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院所专项技术资金管理有章可循(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怡[1](2020)在《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关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新引擎,而科技成果转化的顺畅运行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保驾护航。在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闵行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先行先试,初步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基本满足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需要。然而笔者在现实工作和实际调研中发现,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具体的执行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制约了政策实施的成效。当前学界对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及其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已然开展了诸多探讨,但对政策的执行层面研究总体偏少,尤其是基层政府执行层面的实证研究。为了对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政策执行综合模型、政策工具理论、三重螺旋创新理论等为工具建构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详细梳理了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主要内容,在政策工具视角下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从政策执行主体及职责分工、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执行成效等方面考察了政策的执行现状。其次,结合针对若干政策执行人员和政策目标对象的深度访谈,本文深入探究了当前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原因,主要包括目标群体接受及顺从政策存在困难、政策本身及其细则的合理性存疑、执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还不充分、政策执行人员综合素养存在局限、外部因素对政策顺畅执行产生制约等。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提升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程度、完善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清晰度、加强执行部门内部协作和外部协同、优化执行人员服务观念和职业素养、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成果转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成效的建议。本文对于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成效和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也能为上海市其他辖区和以上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城市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高当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能力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邱必震[2](2020)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关键是构建与之适配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来看,协同创新的合作主体间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以及协同合作缺乏深度、效度的问题较为普遍。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前期的合作伙伴选择机理以及后期的主体合作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对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适应网络复杂系统的研究不够。因此,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及主体间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合作伙伴)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协同创新内涵为研究逻辑起点,按照“主体合作决策—主体合作机制设计—主体合作绩效评价—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研究思路,基于网络组织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模糊集技术、博弈论和传染病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决策研究。论文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牵头单位(高校)选择合作伙伴应综合评判候选合作伙伴的主体表现和协同表现,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确立了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数学模型。(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论文基于知识扩散理论及其动力学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机理和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确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过程的核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基于知识传播机理分析,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知识决策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建立了基于多人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知识应用的风险研究,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系统工程方法技术,确立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因素备选集,并形成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通过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和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四条路径(合作主体行为整合、合作系统界面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合作主体信任管理)。基于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角色,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二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制模型。基于网络知识扩散理论,运用生物学视角及SIR传染病模型,将生物学基因理论和组织基因思想运用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评价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增量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张亦佳[3](2020)在《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政府和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保证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但是,我国仍存在着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效率较低、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推行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活动、创建合理高效的考核评估系统迫在眉睫。文章以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作为研究数据与对象,首先进行相关理论上的铺垫,判明、梳理了全国研究者对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有关研究论文,并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出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本质、原则与目标。其次,以《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指导思想,分析总结了湖南省永州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程序与相关原则,同时借鉴参考永州市统计年鉴,对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投量、投向和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再次,分别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流程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两个方面来考察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紧接着,根据永州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分别对组织管理流程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对优化前后的组织管理流程与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对比,采用优化后的评价指标对随机选取的部分项目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评价结果并得出结论。论文研究期望能够为提高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质量,推动永州市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为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合理程度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杨敏敏[4](2020)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是指导技术创新的根本性方法。然而,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慢,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表现在政策法规的体系和结构存在缺陷,与产学研合作开展的诸多环节和过程不能有效衔接,不能满足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技术创新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依据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的政策法规进行构建和说明,并提出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文本分析。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缺少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专门立法,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指导激励性不足,地方规章的可执行力不强。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合作主体的责权界定不清晰,科研经费管理存在漏洞,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明确。接着,选取产学研合作的几个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专利权保护这几个方面,分析案例中所反映的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学研政策法规完善的建议。结构方面,注重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提高部门规章的指导性,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体系方面,明确创新主体职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周小安[5](2020)在《合作环境支持度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X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已然成为发展的中心主题,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的联合创新活动作为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作为国家的经济、金融中心,近年来科技创新也逐步发展,拥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但是,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压力持续增大的现状,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创新引领能力不够、科技创新驱动动力不足、科研管理重理论研究轻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出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从而对促进产学研合作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而企业作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因组织自身属性以及外部环境差异,其各自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现状也是存在差异的。已有的政府角度的研究,学者们多基于对某一方面的论述,研究结果较为单一,不够全面,本文综合整理并对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进行清晰界定,对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深入挖掘,创新地将其归纳为2类,探讨刺激性环境维度和保障性环境维度分别对企业是否选择进行产学研合作产生怎样的影响,从保障性机制和刺激性政策方面提出制度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本文以上海X园区为例,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政府行业政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刺激性行业政策因素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其次,对X园区中的企业基本信息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并实地访谈了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基于此得出组织支持度以及保障性机制的影响。本文在研究探讨其中的影响作用机制中用数据实证得出,就单纯促进产学研合作而言,政府的直接刺激性政策支持对其没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反而有一定的反向调节作用。而提供的保障性机制,尤其是避免欺诈的风险担保机制和信息的安全保障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学研合作。这与之前我们理解的政府扶持或促进性政策的有效性被普遍接受相矛盾,同时也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因此,为了更好促进产学研合作,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保障性机制的建设,为各方主体合作提供一个保障合作的公平安全的环境,而非即时性的直接刺激性政策。
李承晴,李常有,胡启相,杨菊,徐加勇,王颖,解艳蓉,张潇月[6](2020)在《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研院所作为我国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既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要求,也是推动公益性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文章从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组织结构、制度框架、法人自主权等方面系统梳理归纳了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难点,总结提出了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以较早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践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例,重点阐述了其以自治章程、理事会为主要框架以及外部政策保障和内部管理制度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管理机制,其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为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的深入实践推广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杨剑钊[7](2020)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时代变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国家不断加大产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突出带动作用,因此其发展得到国家重点支持。为实现产业的持续创新,需要创新范式的变革,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解决高技术产业所面临的创新主体关联不够紧密、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创新活动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首先,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出发,基于系统理论对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其次,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切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剖析,设计由共生机制和进化机制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再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性界定、共生结构分析和共生效应进行揭示。从共生伙伴选择、共生利益分配、共生体系治理三个子机制总体设计共生机制,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和仿真方法对高技术核心企业和共生主体间关系以及政府第三方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系统进化内涵与特征出发,提炼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设计进化机制。对进化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行分析,构建进化动力机制;从创新学习、创新催化和创新涌现三个方面描述进化成长机制;采用传染病传播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扩散机制进行研究;建立市场双寡头模型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然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基于效率内涵对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从投入因素、产出因素和影响因素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SFA方法和DEA方法构建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形成完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接着,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我国30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共生阶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规律,对共生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及影响进化阶段效率因素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影响规律,对进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计算结果分析,构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进化阶段效率的策略集;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进行设计。
韩联郡[8](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陈水胜[9](2018)在《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文中指出高效安全地使用科研经费,成为监管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上存上的主要问题,并从审计的角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丽娟[10](2018)在《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为区域创新提供其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及信息等创新要素并优化创新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07年,哈弗大学Michael Porter在其主编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中,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概念,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认为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创新资源在全球配置,创新成果全球共享,产业链向全球延伸,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创新活动在全球进行,“边界”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的“壁垒”。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协调发展新理念,旨在拓展区域及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进而形成发展的创新动力。随着创新驱动政策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不同空间单元为提升其创新竞争力,加快知识技术的流动及扩散,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在不同空间单元的配置,积极进行优势互补的跨界合作,推进跨界创新合作。再者,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带动下,现代科技创新越发复杂,不再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科技产品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及个性化在日益增强,科技研发费用及科研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创新成果的周期却越来越短,不确定性在增大,创新成本提高的同时风险也在日益加大;不同区域资源的“根植性”,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特色产业,而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单独一个区域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创新资源,拥有全面的创新优势。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凭一己之力进行创新已然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当前已对跨区域创新合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当前学者们对于创新合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较为深入,而对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关注则较少,跨区域创新合作理论还未形成体系,对于区域的选择大都取决于数据获取的便利性而选择以国家、省份、大区域板块或者城市作为空间尺度加以实证分析。在“区域协调战略”引领下,跨区域创新合作也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政府部门历年颁布的区域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在不断细化。介于我国关于区域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最小空间尺度为“城市”,以及城市是省域、大区域板块及国家的一部分,加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创新资源差异要比省域、大区域板块及国家之间的差异要大,互补优势更为明显,本文选取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提出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并对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跨城市创新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为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重点关注以专利合作为导向的跨城市创新合作,综合使用科学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经济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等方法,试图从空间视角以及网络视角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特征及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跨城市创新合作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上进行梳理,界定本文的研究区域范围,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理论分析。借鉴创新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提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含义,剖析其内涵,探究跨城市创新合作动因、运行机制及合作模式,同时探讨了空间结构及合作网络在跨城市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应用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从空间结构及合作网络资本角度去寻求如何提升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可能路径,以此构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理论框架,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实证分析。利用Arcgis软件、Geoda软件相关分析工具及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城市的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实证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的整体网及个体网特征进行探究,并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的跨城市创新合作形式、技术领域空间分布、网络资本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影响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相关分析。第五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利用EVIEWS软件、线性回归法对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利用计量经济法、空间杜宾模型对跨城市创新网络资本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讨。第六章及第七章为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基于前文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总结归纳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科研院所专项技术资金管理有章可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研院所专项技术资金管理有章可循(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框架构建 |
第三章 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文本分析 |
一、闵行区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二、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主要内容 |
三、政策工具视角下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现状 |
一、执行主体及职责分工 |
二、政策执行的过程 |
三、政策执行的成效 |
第五章 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分析 |
一、目标群体接受及顺从政策存在困难 |
二、政策本身及其细则的合理性存疑 |
三、执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还不充分 |
四、政策执行人员综合素养存在局限 |
五、外部因素对政策顺畅执行产生制约 |
第六章 提升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成效的建议 |
一、提升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程度 |
二、完善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
三、加强执行部门内部协作和外部协同 |
四、优化执行人员服务观念和职业素养 |
五、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成果转化氛围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协同创新内涵研究 |
1.3.2 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
1.3.4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方法 |
2.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
2.1.1 创新与协同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 |
2.2 网络组织理论 |
2.2.1 网络组织的概念 |
2.2.2 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
2.2.3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 |
2.3.2 博弈思想及其技术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
3.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与功能 |
3.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
3.2.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3.2.2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
3.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与结构 |
3.3.2 基于网络理论的合作伙伴决策过程分析 |
3.3.3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建模 |
3.4.1 决策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2 条件假设 |
3.4.3 决策模型构建 |
3.5 算例求解 |
3.5.1 背景介绍 |
3.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3 算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
4.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框架模型 |
4.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框架模型 |
4.1.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过程机制框架模型 |
4.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
4.2.1 主体间合作的内部推动力 |
4.2.2 主体间合作的外部牵引力 |
4.2.3 主体间合作的支撑力 |
4.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机制 |
4.3.1 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特征及模式 |
4.3.2 基于SIR传染模型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
4.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
4.4.1 利益分配原则确立 |
4.4.2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4.4.3 算例分析 |
4.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风险管理机制 |
4.5.1 主体间合作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
4.5.2 主体间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4.5.3 主体间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
5.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系统特性 |
5.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2.1 影响因素选取的基本原则 |
5.2.2 初始影响因素识别 |
5.2.3 基于专家审议法的影响因素筛选 |
5.2.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 |
5.3.1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5.3.2 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量化 |
5.3.3 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2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建议 |
6.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 |
6.1.1 加强主体合作行为辨识与整合 |
6.1.2 实施协同创新系统界面管理 |
6.1.3 动态调整优化合作伙伴 |
6.1.4 加强主体间合作信任管理 |
6.2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
6.2.2 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 |
6.2.3 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6.2.4 加强协同创新评价和监督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评价问卷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3)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3.3 综合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存在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政科技专项资金 |
2.1.2 绩效评价 |
2.1.3 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状 |
3.1 永州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介绍 |
3.1.1 市情简介 |
3.1.2 项目情况 |
3.1.3 项目运行过程 |
3.2 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
3.2.1 组织管理流程 |
3.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4 永州市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组织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现场工作情况表不完善 |
4.1.2 缺乏专项资金满意度调查 |
4.1.3 未开设专户和建立专账 |
4.1.4 信息化系统缺失 |
4.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指标设置侧重点不明显 |
4.2.2 项目评价指标不全面 |
4.2.3 指标权重不合理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制度体系不完善 |
4.3.2 管理模式不成熟 |
4.3.3 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
4.4 本章小结 |
5 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方案 |
5.1 组织管理流程的优化 |
5.1.1 绩效评价情况表的优化 |
5.1.2 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 |
5.1.3 加强事前监督严控项目审核 |
5.1.4 完善事中监督规范资金使用 |
5.1.5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5.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5.2.1 修改指标及增加个性化指标 |
5.2.2 优化项目评价指标标准 |
5.2.3 优化后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绩效评价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6.1 组织管理流程对比分析 |
6.1.1 绩效评价情况表的对比分析 |
6.1.2 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 |
6.1.3 监督与评价结果运用的对比分析 |
6.2 指标体系对项目评价效果的对比分析 |
6.2.1 优化前的评价效果 |
6.2.2 优化后的评价效果 |
6.2.3 新旧指标体系评价效果的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科技发展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部分个性指标 |
附件B 科技发展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完整指标 |
附件C 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财政绩效评价满意度调査问卷 |
附件D 调査问卷 |
附件E 指标权重系数的专家评分表 |
附件F |
致谢 |
(4)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产学研合作 |
1.5.2 政策法规的结构 |
1.5.3 政策法规的体系 |
1.5.4 科研成果转化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文本分析法 |
1.7.3 案例分析法 |
1.8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8.1 重难点 |
1.8.2 创新点 |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 |
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 |
2.1.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框架 |
2.1.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特点 |
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 |
2.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框架 |
2.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特点 |
2.3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基本要求 |
2.3.1 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对专门立法的需要 |
2.3.2 体现合作主体之间互助互通互享的利益需求 |
2.3.3 需要完善的系统性配套政策法规保障 |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存在的问题 |
3.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 |
3.1.1 综合性科技法律与行政法规过于宏观,规范性不够 |
3.1.2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能有效衔接,引导性不足 |
3.1.3 地方规章与实施办法没有细化操作,可执行力不强 |
3.1.4 地方照搬国家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不明确措施不具体 |
3.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 |
3.2.1 合作主体的职责界定不清晰 |
3.2.2 科研经费与设备的管理规定过细过严 |
3.2.3 科技中介的引导与规范跟不上现实需要 |
3.2.4 成果转化和应用规定跟不上现实需要 |
3.2.5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保护力度不够 |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相关案例研究 |
4.1 科研经费与成果转化案 |
4.1.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1.2 案例问题小结 |
4.2 科研经费贪污案 |
4.2.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2.2 案例问题小结 |
4.3 合作主体职责争议案 |
4.3.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3.2 案例问题小结 |
4.4 企业诉科技中介机构案 |
4.4.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4.2 案例问题小结 |
4.5 专利权侵权案 |
4.5.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5.2 案例问题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建议 |
5.1 结构构建方面 |
5.1.1 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 |
5.1.2 提高职能部门法规规章的兼容性和指导性 |
5.1.3 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度 |
5.1.4 提高政策与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5.2 体系构建方面 |
5.2.1 明确合作主体的职责与权力 |
5.2.2 加强科研经费与设备管理 |
5.2.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2.4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
5.2.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合作环境支持度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X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合作环境对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综述 |
1.3.2 产学研合作主体视角研究 |
1.3.3 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三螺旋”理论 |
1.4.2 交易费用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地访谈法 |
1.5.4 实证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思路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合作环境支持度概念开发 |
2.1 产学研合作下的环境支持度概念开发 |
2.2 合作环境支持度文献综述 |
2.2.1 产学研合作政策相关研究 |
2.2.2 产学研合作机制相关研究 |
2.3 合作环境支持度维度指标界定 |
2.3.1 刺激性环境维度 |
2.3.2 保障性环境维度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 组织支持度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关系 |
3.2 合作环境支持度对组织支持度与产学研合作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1 刺激性环境维度对组织支持度与产学研合作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2 保障性环境维度对组织支持度与产学研合作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基于X园区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研究设计过程 |
4.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1.2 样本特征 |
4.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4.2.1 变量选取与测度 |
4.2.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3.1 回归结果描述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章 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议 |
5.1 侧重加强保障性机制建设,减少不必要的即时性刺激性政策 |
5.2 构建避免欺诈的担保机制,为促成产学研合作营造必要条件 |
5.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增加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可能性 |
5.4 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田野日志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 |
1.1 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
1.2 组织结构 |
1.3 制度框架 |
1.3.1 决策领导体系制度 |
(1)章程 |
(2)理事会制度 |
(3)院所长负责制 |
(4)决策审议机制 |
1.3.2 运行管理保障制度 |
(1)人事管理制度 |
(2)财务管理制度 |
(3)资产管理制度 |
(4)科研管理制度 |
(5)成果管理制度 |
(6)评价考核制度 |
1.4 法人自主权 |
(1)人事及岗位设置自主权 |
(2)科研及经费支配自主权 |
(3)激励及收入分配自主权 |
2 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
2.1 难点分析 |
(1)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与理解 |
(2)科研事业单位产权制度问题 |
(3)理事会构建及决策作用的发挥 |
(4)法人治理结构适用范围及界定 |
2.2 对策分析 |
3 探索与实践 |
3.1 探索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科技体制改革及相关背景 |
3.2 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实践经验 |
4 结论 |
(7)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概述 |
2.1.1 高技术产业内涵及特征 |
2.1.2 高技术产业创新内涵及特征 |
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
2.2.1 高技术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2.2.2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
2.2.3 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
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 |
2.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2.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 |
2.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 |
2.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框架 |
2.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2.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 |
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建 |
3.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界定 |
3.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 |
3.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 |
3.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设计 |
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伙伴选择机制 |
3.2.1 共生伙伴选择动力构成 |
3.2.2 共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 |
3.2.3 共生伙伴选择机制构建 |
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利益分配机制 |
3.3.1 共生利益构成 |
3.3.2 共生利益分配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3 共生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
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体系治理机制 |
3.4.1 共生治理体系构成 |
3.4.2 共生体系治理下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3 共生体系治理机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研究 |
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构建 |
4.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含义 |
4.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特点 |
4.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 |
4.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设计 |
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力机制 |
4.2.1 进化内生动力 |
4.2.2 进化外生动力 |
4.2.3 进化动力机制构建 |
4.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成长机制 |
4.3.1 进化成长中创新学习的作用 |
4.3.2 进化成长中创新催化的作用 |
4.3.3 进化成长中创新涌现的作用 |
4.3.4 进化成长机制构建 |
4.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扩散机制 |
4.4.1 进化扩散内涵 |
4.4.2 进化扩散模型构建 |
4.4.3 进化扩散模型分析 |
4.5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 |
4.5.1 进化追逐内涵 |
4.5.2 进化追逐模型构建 |
4.5.3 进化追逐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5.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5.1.1 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5.1.2 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1.3 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 |
5.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
5.3.1 基于SFA的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基于DEA的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6.1.2 实证数据来源 |
6.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 |
6.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 |
6.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 |
6.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与运行保障措施 |
7.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 |
7.1.1 增加资源投入并转变方式 |
7.1.2 加强产学研用协作 |
7.1.3 完善产业体系建设 |
7.1.4 促进民营成分发展 |
7.1.5 完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7.1.6 完善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
7.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7.2.1 宏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2 中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3 微观层面保障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 |
二、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待完善 |
(二) 科研经费监管不到位 |
1. 监督管理机制滞后。 |
2. 经费监管软弱无力。 |
3. 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
4. 监管制度操作性不强。 |
(三) 农业科研院所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监管机制 |
1. 项目管理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衔接不紧密。 |
2. 资产管理部门与经费管理部门衔接不紧密。 |
(四) 预算编制不合理 |
(五) 项目支出与科研实际脱节 |
(六) 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没有进行分类管理 |
三、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的主要对策 |
(一)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管理制度 |
(二) 规范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 |
(三) 发挥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作用 |
(四) 建立科研项目管理问责机制 |
(五) 提高法律意识, 有效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
(10)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创新合作相关理论 |
1.3.2 跨城市创新合作相关理论 |
1.3.3 创新合作及跨城市创新合作实证分析相关文献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域选择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分析 |
2.1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支撑 |
2.1.1 创新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跨城市创新合作理论分析 |
2.2.1 跨城市创新合作概念界定 |
2.2.2 跨城市创新合作动因 |
2.2.3 跨城市创新合作运行机制 |
2.2.4 跨城市创新合作模式 |
2.2.5 空间结构、网络资本在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应用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空间分析 |
3.1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空间差异的测度 |
3.2.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绝对差异 |
3.2.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全局空间趋势分析 |
3.3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方差变异分析 |
3.4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1 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基础 |
3.4.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分析 |
4.1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跨城市创新合作总体状况分析 |
4.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特征 |
4.3.1 整体网分析 |
4.3.2 个体网分析 |
4.4 跨城市创新合作形式 |
4.5 跨城市创新合作技术领域的空间分布 |
4.5.1 跨城市创新合作在技术领域的总体分布情况 |
4.5.2 跨城市创新合作在技术领域的空间分布 |
4.6 网络资本与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5.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布局方面 |
6.1.1 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的空间差异大,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态势 |
6.1.2 跨城市创新合作存在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两集聚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
6.2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方面 |
6.2.1 整体网络关系稀疏,网络结构越来越分散,网络密度及派系发展还有待丰富 |
6.2.2 重要节点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及各省会城市,其中心性和控制力还需提升 |
6.2.3 跨城市创新合作网呈现异配性 |
6.2.4 各城市在技术领域方面的跨城市创新合作并未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 |
6.3 跨城市创新合作系统方面 |
6.3.1 跨城市合作创新驱动子系统未实现有效协同 |
6.3.2 跨城市创新合作主体的主动性有待提升 |
6.3.3 跨城市创新合作环境仍不完善 |
6.4 政策体系方面 |
6.4.1 行政壁垒导致各城市发展规划的割裂 |
6.4.2 区域发展规划泛化及重叠导致恶性竞争 |
第7章 推进跨城市创新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缩小各城市跨城市创新合作能力上的空间差异 |
7.1.1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 |
7.1.2 核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 |
7.2 优化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 |
7.2.1 提升网络规模及网络密度 |
7.2.2 提高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中核心城市的中心性和控制力 |
7.2.3 发挥各城市特色技术领域的优势 |
7.3 加强各城市的网络资本建设 |
7.4 构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协调机制 |
7.4.1 搭建信息共享机制 |
7.4.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7.4.3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
7.5 营造有利于跨城市创新合作的良好环境 |
7.5.1 搭建跨城市创新合作的服务平台 |
7.5.2 发挥政府部门在跨城市创新合作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科研院所专项技术资金管理有章可循(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闵行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执行研究[D]. 张思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D]. 邱必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永州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研究[D]. 张亦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D]. 杨敏敏. 河北大学, 2020(08)
- [5]合作环境支持度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X园区为例[D]. 周小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现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J]. 李承晴,李常有,胡启相,杨菊,徐加勇,王颖,解艳蓉,张潇月.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1)
- [7]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D]. 杨剑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J]. 陈水胜. 中国农业会计, 2018(11)
- [10]跨城市创新合作空间结构、合作网络及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陈丽娟. 辽宁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