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000——21世纪初俄罗斯的主力战斗机(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昊[1](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邓强[2](2019)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与艺术类别。三维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本论文围绕20世纪末兴起的三维动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动画的定义、特征、应用领域及其与造型艺术、电影艺术、传统动画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资料梳理,重点分析了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形式、社会功能与文化形态、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三维动画的维度构成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技术与艺术、认知与体验、经济与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对三维动画自1972年萌芽至今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艺术形式、创作流程、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法,以互联网权威数据中心对于全球范围内自1995年至2018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的数量及票房情况、三维动画出现后历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及获奖情况、中国三维动画创作及生产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从创作时间、创作国家、作品题材、艺术风格、创作特征等进行多角度的比对分析,论证三维动画现阶段的经济、文化与形式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特征。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对于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创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强调维度概念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联系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笔者力求通过本文进行三维动画的创作实践技巧总结及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为三维动画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思路。
刘东[3](2018)在《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文中提出二战对于英国航空工业既是一种光辉的转折,也是一种重新探索的开始。英国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霸主,汇聚了所有的工业生产资源,进行工业化生产,“英国制造”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所向往拥有的,“英国制造”也是人们对于工业品的最高期待,但是这一切随着进入20世纪英国逐渐走向衰落,直到二战结束英国最终失去霸主地位,“英国制造”的地位受到动摇,人们开始青睐“美国制造”。战后,当硝烟从欧洲大陆最终褪去,英国人开始重建这个在战争中被法西斯打的支离破碎的国家时,英国政府就已经认识到航空工业这个制造业部门在未来的地位,因此决定将它视为未来英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柱。本文的研究时间段从1945年战争结束开始到1970年欧洲第一家联合航空研制生产企业——空中客车公司成立,以英国航空工业在这25年时间里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一方面系统论述航空工业二战后开始重建到1970年走上欧洲联合的这一过程,同时探讨政府决策对航空工业的影响,以及主要能力要素对它的促进,最终勾勒出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将航空工业发展的过程与二战后同时期其他主要国家进行比较,勾画出英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中的地位。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最后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教训,借鉴其中优秀部分,吸取英国发展中所犯下的错误教训,走出自己的航空工业道路。文章除绪论内容外,分别是:第一章论述的内容主要是20世纪早期到二战英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状况。英国虽然是世界上比较早建立起航空工业的国家之一,但是英国的航空工业从20世纪早期到二战时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走向繁荣的过程,从一战开始认识到航空工业在未来的重要作用,到两战期间的重整军备,再到二战航空工业达到顶峰状态,奠定了英国航空工业在英国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内容主要论述的是二战后到70年代初航空工业在政府影响下的坎坷发展。二战后到7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是航空工业重建和探索的重要时期,经历了短暂辉煌,国防政策的震荡以及重新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航空工业终于走向了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专业化道路。第三章内容主要论述了航空工业中起主要作用的几大能力要素。主要有国家对行业的资本支持、行业内的从业人数变化、航空工业的设计研制水平以及行业的创新变革举措。这几部分要素既是航空工业实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也反映了国家和航空工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四章内容主要是世界航空工业中的主要国家航空工业水平及英国航空工业地位。本部分叙述了美国、苏联和欧洲的航空水平,这也是世界航空工业的总体水平体现;同时本章对英国航空工业水平做了一个简要说明,以及相对竞争者英国的不足;最终分析了英国航空工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所在。全文以英国航空工业战后探索发展为线索,将成就和失败同时展现出来,也展现出航空工业和政府、航空公司、海外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它的主要能力要素,实现从独立到合作的观念转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重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实现英国航空工业在全球化时代下的重新起航。
张国凤[4](2016)在《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动背景下的俄罗斯军事(2014—2016年)》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及大国战略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世界格局和秩序面临重塑。为了应对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军事安全压力,俄罗斯加快了军事体制改革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步伐,以战争和非战争行动向世界展示其军事实力,恢复和增强地区与国际影响力,并通过积极发展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保持和巩固其世界第二军事大国地位。虽然俄罗斯在军事领域所采取的这些举措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刘雨辰[5](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黄毓森[6](2016)在《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化学能的战场释放接近极限,电磁能的未来军事应用必将更加令人瞩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脱胎于能量革命的电磁轨道炮,具有诸多性能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战争潜能。在军事技术革命愈发深入的今天,从能量革命的角度对以电磁轨道炮为代表的电磁能武器的内在发展机理进行史学、哲学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电磁轨道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的技术优势、技术瓶颈、战争潜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路。论文以大纵深的历史视角,通过全面分析相伴人类战争实践数千年的重要工具——兵器的发展历史,以能量革命为切入点,从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电磁轨道炮与传统身管火炮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能量来源的变革,从化学能到电磁能,发展起来的不仅是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更是开启了一扇从化学能武器到电磁能武器的变革大门。紧随能量革命的是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三项技术上的重大革命——电磁轨道炮要从实验室走向战场,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革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这四个方面革命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基本遵循“电磁轨道炮的革命之处——革命带来的新优势——存在的技术瓶颈”的论述思路。本文最后着眼未来战争,以电磁轨道炮为观察视角,对下一代的战争进行了展望,剖析电磁轨道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定位,以及对现有军事理论、军事体制编制的变革等,进而对电磁轨道炮的未来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与把握。通过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进路建议,为我国实现军事技术的“弯道超车”,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江谦[7](2016)在《新世纪好莱坞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大众审美悖论》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好莱坞商业大片在不断冲击全球观众的视觉、听觉神经,这些电影的票房创造了动则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记录,让人印象深刻,也由此引起了各方面经久不息的争论,这些值得研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滥觞以及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好莱坞新世纪以来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商业、艺术、社会价值。最高票房商业电影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除了一部影片几亿、几十亿美元的收入以外,还有相关产品的开发、人员的就业以及旅游等产业链的收入,最高票房商业电影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同时最高票房的商业电影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在追求票房商业利润的同时,这些电影也有一定的艺术水准,但同时这些最高票房的电影大多数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艺术评价,其艺术口碑往往受到质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由于庞大的接受群体,其在价值观等社会影响方面无疑是巨大的,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这些最高票房商业电影在满足大众趣味、迎合大众需求的同时要承担一定的道德及价值引领的使命,这是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社会价值悖论。第三章对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大众审美悖论进行了探讨,追溯了大众审美特征的本质。商业电影要追求最高的票房,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最高票房商业电影是大众审美需求的最佳发掘者,它抓住了大众审美中不变的传奇、刺激、金钱、美女等大众审美元素,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大众审美又在不断地探寻大众新的口味,这使得最高票房商业电影在大众审美中表现出对于大众普遍审美趣味的承传与求新求异的特征。追求不断强化的感官刺激成为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基本路径,但单凭感官刺激,大众很快又会陷入审美麻木审美疲劳之中,因此不断加强的声光电影的光怪陆离的刺激越来越走向它的极致,这使得商业电影的感官刺激之路越来越难以维系,有走向死胡同的后患。第四章对我国“献礼片”和商业电影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的献礼片电影与商业电影深受好莱坞商业大片模式的影响,但这些模仿式的“大片”却不尽如人意。我国电影产业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还必须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模式”。
程鹏翔[8](2015)在《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澳同盟是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二战刚一结束,历经60余年及多场战争,澳大利亚始终紧密追随美国,美澳同盟至今仍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一环。进入21世纪,美澳同盟非但没有随着苏联解体、原有针对对象的消失而陷于“沉沦”,反而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下,美澳同盟在各个领域不断得到强化和拓展,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美澳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同盟困境?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势必与中国产生战略对冲,美澳同盟在美国遏制中国乃至维护全球霸权的战略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中国又该如何做出应对?本文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章首先对美澳同盟进行了历史回顾。美澳建交缘于在二战反法西斯作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结盟则是由于战后美国需要重新武装日本,而澳大利亚又急需安全庇护。本章还简要考察了美澳两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密切合作。重点介绍了本世纪美澳同盟拓展的时代背景——美国重返亚太。美国觊觎澳大利亚重要的战略位置及其一贯对美国的坚定支持,巩固并加强了与澳大利亚的安全合作,以减轻美军的负担并强化美国的亚太战略根基,同时美国还驻军达尔文并成为其重返亚太的标志性事件,澳大利亚则希望美国持续介入、留驻亚太以防地区格局被改写。第二章介绍了美澳同盟内涵的拓展。主要包括军备合作、情报合作、太空合作、网络安全合作以及反恐合作5个方面。近些年来美澳两国在防务贸易和军备领域持续开展合作,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从美国的军备采购以及美国向澳大利亚的技术转移。在情报合作领域,澳大利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运转良好的情报体系,在美国的全球情报侦收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也持续为澳大利亚提供单凭澳自身根本无法获取的强大情报资源。作为美澳同盟的新空域——太空合作和网络安全合作,近些年逐渐成为美澳同盟内涵的新亮点。美澳在太空领域的合作起点高、功能明确,具有极强的安全色彩,并且还有向多边合作发展的趋势。在网络安全领域,美澳两国通过“2+2”部长级磋商实现了网络安全协商的机制化,并且将把网络空间防御纳入了军事同盟协定。随着近两年来中东“伊斯兰国”势力的兴起,美澳在反恐领域的合作也再次热络起来。第三章探析了美澳同盟视野的拓展。随着近些年来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日趋紧张,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南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日益抬升,美澳同盟的视野也逐渐拓展到了这些地区。在东北亚地区美澳积极参与各种政治倡议和经济整合机制,还对朝鲜半岛的安全局势十分关注;在东南亚,美澳两国积极与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越南发展政治军事关系,并依托美澳同盟不断介入南海事务;在南太平洋地区,美澳借助“太平洋共同体”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平台,主要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及政治和军事人员训练等方式对该地区施加影响。第四章介绍了美澳同盟伙伴的拓展。近年来美澳同盟持续强化与日本、东盟和印度等地区伙伴的战略互动。尽管美、澳、日三边互动频繁,相互支撑,并且还将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关系,加强在国际及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但美澳同盟短期内不会发展为美澳日三边同盟;在美澳同盟与东盟的关系中,由于澳大利亚在美国与东盟培育经济和防务关系方面能够发挥特殊作用,因而美国意图借助美澳同盟通过东盟来牵制中国,并具体落实自己的重返亚太战略;美澳同盟与印度在“印—太”这个地缘政治框架下各取所需,相互协作,但印度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美澳同盟的“印—太”安全架构。第五章阐释了美澳同盟机制与功能的拓展。进入21世纪后,美澳继续深化原有的同盟机制,与此同时还不断在双边或多边的框架下拓展出新的同盟机制,为美澳同盟关系的进一步强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如“2+2”部长级磋商、美澳自贸协定、TPP、TISA以及一些双边或多边军演机制。美澳同盟对美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石功能、通道功能、支撑功能和补充功能,是美国实施亚太乃至全球战略的有力凭借。第六章探析了美澳同盟面临的困境。美澳同盟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随中国崛起而带来的困境。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形成了中美竞争加剧但中澳经贸关系越发紧密的局面,这就使得澳大利亚在处理美澳同盟和对华关系上面临两难,澳大利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在美澳同盟的框架内与美国保持对华政策的一致。二是随美国超凡地位终结而带来的困境。受财政紧缩和军费削减的影响,美国继续强势介入亚太在能力上受限,使得澳大利亚对美国的信心有所动摇。此外由于欧洲乌克兰问题、中东“伊斯兰国”问题以及美国国内的厌战情绪持续发酵,近年来美国的战略注意力有向欧洲和国内转移的趋向,这就与澳大利亚对美国持续在亚太地区保持战略聚焦的期望产生了矛盾,而一旦美国被迫抽身亚太,澳大利亚就会面临美澳同盟空心化、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无所倚靠的局面。三是随澳大利亚自主意识增强带来的困境。从同盟价值体系的评估来看,美澳同盟从来不是均衡受益的。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在外交及安全政策上体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既患有“强国依赖症”,又时常表现出对独立自主国防及外交政策的强烈追求,而这种自主意识的增强会给现有美澳同盟体系内的权力平衡带来危机。第七章是介绍中国对于美澳同盟的应对之道。中国从战略上应对美澳同盟的着力点在澳大利亚,总的原则就是中国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军事威胁,应避其锋芒,综合运用经济、外交以及适度的军事威慑等手段进行“反抵消”,以削弱美澳同盟带来的硬冲击。首先是要从经济上紧紧抓住澳大利亚,不断加深澳大利亚经济对于中国的依赖性,同时积极推进或参与有澳参加的双、多边经贸机制,如TPP、“中澳自贸协定”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第二是要构建和加强中澳之间多渠道、高层级的政治磋商及会晤机制,以增进互信、加深理解,减少澳大利亚对于中国的战略不信任,同时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和文化沟通。第三是加强联合军演和军舰互访等军事交流,同时在武力上适度威慑但不破局。结语部分指出了对待美澳同盟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对今后美澳同盟发展趋势的预测。即未来美澳同盟的内涵会继续丰富、同盟机制将不断深化、同盟视野会向更大区域拓展、同盟功能将会泛化、同盟伙伴还将增加,而且美澳同盟还存在着发展为多边同盟的可能性。美澳同盟必将从军事同盟走向战略同盟,实现从“军事独行”向“多元并进”的转变,最终由单纯的军事同盟向制度化、综合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发展。
户海印[9](2015)在《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工业之花”的大飞机项目的成功会有效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使中国工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显着提升。分析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进占大飞机制造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在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影响因素、发展空间、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及其路径选择,对于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冲破国际主要大型客机制造商的封锁,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五个视角对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进行了研究,一是利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大飞机项目启动的政策过程,对大飞机项目的历史使命及其演进历程与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解释。二是通过建立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新进入者与垄断寡头、在位垄断寡头之间的博弈模型,根据不同航空工业基础与外部市场环境下市场进入者与垄断寡头所做出的最优行为选择,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演进路径与规律进行了解析与探索。三是在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演进路径与微观作用机制解析的基础上,以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的发展数据为依托,综合运用多元回归、Panel-Data等多种计量分析模型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演进路径与规律提供实证层面上的支持,并通过对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需求分析和障碍性分析,发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拥有广阔国内市场空间的同时,依然存在体制机制不适应、资源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发展障碍。四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竞争力状况。首先运用ISV分析,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的分析,从而为制定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战略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其次,运用“五力模型”,分别从产业内竞争者等五个方面入手,把握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基本竞争状况;然后,分别从技术、市场、网络三个方面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分析,明晰当前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五是通过对国家赋予民用航空制造业“三个层次”的目标分析,提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与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在明确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现实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国际上主要航空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路径分为扩能路径、拓展路径和提升路径三个层次,构建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框架。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以下几点:第一,根据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以及政治源流的划分标准进行归类梳理,解释与分析了中国大飞机项目启动所经历的酝酿过程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自主创新之路的演进逻辑,有助于总结与汲取成功经验与教训,确保中国大飞机项目的顺利发展与成功。第二,透过博弈论视角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进入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思想,引入技术壁垒因素,将单期博弈转化为多期博弈,构建市场新进入者与垄断寡头、在位垄断寡头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逐级归纳分析,寻找博弈模型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在微观层面上揭示了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进入的机制与规律。第三,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过多侧重于定性研究的不足,在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演进路径与微观作用机制解析的基础上,以中国航空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数据为依托,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Panel-Data、Granger因果检验等多种计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识别与验证了影响与推动中国大飞机项目上马进而实现全面腾飞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的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第四,多角度、多方法对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明晰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当前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做出切合实际的产业目标定位及相应战略选择,构建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框架,这对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具体工作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崔越[10](2014)在《澳大利亚二战后对外行为逻辑分析 ——基于中等强国研究的理论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国际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发展,澳大利亚等中等强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日益重要,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使中等强国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显学。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中等强国概念带有明显的模糊性,中等强国理论也缺少一个完整、可用的分析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术研究的开展。基于解决该问题的考虑,本文在整理现存中等强国理论的基础上,辨识和归纳出两个界定中等强国的理论路径(theoreticalapproach)和三个解释中等强国行为的理论路径,即体系结构(实力维度)和体系心理(心理维度)路径以及地缘安全、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路径,并将这些路径结合起来用于综合分析澳大利亚中等强国行为。中等强国理念自中世纪产生以来随着国际关系历史的发展而演进,到二战后逐渐形成了一类国家的自我意识,这种中等强国意识和认同在对外行为中引领这些国家在国际体系中锁定更有利的位置,以获得超出自身实力的声望与影响力。因此中等强国可以说是在国际体系中国家实力处于大国和小国之间,并具有明确中等强国认同的国家。而澳大利亚的人口、领土、经济力、军事力、外交力、国内领导力及国际影响力等综合实力及二战以来的外交行为充分的表明,其不仅具有公认的中等强国实力,而且无论工党还是保守党的政府均把中等强国作为其国家发展的目标,具有典型的中等强国身份认同,是当今世界中等强国的代表。通过对澳大利亚历史进程和政策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在二战后其对外行为中找到一个清晰的中等强国行为逻辑。基于这一逻辑,通过地缘安全、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三种理论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二战后的联盟行为、地区行为和多边行为均表现出明显的中等强国特色。基于地缘安全的考虑,澳大利亚利用历史、文化上的联系,以及自身地缘安全上的价值,在二战后与军事强大的美国建立和保持着亲密的同盟关系,符合其中等强国的实力现实和心理取向。而在地区行为上,澳大利亚更是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动机,积极参与地区事务,追求于己有利的地区秩序,甚至寻求通过创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地区概念来扩大自己的地区活动范围。另外,澳大利亚在参与国际事务上重视多边机制的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多边维和、冲突解决、军备控制、环境保护等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为了达成目标,它往往与“想法类似的国家”展开“联合行动”,体现了明显的中等强国特征。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在认知中国和发展对华关系中既受到澳美同盟的限制,又体现出外交的自主性。在中国迅速发展和强大的现实面前,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将其作为澳美同盟外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中国的崛起及诉求表现出比其他西方国家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而中国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考虑,也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将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放在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特殊位置。从中等强国的视角出发,两国应摆正彼此在对外战略中的位置,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1-2000——21世纪初俄罗斯的主力战斗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000——21世纪初俄罗斯的主力战斗机(论文提纲范文)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动画发展概述 |
2 三维动画的社会应用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1 计算机三维图形学研究 |
2 三维动画技术及创作流程研究 |
3 三维动画发展历程研究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
三 研究对象及目标框架 |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研究的预定目标 |
3 研究的概念框架 |
四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2 研究中拟突破的难题 |
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
1 三维动画的概念综述 |
1.1 三维动画的定义及特征 |
1.2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
1.3 三维动画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
1.3.1 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
1.3.2 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
1.3.3 与传统动画的关系 |
2 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
2.1 三维动画在20世纪的发展 |
2.1.1 20世纪70年代萌芽时期 |
2.1.2 20世纪80年代探索时期 |
2.1.3 20世纪90年代确立时期 |
2.2 三维动画在21世纪的发展 |
2.2.1 2000-2009年发展时期 |
2.2.2 2010-2018年成熟时期 |
2.3 三维动画工具及创作流程的发展 |
2.3.1 三维动画工具的进化 |
2.3.2 三维动画创作流程的确立 |
3 三维动画技术构成及艺术风格流变 |
3.1 三维动画的技术基层 |
3.1.1 三维造型及运动技术 |
3.1.2 三维着色及渲染技术 |
3.1.3 特定对象模拟技术 |
3.2 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变迁 |
3.2.1 技术风格阶段 |
3.2.2 复制现实阶段 |
3.2.3 强化真实阶段 |
3.3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3.3.1 三维动画阶段性特征数据分析 |
3.3.2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构成维度 |
4.1 技术与艺术维度 |
4.1.1 传统动画基础上的技术突破 |
4.1.2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美学建构 |
4.1.3 创作流程中的时空维度架构 |
4.2 认知与体验维度 |
4.2.1 视觉真实感与认知经验 |
4.2.2 视觉成像原理与审美心理 |
4.2.3 体验方式的维度限制与扩展 |
4.3 经济与文化维度 |
4.3.1 三维动画的全球化现象 |
4.3.2 视觉文化与肯定的文化 |
4.3.3 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
5 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5.1 前期设计中的维度转换 |
5.1.1 概念设计中的绘制与创建 |
5.1.2 模型制作中的编辑与深入 |
5.1.3 造型表现中的形体与结构 |
5.1.4 纹理绘制中的映射与包裹 |
5.1.5 风格界定中的写实与概括 |
5.2 中期制作中的维度控制 |
5.2.1 造型立体感的强化与削弱 |
5.2.2 场景空间感的缩放与变换 |
5.2.3 渲染方式的离线与实时 |
5.2.4 创作过程中的确定与随机 |
5.2.5 动画角色的表演与操控 |
5.3 后期整合中的维度调整 |
5.3.1 后期合成的层体建立 |
5.3.2 视觉重点的组织调整 |
5.3.3 镜头剪辑的时间变化 |
6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发展趋势 |
6.1 应用领域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6.1.1 社会功能促使视觉风格的突破 |
6.1.2 媒体样式的发展影响实现方式 |
6.2 关键技术发展对创作的促进 |
6.2.1 艺术与技术的衔接 |
6.2.2 创作主体的个人化 |
6.3 尖端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契机 |
6.3.1 交互与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互动沉浸体验 |
6.3.2 深度学习技术挖掘自主模拟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畴说明 |
1、研究方法 |
2、研究范畴说明 |
第一章 20世纪前半期英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一战前后英国航空工业的形成动力及发展 |
一、航空工业发展动力 |
二、军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重整军备与二战对航空工业的推进 |
一、重整军备对航空工业的影响 |
二、二战对航空工业的促进作用 |
第二章 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的变化历程 |
第一节 “布拉巴赞”委员会和二战后航空工业的重建 |
一、“布拉巴赞”委员会和战后航空工业的关系 |
二、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的短暂辉煌与问题 |
第二节 1957年国防白皮书与航空工业合理化运动 |
一、1957年桑迪斯国防白皮书 |
二、航空工业的合理化 |
第三节 1965年《普洛登报告》和国际合作的联系 |
一、1965年《普洛登报告》 |
二、60年代英国航空工业的重大转折——走向国际合作 |
三、英国航空工业国际合作的范例——“协和”超音速飞机 |
第三章 二战后航空工业的主要发展要素 |
第一节 航空工业内的财政及人员变化 |
一、政府对航空工业的资金支持 |
二、从业人员变化与航空工业的关系: |
第二节 英国航空工业研制能力 |
一、飞机研制能力 |
二、喷气发动机的发展 |
第三节 航空工业的创制能力 |
一、理念转变 |
二、制造能力 |
第四章 英国航空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中的地位及评价 |
第一节 二战后世界各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
一、美国航空工业 |
二、苏联航空工业 |
三、欧洲航空工业 |
四、世界航空工业中的英国 |
第二节 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
一、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经验 |
二、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教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动背景下的俄罗斯军事(2014—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俄罗斯军事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
1. 军事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
2. 军事体制改革的成效 |
(二) 俄罗斯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展 |
1. 国家为保障武器更新计划完成而采取的措施 |
2. 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1—2015年) 已超额完成 |
3. 第二个五年计划 (2016—2020年) 正加快实施 |
4. 新军事基础设施增加 |
(三) 俄罗斯军事体制改革和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目标面临的一些挑战 |
1. 政治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军事因素 |
4.“反恐”需要 |
5. 检验军事改革效果 |
(5)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
一、海权 |
二、东亚海权战略 |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
一、自变量的选择 |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权力的内涵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合作策略 |
二、制衡策略 |
三、孤立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限度 |
三、后续研究 |
四、未来发展趋势 |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电磁轨道炮研发历史的研究 |
1.2.2 关于电磁轨道炮技术前沿的研究 |
1.2.3 关于电磁轨道炮未来进路的研究 |
1.3 体系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独创点 |
第二章 能量革命 |
2.1 从化学能到电磁能 |
2.2 电磁能的新进步 |
2.2.1 响应时间更短 |
2.2.2 突防能力更强 |
2.2.3 打击范围更广 |
2.3 电源系统的技术瓶颈 |
2.3.1 高功率发电技术 |
2.3.2 电源小型化技术 |
第三章 炮弹革命 |
3.1 从高爆弹到动能弹 |
3.2 动能弹的新亮点 |
3.2.1 杀伤能力更强 |
3.2.2 附带损伤更少 |
3.2.3 战勤负担更轻 |
3.3 射弹系统的技术瓶颈 |
3.3.1 制导系统环境适应技术 |
3.3.2 射弹系统整体契合技术 |
第四章 膛线革命 |
4.1 从线膛炮到开膛炮 |
4.2 开膛炮的新优势 |
4.2.1 发射武器更多样 |
4.2.2 弹药变换更灵活 |
4.2.3 升级空间更广阔 |
4.3 导轨系统的技术瓶颈 |
4.3.1 抗烧蚀技术 |
4.3.2 抗刮削技术 |
第五章 撞针革命 |
5.1 从撞针式到电钮式 |
5.2 电钮式的新特点 |
5.2.1 衔接智能控制平台 |
5.2.2 实现能量精确调控 |
5.2.3 遂行多元作战任务 |
5.3 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 |
5.3.1 能量控制技术 |
5.3.2 高速连射技术 |
第六章 电磁轨道炮与未来战争 |
6.1 变革海战攻防模式 |
6.1.1 遂行水面反舰任务 |
6.1.2 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
6.1.3 强化舰艇末端防御 |
6.2 构建空防立体盾牌 |
6.2.1 打击临近空间目标 |
6.2.2 担负战略反导任务 |
6.2.3 升级战机格斗兵器 |
6.3 强化陆军突击能力 |
6.3.1 变革岸防部署战略 |
6.3.2 拓展炮兵火力半径 |
6.3.3 提升战车破甲能力 |
第七章 关于我国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的思考 |
7.1 警惕被动锁定 |
7.2 基于利基战略的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 |
7.3 慎防“星”装备成新鸡肋 |
7.3.1 符合国力实际 |
7.3.2 符合战场实际 |
7.3.3 符合部队实际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电磁轨道炮发展大事年表 |
(7)新世纪好莱坞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大众审美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世纪好莱坞最高票房商业电影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商业价值分析 |
第二节 艺术价值分析 |
第三节 社会价值分析 |
第三章 好莱坞高票房商业电影大众审美悖论分析 |
第一节 不变基因与变异因子 |
第二节 感官愉悦与审美疲劳 |
第四章 启示与前瞻 |
第一节 我国献礼电影与大众审美 |
第二节 我国商业电影与大众审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澳同盟回顾及其拓展的时代背景 |
一、 20 世纪美澳同盟回顾 |
(一) 美澳外交关系的建立 |
(二) 美澳同盟的建立 |
(三) 朝鲜战争中的美澳同盟 |
(四) 越南战争中的美澳同盟 |
二、 21 世纪初美澳同盟拓展的时代背景 |
(一) 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中的美澳同盟 |
(二) 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美澳同盟 |
第二章 美澳同盟内涵的拓展 |
一、 军备合作 |
二、 情报合作 |
三、 太空合作 |
四、 网络安全合作 |
五、 反恐合作 |
第三章 美澳同盟视野的拓展 |
一、 向东北亚地区的拓展 |
(一) 美澳同盟视野向东北亚地区拓展的具体表现 |
(二) 美澳同盟视野向东北亚地区拓展的动因 |
二、 向东南亚地区的拓展 |
(一) 美澳同盟视野向东南亚地区拓展的具体表现 |
(二) 美澳同盟视野向东南亚地区拓展的动因 |
三、 向南太平洋地区的拓展 |
(一) 美澳同盟视野向南太平洋地区拓展的具体表现 |
(二) 美澳同盟视野向南太平洋地区拓展的动因 |
第四章 美澳同盟伙伴的拓展 |
一、 美澳同盟与日本:美日澳三边同盟的雏形? |
(一) 历史:美澳同盟以美日同盟的建立为前提 |
(二) 现状:美澳日联合势头不断抬升 |
(三) 动因:美澳日联手应对中国崛起 |
(四) 趋势:美澳同盟短期内不会发展为美澳日三边同盟 |
二、 美澳同盟与东盟:美国重返亚太的重要依托 |
三、 美澳同盟与印度:“印—太”时代的地缘政治伙伴 |
(一) 美国:联澳拉印,推进“重返亚太”至“印—太” |
(二) 澳大利亚:沟通东西,连接两洋的天然“桥梁” |
(三) 印度:遏制中国,“印—太”概念最大的受益者 |
第五章 美澳同盟机制与功能的拓展 |
一、 美澳同盟机制的拓展 |
(一) 外交防务磋商机制 |
(二) 经贸机制 |
(三) 军演机制 |
二、 美澳同盟功能的拓展 |
(一) 基石功能 |
(二) 通道功能 |
(三) 支撑功能 |
(四) 补充功能 |
第六章 美澳同盟面临的困境 |
一、 中国崛起给美澳同盟带来的困境 |
二、 美国超凡地位终结给美澳同盟带来的困境 |
(一) 美硬实力下降引起澳对其信心动摇 |
(二) 美希冀澳分摊更多防务成本致使盟友不快 |
(三) 美战略注意力游移引发澳大利亚担忧 |
三、 澳大利亚自主意识增强给美澳同盟带来的困境 |
(一) 美澳在同盟内地位不平等可能引发矛盾 |
(二) 美澳在同盟内权力义务不平衡可能引起摩擦 |
(三) 美澳同盟内澳大利亚自主意识增强的具体表现 |
第七章 中国的应对之道 |
一、 在加大澳对华经济依赖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推进双、多边经贸机制 |
(一) 主动寻求加入 TPP |
(二) 力争早日签署中澳自贸协定 |
(三) 全力支持东盟推进 RCEP |
二、 加强在政治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沟通和交流 |
(一) 构建和丰富多渠道层次的政治交流机制 |
(二) 强化在现有 G20 框架下的沟通协作 |
(三) 深化中澳之间的教育交流 |
三、 加强军事交流的同时适度武力威慑 |
(一) 加强中澳两军间的高层互访、联演联训和舰艇互访 |
(二) 加快南海岛礁的军事开发进程,威胁震慑驻澳美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2000 年以来美澳关系大事记 |
附录 2:《澳新美安全条约》 |
附录 3:美澳各自自贸协定签订情况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4.1 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研究 |
1.4.2 发展战略理论综述 |
1.4.3 博弈论相关理论综述 |
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演进历程—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
2.1 问题源流: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曲折发展之路 |
2.1.1 中国航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2.1.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2.1.3 当前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存在的不足 |
2.1.4 过去30多年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教训 |
2.2 政策源流: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大飞机发展战略 |
2.2.1 大飞机市场问题 |
2.2.2 “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引进”为主 |
2.2.3 优先发展“干线”还是“支线”飞机 |
2.2.4 大型客机项目应采取的机制 |
2.3 政治源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求 |
2.4 开启“机会之窗”:大飞机政策的最终形成 |
2.5 本章小结 |
3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
3.1 国际航空制造业发展情况 |
3.1.1 国际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2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趋势 |
3.1.3 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主要特征 |
3.1.4 民用航空制造业面临的新挑战 |
3.2 美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模式 |
3.2.1 美国大飞机产业政策 |
3.2.2 波音成功经验的启示 |
3.3 欧洲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模式 |
3.3.1 欧盟大飞机产业政策 |
3.3.2 空客成功经验的启示 |
3.4 俄罗斯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模式 |
3.5 巴西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进入的机制分析 |
4.1 古诺模型 |
4.2 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进入机制分析 |
4.2.1 当前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为单一寡头垄断的情况 |
4.2.2 当前民用航空制造业市场为双寡头垄断的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分析 |
5.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需求分析 |
5.2.1 中国民航飞机市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5.2.2 中国民航飞机市场需求分析 |
5.2.3 中国航线数量、航空旅客周转量与民航飞机市场需求的实证检验 |
5.2.4 中国民航飞机市场需求预测的合理性检验 |
5.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障碍性分析 |
5.3.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分析 |
5.3.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资源性障碍分析 |
5.3.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 |
6.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ISV分析 |
6.1.1 产业链分析 |
6.1.2 供应链分析 |
6.1.3 价值链分析 |
6.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五力模型”分析 |
6.2.1 行业竞争者 |
6.2.2 零部件供应商 |
6.2.3 整机采购商 |
6.2.4 潜在的进入者 |
6.2.5 替代产品 |
6.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6.3.1 技术资源与能力分析 |
6.3.2 市场资源与能力分析 |
6.3.3 网络资源与能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定位 |
7.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
7.1.1 项目成功 |
7.1.2 公司发展 |
7.1.3 产业带动 |
7.1.4 聚焦发展 |
7.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 |
7.2.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业务定位 |
7.2.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市场定位 |
7.2.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品定位 |
7.2.4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客户定位 |
7.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战略选择 |
7.3.1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
7.3.2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
7.3.3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
8.1 扩能路径 |
8.1.1 突出技术创新 |
8.1.2 注重人才培养 |
8.1.3 培育适航能力 |
8.2 拓展路径 |
8.2.1 强化政府扶持职能 |
8.2.2 筹建航空企业联盟 |
8.2.3 完善产业集群模式 |
8.3 提升路径 |
8.3.1 完善体制机制 |
8.3.2 强调文化引领 |
8.3.3 打造一流品牌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澳大利亚二战后对外行为逻辑分析 ——基于中等强国研究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等强国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等强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中等强国的分类与界定 |
第三节 中等强国理论与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实力分析 |
第一节 人口、领土的分析 |
第二节 经济力、军事力的分析 |
第三节 软实力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认同分析 |
第一节 工党“中等强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保守党中等强国认同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缘安全路径与澳大利亚的联盟行为 |
第一节 地缘安全的理论路径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二战后的联盟行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伊拉克战争参战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主义路径与澳大利亚的地区行为 |
第一节 功能主义的理论路径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二战后的地区行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澳大利亚与亚太经合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为主义路径与澳大利亚的多边行为 |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理论路径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二战后的多边行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柬埔寨和平解决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等强国维度下的中澳关系 |
第一节 中澳两国的相互认知 |
第二节 特定意义的双边关系 |
第三节 政策建议及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
四、1-2000——21世纪初俄罗斯的主力战斗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2]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D]. 邓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3]二战后英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1945-1970)—重建与探索[D]. 刘东.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动背景下的俄罗斯军事(2014—2016年)[J]. 张国凤. 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 2016(00)
- [5]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
- [6]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D]. 黄毓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7]新世纪好莱坞最高票房商业电影的大众审美悖论[D]. 江谦. 西南大学, 2016(02)
- [8]同盟拓展:21世纪初美澳同盟关系研究[D]. 程鹏翔. 吉林大学, 2015(08)
- [9]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D]. 户海印.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10]澳大利亚二战后对外行为逻辑分析 ——基于中等强国研究的理论视角[D]. 崔越. 外交学院,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