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兵之家”不应该如此聚乐(论文文献综述)
罗挺[1](2021)在《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认为
高强[2](2021)在《战时中国的节庆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 ——民族国家视野下的记忆刻写与话语争夺》文中研究说明
林芷如[3](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异读研究》文中指出地名是人类赋予地理实体的名称,潜藏着历史的遗迹,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专有名词。口述是人们运用地名的基本方式之一,但由于汉语发展历时较长且语音变化复杂,加之我国方言众多,地名中存在着大量的异读现象,其读音混乱造成了人们日常沟通、行事的障碍,地名的读音规范问题备受挑战。对地名读音进行科学审定,是解决此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建设和谐语言环境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所收地名用字为研究对象,对词典内存在异读现象的105个地名用字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出形成异读的主要成因有古音遗留(含因姓氏得名及受方言影响)、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来、讹读所致,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对地名用字的审音工作提出包含规范性、约定性、区别性在内的一系列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为绪论,分别从概念界定、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及方法、语料及数据的获取来源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存在异读现象的地名用字分三类进行讨论;第三,对异读现象的成因进行探求;第四,为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给予合理的建议;最后总结。
韩书庚[4](2019)在《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语言现象丰富多彩,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和时代性。此阶段汉语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新旧并存形式较多。这一时期的白话是汉语发展历史上相当重要的阶段,其中白话的主要实践方式是以大规模白话报刊为主导。清末民初时期存在数百种白话报刊,语言通俗易懂,语料价值较高,对于研究清末民初的语言面貌及汉语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选择《中国白话报》、《京话日报》等五十种白话报刊为语料来源,对其中存在的同素异序现象进行详细而深入地考察,我们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将其称为同素异序构式,即由相同语素组成的可异序的构式。本文对此构式的共时面貌与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系统考察,同时还阐释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并就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进行探讨。除“绪论”和“结论”两个部分外,全文共分八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选题价值方面,有助于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清末民初这一过渡时期的语言研究,为汉语史的断代分期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思路方面,通过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定量与定性、本体与应用等多维视角进行考察。第一章对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进行概述。首先对术语进行界定,使用“同素异序构式”这一术语的原因是试图用有限的格式说明复杂的语言现象。考察发现,同素异序构式在清末民初时期具有普遍性和能产性,其分布较为广泛,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既有双音节同素异序构式,也有四音节同素异序构式。第二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法考察。语法分析是同素异序构式考察的基础,对于两序的结构类型,大多数呈现出为“并列式+并列式”,这说明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以并列式为主,这是同素异序构式的原型范畴。其次为“偏正式+偏正式”,我们发现此类同素异序构式均为“定中式+定中式”,没有“状中式+状中式”,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注意的焦点不同是造成双序均为偏正式同素异序构式的认知因素。其他结构类型还有“主谓式+动宾式”等类型。AB与BA的语法属性以相同为主导,实词类占据主导,分别是动词类、名词类、形容词类,其中动词类同素异序构式最多。虚词类只占极少数,并且仅限于副词类和连词类两类。少部分同素异序构式的语法属性相异,具体而言呈现出“动词性+名词性”语法属性的差异。第三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义考察。同素异序构式的两序在意义上呈现出三种类型:等义同素异序构式、近义同素异序构式及相关义同素异序构式。等义同素异序构式指意义完全相同,且两序可进行替换的同素异序构式,在意义上占据主导位置。近义同素异序构式指AB与BA理性意义基本相同,而在语法意义或色彩意义上有些差别的构式;相关义同素异序构式指AB与BA的意义有一定联系,其中一式陈述动作行为,另外一式指称事物对象。清末民初不同的同素异序构式之间形成的语义场分为动作语义场、物象语义场、指人语义场、时间语义场、心理语义场、方位语义场等。其中以动作语义场为主。从语义角度而言A与B的素义关系按数量多少依次为同义、异义、类义、反义四类。第四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用考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根据是否受到修辞因素的影响可为固定同素异序构式和临时同素异序构式两种类型;根据根据来源标准可分为本土同素异序构式和外来同素异序构式;根据时代标准分为承继同素异序构式和新生同素异序构式;根据双序使用的数量比较可分为两类,大多数以其中一序为主导,少数双序使用基本一致。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的语用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时代性,这与此阶段处于汉语的过渡时期密不可分。第五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历时考察。通过对清末民初与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同素异序构式进行比较,阐释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历时发展规律。考察发现,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承继了近代汉语的较多同素异序构式,因而两个阶段出现了许多共同出现的同素异序构式。同时,清末民初与近代汉语相比又新生了一些同素异序构式。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发展到现代汉语具体分三种类型:双序消亡;一序承继,一序消亡;双序承继。双序消亡有的是旧事物与对象的消亡引起,还有的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引起表示同一概念的名称的改变。一序承继、一序消亡的稍占优势,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末民初语言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消亡的一序主要集中在等义的同素异序构式上,历史发展必须淘汰其一,以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双序承继说明同素异序构式在汉语历史发展中具有连续性。从汉语史角度而言,汉语同素异序构式的数量呈现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个案考察。本章我们各选取名词、动词及形容词若干组具有代表性的同素异序构式进行考察。首先先阐释每组同素异序构式的共时面貌,然后从历时角度探讨同素异序词构式的形成时间、发展以及历时演变的规律。考察发现,双序承继的同素异序构式皆经过意义分化的发展阶段。第七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具体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内部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复音化为同素异序构式的产生提供背景条件,同义语素大量共现,为同素异序构式产生提供物质基础,汉语不同构词法之间的转换为同素异序构式产生提供构词条件。同素异序构式的修辞因素包含押韵平仄的促动、作家的个人语言风格的影响等方面。外部的因素表现在,同素异序构式还与汉民族的对称性和联想式的整体性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有的与封建社会有较大关联,还有的与文白转型有关。第八章为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清末民初时期作为同素异序构式大量出现的重要阶段,考察其在《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收录情况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从丰富词条、订正释义、补充义项、提前书证、补充孤证等方面进行详细而深入地考察,以有助于相关辞书的编纂与修订。“结论”部分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同素异序构式的大量存在是清末民初汉语过渡阶段的典型特征,这一构式在共时面貌和历时演变上具有重要的规律。从汉语史角度而言,同素异序构式呈现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阶段,呈现出由不规范到逐渐规范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
卢玺媛[5](2019)在《明代中州书院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场所,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明代中州地区书院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以明代中州各地区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挖掘其自身在整个明代的历史沿革、运行方式及与明代学术、教育、文化之间的互动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明代中州地区书院发展的总体样貌及其在整个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正文共有五大章节,第一章《明代中州书院的发展态势》,主要论述明代书院的概况以及宏观视野下明代中州地区书院的具体状况。明代的书院发展,大体呈现出明初萧条、明中叶勃兴、明末在政府屡次禁毁下回落的总体态势。结合明代中州地区的地域涵盖,明代中州地区新建书院和所修复书院的总体数量应为113所,这是目前可知最精确的数量。第二章《明代中州书院制度研究》,主要从现存的相关文献材料出发,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祭祀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展开相关的考察与分析,钩稽有关明代中州书院制度方面的内容。明代中州书院既有规模较大者,亦有规模较小者。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上,多能从自身情况出发,作出较为合理的安排。在传授知识方面,既有书院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会讲”制度,又有书院坚持每日上课。在学习形式方面,既有书院注重严谨性,又有书院注重生活化的熏陶。在学生来源方面,既有书院采用公平的选拔制度来吸收子弟,也有书院主要针对本地子弟。在学生住宿方面,大多书院都可以直接安排,也有少数书院需要遴选优秀的子弟方能提供住处。在学习内容方面,多数书院都与其所宗仰、祭祀的前贤有过关联,且多数都在学习宋元乃至明代的理学名儒的着述和学说,不少书院还兼学了其他内容,如紫云书院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还讲求儒家的礼义和秩序。在考试考核方面,有些书院侧重于举业方面的内容,有些书院则对道德和才智都有衡量。在考试形式上,有的是每月考试来检验效果,有的是平时随时考试而每月定等。在经济制度上,不少书院都是当地官员捐资修建或重修的,且大多书院都购置有学田,以供学院日常的开销。明代中州书院的祭祀对象,除去教育机构对于圣贤的通祀之外,往往着重选择地方名贤,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着眼于典籍着述的知识与思想的传授与学习,还十分看重先贤在人格修养和人生践履方面的教化作用,以期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第三章《明代中州书院教育研究》主要考察明代中州书院的教育活动及相应的思想理念,以便于深入了解书院教育文化及其具体影响。大致说来,明代中州书院的教育内容,都属于儒家教育的范畴,其中大部分都与官方学术及科举考试的导向保持着一致,侧重在程朱理学体系的相关着述和学说。若干书院的教育内容侧重阳明心学体系,也有一些书院更侧重于更为传统的儒家教育。在教育设施方面,不少书院都配备有专门的授课场所、休闲场所、居住场所和藏书楼、祠堂等功能性建筑。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明代中州书院采用了讲课、会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其中,有些书院是数种方法并用,如大梁书院,既有会讲,又有师生之间的问难和辩论。在教育宗旨上,明代中州书院总体上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一为应对科举,二为发展学术,三为培育人格,四为教化风俗。明代中州书院的良好教育效果,在科举考试和人格养成之外,中州书院对于中州地区的学术文化氛围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第四章《明代中州书院与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孔孟之道为界划,来论述其与明代中州书院的内在联系。明代中州书院与程朱理学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教育内容、书院宗旨以及教育目标上,有不少书院都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明代中州书院与阳明心学的联系并非全面而系统的,仅有个别书院完全以传播阳明心学为宗旨,还有一些书院基本是在程朱理学的基本框架上,沾染了阳明心学的色彩,呈现出两种思想体系兼容的状态。明代中州书院并非完全单向地接受阳明心学的影响,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对阳明心学的某些理论有所深化和细化,促进了阳明心学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孔孟之学建立起专门的思想文化匹配的书院,为数较少。明代中州书院虽然在祭祀体系和精神宗仰方面,更多偏向于宋代理学人物,但不少书院所秉持的思想文化,往往是借助宋儒上溯孔孟之学,以究儒学之正脉与本源。这就意味着,孔孟之学对于明代中州书院的滋润,是较为沉潜的。第五章《明代中州书院文学文化研究》主要从明代中州书院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多种文学作品入手,阐述明人思想文化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与明代中州书院相关的诸多作品中,碑文显然最为大宗,除此之外,尚有记、序、志、诗、小说等多种体式的作品,其中比例最大的是记文,其余按照比例排序依次是诗、志、序、小说等多种体式的作品,其余作品多为散文,虽然个别地方间有韵语,但比例亦不大;这些作品展现出了明人思想文化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王奎[6](2018)在《柳青《种谷记》研究》文中认为柳青的长篇小说《种谷记》是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部较为成功的作品。然而这部作品面世后并没有获得接受者们广泛的肯定,且对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也并不多,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因受时代限制而造成对这部作品的误读。对《种谷记》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究它在柳青文学创作中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生成、传播与接受等方面进行探究,对文本的语言、形象和意蕴三个层面进行细读,对其批评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它的文本有着非同寻常的复杂性,因之而拥有了多元阐释的可能。第—章主要对这一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文本的生成及其传播导接受等外部的因素进行考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对小说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进行还原,对小说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进行考察,探究不同政治环境、文化场域、时代氛围下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这些都是我们进入文本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内部来探究,从审美的角度来对小说中的言语、形象、意蕴等方面分析,从而对小说艺术层面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在言语层面,小说中农民话语、革命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相互交织碰撞,形成“多声部”效果。在形象层面,作者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并关注到农民与其牲畜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真实地描摹出当时陕北的农村景象。在意蕴层面,小说叙事的真实性,文本呈现出的批判性和作者以农民视角写作的突破性使之拥有了丰富深刻的内涵。第三章对《种谷记》的批评史及其研究进行探析。将小说的批评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并根据批评史中接受者们对《种谷记》的得与失进行整理,找出其中规律,能更加直观地看出小说文本的复杂性与批评的多元性。通过对文本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并对其批评史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种谷记》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尽管它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创业史》。随着人们对《种谷记》的不断重视,这部小说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肯定。
李生明[7](2017)在《髙考一九七七》文中指出1我的生身之地,地处大同和阳高中间,在海拔1245.7米的纳兰山上,叫高墙框。站在村头或窑洞顶上,俯瞰北面,山下是京包铁路线和随士营村、随士营火车站。再往北极目远眺,对面就是万里长城和阴山余脉采梁山。村南梁头地势较高,一直连着大同火山群。村西是慈禧太后西逃路住过的古驿站聚乐堡村,村西南是聚乐堡火车站。村东梁头下是柳沟村,对面梁头是两家营村。整个村子沟餐纵横,就像一块被撕得七牵八扯的
吴才茂[8](2017)在《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的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明清两朝,不但倾力开拓西南,而且也注重推动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贵州不仅从“无”到“有”,且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他区域有别的是,明清以来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基本上是在王朝制度的强力推行下而实现的。贵州能称之为一个地区,亦需从其成为一个省级建置开始说起,而贵州都司的设置,正是贵州地方行政区划得以形成的基础。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革,是引发贵州逐渐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明代卫所制度推行及其变动下的政区、城镇、文化区域以及人群移动与民族分布等方面,论述贵州地域社会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明初在贵州广置卫所,贵州大部分疆土被纳入明王朝直接管理之下,卫所成为管理疆土的主要机构。在此基础上,永乐十一年设置贵州省,从此结束了以羁縻统治为主流的历史,取而代之者,是卫所与州县两套疆域管理系统并行的经营模式,其中又以卫所为主,直至清初卫所彻底郡县化之后,这一局面才得以彻底改变。然值得注意的是,卫所从明初落地贵州开始,即明显带有因地制宜的变通性,换言之,就是卫所具备着可调整性。具体而言,是一些卫所在经营贵州的过程中,出于地方具体实际与需要而改置为军民卫所,这一转变,从制度上给予了卫所管“军”又管“民”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管型政区”,迨其“熟化”到一定程度之时,这些军民卫所逐渐以分割辖地而设置州县的方式,步入了郡县化的历程,时至晚明,贵州的军民卫基本完成了这一过程。而清初大规模裁撤卫所,以之设置或归并州县,贵州府、州、县三级地方政区管理系统配套基本完成,至雍正时期,湖广都司绣错于黔东南一线的卫所裁撤完毕,设置新县,进而调整省界,贵州地方政区格局藉此得以最终形成。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伴随着卫所城的筑建,城对于地域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繁荣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明代之前的贵州,除了一些寨堡之外,并无城可言。卫所城的大规模修建,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军事功能,城墙高耸,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这与一般由商而兴的城市,是有区别的。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变乱频发,卫所护卫州县的职责极为繁重,为应对这一问题,府、州、县寄寓于卫城,形成了“州卫同城”的特殊现象,这使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卫所城,也具备了州县城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卫所军户移民的持续迁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他们聚居于卫所城的周围,从事社会生产或商业活动,使卫所城逐渐又具备了商业职能。于是,卫所城逐渐发展成为集军事、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亦因如此,当日后裁撤卫所设置州县或归并州县之时,这些卫所城直接转换成了州县城,由此构成了日后贵州城市的基础。此外,在卫所城墙之外,还修筑了大量的关隘、铺、堡、屯、寨等军事防御堡垒,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为集镇的前身。这些卫所城与城墙之外的堡垒一道,逐渐形成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城镇体系。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贵州卫所城“一线路”上的分布特点,导致了贵州城镇亦呈出分布交通线上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贵州地域社会的全面发展,远离交通线的地区,城镇分布稀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亦正因这样的分布特点,型构出了贵州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和民族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的地域特色。学校教育是明代统治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与道理、政教、人才培育及正风俗,均有重要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有明一代,陆续地修建各类名称不一的学校,以达“善治”天下的目标。贵州“遍地皆夷”,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之一,学校教育成为明王朝治黔的重要方略之一,藉此实施教化,变左衽而右衽,亦成为宦黔士人的政治理想之一。然明代贵州的学校,卫学数量多达22所,成为全国最多为卫学的地区,在贵州教育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教育的对象,多为卫所移民子弟,这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卫籍人员,在科举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表现为远离卫所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文化教育上的“沙漠地区”。因此,虽然明王朝在贵州设置了各类学校,其意虽善,用力亦勤,但由于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并不尽同,其效果亦不能一概而论,由此导致的地区差异与人群所受教育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文化核心区与不同风俗区的逐渐形成。明代卫所制度而引发的人群移动,对地域社会的塑造影响最大,地域社会的形成,“人”的活动显然极为重要。明代以前的贵州,可谓“异域”,但其具体情形,因史料匮乏,大抵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个处于羁縻统治而少数民族众多的社会。而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卫所移民连续性地不断迁入,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而且成为贵州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户,分布在卫所里,不仅肩负着戍卫着边疆的重任,而且也从事着各类社会生产活动。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这些卫所官军后裔大致有两大去向:一是世代聚居在卫所驻地,坚守着汉人的身份与文化传统,形成了点状分布的“屯堡”村落。二是随着军户人口的增长,卫所有限的辖地并未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们,于是,卫所之中未能袭替武官的军余与舍丁等群体,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之中,与其他人群一道,型塑出了形态不一的村落社会。这些村落,虽然在后世的民族识别中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寨(如苗寨或侗寨等),但“汉”的因素极多,许多村落带有明显的卫所痕迹,呈现出“亦汉亦苗”或“亦苗亦汉”的文化景观。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卫所城址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卫所移民的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他们不仅卫戍边疆,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渐开拓出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多样性景观,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态。
王晓霞[9](2017)在《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宁夏中部黄河以东秦汉渠灌区的回族为研究主体,通过历史文献、田野调查等方法,重点考察了该区域清代至民国时期回族社会历史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该区域民族在区域生态环境、政治变动及时代变迁过程中的民族应对,以及宗教文化对该区域回族社会的影响与作用等,最终探讨在复杂多变的大历史进程中,小区域历史中的一个族群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揭示人类历史生存命运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居于中国农牧交错地带的宁夏秦汉渠灌区,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王朝的“边地”,又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历史上诸多北方民族在该区域徙居,因此该区域历史上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由于有黄河灌溉的优势,宁夏平原的农业开发又被历代王朝所重视,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回、汉两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格局。清代康乾时期是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回族人口不断壮大,伊斯兰新教(哲赫忍耶门宦)进入宁夏,对该区域的回族社会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同治西北回族大起义中,金积堡马化龙是宁夏起义的领导核心。最终,起义的失败成为宁夏回族社会发展的分水岭,对整个西北地区回族社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末以后,在社会转型及商业潮流等影响下,该区域的回族逐渐复兴并再次聚居秦汉渠精华地带,总体呈现出复兴发展的面貌,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尤其突出。伊斯兰教该区域回族社会中呈现出格底目教派占据优势,哲赫忍耶门宦恢复发展,伊赫瓦尼教派迅速传播的局面。在时代发展与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秦汉渠灌区回族的社会教育及宗教改革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抗战时期,回族表现出了高度的国家认同与爱国热情,也表达出了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地区的民族政策实践,给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由此,本文也是一个通过区域“小历史”回应中国“大历史”变迁的个案研究,通过秦汉渠回族历史变迁展现区域民族发展的特性,也以此来体现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的历史依据。
王光艳[10](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二、“民兵之家”不应该如此聚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兵之家”不应该如此聚乐(论文提纲范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异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地名与地名用字研究综述 |
1.3.2 地名用字字音及异读现象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及数据的获取来源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异读现象概述 |
2.1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单音字的异读情况 |
2.1.1 【冈】 |
2.1.2 【凹】 |
2.1.3 【圩】 |
2.1.4 【而】 |
2.1.5 【甫】 |
2.1.6 【汾】 |
2.1.7 【汶】 |
2.1.8 【咇】 |
2.1.9 【沿】 |
2.1.10 【阁】 |
2.1.11 【浃】 |
2.1.12 【浒】 |
2.1.13 【胥】 |
2.1.14 【珩】 |
2.1.15 【琏】 |
2.1.16 【盖】 |
2.1.17 【隈】 |
2.1.18 【港】 |
2.1.19 【蒲】 |
2.1.20 【滧】 |
2.1.21 【蔚】 |
2.1.22 【嘡】 |
2.2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多音字的异读情况 |
2.2.1 【卜】 |
2.2.2 【长】 |
2.2.3 【分】 |
2.2.4 【斗】 |
2.2.5 【只】 |
2.2.6 【仔】 |
2.2.7 【乐】 |
2.2.8 【宁】 |
2.2.9 【召】 |
2.2.10 【台】 |
2.2.11 【朴】 |
2.2.12 【夹】 |
2.2.13 【曲】 |
2.2.14 【任】 |
2.2.15 【华】 |
2.2.16 【行】 |
2.2.17 【色】 |
2.2.18 【兴】 |
2.2.19 【观】 |
2.2.20 【弄】 |
2.2.21 【坊】 |
2.2.22 【杆】 |
2.2.23 【丽】 |
2.2.24 【作】 |
2.2.25 【伯】 |
2.2.26 【饮】 |
2.2.27 【应】 |
2.2.28 【阿】 |
2.2.29 【陂】 |
2.2.30 【转】 |
2.2.31 【舍】 |
2.2.32 【卷】 |
2.2.33 【单】 |
2.2.34 【泊】 |
2.2.35 【泡】 |
2.2.36 【垛】 |
2.2.37 【茜】 |
2.2.38 【相】 |
2.2.39 【柏】 |
2.2.40 【种】 |
2.2.41 【重】 |
2.2.42 【将】 |
2.2.43 【济】 |
2.2.44 【觉】 |
2.2.45 【耙】 |
2.2.46 【埔】 |
2.2.47 【莘】 |
2.2.48 【莞】 |
2.2.49 【贾】 |
2.2.50 【监】 |
2.2.51 【铅】 |
2.2.52 【称】 |
2.2.53 【调】 |
2.2.54 【桲】 |
2.2.55 【圈】 |
2.2.56 【得】 |
2.2.57 【猫】 |
2.2.58 【宿】 |
2.2.59 【绿】 |
2.2.60 【朝】 |
2.2.61 【棱】 |
2.2.62 【厦】 |
2.2.63 【鹄】 |
2.2.64 【答】 |
2.2.65 【堡】 |
2.2.66 【遂】 |
2.2.67 【曾】 |
2.2.68 【解】 |
2.2.69 【溜】 |
2.2.70 【墕】 |
2.2.71 【模】 |
2.2.72 【鲜】 |
2.2.73 【翟】 |
2.2.74 【撒】 |
2.2.75 【撮】 |
2.2.76 【燕】 |
2.2.77 【薄】 |
2.2.78 【磨】 |
2.2.79 【藏】 |
2.3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表外字的异读情况 |
2.3.1 【】 |
2.3.2 【】 |
2.3.3 【?】 |
2.3.4 【墌】 |
3 地名用字异读成因 |
3.1 古音遗留 |
3.1.1 因姓氏得名 |
3.1.2 受方言影响 |
3.2 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来 |
3.3 讹读所致 |
4 地名用字异读审定原则 |
4.1 规范性 |
4.2 约定性 |
4.3 区别性 |
4.4 原则补充及总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单音字的异读汇总 |
附录2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多音字的异读汇总 |
附录3 《地名大词典》中《字表》表外字的异读汇总 |
致谢 |
(4)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五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概述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界定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类型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分布 |
四 同素异序构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法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结构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语法属性 |
三 构式中A与B的语法性质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义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意义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中的语义场 |
三 构式中A与B的语义关系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语用考察 |
一 同素异序构式的语用类型 |
二 同素异序构式的来源分类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时代分类 |
四 同素异序构式的两序数量比较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历时考察 |
一 与近代汉语同素异序构式比较 |
二 与现代汉语同素异序构式比较 |
三 同素异序构式的历时演变规律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个案考察 |
一 名词同素异序构式 |
二 动词同素异序构式 |
三 形容词同素异序构式 |
第七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产生的动因 |
一 内部因素 |
二 外部因素 |
小结 |
第八章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与辞书编纂 |
一 丰富词条 |
二 订正释义 |
三 补充义项 |
四 补充书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一览表 |
附录二 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存亡情况一览表 |
附录三 《汉语大词典》所收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明代中州书院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书院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
二 “中州”的涵盖 |
三 “文化”的相关概念 |
四 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
五 研究思路、方法与重点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中州书院的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明代初叶中州书院的萧条 |
第二节 明代中叶中州书院的兴盛 |
第三节 明代末叶中州书院的低潮 |
第四节 明代中州书院的整体状况 |
第二章 明代中州书院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明代中州书院的组织架构 |
第二节 明代中州书院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明代中州书院的祭祀制度 |
第三章 明代中州书院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明代开封府书院教育研究 |
一 大梁书院的教育 |
二 府域内其余书院的教育 |
第二节 明代归德府、汝宁府、南阳府书院教育研究 |
一 归德府书院的教育 |
二 汝宁府书院的教育 |
三 南阳府书院的教育 |
第三节 明代河南府、汝州府书院教育研究 |
第四节 明代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书院教育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中州书院与学术思想 |
第一节 明代中州书院与程朱理学 |
第二节 明代中州书院与阳明心学 |
第三节 明代中州书院与孔孟之学 |
第五章 明代中州书院文学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明代中州书院碑文研究 |
第二节 明代中州书院其他体式作品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柳青《种谷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本外部研究 |
1.1 《种谷记》故事发生背景 |
1.1.1 合作变工——经济危机下的生产改革 |
1.1.2 统一战线——政治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
1.1.3 黄土地与红太阳——陕北民间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相遇 |
1.2 《种谷记》文本的生成 |
1.2.1 创作背景 |
1.2.2 创作动机 |
1.2.3 创作过程 |
1.3 《种谷记》的传播与接受 |
1.3.1 不同政治环境下的传播与接受 |
1.3.2 不同文化场域中的传播与接受 |
1.3.3 不同时代氛围下的传播与接受 |
第2章 文本内部研究 |
2.1 语言层面 |
2.1.1 农民话语的运用 |
2.1.2 革命话语的渗透 |
2.1.3 知识分子话语的潜流 |
2.2 形象层面 |
2.2.1 人物形象 |
2.2.2 牲畜书写 |
2.2.3 陕北形象 |
2.3 意蕴层面 |
2.3.1 农民塑造与农村描摹的真实性 |
2.3.2 文本自身的批判性 |
2.3.3 作家身份与党员身份的突破性 |
第3章 《种谷记》批评史及其研究 |
3.1 1947-1978:作者在场的批评 |
3.1.1 1949年前——各抒己见 |
3.1.2 1950年代——意见统一 |
3.1.3 六、七十年代——沉入历史 |
3.2 1978-1999:“作者已死”的批评 |
3.2.1 破旧立新 |
3.2.2 重读与重写 |
3.3 1999至今:“读者时代”的多元批评 |
3.3.1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 |
3.3.2 近年来的成果 |
3.4. 批评史中《种谷记》的得失 |
3.4.1 有得有失 |
3.4.2 失也得也 |
3.4.3 得焉失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四、资料运用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
一、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
二、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
三、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
四、结语 |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
一、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
二、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
三、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
四、结语 |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
一、卫所城的选址 |
二、卫所城的分布 |
三、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
四、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
五、结语 |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
一、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
二、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
三、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
四、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
五、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
六、结语 |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
一、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二、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三、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四、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五、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六、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
七、结语 |
第六章 卫所屯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
一、卫军屯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
二、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
三、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
四、结语 |
第七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
一、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
二、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
三、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
四、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
五、结语 |
余论 |
征引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9)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 |
三、理论路径:大历史中的区域民族史 |
四、研究方法: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 |
五、研究区域与田野考察 |
第一章 河套平原-秦汉渠灌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第一节 黄河的赠礼:天下黄河富宁夏 |
一、宁夏地理生态特征 |
二、天下黄河富宁夏 |
三、秦汉渠灌区:农耕精华之地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重地: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竞争与共生 |
一、“夷夏中分”之地与游牧民族徙居区 |
二、农耕与畜牧的进退与共生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要冲:商品经济的福地 |
一、商业贸易之于古代西北社会 |
二、丝绸之路“灵州道”的开通及对宁夏平原影响 |
第二章 清代康乾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 |
第一节 清代以前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 |
一、“传说”时代的回族:“灵州回回”与“怀恩寺” |
二、“五世蕃客”与“西夏回回军”:隐没在历史中的踪迹 |
三、元、明宁夏大移民与回族在秦汉渠灌区的定居 |
第二节 康乾时期宁夏地方社会与民族关系 |
一、政治稳定下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
二、以回、汉两族为主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 |
第三节 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 |
一、回族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在农、商、牧之间 |
二、回族的政治参与:以苏尔相为个案 |
三、清乾隆朝以后伊斯兰教文化在灵州的发展与分化 |
第三章 清晚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衰落 |
第一节 清王朝的衰落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
一、晚清社会矛盾的周期性爆发 |
二、西北回族社会的矛盾及其激化 |
第二节 宁夏回民起义 |
一、社会失序与族群冲突:同治陕甘回民起义 |
二、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宁夏回民起义 |
第三节 宁夏回民起义善后安置及其影响 |
一、起义善后安置措施 |
二、对宁夏及西北回族社会的影响 |
三、秦汉渠灌区地方秩序的重建 |
四、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沉寂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政治与经济 |
第一节 清民鼎革与西北回族社会的复振 |
一、甘、青回族政治集团的兴起 |
二、“甘马”入驻宁夏 |
第二节 经济上的复苏 |
一、农耕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二、现代工业的西北之“渐” |
三、清末的商业复兴潮流 |
四、吴忠堡:新的商业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三节 秦汉渠灌区回商家族的个案研究 |
一、灵武大寨子何义江家族 |
二、灵武大寨子丁嗣魁家族 |
三、吴忠堡李凤藻家族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的文化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恢复 |
一、回族聚落与清真寺的恢复 |
二、回族家族大寨子 |
第二节 宗教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
一、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二、普及初等教育以“清真”之名 |
三、经堂教育的改革:中阿师范 |
第三节 民族危机与秦汉渠灌区回族的觉悟与国家认同 |
一、展现在时代大潮与民族危机中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进步 |
二、秦、汉渠回族各阶层的爱国与抗战 |
第四节 历史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与秦汉渠回族社会发展 |
一、《回回民族问题》:“回回民族解放的灯塔” |
二、宁夏解放与回族的抉择与新生 |
第六章 清末以来秦汉渠灌区伊斯兰教的分化与发展 |
第一节 格底目教派的发展与演化 |
一、格底目教派的发展与演化 |
二、格底目经学人才培养 |
三、格底目清真寺及阿訇简述 |
第二节 哲赫忍耶门宦在吴忠地区的复兴与发展 |
一、清末的时局与马元章接续哲赫忍耶门宦 |
二、马进西建立板桥道堂与哲赫忍耶门派分化 |
三、哲赫忍耶在秦汉渠灌区的两处着名拱北 |
第三节 伊赫瓦尼教派在秦汉渠灌区的传播与发展 |
一、伊赫瓦尼传入秦汉渠灌区 |
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伊赫瓦尼教派的大发展 |
三、马鸿逵及本地回商家族对伊赫瓦尼发展的影响 |
四、伊赫瓦尼教派的分布与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 谢 |
附录 |
(10)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民兵之家”不应该如此聚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D]. 罗挺.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战时中国的节庆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 ——民族国家视野下的记忆刻写与话语争夺[D]. 高强. 西南大学, 202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异读研究[D]. 林芷如.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清末民初同素异序构式研究 ——以五十种白话报刊为中心[D]. 韩书庚.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明代中州书院文化研究[D]. 卢玺媛. 郑州大学, 2019(07)
- [6]柳青《种谷记》研究[D]. 王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髙考一九七七[J]. 李生明. 山西文学, 2017(04)
- [8]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D]. 吴才茂. 西南大学, 2017(10)
- [9]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D]. 王晓霞. 兰州大学, 2017(12)
- [10]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