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论文文献综述)
孙越[1](2021)在《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高发的朝代,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研究是唐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唐代自然灾害研究的重要补充。自然灾害诗是对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关系的文学化反映,“唐代自然灾害诗”这一课题以唐代自然灾害史料为历史依据,以涉及唐代自然灾害的诗歌为研究指向,系统分析自然灾害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文学特色。《旧唐书·五行志》《新唐书·五行志》《资治通鉴》以及灾害发生时朝廷所颁布的赈灾诏书等材料对唐代自然灾害提供了研究背景和基础。梳理唐代各类型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考察自然灾害发生时社会各阶层的情绪反应,结合相近内容的诗歌创作,使我们得以深入挖掘唐代各时期自然灾害诗歌的创作特点、艺术风貌及情感表达。在对唐代自然灾害诗歌与自然灾害史进行比对分析的过程中,探讨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根源问题,进而揭示出自然灾害诗歌的思想内涵,同时彰显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史学价值。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唐代水灾诗。以水灾的自然属性作为诗歌分类标准,水灾诗被分为洪灾诗与涝灾诗两部分。从水灾诗所呈现的水灾灾情入手,结合唐代自然灾害史实,真实地还原水灾场面,重点关注水灾对百姓生产生活的破坏。同时以当时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透过各类型自然灾害诗歌创作情况,分析诗人创作水灾诗歌时所表达的心理情绪、个人理想等情感内涵,重点考察水灾诗中映射出的社会情绪,或愁苦,或哀怨,均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成为水灾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达到诗史互证。最后,从诗歌创作情感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灾害诗歌中的平民与仕宦阶层在水灾之下的生活境遇与水灾灾情之下社会情绪的积怨两大特征。其次是唐代旱灾诗。以旱灾的季节性旱情做为旱灾诗的分类标准,旱灾诗对灾情的书写是重点探讨的部分,旱灾诗中反映出的社会危机一并纳入考察范围。纵观旱灾诗的创作主要有苦热与悯旱两大主题,苦热主题的主要研究在旱灾大环境下,炎热酷暑天气对百姓实际生活的影响;悯旱主题诗歌主要抒发了诗人对受灾农人怜悯之情。关于旱灾诗的具体类别,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旱灾诗包含两大类别,即祈雨诗和喜雨诗。祈雨诗的创作重点在于对祈雨仪式的记录以及祈雨过程中诗人的感悟等情感要素。由于当时皇帝对诗歌的倡导。所以喜雨诗的创作动因多是奉和应制之作,但关于心忧天下的愁情表达上亦不乏名篇。再次是唐代寒冻灾害诗。寒冻灾害诗歌的创作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中晚唐时期,本章对寒冻灾害诗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创作情感上,通过寒冻灾害诗歌对天气之寒的描写表明唐王朝末期已经逐渐走向了腐朽和衰落,诗人们将切身体会到的各种王朝没落的现象,如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逐渐丧失,民不聊生的社会情态都收录笔下。诗人对寒冻灾害中出现的反常气候,与国祚气运相关联的描写,体现出诗人高度关注国家兴亡,心怀天下的真挚情怀。总之,寒冻灾害诗歌在具备记录寒冻灾害史的史学价值的同时兼具社会价值。然后是唐代风灾诗、疫灾诗与火灾诗。诗歌详细描绘了风灾、疫灾和火灾发生的场面,讲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浓缩于诗歌当中继而来还原灾情现场。虽然这类诗歌数量较少,但却丰富了自然灾害诗歌的主题,并在以诗证史的互动关系上有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最后总论唐代自然灾害诗歌整体创作特点。根据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综合情况分析,考察自然灾害诗歌中反映出的唐人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抗灾救灾策略,深入探究唐人的自然灾害观念。对自然灾害诗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灾害诗歌创作高峰与自然灾害史记录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兼论其形成的原因。关于诗歌的创作艺术特性的研究分析出自然灾害诗歌最主要的特征为纪实性与叙事性,因其呈现自然灾害对人和社会产生的毁灭性打击,诗人多是身处灾害现场的受灾者或救灾者,面对残酷的天灾其创作多是悲怆之作。
张炜[2](2021)在《桂冠诗人》文中研究说明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朝三大诗人的白居易,是唐朝文学版图中看似最"接地气"的诗人;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共同倡导的新乐府运动,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这些仅仅是普通读者对白居易的普通印象。作家张炜力图从不同维度解读白居易的"多面性"和"冲突性",勾画白居易在中唐诗坛桂冠之下的精神图谱,重新勘察白氏诗歌的轻与重、得与失。
邹广胜[3](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王照[4](2021)在《方回酒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沃野,在千年的轮回中,诗与酒仿佛就已注定是不可分割的宿命。酒与诗也承载着我国古代文人的脱俗灵性与独特情感,从那时起,诗酒自结缘一家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诗经》滥觞,到魏晋时期的诗酒风流,再发展至唐宋已蔚为大观,诗酒文化在这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好酒、因酒闻之人,也有不少的文人因酒而传下千古佳话、趣闻,宋末的方回也位列其中,在大环境所属风气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进这场饮酒的盛宴中来。方回作为宋元之际着名的诗人、诗论家,在晚年归乡后闲来无事,醉心于诗文创作,并自比陆放翁,现存诗歌两千余首,均收录于《桐江续集》中,而在方回的这些诗歌里,酒诗就有五百余首,占其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本文以方回酒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百余首酒诗进程整理研读,归纳并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思想情感、审美意蕴等,并以此探讨方回酒诗在宋代诗歌以及整个酒诗史中的独特地位。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概述。从宋朝社会经济、饮酒风气、饮酒的文化背景与方回的个人际遇等方面来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第二章主要对方回酒诗中所蕴含着的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同时探索诗歌中酒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主要论述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从酒诗中体现出的生活化的特点、酒诗的用典,以及组诗的表现形式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章写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在于对以酒入诗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前朝酒诗创作内在结构和文化精神的总结,成为宋代诗酒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分析其酒诗中存在的不足。方回晚年对酒的吟咏从不曾停止,他的酒诗也是对其晚年心境的一个写照,是他在回顾成长经历、仕途经历时消忧解愁的良药,更是他坦然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如意时的慰藉。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方回的酒诗浸透着他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对方回酒诗的研究,可以使读者从另一方面认识方回其人及其诗歌特点,进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回诗歌以及文学贡献提供借鉴与依据。
方国虎[5](2021)在《唐代河湟诗研究》文中指出唐代河湟地区是连接青藏高原与中原内地的黄金桥梁,也是被誉为“五个动脉的心脏地位”。河湟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湟地区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一方面河湟地区具有作为实体意义层面上的地理区域属性,即其本身意义,另一方面河湟地区还因河湟战争与唐蕃关系而具有泛化、虚化意义层面上的情感文化属性,即其外延意义。本文将从河湟地区的本身意义和外延意义两个维度入手,对唐代河湟诗歌的内涵意蕴与价值意义进行展开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三章,主要从唐代河湟诗的概念与诗人、意蕴内涵及价值意义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梳理了唐前及唐代的“河湟”概念和范围,从而进一步界定了唐代河湟诗的概念。按照是否亲临河湟地区的标准将唐代河湟诗的诗人分为两大类,结合重要诗人的身世经历,来分析各个不同群体的诗人的河湟诗歌创作情况。第二章从主题内容、情感特质、政治认知与心态及儒士思想四个层面来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唐代河湟诗的基本面貌和深刻内涵意蕴,从中窥探出唐人对于唐蕃战争和唐蕃关系的情感、心态与心理。第三章根据唐代河湟诗的内容和特点,从历史、文学、民族三个角度分别来分析唐代河湟诗的价值意义。历史层面,唐代河湟诗具有证史、补史与记录河湟发展历史的意义;文学层面,唐代河湟诗具有拓展唐诗主题内容与维系唐诗深沉气质的意义;民族层面,唐代河湟诗具有反映蕃汉异质文化碰撞融合与唐王朝民族观念的意义。
刘云娇[6](2020)在《石川丈山汉诗研究》文中指出石川丈山,日本江户初期着名汉诗诗人,一生无妻无子,专注写诗,人生经历颇为复杂奇妙。青壮年时期曾在东照大神君近旁担任近习侍卫,立下赫赫战功,勇壮异常。后在难波一役因违背军令,引咎归隐,此后潜心诗书,弃禅习儒,遍寻嘉遁之地,最终在一乘寺修建诗仙堂,此后数年皆隐居于此,只有门下弟子石克子相伴度日。江户时期,诗家辈出,但石川丈山作为此期专业诗人的代表始终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本邦诗人学者曾多次赞誉其诗才之高,甚至与之论诗的朝鲜学者权栻与曾盛赞其为“日东之李杜”,其诗学造诣可见一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石川丈山及其汉诗作品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深入论述。石川丈山潜心写诗,故而其诗歌作品存数较为可观,笔者在细读其汉诗作品后,最终选定于以下五个章节来具体论述。在第一章节将主要介绍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平大事,了解其人生经历的重大事件给他带来的人生转折以及改变,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首先了解时代和经历给石川丈山造成的各种影响。第二章节则主要论述石川丈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事,即修建诗仙堂。此堂如今尚在,久负盛名,可见其在日本影响之大。而也通过对于其修建诗仙堂以及择取三十六诗仙一事来简要了解其诗学观念。第三章节将具体论述石川丈山的诗学观念,对于其诗学观念的形成以及中国诗人及作品对其诗学观念的形成的具体影响都将进一步论述,最终分析其如何形成自己独立的诗学观念。第四章节则将从其具体的汉诗作品入手,分析其诗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分类论述,将其情感与人生观以具体的诗歌方式呈现出来。最后一章是第四章的延续,将具体论述石川丈山汉诗作品中所使用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整体把握石川丈山的汉诗作品。
徐赞芳[7](2019)在《唐诗橘意象研究》文中认为《全唐诗》中运用橘意象的作品有将近三百首,说明橘不仅是唐代文人喜爱的水果,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而成为文人借此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文人们继承了先秦以来橘意象的思想情感蕴涵及审美特质,并在运用中有了新的发展。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在绪论中,对橘意象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整理,并且对橘意象下一个定义,橘意象包括橘树、橘花和橘的果实即橘子,并且指出橘意象包含对“橘”和“柚”的研究,但不包含对“柑”、“桔”等的探讨。第一章,对唐前文学(主要集中在诗歌)的橘意象进行一个汇总,整理出唐前橘意象发展概况,其次,对唐代诗歌中出现橘意象的作品进行汇总,并对其划分为初盛唐、中晚唐两个时段来对这些作品进行总体意象风格特点分析。第二章,分析唐诗中橘意象思想情感内涵,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怀才不遇的抒发、思乡情感的流露、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政治意蕴的寄托,通过对唐诗的研读,仔细分析其思想情感内涵。第三章,从三方面阐述唐诗中橘意象的审美特色。第一,秾丽绚烂的色彩之美,绚烂的色彩之美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某些情感表达有重要作用。第二,静雅的意境之美,秾丽的色彩与清幽的意境是橘意象审美特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些作品突出秾丽的色彩,有些作品则以橘意象与有朦胧、凄清、悠远特色的意象组合而形成清幽静雅的意境之美。第二,馨香甘甜的滋味之美。滋味之美不仅给人带来口感的享受,也能产生心灵的愉悦,因而对人的情绪具有很大影响。第四章,从怀橘、橘奴和洞庭橘三方面重点叙述橘意象的文化意蕴及在唐诗中的传承和流变。这些典故体现出了传统文化蕴涵,汉魏时期产生的陆绩怀橘、橘奴、橘井分别体现出关于孝道、泽被子孙和治病救人的传统美德。这些典故在唐诗中的运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传承典故的最初蕴涵,其二在唐诗的发展中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蕴涵。
高亚博[8](2019)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见证杜甫仁心的一篇佳作,后世对其解读颇多,因时因人而异。宋代文人高度评价“言似司马迁,心似孟子”;明代文人褒贬不一,解读多样,或对其言辞新奇大加赞赏,或批评其思想不切实际;清代文人对文章结构布局、脉络层次更为关注;民国时期,语言与题材是学者关注焦点;文体特色与思想意义是当代学者关注重心;浅近流利的语言特色以及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使其多次被选入教材,编者与教师亦注重前人解读经验。反观当今课堂教学与古人智慧解读脱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重其思想内容解读,倾向于文本的思想教育价值,而轻视诗人情感变化以及文体体式对诗人表情达意的作用。本文以“通过品味词句感知诗人情感变化”为教学重点,在梳理脉络层次过程中综合运用诵读法、换词法进行语言品析,品味诗人情感细微之处;其后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居易《新制布裘》进行对比分析,适时穿插前人解读成果,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盛佳[9](2019)在《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杜甫是唐代甚至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学界对杜甫的研究几乎涉及方方面面,但对于诗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还稍显薄弱,大多集中于对某种具体人物类型或者单篇有关人物的诗作解读,尚未有系统的杜诗人物形象梳理研究。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杜甫诗歌的人物形象。一,论述唐前诗歌的人物形象。从创作背景和诗中塑造的人物类型两方面具体分析,论证唐前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技巧对杜诗产生的影响。二,整理分析杜诗中的人物形象。梳理有过细腻人物形象描写、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诗歌,用表格等量化统计方式对比列出,再将人物与诗歌体裁、创作年代联系研究,归纳阐述杜诗中的人物类型。三,研究杜甫诗歌的人物塑造艺术。其中有对唐代诗人李颀的描写借鉴,还有诗人独特的创新发展。杜甫突破固有文体的表现方式,将小说、文、史传的表达方法纳入诗歌创作中,既丰富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感表达,也开创了文体间交流互融的新世界。四,揭示杜甫人物塑造与艺术技巧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杜甫以其诗歌内容的丰富特色为后代诗人所学习敬仰,其中白居易继承了杜诗描写底层人物的现实主义风格,韩愈、李贺剑走偏锋,侧重尚奇风格塑造人物。唐代小说亦从杜甫诗歌中吸收借鉴,丰富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张东艳[10](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二、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水灾诗 |
第一节 水灾的灾情书写 |
一、水灾诗中关于洪灾的吞噬性记忆 |
二、水灾诗中对涝灾的震撼性表述 |
第二节 水灾诗对社会现实的映射 |
一、水灾诗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批判 |
二、水灾诗对社会离乱的反映 |
三、水灾诗对统治者不当行为的讽谏 |
第三节 水灾诗体现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与“情” |
一、水灾诗中的平民与仕宦 |
二、水灾诗中社会情绪的体现 |
第二章 唐代旱灾诗 |
第一节 旱灾诗中的灾情呈现 |
一、季节性旱情的诗化表达 |
二、旱灾灾情引发的社会危机 |
第二节 旱灾诗中的苦热与悯旱主题内涵 |
一、苦热诗 |
二、悯旱诗 |
第三节 祈雨诗——灾情之下的精神反馈 |
一、祈雨诗对祈雨仪式的实录 |
二、祈雨诗的情感价值体现 |
第四节 喜雨诗——久旱之下的“喜”“忧”之作 |
一、奉和应制的喜雨诗 |
二、喜雨诗中的“忧天下”之作 |
第三章 唐代寒冻灾害诗 |
第一节 寒冻灾害诗体现的天气之寒 |
一、寒冻灾害诗呈现的极寒之境 |
二、寒冻灾害诗反映的百姓生活 |
第二节 寒冻灾害诗蕴含的时局之寒 |
第三节 寒冻灾害诗隐藏的百姓之寒 |
第四章 唐代其他类型灾害诗 |
第一节 唐代风灾诗 |
第二节 唐代疫灾诗 |
第三节 唐代火灾诗 |
第五章 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灾害观及创作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灾害诗歌体现的自然灾害观及对策 |
第二节 自然灾害诗歌各时期创作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自然灾害诗歌的艺术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桂冠诗人(论文提纲范文)
从《长恨歌》到《卖炭翁》 |
发于一笑一吟 |
诗人何为 |
在兼济与独善之间 |
吟咏的惯性 |
苍茫与浅直 |
就俗之惑 |
炫目的屏风后面 |
桂冠诗人 |
与东坡之异同 |
与韩愈之异同 |
恐惧和诱惑 |
不屈的回望 |
我们在明处 |
江上琵琶 |
草堂岁月 |
养生与文颓 |
丹炉之妙用 |
知足保和观 |
策林内外 |
蚍蜉撼树之讥 |
精明和清醒的累与苦 |
想起鲁迅和托翁 |
(3)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方回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酒诗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方回人生际遇及酒诗创作背景 |
第一节 方回的人生际遇与酒 |
第二节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饮酒之风 |
第三节 酒与文人心理的契合 |
第二章 方回酒诗中的情感寄托 |
第一节 闲适恬淡的心境 |
第二节 嗟贫叹老的感伤 |
第三节 感旧抒怀的慨叹 |
第四节 家国情怀的书写 |
第三章 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生活化 |
第二节 对组诗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典故的运用 |
第四章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与局限 |
第一节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 |
第二节 方回酒诗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唐代河湟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及思路 |
第一章 唐代河湟与河湟诗 |
1.1 唐代河湟诗的概念界定 |
1.1.1 河湟概念梳理 |
1.1.2 唐代河湟诗的界定 |
1.2 唐代河湟诗的诗人 |
1.2.1 亲赴河湟地区的诗人及其诗歌 |
1.2.2 未亲赴河湟地区的诗人及其诗歌 |
第二章 唐代河湟诗的意蕴内涵 |
2.1 唐代河湟诗的主题内容 |
2.1.1 河湟气候与环境 |
2.1.2 和亲出使送别诗 |
2.1.3 陷蕃生活 |
2.1.4 唐、浑、蕃关系 |
2.2 唐代河湟诗的情感特质 |
2.2.1 建功立业之豪情: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
2.2.2 河湟失陷之哀情: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
2.2.3 陷蕃人生之悲情:每恨沦流经数载,更嗟缧绁泣千行 |
2.2.4 河湟收复之乐情: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
2.3 唐代河湟诗所折射的政治认知与心态 |
2.3.1 唐蕃关系所带来的认知与心态变化 |
2.3.2 唐代文人对唐蕃战争的不同认知与心态 |
2.4 唐代河湟诗所反映的儒士思想 |
2.4.1 大一统思想 |
2.4.2 中晚唐河湟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三章 唐代河湟诗的价值意义 |
3.1 历史意义 |
3.1.1 具有证史和补史的作用 |
3.1.2 记录了河湟地区的经济状况 |
3.1.3 记录了唐代河湟地区的人文风貌 |
3.1.4 记录了唐蕃关系中的友好往来 |
3.1.5 见证了佛教在河湟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
3.2 文学意义 |
3.2.1 丰富了唐代边塞诗歌的文学意蕴 |
3.2.2 维系了唐代诗坛深沉厚重的气韵 |
3.3 民族意义 |
3.3.1 汉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3.3.2 反映唐王朝的民族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唐代河湟诗歌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石川丈山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石川丈山的生平 |
第一节 江户初期的社会背景 |
一 经学为主,诗文为从 |
二 对于唐、宋、明诗的提倡 |
三 “三诗说”的流行 |
第二节 石川丈山的人生轨迹 |
一 入仕立功 |
二 引咎归隐 |
三 步入“诗”门 |
四 建造“诗仙堂” |
第三节 石川丈山的人生观 |
一 儒、道、禅思想的接受与融合 |
二 沉醉山林花鸟的闲适思想 |
三 “隐逸”思想 |
第二章 三十六诗仙与诗仙堂 |
第一节 建造诗仙堂的缘起及历程 |
一 建堂缘起 |
二 发展历程 |
三 后世影响 |
第二节 对三十六诗仙的选择 |
一 择取人数 |
二 择取原因 |
第三节 三十六诗仙的诗风及与石川丈山之间的相同点 |
一 诗风概况 |
二 与石川丈山的相同点 |
第三章 石川丈山的诗学观 |
第一节 对中国诗人诗歌风格的推崇 |
一 推崇李杜的诗歌风格 |
二 盛赞陶潜的平淡真淳 |
第二节 主张“格高、意到、语工” |
第三节 强调“诗自性灵流出” |
一 排斥蹈袭,主新奇变化 |
二 《覆酱集》中体现的“真我”风格 |
第四节 对中国古代诗论家诗学观点的汲取 |
一、对“李王”的汲取 |
二 对严羽《沧浪诗话》中诗学观念的吸收 |
第四章 石川丈山的汉诗内容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歌咏诗 |
一 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歌 |
二 隐居生活的感叹之咏 |
三 寺庙圣地的感怀之叹 |
第二节 情真意切的赠答诗 |
一 交友互答 |
二 悼念亲友 |
第三节 老怀落寞的感伤诗 |
第四节 隐居之志的自表诗 |
一 追慕古人 |
二 自表心志 |
第五节 感慨遥深的爱情诗 |
一 “马嵬杨妃”之憾 |
二 “痴女牛郎”之恋 |
第五章 石川丈山汉诗的表现手法 |
第一节 托物言志 |
一 自然风物与隐居之志 |
二 中秋圆月与孤寂之情 |
第二节 化用典故 |
一 借中国古代隐士抒隐居之怀 |
二 借中国古代立业者表抱负 |
三 借中国古代德才兼备之人表用世之志 |
第三节 白描手法的运用 |
一 写山林禅寺之景 |
二 描闲居卧病之态 |
三 言归隐闲适之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狩野常信选取的三十六诗仙画像及代表作 |
附录二 :石川丈山年谱 |
致谢 |
(7)唐诗橘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橘意象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橘意象概述 |
第一节 唐前橘意象发展概况 |
一、先秦两汉橘意象发展概况 |
二、魏晋南北朝橘意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初盛唐诗歌中的橘意象 |
第三节 中晚唐诗歌中的橘意象 |
第二章 唐诗中橘意象所烘托的思想情感蕴涵 |
第一节 怀才不遇的抒发 |
第二节 思乡情感的流露 |
第三节 闲适生活的向往 |
第四节 政治意蕴的寄托 |
第三章 橘意象的审美特色 |
第一节 秾丽绚烂的色彩之美 |
一、橘本身色彩 |
二、橘与枫、桂等景物组合色彩之美 |
第二节 馨香甘甜的滋味之美 |
第四章 唐诗中橘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怀橘—孝亲思想的一脉相承 |
第二节 橘奴—从遗财子孙到对财富的多元化思考 |
第三节 洞庭橘—品赏佳果雅兴的传承与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唐诗橘意象一览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代解读与选本分析 |
第一节 唐宋解读与选本分析 |
第二节 元明清解读与选本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民国解读与教材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解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材与选本收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代解读与教材编选分析 |
第一节 当代解读 |
第二节 当代教材选编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探讨 |
第一节 教学实例分析 |
第二节 教学方案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塑造研究 |
二、杜甫诗歌人物塑造研究 |
三、学术界有关“人物诗”概念的辨析 |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
一、先秦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
二、汉魏六朝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
第二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
一、先秦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
二、两汉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三节 唐前诗歌对杜诗人物形象的影响 |
一、唐前诗歌人物类型对杜诗的影响 |
二、唐前诗歌人物描写技巧对杜诗的影响 |
第二章 杜甫诗歌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概述 |
一、人物形象的量化统计 |
二、诗歌的体裁分布及特征简述 |
三、杜甫诗歌人物形象与创作年代分析 |
第二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类型 |
第三章 杜甫诗歌的人物塑造艺术 |
第一节 对李颀诗人物描写的借鉴 |
一、精神气度的彰显 |
二、细节描摹与写意式勾勒 |
三、深情贯注与激赏式褒扬 |
第二节 “破体为文”的创格 |
一、以小说为诗 |
二、以文为诗 |
三、以史传为诗 |
第四章 杜甫诗歌人物描写对唐代诗歌和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杜甫诗歌的人物描写对唐诗的影响 |
一、对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
二、对韩愈诗歌的影响 |
三、对李贺诗歌的影响 |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人物描写对唐人小说的影响 |
一、唐人小说对杜诗人物描写的借鉴 |
二、唐人小说与杜诗“尚奇”之关联 |
三、杜诗对唐人小说的间接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杜诗学”概说 |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框架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
二、反对“诗史说” |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
六、抑杜扬李 |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
小结 |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
一、褒扬杜诗 |
二、杜诗指瑕 |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
一、《古诗选》 |
二、《十种唐诗选》 |
三、《唐贤三昧集》 |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
一、概论前人学杜 |
二、论王安石论杜 |
三、论黄庭坚学杜 |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
小结 |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
二、诗教与性情 |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
一、忠君爱国 |
二、温柔敦厚 |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
三、杜诗的新变 |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
一、字法 |
二、句法 |
三、章法 |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小结 |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
三、以“史法”论杜诗 |
小结 |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
三、论学杜 |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五、考证杜诗 |
六、论杜甫之人品 |
七、小结 |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创新 |
二、论杜甫之天才 |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四、考证杜诗 |
五、杜诗指瑕 |
六、小结 |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
二、论杜诗注本 |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
一、不可分割 |
二、承上启下 |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
三、用典 |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
一、以史证诗 |
二、借杜言志 |
小结 |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
第一节 正变论 |
第二节 创作论 |
第三节 诗法论 |
第四节 鉴赏论 |
小结 |
结语 |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国内着作 |
三、国外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科研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后记 |
四、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D]. 孙越. 吉林大学, 2021
- [2]桂冠诗人[J]. 张炜. 天涯, 2021(05)
- [3]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方回酒诗研究[D]. 王照.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唐代河湟诗研究[D]. 方国虎. 西北大学, 2021
- [6]石川丈山汉诗研究[D]. 刘云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唐诗橘意象研究[D]. 徐赞芳. 宁波大学, 2019(06)
-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 高亚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D]. 盛佳. 青岛大学, 2019(02)
- [10]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诗歌论文; 杜甫论文; 白居易论文; 河湟论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