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教授谈如何提高人的创造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郑琳琳[1](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认为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应海涛[2](2017)在《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研究》文中认为截止到2016年,日本共有25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别是2000年之后到2016年,平均每年出一位,被学者称为“井喷”现象,且2000年之后获奖的都是自然科学领域,通过维基百科对这些诺奖得主的经历介绍可以看到,他们的博士基本都在日本本土完成,部分科学家的获奖研究也是在日本完成,可见其基础研究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水平。本文基于诺贝尔奖“井喷”现象的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对日本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科技政策、制度等入手,分析日本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本篇论文共有6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为本论文的内涵及理论依据。对创新能力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创新理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第三章为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的演变。因为科技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按照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从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低速发展时期,以及经济低迷时期四个阶段进行了研究,对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也主要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四章为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分析。提升的动力主要分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对内部动力以及外部动力都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了分析,重点总结这一阶段影响日本科技创新主要政策、制度,以及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第五章为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分析。主要按照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划分,第一阶段、主要依靠技术引进的方法提高日本的科技创新能力;第二阶段、日本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提高,技术引进已经难以满足日本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技术引进的同时自主创新的投入逐渐增加。第三阶段、日美贸易摩擦等,技术引进难度和成本进一步提高,日本开始深化产学官合作,以自主创新为主,着力推动日本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第六章,总结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启示,第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第二,重视专利战略的推进;第三,重视科技制度的建设。
冯昭奎[3](2015)在《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文中认为在承接二战期间涌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战后科技革命催生了大批与国际安全息息相关的重大科技创新。其对国际安全的主要影响是:美苏"核均势"既使全人类笼罩在核战争的可怕阴影下,也起到了抑制大规模核战争发生的作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大多是美苏利用其常规武器技术优势在背后支持或直接挑起的;信息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战争形态;一些科技革命成果既成为维护国际安全的有力手段,其自身发展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国际安全问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从少数西方国家向整个世界扩展,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使"环境安全"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共同的国际安全问题。
陈雅兰,戴顺治,郑琳琳,卢忠鸣,黄锨[4](2015)在《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创新方法论途径是我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原始性创新的典型代表——诺贝尔奖获奖者与我国两院院士的权威资料,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和证据推理方法从学科领域探讨了原始性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结果表明,物理学领域原始性创新技法可以分为本学科(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试验手段、成熟学科(如化学、生物)的理论、方法和试验手段,以及科学方法和工具类学科(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三大类方法论途径,并且各类方法途径的显着程度不同。研究还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奖者与我国两院院士在创新技法上的特点,旨在探究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不强的方法论途径。
刘桂萍[5](2013)在《日本科教战略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7年,德波林的论文《唯物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由大山彦一翻译出版后,日本便开始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研究。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所开创的研究领域,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日本文化视域下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其中所彰显的重分量、深渗透和广流通、大幅度、高密度、丰富多样性之特点,看到了作为人类思想的瑰宝--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价值和影响在日本是深远和永久的,已然融入日本文化之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本论文由绪论和四章及附录构成:绪论总结和概括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目前为止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概说日本文化的特异性--“摄取”及“吸收”性格。另外也介绍了日本词典中《自然辩证法》在收录分布、释义内容构成、释义遣词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章对日本科学家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渊源进行考察。涉及的人物是坂田昌一与七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坂田昌一的学术研究理念和他所创立的“坂田模型”给予日本理论物理学发展以巨大影响。第二章考察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战略。从日本历代首相政府施政报告中所折射的科学技术战略着手,通过对历代首相至今为止留下的278篇原文资料的统计和梳理,对日本国家科技战略思想进行分析。施政报告中的科技战略显现科学技术为生产力思想、自主创新思想、科技·人·自然之和谐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第三章考察日本国家教育理念。论文从日本历代首相政府施政报告中所折射的教育理念着手,分析研究日本国家教育理念。日本国家教育理念呈现坚持“教育立国”、坚持“教育变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官学一体”的四个思想特点。重视人格教育、青少年教育和教育改革以及坚守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日本国家教育施策中四个“不变”元素。第四章是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日本文化背景下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呈现独特的性格,论述其自传入后在日本的影响力和价值,并探讨日本科教战略给予我们的启示。附录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为2008年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益川敏英的日文原文文章《自然科学と自然弁证法》(=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和本人的全文翻译。
姜检平[6](2013)在《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其战略决策,并提出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以谋求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培养高质量人才,最终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日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着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继提出“COE基地建设计划”、“21世纪COE计划”、“全球COE计划”。这些举措紧紧围绕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高水平人才等目标而展开。简言之,日本卓越中心计划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创建世界最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COE建设补助金计划。本文依据收集的大量研究资料,运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卓越中心计划进行了综合研究。本研究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发展、大学提升、学科调整三方面阐述了日本卓越中心计划的出台背景;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日本卓越中心计划的出台过程,然后简要概括了“COE计划”各阶段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从继承、发展、透明、竞争、灵活等五个方面归纳了日本卓越中心计划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资助对象多样、注重评价结果、建立退出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日本卓越中心计划的经验;第五部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四方面分析日本卓越中心计划的成效。
丁建洋[7](2013)在《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文中提出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度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似地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新能力是大学为促进知识体系以及知识运行体系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组织—权力—信念为基本要素的动力机制系统,根据教育和科学内外部关系规律推演出日本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的逻辑体系,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这些动力机制系统的历史建构过程。从大学外部来看,教育审议会制度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学术权力表达机制;大学财政制度形成了以自由与规制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经费供给体系,切合了大学科研的自由性、意外性、远期性等特征;大学“科研费”制度在设计上具有马太效应,培育和激发了特定大学和特定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的产学合作机制使大学不断回归其本质从而使大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巴斯德象限”取向的科研定位战略促进大学在应用与基础研究的两难困境中开辟中间道路,进而促进社会对大学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学会组织作为学科文化的终结归属将散落在不同大学的研究人员凝聚起来成为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从大学内部来看,内聚型的治理机制以学术权力为基本逻辑,通过法治主义的治理机制、教师的身份保护等实现大学自治和教授的学术自由;讲座制作为日本国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形成了教学—科研—学习一体化的知识创新共同体;通过“学分制”、“研究室讨论课”以及“共同研究”等富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究型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与学生创新能力共同提高;教养教育在培养理念、教育内容、运行机制等设计上以提高学生科学创新基础能力为目标;教授层面的学科建设战略;大学国际化采取从追赶中心走向建设自我中心的战略路径,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文化;大学文化发展形成嫁接与自主的基本逻辑,通过推进日本大学模式的形成和促进人的发展不断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日本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系统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长期历史演化过程,呈现出系统建构与重点突破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融通、日本化与西洋化的互动、渐变与突变的交织等基本特征。组织—权力—信念是构成动力机制系统的核心要素,组织是动力机制系统的基本载体,权力是动力机制系统的中枢神经,信念是动力机制系统的价值支撑。这些富有本土化特色动力机制系统的构建是日本大学形成高层次创新能力的标志,也是日本国立大学之所以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的根本缘由,本研究也试图通过暗比对我国大学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叶耀淞[8](2010)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诺贝尔科学奖作为举世公认的卓越的科学成就的象征,它记录了一百多年来重大的科研成果,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光辉历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诺贝尔科学奖中突显了全世界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漫长而艰巨的科学研究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等多个方面。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下,现阶段的大学生科学精神状况不容乐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的素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向诺贝尔科学奖的冲击。本文通过列举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实例,详尽剖析了诺贝尔科学奖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说明了科学精神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科学精神教育时所采取的多种途径。
于光[9](2007)在《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人类个体的创造力具有时变性——其将随着个体的学习与成长而不断发生变化。把握与运用科技人才创造力时变的规律(即时变规律),是我们有效地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重要前提。本文所作的研究,涉及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及该时变规律的借鉴与运用这两个方面。关于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经从两种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两类不完全协调的研究结论:其一是基于社会学统计分析的“(单峰)威布尔分布”,其二是基于人才资源开发学逻辑分析的“双S曲线”假说。这两类研究成果的主要分歧之一,是科技人才在45岁以后创造力是否“迅速下降”这一问题。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和逻辑分析之外的第三种研究思路,在引入“创造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可靠性理论提出了科技人才创造力时变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证研究证明了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应符合“多峰”的多重威布尔分布。这一结论,为沟通两类既有成果并解释、协调二者之间的分歧提供了条件。关于“多峰”时变规律在科技人才开发的应用方面,本文将该规律与实证研究中典型“样本”所提供的启示及人才资源开发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了面向个体一生的“充分开发”和“全生涯开发”的思路,并特别提出应重视对中年及老年科技人才的开发。
胡炳仙[10](2006)在《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文中提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重点大学政策已经成为一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格局的重要教育政策。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视角,以分析政策主体的权力结构特征和权力分配形式为要旨,探讨重点大学政策的政策特征与制度逻辑,并提出重点大学政策的未来图景。在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赶超世界高等教育先进国家的重要措施,推出重点大学政策具有普遍的国家战略意义。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比较分析韩国、德国与日本的重点大学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提出韩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经验与教训。我国重点大学政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以政策特征为标准,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全面学习苏联”阶段、“提高教育质量”阶段、“重点建设”阶段、“创建一流大学”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基本政策特征,笔者认为我国重点大学政策是计划体制的产物。它是政府主导的,以提高重点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政策目标,通过重点资助重点投入的形式,调整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分配格局,实现预定国家与政府需要的政策。其主要特征是:1)重点大学政策的价值基础是“效率优先”。政府为了实现效率优先,通过国家权力以制度化形式集中各种资源以确保精英主义教育的垄断地位。2)重点大学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特定时期某种国家战略需要。3)重点大学政策的政策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政府力量在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价等过程中起绝对主导的作用;4)政府采用渐进式的决策模式,政策以政治精英的意志为政策起点,由下级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5)采用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政府被赋予最高权威的执行与监控地位。就政策的科学性而言,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存在三个缺陷:第一,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决策机制;第二,缺乏可靠的政策监督机制;第三,缺乏客观的政策评估机制。重点大学政策是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相互规约的结果,高度集权的传统政治文化和“官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了规约该项政策的内在制度,部门主义的规制制度、全能主义的单位组织制度和单一标准的评价制度是对该政策产生刚性制约的外在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相互交织,导致重点大学政策成为一项制度化的精英主义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因此,优化重点大学政策,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相关制度进行重建,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视政策研究,提高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第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塑造服务型政府。特别是继续推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第二,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健全社会问责制度。第三,推动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第四,重视政策研究,提高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教授谈如何提高人的创造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教授谈如何提高人的创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研究启示 |
2.2 创造力理论 |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研究启示 |
2.3 人格特质理论 |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主要特征 |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
5.1.1 外部形成因素 |
5.1.2 内部形成因素 |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
7.1 发展思路 |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
7.2 主要策略 |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
7.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 |
2.关于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 |
3.关于日本基础研究的研究 |
4.关于日本科技能力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3.创新之处 |
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
1.创新能力 |
2.日本基础研究 |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1.创新理论 |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二、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演变 |
(一)复苏时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1945-1955) |
1.复苏时期的创新环境 |
2.复苏时期的创新投入 |
3.复苏时期的创新产出 |
(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1955-1973) |
1.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创新环境 |
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创新投入 |
3.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创新产出 |
(三)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1973-1991) |
1.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创新环境 |
2.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创新投入 |
3.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创新产出 |
(四)经济低迷时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构建(1991-今) |
1.经济低迷时期的创新环境 |
2.经济低迷时期的创新投入 |
3.经济低迷时期的创新产出 |
三、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动力分析 |
(一)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内部动力 |
1.复苏时期的内部动力 |
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内部动力 |
3.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内部动力 |
4.经济低迷时期的内部动力 |
(二)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外部动力 |
1.复苏时期的外部动力 |
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外部动力 |
3.经济低速发展时期的外部动力 |
4.经济低迷时期的外部动力 |
四、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过程分析 |
(一)技术引进为主的模仿阶段 |
1.技术引进的重视 |
2.技术引进种类的分布 |
(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改进阶段 |
1.产学官合作的推进 |
2.基础研究的发展 |
(三)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阶段 |
1.产学官合作的深化 |
2.大学的国立法人化改革 |
五、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对我国的启示 |
(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二)推进专利战略的实施 |
(三)重视科技创新制度的建设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前和二战期间科技发展及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
(一)科技发展对欧洲战场的战争进程的影响 |
(二)科技发展对太平洋战场的战争进程的影响 |
(三)原子弹的研制与实战使用加快了二战的结束 |
二战后70年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
(一)欧洲科技发展对战后美国的影响很大 |
(二)战后大部分重要技术创新源于美国 |
(三)战后美国的科技创新迅速扩展到西方盟国 |
(四)苏联成为战后科技革命的一支生力军 |
(五)战后科技革命既催生了新兴工业又改变了传统工业 |
三战后科技革命对国际安全的主要影响和特点 |
(一)美苏核均势抑制了大规模核战争的发生 |
(二)“战后世界”并不“和平”充满了武力冲突和局部战争 |
(三)推行经济军事化政策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
(四)尖端武器技术发展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
(五)日本的民生科技实力成为国际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砝码 |
(六)科技革命成果本身引发了新的国际安全问题 |
(七)“环境安全”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安全问题 |
四结语 |
(4)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献述评 |
2理论推演与概念模型 |
2.1理论推演 |
2.2实证案例检验 |
3量表开发与验证研究 |
3.1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 1) 量表开发 |
( 2) 数据收集 |
3.2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验证性性因子分析 |
( 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 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研究方法、分析与结果 |
4.1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证据推理与效用性分析 |
5总结与讨论 |
5.1本学科(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试验手段的运用 |
5.2成熟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试验手段的运用 |
5.3科学方法和工具类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试验手段的运用 |
(5)日本科教战略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二、先行研究成果回顾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日本科学家与自然辩证法思想 |
一、汤川秀树、坂田昌一、朝永振一郎及其研究 |
二、小林诚、益川敏英及其研究 |
三、南部阳一郎、小柴昌俊、江崎玲於奈及其研究 |
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日本科学家理论指导 |
第二章 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战略与自然辩证法思想 |
一、日本首相国会施政报告概述 |
二、日本历代首相施政报告中科学技术战略思想 |
三、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战略阶段划分与阶段特征 |
(一) 第1阶段(伊藤博文~铃木贯太郎) |
(二) 第2阶段(东久迩宫稔彦~吉田茂) |
(三) 第3阶段(鸠山一郎~田中角荣(第2次执政)) |
(四) 第4阶段(田中角荣(第2次执政)~铃木善幸) |
(五) 第5阶段(中曾根康弘~安倍晋三) |
四、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战略思想解读 |
(一)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二) 坚持自主创新思想 |
(三) 坚持科学技术·人·自然的“和谐”思想 |
(四) 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
五、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战略制定的影响 |
第三章 日本国家教育理念与自然辩证法思想 |
一、日本历代首相施政报告中教育理念 |
二、日本国家教育理念解读 |
(一) 坚持教育立国思想 |
(二) 坚持教育变革思想 |
(三)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
(四) 坚持产官学一体思想 |
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日本国家教育理念确立的作用 |
第四章 日本科教战略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发展对中国启示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日本的影响和价值 |
二、日本科教战略给予中国的启示 |
(一)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予中国的启示 |
(二) 日本科教战略给予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外生与内生动力共存: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动因 |
2.1 社会发展的热切期待 |
2.2 大学提升的迫切需要 |
2.3 学科调整的急切期盼 |
第3章 国际与国内战略共进: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进程12 |
3.1 “COE 基地建设计划” |
3.2 “21 世纪 COE 计划” |
3.3 “全球 COE 计划” |
第4章 继承与发展并举: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特点 |
4.1 继承性 |
4.2 发展性 |
4.3 透明性 |
4.4 竞争性 |
4.5 灵活性 |
第5章 走向卓越的不凡之路: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经验 |
5.1 资助对象多样 |
5.2 注重评价结果 |
5.3 建立退出机制 |
第6章 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成效 |
6.1 人才培养 |
6.2 科学研究 |
6.3 学科建设 |
6.4 国际交流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7)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 |
一、 问题的提出:日本大学“诺贝尔奖井喷现象” |
二、 核心概念:大学创新能力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
二、 关于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主要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二、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方法论 |
二、 研究的方法策略 |
第五节 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国际背景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创建时期:1877—1917年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自立时期:1918—1945年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重建时期:1946—2003年 |
四、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超越时期:2004年—现在 |
第三节 日本国立大学组织转型案例 |
一、 东京大学的组织转型之路 |
二、 京都大学的组织转型之路 |
第四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多重结构化的学术组织体系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治理逻辑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育人的理性主义与办学的实用主义双重信念 |
第二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的外部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教育审议会制度 |
一、 宪政背景下的日本审议会制度 |
二、 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三、 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
四、 审议会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二节 财政制度 |
一、 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 案例:白川英树利用教官积算校费取得重要发现 |
四、 财政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节 “科研费”制度 |
一、 日本大学科研经费体系中的“科研费”制度 |
二、 日本大学“科研费”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三、 案例: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组织转型与“科研费”制度 |
四、 “科研费”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节 产学合作机制 |
一、 产学合作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产学合作机制的历史嬗变 |
三、 案例:重视知识早期应用的铃木偶联反应 |
四、 产学合作机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五节 科研定位战略 |
一、 大学科研定位战略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科研定位“巴斯德象限”取向的历史发展 |
三、 日本大学科研定位“巴斯德象限”取向的历史成因 |
四、 案例: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 |
五、 科研定位战略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六节 学会组织 |
一、 学会组织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
二、 日本学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以日本物理学会为案例 |
三、 学会组织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的内部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治理机制 |
一、 大学治理机制的内涵与流变 |
二、 日本大学治理机制的历史变革 |
三、 治理机制设计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二节 讲座制 |
一、 大学讲座制的源与流 |
二、 日本国立大学讲座制的历史演进 |
三、 讲座制人才培养案例:以野依良治的受教育与被识别为例 |
四、 讲座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节 教学机制 |
一、 教学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教学机制的历史演变 |
三、 具有日本特点的教学机制案例 |
四、 教学机制对师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节 教养教育制度 |
一、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形成之源 |
二、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制度的历史推演 |
三、 科学教养案例:福井谦一运用物理学方法解决化学难题 |
四、 教养教育制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五节 学科建设战略 |
一、 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教授层面学科建设战略:以物理学学科为案例 |
三、 日本大学学科建设战略与大学创新能力 |
第六节 国际化战略 |
一、 大学国际化的内涵与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 |
二、 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化 |
三、 国际化进程中追赶战略案例:白川英树的国际合作研究 |
四、 国际化进程中建设自我国际中心案例:小柴昌俊的国际项目研究 |
五、 国际化战略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七节 大学文化发展逻辑 |
一、 作为世界文化一极的日本文化及其大学文化 |
二、 日本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 |
三、 日本大学文化发展逻辑的生成动力 |
四、 大学文化发展逻辑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的统合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建构的基本特征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组织要素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权力要素 |
四、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信念要素 |
五、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历史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科学精神与诺贝尔科学奖 |
2.1 科学精神 |
2.1.1 科学精神的内涵 |
2.1.2 科学精神的特征 |
2.2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 |
2.2.1 科学理性精神 |
2.2.2 实事求是精神 |
2.2.3 怀疑批判精神 |
2.2.4 开拓创新精神 |
2.2.5 团结协作精神 |
2.2.6 无私奉献精神 |
3 我国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3.1 传统文化的影响 |
3.2 教育模式的影响 |
3.3 社会因素的影响 |
4 科学精神在高校中的培养 |
4.1 高校中培养科学精神的意义 |
4.2 高校中对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
4.3 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介绍 |
1.1.1 课题背景 |
1.1.2 本项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创造力时变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创造力时变规律的人才开发对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基础 |
1.3.1 创造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
1.3.2 创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对“科技人才创造力时变规律”的理论分析 |
2.1 创造系统 |
2.1.1 创造系统的内部描述 |
2.1.2 创造系统的边界 |
2.1.3 创造系统的演化 |
2.2 创造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2.2.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
2.2.2 失效密度函数的现实含义 |
2.3 “科技人才创造力时变规律”模型的假设 |
2.3.1 建模方法 |
2.3.2 两重威布尔混合模型 |
2.3.3 多重威布尔混合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人才创造力时变规律”的数学模型 |
3.1 数据收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统计表设计 |
3.1.3 关于收集数据的说明 |
3.2 完整数据和截尾数据 |
3.3 数据样本的建模结果及其“多峰”特征 |
3.3.1 基于图形选择模型 |
3.3.2 不同学科的样本建模结果分析 |
3.3.3 不同社会环境的样本建模结果分析 |
3.4 对多重威布尔混合模型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峰曲线在科技人才开发中的应用 |
4.1 多峰曲线对科技人才开发的启示 |
4.1.1 充分人才开发 |
4.1.2 科技人才充分开发时的多峰曲线 |
4.1.3 中老年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价值 |
4.2 全生涯科技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2.1 继承期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2.2 黄金期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2.3 衰退期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4.3 科技人才开发策略 |
4.3.1 创造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自我开发 |
4.3.3 微观开发环境建设 |
4.3.4 宏观开发环境建设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图表目录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 |
2 国际背景:日、韩、德的重点大学政策 |
2.1 韩国重点大学政策的过程及内容 |
2.2 日本重点大学政策的过程及内容 |
2.3 德国重点大学政策的过程及内容 |
2.4 韩日德重点大学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
3 全面学习苏联:五十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 |
3.1 重点大学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政策过程与内容 |
3.3 五十年代重点大学政策的基本特点 |
4 提高教育质量:六十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 |
4.1 政策过程与内容 |
4.2 六十年代重点大学政策的特点 |
5 重点建设:八十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 |
5.1 邓小平同志关于重点大学职能的重新定位 |
5.2 重点大学政策的恢复:《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出台 |
5.3 重点学科评选与建设 |
5.4 七五、八五期间“重中之重”项目的启动与建设 |
6 创建一流大学:九十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 |
6.1 政策背景 |
6.2 “211 工程”的政策过程 |
6.3 “211 工程”的政策内容及实施 |
6.4 “211 工程”的实施效果 |
6.5 “985 工程”的政策过程与实施 |
7 我国重点大学政策的特征与问题 |
7.1 我国重点大学政策的特征 |
7.2 我国重点大学政策的主要问题 |
8 制度障碍:重点大学政策中的国家权力 |
8.1 价值的倾覆:重点大学政策的合法性危机 |
8.2 内在制度:国家权力的价值规约 |
8.3 外在制度:国家权力的结构性规约 |
9 制度重建与政策建议:重点大学政策的走向 |
9.1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塑造服务型政府 |
9.2 发展教育中介组织,健全社会问责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重点大学政策的相关政策文件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目录 |
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教授谈如何提高人的创造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2]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研究[D]. 应海涛. 长安大学, 2017(02)
- [3]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 冯昭奎. 国际安全研究, 2015(04)
- [4]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J]. 陈雅兰,戴顺治,郑琳琳,卢忠鸣,黄锨. 科学学研究, 2015(04)
- [5]日本科教战略与自然辩证法思想发展研究[D]. 刘桂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6]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研究[D]. 姜检平. 吉林大学, 2013(09)
- [7]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D]. 丁建洋. 南京大学, 2013(08)
- [8]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D]. 叶耀淞. 郑州大学, 2010(05)
- [9]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时变规律及其应用[D]. 于光. 北京工业大学, 2007(01)
- [10]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D]. 胡炳仙.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