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标文件编写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任盟[1](2021)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质量管理研究 ——以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招标投标事业近些年发展迅速,在互联网兴起后,招标投标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推进“互联网+”发展战略,并先后颁布和提出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和“互联网+”行动方案,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的实现在当今时代的中国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推动传统招标投标向全流程电子化转型的行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将会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研究,除了优化B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其通过敏捷开发对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进行迭代时的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项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平台使用风险,以最终达到提升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还希望找到提高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类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以高质量来提高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竞争力并促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本文以B公司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为例,通过对B公司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然后对分析出的问题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制定了涵盖规划质量管理、管理质量、控制质量3个过程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这些措施针对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在项目的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验收阶段及上线阶段都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法。通过对这些改进方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B公司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还为其后续质量管理的持续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董健媛[2](2021)在《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招投标竞争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项目、高度响应业主要求、展示企业实力,择优使用投标策略,合理判断投标文件的编制情况是至关重要。若在投标前期投标单位能在企业内部做到判断合理、优选方案,对项目中标有非常重要的有利影响。所以构建一个响应度高的投标决策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投标单位对前期的风险进行控制并提高中标率。投标报价在项目投标过程影响较大,如何合理使用投标报价技巧并将投标方案不断优化是每个投标单位所必须考虑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针对投标影响因素边界模糊的问题,根据实际招标流程和评标要点,结合各业主及不同地域的独特要求,提出项目评价主要因素集。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依存性和相关性,提出对各一级二级指标,从而构建投标决策模型,并计算权重。分析和计算过程主要使用YAANP软件进行,然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题定量化分析,根据投标单位不同投标方案进行打分分析,得到最优投标方案的结果。2.结合具体项目实例,从企业投标活动出发,利用投标决策模型对投标方案进行评价。使用建立的投标决策模型作出分析并得到相应结果,输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对应指标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确定了该方法的实操性和合理性。对今后投标文件的评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投标企业使用最低的成本合理选择合理的投标方案,加速企业发展。3.针对投标方案有关风险的问题,提出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及原则,采用投标技巧,对投标方案进行优化。使用报价技巧时利用WPS软件实现合理调价过程,并加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参数对比,有利于初级管理者对项目的各项指标综合考量。增加投标单位的中标概率。4.针对投标管理时利润与质量的最优组合问题,提出了方案的优化过程,在质量与利润间寻求平衡。采用多目标优化函数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最优组合,优化的结果有利于施工方案的选择。
林强[3](2021)在《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和城市飞速发展,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迅猛,新建了很多高端社区、现代化小区,与此同时老旧小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势必会逐渐增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对于未来更多此类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于2020年颁布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到2025年,各省在充分调研本地实际的情况下,力争将20世纪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毕。河北省D社区建造于1998年,属于较为典型的老旧小区。原先规划设计标准较低,居住使用中管理、维修也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供暖、供水、排水等管道老化、配套基础设施失修、道路损坏严重、墙体保温效果差等诸多问题。本文采用成本管理的思想,以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结合项目启动、实施和收尾阶段进行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解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提高成本管理的措施;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动态成本管控和挣值分析法等理论,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项目应有的效益。本文立足于当今我国城市中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借鉴、实地调研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将来更多的此类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新思路模式。
黄亚芹[4](2020)在《基于TPM的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生产设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于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采矿、选矿、精矿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矿山企业,主要从事铁矿开采、矿产品、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加工、销售等业务。随着现代矿山工程的不断发展,矿山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如何提升矿山设备的综合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矿山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大红山矿为研究对象,基于TPM(全面生产维修)的理论,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开展对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旨在为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个基本方案,为大红山矿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供参考。文中,作者对设备管理体系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及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大红山矿设备管理的基本现状,并按照早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从“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分析了大红山矿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TPM的理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开展了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从体系目标、建立原则、主要内容、结构与要素和体系文件等方面提出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基本建设方案;最后,对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实施与完善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李红俊[5](2020)在《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力发展迅速,科技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国际化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产品的新旧更替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使得测试设备采购行为的不确定性、困难性逐步增加。测试设备采购关系着企业原材料、生产中间过程及最终产品的检测,事关整个战略采购布局,也关乎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因此测试设备招标采购对企业至关重要,研究其招标流程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S公司是全世界发动机的领头企业,有五大事业部和多个业务实体,旗下生产、营销等机构遍布全球。伴随企业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渐扩大,现代企业当下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都非常大。在这一大环境中,S公司凭借其出类拔萃的技术能力和科学专业的管理能力稳居行业前列,但在内部也面临着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挑战。测试设备采购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近些年随着S公司在华投资的扩大,测试设备的采购量也日益增长,但同时招标采购制度、流程的不够完善也成了影响招标采购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招标采购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的运营实践,以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为研究对象,以招标采购流程的改善为研究重点,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指导原则,对S公司测试设备的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梳理传统招标采购流程的过程中,发现其在招标采购各个流程阶段的问题,如项目时间表、招标文件编制及内部核查与审核、投标商准入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风险,并提出改善方案,重点对六个方面进行改善:招标方式选择及标的设置、招标采购时间规划、潜在投标商准入机制、招标文件的编制与核查、述标会、评标方法和标准。在改善方案研究过程中,借助大量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工具,如工作分解结构(WBS)、责任矩阵图、甘特图、流程图等。本文在进行招标流程改善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对企业运营管理有较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古兰玉[7](2020)在《浅谈铁路建设项目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商务标编写方法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基本稳定在8 000亿元左右,对施工企业而言,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机会,争取更多的施工任务。结合当前铁路建设项目资格预审及招标的特点,简要介绍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商务标的编写方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杨绪波[8](2019)在《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主方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探究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状况,对于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工作压力概念和业主项目经理的核心职能入手,通过业主方项目经理的案例描述,运用NVivo12.0配合文本分析法,分析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形成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潜在压力源通过形成冲突使得业主方项目经理产生工作压力,潜在压力源在转化为冲突时与冲突管理方式相关;(2)组织内的任务要求是导致业主方项目经理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而个体差异调节任务要求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个体差异的正向调节作用只会在内心形成压力(“情绪态度”和“心理活动”),但负向调节会形成外在压力(“言语行为”和“生理作息”);(3)在发生与工作任务有关的冲突时,业主方项目经理当面对强势方时倾向选择“回避”和“服从”的管理方式,当面对弱势方时倾向选择“支配”的管理方式;但“回避”和“服从”管理方式会导致关系冲突的发生和工作压力的增加;(4)组织对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多进程要求”是造成工作压力的潜在因素之一。“推脱”是业主方项目经理在“整合”、“支配”、“回避”、“服从”四种冲突管理方式以外,存在的另外一种冲突管理方式;(5)业主方项目经理的“个人调节”频次变化与“工作压力”的频次变化具有相关性,当“工作压力”保持一定频次时,“个人调节”频次变化呈现出先高后低,最终消失的变化规律;(6)业主方项目经理在某个阶段的压力状态是工作压力与“个人调节”共同作用决定的,工作压力大时,个人调节的频率越高,则可有效控制工作压力的增强;(7)业主方项目经理工作压力随压力源和冲突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压力源密集出现的时候,冲突会密集的发生,工作压力也会集中的出现。
焦龙[9](2019)在《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施工企业获得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途径是参与投标。投标文件的质量和制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获得项目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对投标文件制作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现行评标办法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对投标文件的制作进行了研究。论文介绍了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的招投标办法、投标程序和项目特征。分析了招标文件范本中四种评标办法的评审程序和评分标准。针对各评标办法的评分内容及评标价计算方法,归纳出与不同评标办法相适应的投标文件制作方案。对商务、技术和报价文件中各部分投标文件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分析了资质、人员、业绩、保证金、施工组织设计和清单报价等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并总结,并得出应对方法及防范措施。在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典型案例中使用本论文研究的投标文件制作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证实本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可以提高企业投标效率,增加企业中标机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文章总结了投标企业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本论文对相关行业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陶亮[10](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二、招标文件编写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招标文件编写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质量管理研究 ——以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管理概述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规划质量管理 |
2.2.4 管理质量 |
2.2.5 控制质量 |
2.3 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概述 |
2.3.1 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定义 |
2.3.2 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概况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B公司简介 |
3.2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基本情况 |
3.2.1 开发背景 |
3.2.2 平台介绍 |
3.3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组织管理现状 |
3.3.1 组织架构 |
3.3.2 项目管理流程 |
3.4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实施现状和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4.1 项目实施现状 |
3.4.2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4.3 质量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第四章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4.1 全面质量管理方案 |
4.2 项目质量管理规划改进 |
4.3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改进 |
4.3.1 需求质量管理改进 |
4.3.2 设计质量管理改进 |
4.3.3 开发质量管理改进 |
4.3.4 测试质量管理改进 |
4.3.5 组织质量管理改进 |
4.3.6 营销质量管理改进 |
4.4 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改进 |
第五章 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质量管理改进实施 |
5.1 项目质量管理改进实施 |
5.1.1 需求质量管理 |
5.1.2 设计质量管理 |
5.1.3 开发质量管理 |
5.1.4 测试质量管理 |
5.1.5 组织质量管理 |
5.1.6 营销质量管理 |
5.2 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成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基于ANP的投标决策评价体系的建立 |
2.1 投标内外部因素分析 |
2.2 评价体系的因素分析 |
2.2.1 问卷设计及影响因素确定 |
2.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2.2.3 均值筛选 |
2.3 评价体系的建立 |
2.3.1 ANP的几个概念 |
2.3.2 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
2.3.3 构造网络模型确定权重 |
2.3.4 ANP权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投标评价模型 |
3.1 招投标活动基本理论 |
3.1.1 招标流程 |
3.1.2 工程招投标评标办法 |
3.2 实例项目概况 |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步骤 |
3.3.2 模糊合成算子类型 |
3.3.3 处理模糊综合评价矢量的办法 |
3.3.4 评价因素建立 |
3.3.5 确定评集 |
3.3.6 单因素评价 |
3.3.7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 |
4.1 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4.1.1 风险识别的原则 |
4.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4.2 投标报价影响因素 |
4.3 投标报价技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工程项目投标方案多目标优化 |
5.1 投标文件编制原则 |
5.2 项目投标报价策略 |
5.3 投标优化管理应用(质量-利润) |
5.3.1 多目标优化函数 |
5.3.2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投标决策评价体系各矩阵输出结果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路线图 |
1.4.2 论文框架 |
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
2.1.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内涵 |
2.1.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风险类型 |
2.1.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2.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
2.2.1 目标成本管理 |
2.2.2 动态成本管理理论 |
2.2.3 挣值分析法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概况 |
3.1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情况 |
3.1.1 社区改造前状况 |
3.1.2 社区改造项目情况 |
3.1.3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四个关键问题 |
3.2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特点 |
3.3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阶段成本管理 |
4.1 制定预算 |
4.2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招投标情况 |
4.2.1 编制招标文件 |
4.2.2 招投标情况 |
4.3 基于目标成本法的招投标成本演算 |
4.3.1 项目实际成本 |
4.3.2 项目目标成本 |
4.4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1 启动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启动阶段成本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管理 |
5.1 分解工作 |
5.2 项目成本构成科目 |
5.3 目标成本法动态管理 |
5.4 挣值法动态管控 |
5.5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5.5.1 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2 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收尾阶段成本管理 |
6.1 收尾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
6.1.1 收尾阶段成本管理的目标 |
6.1.2 收尾阶段成本管理的意义 |
6.2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收尾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1 项目管理人员不稳定 |
6.2.2 项目数据统计不准确 |
6.2.3 项目管理人员减少 |
6.3 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收尾阶段成本管理措施 |
6.3.1 保证稳定的项目管理人员 |
6.3.2 抓住工作重心设置专业收尾工作小组 |
6.3.3 加强收尾阶段的监管工作 |
6.3.4 严格审核变更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TPM的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设备管理体系应用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设备管理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外设备管理体系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质量管理体系 |
2.1.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2.1.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
2.1.3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
2.1.4 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与要素 |
2.1.5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2.1.6 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2.2 设备及设备管理 |
2.2.1 设备及设备管理的概念 |
2.2.2 全员生产维修(TPM) |
2.2.3 设备管理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现状 |
3.1 大红山矿生产设备简介 |
3.1.1 大红山矿简介 |
3.1.2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组织机构 |
3.1.3 大红山矿生产设备基本概况 |
3.2 大红山设备管理研究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阶段的划分 |
3.3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大红山矿设备早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2 大红山矿设备中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3 大红山矿设备末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
4.1.1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目标 |
4.1.2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内容 |
4.2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构建 |
4.2.1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结构与要素 |
4.2.2 设备管理体系文件 |
4.2.3 设备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的实施建议 |
5.1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建议 |
5.1.1 大红山矿设备早期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建议 |
5.1.2 大红山矿设备中期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建议 |
5.1.3 大红山矿设备末期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建议 |
5.2 设备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5.2.1 人员的管理 |
5.2.2 设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试验性应用 |
5.2.3 设备管理信息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S公司测试设备采购招标流程的现状分析 |
1.2.2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的改善研究 |
1.2.3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持续改善的保障措施。 |
1.3 研究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4.1 经验总结法 |
1.4.2 文献法 |
1.4.3 PDCA循环法 |
1.4.4 全生命周期理论 |
1.4.5 流程图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综述 |
2.1 采购管理理论 |
2.1.1 采购管理理论概述 |
2.1.2 采购管理理论目标 |
2.1.3 采购管理理论特点 |
2.2 招标采购理论 |
2.2.1 招标采购理论概述 |
2.2.2 招标采购流程 |
2.3 流程优化理论 |
2.3.1 流程优化理论概述 |
2.3.2 流程优化理论目的 |
2.3.3 流程改造及新流程设计 |
第三章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流程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S公司及其招标采购部门简介 |
3.2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分析 |
3.2.1 招标准备阶段 |
3.2.2 招标阶段 |
3.2.3 开标阶段 |
3.2.4 评标、定标阶段 |
3.3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主要问题分析 |
3.3.1 招标方式选择及标的设置 |
3.3.2 招标采购时间计划 |
3.3.3 潜在投标商准入机制 |
3.3.4 招标文件内部核查 |
3.3.5 述标会 |
3.3.6 评标方法与标准 |
3.4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3.4.1 招标方式不合理原因分析 |
3.4.2 立项初期没有完整的项目时间表原因分析 |
3.4.3 招标文件没有内部核查及专家评审机制原因分析 |
3.4.4 投标商没有准入机制原因分析 |
3.4.5 开标阶段没有投标商述标会原因分析 |
3.4.6 评标阶段评标体系不科学原因分析 |
第四章 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方案设计 |
4.1 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小组组建 |
4.1.1 组织机构 |
4.1.2 成员职责 |
4.2 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对策制定 |
4.2.1 招标方式选择及标的设置改善 |
4.2.2 招标采购时间规划改善 |
4.2.3 潜在投标商准入机制改善 |
4.2.4 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
4.2.5 述标会改善 |
4.2.6 评标方法与标准改善 |
4.3 改善后的测试设备招标采购流程 |
4.3.1 改善前、后因素对比 |
4.3.2 改善后流程 |
第五章 改善效果评价及持续改善保障措施 |
5.1 改善效果评价 |
5.1.1 招标采购流程用时对比 |
5.1.2 S公司内部流程使用满意度调查 |
5.2 持续改善保障措施 |
5.2.1 完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
5.2.2 明确责任,加强内外部沟通与管理 |
5.2.3 建立集团共享的招标信息管理系统 |
5.2.4 建立免招标的战略合作供应商伙伴关系 |
5.2.5 搭建测试设备招标采购信用管理体系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7)浅谈铁路建设项目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商务标编写方法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商务标文件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审查因素、意义 |
1.1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
1.1.1 包含的主要内容 |
1.1.2 审查办法及审查因素 |
1.2 招标阶段商务标文件 |
1.2.1 包含的主要内容 |
1.2.2 评标办法及评审内容 |
1.3 意义 |
2 文件编写常见的问题及建议 |
2.1 共性问题 |
2.2 授权书委托期限 |
2.3 联合体协议书 |
2.4 申请人基本情况 |
2.5 近年财务状况 |
2.6 近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 |
2.7 近年发生的诉讼及仲裁情况 |
3 与公路工程的异同 |
4 日常工作的几点建议 |
4.1 企业资质等资料管理 |
4.2 企业业绩资料管理 |
4.3 人员资料管理 |
4.4 获奖资料管理 |
4.5 其他建议 |
5 结束语 |
(8)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力与工作压力 |
1.2.2 项目经理工作压力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发展 |
2.2 压力模型的比选和适用性分析 |
2.2.1 五种压力模型的列举式说明 |
2.2.2 压力模型的选择性分析 |
2.3 案例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案的设计 |
2.3.2 资料收集 |
2.3.3 案例的分析策略 |
第3章 案例描述—记某集团成品油码头投运 |
3.1 背景 |
3.2 案例描述 |
3.3 尾声 |
第4章 案例分析与结果讨论 |
4.1 案例分析 |
4.1.1 基于“潜在压力源”模型和“冲突—压力”模型的分析 |
4.1.2 基于时间线的分析 |
4.2 分析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4.2.1 节点频次分析的比较与讨论 |
4.2.2 节点语义分析的比较与讨论 |
4.2.3 主要分析单位频次时间分布的比较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始节点 |
附录B 二级节点和交叉节点 |
附录C “潜在压力源”模型—时间线矩阵编码表 |
附录D “冲突—压力”模型—时间线矩阵编码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概述 |
2.1 招投标的概念 |
2.2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的特点 |
2.3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的一般程序 |
2.3.1 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 |
2.3.2 投标阶段 |
2.3.3 签约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评标办法及分析 |
3.1 合理低价法 |
3.1.1 方法概述 |
3.1.2 评审标准 |
3.1.3 应对方法 |
3.2 技术评分最低标价法 |
3.2.1 方法概述 |
3.2.2 评审标准 |
3.2.3 应对方法 |
3.3 综合评分法 |
3.3.1 方法概述 |
3.3.2 评审标准 |
3.3.3 应对方法 |
3.4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
3.4.1 方法概述 |
3.4.2 评审标准 |
3.4.3 应对方法 |
3.5 四种评标办法的对比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文件制作方法研究 |
4.1 投标文件的编制原则 |
4.1.1 商务标的编制原则 |
4.1.2 技术标的编制原则 |
4.2 投标文件的组成及意义 |
4.3 投标文件的编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
4.3.1 投标文件的编制要点 |
4.3.2 投标文件编制的常见问题 |
4.4 投标报价制作方法及策略 |
4.4.1 造价对投标报价的影响 |
4.4.2 基于报价规律的报价模式 |
4.4.3 常用的报价方法及策略 |
4.4.4 投标策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方法的应用 |
5.1 .项目概述 |
5.2 投标过程及分析 |
5.3 开标结果及总结 |
5.4 问题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四、招标文件编写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质量管理研究 ——以B公司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为例[D]. 任盟.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 董健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河北省D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林强.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4]基于TPM的大红山矿设备管理体系研究[D]. 黄亚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S公司测试设备招标流程改善研究[D]. 李红俊. 吉林大学, 2020(08)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浅谈铁路建设项目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商务标编写方法及建议[J]. 古兰玉. 铁道经济研究, 2020(01)
- [8]业主方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研究[D]. 杨绪波. 天津大学, 2019(01)
- [9]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投标分析与研究[D]. 焦龙. 长安大学, 2019(07)
- [10]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