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杨攸[1](2021)在《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提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产业的推陈出新。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时代,手机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从而成为最便捷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手机,手机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类现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下与手机成瘾之关系:(1)在人口学变量上,手机成瘾与各维度差异明显:从年级上看,高二手机成瘾情况最甚,其次依次为高三,高一;从性别上看,低效性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即男生的平均值低于女生;从户口所在地上看,戒断性维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村的平均值低于城市。(2)在人口学变量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高一年级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城市学生在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皆高于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不住校的学生。(3)在人口学变量上,自我控制及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自我控制差异显着,高一大于高二;农村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住校生在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不住校的学生。(4)自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5)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之间紧密关联: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显着负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显着正相关;自尊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与自我控制、父亲/母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父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6)自我控制在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着,且自尊调节了父亲过度保护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张婷[2](2021)在《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处于娱乐至死的年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们面临更加严厉的学习压力。在信息获取便捷、娱乐至上的背景下,初中生群体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与思考也受到影响。生命意义感是一个人对己之存在重要程度与价值的认识,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方方面面存在影响。初中生正面临着处理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的重要阶段,在本阶段拥有良好的生命意义感更是关键万分。以往研究显示,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对其时间管理倾向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学业成就。同时,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也对时间管理倾向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索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探索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研究选用生命意义感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三个量表为工具,选取S市两所重点、普通中学的56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控制在人口变量因素上的差异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整体中等偏高且追寻意义感维度分较高。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以及不同年级初中生生命意义感表现出显着差异。(2)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中等偏高且初中生对于时间价值干维度得分最高。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年级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处于偏低程度,并且控制系统维度得分高于冲动系统维度得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是否在班级中任职班干部、不同年级对自我控制水平产生影响。而性别、是否独生两个因素对自我控制并无影响。(4)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水平对时间管理倾向做出积极预测,与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显着负相关、与控制系统显着正相关。初中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我控制对时间管理倾向能够做出有效预测,但其追寻意义感维度和自我控制的控制系统维度的贡献更为突出。生命意义感的追寻意义感维度与自我控制的控制系统维度显着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控制系统在二者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曾真[3](2021)在《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欺凌现象普遍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内外,不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相继在欺凌的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及欺负行为问卷对819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欺凌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在自我控制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得到以下的主要研究结果:(1)性别在三个变量都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年级差异只表现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上。男生在欺凌发生率、健康习惯、逃避上都显着高于女生,而在问题解决、求助和情绪内倾化上显着低于女生,中职一年级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和情绪内倾化策略上显着高于中职二年级和三年级。(2)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欺凌行为两两相关显着。冲动控制、节制娱乐、问题解决和欺凌、被欺凌发生率显着负相关,外倾化与欺凌发生率显着正相关。自我控制所有维度都与问题解决、求助显着正相关,其所有维度都与外倾化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除了节制娱乐以外,自我控制的其他维度都与内倾化显着负相关。(3)自我控制正向预测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负向预测欺凌行为,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欺凌行为。(4)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问题解决、外倾化维度在自我控制和欺凌行为中存在中介作用。作出如下结论:自我控制可通过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中问题解决、外倾化两个维度间接影响欺凌行为,为干预和指导欺凌的学生提出了实际可用的建议:可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促使其更多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减少外倾化策略的使用,从而减少欺凌他人的行为。
朱肖楠[4](2021)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江苏省两所中学653名初中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青少年感知父母教养投入问卷》、《自我控制能力问卷》、《长处和困难》3个问卷,对其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初中生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投入与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运用SPSS26.0、Amos26.0软件对653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初中生母亲教养投入在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初一感知到的母亲教养投入显着大于初三;父亲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感知到的母亲教养投入显着低于父亲学历为高中或中专学历;母亲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感知到的母亲教养投入显着低于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2)初中生父亲教养投入在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感知到的父亲教养投入显着高于女生;初一、初二感知到的父亲教养投入显着高于初三,大专及以上显着高于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父亲学历为高中或中专感知到的父亲教养投入显着高于小学或小学以下、初中;母亲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感知到的父亲教养投入显着低于初中学历。(3)初中生自我控制在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初一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着高于初二、初三;父亲学历为高中或中专的学生自我控制水平显着高于小学或小学以下、初中学历;母亲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的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着低于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4)初中生问题行为在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三学生的问题行为显着高于初一、初二;父亲学历为高中或中专学生的问题行为显着低于小学或小学以下、初中学历;母亲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学生的问题行为显着高于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5)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与自我控制、问题行为两两相关。初中生父亲教养投入、母亲教养投入正向预测自我控制,负向预测问题行为;自我控制负向预测问题行为。(6)初中生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投入和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母亲教养投入受到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的影响;父亲教养投入受到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的影响。(2)初中生自我控制受到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的影响。(3)初中生问题行为受到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的影响。(4)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与自我控制显着正相关,与问题行为显着负相关;父母教养投入提高时自我控制水平随之提高,问题行为减少。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显着负相关,自我控制水平提高时,问题行为减少。(5)父母教养投入既可以直接影响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影响问题行为。
刘辉[5](2021)在《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 ——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冲突、冒犯事件是不可避免的。遭受冒犯之后,受害者本能地会产生愤恨、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很多受害者会选择以牙还牙或者避免与冒犯者的接触,但这样既会造成人际关系受损,也会使得双方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和痛苦,有些人会选择宽恕冒犯者。如果要做到宽恕,受害者需要克服因冒犯而本能产生的负面情绪,这个过程需要自我控制的参与。已有研究证明自我控制与宽恕倾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清楚自我控制是否影响人际宽恕反应以及相关的电生理反应。因此,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ERP技术,探究自我控制(包括特质自我控制和状态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实验1、2通过筛选高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采用改编的最后通牒任务和独裁者游戏,结合ERP技术研究特质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及相关的电生理反应。实验3采用Stroop任务操纵自我控制资源,改编的经济决策任务测量人际宽恕,探究状态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结果显示:(1)特质自我控制调节人际宽恕。对于先前的不公平对手,相比于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做出更多的公平分配(即更多的“宽恕”行为)和更少的不公平分配(即更少的惩罚或“报复”行为);(2)被试面对先前不公平的对手时比面对先前公平对手时诱发了更大的P1波幅。面对先前的公平对手,被试做出公平的分配行为时比做出不公平的分配行为时诱发了更正的P2波幅,做出不公平分配行为时比做出公平分配行为时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3)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对人际宽恕有负面影响。对于先前的不公平对手,相比于控制组,自我损耗组的被试做出了更少的公平分配(即更少的“宽恕”行为)和更多的不公平分配(即更多的惩罚或“报复”行为)。综上所述,自我控制调节人际宽恕反应。在受到不公平对待之后,高特质自控者做出更多的人际宽恕行为;而在先前任务中消耗了大量自我控制资源,处于弱自我控制状态的个体做出更少的人际宽恕行为。本研究为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的理论机制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并且提供了提高个体人际宽恕水平的新思路。
张利杰[6](2020)在《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我国贫困人口在逐年减少,但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过度集中,致使越来越多的个体滋生出主观的“相对剥夺感”。另外,一直以来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经济领域,女性与男性的差距彻底消除还需要257年。这种收入上的差距致使女性更容易产生主观的“相对剥夺感”—个体与参照个体比较后感知到自身处于劣势地位,进而体验到一种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在心理上滋生的这种相对剥夺感容易致使个体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和集群行为,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引发的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造成的消极结果,有必要对相对剥夺感的消极效应进行全面的了解,为相应应对措施的提出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相对剥夺感会导致个体出现抑郁、抽烟行为、冒险行为和攻击行为等不良表现,还有研究发现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和抽烟行为将有损胎儿的健康。而抑郁、抽烟行为、冒险行为和攻击行为一般与认知控制的失败有关:(1)对负性刺激的抑制失败与抑郁存在紧密联系;(2)对烟草等的内隐偏好抑制失败与抽烟行为有关;(3)冲动行为的出现可能也与认知控制能力受损有关。但是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上。如果能够探明女性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女性身心健康和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同时可以从认知角度为矫正相对剥夺个体的不良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以便通过认知训练等方法改善相对剥夺个体的不良行为。然而,认知控制能力不是一个单一的成分,它包括三个核心要素: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转换。除此之外,双重认知控制模型(dual-mechanism of control)认为认知控制的过程是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之间的权衡,这两种模式在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中都会存在。因此,本文通过四个研究(7个实验)系统性地考察了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不同成分[抑制控制(采用动作抑制和选择性注意能力指标代表抑制控制能力),工作记忆(采用工作记忆容量和注意过滤能力指标代表工作记忆能力)和认知转换(采用任务转换范式测量认知转换能力)]的影响。并且从双重认知控制模型角度,进一步考察了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三种基本认知成分影响的原因。研究一采用两个实验考察了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实验1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反应抑制不同神经加工过程的影响。46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go/no-go任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表现出较大的N2效应(反映冲突监测能力),较小的P3效应(反映抑制冲动动作的能力),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相对剥夺感会促使个体分配较多的认知资源监测no-go刺激带来的反应冲突,但是会阻碍个体分配认知资源抑制冲动性动作,即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不同认知加工过程影响不同。实验2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选择性注意能力的影响。实验采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选择性注意能力不同神经加工过程(干扰抑制和目标加强)的影响。50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额外奇异刺激任务。在额外奇异刺激任务中,目标刺激和干扰刺激会同时呈现在屏幕上,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目标刺激圆圈内线段的朝向,同时排除干扰刺激。实验结果:(1)行为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的任务表现更差,具体表现为反应时更长;(2)ERP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比非相对剥夺个体表现出更弱的Pd成分(反映干扰抑制能力),但是在Nt成分(反映目标加工能力)上,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个体相对剥夺感会削弱个体的选择性注意能力,具体表现为削弱个体对干扰物的抑制能力,但是对目标加工能力没有影响。研究二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3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实验3a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生物运动信息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45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变化探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对生物运动信息的工作记忆容量显着高于非相对剥夺个体。实验3b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面孔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46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变化探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对中性面孔信息的工作记忆容量显着高于非相对剥夺个体。实验3c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色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46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单侧变化探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非相对剥夺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K=5)高于相对剥夺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K=3),上述结果说明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工作记忆容量存在一定的损害作用。实验3结果表明,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会削弱一般性信息的工作记忆容量,但是会提高中性社会性信息(生物运动信息和面孔)的工作记忆容量。实验4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注意过滤能力的影响。实验4a采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非情绪性信息注意过滤能力的影响。50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有干扰刺激的单侧变化探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非相对剥夺个体在记忆两个红色目标线条排除两个绿色干扰线条条件下诱发的CDA波幅(反映工作记忆存贮信息数量的ERP指标)显着弱于记忆四个红色目标线条条件下诱发的CDA波幅;相对剥夺组个体在记忆两个红色目标线条排除两个绿色干扰线条的条件下诱发的CDA波幅强度与记忆四个红色目标线条条件下诱发的CDA波幅强度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说明非相对剥夺个体能够把绿色干扰线条过滤,相对剥夺个体不能把绿色干扰线条过滤,表明了个体相对剥夺感会削弱个体的注意过滤能力。实验4b考察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情绪性信息注意过滤能力的影响。39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变化探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削弱个体对出现在负性干扰背景上的形状刺激的工作记忆容量,表明了个体可能对负性无关刺激的过滤能力下降。研究三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转换能力的影响。实验5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转换能力的影响。实验采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转换能力不同神经加工过程的影响。45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认知转换任务。实验结果:(1)行为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的错误率认知转换代价高于非相对剥夺个体;(2)ERP结果表明,相对剥夺个体的P3b成分(线索阶段锁时的ERP成分,反映工作记忆更新能力)波幅强度显着低于非相对剥夺个体的P3b波幅强度;相对剥夺个体的CNV成分(线索阶段锁时的ERP成分,反映动作准备能力)的波幅强度有低于非相对剥夺个体的趋势;在N2(目标阶段锁时的ERP成分,反映反应选择能力)和P3a成分(目标阶段锁时的ERP成分,反映认知准备能力)上,两组之间的波幅强度没有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说明,个体相对剥夺感会损害个体的认知转换能力,具体表现为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更新能力和动作准备能力,而对反应选择和认知准备能力没有显着影响。研究一、二和三的结果表明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不同认知成分影响不一致:个体相对剥夺感会损害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工作记忆(一般信息)和线索加工能力,但是对冲突监测和目标加工能力没有损害。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工作记忆和线索加工能力更多偏向主动性控制加工模式,冲突监测和目标加工更多地偏向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基于此,我们推测个体相对剥夺感可能对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的影响不同,并在研究四中考察了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实验6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的影响。实验采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的影响。38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按照要求完成AX-CPT任务。实验结果:(1)行为结果表明,与非相对剥夺个体相比,相对剥夺个体在BX试次上的正确率更低;(2)ERP结果表明,与非相对剥夺个体相比,相对剥夺个体的P3b波幅显着减小,CNV波幅有减弱的趋势,在N2成分和P3a成分上,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相对剥夺个体会表现出较弱的主动性控制能力(P3b和CNV成分反映主动性控制),但是表现出的反应性控制能力(N2和P3a成分反映反应性控制)没有减弱。实验7考察相对剥夺女性个体主动性控制减弱的原因。采用ERP技术考察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损害主动性控制能力的心理机制:个体相对剥夺感损害主动性控制能力本身,还是损害个体运用主动性控制能力的动机?50名女性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相对剥夺组或者非相对剥夺组,然后她们按照要求完成Cue-Flanker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主动性控制的优势极其明显时(“Proactive Encouraged”条件,即必须采用主动性控制的条件),相对剥夺个体倾向采用主动性控制,并且主动性控制能力与非相对剥夺个体相当,具体表现为主动性控制ERP成分(P3b和CNV)的波幅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采用主动性控制的优势不明显时(“Proactive Possible”条件,即可以采用主动性控制模式加工,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性控制模式加工的条件),相对剥夺个体更少的采用主动性控制,具体表现为相对剥夺个体的主动性控制ERP成分P3b的波幅显着低于非相对剥夺组。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相对剥夺个体表现出较弱主动性控制能力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本身能力受损,只是因为动机不足导致表现出较弱的主动性控制。综上所述,通过四个研究系统地考察了女性的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并且初步探讨了女性的个体相对剥夺感影响认知控制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会削弱主动性控制加工模式,但是对反应性控制加工模式没有显着影响。并且,相对剥夺女性个体表现出较弱主动性控制加工能力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能力本身受损,只是运用主动性控制能力的动机缺乏。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相对剥夺个体的认知特点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其次,研究发现,心理上主观的相对剥夺感会对认知控制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这一结果警示我们在组织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分配的公平性,也要预防个体主观上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最后,为从认知训练角度改善贫富差距引发的个体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过,本研究结果主要适用于女性个体,能否推广到男性个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察。
蔡莉莉[7](2020)在《大班幼儿的坚持性与其移动终端使用频率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坚持性的发展与培养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幼儿的坚持性是学习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坚持性包括注意力的能力、抗干扰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近年围绕幼儿坚持性的研究显示我国学前幼儿的坚持性水平并不乐观。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正影响着人们乃至幼儿的生活。幼儿使用移动终端引发不少学者的争议,关于幼儿坚持性与其移动终端使用的关系结论多出于人们的猜测与担忧,未有严谨的数据调查支撑。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法等科学方法了解在新的数字化媒介构成的生活环境中幼儿的坚持性状况,以及探索移动终端的使用频率与幼儿坚持性水平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选择厦门市X幼儿园的144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向家长发放《大班幼儿移动终端频率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有效回收与数据整理,了解大班幼儿移动终端使用的时长、频率、家庭支持等;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将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的幼儿作为高频率组,将未使用移动终端的幼儿作为低频率组,分别对两组幼儿进行坚持性水平的实验测量,考察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与幼儿坚持性水平发展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班幼儿使用移动终端存在低龄化的趋势,在非节假日期间幼儿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有所控制,多数在每天1-2次之间,且使用的时长平均在30分钟之内,节假日期间幼儿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明显高于非节假日,多数幼儿使用时间较长,每天使用总时长为30-180分钟之间,超出安全范围,存在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的现象。2.在坚持性三个维度实验测量中,高频率组幼儿在注意力能力测量与抗干扰能力测量任务坚持的时间明显低于低频率组,在应对挫折能力任务上坚持的平均时间与低频率组的成绩无明显差异。总体上看,高频率组幼儿的坚持性水平与低频率组幼儿的坚持性水平比较属于滞后型。3.综上所述,大班幼儿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会影响其坚持性水平的发展。本研究从注意力能力、抗干扰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三个维度进一步实证了大班幼儿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会影响其坚持性水平的发展,分别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期望能共同为幼儿营养良好的移动终端使用环境,促进大班幼儿的坚持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赵苏宁[8](2020)在《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下个体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谎是指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带有目的的隐瞒、伪造事实或情绪,以使他人形成说谎者认为的虚假的信念。因此,说谎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然而,出于不同的目的,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在“说谎”和“诚实”之间进行选择,做出利己或利他说谎。由于大多数谎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消极后果,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探讨说谎的原因分类、影响说谎的因素,以及说谎的消极后果等不同方面。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探讨自我控制损耗、承诺对利己和利他说谎的影响,以期获得降低或矫正说谎行为的有效途径。目前,自我控制损耗对说谎行为、作弊、不道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己说谎行为,对利他说谎行为的研究较少,缺少自我控制损耗对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损耗下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对比研究。本研究以说谎行为的比率为因变量,使用视觉感知范式、非优势手反应任务和诚信承诺书考察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下个体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研究共包括两部分:研究一探讨了自我控制损耗状态对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控制损耗条件会影响说谎行为,高损耗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利己说谎行为,高损耗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说谎行为;谎言的大小会对说谎行为产生影响,相比在明显条件下,在模糊条件下被试表现了更多的说谎行为。研究二探讨了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状态下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无承诺会影响说谎行为,有承诺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少的利己说谎行为,有承诺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少的利他说谎行为;自我控制损耗和承诺在利己说谎行为上,交互效应显着,在高损耗下有承诺个体比无承诺个体表现更少的利己说谎行为;自我控制损耗和承诺在利他说谎行为上交互作用不显着。因此,承诺可以缓解自我损耗对利己说谎行为的影响,利己说谎和利他说谎在承诺和自我控制损耗下表现不同。
孙思雅[9](2020)在《中班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某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自我控制是人格建构中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就需要幼儿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因为良好的自我控制是幼儿实现自我发展、遵守社会行为规则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因此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幼儿自我控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将东莞市某幼儿园五个中班111名幼儿,222名家长及10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幼儿园中班111名幼儿的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幼儿园中班幼儿自我控制总体及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2)该幼儿园中班幼儿自我控制总体及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维度中各有16.12%、15.31%、18.12%、18.02%和20.72%的幼儿低于中等水平。(3)该幼儿园中班幼儿中女性幼儿的自我控制总体及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维度均高于男性幼儿,但差异不显着。(4)家庭结构、父母每周陪伴时间、教养方式及幼儿园中常规教育的目的、制定主体、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均会对中班幼儿自我控制产生影响。根据以上结论,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独生子女家庭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增加冲突情境以促进其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代同堂家庭统一教养方式,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是非观;父母增加每周陪伴幼儿的有效时间,注重言传身教对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控制。以提高幼儿自我控制为常规教育目标之一;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增强对规则的内化进而提高自我控制;一日生活时间安排给予教师相应弹性,常规内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多运用体验建构的教育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关注幼儿的内在发展,多使用正向评价;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水平。
李诺[10](2020)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及干预》文中研究表明注意力发展作为儿童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未来职业发展与社会适应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背景,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个体自身的一些特质水平或环境中的某些因子的作用会在其中产生影响,如个体自身的年龄、年级、种族/民族、人格特质以及学校位置、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抑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自我控制作为个体自身的一种能力,对儿童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以自我控制作为个体的一种保护因子,探讨自我控制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之间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减弱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注意力的不利影响。研究一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主、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d2-R注意力测验对608名46年级儿童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正向预测儿童的注意力,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注意力的预测性不强;自我控制在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之间存在调节效应,具体表现为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控制低的儿童的注意力预测性更强。研究二探讨自我控制训练对儿童自我控制及其注意力的影响。采用3(组别:认知训练组、握力器训练组、控制组)×2(测试阶段: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选择Stroop任务、握力器任务,对54名46年级儿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自我控制训练,将沙画组作为主动控制组。前后测任务包括stop-signal任务、自我控制问卷及d2-R注意力测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显着提高。与控制组相比,认知训练组儿童和握力器训练组儿童在stop-signal任务、自我控制问卷及d2-R测验中的成绩都更好,且总体来说,认知训练组被试的成绩比握力器训练组被试的成绩更好。结合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当前研究的主要结论为:自我控制调节了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两种自我控制训练方式即认知训练和握力器训练组都能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促使儿童注意力得以提升。
二、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文献综述 |
2.1 手机成瘾 |
2.1.1 手机成瘾的概念 |
2.1.2 手机成瘾的测量 |
2.1.3 国外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1.4 国内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2 父母教养方式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 自尊 |
2.3.1 自尊的概念 |
2.3.2 自尊的测量 |
2.3.3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 |
2.4.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2.4.2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4.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手机成瘾四者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 |
2.5.2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2.5.3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 |
2.5.4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间的调节作用 |
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
4.2.2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4.2.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4.2.4 自尊量表 |
4.2.5 自我控制量表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程序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共同方法偏差 |
5.2 问卷完成情况 |
5.3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5.3.3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 |
5.3.4 各变量在户口所在地上的差异 |
5.3.5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
5.3.6 各变量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5.4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5 有调节的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自尊、自我控制对父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5.5.2 自尊、自我控制对母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6.分析与讨论 |
6.1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手机成瘾特点分析 |
6.2 高中生自我控制特点分析 |
6.3 高中生自尊特点分析 |
6.4 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
6.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
6.6 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7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
7.教育建议 |
8.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自我控制量表 |
自尊量表 |
致谢 |
(2)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生命意义感的研究 |
2.1.1 生命意义感的界定 |
2.1.2 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理论 |
2.1.3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
2.1.4 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2.2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 |
2.2.1 时间管理倾向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
2.2.2 时间管理倾向的测量 |
2.2.3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
2.3 自我控制的研究 |
2.3.1 自我控制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
2.3.2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3.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4 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2.4.1 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 |
2.4.2 生命意义感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2.4.3 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2.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程序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与控制 |
4.2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 |
4.2.2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 |
4.2.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现状 |
4.3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差异性分析 |
4.3.1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2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
4.4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 |
4.5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 |
4.5.1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回归分析 |
4.5.2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对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 |
4.6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现状分析 |
5.2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差异性分析 |
5.2.1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差异性分析 |
5.2.2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性分析 |
5.2.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差异性分析 |
5.3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 |
5.4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欺凌行为 |
2.1.1 欺凌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理论或模型 |
2.1.3 欺凌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控制 |
2.2.1 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
2.2.2 自我控制的一般特点 |
2.2.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3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
2.3.1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概念界定 |
2.3.2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一般特点 |
2.3.3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 |
2.4.1 自我控制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 |
2.4.2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 |
2.4.3 自我控制与欺凌行为的关系 |
2.4.4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中介作用 |
3 问题提出 |
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目的与方案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程序 |
4.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5.2 中职生欺凌行为现状调查 |
5.2.1 中职生欺凌、被欺凌潜在类别分析 |
5.2.2 中职生欺凌行为现状 |
5.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
5.3.1 各变量的性别差异 |
5.3.2 各变量的年级差异 |
5.3.3 各变量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
5.3.4 各变量居住情况的差异 |
5.3.5 各变量家庭所在地的差异 |
5.4 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欺凌行为三者的关系 |
5.4.1 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和欺凌行为的相关分析 |
5.4.2 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和欺凌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
6 讨论与分析 |
6.1 人口统计学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
6.2 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 |
7 结论 |
8 教育对策 |
9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9.1 创新 |
9.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父母教养投入的研究综述 |
2.1.1 父母教养投入的概念界定 |
2.1.2 教养投入的理论基础 |
2.1.3 父母教养投入的测量 |
2.1.4 父母教养投入的影响因素 |
2.2 自我控制的研究综述 |
2.2.1 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
2.2.2 自我控制的理论模型 |
2.2.3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2.4 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
2.3 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
2.3.1 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
2.3.2 问题行为的理论基础 |
2.3.3 问题行为的测量 |
2.3.4 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 教养投入、问题行为和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2.4.1 教养投入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
2.4.2 教养投入和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2.4.3 问题行为和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程序 |
3.3 研究工具 |
3.3.1 青少年评价父母教养投入行为量表 |
3.3.2 自我控制量表 |
3.3.3 长处和困难问卷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 |
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的现状 |
4.2.1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的总体情况 |
4.2.2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现状 |
4.3.1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总体情况 |
4.3.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4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现状 |
4.4.1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总体情况 |
4.4.2 初中生问题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5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 |
4.6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1 初中生母亲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2 初中生父亲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的现状分析 |
5.1.1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2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 自我控制现状分析 |
5.2.1 初中生自我控制总体情况分析 |
5.2.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3 问题行为现状分析 |
5.3.1 初中生问题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
5.3.2 初中生问题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4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
5.4.1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分析 |
5.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
5.4.3 初中生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分析 |
5.4.4 自我控制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与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5.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5.1 研究创新 |
5.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章 建议 |
6.1 提高父母教养投入 |
6.2 培养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 |
6.3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 |
1.《青少年感知父母教养投入问卷》 |
2.《长处和困难问卷》 |
3.《自我控制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 ——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 章 文献综述 |
1.1 人际宽恕 |
1.1.1 概念 |
1.1.2 研究方法 |
1.1.3 影响因素 |
1.1.4 认知神经基础 |
1.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自我控制 |
1.2.1 概念 |
1.2.2 理论模型 |
1.2.3 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 |
1.2.4 相关实证研究 |
1.2.5 认知神经基础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人际宽恕与自我控制 |
第2 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2.1 以往研究不足 |
2.2 研究思路与假设 |
2.2.1 研究思路 |
2.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第3 章 特质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的研究 |
3.1 实验1:特质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的行为研究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研究结果 |
3.1.5 讨论 |
3.2 实验2:特质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的ERP研究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结果 |
3.2.5 讨论 |
第4 章 实验3:状态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任务 |
4.3.4 实验设计 |
4.3.5 实验流程 |
4.3.6 数据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效应的检验 |
4.4.2 每阶段前后的情绪状态变化 |
4.4.3 UG任务中对公平和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 |
4.4.4 DG任务中的分配行为 |
4.5 讨论 |
第5 章 总讨论 |
5.1 特质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行为 |
5.2 状态自我控制影响人际宽恕行为 |
第6 章 结论 |
第7 章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自我控制量表 |
附录 B 宽恕倾向量表 |
附录 C 情绪状态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个体相对剥夺感及其相关研究 |
1.2.1 相对剥夺感的起源与发展 |
1.2.2 个体相对剥夺感的定义 |
1.2.3 个体相对剥夺感与相关概念辨析 |
1.2.4 相对剥夺感的测量 |
1.2.5 相对剥夺感的诱发范式 |
1.2.6 个体相对剥夺感的理论基础 |
1.2.7 个体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现状 |
1.3 认知控制 |
1.3.1 认知控制的定义 |
1.3.2 认知控制的成分 |
1.3.3 认知控制的双重认知控制模型 |
1.3.4 认知控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
1.4 个体相对剥夺感与认知控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
1.4.1 社会经济地位与认知控制的关系 |
1.4.2 个体相对剥夺感与认知控制关系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1.1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
2.1.2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影响认知控制的机制 |
2.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2.3 研究方案 |
2.4 研究意义与创新 |
3 研究一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 |
3.2 实验1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反应抑制能力的影响 |
3.2.1 方法 |
3.2.2 结果 |
3.3 实验2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选择性注意能力的影响 |
3.3.1 方法 |
3.3.2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研究二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实验3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
4.2.1 实验3a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生物运动信息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
4.2.2 实验3b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面孔信息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
4.2.3 实验3c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色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
4.3 实验4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注意过滤能力的影响 |
4.3.1 实验4a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非情绪性信息过滤能力的影响 |
4.3.2 实验4b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情绪性信息过滤能力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研究三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转换的影响 |
5.1 研究目的 |
5.2 实验5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转换的影响 |
5.2.1 方法 |
5.2.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研究四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权衡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
6.1 实验6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权衡的影响 |
6.1.1 方法 |
6.1.2 结果 |
6.1.3 讨论 |
6.2 实验7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削弱主动性控制的心理机制 |
6.2.1 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6.3 小结 |
7 总讨论 |
7.1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基本成分的影响 |
7.2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的影响 |
7.3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阻碍主动性控制的原因 |
7.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8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大班幼儿的坚持性与其移动终端使用频率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坚持性的综述 |
(二)幼儿使用移动终端的相关研究和综述 |
(三)坚持性与移动终端使用的相关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坚持性 |
(二)幼儿使用移动终端频率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一)大班幼儿移动终端使用情况 |
(二)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与未使用移动终端幼儿坚持性水平的测量结果 |
六、分析与讨论 |
(一)大班幼儿高频率使用移动终端的原因分析 |
(二)移动终端的使用与幼儿坚持性水平存在高度相关的原因 |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下个体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说谎行为 |
1.1.1 说谎的概念 |
1.1.2 谎言的类别 |
1.1.3 关于说谎行为的理论 |
1.1.4 影响说谎行为的因素 |
1.1.5 说谎行为的研究范式 |
1.2 自我控制损耗 |
1.2.1 自我控制损耗 |
1.2.2 自我控制损耗与说谎行为的相关研究 |
1.3 承诺 |
1.3.1 承诺概念及分类 |
1.3.2 承诺与说谎行为的相关研究 |
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2.1 选题缘由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自我控制损耗状态对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程序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自我控制损耗的有效性检验 |
3.3.2 额外变量的控制 |
3.3.3 高损耗和低损耗对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3.3.4 利己说谎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对比 |
3.4 讨论 |
4 研究二: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状态下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程序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自我控制损耗的有效性检验 |
4.3.2 额外变量的控制 |
4.3.3 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条件下利己说谎行为的影响 |
4.3.4 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条件下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4.3.5 利己说谎和利他说谎行为的对比 |
4.4 讨论 |
5 总讨论与结论 |
5.1 总讨论 |
5.1.1 自我控制损耗对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5.1.2 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条件下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 |
5.1.3 利己和利他说谎行为的比较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优势手或非优势手反应任务 |
附录二 自我控制量表 |
附录三 情绪状态量表 |
附录四 诚信承诺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班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某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幼儿自我控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尤瑞·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 |
2.2 斯金纳·强化理论 |
2.3 阿尔伯特·班杜拉·三元交互理论 |
2.4 保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现状总体水平 |
3.3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各维度现状 |
第四章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
4.2 中班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教育策略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育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 |
附录B 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C 常规教育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常规教育观察表 |
(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概述 |
1.1.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概念 |
1.1.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 |
1.2 注意力概述 |
1.2.1 注意力的概念 |
1.2.2 d2注意力测验 |
1.3 自我控制概述 |
1.3.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1.3.2 自我控制的发展 |
1.3.3 自我控制的干预 |
1.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注意力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
1.4.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关系 |
1.4.2 自我控制与注意力的关系研究 |
1.4.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被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数据收集 |
3.3.4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es)检验 |
3.4.2 研究对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注意力的总体情况 |
3.4.3 主、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d2-R注意力、儿童自我控制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3.4.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注意力的预测作用 |
3.4.5 自我控制在主、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注意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二 儿童自我控制的干预对注意力的提升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 |
4.3.2 研究工具 |
4.3.3 实验过程 |
4.3.4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训练效果 |
4.4.2 儿童自我控制训练结果 |
4.4.3 儿童d2-R注意力测验前后测 |
5 讨论 |
5.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注意力的直接预测作用 |
5.2 自我控制对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调节作用 |
5.3 自我控制的干预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
附录 B 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
附录 C 自我控制学生自陈量表 |
附录 D d2-R注意力测验 |
个人简历 |
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杨攸.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D]. 张婷. 扬州大学, 2021(09)
- [3]自我控制、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欺凌行为的关系[D]. 曾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初中生父母教养投入、自我控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 朱肖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自我控制对人际宽恕的影响 ——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D]. 刘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D]. 张利杰. 西南大学, 2020(05)
- [7]大班幼儿的坚持性与其移动终端使用频率的相关研究[D]. 蔡莉莉. 西南大学, 2020(05)
- [8]承诺对自我控制损耗下个体利己、利他说谎行为的影响[D]. 赵苏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班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某幼儿园为例[D]. 孙思雅.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注意力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及干预[D]. 李诺.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