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安全文化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护理事故(论文文献综述)
徐茂[1](2021)在《基于交通事故防控的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居世界第一。随着重庆高速公路路网规划的全面实施,高速公路里程也迅猛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量也不断增加,给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对于高速公路营运企业而言,进一步做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显得刻不容缓。在当前“一路一公司”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流的背景下,高速公路营运公司站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角度,认真总结交通事故防控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高速公路公司的安全管理,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成为高速公路营运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FFS高速公路公司为例,从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做好交通事故防控的视角出发,协调各营运板块及有关单位采取有效对策预防和减少与公司责任相关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规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风险。本文运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等,对照FFS高速公路公司的运营管理实际,从事故防控视角出发构建更具有针对性的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首先,简要介绍了FFS高速公路公司基本情况、安全管理及事故防控内容和模式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运营路段交通事故情况,并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事故特点及原因,阐释了交通事故给公司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接着,通过对FFS高速公路公司人员及高速执法单位人员的访谈,结合与公司责任相关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从交通事故防控视角总结梳理出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道路安全行车条件有短板、科技保障安全能力不足、安全运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人车隐患源头治理方式还需改进等问题,并深入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站在进一步做好FFS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防控的角度,从文化、制度、技术、组织、保障等几方面策略提出了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的对策。本文提出的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对策不仅对于提高FFS高速公路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同类型高速公路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绳慧峰[2](2021)在《某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指医疗机构全体员工对待患者安全问题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趋向。医务人员工作绩效通常是指在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的效率以及产出的结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某三甲医院不同医务人员安全文化认知,和不同医务人员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差异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明细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优势、待改进区域,为强化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建议。研究对象和方法:运用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问卷(Patient Safety Climate i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PSCHO)和Campbell概念研究出的《工作绩效量表》,并结合医院实际和研究目的加以调整,利用专家访谈和德尔菲法,编制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完全文化和工作绩效量表,并经过信效度评价后,作为收集实证资料的测量工具,对某综合医院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建模构造相应的理论框架,提出“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的新命题。然后,先采用SPSS20.0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验证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二者关系。其次,对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进行因子分析,再用得到的因子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做回归分析,得出各因子与绩效的关系。最后,方差分析医务人员的人口学特征,探索安全文化、工作绩效与医务人员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95份,收回1018份,有效率为92.8%,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医务人员工作绩效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提出的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正相关(P<0.05)。2、团队氛围、沟通合作、心理安全、主动报告、安全资源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正相关(P<0.05)。害怕受羞辱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负相关(P>0.05)。3、安全文化评价及医务人员工作绩效高低均不受婚姻、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科室、职务、职业、人员类别的影响。4、医务人员的安全文化评价随着性别、年龄、与患者交流、有无带教、有无差错、关注患者安全、组织学习的变化而变化。男性比女性安全资源及心理安全意识较高;50岁以下医务人员,年龄越小安全文化显着性越高,50岁以上无统计学意义;与患者交流次数越多的医务人员心理安全评价越高;有带教医务人员心理安全及安全资源评价高于无带教医务人员;科室没有出现差错比出现3次以下差错的科室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意识较高;关注患者安全及组织学习次数越多,其安全文化评价越高。5、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高低受性别、关注医务人员安全文化、组织学习及拖班时间影响。男性创新工作绩效高于女性;关注患者安全、组织学习次数越多及拖班时间越长,其工作绩效越高。研究结论1、本研究制定“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及工作绩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为国内医院建立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测评根据提供参考。2、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关系存在正相关,团队氛围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安全资源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沟通合作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心理安全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主打报告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害怕受羞辱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3、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务人员的医院安全文化及工作绩效评估结果不同。4、我国医疗体系应重视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意识培养,加强组织安全文化学习交流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关注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建设。5、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建设、经常与患者交流、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学习可以提高个人工作绩效。
殷智明[3](2020)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持续迅猛发展,成为了占据社会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与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依然存在着不匹配、不平衡、不同步的矛盾。近年来的房屋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数量逐年攀升,统计研究近年来事故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分析得出当前施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风险防范和管控机制不完善、风险管控责任和制度未落实、未采用新技术有效监测管控安全风险。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例调研、系统分析等方法,总结得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完善风险防范和管控机制、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制度、全面应用新技术监测管控安全风险。风险防范和管控机制完善包括风险分级管理、危大工程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人员组织与培训、特殊情况的风险管控五个方面,风险管控责任制度的落实包括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落实各级管控责任、管控制度执行考核、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四个方面,采用新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管控安全风险,是新时期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采用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途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所实践的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改进,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途径能有效提升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该途径对同行业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对推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有序受控,建筑业持续稳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李子慧[5](2020)在《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的构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美容是具备合法医疗美容从业资质的医师以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为依托,以优化人体各部位形态为目标,对患者实施有一定侵袭性且其结果具有或然性的行为,本质上是医疗行为。医疗美容实现了患者追求健与美统一的主观审美愿望,其正当化根据主要在于患者的同意。在颜值经济产业如日中天的当下,医疗美容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医疗服务项目。然而现实中医疗美容事故的频发已演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这固然与医疗美容行为本身的高风险性密切相关,但医疗美容医师的不当行为更是大大提升了未知的风险,应当予以追责。进入刑法评价层面的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是指医疗美容医师因对自身业务的懈怠而在医疗美容操作过程中实施了不适当行为,最终引发了患者严重的伤亡后果。一旦构罪,基本结论是医疗事故罪。目前司法实务对医疗美容过失致害纠纷案件的处理方式有所缺憾:一是主要依靠民事、行政法律调整而鲜有刑法介入;二是在适用刑法调整的案件当中,其裁判说理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必须重视研究刑法在医疗美容过失致害案件中的适度、恰当参与,规范适用医疗事故罪。在具有高度专业性与不确定性的医疗美容领域,应当选择新过失理论的基本立场,遵循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以此展开对医疗美容过失的判定。将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义务、注意能力和因果关系等一般理论置于医疗美容过失领域中视之,必然形成其特殊性。医疗美容过失的实质是违反医疗美容注意义务,其义务主要来源于与医疗美容相关的法律规范、医疗习惯和常规以及权威文献资料等,其义务包括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医疗美容注意能力是注意义务得以履行的前提,其能力以医疗美容领域内一般医师的注意能力为判断基准。另外,医疗美容医师过失责任的追责范围不宜宽泛化,可以援引被允许的危险和被害人承诺这两种理论实现合理限缩。在确定医疗美容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之时,要正视医疗事故鉴定意见的医学事实认定功能与其在刑事诉讼中辅助查明事实的地位,不可过分依赖。在具体的因果关系判断过程中,不宜运用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可以尝试引入客观归责理论。规范化、系统化和精密化的客观归责理论可以有效化解医疗美容过失领域中因果关系认定的难题。
银亚飞[6](2020)在《主动安全理念及其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之本。为保障一切生产活动安全进行,追求安全生产是人类理性状态。在追求安全生产过程中,前人先后提出了系统安全、产品安全、本质安全等安全理念,并认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社会是目前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理想状态。然而,由于企业、社会、人员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实现。所以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安全理念,意图从人的主动性视角进一步研究安全管理、事故的责任预防问题,寻找问题存在的症结,探究主动预防的策,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研究安全理念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杜邦安全理念的发展历程,探索了安全理念的发展趋,即逐渐重视人的主动性对事故预防的影响,重视人本的自我管理、互助管理、主动管理。所以,围绕提出的“主动安全理念”,本文重新定义了主动安全相关概念,分析其理念及含义,同时探索了主动安全理念的目标、重新划分了责任主体,重构了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运行机制,界定了其研究范畴;同时进行了主动安全理念的基本原理研究与设计。以主动安全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目前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主动安全理念对各要素的影响。在主动安全理念视域下对进行了高校主动安全系统概念模型设计并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应高校的应急救援决策方法。最后针对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主动安全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转变高校主动安全的管理理念,改变高校安全管理机制、主体,重构高校主动安全管理队伍,加强主动安全型大学生培养,完善高校安全文化;并提出、构建了高校主动安全管理体系雏形,同时将主动安全理念的指导思想应用到高校安全管理的干预机制中。
陈洋[7](2020)在《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变的主题,然而各类事故却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若能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加以干预与控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作为矿工习得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途径,其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在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使得初始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发展成群体性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群体安全意识的下降,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一线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的制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提升组织安全,保障组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安全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和研读,结合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安全行为概念、行为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从众行为概念对矿工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在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并验证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二维结构,即规范顺从和信息认同。(2)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依据开发的量表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不安全羊群行为在工作年限、收入、年龄以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而在职位层级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负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而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以及工作要求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和群体不安全氛围通过感知损失显着负向作用于不安全羊群行为,而恢复水平和组织监管通过感知损失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3)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由于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感知损失)在内、外部因素与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键且直接因素,因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分析行为效用感知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内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在不同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水平的作用下,煤矿一线员工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一步,通过构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非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外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每种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4)考虑到行为效用感知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内、外部因素嵌入到行为效用感知中,通过建立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系统,分别对比了各个因素取最优和最劣值时,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趋势,并通过比较得出:在单因素中,对个人特质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最好;在内部因素(个人特质、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和外部因素(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和组织监管)分别取最优和最劣值时的对比中得出,对外部因素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最后,当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处于低水平,且恢复水平、工作素养和组织监管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中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水平最低,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最好。(5)基于实证研究、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研究所得结论,分别从行为驱动、演化规律以及干预效果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为遏制煤矿企业中的不安全羊群行为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图共计68幅,表共计103张,参考文献共计326篇。
吴凯[8](2020)在《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管理效能评估研究》文中指出职业健康文化是预防职业健康事故事件、防范职业病发生的“软”力量,是企业员工广泛认可的职业健康的观念、行为、物质、环境等,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以及辐射和同化作用,能够在无形中教育影响员工按正确的职业健康方式行事,引导和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但是,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影响因素、职业健康文化形成的机理、体系构成等研究尚属空白,航天企业对职业健康文化的认识不足,职业健康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不系统。因此,有必要从职业健康文化体系的角度,对体系构建、管理效能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高航天企业全员的职业健康素质,提升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整体水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职业健康文化研究现状和成果,界定了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内涵和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内涵,基于Schein结构模型提出了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层次结构及发展阶段,建立了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类型矩阵,从员工敬业阶梯角度分析了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驱动因素。其次,选择35名专家征求意见,到6家不同类型的大型航天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取得了6家大型航天企业的日常职业健康管理现状、职业健康文化、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等调研成果,经过两轮问卷征求意见,构建了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体系,共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指标共3项,二级指标共7项,三级指标共17项。最后,借鉴盖洛普组织效能的调查结构,探索分析出影响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三因子结构;基于SEM理念,建立包括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三层次结构与职业健康管理效能三因子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调查数据代入检验,得到两者关系的结构模型和变量间具体的影响路径;提出了优化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解汐卓[9](2020)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引发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以及对投诉部门和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分析现阶段医疗纠纷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三级预防理论、控制理论角度阐述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优化策略。[方 法]采用文献检索法、Delphi法、现场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进行研究。利用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料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献,经过整理和提炼供本研究借鉴和参考。梳理从古至今医疗相关行为的礼法律令,对我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在现场调查上,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4家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阶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各4家医院分别随机抽取5个科室为目标对象,采用预先设计好的问卷对科室内所有医务人员及调查当日在院就诊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纠纷调处工作人员、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医护人员、后勤部门人员和就诊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与结论]:(1)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情况优于就诊人员。知晓评分方面,医务人员(74.99±23.07)明显高于就诊人员(44.2±27.8)。知晓率的评价上,医务人员知晓率(78.8%)也明显高于就诊人员的知晓率(35.4%)。在知晓评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医务人员的工龄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就诊人员的学历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2)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既有一致性的表现,又有差异性的表现。一致性方面,医患双方均认为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中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医疗知识和患者本身疾病的复杂性。在“缺乏沟通”这一原因的评价中,80.30%的医务人员和79.62%的就诊人员做出了选择。差异性表现为,就诊人员觉得服务态度/服务意识问题(65.77%)、医院管理问题(57.31%)是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与医务人员对自身的评价不一致;另外,54.62%的就诊人员认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明显高于医务人员(32.33%);53.46%的就诊人员认为“医疗质量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高于医务人员(43.68%)。(3)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时的能力还显得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诉管理工作可及性和针对性不强。86.30%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投诉地点,63.17%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处置程序;与之相对应的,只有28.46%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解决部门,14.23%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投诉流程。②医疗风险承担能力较弱。54.60%的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责任保险,45.38%的就诊人员认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保险因素的参与,说明医患双方都认同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因素产生的影响,而实际上由于保费高、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很少有医疗机构采取医疗责任保险来分担医疗纠纷风险。③医疗纠纷现场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内部的纠纷管理普遍存在人手不足、专业背景不强等情况,且因经常性外出应诉而不能达到满员接待状态。(4)就诊人员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趋于保守。①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260名接受调查的就诊人员中,53.31%的人知晓医疗纠纷的含义,23.46%的人了解《条例》;对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途径的整体知晓程度偏低,59.62%的人知晓调解,56.92%的人知晓协商,44.23%的人知晓仲裁。②就诊人员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地方,选择前往哪个部门投诉”的评价上,寻求媒体帮助的人员并不多(低于1 0%)。在“发生争端时,就诊人员首选的解决途径”的评价上,超过一半的人员希望通过自愿协商解决,这可能与我国“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及国家提倡的通过柔性方式解决争端的背景有关。优化策略: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1)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法律认知水平,畅通沟通渠道。(2)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改善医疗环境,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重视投诉工作,争取社会支持。(3)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1)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建立医疗纠纷的研判机制,完善医疗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2)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倡导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做好诉调衔接工作。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1)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强化约束机制,消除负面影响,风险的社会化分担。(2)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加快建设医疗纠纷调解人才队伍,促进医疗相关保险市场的进步。(3)信息的加工与运用。引入智能化管理,探索医疗纠纷的分类预测模型。
刘妍[10](2019)在《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对安全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企业安全事故仍然偶有发生,企业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工业化大大提高了生存原料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与工业化对传统的、简单的企业安全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立足社会并长足发展,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时刻关注企业自身生产水准以及生产技术的变化,分析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是否满足已有的变化,研究有效可行的改进方法,进一步科学的完善企业现有安全管理体系,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这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的安全管理作为个案分析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成果及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总结,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实证研究法具体介绍并分析了该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现状,然后对该企业现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有关理论以及其他企业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提出了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改进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二、营造安全文化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护理事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安全文化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护理事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通事故防控的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高速公路 |
2.2.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防控 |
2.2.3 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 |
2.3 理论基础 |
2.3.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理论 |
2.3.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2.3.3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
3.1 FFS高速公路公司简介 |
3.2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情况 |
3.2.1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组织机构 |
3.2.2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
3.2.3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中的交通事故防控情况 |
3.3 FFS高速公路公司营运路段交通事故情况 |
3.3.1 路段介绍 |
3.3.2 交通事故情况 |
3.3.3 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 |
第4章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4.1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相关调查情况 |
4.1.1 人员访谈情况 |
4.1.2 与公司相关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情况 |
4.2 FFS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及原因分析 |
4.2.1 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4.2.2 与公司安全管理相关的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4.3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道路安全行车条件改善存在短板 |
4.3.2 科技保障安全能力不足 |
4.3.3 安全运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3.4 人车隐患源头治理方式还需改进 |
第5章 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对策 |
5.1 文化策略 |
5.1.1 建立自上而下的企业安全文化 |
5.1.2 营造安全出行的文化氛围 |
5.2 制度策略 |
5.2.1 深化构建共同管理机制 |
5.2.2 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
5.2.3 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
5.3 技术策略 |
5.3.1 加强路产维护管理 |
5.3.2 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
5.4 组织策略 |
5.4.1 强化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的话语权 |
5.4.2 加强安全培训和科学激励 |
5.4.3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5.5 保障策略 |
5.5.1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 |
5.5.2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5.5.3 有效整合路巡和救援力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某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一、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 |
二、医院工作绩效的发展历史 |
三、理论基础 |
四、理论模型的构建 |
五、研究假设 |
第三章 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问卷的设计 |
一、初步设计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问卷 |
二、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问卷编制与发放 |
三、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问卷的指标筛选 |
四、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指标的预调查 |
五、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指标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一、人口学特征分析 |
二、相关分析 |
三、回归分析 |
四、独立样本T检验 |
五、方差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一、问卷的信效度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差异 |
四、结论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六、本研究不足 |
七、对策建议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指标体系 |
附录二: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指标体系 |
附录三: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与工作绩效关系问卷 |
附录四:综述 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建筑行业特点和事故统计分析 |
1.3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存在问题 |
1.3.1 风险防范和管控机制不健全 |
1.3.2 风险管控责任和制度未落实 |
1.3.3 未采用新技术监测管控风险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安全风险管控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途径 |
3.1 完善风险防范和管控机制 |
3.1.1 风险分级管理 |
3.1.2 危大工程管理 |
3.1.3 隐患排查治理 |
3.1.4 人员组织培训 |
3.1.5 特殊情况风险管控 |
3.2 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制度 |
3.2.1 提升风险管控意识 |
3.2.2 落实各级管控责任 |
3.2.3 管控制度执行考核 |
3.2.4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
3.3 采用新技术监测管控安全风险 |
3.3.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3.3.2 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监测 |
3.3.3 结构施工安全风险监测 |
3.3.4 动态协同安全风险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实践案例 |
4.1 某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基本情况 |
4.2 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现状 |
4.3 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存在问题 |
4.4 企业本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提升 |
4.5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提升 |
4.6 实践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的构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的理解 |
2.1 医疗美容 |
2.2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 |
第3章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纠纷案件中法律适用的现状、隐患与纠偏 |
3.1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纠纷案件的法律调整现状及隐患 |
3.2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纠纷案件的现实处理方式应有所纠偏:规范适用医疗事故罪 |
第4章 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的过失判定 |
4.1 过失理论与医疗美容注意义务 |
4.2 医疗美容注意义务的违反判断 |
4.2.1 医疗美容注意义务的来源 |
4.2.2 医疗美容注意义务的内容及其违反 |
4.2.3 医疗美容注意能力的认定标准 |
4.3 医疗美容过失责任的限缩:被允许的危险和被害人承诺 |
4.3.1 被允许的危险 |
4.3.2 被害人承诺 |
第5章 医疗美容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 |
5.1 从事实因果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正视医疗事故鉴定意见的功能与地位 |
5.2 不宜运用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5.3 引入客观归责理论 |
5.3.1 客观归责的理论优势 |
5.3.2 客观归责理论在医疗美容过失领域的具体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主动安全理念及其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 |
1.2 主动安全理念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主动安全理念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及基本原理 |
2.1 安全理念发展历程及代表性的杜邦安全理念 |
2.1.1 被动安全 |
2.1.2 系统安全理论 |
2.1.3 本质安全 |
2.1.4 杜邦安全理念 |
2.1.5 安全理念的发展方向 |
2.2 相关安全法规依据 |
2.3 主动安全理念的基本原理研究 |
2.3.1 主动安全理念的提出 |
2.3.2 主动安全及其理念的定义 |
2.3.3 主动安全的理念 |
2.3.4 主动安全的相关内容 |
2.4 主动安全原理研究及其设计 |
2.4.1 主动安全原理研究 |
2.4.2 主动安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主动安全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
3.1 高校安全管理的特点 |
3.1.1 高校安全的特征 |
3.1.2 高校典型的安全事故类型 |
3.1.3 高校安全事故的特征 |
3.1.4 高校安全管理现状 |
3.2 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要素分析 |
3.2.1 人员安全要素综合分析 |
3.2.2 设施安全要素综合分析 |
3.2.3 环境安全要素综合分析 |
3.2.4 管理安全要素综合分析 |
3.3 主动安全理念对高校安全要素的改善措施 |
3.3.1 人员安全要素的改善 |
3.3.2 设施安全要素的改善 |
3.3.3 环境安全要素的改善 |
3.3.4 管理安全要素的改善 |
3.4 高校主动安全系统模型概念设计 |
3.4.1 高校主动安全系统理论概念设计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3.4.2 高校主动安全系统理论概念设计意义、目的及原则 |
3.4.3 高校主动安全系统理论概念设计 |
3.4.4 高校主动安全系统功能概念设计示意图 |
3.5 基于主动安全理念的应急救援决策研究 |
3.5.1 主动安全理念视角下应急响应过程应急救援决策目标 |
3.5.2 主动安全理念视角下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应急救援决策主体 |
3.5.3 二动态、三层次、四阶段的应急救援决策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
3.5.4 应急救援的未来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动安全理念下高校安全管理对策研究及应用——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
4.1 主动安全理念下高校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
4.1.1 高校安全管理思想理念的转变——主动安全理念 |
4.1.2 高校安全管理体制、主体的转变 |
4.1.3 重构高校主动安全管理队伍 |
4.1.4 加强主动安全型大学生培养 |
4.1.5 完善高校安全文化 |
4.2 基于主动安全理念的高校主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4.3 主动安全理念在高校应用中的实例分析 |
4.3.1 主动安全理念在高校交通安全中的主动干预机制 |
4.3.2 主动安全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干预机制 |
4.3.3 主动安全理念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干预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
2.2 不安全羊群行为概念的界定 |
2.3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 |
2.4 文献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的建立 |
3.1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
3.2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的界定 |
3.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所需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
4.1 量表开发的流程与原则 |
4.2 初始题项的提取与修正 |
4.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检验 |
4.4 正式施测与样本情况 |
4.5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5.1 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
5.2 不安全羊群行为各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5.3 不安全羊群行为与其各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4 行为效用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
6.1 演化博弈理论 |
6.2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评价 |
6.3 员工群体内部演化博弈分析 |
6.4 管理者与员工演化博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研究 |
7.1 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
7.2 Netlogo平台仿真的原理与优势 |
7.3 仿真系统的构建 |
7.4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不安全羊群行为干预的对策建议 |
8.1 基于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建议 |
8.2 基于演化博弈的管理者的干预建议 |
8.3 基于仿真研究的干预措施选择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管理效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和管理效能的理论基础 |
2.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内涵与结构特征 |
2.1.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内涵 |
2.1.2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结构特征 |
2.1.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的发展阶段 |
2.2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内涵类型及驱动因素分析 |
2.2.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内涵 |
2.2.2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主要类型 |
2.2.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对职业健康管理的影响 |
2.3.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管理的特点 |
2.3.2 对职业健康管理理念的影响 |
2.3.3 对职业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 |
2.3.4 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指标体系构建和管理效能评估 |
3.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评估 |
3.2.1 前期调査研究 |
3.2.2 问卷设计研究 |
3.2.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的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管理效能的实证分析 |
4.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结构方程模型 |
4.2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结构方程模型 |
4.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与管理效能关系模型路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原则 |
5.2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流程 |
5.2.1 研究树立阶段 |
5.2.2 培育强化阶段 |
5.2.3 分析评价阶段 |
5.2.4 跟踪反馈阶段 |
5.3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实施要点 |
5.4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5.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5.4.2 明确规划分步实施 |
5.4.3 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体系征求意见表 |
附录B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C 航天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效能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顾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基于管理相关理论的医疗纠纷研究 |
2.2 关于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研究 |
2.3 关于医疗风险识别和管控的研究 |
2.4 关于医疗纠纷的其他管理经验研究 |
3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目的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 基本概念 |
1.1 医疗风险 |
1.2 医疗纠纷 |
1.3 社会越轨 |
1.4 医院管理 |
2 理论 |
2.1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 |
2.2 三级预防理论 |
2.3 控制理论 |
3 相关理论在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医疗纠纷的调查情况 |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 一般情况 |
2.1 医务人员的构成 |
2.2 就诊人员的构成 |
3 具体结果分析 |
3.1 总体知晓情况 |
3.2 知晓评分 |
3.3 知晓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4 知晓率 |
3.5 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6 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 |
3.7 就诊人员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 |
3.8 就诊人员发生争端时首选的解决途径 |
3.9 就诊人员就医不满意时首选哪个投诉部门 |
第四章 知情人访谈情况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整体情况 |
3 医务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
4 就诊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
第五章 讨论 |
1 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2 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 |
3 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 |
4 就诊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 |
第六章 优化策略 |
1 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 |
1.1 改善医患关系 |
1.2 优化医院运营管理 |
1.3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 |
2 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 |
2.1 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 |
2.2 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 |
3 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 |
3.1 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 |
3.2 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 |
3.3 信息的加工与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医务人员问卷 |
附件二: 就诊人员问卷 |
附件三: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件四: 医务人员访谈提纲 |
附件五: 就诊人员访谈提纲 |
综述 医院投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安全管理概述 |
2.1.1 安全管理的概念 |
2.1.2 安全管理的意义 |
2.1.3 安全管理的原则 |
2.2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冰山理论 |
2.2.2 木桶理论 |
2.2.3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
2.3 安全管理标杆—“杜邦” |
2.4 安全分析方法 |
2.4.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2.4.2 事故树分析法 |
2.4.3 因果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1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 |
3.2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
3.2.1 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3.2.2 公司安全管理职责 |
3.3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3.3.2 公司安全教育培训 |
3.3.3 公司安全资金投入 |
3.3.4 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
3.3.5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 |
3.4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隐患分析 |
3.4.1 管理缺陷因果关系分析 |
3.4.2 生产车间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
3.4.3 电气火灾事故树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调查及存在问题 |
4.1 公司安全管理调查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4.1.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4.2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安全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
4.2.2 安全防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
4.2.3 安全应急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
4.2.4 安全教育培训需要进一步改进 |
4.2.5 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
5.1 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5.2 开展风险管理,加强安全防范 |
5.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
5.3.1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5.3.2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投入 |
5.4 有效落实安全应急制度 |
5.4.1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5.4.2 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
5.4.3 事故的应急响应 |
5.5 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
5.5.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
5.5.2 科学确定安全文化内容 |
5.5.3 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
5.5.4 完善安全事故奖惩制度 |
5.5.5 加强公司安全文化的宣传 |
5.5.6 加强安全文化的监督与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附录3 安全隐患排查台账 |
附录4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
附录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附录6 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职责表 |
附录7 安全应急机构各有关成员职责表 |
作者简介 |
四、营造安全文化履行告知义务、防范护理事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通事故防控的FFS高速公路公司安全管理研究[D]. 徐茂.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某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文化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 绳慧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研究与实践[D]. 殷智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5]医疗美容过失致害行为的构罪研究[D]. 李子慧. 湘潭大学, 2020(02)
- [6]主动安全理念及其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 银亚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航天企业职业健康文化管理效能评估研究[D]. 吴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解汐卓.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HY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D]. 刘妍.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