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氏改进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徐哲琦[1](2021)在《CO2氧化乙苯脱氢新型铟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苯乙烯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单体之一,广泛用于生产树脂、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工业上,90%的苯乙烯是由乙苯高温(600~700℃)脱氢制得,且需要通入大量过热水蒸汽,能耗巨大。利用CO2作为温和氧化剂,代替过热水蒸汽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不仅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苯乙烯生产能耗,而且还可以提高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同时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因此,CO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作为节能、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该绿色新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催化剂失活严重,设计研发新型高效、稳定催化剂是关键。铟基催化剂在氮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CO2加氢、低碳烷烃脱氢等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在乙苯脱氢反应中的应用却未见报道。本论文首次将铟基催化剂用于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从调控催化剂的载体、制备方法和组分比例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负载型In2O3和In2O3-Al2O3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并通过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反应的活性中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MgO、SiO2和γ-Al2O3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In2O3催化剂(In2O3/MOx),研究了不同载体对In2O3/MOx催化CO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N2吸附-脱附、XRD、TEM、NH3-TPD、CO2-TPD、H2-TPR和XPS等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载体对In2O3/MOx催化剂性能有显着影响。In2O3/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经过5 h的反应诱导期后,乙苯最高转化率可达51.6%,反应37 h后,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In2O3/γ-Al2O3催化剂在CO2气氛下的乙苯转化率是惰性N2气氛下的2倍,表明CO2显着促进了乙苯脱氢反应。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载体不仅提高了In2O3的分散性和还原性,而且增加了催化剂的酸性位和中强碱性位,有利于乙苯和CO2的吸附活化,从而显着提高了催化剂对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反应12 h后的反应后的In2O3/γ-Al2O3催化剂产生大量In0物种,且预还原处理后的In2O3/γ-Al2O3催化剂的反应诱导期消失,催化活性明显提高,这说明高分散In2O3还原后生成的金属In可能是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的活性组分。(2)采用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0 wt%In2O3的In2O3-Al2O3复合氧化物,分别标记为In-Al(CO)、In-Al(HS)和In-Al(SG)。通过XRD、N2吸附-脱附、SEM、NH3-TPD、H2-TPR和TGA表征手段及催化剂性能评价,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O2氧化乙苯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n-Al(SG)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稳定性,乙苯转化率大小顺序为:In-Al(SG)>In-Al(HS)>In-Al(CO)。In-Al(SG)催化剂呈现棒状形貌,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介孔孔径和孔体积,有利于高分散In2O3物种的形成,其容易在低温区(300-400℃)被还原,而且In-Al(SG)具有更多的中强酸性位和较弱的强酸性位,有利于乙苯的吸附和产物苯乙烯的脱附,减缓了积碳生成速率。因此,溶胶凝胶法显着提高了In2O3-Al2O3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3)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质量分数为5%、7%、10%、15%和20%的In2O3-Al2O3复合氧化物,分别标记为In-Al-5、In-Al-7、In-Al-10、In-Al-15和In-Al-20。实验结果表明,在550℃,反应12 h内,In-Al-10的催化性能最佳,乙苯转化率可达65%,苯乙烯选择性高于98%。反应30 h的后,In-Al-7和In-Al-10仍具有较高催化活性,但In-Al-15催化剂失活严重。In-Al-10催化剂在CO2气氛下的乙苯转化率是惰性N2或Ar气氛下的3倍多,表明CO2大幅提高了乙苯脱氢效率。表征结果发现,在In2O3≤10 wt%时,复合氧化物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及较大的介孔孔径,且In2O3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当In2O3含量为15 wt%和20 wt%时,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幅降低,In2O3以立方晶型存在。In2O3物种的高度分散有利于提高In2O3-Al2O3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尤其是稳定性。
史延强,夏玥穜,温朗友,郜亮,徐广通,宗保宁[2](2021)在《过氧化氢及其基本有机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烃类氧化与氮化反应是生产基础有机化学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反应,在满足和丰富人类物质需求方面贡献巨大,传统的工业氧化与氮化工艺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绿色化转型。作为公认的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在烃类氧化和氮化的绿色生产工艺中应用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过氧化氢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以己内酰胺、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为例,介绍了过氧化氢在绿色烃类氧化和氮化反应中的应用,汇报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在绿色化工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工业实践结果。多个成套绿色化工技术的成功开发突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多个化工生产基地提供全流程绿色生产技术,有力保障了我国化工行业的绿色化转型。
许江菱[3](2021)在《2019~2020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通用塑料》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9年7月~2020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9~2020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杨凯[4](2020)在《上海赛科:研发“短接”市场,转化自然“水到渠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产品概念形成到试生产进而转化到产品线上,赛科能够非常迅速地形成最终生产成品至商务市场。"在我看来,赛科新产品开发团队可以推广、共享的转化诀窍,其实可以归纳为‘短平快’——这三个字。在赛科,我们做短平快的开发可谓是一种特色。"说起成果转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聚合物产品开发经理申晓燕娓娓道来。关于这桩事,申晓燕觉得这一切的开端也恰好源于一个美好的想法,研发、生产、商务这三者紧密结合让这份美好成就了今天的赛科新产品开发团队。
邓婷[5](2020)在《不同种类EPDM及BIPB用量对PB/SBS/EPDM三元共混物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系统中信息传输最显着的特性就是高速高频化,这使得印制电路板不仅需要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同时还得具有更大的数据传输量的能力,因此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成为了印制电路板领域的研发热点。与此相应,高频树脂材料的研发也从传统的环氧树脂逐步转移到碳氢树脂。通常情况下,覆铜板中常用的碳氢树脂体系有:聚异戊二烯体系,聚丁二稀体系,三元乙丙共聚体系等,其中最典型的是聚丁二稀体系。目前通过使用碳氢树脂材料实现的主流高频产品大都由国外公司研发生产,而我国对覆铜板用碳氢树脂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选用聚丁二烯(P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元乙丙橡胶(EPDM)三种碳氢树脂,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B/SBS/EPDM三元共混物。研究了不同种类的EPDM和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用量对三元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不同牌号的EPDM与PB,SBS共混,制备了PB/SBS/EPDM三元共混物,通过DSC对三元共混物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对三元共混物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吸水率,热稳定性以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EPDM中第三单体为DCPD相比,当第三单体为ENB时,三元共混物交联密度更大,力学性能更好,热稳定性更大,以及具有更低的吸水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EPDM中第三单体为ENB时,随着ENB含量的增加,三元共混物的交联密度增加,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吸水率降低,热稳定性增大,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减小。EPDM中第三单体为ENB,ENB含量为9.5%的PB/SBS/EPDM-3三元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优异。2.将不同牌号的EPDM与PB,SBS共混,改变BIPB的用量,使用溶液法制备了PB/SBS/EPDM三元共混物,通过DSC对三元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研究。对三元共混物的交联密度,吸水率,热稳定性,介电性能以及FT-IR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IPB用量的增加,三元共混物交联密度增加,吸水率降低,热稳定性增加,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减小,同时,当BIPB用量增加到3.4 phr时,EPDM中第三单体的含量及类型对三元共混物的介电性能影响减小,三元共混物的FT-IR可以为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宁军[6](2020)在《2018~2019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文中研究表明收集了2018年7月~2019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8~2019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梁益[7](2020)在《自由装填推进剂热缩包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自由装填推进剂包覆技术是推进剂装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采用的缠绕包覆、套包包覆应用于大长径比推进剂药柱包覆时存在效率低、缺陷多等问题。本文研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自由装填推进剂药柱包覆领域的应用技术,试图为解决包覆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法,相关研究国内外尚无报导。本文选用LDPE(低密度聚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以及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基体材料,添加阻燃剂、防老剂、加工助剂等,通过密炼共混、挤出成型、辐射交联、加热扩张以及冷却定型工艺制备得到自由装填推进剂热缩包覆层管材,并对其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评价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对密炼温度、密炼时间以及转子转速三个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顺序为:转子转速?密炼温度?密炼时间。当密炼温度为135℃、密炼时间为20min、转子转速为100r/min时,获得的混合基料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8.1MPa和740%。采用双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不同配方样品在不同辐射剂量下的性能变化,并对配方和辐射剂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氧化锑(Sb2O3)复合阻燃剂的含量为25%,LDPE含量为5%,相容剂EVA-g-MAH含量为5%,辐射剂量为120KGy时,获得混合基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测得的极限氧指数为27.1,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5.1MPa和742%,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分别为99.2%和99.0%,凝胶含量为78.9%,流变性能良好易于加工。在工艺和配方优化基础上,用Polyflow软件对单螺杆挤出机非等温挤出工艺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研究了螺杆内径D1、D2、螺杆螺距L及各区域不同加热方案对挤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1、D2和L分别取值为40mm、58mm和65mm,加热方式采用阶梯式加热时,挤出效果较好。采用研制的包覆管对药柱的包覆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并对实际包覆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缩温度95℃,热缩时间为5min时,热缩管与药柱能实现紧密贴合,包覆效果较好。
刘春[8](2020)在《高聚物的新型3D打印材料开发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一般3D打印技术的概念、产业及其发展。重点介绍了高聚物在3D打印材料中的应用。持续跟踪结果表明:一批新型高聚物的3D打印材料推向市场,一批国际知名化工公司也在积极介入3D打印业务。
李炜[9](2019)在《改进型本体法AB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塑料ABS树脂的主流聚合方法包括乳液接枝-SAN掺混法和连续本体法。连续本体法由于其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产生的污水排放少,成品气味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同时由于连续本体法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ABS中橡胶含量较低,产品的某些机械性能和乳液接枝-SAN掺混法ABS相比仍有不足。本文对本体法工艺合成的ABS树脂进行了化学结构与其力学性能,光泽度的关系研究。其次,在车内空气质量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本论文还研究了减小ABS气味和VOC数值的工艺改进方法,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车内空气质量对人身健康造成的损伤。首先,本文基于原有配方成功合成了通用型ABS,并以此研究了影响ABS力学性能,光泽度的ABS化学结构和组成,为生产出优秀力学、光泽度的更有市场竞争力的ABS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工艺控制的角度对连续本体法中影响ABS气味和VOC的关键因素,如助剂使用量,反应转化率,挤出模头温度以及脱挥系统条件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可以满足ABS力学性能要求的工艺条件。
赵文明[10](2019)在《以用户为导向的合成材料产业发展及创新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我国合成材料行业概况、变化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国外先进企业合成材料产业发展模式和创新理念;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以用户为导向的合成材料产业发展及创新模式建议。
二、陶氏改进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氏改进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CO2氧化乙苯脱氢新型铟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苯乙烯的应用和供需概述 |
1.2 苯乙烯生产工艺 |
1.3 二氧化碳氧化乙苯脱氢绿色工艺 |
1.3.1 反应机理 |
1.3.2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 氧化铟在CO_2催化方面的应用 |
1.4.1 氧化铟在CO_2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 |
1.4.2 氧化铟在逆水煤气反应中的应用 |
1.4.3 氧化铟在催化脱氢中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2.2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的性质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N_2吸附-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2.3.3 透射电镜(TEM)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
2.3.5 NH_3/CO_2程序升温脱附(NH_3/CO_2-TPD) |
2.3.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9 热重分析(TG-DTG) |
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三章 负载型In_2O_3催化剂在CO_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中的载体效应 |
3.1 引言 |
3.2 负载型In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 |
3.3.1 XRD表征 |
3.3.2 TEM表征 |
3.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
3.3.4 NH_3/CO_2程序升温脱附表征 |
3.3.5 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
3.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3.4.1 负载型In_2O_3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3.4.2 In_2O_3/γ-Al_2O_3催化剂反应稳定性测试 |
3.5 CO_2作用及催化活性中心探究 |
3.5.1 不同反应气氛下In_2O_3/γ-Al_2O_3催化性能评价 |
3.5.2 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
3.5.3 XPS分析 |
3.5.4 预还原后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催化CO_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2.1 共沉淀法催化剂的制备 |
4.2.2 水热合成法催化剂的制备 |
4.2.3 溶胶凝胶法催化剂的制备 |
4.3 制备方法对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1 XRD表征 |
4.3.2 N_2吸附-脱附表征 |
4.3.3 SEM表征 |
4.3.4 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 |
4.3.5 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
4.3.6 热重分析 |
4.4 不同组分比例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表征 |
4.4.1 XRD表征 |
4.4.2 N_2吸附-脱附表征 |
4.4.3 SEM表征 |
4.4.4 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 |
4.5 催化性能评价 |
4.5.1 不同气氛下In-Al-10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5.2 不同反应温度下In-Al-10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5.3 不同组分比例In-Al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5.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过氧化氢及其基本有机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H2O2生产现状 |
2 浆态床过氧化氢技术开发 |
2.1 微球加氢催化剂 |
2.2 工作液绿色合成、调配和再生 |
2.3 浆态床反应工程强化 |
2.4 富氧循环氧化 |
3 烃氧化与烃氮化系列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
3.1 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 |
3.2 环氧丙烷绿色生产技术 |
3.3 环氧氯丙烷绿色生产技术 |
4 结语 |
(3)2019~2020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通用塑料(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聚乙烯 |
3 聚丙烯(PP) |
4 聚氯乙烯(PVC) |
5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共聚物 |
(4)上海赛科:研发“短接”市场,转化自然“水到渠成”(论文提纲范文)
搞科研有时也和烹饪相通 |
做科研需要一些“笨功夫” |
“短平快”的赛科特色 |
(5)不同种类EPDM及BIPB用量对PB/SBS/EPDM三元共混物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频覆铜板用基体树脂分类 |
1.2.1 聚四氟乙烯 |
1.2.2 聚苯醚 |
1.2.3 环氧树脂 |
1.2.4 聚碳氢树脂 |
1.2.5 高频覆铜板常用树脂概况总结 |
1.3 覆铜板用碳氢树脂 |
1.3.1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概况 |
1.3.1.1 SBS的结构与性能 |
1.3.1.2 SBS的应用 |
1.3.2 三元乙丙橡胶概况 |
1.3.2.1 三元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3.2.2 三元乙丙橡胶的应用 |
1.3.3 聚丁二烯概况 |
1.3.3.1 聚丁二烯的结构与性能 |
1.3.3.2 聚丁二烯的应用 |
1.4 覆铜板的介电常数 |
1.4.1 介电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
1.4.2 介电损耗及其影响因素 |
1.5 碳氢树脂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备工艺与固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溶剂及引发剂的选择 |
2.3.1 溶剂的选择 |
2.3.2 引发剂的选择 |
2.4 制备方法及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种类的EPDM对 PB/SBS/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步骤 |
3.4 样品表征方法 |
3.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2 凝胶含量 |
3.4.3 溶胀比 |
3.4.4 力学性能测试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4.6 吸水率 |
3.4.7 介电性能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DSC测试分析 |
3.5.2 交联密度 |
3.5.3 力学性能 |
3.5.4 热性能 |
3.5.5 吸水率 |
3.5.6 介电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IPB用量对PB/SBS/EPDM三元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步骤 |
4.4 样品表征方法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DSC测试分析 |
4.5.2 交联密度 |
4.5.3 热性能 |
4.5.4 吸水率 |
4.5.5 力学性能 |
4.5.6 介电性能 |
4.5.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2018~2019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1聚乙烯(PE) |
2.2聚丙烯(PP) |
2.3聚氯乙烯(PVC) |
2.4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7)自由装填推进剂热缩包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自由装填推进剂包覆层概述 |
1.1.1 包覆层材料 |
1.1.2 包覆工艺 |
1.2 热缩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缩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主要热缩材料 |
1.3 热缩材料形状记忆机理 |
1.3.1 形状记忆原理 |
1.3.2 热收缩过程粘弹性分析 |
1.4 热缩材料的成型加工方法 |
1.4.1 共混 |
1.4.2 成型加工 |
1.4.3 交联 |
1.4.4 加热扩张与冷却定型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密炼工艺条件对热缩材料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2.2.3 实验配方 |
2.2.4 实验制备 |
2.3 分析测试 |
2.3.1 拉伸性能测试 |
2.3.2 流变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制备热缩包覆层材料密炼工艺条件优化 |
2.4.2 密炼温度对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3 密炼时间对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4 转子转速对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包覆层材料配方及辐射剂量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3.2.3 实验配方 |
3.2.4 实验制备 |
3.3 性能表征 |
3.3.1 极限氧指数测试 |
3.3.2 线性烧蚀率测试 |
3.3.3 拉伸性能测试 |
3.3.4 流变性能测试 |
3.3.5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3.3.6 凝胶含量测试 |
3.3.7 热失重测试 |
3.3.8 扫描电镜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阻燃剂含量和辐射剂量对性能的影响 |
3.4.2 LDPE含量和辐射剂量对性能的影响 |
3.4.3 EVA-g-MAH含量和辐射剂量对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缩包覆管挤出过程的模拟仿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4.2.3 实验配方 |
4.3 单螺杆挤出机参数设计与包覆层挤出过程的模拟仿真 |
4.3.1 单螺杆挤出机总体方案设计 |
4.3.2 单螺杆挤出机结构与工作参数优化方案设计 |
4.3.3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4 流变模型的拟合及本构方程 |
4.3.5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螺杆内径D_1对挤出效果的影响 |
4.4.2 螺杆内径D_2对挤出效果的影响 |
4.4.3 螺杆螺距L对挤出效果的影响 |
4.4.4 不同加热方案对挤出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自由装填推进剂药柱热缩包覆验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5.2.3 实验配方 |
5.2.4 实验制备 |
5.3 包覆工艺流程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热缩时间对热缩性能的影响 |
5.4.2 工艺优化对热缩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高聚物的新型3D打印材料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聚物的新型3D打印用材 |
2 致力于高聚物3D打印的着名企业动态 |
3 结语 |
(9)改进型本体法AB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ABS树脂的基本介绍 |
1.1.1 ABS树脂的化学结构 |
1.1.2 ABS树脂的主要性能 |
1.1.3 ABS树脂的应用范围 |
1.1.4 ABS树脂的主要供应商及其产品牌号 |
1.2 ABS树脂的主要制备生产工艺 |
1.2.1 乳液接枝-SAN掺混法 |
1.2.2 连续本体法 |
1.2.3 乳液接枝-SAN掺混法与连续本体法的优劣对比 |
1.3 影响ABS性能的因素 |
1.3.1 基体SAN的影响 |
1.3.2 橡胶相的影响 |
1.3.3 界面接枝SAN的影响 |
1.3.4 连续本体法ABS的影响因素 |
1.4 ABS的发展及应用 |
1.4.1 耐热级ABS |
1.4.2 透明级ABS |
1.4.3 电镀级ABS |
1.4.4 低光泽度ABS |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合成原料和测试试剂 |
2.2.2 仪器和装里 |
2.2.3 原料预处理 |
2.2.4 串联平推流反应器反应 |
2.2.5 脱挥及造粒 |
2.3 性能测试 |
2.3.1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2 力学测试 |
2.3.3 维卡软化点测试(VST) |
2.3.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2.3.5 橡胶粒径测试 |
2.3.6 胶液粘度测试 |
2.3.7 熔融指数测定 |
2.3.8 光泽度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TIR结果分析 |
2.4.2 力学性能分析 |
2.4.3 光泽度性能分析 |
2.4.4 橡胶种类及ABS组分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VOC低气味ABS树脂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3.1 残留单体测试 |
3.3.2 VOC测试 |
3.3.3 气味评级 |
3.3.4 组分气味测试 |
3.3.5 冲击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链转移剂使用量的控制 |
3.4.2 反应转化率的控制 |
3.4.3 模头的温度的控制 |
3.4.4 脱挥系统的控制 |
3.4.5 ABS挥发组分定性及定量分析 |
3.4.6 对比分析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4.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讨论 |
4.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附表A: FTIR定量法测定ABS组分含量的标准品表 |
附表B: Sniff测试气相色谱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以用户为导向的合成材料产业发展及创新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合成材料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合成材料生产和消费国 |
1.2 市场需求和供应均在发生深刻变化 |
1.3 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
2 国外先进企业合成材料产业发展模式 |
2.1 以人为本的品牌理念 |
2.2 以用户为导向的产业发展及布局战略 |
2.3 产品创新开发模式案例 |
3 以用户为导向的合成材料产业发展及创新模式建议 |
3.1 以应用为导向重构战略业务方向 |
3.2 紧扣用户需求和体验提供解决方案 |
3.3 注意实施步骤上的循序渐进和策略优化 |
四、陶氏改进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CO2氧化乙苯脱氢新型铟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 徐哲琦.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过氧化氢及其基本有机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J]. 史延强,夏玥穜,温朗友,郜亮,徐广通,宗保宁. 化工进展, 2021(04)
- [3]2019~2020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通用塑料[J]. 许江菱. 塑料工业, 2021(03)
- [4]上海赛科:研发“短接”市场,转化自然“水到渠成”[J]. 杨凯. 华东科技, 2020(12)
- [5]不同种类EPDM及BIPB用量对PB/SBS/EPDM三元共混物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D]. 邓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2018~2019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J]. 宁军. 塑料工业, 2020(03)
- [7]自由装填推进剂热缩包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梁益.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高聚物的新型3D打印材料开发进展[J]. 刘春.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20(01)
- [9]改进型本体法AB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炜. 苏州大学, 2019(02)
- [10]以用户为导向的合成材料产业发展及创新模式探讨[J]. 赵文明. 化学工业,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