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

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

一、围绕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齐奥奇[1](2021)在《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替代人畜力量的繁重劳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玉米作为机械加工的三大粮食作物,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机械化收获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这种影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全过程的发展。解决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水平。因此,玉米机械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玉米整体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模式和主要方法。以磐石市为例,探讨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玉米整体机械化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磐石市需要玉米整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在整地,种植,植保,收割,干燥,秸秆整治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突破,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学,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人才素质,并促进磐石市农业机械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

王佳方[2](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全面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二是依据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陈旭[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将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动力,对战略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引领农业进入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格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更不会有产业兴旺,而农机需求的改变是研判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进程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判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和结构性变化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机需求作为研究标的,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回归分析、Logit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及动态仿真模型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运用系统理论,参考战略管理“HCD”模型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的“ISRS”模型,从智能子系统(I)、服务子系统(S)、配套子系统(R)、生存子系统(S)四个方面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目标,分析二者的联动机理。认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2)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8年统计数据,从宏观层面以农机总动力为因变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价格、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农户收入、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自变量,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我国农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需求主要作用因素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数量(0.471)、农户收入(0.462)、农机购置补贴(0.025)、农机价格(-0.004),两模型结果相互吻合,说明全国农机装备需求受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较大。(3)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田野调查的微观数据,借鉴前文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生产环节(耕地环节、播种环节、收获环节)、不同类型农户(以农为主农户、以农为辅农户)两个层面,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农机需求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生产环节来看,耕地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1.1462)、农机购置补贴(0.8623)、道路情况(0.7371)、年龄(-0.7323)、地貌特征(0.4218)、性别(-0.235)、农户人均收入(0.0127)、农业劳动力(0.0061)的影响;播种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3417)、农业劳动力(0.0176)、农户人居收入(0.0123)、年龄(-0.1355)、地貌特征(0.7321)的影响;收获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5264)、道路情况(0.5758)和地貌特征(0.7326)的影响。从农户类型分析,以农为主农户农机需求受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拥有量、年龄、受教育程度、道路情况、地形特征影响,结果分别是0.1364、0.2564、-0.6314、-1.2645、0.1453、0.3672、-0.9471;以农为辅农户农机需求受农机购置补贴、年龄、地形特征的影响,结果分别是0.2315、-0.1465、-1.0421。作者认为农机拥有量、农机购置补贴、地形特征、道路情况是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关键因素,以上指标分别代表吉林省农机基础、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及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将不断优化,未来农机需求将有所调整和改善。(4)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农机具原值将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分为农机户、I类农机服务组织、II类农机服务组织,并以此构建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服务组织在农机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影响农机户农机需求的因素包括耕地块数、耕地转入情况、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性别、健康状态、兼职情况以及耕地地貌,结果分别为-0.2543、2.3533、-1.7543、0.8473、0.5433、1.3523、0.0632、-0.2364;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经营性收入比例、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系数分别为0.2846、1.3743、-1.3542、1.1263、0.6423、0.4324、-0.0357、0.5724、1.4164;I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农机现值、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耕地地貌,系数分别为0.2746、1.4235、0.7385、-0.3635、0.3432、-0.0264、0.5913、1.4935、-0.1925。结果表明,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健康状态对三类农机服务组织影响较大,可见除政府行为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市场化要求更高。而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扩大,自然禀赋的限制日益减少,这一趋势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具有良好的辐射性。(5)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预测。基于吉林省2004-2018年农机装备使用情况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19-2023年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行趋势预测。进一步依据《吉林省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指标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项指标的目标值添加政策实施水平变量,分别按照1%、3%、5%的增长率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控制劳动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7%、7.5%、12.7%,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为4.9%、5.9%以及7%,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1.1%、1.3%。利用动态仿真模型控制粮食综合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8%、7.6%、9.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为1.36%、3.14%以及6.23%,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3%、1.09%、1.28%。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发展是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6)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对日本和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借鉴日美地少人多、地广人稀的两种农业模式,针对我国及吉林省农业地貌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重视科研创新体系。综上,基于前文从宏观层面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研究,微观层面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因素研究,研判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日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作者针对吉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应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王洁梅[4](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周凌[5](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宋俊杰[6](2020)在《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收入增长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一切“三农”问题都无从谈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必然的选择途径,其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同时,高效的农业生产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山西省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传统农业大省,提高1546万农村居民收入是山西省政府面临的巨大任务,而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农业劳动力,由农业产生的剩余的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产业,由此增加了非农收入,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山西省1995-2018年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了山西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了自1995年以来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为了验证农业机械化是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构建了农业机械化与山西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检验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得出农业机械化能够带动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结论,但经过详细数据分析发现,山西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放缓速度明显,因此对山西省农业收入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适合山西地区的农用机械补贴政策等对策,从而为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唐绪元[7](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忻州市人民政府[8](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实[9](2019)在《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于2003至2015年间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较2003年增长了44.28%。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源与环境约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为贯彻实施“科技兴农”、“藏粮于技”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特征及其效应,对于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调控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采纳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切实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流发展形式,专业大户在保留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营存在的“低、小、散”等问题,并且在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方面,专业大户通常能发挥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因此从微观层面研究专业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究了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围绕“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特征”、“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的推广效果差异”以及“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问题依次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我国农业发展国情,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从宏观层面上,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然后,从微观层面上,对湖北省种稻大户经营特征、生产技术需求特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和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展开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进一步探究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测算种稻大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对策建议。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按其波动规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96~2001年、2002~2006年和2007~2014年,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受育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的共同作用,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逐步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布局,其中水稻育秧栽培技术采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整体明显改善,到近些年大面积回落两个阶段,而水稻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较高区域则逐渐向鄂西南方向聚集。水稻综合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农技承包人员有效密度与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种植业产值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户经营规模以及分属丘陵平原农业区均对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正向影响显着。(2)考虑农机跨区作业背景下,生产技术采用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直接和空间影响都经历了由不显着到显着的演变。2001年以前,生产技术采用与湖北省水稻生产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2001年之后随着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增产、省力、易操作”的化学调控类技术,生产技术采用开始对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间上略微滞后于其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说明周边地区农户通过接触考察后进行模仿、学习,进而促进增产型水稻生产技术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农机自2004年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才开始显着增加,2006年之后农业机械总动力才逐渐开始对湖北省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但在湖北省市(州)层面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愈发显着,其对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却表现为显着的空间挤出效应。(3)利用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经营和技术采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务农劳动力的年龄及文化水平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湖北省种稻大户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45-65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使得粮食生产整体活力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较传统小农户,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2)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耕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转入土地主要来源于周边邻里或亲戚的租借,通常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租借的随机性无法确保耕地位置的统一,地块分散更为严重;(3)土地流转不畅是制约种稻大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农户不愿转出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农户“恋地”情结严重,二是“失地”农户的安置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4)种稻大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网络”等新媒体渠道的有效利用明显不足;(5)种稻大户补贴“到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寻租行为,才能促进粮食补贴更好地发挥其功能。(4)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务农劳动力数量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家庭成员中有人担任村干部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种稻大户技术采用风险偏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无显着影响,但对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经实证结果验证,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确实存在,评估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时,需对内生性问题加以处理。此外,比较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差异发现,相比大规模种稻大户,参与农技培训对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技术推广效果表现更佳。(5)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良种技术采用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机械投入与水稻产量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考虑种稻大户基本实现“100%水平机耕机收”,机械投入对种稻大户水稻增产边际贡献达到瓶颈;户主受教育水平与技术非效率显着负相关,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通过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来实现各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稻大户技术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并不否定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仍存在极高效(技术效率大于0.95)生产的比较优势。不同规模种稻大户采用适宜性技术的“增产”、“增效”效应更加显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在大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即100亩及以上规模种稻大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114.32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676。而良种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则在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30~50亩、50~100亩规模种稻大户采用良种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54.74斤和64.03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274和0.020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采用宏、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由于宏观技术采用水平难以量化,已有研究大多从微观视角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实现从宏观层面探究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从微观层面分析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不仅能为加强政府技术推广宏观调控指导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能为促进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提供可行性思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2)针对种稻大户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已有关于传统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系统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仍有待补充,完善这方面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技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种稻大户不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分别从“增产”、“增效”两个角度分析了种稻大户技术采用效应,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3)科学客观地评估了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已有研究在考察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时,通常简单将是否参与农技培训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加入Logit或Probit模型,忽略了二者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通常本身就具有更强烈的技术采纳意愿,导致高估农技培训带来的技术推广效果。此外,也少有研究关注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技推广效果差异。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剔除了内生性问题干扰,并深入考察了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曹峥林[10](2019)在《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非农就业持续增加、留守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的现实问题倒逼下,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事作业环节的服务外包行为普遍出现、其市场迅速发展。环节服务外包在现行制度范畴与要素禀赋先天约束下找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逐步演化成为市场化改革深化与社会分工深化时代主题下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本研究基于农业分工深化条件下,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可能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围绕分析回答以“分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是如何促进农业规模经济这一科学问题,旨在揭示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农业规模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路径。首先,搭建“服务外包——分工经济——规模经济”的基本分析框架,系统解析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演进逻辑及其经济效应,理论推导农业规模经济的准确衡量模型。其次,基于宏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环节服务外包和农业规模经济的特征事实与发展现状。然后,厘定“服务外包——行为能力——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的逻辑线索,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最后,立足组态视角,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环节服务外包影响农业规模经济的因素组合及其实现路径。1.主要研究结论(1)我国环节服务外包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宏微观特点与结构性差异。宏观上,环节服务外包遵循立足产权分割与技术可分的分工深化、基于技术进步与要素流动的资源配置两大主要演进逻辑,呈现整体时序上的渐进性、品种结构上的差异性、与农业特征的耦合性的特征。微观上,一是环节服务外包比例存在明显的区域结构性差异、作物结构性差异、环节属性结构性和时间动态性差异。三种作物平均的服务外包率均值为38.73%,收割、整地和播栽环节外包率位列前列,不同作物环节外包率有所差异,6个省(市)区域内部均表现出“水稻>小麦>玉米”的特征。全区域、不同区域、不同环节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比率总体上基本呈现逐年微增的态势,全样本三种作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比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而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则最小。二是服务外包行为动因主要是家庭劳动力不够、相关农机设备缺乏和身体难以承受劳动强度。服务外包主要来源于组织型主体、个体型主体和公司型主体,其中劳动密集型环节服务外包主要来源于组织型和个体型主体,技术密集型环节则主要来源于政府型和公司型主体。三是服务外包四大供给主体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本乡镇区域,而跨县或跨省的跨区服务供给主体很少。四是无论是整体比例而言还是具体环节比例而言,农户的环节服务外包需求意愿比例均高于实际环节服务外包行为。五是服务外包的计价与支付方式比较复杂多样,但总体以现金支付为主。就具体价格而言,外包价格均价整体呈现“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的特征。六是环节服务外包水平总体均值为33.97%,呈现“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技术兼具型”的环节属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水稻>小麦>玉米”的作物结构差异以及“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的种植规模差异。(2)我国农业规模经济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与环节服务外包呈正相关关系。宏观视角下,其一,粮食的总体农业规模经济平均水平达到1.045,处于规模经济状态,并呈现“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的作物结构差异特征,整体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区域结构特征。不同作物规模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早籼稻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中籼稻和小麦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晚籼稻和玉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粳稻呈现“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其二,19972017年间,全国粮食生产除在2013年外,在其余年份均处于规模经济状态,整体呈现波动状态,近年来略呈上升趋势。不同作物的规模经济性动态时序基本呈现波动态势但有所差异。微观视角下,其一,总体农业规模经济水平平均值为1.093,总体上看多数农户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状态。而且农业规模经济水平呈现明显的作物结构性特征、区域结构性特征和时间动态性特征。其中,作物结构性特征表现在产品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玉米>小麦>水稻”的特征;区域结构性特征表现在总体规模经济水平和水稻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小麦和玉米规模经济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时间动态性特征表现为总体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逐年小幅递增的发展态势,水稻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呈现逐年递增的特征,小麦规模经济水平均值表现出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而玉米规模经济水平均值则逐年递减。其二,不同服务外包水平农户的农业规模经济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两者存在统计相关性。总体规模经济水平随着服务外包水平的提升而呈“U”型特征,总体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不同作物的规模经济水平随环节服务外包程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3)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效应根源于专业分工和市场化。通过超边际均衡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解析了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机理:(1)环节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产品交易效率改进,导致农业分工深化和劳动力向农业生产性服务部门转移,将增加生产性服务者人数而降低农产品生产者人数,从而引起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份额下降,为土地流转集中和其它要素流动创造有利条件。这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人均量的扩大,尤其是土地的劳均单位面积扩大,有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从而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2)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产品生产者与生产性服务者实现分工与专业化,从而可从生产性服务生产率的提高中相互受益。基于农产品交易效率改进所带来的分工网络正效应,当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时,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率的提高可分别提升生产性服务和农产品的市场容量,而且两者的市场容量相互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等中间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的市场容量的扩大,表明市场需求的提升,这将进一步刺激经营主体追加投入与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其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力。(4)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正向影响具有多维度的差异性。无论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分位数回归模型均表明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规模经济低水平的农户越容易通过服务外包来提升规模经济水平。这预示着环节服务外包在规模经济水平或条件降低的农户群体中推广的积极意义。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基于作物结构维度,各作物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农业规模经济水平的影响均显着为正,其影响程度呈现“水稻>小麦>玉米”的特征,而且水稻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小麦与玉米的影响,而小麦与玉米之间差异较小;基于区域结构维度,东部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程度大于中部的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影响,而西部的影响效应则不显着;基于环节属性维度,各生产环节属性的服务外包水平对规模经济水平的影响均显着为正,其影响程度呈现“劳动密集性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特征,劳动密集性环节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但两者影响程度均远大于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影响程度。(5)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具有门限效应且存在差异性。就总体样本而言,总体样本模型存在门限效应且有2个门限值,随着服务外包水平门限值的跨越,其对规模经济的正向影响程度呈现近似倒“V”特征。可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应当有适度性,超过适度外包水平,如本样本研究定义下的0.76,其对农业生产经营及其规模经济的影响将减小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就作物结构而言,水稻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水稻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加强且幅度较大;小麦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小麦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加强幅度不大;玉米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玉米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从无效转为有效。从区域结构来看,东部总体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东部地区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将显着增强;中部总体样本模型有1个门限值,随着门限值的跨越,中部地区服务外包的正向效应才开始显现;西部总体样本模型则不存在门限效应。(6)环节服务外包通过“六大传导机制”和“五条组合路径”促进规模经济实现。基于基准回归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阶段估计,从分工专业化、学习能力、技术进步、物资资产专用性、处置能力与交易能力“六大传导变量”验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促进规模经济实现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具有分工专业化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外溢效应、成本节约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与规模经济互补效应等传导机制。同时,利用fsQCA方法验证筛选出实现规模经济的“五条组合路径”:一是AOS*CA*AS*SC*LCA*TPR,即在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大规模性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情况下,农户可以围绕高技术进步这一核心因果性条件,辅助于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学习能力,借助外部渠道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弥补,从而实现农业规模经济。这实质是前文所提及的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技术外溢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的强强联合。二是AOS*CA*RK*SC*LCA,在大规模性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低风险性作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经营规模较小且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此时农户仍然可以通过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行为能力两个核心因果性条件,以强学习能力为辅助因果性条件,获取高规模经济水平。该构型体现了环节服务外包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学习效应。事实上,构型A和B也可以作为“环节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土地经营规模无关论”的有力支撑。三是AOS*CA*AS*RK*SC*LCA*TPR,在高技术进步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高环节服务外包水平和强学习能力作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缺失情况下,农户仍然可以通过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大规模性三个核心因果性条件,辅助于低风险性这一辅助因果性条件,来实现规模经济。四是AOS*CA*AS*SC*LCA*TPR,在以高服务外包水平、大规模性和强学习能力为核心因果性条件,以强行为能力、低资产专用性和高技术进步为辅助因果性条件的情况下,此时农户家庭内外部资源均衡,容易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高水平提升。五是AOS*AS*RK,在强学习能力作为核心因果性条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通过高服务外包水平、低资产专用性这两个核心因果性条件,以低风险性为辅助因果性条件,同样可以实现超高规模经济水平。2.可能创新之处(1)引入“服务外包——分工经济——规模经济”的理论架构,并对揭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有益尝试,其分析和解释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如基于超边际分析的数理推演,表明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分工经济”内在逻辑,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通过分工社会化和服务市场化,拓展了农业生产经营边界,在通过各生产环节规模经济的“加总效应”改进农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引入外部服务规模经济,通过共享分工经济来提升整个农业规模经济水平。(2)基于结构性视角,实证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影响的结构性差异,突出了作用机理的层次性与异质性。同时验证了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门限效应,进一步拓展了现有文献中的机理分析,识别了环节服务外包影响规模经济过程的动态性。环节服务外包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其对规模经济的促进作用往往需要跨越某个门限值或处于一定的水平区间才能得以有效发挥,充分体现了环节服务外包的适度性及其促进规模经济实现的动态性。(3)尝试将社会学与案例研究领域前沿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引入到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与规模经济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中,在方法运用上体现学科交叉并有所突破与新意。传统计量分析拘泥于单一模型在大样本上精确验证独立变量显着性,且无法有效解释因素组合的影响效应甚至难以处理3个以上变量交互作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弥补了上述思维窠臼与操作缺陷,验证多因素组合及其交互作用对农业规模经济的影响,更能反映现实复杂的因果关联,更加贴近客观的经济现实,拓展了机理探讨的维度与深度。同时新方法的运用带来新的观点碰撞,通过fsQCA方法找到了五条生产环节服务外包条件下农业规模经济实现与提升的等效组合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途径认知。

二、围绕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绕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现状
    2.1 磐石市的发展状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发展状况
        2.1.3 农业生产状况
    2.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2.2.1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
        2.2.2 农机化作业机械化领域拓宽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
        2.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要不断增加
        2.2.5 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得到推广
    2.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3.1 农机化水平不高
        2.3.2 农机管理不到位
        2.3.3 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3.4 政府投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比较
    3.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3.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流程
        3.1.2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特点
        3.1.3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有关机具
        3.1.4 借鉴梨树保护性耕作模式
    3.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
        3.2.1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
        3.2.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
    3.3 玉米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
        3.3.1 各阶段农业机械的比较
        3.3.2 收获比较
        3.3.3 效益比较
    3.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广的效益分析
        3.4.1 社会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经济效益
        3.4.4 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3.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成果
    3.6 磐石市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和优势
    3.7 本章小结
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土壤条件
        4.1.2 玉米品种
        4.1.3 种植规模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农机化政策
        4.2.2 资金投入
        4.2.3 农机文化
    4.3 装备技术因素
        4.3.1 土地经营体制
        4.3.2 机械设备基础
    4.4 本章小结
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增强科学主观能动性,改善不利自然因素
        5.1.1 科学管理,改良土壤条件
        5.1.2 精心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玉米种子换代增产
        5.1.3 多措并举,优化组合种植规模
    5.2 科学统筹,改善社会经济因素
        5.2.1 加强农机化扶持政策,推进玉米农机化模式
        5.2.2 减少政府资金负担,鼓励农民入社
        5.2.3 注重农机文化,培养农机人才
    5.3 规范土地经营,改善装备技术
        5.3.1 规范土地经营体制,促进生产要素配置
        5.3.2 加大政策扶持,改善机械设备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2.4 总结与评价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3.1.3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3.1.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4.2.1 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
        4.2.3 评价方法
        4.2.4 综合评价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1.1 农林牧渔结构分析
        5.1.2 粮食结构分析
        5.1.3 种植结构分析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分析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分析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6.3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的路径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第7章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分析
    7.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7.2.1 研究设计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2.3 平稳性检验
        7.2.4 边界协整检验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7.2.6 稳定性检验
    7.3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路径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分析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8.2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8.2.4 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8.3 深化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机服务组织
        2.1.3 农机户
        2.1.4 农机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产要素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2.5 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研究
    3.1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逻辑关系分析
        3.1.1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3.1.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
        3.1.3 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3.2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1 乡村振兴的系统分析
        3.2.2 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耦合
    3.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制
        3.3.1 HCD模型原理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ISRS”模型
        3.3.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机需求状况的宏观视角分析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
        4.1.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4.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4.2 农机需求主导影响因素的确定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4.2.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2.3 数据描述性分析及预处理
        4.2.4 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名
    4.3 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数据检验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5.1 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5.2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及需求特征
        5.2.1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
        5.2.2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特征
    5.3 农户农机需求分析
        5.3.1 样本描述
        5.3.2 农户农机需求描述性统计
    5.4 农业生产环节对农机需求的影响
        5.4.1 研究假设
        5.4.2 模型构建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6.1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
    6.2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特征
    6.3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样本描述
        6.3.2 模型构建
        6.3.3 计量方法介绍
        6.3.4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的预测研究
    7.1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7.1.1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7.1.2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7.2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7.2.1 组合预测原理
        7.2.2 组合预测确定最优权重
        7.2.3 单一预测模型介绍
    7.3 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预测
        7.3.1 农业机械装备需求体量预测
        7.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预测
        7.3.3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预测
    7.4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拟
        7.4.1 吉林省农机需求动态仿真模型构建
        7.4.2 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的参数评估
        7.4.3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分析的情景分析
    7.5 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8.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
        8.1.1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1.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启示
        8.2.1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2.2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9.2.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
        9.2.3 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
        9.2.4 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
        9.2.5 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
        9.2.6 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4)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结构
        2.1.2 农民收入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3.1 地理历史概况
    3.2 经济发展概况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1.1 种植业
        5.1.2 畜牧业
        5.1.3 林业
        5.1.4 渔业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5.2.2 实证分析
        5.2.3 结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1.2 .建议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地流转
        2.1.3 农业产业结构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4.1.1 农地流转情况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5.1.1 模型假设
        5.1.2 模型分析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4 进一步的讨论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测算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6.2.3 数据检验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6.4.1 模型构建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7.2.1 PVAR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7.3.1 模型检验
        7.3.2 脉冲响应分析
        7.3.3 方差分解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7.4.1 模型构建
        7.4.2 实证结果分析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7.5.1 模型构建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8.1 研究假设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8.2.1 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6)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机械化的含义
        2.1.2 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含义
        2.1.3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关联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理论
    2.3 农业机械化推动农民增收机理
        2.3.1 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
        2.3.2 效率增收原理
        2.3.3 间接增收原理
第三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3.1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3.1.1 山西农业机械化结构变化分析
        3.1.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3.1.3 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2 山西省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问题
        3.2.1 农民收入构成情况
        3.2.2 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的问题
    3.3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分析
        3.3.1 调研的基本情况及资料来源
        3.3.2 调研的主要数据
        3.3.3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3.4.1 农业机械化为农户获得非农收入提供了保障
        3.4.2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增产增收、节本增收、减损增收
        3.4.3 农业机械化有力的促进了土地流转,推动了区域品牌的创建
        3.4.4 农业机械化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
        3.4.5 农业机械化有力的推动了国家惠农政策推出,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的选取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数学模型的确定
        4.2.1 回归模型建立
        4.2.2 单位根检验
        4.2.3 协整检验
        4.2.4 回归方程参数估计
    4.3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相关性分析
    4.4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预测分析
        4.4.1 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模型构建
        4.4.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预测
    4.5 山西农村居民农业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
        4.5.1 挤出效应与虹吸效应并存
        4.5.2 农业劳动人口素质制约农业机械效益的发挥
        4.5.3 农业机械集约化经营缓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
        4.5.4 先天不足加之新型农业组织落后
        4.5.5 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发展
第五章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5.1 建立适合山西地区的农用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5.2 完善农机培训制度,加强山西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5.3 适宜的发展农业机械化,避免农机资源浪费
    5.4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模式
    5.5 发展新型农业组织,促进山西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图表清单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课题目录

(7)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业机械推广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5.1.1 健全法律保障
        5.1.2 加大资金投入
        5.1.3 落实既有政策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5.2.2 加强市场监管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致谢

(9)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3.2 农业技术采用效应相关研究
        1.3.3 专业大户相关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技术采用
        2.1.2 种稻大户
        2.1.3 农技培训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3 分析框架
第3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理论分析
        3.2.3 数据来源
    3.3 湖北省不同类型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3.3.1 时间演变分析
        3.3.2 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3.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计量模型与估计结果
        3.4.2 实证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空间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2.1 理论分析
        4.2.2 变量选取
        4.2.3 数据来源
    4.3 统计分析
    4.4 不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 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特征分析
    5.1 调研地区及主要内容
    5.2 种稻大户经营特征
    5.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需求特征
    5.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5.5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6.1 引言
    6.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说明
        6.2.1 计量模型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6.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理论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说明
        7.2.1 理论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3 种稻大户水稻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
    7.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增产”、“增效”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优化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水稻生产技术采用行为
        8.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激发水稻生产技术采用需求
        8.2.3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环境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部地区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资料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1 规模经济理论
        2.1.2 分工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1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研究进展
        2.2.2 农业规模经济的相关研究
        2.2.3 研究评述
第3章 概念体系与分析框架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3.1.1 服务外包与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
        3.1.2 规模经济与农业规模经济
        3.1.3 农业分工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2 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及其条件
        3.2.1 农业规模经济特殊性
        3.2.2 基本模型与判定标准
        3.2.3 影响因素与实现条件
    3.3 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产生及其影响
        3.3.1 外包本质与合约形态
        3.3.2 产生逻辑与市场结构
        3.3.3 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
    3.4 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促进农业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3.4.1 总体分析框架
        3.4.2 基本理论演绎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特征事实与现实研判
    4.1 环节服务外包演进历程与逻辑的宏观考证
        4.1.1 发展历程
        4.1.2 演进特征
        4.1.3 演进逻辑
    4.2 环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微观考察
        4.2.1 调查设计与样本说明
        4.2.2 服务外包行为选择
        4.2.3 服务外包市场特征
    4.3 环节服务外包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析
        4.3.1 测度方法比较与选择
        4.3.2 外包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研判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农业规模经济的衡量测度与经验考证
    5.1 农业规模经济的衡量方法及模型设定
        5.1.1 衡量方法比较与选择
        5.1.2 测度模型识别与设定
        5.1.3 测度公式与估计方法
    5.2 农业规模经济的宏观衡量及基本特征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2 测度结果与分析
        5.2.3 农业规模经济的宏观特征
    5.3 农业规模经济的微观测度与现状特征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3.2 测度结果与分析
        5.3.3 农业规模经济的微观现状
    5.4 农业规模经济与服务外包的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实证
    6.1 理论假设与模型建立
        6.1.1 理论解构与假设
        6.1.2 实证模型与方法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基准回归与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
        6.3.2 门限回归与结果
        6.3.3 传导机理验证与结果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实现规模经济的机理解析
    7.1 理论视角与模型假设
    7.2 分析策略与分析方法
        7.2.1 分析策略
        7.2.2 分析方法
    7.3 定性比较分析设计
        7.3.1 案例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条件变量选取及标定
    7.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4.1 单项前因条件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分析
        7.4.2 前因条件构型与组合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应用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内涵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围绕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D]. 齐奥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07)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D]. 陈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4]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5]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6]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宋俊杰.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7]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9]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D]. 陈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D]. 曹峥林. 西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