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性聚硅氧烷在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聪[1](2021)在《基于二硫桥交联的棉织物高强力保留抗皱整理》文中研究表明棉织物作为天然的纤维素织物因具有舒适柔软、透气性良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但由于棉织物存在易起皱难恢复的缺点,影响了织物性能,在日常使用中造成诸多不便。针对棉织物起皱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使用交联剂对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但存在强力损失较高等问题。本文使用α-硫辛酸(ALA)作为抗皱整理剂,分别采用了有机溶剂法、湿态整理、干态整理和与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联用等方法实现高强力保留的亲水性抗皱棉织物的整理。首先,在有机溶剂中实现ALA在棉织物上的接枝,然后经过硼氢化钠(NaBH4)还原和在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下完成二硫键的重组。通过巯基含量测试计算ALA在棉织物上的接枝率,通过测试K/S值和颜色特征值评价了抗皱整理对染色棉织物颜色和耐水洗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表征结果提出了可能的抗皱机理,结果显示ALA在棉织物上开环聚合形成的低聚硫辛酸聚合度为5-10。通过试验优化了ALA和Na BH4浓度,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0.32°,拉伸强力保留率达到了106.1%,润湿性能良好,完全润湿仅需4.25 s,经过20次标准循环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接着,为了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根据ALA被还原为二氢硫辛酸(DHLA)后易溶于水的特性,提出了基于一步交联的湿态整理与基于酯化和交联两步法的干态整理。傅里叶红外光谱全反射(A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X)测试表明湿态整理的棉织物上有较多低聚硫辛酸附着在棉纤维上,但是分布不均匀,而且与棉织物没有共价键连接,而干态整理能够使低聚硫辛酸均匀地以酯键连接的方式形成涂层结合在棉纤维上。经过两种方式整理的抗皱棉织物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润湿时间小于2 s)。探讨了不同浓度ALA对抗皱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经湿态整理的棉织物抗皱效果不够理想。而干态整理在ALA浓度为140 g/L,焙烘温度150℃,时间为180 s时,折皱回复角为215.84°,强力保留率为84.7%,而且水洗性能较好。最后,通过ALA与MPTES联用的方式下提升棉织物的抗皱效果。通过焙烘汽蒸两步法完成了棉织物的抗皱整理。首先在焙烘条件下将水解后的MPTES接枝到棉织物上,然后汽蒸使ALA整理到棉织物上。ATR、Raman、SEM和EDX等测试证明了MPTES-ALA新型交联体系能在棉纤维表面形成了以Si-O和C-S-S-C为主体的无机-有机杂化层。分别探究了MPTES和ALA的最佳整理浓度,并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出最佳汽蒸条件为为120℃下汽蒸30 min,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31.76°,拉伸强力保留率为87.8%,并且具有较好的手感和亲水性。
邓爽[2](2021)在《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改善棉织物极易起皱的特性,同时响应新时代全球回归自然环保的生态意识,染整行业正极力开发绿色无污染的后整理技术,以期在提高棉织物弹性的同时,保留其原本天然的柔软舒适的特点。有机硅类整理剂具有各项优异的物化性能,作为织物的涂层整理可赋予织物较好的风格手感,但单独使用有机硅整理织物难以达到抗皱的效果。故本课题采用4,4-二氨基对苯二硫醚(AFD)与双端环氧硅油进行交联,得到具有高交联密度的有机硅弹性体,合成过程绿色无污染,无传统抗皱整理剂释放甲醛的弊端,且体系内二硫键的存在具有温度响应性,制备成乳液后整理到织物上可赋予织物一定程度的形状记忆功能。本文基于以上想法,先探究4,4-二氨基对苯二硫醚(AFD)与双端环氧硅油的投料比及交联固化的反应条件,将成功制备的有机硅弹性体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筛选弹性效果最好的反应投料比进行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对乳化过程工艺进行优化制备性能稳定的有机硅树脂乳液,研究其用于棉机织物整理的最佳整理工艺和弹性效果以及体系内二硫键赋予织物的形状记忆功能;设计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棉织物,探究有机硅树脂乳液和织物组织结构的交叉效应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降低AFD投料比可增大反应物化学交联密度,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P410-108A有机硅弹性体形变拉伸至120%时,应力达2.834 MPa,撤去外力后形变可恢复99.59%,且缓弹恢复阶段占比18.9%。(2)有机硅树脂预聚物的最佳乳化工艺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02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05=0.8:9.2,乳化剂用量26.67%,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30 min,PH=5~5.5。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的粒径为241.2 nm,PDI值为0.218,Zeta电位为47.1,乳液粒径较小且储存稳定。(3)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织物的最佳工艺为: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4~6 min,整理剂用量为30 g/L时,棉织物的急弹回复角达144.6°,高出原布52.4°,缓弹回复部分为44.6°,高出原布9.3°。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提升约400 N,白度有所下降,手感爽滑平整。(4)在85℃焙烘10 min后,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后的织物U形开口长度比原布小0.31 cm,具有一定程度的形状记忆功能。(5)织物折皱回复角数据表明,整理剂浓度与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的弹性作用具备交叉效应。当整理剂浓度为30 g/L时,整理剂与平纹、2/1斜纹试样的总紧度参数对织物的弹性影响是协同作用的,平纹A3试样总回复角达223°,高出原布20°,其中缓弹恢复阶段增加10°;2/1斜纹B2试样急弹过程较原布提高约50°,缓弹回复阶段增加10°;而与5枚3飞缎纹试样的总紧度参数对织物的弹性影响则呈负相关,整理后织物总回复角随总紧度增大逐渐提高,C4总回复角增幅最大,高出原布36.8°,缓弹回复阶段约占2~3°。当整理剂浓度达90 g/L时,三种织物急弹回复角均较原布样低,缓弹回复阶段有微幅提升,约3~12°。
王艾德,张琳涵,曹春晓[3](2020)在《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近年来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多元羧酸、乙二醛-酰胺、水性聚氨酯、壳聚糖、改性淀粉、乙二醛、反应性有机硅、环氧化合物、丙烯酰胺、戊二醛等类型的抗皱免烫整理剂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楚旭东[4](2019)在《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优化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多元羧酸用于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单因素重复实验上,实验工作量大,对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较少。同时,有关多元羧酸与棉织物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等的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BBD)分别建立了1,2,3,4-丁烷四羧酸(BTCA)抗皱整理工艺和BTCA-柠檬酸(CA)抗皱整理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整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并通过“F值检验”和“P值检验”等统计学理论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得到的模型能够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高效,准确的预测和优化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在上述工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红外分析和醋酸钙滴定法等研究了多元羧酸在棉织物上的反应过程,建立了不同整理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将酯化程度与实际整理效果联系在了一起。利用统计学软件(design expert 8.0.6.1)对模型进行拟合和方差分析,BTCA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明,BTCA用量对折皱回复角(WRA)的影响最大,焙烘时间、焙烘温度、次亚磷酸钠(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于断裂强力来说,焙烘时间对断裂强力的影响最大,焙烘温度、BTCA用量、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棉织物BTCA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为:BTCA 73 g/L,SHP 38g/L,167℃焙烘83 s。最佳工艺整理条件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9%。BTCA-CA抗皱整理工艺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明,焙烘时间对回复角影响最大,BTCA用量和CA用量、焙烘温度、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于断裂强力来说,焙烘时间对断裂强力影响程度最大,焙烘温度、SHP用量、CA用量、BTCA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棉织物BTCA-CA抗皱整理最佳工艺为:BTCA50 g/L,CA 45 g/L,SHP 33 g/L,162℃焙烘63 s。最佳工艺整理条件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6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2%。棉织物BTCA-CA最佳工艺整理条件下折皱回复角比BTCA最佳工艺整理条件下提高了3.2%,断裂强力保留率提高了4.3%。与未整理棉织物相比,BTCA整理棉织物泛黄指数最低,其次为BTCA-CA整理棉织物,仅用CA整理棉织物泛黄指数最高。整理织物的红外分析表明,BTCA与棉织物在反应过程中的交联效率并不高。在最佳工艺整理液浓度及配比条件下,得到BTCA与棉织物的反应活化能较BTCACA混合羧酸与棉织物要高,说明BTCA-CA整理比仅用BTCA整理要更容易发生交联反应。在BTCA棉织物整理条件下,当焙烘温度低于140℃时,酯化程度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即使焙烘时间较长,酯化程度依然较低;当焙烘温度高于160℃时,酯化程度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较高水平。在BTCA-CA整理条件下,酯化程度随着焙烘温度从120℃提高到140℃有较大提升,而焙烘温度达到160℃后酯化程度随温度的提高变化不大。两种整理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程度最大处的工艺条件与最佳工艺条件基本一致。
田丽[5](2019)在《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真丝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真丝织物折皱回复性差、整理织物强力损伤严重的问题,论文采用端氢硅油和甲代烯丙基醇为原料,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功能改性剂,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通过聚硅氧烷链段改善真丝织物柔滑性,降低整理织物因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强力下降问题;通过高反应性的异氰酸酯基提高整理剂与真丝纤维的交联程度,赋予整理织物良好的抗皱性。但聚硅氧烷疏水性强,整理织物亲水性下降,为此,本文又采用烯丙基聚醚和端含氢硅油为原料,以MDI为功能改性剂,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以赋予织物良好抗皱性和亲水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以端氢硅油和甲代烯丙基醇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羟烷基聚硅氧烷。探究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60 ppm,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时,合成反应的转化率为87.3%,该工艺条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FTIR和1H-NMR分析表明该产物为羟烷基聚硅氧烷。以羟烷基聚硅氧烷为原料,MDI为功能改性剂,并通过己内酰胺封端,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研究封端反应温度、封端反应时间对-NCO封端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GPC对产物进行表征。封端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固定n(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预聚物)∶n(己内酰胺)=1∶2.4,封端温度为70℃,封端时间为3 h。且FTIR和GPC分析表明产物为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其作为整理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条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为1914 g/mol,织物的抗皱效果最好。其整理优化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为60 g/L,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 min。此时,真丝织物的干、湿折皱回复角分别为302.6°和229°,抗皱性能佳,且耐水洗性较好;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小,且不泛黄。相比环氧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柠檬酸、乙二醛抗皱整理剂,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好,强力损伤小。第二部分: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以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探究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条件,采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硅氢键和碳碳双键的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30 ppm,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 h时,合成反应的转化率为88%。在此基础上,以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原料,MDI为功能改性剂,通过己内酰胺封端,制备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并将其作为整理剂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端氢聚硅氧烷的摩尔质量、烯丙基聚醚的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条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端氢聚硅氧烷摩尔质量为1321 g/mol,烯丙基聚醚摩尔质量为400 g/mol时,整理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抗皱效果。确定整理工艺优化条件为:整理剂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5 min。此条件下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效果,干折皱回复角为308°,湿折皱回复角为214°,耐水洗性略有下降;织物断裂强力保留率为98.3%;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柔软性且不泛黄。与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效果相比,该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亲水性。研究表明,相对其它抗皱整理剂,采用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可以改善真丝织物抗皱性能,并保持织物良好的强力保留率。相对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整理剂,采用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可以赋予织物相近的抗皱性和强力保留率以及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湿透气性。
韩学琴[6](2018)在《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棉织物容易起皱,为了保持其平整的外观,对其进行抗皱整理已经非常普遍。目前最普遍的整理剂多数含有甲醛,为了人类和环境健康,无甲醛抗皱整理的开发迫在眉睫。本文简要综述了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种类,各自的优缺点及将来的开发重点。
齐欢[7](2016)在《基于多元羧酸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棉纤维织物由于其优异的穿着舒适性和透气性而备受人们青睐,然而,棉织物在家用洗涤和日常穿着中会产生褶皱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棉织物褶皱是由于分子链间缺少共价键作用,纤维受外力作用易发生形变,葡萄糖环分子链间氢键发生相对滑移并重组,外力撤除后,当新的氢键保留下来使得分子链无法回到原来位置即表现出褶皱,因此需要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随着人们对天然纤维需求日益增加,抗皱整理成为棉织物产品染整加工中重要的后整理工序。抗皱整理中最早获得工业广泛应用的整理剂是N-羟甲基树脂类化合物,如二羟甲基二羟基乙撑脲(DMDHEU,2D树脂),但是经此类化合物整理后织物,在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醚键易水解断裂并释放游离甲醛。早在1984年,美国环保部(EPA)已将甲醛定义为人类潜在致癌物质;2004年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小组直接定义为直接致癌物;纺织品中的甲醛释放更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从8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者们对棉织物无甲醛交联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各类交联剂均尝试替代2D树脂类产品用于抗皱整理,如二醛类、环氧树脂类、乙烯砜类、水溶性聚氨酯类、反应性有机硅类、改性壳聚糖类、多元羧酸类、离子液体类等。在众多交联剂中,多元羧酸中的丁烷四甲酸(BTCA)被认为最具潜力替代2D树脂的产品,然而BTCA存在生产成本高、整理后织物强力损失大等问题而迟迟未能产业化生产;不饱和多元羧酸如马来酸(ma)、衣康酸(ita),价格低廉,也被用于抗皱整理,但效果不佳,且存在织物泛黄等问题;而芳香族羧酸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bptca)整理后织物具有较好的强力保留率,但是存在水溶性差的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多元羧酸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羧酸交联机理、催化剂筛选、整理工艺条件优化等方面,而少有人从提高反应活性、减少织物强力损失等角度设计并合成新的交联剂分子,改善整理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从提高交联剂分子反应性角度出发,设计并合成新的化合物用于抗皱整理,将其与ma、btca等交联剂进行抗皱效果的对比,验证分子设计的合理性,期望以此对以后开发新的交联剂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对芳香族羧酸、脂肪族羧酸以及兼具二者特点的5-苯甲酰苹果酸-1,2,4-苯三甲酸(bsta)进行抗皱性能对比,分析抗皱效果的差异性,为以后开发新的整理剂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几种交联剂的性能对比,分析其吸附到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在纤维素内部形成交联的各过程因素对交联效果的影响,为设计新型交联剂分子提供实践指导作用。第一部分主要设计并合成丙烯酰琥珀酸化合物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不饱和羧酸马来酸(ma)也曾被替代2d树脂用于抗皱整理,但效果不佳,这是由其反应活性低造成。不饱和羧酸用于抗皱要求双键聚合和羧基的酯化反应共同作用才能赋予织物抗皱性能,双键和羧基反应活性影响最终交联效果。从化学结构分析,马来酸双键反应活性要低于双键单取代羧酸(如丙烯酸)。因此我们将活性高、易聚合的烯丙基引入到含有二羧基结构中,合成丙烯酰琥珀酸单体:丙烯酰苹果酸(ama)和二丙烯酰酒石酸(ata),对合成路线和纯化方法进行探索和优化,通过核磁(nmr)对得到的产品进行结构确认和表征;将产品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讨论整理液浓度、ph、焙烘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对交联效果的影响,得到am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最佳工艺条件:ama0.8mol/l,ama:shp=2:1,整理液ph控制在2.8左右,焙烘温度控制在180℃×2min。ata与ama具有相似最佳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ama与ata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wra)分别可达261°和265°,二者抗皱效果接近。经对比实验,ama整理后的效果要优于相同条件下ma,这一结果与设计分子的目标一致,验证了分子设计思路的合理性。通过红外、变温红外、核磁、质谱分析、元素分析等对ama抗皱整理交联机理进行分析,ama抗皱整理交联反应有以下三种:ama羧基脱水成酐并与纤维素羟基的酯化反应;热引发条件下ama双键间的加成聚合反应;次亚磷酸钠(shp)的p-h键与两分子ama的加成反应。三种交联反应共同作用赋予棉织物以良好的抗皱性能。第二部分主要设计并合成5-苯甲酰苹果酸-1,2,4-苯三甲酸(bsta)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ama整理后织物仍然存在强力损失问题,而经芳香族羧酸整理后棉织物比脂肪族羧酸表现出更好的强力保留率,但芳香族羧酸存在水溶性差的问题。因此,本章节通过将苹果酸结构引入苯四甲酸中,在不影响苯甲酸反应活性的同时改善其水溶性,设计并合成得到bsta,对合成产品进行结构确认和表征。将bst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在筛选整理剂浓度、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ph值后,得到bsta抗皱整理最佳工艺:bsta0.3mol/l,shp0.15mol/l,整理液ph2.0,180℃焙烘2min。对整理后织物抗紫外性能进行测试,随着焙烘温度升高,交联程度增加,抗紫外性能也随之增加。bsta整理后织物在经3次标准洗涤后,折皱回复角(wra)能在275°(原织物112°),耐久压烫等级(dp)在3.0以上;经10次标准洗涤后,wra仍然能保持在265°,dp等级在2.5以上,经bsta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通过红外分析、变温红外和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方法,对bst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的交联机理进行分析,bsta结构中苯环1、2、4位羧基均可直接与纤维素羟基反应成酯;5、6位二羧基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能够脱水成酐并进一步与纤维素羟基反应成酯,直接成酯与成酐成酯反应共同作用赋予织物抗皱性能。第三部分将脂肪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进行抗皱性能对比,芳香族羧酸整理后织物表现出比脂肪族羧酸更好的强力保留率,第三部分对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丁烷四甲酸(btca)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bptca)分别为典型的脂肪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bsta结构中含有脂肪酸酸链和芳羧酸结构,从对比结果来看,btca和bsta抗皱效果接近,均优于bptca,强力保留率bptca最好,btca最差,bsta介于二者之间。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族羧酸与纤维素反应成酯速率受成酐速率影响,而芳香族羧酸可直接反应成酯而不受酐的影响。通过arrhenius活化能计算来评估种多元羧酸与纤维素成酯反应反应活性的差异,芳香族羧酸比脂肪族羧酸具有更低的成酯反应活化能,即相同条件下芳香族羧酸与纤维素酯化反应速率快于脂肪族羧酸,这一结论在高温红外谱图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第四部分通过对比几种交联剂分子的结构和性能分析其吸附到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内部与纤维素形成交联的各过程因素对交联效果的影响。将脂肪族羧酸AMA、柠檬酸(CA)、BTCA,芳香族羧酸1,2,4-苯三酸(1,2,4-BTA)、BPTCA、1,2,4-苯三羧酸-1,2-酐亚乙基酯(EGBTA),以及BSTA、2D树脂均应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对比抗皱效果差异,BTCA与BSTA能够与2D树脂的整理效果相接近。使用Hansen溶解度指数评估交联剂分子对水和纤维素的亲和性能,交联剂分子对纤维素的亲和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其交联效率。分子体积影响其向分子内扩散的速率,通过ChemBio3D 12.0软件计算交联剂分子体积(康利溶剂排出体积),体积过大,不易进入纤维内部而只是停留在表面,而表面交联无法赋予纤维足够的抗皱性能;体积过小,易进入纤维内部,但可形成的分子交联有效交联尺寸小,交联效率有限。交联剂分子扩散进入纤维素内部,分子与纤维素反应的成酯机理或成醚机理决定其与纤维素反应的反应位点数和分子柔性,反应位点数越多以及分子越柔软,均有利于交联效率的提高。通过几种交联剂分子能量计算,统计出不同构象下交联剂分子有效交联尺寸分布最佳尺寸范围为5.0-10?。通过对分子结构和性能与交联效果关系各因素分析,为后续设计高效交联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锐之[8](2016)在《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改善真丝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减少对真丝织物其他性能的损伤,本研究首先合成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H-PDMS-PHMS-H),并利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或烯丙基聚醚缩水甘油醚改性H-PDMS-PHMS-H,再将改性产物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较高的断强保留率、较低的黄变等。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为疏水性物质,制备整理液时需要加大量乳化剂进行乳化,存在整理后的织物亲水性下降等问题;而烯丙基聚醚缩水甘油醚改性的聚硅氧烷为亲水、亲油的两亲性物质,在制备整理液时可自乳化,整理后的真丝织物的亲水性增加,同时较好的保留真丝织物吸湿、吸水舒适性,但湿折皱回复角不理想。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H-PDMS-PHMS-H的研发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为原料,四甲基二硅烷(HMM)为封端剂,自制的KHS为催化剂,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方法合成H-PMHS-PDMS-H,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研究催化剂KHS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产物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的分子量、含氢量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并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KHS用量为2%(相对于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h时,合成产物的分子量和含氢量与设计分子理论值平均相符性达到90%以上,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采用自制催化剂KHS,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可以达到H-PMHS-PDMS-H的分子量和含氢量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同时反应无需通氮气保护、原料无需特殊干燥处理。第二部分: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采用H-PMHS-PDMS-H与AGE硅氢加成,合成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合成工艺因素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并验证了合成工艺适用性;测定了合成产物的环氧值,并采用FT-IR、1H-NMR、GP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80 ppm,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 h,双键转化率达到85%左右。测定合成产物的实际环氧值为0.2618mol/100 g,与理论环氧值0.2676 mol/100 g相接近,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FT-IR和1H-NMR分析证实了产物为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以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H-PMHS-PDMS-H分子量为1558 g/mol)为抗皱整理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30 g/L,催化剂Na2S2O3浓度5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不同D4H/D4配比合成的抗皱整理剂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D4H/D4的配比为1:4时,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最大,同时具有良好的干、湿态抗皱性能及耐洗性。与其他常用的交联型真丝抗皱整理剂相比,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整理的真丝织物的抗皱性和强力保留率较高、不泛黄,但配制整理液乳化剂用量大,且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下降。第三部分: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采用H-PMHS-PDMS-H和烯丙基聚醚缩水甘油醚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合成工艺因素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并验证了适用性;测定了合成产物的环氧值,并采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90 ppm,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反应双键转化率均达到80%以上,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测定合成产物的实际环氧值为0.1287 mol/100 g,与合成产物理论的环氧值0.1316 mol/100 g接近,FT-IR和1H-NMR测试分析证实了产物为多环氧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以多环氧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H-PMHS-PDMS-H分子量为1558 g/mol)为抗皱整理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抗皱整理剂浓度60 g/L,催化剂Na2S2O3浓度3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5min。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干态抗皱回复角、不泛黄、亲水性增加,较好的保留真丝织物吸湿、吸水舒适性,但整理织物的湿抗皱性能提高有限。综上所述,自制的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干、湿态折皱回复角和耐洗性,且断裂强力保留率较高,但配制整理液时需加入大量乳化剂,且整理后真丝织物的亲水性有所下降;自制的多环氧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真丝织物干态折皱回复角提高显着,且整理织物亲水性好,配制整理液可自乳化,但湿折皱回复角提高不明显。
郭云[9](2016)在《天然纤维抗皱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提出天然纤维织物——棉及蚕丝织物的抗皱整理,一般都存在甲醛残留及抗皱耐洗性差的问题,论文基于“共价交联”的抗皱机理,设计以三聚氯氰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含有双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的新型反应型无甲醛类抗皱整理剂BTP系列。该抗皱剂结构中的反应性基团能与纤维进行反应,旨在纤维无定型区形成三维网状共价交联结构,抑制纤维分子链段滑移,从而实现蚕丝织物和棉织物的“无醛抗皱”,提高两者的抗皱性能。利用三聚氯氰和高级醇的醇解反应原理,采用三聚氯氰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200、PEG400、PEG600)为主要原料,将三聚氯氰的反应性基团和聚乙二醇反应,制备出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非离子型水溶性无甲醛类抗皱整理剂BTP系列(BTP200、BTP400、BTP600),该反应物具有和天然纤维起共价交联的双活性基团。将BTP系列抗皱剂应用于棉和蚕丝织物的抗皱整理,以能谱仪测试整理织物与原织物纤维的元素组成,分析证实了BTP与棉和蚕丝织物均以化学键结合。通过对比不同分子量整理剂的工艺条件及整理效果,发现BTP400的抗皱效果最佳,整理棉织物的干态折皱回复角由141°提高到203°,湿态折皱回复角由119°提高到142°;整理蚕丝织物的干态折皱回复角由228°提高到302°,湿态折皱回复角由179°提高到201°对比采用其他品种整理剂的织物折皱回复角,BTP400用于蚕丝织物抗皱效果具有明显优势,用于棉织物抗皱效果相对略弱。BTP400整理的棉织物和蚕丝织物的白度分别为71.7和70.1,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7.5%和98.1%,均相比织物原样变化很小,优于其他品种整理剂的整理效果;经50次水洗后的干、湿折皱回复角较水洗前下降2.5%以内,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并且,用BTP400整理的织物无甲醛隐患,该助剂的结构设计特点,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无甲醛抗皱剂。
方雨婷[10](2015)在《端环氧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上的抗皱整理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降低抗皱整理真丝织物强力损伤,本文首先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抗皱整理剂,并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经其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湿态抗皱性能以及较高的断裂强力保留率。但是,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属疏水性物质,配制整理液时需要加大量乳化剂乳化,且整理时存在整理剂用量大,整理织物亲水性下降等问题;为降低整理剂用量,且整理不影响织物亲水性,本文又合成了具有表面活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将其应用于真丝织物抗皱整理,整理剂可自乳化,且能够通过表面活性作用于表面富集而吸附于纤维上,提高整理时整理剂用量有效性。经其整理后的织物在获得良好的干态抗皱性能的同时亲水,能够较好地保留真丝织物吸湿、吸水舒适性,但湿弹不够理想;为进一步提高真丝织物的干、湿态抗皱性能,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疏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剂与亲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整理剂加以复配,并应用于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以端含氢硅油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采用FT-IR、1H-NMR和GPC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并验证其适用性。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60ppm,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h。该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反应的双键转化率均可达到87%以上,且FT-IR、1H-NMR和GPC证实了产物为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将其应用于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了抗皱整理剂乳液粒径和聚硅氧烷链段的摩尔质量对整理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径小,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大;随着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增后减,当聚硅氧烷链段的摩尔质量为1200g/mol时,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其整理工艺优化条件为:整理剂乳液用量为60g/L,催化剂Na2S2O3用量为4g/L,焙烘温度为130℃,整理时间为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干、湿态(尤其湿态)抗皱性能和耐洗性。与其他真丝常用抗皱整理剂相比,用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的真丝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力保留率,且不泛黄,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抗皱整理剂。第二部分: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采用端含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醚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采用FT-IR、1H-NMR和GPC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并验证其适用性。合成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40ppm,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3.5h,溶剂用量为30%。该合成工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反应的双键转化率均可达到82%以上,且FT-IR、1H-NMR和GPC证实了产物为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将其应用于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了聚硅氧烷链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整理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剂具有表面活性功能,且随着聚硅氧烷链长的增加,整理剂的表面饱和吸附量逐渐下降,当抗皱整理剂中聚硅氧烷链段的摩尔质量为726g/mol时,整理织物的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其整理工艺优化条件为:抗皱整理剂用量为5g/L,催化剂Na2S2O3用量为1g/L,焙烘温度为140℃,整理时间为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干、湿态(尤其干态)抗皱性能且不泛黄,织物耐洗性能一般。与疏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剂相比,整理剂的用量少,整理织物具有更好的干态抗皱性能,且整理织物亲水性好。第三部分:端环氧改性有机硅整理剂的复配及其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应用。在亲水性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整理剂(DEPEO-Si)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为改善其湿态折皱回复性及耐洗性,本文将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与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DEP-Si)进行复配,研究其复配比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整理剂用量质量比(DEPEO-Si):(DEP-Si)=1:2时,整理织物的抗皱性能最佳。通过对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保留率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催化剂Na2S2O3用量2g/L,焙烘温度140℃,整理时间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真丝织物同时具有良好的干、湿态抗皱性能以及较高的强力保留率,且不泛黄。与单元型亲水性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整理剂相比,复配型整理剂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湿态折皱回复角提高了20°,且耐洗性也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自制疏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湿态折皱回复角和耐洗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力保留率,但整理织物亲水性下降,且整理剂用量大;而利用自制亲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整理剂整理后的真丝织物不仅干态折皱回复角提高显着,而且整理织物亲水性好,整理剂用量少。但整理后的织物存在湿态折皱回复角提高不明显且其耐洗性欠佳的问题;将以上两种整理剂进行复配,经其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兼具了两种整理剂各自整理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了真丝织物的综合抗皱性能。因此,亲水、疏水复合型的端环氧改性有机硅整理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的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反应性聚硅氧烷在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性聚硅氧烷在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二硫桥交联的棉织物高强力保留抗皱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织物的抗皱整理 |
1.1.1 棉织物折皱形成原因及抗皱整理机理 |
1.1.2 棉织物抗皱整理剂的发展 |
1.1.3 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 |
1.2 棉织物抗皱整理强力保护 |
1.2.1 抗皱整理棉织物强力损伤的原因 |
1.2.2 棉织物抗皱整理强力保护研究现状 |
1.3 基于二硫键重组的材料改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棉织物接枝硫辛酸 |
2.3.2 硫辛酸在棉织物上形成涂层与交联 |
2.3.3 硫辛酸聚合物的制备 |
2.3.4 硫辛酸的还原与巯基保护 |
2.3.5 棉织物湿态抗皱整理 |
2.3.6 棉织物干态抗皱整理 |
2.3.7 Cotton-MPTES的制备 |
2.3.8 Cotton-MPTES-ALA的制备 |
2.4 测试方法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ATR) |
2.4.2 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4.4 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测试(EDX) |
2.4.5 棉织物上巯基含量和硫辛酸接枝率的测定 |
2.4.6 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 |
2.4.7 棉织物拉伸强力测试 |
2.4.8 颜色特征值测试 |
2.4.9 织物抗皱耐久性测试 |
2.4.10 织物亲水性测试 |
2.4.1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2.4.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4.1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14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
2.4.1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试 |
第三章 基于二硫键重组的棉织物抗皱整理及机理研究 |
3.1 抗皱棉织物的纤维结构与表面形貌 |
3.1.1 FT-IR分析 |
3.1.2 Raman分析 |
3.1.3 SEM分析 |
3.1.4 EDX分析 |
3.2 棉织物上硫辛酸接枝率 |
3.2.1 L-半胱氨酸标准曲线 |
3.2.2 巯基含量测定 |
3.2.3 棉织物接枝率 |
3.3 棉织物的抗皱性能 |
3.3.1 折皱回复角及拉伸强力分析 |
3.3.2 棉织物亲水性能分析 |
3.3.3 耐水洗性能分析 |
3.3.4 抗皱整理对织物颜色的影响 |
3.4 抗皱机理研究 |
3.4.1 聚硫辛酸的结构 |
3.4.2 聚硫辛酸的聚合度 |
3.4.3 聚硫辛酸在棉纤维上的分布 |
3.4.4 抗皱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硫键交联的棉织物水相抗皱整理工艺 |
4.1 抗皱棉织物形貌结构 |
4.1.1 ATR分析 |
4.1.2 SEM分析 |
4.1.3 EDX分析 |
4.2 棉织物抗皱性能 |
4.2.1 抗皱整理后织物性能 |
4.2.2 焙烘条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2.3 耐水性性能 |
4.2.4 棉织物亲水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硫键的有机-无机杂化层抗皱整理 |
5.1 抗皱整理后纤维结构形貌表征 |
5.1.1 ATR分析 |
5.1.2 Raman分析 |
5.1.3 SEM分析 |
5.1.4 EDX分析 |
5.2 抗皱整理后织物的性能分析 |
5.2.1 Cotton-MPTES的巯基含量与力学性能 |
5.2.2 Cotton-MPTES的亲水性能与抗皱性能 |
5.2.3 Cotton-MPTES-ALA的抗皱性能与力学性能 |
5.2.4 汽蒸条件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弹性整理 |
1.2.1 棉织物形成褶皱的原因 |
1.2.2 棉织物弹性整理的机理 |
1.2.3 弹性整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4 形状记忆整理 |
1.3 有机硅乳液 |
1.3.1 有机硅乳液的概述 |
1.3.2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 |
1.3.2.1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 |
1.3.2.2 有机硅乳液的改性功能化研究 |
1.3.3 有机硅弹性乳液在纺织品上的整理应用 |
1.4 动态二硫键 |
1.4.1 动态二硫键的概述 |
1.4.2 动态二硫键的作用机理 |
1.4.3 动态二硫键在有机硅弹性体中的应用现状 |
1.5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1.3 有机硅弹性体的反应机理 |
2.1.4 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2.1.5 有机硅弹性体的性能测试 |
2.1.5.1 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
2.1.5.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1.5.2 万能材料拉伸测试 |
2.1.5.3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
2.2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乳化过程 |
2.2.4 乳液的性能测试 |
2.2.4.1 乳液的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 |
2.2.4.2 乳液的外观及静置稳定性 |
2.3 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材料 |
2.3.3 整理工艺 |
2.3.4 织物的表观形貌及性能测试 |
2.3.4.1 织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4.2 织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4.3 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测试 |
2.3.5.4 织物形状记忆测试 |
2.3.5.5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
2.3.5.6 织物白度测试 |
2.3.5.7 织物风格测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1 红外光谱分析 |
3.1.2 DSC曲线分析 |
3.1.3 有机硅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3.1.4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1.5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应变回复过程分析 |
3.1.6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蠕变过程分析 |
3.2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过程研究 |
3.2.1 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2 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3 乳化温度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4 乳化时间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5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稳定性 |
3.3 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 |
3.3.1 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后的织物红外谱图 |
3.3.2 整理后织物的表观形貌 |
3.3.3 烘焙温度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4 烘焙时间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5 整理剂浓度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6 动态二硫键对棉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7 动态二硫键对棉织物形状记忆功能的影响 |
3.4 有机硅树脂整理剂与织物组织结构的交叉效应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
3.4.1 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对织物弹性回复行为的影响 |
3.4.2 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剂浓度与织物总紧度的交叉效应与对织物弹性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优化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和防皱原理 |
1.2 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研究进展 |
1.2.1 水溶性聚氨酯类(WPU) |
1.2.2 反应性有机硅类 |
1.2.3 壳聚糖类 |
1.2.4 多元羧酸类 |
1.3 多元羧酸与纤维素酯化反应机理 |
1.3.1 催化成酐理论 |
1.3.2 催化成酯理论 |
1.4 多元羧酸整理对棉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
1.4.1 交联引起的强力损失 |
1.4.2 酸降解引起的强力损失 |
1.5 多元羧酸抗皱整理研究近况 |
1.6 响应面法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BTCA抗皱整理工艺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整理工艺 |
2.2 性能测试 |
2.2.1 折皱回复角(WRA) |
2.2.2 断裂强力(Breaking strength) |
2.3 实验设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BTCA浓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2.4.2 SHP浓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2.4.3 焙烘温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2.4.4 焙烘时间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2.4.5 响应面实验结果 |
2.4.6 响应面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2.4.7 BTCA浓度和SHP浓度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 |
2.4.8 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 |
2.4.9 验证实验及工艺优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BTCA-CA抗皱整理工艺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1.3 整理工艺 |
3.2 性能测试 |
3.2.1 折皱回复角(WRA) |
3.2.2 断裂强力(Breaking strength) |
3.2.3 泛黄指数(Yellowness Index) |
3.3 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A浓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3.4.2 BTCA浓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3.4.3 SHP浓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3.4.4 焙烘温度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3.4.5 焙烘时间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
3.4.6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4.7 响应面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3.4.8 BTCA浓度和CA浓度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 |
3.4.9 验证实验及工艺优化 |
3.4.10 织物泛黄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多元羧酸与棉织物反应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整理工艺 |
4.1.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1.5 乙酸钙滴定法 |
4.1.6 动力学方程推导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BTCA与棉纤维反应过程研究 |
4.2.2 多元羧酸与纤维素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真丝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真丝织物起皱的原因及抗皱机理 |
1.2.1 真丝织物起皱的原因 |
1.2.2 真丝织物抗皱机理 |
1.3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剂研究现状 |
1.3.1 烯类化合物 |
1.3.2 乙二醛 |
1.3.3 环氧化合物 |
1.3.4 多元酸类 |
1.3.5 水溶性聚氨酯 |
1.3.6 反应性有机硅 |
1.4 聚硅氧烷改性方法 |
1.4.1 环氧改性聚硅氧烷 |
1.4.2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羟烷基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2.3.3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3.2.4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端羟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3.3.2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结构表征 |
3.3.3 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 |
2.1 二醛类整理剂 |
2.2 反应性有机硅整理剂 |
2.3 淀粉改性物整理剂 |
2.4 壳聚糖整理剂 |
2.5 纳米粒子类 |
2.6 丙烯酸酯类 |
2.7 聚氨酯整理剂 |
2.8 多元羧酸类交联剂 |
3 结语 |
(7)基于多元羧酸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棉纤维结构和性质 |
1.2.1 棉纤维形态结构 |
1.2.2 棉纤维分子链结构和链间结构 |
1.2.3 棉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 |
1.2.4 纤维素的化学反应活性 |
1.3 折皱形成和抗皱机理 |
1.3.1 棉织物折皱形成 |
1.3.2 棉织物抗皱机理 |
1.4 脲醛树脂抗皱整理 |
1.5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发展 |
1.5.1 二醛类整理剂 |
1.5.2 乙烯砜类整理剂 |
1.5.3 环氧类整理剂 |
1.5.4 有机硅类整理剂 |
1.5.5 水溶性聚氨酯类整理剂 |
1.5.6 壳聚糖整理剂 |
1.5.7 离子交联整理剂 |
1.6 多元羧酸类整理剂 |
1.6.1 饱和多元羧酸整理剂 |
1.6.2 不饱和羧酸整理剂 |
1.6.3 芳香族羧酸整理剂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7.1 丙烯酰琥珀酸合成、应用及交联机理探讨 |
1.7.2 5-苯甲酰苹果酸-1,2,4-苯三甲酸合成、应用及交联机理探讨 |
1.7.3 BSTA与BTCA、BPTCA抗皱性能的对比 |
1.7.4 分子结构和性能对交联效果影响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丙烯酰琥珀酸合成及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纯棉织物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成路线设计 |
2.3.2 织物整理 |
2.3.3 织物性能测试 |
2.3.4 核磁(NMR)分析 |
2.3.5 常温红外分析 |
2.3.6 变温红外分析 |
2.3.7 整理后织物含磷量测定 |
2.3.8 AMA质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路线筛选 |
2.4.2 引发剂对不饱和羧酸整理效果的影响 |
2.4.3 丙烯酰苹果酸(AMA)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
2.4.4 丙烯酰酒石酸(ATA)用于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
2.4.5 AMA与ATA用于抗皱整理效果对比 |
2.4.6 AMA与MA、BTCA抗皱效果的对比 |
2.4.7 AMA交联机理的提出及验证 |
2.4.8 AM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交联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5-苯甲酰苹果酸-1,2,4-苯三甲酸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纯棉织物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BSTA合成路线 |
3.3.2 织物整理 |
3.3.3 织物性能测试 |
3.3.4 核磁(NMR)分析 |
3.3.5 常温红外分析 |
3.3.6 变温红外分析 |
3.3.7 抗紫外性能测试 |
3.3.8 耐水洗性能测试 |
3.3.9 热重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BSTA合成路线优化、纯化与表征 |
3.4.2 BSTA用于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优化 |
3.4.3 BSTA与BTCA抗皱效果对比 |
3.4.4 整理后织物抗紫外性能测试 |
3.4.5 耐水洗性能测试 |
3.4.6 BSTA与纤维素交联机理探讨 |
3.4.7 BSTA抗皱整理交联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BSTA与BTCA & BPTCA抗皱性能对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纯棉织物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整理工艺 |
4.3.2 织物性能测试 |
4.3.3 织物变温红外分析 |
4.3.4 Arrhenius活化能计算测试 |
4.3.5 标准溶液配制 |
4.3.6 一级动力学方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多元羧酸(PCAS)抗皱效果对比 |
4.4.2 织物变温红外分析 |
4.4.3 Arrhenius活化能计算 |
4.4.4 BTCA/BPTCA/ BSTA反应活性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子结构和性能对交联效果影响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纯棉织物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织物整理 |
5.3.2 织物性能测试 |
5.3.3 Hansen溶解度参数 |
5.3.4 交联剂分子尺寸计算 |
5.3.5 有效交联尺寸分布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交联剂抗皱效果对比 |
5.4.2 交联剂分子亲和性分析 |
5.4.3 交联剂分子结构分析 |
5.4.4 交联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5.4.5 有效交联尺寸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前景与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8)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现状及趋势 |
1.2.1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现状 |
1.2.1.1 树脂类整理剂 |
1.2.1.2 二元醛类 |
1.2.1.3 多元酸类整理剂 |
1.2.1.4 水性聚氨酯类 |
1.2.1.5 反应性有机硅类交联剂 |
1.2.1.6 环氧化合物类 |
1.2.1.7 环氧改性有机硅 |
1.2.2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2.2 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的合成 |
2.2.3 H-PMHS-PDMS-H 的结构表征 |
2.2.4 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含氢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催化剂对合成H-PMHS-PDMS-H的影响 |
2.3.2 合成条件对H-PMHS-PDMS-H分子量的影响 |
2.3.3 氢封端含氢聚硅氧烷结构表征与含氢量的测定 |
2.3.4 H-PMHS-PDMS-H合成可控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2.1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 |
3.2.2.2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表征 |
3.2.2.3 抗皱整理工艺 |
3.2.3 测试方法 |
3.2.3.1 双键转化率的测定 |
3.2.3.2 环氧值的测定 |
3.2.3.3 织物折皱回复角(CRA)测定 |
3.2.3.4 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强力保留率测定 |
3.2.3.5 织物的白度测定 |
3.2.3.6 整理剂的耐洗性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合成与表征 |
3.3.1.1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合成工艺优化 |
3.3.1.2 多元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环氧值测定与结构表征 |
3.3.1.3 合成工艺的适用性的验证 |
3.3.2 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3.3.2.1 整理工艺条件优化 |
3.3.2.2 D_4~H/D_4配比对织物性能影响 |
3.3.2.3 不同整理剂的应用效果 |
3.3.2.4 真丝织物上整理剂的耐水洗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环氧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1 实验材料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2.2.1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 |
4.2.2.2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结构表征 |
4.2.2.3 抗皱整理工艺 |
4.2.3 测试方法 |
4.2.3.1 反应物双键转化率的测定 |
4.2.3.2 产物环氧值的测定 |
4.2.3.3 织物折皱回复角(CRA)测定 |
4.2.3.4 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强力保留率测定 |
4.2.3.5 织物的白度测定 |
4.2.3.6 织物的亲水性测试 |
4.2.3.7 织物的硬挺度测定 |
4.2.3.8 整理剂的耐洗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合成与表征 |
4.3.1.1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合成工艺优化 |
4.3.1.2 多元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环氧值测定与结构表征 |
4.3.2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4.3.2.1 整理剂应用工艺条件优化 |
4.3.2.2 整理剂的应用性能 |
4.3.2.3 真丝织物上整理剂的耐水洗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5.1 H-PDMS-PHMS-H的合成研究 |
5.2 多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5.3 多环氧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致谢 |
(9)天然纤维抗皱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棉与蚕丝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 |
1.3 棉与蚕丝织物抗皱整理机理 |
1.4 抗皱整理的发展阶段 |
1.4.1 防缩抗皱整理 |
1.4.2 洗可穿整理 |
1.4.3 耐久压烫整理 |
1.5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现状 |
1.5.1 环氧化合物类 |
1.5.2 硅酮类 |
1.5.3 乙二醛类 |
1.5.4 壳聚糖类 |
1.5.5 水溶性聚氨酯类 |
1.5.6 多元羧酸类 |
1.6 三聚氯氰类整理剂 |
1.6.1 三聚氯氰结构特点 |
1.6.2 三聚氯氰的醇解和胺解反应 |
1.7 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 |
1.8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BTP系列抗皱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合成方法 |
2.3.1 BTP200的合成 |
2.3.2 BTP400的合成 |
2.3.3 BTP600的合成 |
2.3.4 反应程度监控 |
2.3.5 产物提纯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紫外光谱测试 |
2.4.2 薄层色谱法(TLC)表征 |
2.4.3 红外光谱测试 |
2.4.4 质谱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产物基本物化性质 |
2.5.2 产物结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TP系列抗皱剂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棉织物抗皱整理基本工艺流程、配方 |
3.4 抗皱整理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3.5 抗皱整理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 |
3.6 测试 |
3.6.1 氯、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
3.6.2 抗皱剂固着率的测算 |
3.6.3 折皱回复角测试 |
3.6.4 耐摩擦色牢度 |
3.6.5 K /S值测算 |
3.6.6 白度和断裂强力测试 |
3.6.7 耐洗性测试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BTP系列抗皱剂与棉织物化学成键验证 |
3.7.2 BTP系列抗皱剂的固着率与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关系 |
3.7.3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200在棉织物上固着率的影响 |
3.7.4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400在棉织物上固着率的影响 |
3.7.5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600整理棉织物固着率及抗皱性能的影响 |
3.7.6 BTP系列抗皱剂整理棉织物以及原织物的比较 |
3.7.7 BTP400整理棉织物的基本性能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TP系列抗皱剂在蚕丝织物上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基本工艺流程、配方、及条件 |
4.4 抗皱整理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4.5 抗皱整理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 |
4.6 测试 |
4.6.1 氯、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
4.6.2 抗皱剂固着率的测算 |
4.6.3 折皱回复角测试 |
4.6.4 耐摩擦色牢度 |
4.6.5 K /S值测算 |
4.6.6 白度和断裂强力测试 |
4.6.7 耐洗性测试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BTP系列抗皱剂与蚕丝织物化学成键验证 |
4.7.2 BTP系列抗皱剂的固着率与与蚕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关系 |
4.7.3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200在蚕丝织物上固着率的影响 |
4.7.4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400在蚕丝织物上固着率的影响 |
4.7.5 整理工艺因素对BTP600在蚕丝织物上固着率的影响 |
4.7.6 BTP整理蚕丝织物以及原织物的比较 |
4.7.7 BTP400整理蚕丝织物的性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10)端环氧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上的抗皱整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概况 |
1.2.1 真丝织物易折皱的原因及其抗皱机理 |
1.2.2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发展现状 |
1.2.2.1 多元羧酸类整理剂 |
1.2.2.2 乙二醛类整理剂 |
1.2.2.3 水性聚氨酯类整理剂 |
1.2.2.4 环氧化合物类整理剂 |
1.2.2.5 反应性有机硅类整理剂 |
1.3 环氧改性有机硅的研究现状 |
1.3.1 环氧改性有机硅的结构特点 |
1.3.2 环氧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
1.3.2.1 硅氢加成法 |
1.3.2.2 开环聚合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合成 |
2.2.2.2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表征 |
2.2.2.3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乳化 |
2.2.2.4 抗皱整理工艺 |
2.2.3 测试方法 |
2.2.3.1 反应双键转化率的测定 |
2.2.3.2 产物环氧值的测定 |
2.2.3.3 整理剂乳液粒径测定 |
2.2.3.4 织物折皱回复角(CRA)测定 |
2.2.3.5 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强力保留率测定 |
2.2.3.6 织物的白度测定 |
2.2.3.7 织物的硬挺度测定 |
2.2.3.8 织物的外观平整度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2.3.1.1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合成工艺优化 |
2.3.1.2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环氧值测定与结构表征 |
2.3.1.3 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适用性 |
2.3.2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2.3.2.1 整理剂乳液粒径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 |
2.3.2.2 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2.3.2.3 整理剂应用工艺条件优化 |
2.3.2.4 整理剂乳液的应用性能 |
2.3.2.5 抗皱整理真丝织物的耐洗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2.1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合成 |
3.2.2.2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表征 |
3.2.2.3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4 抗皱整理工艺 |
3.2.3 测试方法 |
3.2.3.1 反应双键转化率的测定 |
3.2.3.2 产物环氧值的测定 |
3.2.3.3 织物折皱回复角(CRA)测定 |
3.2.3.4 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强力保留率测定 |
3.2.3.5 织物的白度测定 |
3.2.3.6 织物的硬挺度测定 |
3.2.3.7 织物的亲水性测定 |
3.2.3.8 织物的外观平整度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3.3.1.1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合成工艺优化 |
3.3.1.2 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的环氧值测定与结构表征 |
3.3.1.3 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适用性 |
3.3.2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整理工艺研究 |
3.3.2.1 聚硅氧烷链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其对整理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
3.3.2.2 整理剂应用工艺条件优化 |
3.3.2.3 整理剂的应用性能 |
3.3.2.4 抗皱整理真丝织物的耐洗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端环氧改性有机硅整理剂的复配及其对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1 实验材料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整理剂的乳化 |
4.2.2.2 抗皱整理工艺 |
4.2.3 测试方法 |
4.2.3.1 织物折皱回复角(CRA)测定 |
4.2.3.2 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强力保留率测定 |
4.2.3.3 织物的白度测定 |
4.2.3.4 织物的硬挺度测定 |
4.2.3.5 织物的亲水性测定 |
4.2.3.6 织物的外观平整度测定 |
4.2.3.7 织物的耐洗性及折皱回复角下降率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整理剂的复配比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影响 |
4.3.2 复配型整理剂的整理工艺研究 |
4.3.2.1 催化剂的用量对抗皱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2.2 焙烘温度对抗皱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2.3 焙烘时间对抗皱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3 复配型整理剂的应用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四、反应性聚硅氧烷在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二硫桥交联的棉织物高强力保留抗皱整理[D]. 黄聪. 江南大学, 2021(01)
- [2]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D]. 邓爽. 东华大学, 2021(01)
- [3]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研究进展[J]. 王艾德,张琳涵,曹春晓. 山东化工, 2020(14)
- [4]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优化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 楚旭东. 青岛大学, 2019(02)
- [5]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真丝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田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6]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研究进展[J]. 韩学琴. 广东化工, 2018(19)
- [7]基于多元羧酸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研究与应用[D]. 齐欢. 东华大学, 2016(12)
- [8]多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D]. 王锐之.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8)
- [9]天然纤维抗皱剂的合成与应用[D]. 郭云.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8)
- [10]端环氧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上的抗皱整理应用[D]. 方雨婷.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