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企业测量过程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蒋文怡[1](2021)在《短视频平台电商首播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为直播领域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近年来,直播从秀场、游戏领域扩张到了教育、社交等领域。其中电子商务领域更是抓住直播的风口,凭借其庞大的线上购物受众基础迅速发展,使“电商直播”成为2020年年度热词。在此基础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加入电商直播领域,凭借其强大的流量优势实现了私域流量到消费者的转化,商业变现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区别于淘宝、京东等本身具有“电商基因”的平台,短视频平台主要凭借其优质内容广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下的碎片化信息获取方式。目前各短视频平台仍处于引入电商直播的初级阶段,其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销量惨淡、服务链不完善、直播调性偏移等。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电商直播作为新兴业态,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在此情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以及影响因素仍待进一步探索。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购物模式及购物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物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与喜爱,因此对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目前电商直播未形成正式且明晰的定义,本研究基于前人文献对电商直播的定义进行梳理,将电商直播定义为具有电子商务性质的个人或企业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商品售卖的商业形式。霍华德-谢思模型是在S-O-R模型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经典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模型,其于1963年被提出,对于当时线下购物情境中的消费者购物行为具有较好解释力。然而在当下购物环境迥异的短视频平台直播环境下,霍华德-谢思模型是否仍适用有待进一步探究,而在此情景下该模型能做出哪些修正也有待探索。本研究从经典的霍华德-谢思模型出发,研究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1)尝试探寻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中存在哪些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2)探究此情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否能用霍华德-谢思模型进行解释。(3)在新情境下需要对原模型做出哪些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其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4)针对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间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为主播、电商企业、短视频平台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使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法来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基于前人文献以及对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间的参与式观察设置深度访谈初步提纲,而后基于提纲对7名拥有三次以上直播间购买经历的短视频平台中度以上使用者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挖掘和整理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在此之后,将得到的影响因素与霍华德-谢思模型进行比对,基于模型进行维度添加或修正从而得到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初步模型,并基于模型作出假设。模型和假设的验证阶段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量表,量表问项参考前人文献及深度访谈的内容。在做好问卷的预调研之后,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进行私信发放,同时将问卷投放至各短视频平台相关的网络社区、社群,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16份。基于问卷数据,使用SPSS 21.0及AMOS 21.0对假设和初步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并最终对初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得到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本研究最终得到内在因素与投入因素两大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包括经验与性格两个维度,而投入因素包含产品、服务以及环境三个维度。产品维度下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产品组合和产品性能;服务维度下的影响因素包括主播专业度、售前介绍与售后服务;环境维度下的影响因素包括场景搭建、促销氛围和互动模式。在所得影响因素与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对平台和电商企业提出展望与建议:(1)提高主播素养,保障售前售后服务(2)调整产品架构,突出价格优势(3)完善互动场景,营造促销氛围。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温舒[3](2021)在《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文中研究表明成人自主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力,融媒体是基于现代技术平台整合形成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应用于成人自主学习是现代技术产物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媒介进化理论为基础,发现融媒体在促进成人自主学习功能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通过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延展了成人自主学习功能;通过顺应终身学习、主体理性、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与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学习条件保障权、学习自由权、个体发展权等学习权利提升了成人自主学习价值。为使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价值从理论落向实处,借助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建模,对成人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接纳程度进行检测。结合模型所涉及元素编制了融媒体时代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个人基本情况、使用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从而修正并生成了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资源优化性、社会影响、个人基本情况、使用意愿所组成的,关于融媒体视域下成人自主学习意愿的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结合问卷所涉及的使用意愿影响因子编制了访谈提纲,利用访谈法对成人学习者在实践层面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分析其主要成因是: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基于此,从政府、成人学习者、社会层面分别提出优化策略,从而趋利避害,更好地释放融媒体教育功能、发挥融媒体教育价值,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董方[4](2020)在《基于互联网+电力用户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迎来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技术具有收集终端的类型和数量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传输网络和智能数据处理等基本特性,因此智能电力系统的所有链路都完全采用了互联网技术。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个可以有效展示互联网各种核心技术的平台。基于机器视觉处理和控制,最新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电源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数据分析、监控、警报连接和电源系统可视化,全面显示设备热点、电源、环境等。此外,它可以通过集成互联网技术和封闭功能模块来完成智能电力系统监控系统的设置。本文以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现状为出发点,并根据智能电力系统的需求,实际完成了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并成功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大量可识别的终端设备,可以完成各种数据收集,并使用各种网络通信模式将其发送到更高级别的应用程序进行智能管理和分析,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水平。本文着重将视觉处理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力监控系统,旨在分析电力系统核心节点的图像。电力系统的核心节点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而构建,与传统的监控方法相比,其设计可以满足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特殊需求,具有本地实时识别、安装灵活、无需接线等优点,更利于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迪[6](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刘欢[7](2020)在《基于TPB模型的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研究 ——以江西靖安县三坪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近年来避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经济效应显着,发展避暑旅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成功探索。海拔较高的乡村是较为理想的避暑场所,发展乡村避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旅游市场发展潜力无限。老年人作为乡村避暑旅游的主要人群,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老年游客的乡村避暑旅游行为意向,才能开发出满足老年游客乡村避暑旅游需求的产品,并增加乡村避暑旅游产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江西乡村避暑旅游的一张名片,该乡于2019年被评选为“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因该地避暑游客以老年人为主,也被誉为都市老人夏季避暑“候鸟村”。本研究选取中源乡老年游客进行乡村避暑行为意向实证研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提出建议对策,希望为其它乡村避暑旅游地提供借鉴。本研究对老年游客的乡村避暑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及其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释。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避暑旅游、老年旅游和地方依恋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主要运用的基础理论,即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加入地方依恋变量拓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TPB),根据TPB研究模型及研究需要确定研究假设,参考相关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2019年7、8月份选取到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避暑的老年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 23.0和Mplus 7.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分析、效度与信度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具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女性游客的整体满意度和地方依恋情感高于男性游客,消费能力和重游意愿却低于男性游客;年龄越高其地方依恋情感、选择意愿和重游意愿越强;文化程度越高满意度和消费能力越高,但地方依恋、行为意向和重游意愿越低;收入水平越高其选择意愿和重游意愿越低。(2)地方依恋对选择意向和重游意愿有显着影响。(3)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显着影响。(4)主观规范对选择意向的影响不显着。(5)知觉行为控制对选择意向和重游意愿影响不显着。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结合案例地实际提出对策建议:(1)以个性化服务为宗旨根据游客人口统计特征,提供差异化体验;(2)以地方情感为中心满足老年游客情感需求,增强地方情感依恋;(3)以康养为契机营造避暑康养氛围,强化老年游客避暑行为态度;(4)以口碑宣传为媒介促进他者带动效应,提高主观规范影响效应;(5)以惠老旅游及生活便利化为抓手,增强老年游客知觉行为控制。
龙飞飞[8](2020)在《基于USEM的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结构化”失业现象依旧存在,同时,企业也存在“招聘”难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管理类专业曾经是最受高校喜欢开设的社科类专业之一,其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数在毕业大军中占额较多,然而其初次就业率不高,就业能力不足是管理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以Yorke和Knight提出的USEM就业能力模型框架为基础,结合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及访谈调查,扩宽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四维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分别针对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数据描述、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单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四维度评价有差异。这表明大学生和雇主关注的就业能力提升重点差异较大。在校学生认为技能是影响就业能力的重要能力,而更多的用人单位比较看重自我效能感维度。2.不同专业的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在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两个维度的事后检验中,旅游管理类与农业经济管理类学生自评得分均高于公共管理类学生。3.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总分中,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就业能力得分存在明显差异。4.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四维度评价存在差异。以上差异和潜在问题的存在应得到各方主体的重视。本文主要依据实际调查反馈的信息在学校培养层面挖掘其就业能力出现问题的根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专业转化力的联系;实习资源与技能发展的联系;自我评价体系、职业规划指导与自我认知的联系寻找原因,并提出在提高专业转化力方面,转变课程教学方式,柔性设置培养目标,注重发挥选修课和跨学科知识的迁移作用;在发展技能相关能力方面,分析雇主要求以减少就业能力认知差异,丰富课程形式和教学资源,给予足够长的实践时间和足够的实践机会;在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方面,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加大学习压力和职业规划辅助力度,实施全过程的职业指导等措施以提高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建立差异化的就业信号。
王佳晨[9](2020)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教育的知识储备,不能再让人们一劳永逸,绝大部分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求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之后由个体持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由此可见,在社会日益发展完善、教育体制不断变革、个体知识储备快速增加的时代大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适应继续学习的需要,更是适应人的未来生存的需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家也不断出台了新的旅游政策与相关法规,旅游行业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国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无论是对中高职院校即将从事旅游服务行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对本科院校即将从事旅游管理行业人才的培养,都不能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都需要转变方法使其符合时代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关于旅游管理类教学提出了四点培养要求,分别为素质要求、知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和创新创业要求。其中专业能力要求的第一点便是具备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一直不断追求且为之努力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的重要分支,必须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日程之中。本论文取得的基本结论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我们学生必须获得和发展的能力,无论是哪个学科和领域,自主学习的研究都在向纵深方向发展。2018年最新发表的教学质量国标中也明确提到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2.经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调查,以及参考前人相关自主学习量表问卷,笔者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编制出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经过SPSS软件分析,具备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经过问卷的发放和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总体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后,笔者总结了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以及培养措施。
胡少翔[10](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二、略谈企业测量过程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企业测量过程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短视频平台电商首播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通信技术升级,助推电商直播崛起 |
1.1.2 网购用户规模庞大,奠定电商直播受众基础 |
1.1.3 流量红利为依托,短视频进军电商直播领域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短视频平台 |
2.1.1 短视频平台的定义及分类 |
2.1.2 我国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历程 |
2.2 电商直播 |
2.2.1 电商直播的定义及特点 |
2.2.2 电商直播的发展及社交合作化 |
2.2.3 电商直播相关研究 |
2.3 理论模型 |
2.3.1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定义 |
2.3.2 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关模型 |
2.3.3 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深度访谈 |
3.1.1 访谈设计 |
3.1.2 访谈对象确定 |
3.1.3 访谈实施 |
3.1.4 访谈结果 |
3.2 变量提出与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3.4 量表设计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 预调研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5 相关性分析 |
4.5.1 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间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与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
4.5.2 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间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与情感的相关性分析 |
4.5.3 认知、情感与购买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6 假设检验 |
4.6.1 预测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分析 |
4.6.2 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
4.6.3 整体模型分析 |
4.7 研究结果 |
4.7.1 研究假设检验 |
4.7.2 研究模型修正 |
第五章 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的研究启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2.1 服务:提高主播素养,完善购物保障 |
5.2.2 产品:调整产品架构,突出价格优势 |
5.2.3 环境:完善互动场景,营造促销氛围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框架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一)探寻:真实问题情境亟待成人教育力量介入 |
(二)审视:深层教育价值依托成人自主学习渗透 |
(三)实践:当前教育热点结合个人兴趣共同驱动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自主学习特征的研究 |
(三)关于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效用的研究 |
(五)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融媒体的研究 |
(一)关于融媒体发展变迁的研究 |
(二)关于融媒体内涵的研究 |
(三)关于融媒体应用现状的研究 |
四、国内外关于融媒体与成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体的界定 |
(一)融媒体概念 |
(二)融媒体特征 |
二、成人自主学习的界定 |
(一)成人自主学习概念 |
(二)成人自主学习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媒介进化理论 |
一、媒介的人性化趋势理论 |
二、补偿性媒介理论 |
三、三阶段媒介发展论 |
第三章 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融媒体延展成人自主学习功能 |
一、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 |
二、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 |
三、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 |
第二节 融媒体提升成人自主学习价值 |
一、顺应现世价值诉求 |
(一)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
(二)主体理性的价值诉求 |
(三)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 |
二、维护成人学习权利 |
(一)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 |
(二)维护学习条件保障权 |
(三)维护学习自由权 |
(四)维护个体发展权 |
第四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的提出 |
二、初始模型的构建 |
三、变量定义 |
(一)感知有用性 |
(二)感知易用性 |
(三)感知娱乐性 |
(四)资源优化性 |
(五)社会影响 |
(六)使用意愿 |
(七)个人基本情况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试测与修改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试测修改 |
三、问卷的正式发放 |
第三节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 |
一、样本信效度分析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一)个人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使用现状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五)调节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六)模型修正 |
第五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问题分析 |
一、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 |
二、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 |
三、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 |
四、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 |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一、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 |
二、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 |
三、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 |
四、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 |
第六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一、制定完善学习政策引导终身学习潮流 |
二、警惕商业异化与低俗低劣的不正之风 |
三、扶持公共性质与市场性质的融媒场所 |
第二节 成人学习者层面 |
一、丰富精神世界,共创深层学习价值 |
二、拓宽学习思维,提升主体学习能力 |
三、转换学习动能,增强内部学习动力 |
第三节 社会层面 |
一、提升用户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 |
二、建立分层收费机制实现互利与双赢 |
三、联合社会各支持体系创设学习情境 |
四、借助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互补与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融媒体时代的成人自主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B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互联网+电力用户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 |
2 电力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2.1 电力监测系统框架概述 |
2.2 电力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2.3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
2.4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2.5 电力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与功能实现 |
3.1 系统框架 |
3.2 功能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 本课题研究的系统中心服务器设计 |
4.1 服务器结构设计 |
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 程序框架设计及界面展示 |
5.1 服务器模块 |
5.2 数据库模块 |
5.3 页面模块 |
6 结论 |
7 附录 |
附录主要术语中英对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
6.2.1 产业规模维度 |
6.2.2 质量效益维度 |
6.2.3 产业结构维度 |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
6.3 政策建议 |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基于TPB模型的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研究 ——以江西靖安县三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避暑旅游研究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研究现状 |
2.1.4 避暑旅游研究述评 |
2.2 老年旅游研究综述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国内研究现状 |
2.2.4 老年旅游研究述评 |
2.3 地方依恋研究综述 |
2.3.1 概念界定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国内研究现状 |
2.3.4 地方依恋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计划行为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假设提出 |
3.2.1 地方依恋与乡村避暑老年游客行为意向 |
3.2.2 行为态度与乡村避暑老年游客选择意向 |
3.2.3 主观规范与乡村避暑老年游客行为意向 |
3.2.4 知觉行为控制与乡村避暑老年游客选择意向 |
3.2.5 知觉行为控制、选择意向与乡村避暑老年游客重游意愿 |
3.3 分析方法 |
3.3.1 均值分析 |
3.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4 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
3.4.1 案例地选取 |
3.4.2 研究对象选择 |
3.4.3 问卷设计 |
3.5 预调研设计 |
3.5.1 预调研样本描述 |
3.5.2 测量量表删减 |
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实证研究 |
4.1 样本描述 |
4.1.1 人口统计学描述 |
4.1.2 游客体验情况描述 |
4.1.3 游客出行情况描述 |
4.2 信效度检验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人口统计学特征均值分析 |
4.3.1 男女性别差异分析 |
4.3.2 年龄段差异分析 |
4.3.3 文化程度差异分析 |
4.3.4 职业差异分析 |
4.3.5 月收入差异分析 |
4.4 假设检验 |
4.4.1 模型构建 |
4.4.2 假设检验结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对策 |
5.2.1 以个性化服务为宗旨根据游客人口统计特征,提供差异化体验 |
5.2.2 以地方情感为中心满足老年游客情感需求,增强地方情感依恋 |
5.2.3 以康养为契机营造避暑康养氛围,强化老年游客避暑行为态度 |
5.2.4 以口碑宣传为媒介促进他者带动效应,提高主观规范影响效应 |
5.2.5 以惠老旅游及生活便利化为抓手,增强老年游客知觉行为控制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预调研问卷 |
附录2:调研问卷 |
附录3: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基于USEM的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就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筛选理论 |
第三章 USEM就业能力评价模型简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USEM就业能力评价模型 |
3.1.1 USEM就业能力模型简述 |
3.1.2 USEM就业能力模型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切性 |
3.2 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初步构建和筛选 |
3.2.2 指标的内涵和评价标准 |
第四章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1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样本构成 |
4.1.2 信度分析 |
4.1.3 效度分析 |
4.2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2.1 总体结果分析 |
4.2.2 学科理解力分析 |
4.2.3 技能分析 |
4.2.4 自我效能感分析 |
4.2.5 元认知分析 |
第五章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专业转化力薄弱 |
5.1.2 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 |
5.1.3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知较弱,职业规划模糊 |
5.2 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培养目标固化,课程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
5.2.2 技能培养意识单薄,实习资源未得到保障 |
5.2.3 缺乏自我评价体系,职业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 |
第六章 提升广西大学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6.1 转变课程教学方式,加强实践以提高专业转化力 |
6.2 建立差异化技能培养途径,弹性应变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 |
6.3 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实施全过程的职业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四、研究创新 |
五、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
(一)国外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
(二)国内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
二、旅游管理专业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言语自我指导理论 |
(二)信息加工理论 |
(三)人本主义理论 |
(四)操作主义理论 |
(五)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一)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 |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特点 |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教学状况分析 |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问卷调查测量题项的选定 |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分析讨论 |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一)学习动机维度 |
(二)学习方法维度 |
(三)学习时间维度 |
(四)学习结果维度 |
(五)学习环境维度 |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的旅游管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
(二)不同年级的旅游管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相关建议措施 |
(一)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维度的培养措施 |
(二)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方法维度的培养措施 |
(三)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时间维度的培养措施 |
(四)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结果维度的培养措施 |
(五)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环境维度的培养措施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
2.1 上位法及规范 |
2.2 制度建设 |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2.5 国外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电站规划情况 |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
3.2.1 农村移民安置 |
3.2.2 专业项目处理 |
3.2.3 库底清理 |
3.2.4 环境保护 |
3.2.5 投资完成情况 |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
3.3.1 档案管理体制 |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
3.3.7 评价和问题 |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4.4 对策建议 |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1.4 对策建议 |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2.4 对策建议 |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3.4 对策建议 |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5.4.4 对策建议 |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6.4 对策建议 |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
7.4 对策建议 |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
四、略谈企业测量过程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短视频平台电商首播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蒋文怡.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D]. 温舒.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互联网+电力用户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董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7]基于TPB模型的老年游客乡村避暑行为意向研究 ——以江西靖安县三坪村为例[D]. 刘欢.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8]基于USEM的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大学为例[D]. 龙飞飞. 广西大学, 2020(07)
- [9]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D]. 王佳晨.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10]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