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划分为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与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四级分区,并分别从职能定位、空间划定、空间结构、低碳布局模式、规划管理等多个角度确定各分区内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路径。
路昌[7](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金伟[8](2017)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与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乡村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被重新认识。乡村应当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已经形成社会普遍共识。在此过程中,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乡村规划管理,尤其是乡村规划决策将成为改革红利定向释放的关键导引,如何做出科学决策、均衡决策、精准决策,需要重点研究。论文针对现有乡村规划决策中所存在的片面性、主观性与不可持续性问题,探讨如何在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当中,借助于综合信息数据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乡村规划科学决策的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说明该技术方法的全面性、客观性、精准性、通用性与可持续性。数据库建设方面,论文在重庆市市级综合数据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南岸区村现状调研资料,建立了乡村规划决策导向下的区级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地形地貌、自然灾害、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区位条件、人口、产业、文化等社会经济要素,土地利用、民居建筑、市政设施、空间管控要素、各类规划等空间支撑要素以及村民发展意愿等要素的空间化表达,能够为乡村规划决策提供基础的的数据支撑。系统开发方面,论文采用了 C/S架构,以ESRI的ArcGIS Engine 10.1为开发平台,借助其丰富的底层功能接口,建立了一套涵盖规划编制决策、规划管理、规划审批、查询统计等规划业务支撑模块,集成表面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查询分析等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输入与动态更新、图层可视化、数据报表统计与输出等空间统计与展示功能,并能支撑自定义分析评估模型构建的多层级、界面化的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实际应用方面,论文以南岸区32个村为案例对象,从辅助规划编制决策角度,开展了人口 DID、空间影响因素、发展条件与需求等多要素全方位的分析,以村规划编制时序研判为主要目标,识别了优先编制村规划的村(9个)、有条件编制村规划的村(11个)、不编制规划的村(12个)三大类,分析结果能够有效支撑南岸区规划全覆盖、多规合一等工作的有序开展。然后,以巴南区和渝北区为例,对乡村规划决策系统进行了适应性验证。最后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和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补充。随着政府各部门数据壁垒的打通,以及农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人口的行为活动以及乡村旅游活动将会提供丰富的大数据。拓展村情综合信息数据及其应用领域,提升决策支撑能力和效率,将是今后乡村规划决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赵大伟[9](2017)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步入中国发展新常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与地方对农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例如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等。在此背景下,研究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切合当前的农村发展战略,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与利益。本文选取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支撑下,研究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特征,提出优化策略,对促进其村庄经济发展,维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解决城乡用地矛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收集县域、乡镇、行政村的数据资料,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东乡族自治县现状数据库、东乡族自治县数字高程模型和TM遥感影像图等为数据支撑,提取县域居民点、地形因子和其他地类数据,采用ArcGIS技术平台,运用常规Voronoi图和景观格局指数对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县域及各乡镇的Voronoi多边形Cv值都大于64%,村庄整体空间布局均为集聚型。景观格局指数表明县域呈现出破碎度相对较低、部分斑块零散分布、部分斑块稳定的景观格局。整体空间布局表现出“大聚居、小散居”的特征,主要受该地区地形地貌、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其次,利用ArcGIS技术平台,对影响村庄布局的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的布局模式主要以卫星式布局、带状式布局、多边形式布局、自由式布局四种为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权重排序,依次为地质灾害(0.2654)、距集镇距离(0.1892)、坡度(0.1649)、人口密度(0.1194)、道路可达性(0.0767)、高程(0.0673)、植被环境(0.0420)、距水源距离(0.0311)、人均纯收入(0.0308)、耕地规模(0.0132)。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建立四级量化赋值表,通过计算得到各村庄的综合评价指数。按照村庄布局规划原则,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将综合评价指数分成以下三类区间:[42.8450,60.5700]、(60.5700,73.3713]、(73.3713,89.3300],分别对应于控制发展型村庄、适度发展型村庄、积极发展型村庄。继而通过划分评价和规划调整,在三类村庄的基础上将村庄居民点划分成城镇化或集镇化居民点、中心村居民点、迁移合并居民点、自然保留居民点,叠加形成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结果,并提出三种类型村庄和四种类型居民点的发展策略,为东乡族自治县县域乡村发展提供借鉴与引导。
孟令军[10](2016)在《中国野生东北虎生境评价及潜在生境选择与保护》文中提出东北虎已有数百万年进化史,它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然而,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东北虎目前都是最濒危的动物之一。本文在对东北虎空间分布与种群数量的历史演变和分布区内人类长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格局和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样地调查和3S技术强大的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生境分析与适宜性评价,利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空间回归Logistic模型)对东北虎可恢复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选择,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连通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东北虎各个潜在生境之间的连接,得到需要进行保护的生态廊道。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境破碎化,分布区退缩,东北虎数量急剧锐减,正在加速灭亡,目前情况有所好转。俄罗斯部分目前锡霍特中部及南部地区普遍有虎分布,但分布不均匀。中国部分目前东北虎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老爷岭北部、老爷岭南部、张广才岭南部、哈尔巴岭以及大龙岭6个孤立分布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虎数量达到500只左右,我国野生东北虎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总体趋势是急剧减少,目前种群数量均有所回升,2013年监测吉林省境内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1-13只,黑龙江省12-14只。(2)大面积土地被开垦,大量森林被砍伐,东北虎分布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显着变化。1860年前,人类土地利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小。从1860年开始,中、俄两国政府为加强边疆统治以及后续的开发移民,使区域景观破碎化,东北虎分布区的面积也在不断缩小。目前,中国部分的土地利用强度远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整体上森林覆盖率更大,林分质量更高。1980-2015年,中国东北虎分布区内最适宜东北虎分布的针阔混交林增长了36.48 km2;东北虎所避开的无植被隐蔽的聚落面积增加了70.83 km2,年变化率为0.94%;农田面积增长了478.4km2,年变化率为0.33%;对分布区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湿地水体面积增加了27.42km2,东北虎生境趋于好转。(3)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表明:最适宜东北虎生存的地区占整个东北虎现有分布区的37.59%,主要分布于完达山、老爷岭北部、老爷岭南部、大龙岭;次适宜东北虎生存的地区占东北虎分布区面积的28.68%,主要分布于完达山、老爷岭北部、老爷岭南部、以及吉林省张广才岭南部、哈尔巴岭;一般适宜东北虎生存的地区占东北虎分布区面积的25.03%,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的张广才岭、吉林省的张广才岭、哈尔巴岭,完达山、老爷岭南部也有部分地区;尽管不适宜东北虎生存的地区仅占东北虎分布区面积的8.70%,但这是不容忽视的,其实际面积约为3949.39 km2,这些地区不仅集中分布在黑、吉两省的张广才岭南部,而且其他五个虎的孤立分布区中有四个虎分布区均有不适宜东北虎生存的地区。这些零散地区只要达到一定面积就不利于东北虎的生存,很有可能成为虎觅食、活动的障碍。(4)中国野生东北虎潜在生境选择与评价研究表明:经构建的Logistic潜在生境概率模型拟合运算,按照概率ARCGIS自然断点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不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四类适宜区,其中东北虎较适宜区、适宜区生境面积分别为73148km2和73740km2,分别占总面积的5.62%和5.67%;一般适宜区生境面积为164824km2,占总面积的12.67%,不适宜区生境面积为989032km2,占总面积的76.04%,所占比重最大,研究区域大部分区域已经不适合东北虎生存。在野生东北虎现有分布区中,完达山西部、完达山东部、老爷岭北部、老爷岭南部、张广才岭南部、哈尔巴岭和大龙岭的适宜度较高,作为历史分布区域的张广才岭北部和小兴安岭地区也有较高的适宜度。(5)东北虎生态廊道建设与栖息地保护研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程序ARCGIS10.1的距离成本方法,计算得到东北虎扩散累计成本栅格图,通过成本路径分析,得到保护优先区和各毗邻的东北虎保护优先区之间可能的潜在连接通道,为将来东北虎种群扩散廊道规划奠定了基础。综上,本研究探讨东北虎濒危的自然历史进程,探究野生东北虎的生境与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消除各个分布区之间的障碍、促进各个分布区之间连通和保护提供基础研究,为制定野生东北虎保护行动计划和实施东北虎栖息地保护恢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保护东北虎种群的长期生存和保护整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GIS的沈阳市农村居民点管理系统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的沈阳市农村居民点管理系统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由“关注效率”向“关注质量”转变 |
1.1.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由“居住区”向“生活圈”转变 |
1.1.3 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由“供需错配”向“供需匹配”转变 |
1.1.4 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图表分析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达性 |
2.1.2 公众参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与均衡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相关理论对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研究的启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2.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2.3.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
3.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咸阳市中心城区概况 |
3.1.2 老城区、新城区的界定 |
3.1.3 现状街道基本情况 |
3.2 中心城区小学概况 |
3.2.1 总体概况 |
3.2.2 学校分布分析 |
3.2.3 学校规模及容量分析 |
3.2.4 学校服务范围分析 |
3.2.5 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布局可达性分析 |
3.4 居民意愿调查 |
3.4.1 调查的对象 |
3.4.2 问卷调查表 |
3.4.3 调查居民群体基本特征 |
3.4.4 就学出行交通方式及出行成本调查 |
3.4.5 居民就学设施满意度调查 |
3.4.6 新老城区居民小学满意度调查 |
3.4.7 调查小结 |
3.5 小学现状教育设施配置问题总结 |
3.5.1 教育设施数量不足 |
3.5.2 空间分布不均衡 |
3.5.3 校园校舍严重不足 |
3.5.4 大班额现象突出 |
4.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4.1 历史政策原因 |
4.1.1 历史原因 |
4.1.2 政策原因 |
4.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4.2.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2.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3 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特征 |
4.3.1 历年人口及城镇化率 |
4.3.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4 城市发展格局 |
4.4.1 城市空间发展脉络 |
4.4.2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
4.4.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5 中心城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发展 |
4.5.1 现状居住用地布局 |
4.5.2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4.5.3 中心城区新老城区发展规划 |
4.5.4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4.6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 |
4.6.1 现状交通情况 |
4.6.2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4.6.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
5.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方法 |
5.1 中心城区小学规模预测及现状改扩建需求 |
5.1.1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
5.1.2 中心城区小学需求预测 |
5.1.3 现状改扩建学校 |
5.2 中心城区新增小学需求 |
5.2.1 《咸阳市中小学校发展和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
5.2.2 最终新增小学需求 |
5.3 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原则 |
5.3.1 均衡布局原则 |
5.3.2 新老城区优化原则 |
5.3.3 适度规模、服务周边原则 |
5.4 新建小学用地优化布局 |
5.4.1 软件平台 |
5.4.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特点 |
5.4.3 数据资源 |
5.4.4 GIS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方法 |
5.4.5 供需关系 |
5.4.6 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
5.4.7 计算方法 |
5.4.8 空间分析 |
5.4.9 小学空间布局方案 |
6.中心城区小学布局实施策略 |
6.1 小学布局优化实施策略 |
6.1.1 老城区抓住老城改造契机供给教育用地 |
6.1.2 新城区明确责任主体使小学建设与住区建设配套 |
6.1.3 布局优化近远期结合,指标刚性弹性结合 |
6.1.4 建立健全城市中小学教育用地规划保障机制 |
6.2 管理机制创新 |
6.2.1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缩小校际教学质量差距 |
6.2.2 “简政放权”,培养特色教学环境 |
6.2.3 加强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和问责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2)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 |
1.1.2 生态红线划定发展历程 |
1.1.3 国内研究进展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分析及识别 |
1.2.2 沈阳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1.2.3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确定 |
1.2.4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土地利用状况 |
2.1.4 生物多样性状况 |
2.1.5 生态环境状况 |
2.1.6 主要生态问题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方法与结果 |
3.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
3.1.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划定方法 |
3.1.2 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方法 |
3.1.3 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评价方法 |
3.1.4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划定方法 |
3.2 沈阳市生态评价结果 |
3.2.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评价结果 |
3.2.2 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结果 |
3.2.3 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评价结果 |
3.2.4 沈阳市生态重要区及敏感脆弱区叠加评价结果 |
3.2.5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评价结果 |
3.3 小结 |
第4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与分析 |
4.1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定 |
4.1.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
4.1.2 沈阳市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
4.1.3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
4.1.4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区 |
4.2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性分析 |
4.2.1 主体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 |
4.2.2 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 |
4.2.3 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性分析 |
4.2.4 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 |
4.2.5 其他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
4.2.6 土地利用现状协调性分析 |
4.2.7 与辽宁省生态保护红线建议划定区协调性分析 |
4.3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确定 |
4.3.1 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
4.3.2 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
4.3.3 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
4.4 小结 |
第5章 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准入与管控措施 |
5.1 沈阳市法定保护地红线区 |
5.1.1 山地自然保护区 |
5.1.2 湿地自然保护区 |
5.1.3 森林公园 |
5.1.4 风景名胜区 |
5.1.5 湿地公园 |
5.1.6 水源保护地 |
5.2 沈阳市生态功能与敏感脆弱红线区 |
5.2.1 林地 |
5.2.2 生态保护封育地 |
5.2.3 河流及其防护带 |
5.2.4 湿地生态保护区 |
5.3 沈阳市城市生态功能服务红线区 |
5.3.1 城市路网廊道及绿化带 |
5.3.2 城市水系 |
5.3.3 城市及郊野公园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态用地面临压力 |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
1.1.3 生态规划理论与GIS技术成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生态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2.1.2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 |
2.1.3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生态控制线研究进展 |
2.2.2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
2.3 相关实践案例 |
2.3.1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
2.3.2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
2.3.3 沈阳市生态控制线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生态控制线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控制线概念界定 |
3.1.2 相关概念辨析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反规划”理论 |
3.2.2 用地“博弈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 |
3.3.2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方法 |
4.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及方法选择 |
4.1.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 |
4.1.2 生态控制线划定常用方法 |
4.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 |
4.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构建方法 |
4.3.1 基于生态适宜性构建方法 |
4.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
4.3.3 生态控制线范围的校核方法 |
4.3.4 “分级分类”划定方法 |
4.4 生态控制线管控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研究 |
5.1 晋州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
5.1.1 城市概况 |
5.1.2 现状生态空间分析 |
5.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建立 |
5.2.1 基础数据来源 |
5.2.2 建立生态空间数据库 |
5.3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
5.3.1 基于生态适宜性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
5.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
5.3.3 生态控制线范围校核及结果 |
5.4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管控策略 |
5.4.1 分区管控与分类保护 |
5.4.2 线内生态建设与发展 |
5.4.3 管控机制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图表目录 |
(4)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村落风貌特色 |
1.3.3 风貌数据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空间形态理论 |
2.1.3 场所文脉理论 |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
2.2.4 村落风貌规划 |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
3.3.1 路网形态 |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
3.3.3 开敞空间 |
3.3.4 绿化与设施 |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
3.5.1 建筑平面布局 |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
5.5.1 系统用户管理 |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低碳发展现实 |
1.1.3 县域研究欠缺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径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5.1 相关概念辨析 |
1.5.2 国外研究综述 |
1.5.3 国内研究综述 |
1.5.4 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
1.5.5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盐津县域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
2.1 盐津县域总体发展分析 |
2.1.1 区位交通条件 |
2.1.2 自然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盐津镇村居民点发展分析 |
2.2.1 镇村用地基本情况 |
2.2.2 镇村土地利用特征 |
2.3 盐津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
2.3.1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概况 |
2.3.2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
2.3.3 镇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盐津县域碳系统分析测评 |
3.1 盐津县碳系统组成分析 |
3.1.1 碳系统组成 |
3.1.2 盐津县碳系统概况 |
3.2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性分析 |
3.2.1 碳源定性分析 |
3.2.2 碳汇定性分析 |
3.3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量测算 |
3.3.1 县域总碳源定量测算 |
3.3.2 县域建设用地碳源定量测算 |
3.3.3 县域碳汇空间格局定量测算 |
3.4 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再建设引发的碳排放增大 |
3.4.2 居民点布局集约性不足 |
3.4.3 县域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 |
3.4.4 交通用地布局不合理 |
3.4.5 工业用地碳排放量较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碳县域布局规划策略研究 |
4.1 居民点布局与低碳融合的思考 |
4.1.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反思 |
4.1.2 传统县域镇村体系与低碳规划的反思 |
4.1.3 传统居民点布局的反思 |
4.1.4 道路交通规划的低碳思考 |
4.1.5 土地利用的低碳融合思考 |
4.2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重构模式研究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分类引导 |
4.2.3 管理措施 |
4.2.4 空间重构内容 |
4.3 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搬迁撤并可行性研究 |
4.3.1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意义 |
4.3.2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模式 |
4.3.3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动力 |
4.3.4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方式 |
4.4 盐津县域低碳规划策略延伸与补充 |
4.4.1 防震减灾保护策略 |
4.4.2 再生资源回收策略 |
4.4.3 土地利用低碳策略 |
4.4.4 建筑布局低碳策略 |
4.4.5 滨河整治低碳策略延伸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低碳实践探索 |
5.1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方式 |
5.1.1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思路 |
5.1.2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5.1.3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工业园区规划 |
5.1.4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道路交通规划 |
5.2 |
5.2.1 中心村设置 |
5.2.2 低碳中心功能定位 |
5.2.3 中心村的评价指标 |
5.2.4 低碳中心村的确定 |
5.3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分区与低碳布局模式研究 |
5.3.1 县域低碳分区的划定 |
5.3.2 低碳城镇建设区 |
5.3.3 “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 |
5.3.4 “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 |
5.3.5 “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迈向低碳的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
6.1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原则与方法 |
6.2 宏观战略的低碳转型 |
6.3 中观层面的分析测评 |
6.3.1 生态系统的低碳模式 |
6.3.2 县域碳系统的测评方式 |
6.4 微观策略的优化布局 |
6.4.1 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模式策略 |
6.4.2 低碳对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引导方式 |
6.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表格索引 |
附录D:盐津县各乡镇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E:盐津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F:盐津县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G:盐津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H:盐津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
附录I:盐津县地质灾害分布图 |
附录J:盐津县转型升级前煤矿分布图 |
附录K: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中心村划定图 |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国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
1.5.3 多目标规划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区位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
2.3.2 规划编制理念 |
2.3.3 规划编制原则 |
2.3.4 规划编制流程 |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水文条件 |
3.1.4 土壤条件 |
3.2 社会经济情况 |
3.2.1 人口条件 |
3.2.2 经济发展 |
3.2.3 粮食生产 |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判标准 |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确立 |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指标的标准化 |
4.3.2 权重的确定 |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
6.1.1 分区目的 |
6.1.2 分区原则 |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
6.2.1 分区思路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2.3 数据来源 |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
6.3.1 经济发展区 |
6.3.2 粮食生产区 |
6.3.3 林农生态区 |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
7.1.1 区域位置概况 |
7.1.2 自然环境条件 |
7.1.3 社会经济概况 |
7.1.4 数据来源 |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7.4.1 决策变量设置 |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
7.4.3 约束条件设置 |
7.4.4 优化方案分析 |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7.5.1 法律手段 |
7.5.2 行政手段 |
7.5.3 经济手段 |
7.5.4 技术手段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8)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变迁 |
1.1.2 乡村规划决策的片面性与主观性 |
1.1.3 乡村规划决策的不可持续性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为乡村规划的精准决策提供一种通用路径 |
1.3.2 为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1.3.3 为乡村安全要素防护、生态底线守护、自然资源保护把关 |
1.3.4 为各部门统一决策与信息共享提供基础平台 |
1.4 研究的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6 国内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与重庆探索 |
1.6.1 国内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 |
1.6.2 重庆市关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探索 |
1.7 技术路径与研究框架 |
2 重庆市级城乡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
2.1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
2.1.1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2.1.2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整合 |
2.1.3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层次架构 |
2.2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运行的关键技术概述 |
2.2.1 云计算技术 |
2.2.2 SOA技术 |
2.2.3 MVC技术 |
2.3 重庆市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2.3.1 组织结构的细化与数据源采集 |
2.3.2 数据入库管理办法 |
2.3.3 软件系统与模块设计 |
3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导向的信息化建设 |
3.1 乡村规划决策的重要因素 |
3.1.1 自然环境要素:地形地貌、灾害、资源 |
3.1.2 社会经济要素:区位、人口、产业、文化 |
3.1.3 空间支撑要素:用地、建筑、市政、规划 |
3.1.4 特殊要素:村民发展意愿、地理标志产品 |
3.2 数据的转换 |
3.2.1 数据采集与梳理 |
3.2.2 数据整合与建库 |
3.2.3 数据更新与查询 |
3.3 南岸区村情综合数据库数据呈现 |
3.3.1 资源环境条件 |
3.3.2 经济社会发展 |
3.3.3 空间支撑要素 |
3.3.4 村民发展意愿 |
3.3.5 地理标志产品 |
4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开发与信息化建设 |
4.1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概述 |
4.2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
4.2.1 设计依据 |
4.2.2 总体架构 |
4.2.3 技术路线 |
4.2.4 功能结构 |
4.2.5 数据库设计 |
4.2.6 建设原则 |
4.2.7 关键技术 |
4.3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基本功能 |
4.3.1 系统基本框架 |
4.3.2 空间分析功能 |
4.3.3 辅助规划功能 |
4.3.4 其他辅助功能 |
4.4 乡村规划决策支持模型 |
4.4.1 区位分析模型集 |
4.4.2 社会经济分析模型集 |
4.4.3 自然环境分析模型集 |
4.4.4 空间分析模型集 |
4.4.5 特色资源模型集 |
4.4.6 其他模型集 |
4.5 乡村规划决策系统运行环境 |
4.5.1 硬件环境 |
4.5.2 基础软件 |
4.5.3 网络环境 |
4.5.4 安全保障 |
5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的实际运行 |
5.1 重庆乡村规划决策系统实际运行评述 |
5.2 南岸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指标体系 |
5.2.1 DID分析 |
5.2.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5.3 南岸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5.4 南岸区未来乡村规划思考 |
5.4.1 产业发展先行 |
5.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4.3 保障居者有其屋 |
5.4.4 守住安全底线 |
5.4.5 小结 |
6 重庆市乡村规划决策系统的适用性验证 |
6.1 巴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系统验证 |
6.1.1 DID分析 |
6.1.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6.1.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6.1.4 巴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6.2 渝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系统验证 |
6.2.1 DID分析 |
6.2.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6.2.3 发展条件与需求分析 |
6.2.4 渝北区乡村规划编制决策走向 |
6.3 结果分析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第三章中南岸区各街镇村庄现状统计表 |
附录B: 第五章中南岸区各街镇村庄现状统计表 |
附录C: 第六章中巴南区和渝北区各街镇村庄数据统计表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村庄布局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村庄布局研究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庄 |
2.1.2 农村居民点 |
2.1.3 村庄布局优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文献综述法 |
2.3.2 GIS空间分析技术 |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3.4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社会 |
3.2 数据来源 |
3.3 数据准备与处理 |
3.3.1 地形数据预处理 |
3.3.2 城镇及农村居民点整合提取 |
3.3.3 其他相关地类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县域村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县域村庄布局特征 |
4.1.1 用地现状 |
4.1.2 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4.2 自然因素 |
4.2.1 高程 |
4.2.2 坡度 |
4.2.3 植被环境 |
4.2.4 地质灾害 |
4.3 区位因素 |
4.3.1 道路可达性 |
4.3.2 距水源距离 |
4.3.3 距集镇距离 |
4.4 经济社会因素 |
4.4.1 人口密度 |
4.4.2 人均纯收入 |
4.4.3 耕地规模 |
4.5 空间布局模式 |
4.5.1 卫星式布局 |
4.5.2 带状式布局 |
4.5.3 多边形式布局 |
4.5.4 自由式布局 |
4.6 本章小结 |
5 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及发展策略 |
5.1 村庄布局规划分析 |
5.1.1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5.1.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5.2 村庄布局规划及发展策略 |
5.2.1 村庄布局规划原则 |
5.2.2 村庄布局类型划分 |
5.2.3 划分评价与布局规划调整 |
5.2.4 村庄布局规划 |
5.2.5 村庄发展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人均纯收入和耕地规模表 |
附录B 村庄布局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专家评分问卷 |
附录C 图索引 |
附录D 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野生东北虎生境评价及潜在生境选择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立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东北虎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虎和东北虎的研究概况 |
1.2.2 东北虎种群分布和数量监测研究 |
1.2.3 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研究现状 |
1.2.4 东北虎生境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2.5 东北虎栖息地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研究现状 |
1.2.6 3S技术在东北虎及其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虎空间分布与种群数量的历史演变 |
2.1 古老的东北虎种群与东北虎化石的分布 |
2.1.1 古老的东北虎种群 |
2.1.2 东北虎化石遗存情况 |
2.2 1860 年以前文明时代东北虎分布及其种群状况 |
2.3 1860 年以后东北虎的分布及其种群状况 |
2.3.1 1860 年以后俄罗斯东北虎种群及其历史演变 |
2.3.2 1860 年以后近代中国东北虎种群及其历史演变 |
2.3.3 现代中国东北虎分布及其种群历史演变 |
2.3.4 2000-2014 年东北虎分布区变化趋势 |
2.3.5 2000-2014 东北虎种群数量变化统计 |
2.3.6 东北虎种群演变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虎分布区生境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
3.1 东北虎分布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
3.1.1 1860 年前东北虎分布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
3.1.2 1860 年后东北虎分布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
3.1.3 中俄现有东北虎分布区土地覆被对比分析 |
3.1.4 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
3.1.5 东北虎分布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3.2 植被覆盖及其生境适宜性 |
3.2.1 植被覆盖类型及其生境适宜性 |
3.2.2 植被覆盖度及其生境适宜性 |
3.3 地理环境因素及其生境适宜性 |
3.3.1 地貌类型及生境适宜性 |
3.3.2 海拔分布及生境适宜性 |
3.3.3 坡度分布及其生境适宜性 |
3.3.4 坡向分布及其生境适宜性 |
3.3.5 水源供给及其生境适宜性 |
3.4 猎物种群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及其生境适宜性 |
3.4.1 猎物种群丰富度及其生境适宜性 |
3.4.2 猎物种群密度及其生境适宜性 |
3.5 人为干扰因素及其生境适宜性 |
3.5.1 居民点分布及其生境适宜性 |
3.5.2 道路分布及其生境适宜性 |
3.6 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与分区 |
3.6.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6.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方法 |
3.6.3 东北虎生境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
3.6.4 东北虎生境适宜性分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野生东北虎潜在生境选择与评价 |
4.1 潜在生境研究区域的确定 |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主要研究方法 |
4.3 潜在生境分布区域生境因子分析 |
4.3.1 地理环境因子分析 |
4.3.2 植被覆盖类型分析 |
4.3.3 猎物种群因子分析 |
4.3.4 人类活动因子分析 |
4.4 潜在生境概率模型构建与检验 |
4.4.1 生境因子图层重分类 |
4.4.2 模型构建与检验 |
4.5 潜在生境适宜度预测与分区 |
4.5.1 潜在生境适宜度预测 |
4.5.2 潜在生境适宜度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虎生态廊道建设与栖息地保护 |
5.1 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
5.2 景观连通度理论概述 |
5.3 空间成本-距离模型原理 |
5.4 东北虎保护优先区的划定 |
5.4.1 划分标准的确定 |
5.4.2 划定东北虎优先保护区域 |
5.5 东北虎扩散的阻力栅格图创建 |
5.5.1 植被覆盖阻力栅格图创建 |
5.5.2 道路阻力栅格图创建 |
5.5.3 居民点/区阻力栅格图创建 |
5.5.4 综合阻力栅格图创建 |
5.6 东北虎生态廊道选择与保护恢复方案 |
5.6.1 生态廊道的选择 |
5.6.2 生态廊道保护、恢复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GIS的沈阳市农村居民点管理系统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D]. 翟旭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研究[D]. 程丽轩. 沈阳大学, 2021(06)
- [3]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D]. 魏艺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6]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D]. 尹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8]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D]. 金伟. 重庆大学, 2017(12)
- [9]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D]. 赵大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3)
- [10]中国野生东北虎生境评价及潜在生境选择与保护[D]. 孟令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