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复用技术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冯群翔[1](2021)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具有高带宽、传输速率高、频谱利用率高、安全性好、抗光纤色散等优点,使其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是由子载波叠加而成,当相邻的子载波的相位接近时信号的峰值就会比较高,进而导致信号的瞬时峰均比较高。在OOFDM通信系统中会有很多非线性组件,当峰均比过高的信号通过这些非线性组件时会产生信号失真,并且系统为了适应高峰均比信号就会对组件的性能要求更高,进而增加了通信系统成本。因此,抑制OFDM信号的峰均比是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通信的关键。在本文中,为了抑制信号的峰均比,重点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压缩算法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非线性压缩算法是指在对数模转换前的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和余弦运算,这使得信号的幅度在-1到1之间变化,因此限定了信号的幅度范围。本文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如下:(1)深入理解OFDM原理,基于FPGA搭建了OFDM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设计、数模/模数转换、接收端设计。(2)对非线性压缩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坐标旋转数字计算(CORDIC)对该算法首次进行了硬件实现,并在搭建好的OFDM硬件平台进行实验。(3)计算原始信号以及该算法下不同系数的峰均比,测试通信系统误比特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实验表明:使用该算法后相比于普通OOFDM系统,在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是10-2时,峰均比可降低5.426d B,且由于降低了对数模转换器的量化比特的要求,误比特率也得到了降低。
王一培[2](2020)在《基于通信技术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通信和控制等技术的日益进步,电力电子变流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功率密度、功率容量和控制功能等方面的性能不断优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是近年来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最有前途、效率最高、应用最广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对于MMC这种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流系统而言,由于系统中开关器件、反馈和控制变量等数目众多,若仍然采用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架构和方法,可能会造成通信繁杂,系统模块化程度低,进而导致可靠性和通用性差等问题。相比集中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有着明显的优势。其模块化、标准化、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也符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且MMC对于控制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在控制功能和电路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式特性。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推导了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纹波电流,开关元件功率损耗和桥臂电感纹波电流等理论公式,并分析得出各元件设计时的最差情况,以便指导电路设计,合理选择元件,提高MMC可靠性和功率密度。第二,针对MMC传统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载波相移PWM控制策略及电容电压均衡算法的原理,分析了载波相移PWM控制策略适用于分布式控制的原因。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17电平MMC逆变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控制策略和均压算法的有效性。第三,针对MMC传统控制架构存在的光纤和光模块用量多、通信系统繁杂和子模块不同步等问题。将无源光纤网络系统的思想应用于MMC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分路器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由主控制器、相控制器、子模块控制器和光分路器组成。相控制器与子模块控制器之间,采用下行广播方式,上行时分复用的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最后,基于FPGA具备的GTP高速串行收发器管脚,Aurora协议集成核以及AXI4数据流协议,采用SFP光模块与光分路器进行连接,设计搭建了MMC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研究验证基于光分路器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的可行性。
张佳,李莉娟[3](2020)在《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的运用与影响分析撤稿》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再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力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推动了电力通信行业的改革与升级,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电力通信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促进电力通信行业更加长远的发展。本文对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运用的重要影响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周鹏[4](2019)在《二维光码分多址编解码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超清视频业务、智慧城市等综合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凭借其可随机接入、容量有弹性、安全性高、网管简单、保密性强等诸多优势,成为解决无源光网络中“最后一公里”的备选方案之一。然而,缺少高性能的光地址码和可实际应用的编解码器阻碍了光码分多址系统商业化使用的进程。因此,寻找一种传输性能优良、可重构性好、成本低的编解码器成为了OCDMA系统商用化的迫切需求。本文围绕二维光码分多址编解码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几种常见的二维非相干OCDMA编解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且分析了各类编解码器性能的优劣。研究分析了PAM4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PAM4的二维非相干OCDMA编解码系统,并通过Optisystem软件仿真了用户速率为5Gbit/s、传输距离为20KM的两用户编解码系统,验证了编解码系统的性能及可行性。该系统实施相对简单、重构性好,且增加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2.设计并开展了基于FPGA的二维非相干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以Xilinx ML605开发板为硬件平台,成功进行了编解码系统的验证性实验,通过ChipScope IP核抓取FPGA内部波形进行观测,验证了各子模块的功能。搭建了两路用户数据传输的实验平台,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均为250Mbit/s,系统传输线速率为5Gbit/s,4通道并行传输总速率达20Gbit/s,光纤传输距离为10KM,通过光示波器观测数据波形及眼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编解码系统性能良好且能够正确恢复出用户数据。3.设计了一种QPSK-OCDMA二维相干编解码系统,并通过Optisystem软件仿真了用户数据速率为5Gbit/s、传输距离为10KM的两用户编解码系统。通过观测解码后的数据波形及眼图,验证了编解码系统的性能及可行性。该系统采用电光组合编解码技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将QPSK调制技术应用到OCDMA编解码系统中,缓解了目前OCDMA系统存在的频谱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相干解调技术,抑制了系统中的多址干扰问题。
郑焱方[5](2019)在《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信息时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许多高校都设有通信工程专业,光纤通信作为通信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技术更新速度快、知识体系涉及面广、组网结构复杂、实际应用场景较多的特点。现有的通用在线学习系统大多是不具有课程针对性且无学习效果反馈的静态学习系统,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光纤通信课程在线学习系统,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弥补一般学习系统作为通用学习辅助工具,没有光纤通信课程应用知识针对性。另一方面利用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学生能够得到不同阶段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更好的进行课程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分析教学方向,改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线学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光纤通信课程性质特点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了一个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本文研究了光纤通信课程内容体系和学习资源表现形式,通过对系统总体需求的具体分析,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阐述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技术与方法。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功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学习评价表,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建立学习行为和学习评价的联系,在系统功能中进行结果呈现。本文最后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可以验证模块功能与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研究的在线学习系统面向学生用户的主要功能包括:学生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中心信息查询修改、课程资料学习、留言互动、模拟测试、学习效果评价信息查看。面向教师用户的功能包括:用户信息权限管理、主页管理、资料上传分类、考试试卷成绩管理、留言审核回复、评价指标设定。该系统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拥有一个学习资源丰富、具有学习效果评价、师生间能够进行良好互动学习的光纤通信学习平台。
吕欣[6](2019)在《少模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流量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光纤通信容量的增长速度。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在穷尽时间、频率、偏振和正交振幅的光通信维度的方法之外,急需在光纤通信中开发新的维度来解决容量问题。模分复用系统成为了扩展通信容量的最佳方案,而模式均衡技术是模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少模光纤因比单模光纤传输的模式数量多,比多模光纤中的模式色散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参数的两模光纤和四模光纤中模式能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通过环形结构掺杂调整光纤基模与高阶模之间的能量差。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本文对少模掺铒光纤进行分析,分析少模光纤的模式理论、铒离子的电极特性和掺铒玻璃基质的物理性能;简述少模光纤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其次,研究利于模式能量均衡的光纤掺杂结构。根据铒离子理论研究了两模掺铒光纤和四模掺铒光纤的结构参数与模场分布规律,提出了在纤芯中环形掺杂铒离子的光纤结构,得到比均匀掺杂时更小的光纤模式能量差。再次,研究少模光纤掺杂浓度、区域、与模式能量的关系。在两模光纤和四模光纤中分别根据保持纤芯中掺杂浓度不变,改变环形掺杂半径和保持半径不变,改变环形掺杂浓度设计了多种仿真模型,分析了铒离子掺杂区域和掺杂浓度分别对光纤模式能量及模式之间能量差的影响。最后,研究模式均衡的最佳光纤结构与参数。对比模式能量差值,得到了两模光纤较好均衡模式能量的光纤结构,以及四模光纤中不同高阶模与基模能量差最小的结构,3.5μm、4.25μm分别是两模光纤和四模光纤模式均衡的最优小圆半径。可根据传输所需的模式来设计掺杂浓度和掺杂区域。
邹波[7](2019)在《一种针对数字阵列雷达的光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数字阵列雷达主要指的是全数字化阵列天线雷达,即以数字方式完成波束的接收与发射过程。数字阵列雷达天线和信号处理机之间需要传输大量的数字信号,但是每个天线数字化T/R单元的数据量并不大。这就需要首先对多个T/R单元的数据进行一次复用后传输,以减少数据通道的数量,再对减少后的数据通道进行第二次复用。另外天线和信号处理机之间还需要传输低相噪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本论文主要解决数字阵列雷达中的数据传输、控制信号传输、时钟传输这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数字阵列雷达的典型的光传输系统。本文主要针对大容量的数字信号及低相噪的模拟信号通过单芯光纤的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体系架构。通过对波分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数字阵列雷达光传输系统。本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指标:经过波长转换过程能够将同样波长的光信号转化为其他波长,然后通过波分复用技术来实现波分复用。本系统总共有18个通道,其中1个用于传输模拟时钟,其余通道用于传输数字数据,每个通道传输速率为10Gbps。目前系统使用了4个通道,剩余13个通道用于备份扩展,系统传输容量>100Gbps。通过运用模拟光传输的技术,对激光器的工作点合理配置,并进行功率控制及温度控制,实现了低相噪的时钟信号传输,其相噪<-140dBc@1KHz。数字阵列雷达每个T/R单元下传的数据量并不大,一般<200Mbps。利用FPGA强大的逻辑资源、内部存储、高速收发器实现时分复用技术,将多个T/R单元的数据复接为一路更高速率的数据。本设计中的数据复用单元将30路数据,复接为1路数据。本系统中使用的2个数据复用单元,能对60个T/R进行对接。通过对数字光模块进行选型,CWDM端光模块的发射光功率>-2dBm,接收灵敏度<-20dBm,这样实现了系统10dB动态范围的指标。由时分复用、波分复用这些关键技术的光传输系统能广泛应用于其它数字阵列雷达中。
裴晨宇[8](2019)在《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步深入,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处理速度,还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承载能力,并助推电力系统逐步朝着超长距离传输、超大容量与超高速趋势发展。文章结合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优势,就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加以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郑谷寒[9](2018)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以及各种软件应用的快速发展,对于数据传输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传输速率慢,容量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光纤传输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其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而且花费的成本低。因此光纤通信在我国市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本文基于光纤通信未来发展的潜力,对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的一些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左丹[10](2018)在《现代技术角度下对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输的要求。从现代技术的层面入手,系统分析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相关特征及发展趋势。从其实际发展角度入手,对光纤通信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索,探讨了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以期全面提升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果。
二、光复用技术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复用技术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
1.2.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特点 |
1.3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
1.3.1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历史 |
1.3.2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 |
1.4 OOFD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2.光正交频分复用原理 |
2.1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 |
2.1.1 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产生过程 |
2.1.2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 |
2.2 光纤传输系统 |
2.2.1 光纤的分类 |
2.2.2 光纤的传输特性 |
2.2.3 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
2.3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FPGA的 OOFDM系统硬件设计 |
3.1 基于FPGA的 OOFDM系统框架设计 |
3.2 发送端硬件设计 |
3.3 接收端硬件设计 |
3.4 本章总结 |
4.非线性压缩算法与传统算法对比研究分析 |
4.1 OFDM系统中峰均比的概念 |
4.1.1 峰均比的定义 |
4.1.2 峰均比的更直观的体现方法 |
4.2 高峰均比在通信系统中带来的影响 |
4.2.1 高峰均比对DA/AD的影响 |
4.2.2 高峰均比对功率放大器的影响 |
4.3 用于抑制峰均比的一些经典方法 |
4.3.1 基于信号预编码技术的抑制峰均比的方法 |
4.3.2 基于概率选择的抑制峰均比方法 |
4.3.3 基于信号限幅的抑制峰均比的方法 |
4.4 利用非线性压缩算法抑制峰均比 |
4.4.1 非线性压缩算法介绍 |
4.4.2 非线性压缩算法对比经典抑制峰均比算法 |
5.非线性压缩算法的硬件实现与测试 |
5.1 CORDIC算法分析 |
5.2 非线性压缩算法硬件实现 |
5.2.1 算法硬件模块设计 |
5.2.2 采用非线性压缩算法的OFDM通信系统测试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抑制峰均比效果 |
5.3.2 系统通信质量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基于通信技术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
1.3 光纤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4 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式控制系统 |
1.5 MMC及其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2 传统MMC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架构研究 |
2.1 MMC子模块拓扑 |
2.2 MMC传统控制方法及问题 |
2.2.1 基于旋转坐标的三相集中控制 |
2.2.2 基于桥臂构建的控制系统 |
2.2.3 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
2.3 MMC传统控制系统架构及问题 |
2.3.1 传统集中式控制 |
2.3.2 传统分布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MMC电路分析 |
3.1 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和纹波电流 |
3.1.1 电容电压确定 |
3.1.2 电容纹波电压 |
3.1.3 电容纹波电流 |
3.2 开关元件损耗 |
3.2.1 桥臂电流分析 |
3.2.2 开关元件导通损耗 |
3.2.3 开关元件开关损耗 |
3.3 桥臂电感的纹波电流 |
3.3.1 纹波电流频率分析 |
3.3.2 升压斩波电路的纹波电流 |
3.3.3 纹波电流推导 |
3.4 本章小结 |
4 MMC分布式控制策略研究 |
4.1 载波相移PWM控制策略 |
4.2 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
4.2.1 均值控制 |
4.2.2 平衡控制 |
4.2.3 调制信号及栅极驱动信号生成 |
4.3 分布式控制任务划分 |
4.4 仿真分析 |
4.4.1 单相MMC系统仿真 |
4.4.2 参数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
4.4.3 三相MMC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MMC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 |
5.1 提高光纤通信传输效率的方法 |
5.1.1 光波分复用技术 |
5.1.2 无源光纤网络 |
5.2 基于光分路器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 |
5.2.1 控制系统架构 |
5.2.2 控制系统任务划分 |
5.2.3 新型分布式控制系统优势分析 |
5.3 实验验证 |
5.3.1 Aurora总线协议 |
5.3.2 实验平台搭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的运用与影响分析撤稿(论文提纲范文)
一、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运用的重要影响 |
1.1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
1.2提高电力通信服务的多样性和功能性 |
1.3降低损耗量 |
1.4增强电网线路的抗腐蚀性和抗干扰性 |
二、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
2.1架空地线复合光缆的使用 |
2.2光复用技术的应用 |
2.3金属自撑架空光缆 |
2.4非金属自撑架空光缆 |
三、结束语 |
(4)二维光码分多址编解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OCDMA编解码系统简介 |
1.2.1 O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
1.2.2 相干和非相干OCDMA系统结构 |
1.3 OCDMA技术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PAM4 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仿真 |
2.1 典型OCDMA编解码器简介 |
2.1.1 光纤延时线编解码器 |
2.1.2 光纤布拉格光栅编解码器 |
2.1.3 光纤延时线加光纤布拉格光栅编解码器 |
2.2 PAM4 调制解调原理 |
2.2.1 脉冲幅度调制技术 |
2.2.2 PAM4 传输链路 |
2.3 基于PAM4 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设计 |
2.3.1 PAM4-OCDMA系统编码原理 |
2.3.2 PAM4-OCDMA系统解码原理 |
2.4 PAM4-OCDMA系统的Optisystem模型搭建及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TX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 |
3.1 二维OCDMA编解码原理 |
3.1.1 二维OCDMA编码原理 |
3.1.2 二维OCDMA解码原理 |
3.1.3 基于FPGA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仿真 |
3.2 基于GTX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实现 |
3.2.1 Virtex-6 GTX收发器简介 |
3.2.2 高速串行收发方案及GTX参数配置 |
3.2.3 数据帧封装/解封装的设计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ChipScope IP核简介 |
3.3.2 帧封装结果及分析 |
3.3.3 通道绑定及数据对齐结果及分析 |
3.3.4 解码结果及分析 |
3.3.5 实验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PSK-OCDMA二维相干编解码系统设计与仿真 |
4.1 QPSK调制与解调 |
4.1.1 QPSK调制原理 |
4.1.2 相干解调原理 |
4.2 QPSK-OCDMA二维相干编解码系统的设计 |
4.2.1 电域延时编码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结构设计 |
4.2.2 光域相位编码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结构设计 |
4.2.3 编解码系统解码原理及结构设计 |
4.3 QPSK-OCDMA二维相干编解码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在线学习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开发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及组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系统网络结构模式分析 |
2.2 软件开发工具及关键技术分析 |
2.2.1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 |
2.2.2 ASP.NET技术 |
2.2.3 AJAX开发技术 |
2.2.4 SQL Server数据库 |
2.3 数据挖掘技术及Apriori算法 |
2.3.1 数据挖掘及关联规则算法 |
2.3.2 基于数组的Apriori算法改进 |
2.3.3 实例分析与结果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纤通信课程体系分析及系统总体设计 |
3.1 光纤通信课程特点分析 |
3.2 光纤通信课程内容及学习资源建设 |
3.2.1 课程内容设计 |
3.2.2 课程体系设计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及设计原则 |
3.4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4.1 系统硬件框架设计 |
3.4.2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3.5 网络学习行为评价设计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2 评价信息的收集和数据预处理 |
3.5.3 改进的Apriori算法的应用设计 |
3.6 数据库设计 |
3.6.1 E-R模型构建 |
3.6.2 数据库表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面向学生主要功能实现 |
4.2.1 学生用户注册登录模块 |
4.2.2 个人中心模块 |
4.2.3 课程学习模块 |
4.2.4 留言板模块 |
4.2.5 模拟测试模块 |
4.3 面向教师主要功能实现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主页管理模块 |
4.3.3 资料管理模块 |
4.3.4 考试管理模块 |
4.3.5 留言管理模块 |
4.4 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功能实现 |
4.4.1 评价信息查询显示模块 |
4.4.2 评价管理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部署与测试环境 |
5.2 系统模块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性能测试 |
5.2.3 系统安全性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少模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掺铒光纤的研究现状 |
1.2.2 模式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少摸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理论研究基础 |
2.1 引言 |
2.2 光纤的模式理论研究 |
2.2.1 光纤的模式 |
2.2.2 光纤矢量模与标量模关系 |
2.3 掺铒光纤离子理论 |
2.3.1 稀土铒离子的特性 |
2.3.2 Er~(3+)掺杂玻璃基质的相关物理性能理论 |
2.4 有限元法理论 |
2.4.1 有限元法的原理 |
2.4.2 仿真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模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两模光纤计算基础 |
3.2.1 两模光纤的结构参数 |
3.2.2 光纤LP模式的能量仿真原理 |
3.3 两模光纤的掺杂区域对光纤模式能量值的影响 |
3.3.1 纤芯中心浓度小于外环浓度时的影响 |
3.3.2 纤芯中心浓度大于外环浓度时的影响 |
3.4 两模光纤的掺杂浓度对光纤模式能量值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模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模光纤的基本参数 |
4.3 四模光纤的掺杂区域对光纤模式能量值的影响 |
4.3.1 纤芯中心浓度小于外环浓度时的影响 |
4.3.2 纤芯中心浓度大于外环浓度时的影响 |
4.4 四模光纤的掺杂浓度对光纤模式能量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一种针对数字阵列雷达的光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系统介绍 |
1.1.1 光纤通信系统简介 |
1.1.2 光纤传输的优点 |
1.1.3 光纤传输的应用 |
1.1.4 光纤通讯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背景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传输系统的总体架构 |
2.1 系统功能 |
2.2 系统指标 |
2.3 工作原理 |
2.3.1 阵面光传输设备组成及原理 |
2.3.2 方舱光传输设备组成及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
3.1 时钟单元 |
3.2 数据复用单元 |
3.2.1 时分复用技术 |
3.2.2 FPGA选型 |
3.2.3 数据复用单元硬件设计 |
3.3 CWDM传输单元 |
3.3.1 光波分复用技术介绍 |
3.3.2 CWDM单元硬件设计 |
3.4 监控单元 |
3.5 电源单元 |
3.6 光纤滑环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时分复用部分软件设计 |
4.1.1 FPGA设计流程 |
4.1.2 具体设计 |
4.2 监控部分设计 |
4.2.1 I2C总线 |
4.2.2 RS485总线 |
4.2.3 SPI总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设计 |
5.1 外形设计 |
5.1.1 阵面光传输设备 |
5.1.2 方舱光传输设备 |
5.2 热仿真 |
5.3 结构强度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传输系统的实现 |
6.1 光传输系统的实现 |
6.2 测试的结果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纤通信技术及特点 |
2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
2.1 有助于满足各类复杂系统需求 |
2.2 有利于增加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 |
2.3 有益于减少电力系统传输损耗 |
3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
3.1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 |
3.2 光复用技术 |
3.3 金属自撑架空光缆 |
3.4 非金属自撑架空光缆 |
3.5 电力调度自动化 |
3.6 光联网系统 |
4 结论 |
(9)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光信号抽样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2 光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3 自适应滤波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3.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3.2 自适应滤波器的性能。 |
(10)现代技术角度下对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
2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分析 |
2.1 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2.2 光纤传输系统在我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2.3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 |
3 结语 |
四、光复用技术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研究[D]. 冯群翔.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通信技术的MMC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 王一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电力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的运用与影响分析撤稿[J]. 张佳,李莉娟. 中国新通信, 2020(01)
- [4]二维光码分多址编解码系统的研究[D]. 周鹏.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焱方.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6]少模掺铒光纤模式均衡的理论研究[D]. 吕欣. 燕山大学, 2019(03)
- [7]一种针对数字阵列雷达的光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 邹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8]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裴晨宇. 科技传播, 2019(02)
- [9]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J]. 郑谷寒. 数字通信世界, 2018(12)
- [10]现代技术角度下对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研究[J]. 左丹. 黑龙江科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