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宏雁[1](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陈烨[2](2020)在《知识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如何创造并保持自身核心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由于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已被公认为企业发展的有效驱动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加大智力资本投资力度,旨在通过对智力资本的高效管理,使企业获得更大收益。然而一些高智力资本储备、低成长绩效的实际案例表明,超竞争环境下智力资本并非企业长足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不明晰,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资源基础论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异质资源,能力基础论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力的高低。能力基础论作为资源基础论的延伸和拓展,揭示了资源和能力间的相互关系,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实际并不矛盾。因此,在动态变化的知识经济环境下,本文基于知识动态能力角度实证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的相关关系,旨在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智力资本、知识动态能力和企业成长绩效的内涵,并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维度,将知识动态能力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三维度。同时构建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模型,通过选取326家有效企业样本,基于知识动态能力的视角实证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三维度对成长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智力资本三维度对知识动态能力三维度有显着正向影响,知识动态能力三维度对成长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此外,知识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均在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结构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资本与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继而,基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背景,分别从智力资本和知识动态能力的管理提升两方面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注重智力资本的培育,建立智力资本管理体制,加强动态能力的培育及提升和重视资源与能力的转化。本研究的价值体现如下:第一,目前,动态能力研究多基于组织管理的视角进行界定和划分,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科技企业,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界定、划分,并将研究扩展至传统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第二,重新整理、归纳并扩充了智力资本、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并以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为支撑,搭建智力资本——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成长绩效分析模型,拓展了相关领域实证研究的视角。第三,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智力资本和成长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帮助企业管理者厘清哪些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哪些智力资本值得重点关注,以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功效,降低投资风险,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第四,基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背景,本文分别从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的管理提升两方面对我国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对策建议,为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燕媛[3](2020)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文中认为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的底线。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产权职业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亟需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自身人格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也在于知识产权领域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队伍能够持续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更在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弥补当下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严重不足,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是指接受过专门系统的知识产权专业训练、具备知识产权从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获取各类资源、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自然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即谓适用且只适用于知识产权从业主体,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其宗旨,以保障知识产权职业活动为其职业目的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就其性质而言,除沿袭职业道德的非物质性、规范性以及实践性这三大属性外,又因知识产权职业群体的特殊,亦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这一属性。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初获成效,但同时尚存诸多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以及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等。细究问题之症结,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为解决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从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四大方面提出理想状态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一方面应当基于职业道德性质和适用范围分析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构建出一套统一且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这套内容体系既应包含适用所有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即包括树立“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的职业理想;坚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职业信仰;秉持“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职业态度;承担“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的职业责任;遵守“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的职业纪律以及提升“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业务能力等。同时,因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分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人员”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人员”三大类,这套内容体系也应包括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需适用的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如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遵循“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应遵循“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应遵循“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等核心职业道德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实际养成还依赖于有效养成路径的设置。基于此,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可从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的社会意识、宣传教育、奖惩以及组织管理四大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设置有效路径。譬如,社会意识层面需有效提升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宣传教育层面需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的效果;奖惩层面需规范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处理;组织管理层面需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进行科学的管理等。多措并举,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张聪[4](2019)在《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是最为活跃的知识获取、传播、应用以及创造的场所。特别是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综合实力以促进社会发展、助力创新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促进知识从高校向社会的有效传递,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创新的关键。本研究以开放式创新、责任式创新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了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外部资源是如何促进这一模式实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是在从事知识服务活动时,将供需双方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资源共享、任务共担以及价值共创的形式,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搜集、存储、传递、创造和应用以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活动。其次,为了维系交互的持续发生,本研究构建了高校知识服务交互式创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了战略引领层、流程操作层以及能力支撑层。这其中,战略引领层通过一定内容的战略选择、规划与实施引领了高校知识服务供需双方深层次互动合作。流程操作层通过知识服务的孕育、创生、应用以及保持阶段,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与服务的传递。能力支撑层则通过基础知识生产能力与协同服务应用能力两个维度支撑了知识服务的全过程。最后,本研究提出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还必须从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稀缺性的资源。这样的外部资源包括知识、资金、市场、技术以及制度等五类,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知识服务中介机构以及竞争对手等供给主体。
董凡[5](2019)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学者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司法实践,历来注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责任方式等问题的定性探究,而较少重视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原则、数额的确定等核心内容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实证分析。以致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一直饱受诟病,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学理界与实务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尚未充分发挥保护权利人、遏制侵权行为、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仅简单借用传统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内容,十分缺乏在传承继受基础上形成创新发展性质的研究成果。因此,国内多数研究结论与建议亦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赔偿低、举证难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基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特殊性以及我国司法审判实践的现实情势,围绕“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具体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路径”与“制度完善对策”四大主轴,设计研究框架,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本体内容构成与适用现状”部分,旨在探求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组成内容及其内涵。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意涵、制度功能、基本原则、多元赔偿方式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同时,通过对1769件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裁判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缺失基础理论指引、具体赔偿方式适用空间有限、法定赔偿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专门证据制度等显现问题。在“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部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基本原则两大方面。基于现有侵权情势严峻、赔偿额补偿效果遏制社会创新潜力以及传统民事损害赔偿理念难以解释突破法定赔偿上限等现实状况,进而强调“预防功能”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将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置放于同一功能价值位阶,以发挥其遏制侵权、促进创新的制度效果。传统民事损害赔偿以填平救济原则作为最主要的计赔原则,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在坚持填平救济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引入和确立市场价值原则和比例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三原则”内容体系。在适用填平救济原则作为确定赔偿实现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适用市场价值原则来确定初步的损害赔偿数额,再适用比例原则确定最终的合理损害赔偿额。在“赔偿方式及其适用规则”部分,实际损失应当厘清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法官在适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当持“分摊原则为原则,以整体市场价值原则为例外”的裁判逻辑;适用“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时,应当扩大合理许可费基准范围,适当援引域外计算合理许可费基数的司法经验;同时,应当确立“法定赔偿”的量化裁判标准。同时,我国应当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并在适用规则方面设计精细化赔偿倍数的考量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需从实体法、程序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方面进行完善。在实体法维度,应当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及适用关系,即构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基准、取消适用损害赔偿方法的法定位序限定等;删除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中“倍数”的立法措辞,而以“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方式代替;适当修正法定赔偿的最低判赔限制与至高判赔上限,以及统一“法定赔偿”的立法措辞;提出以“故意侵权”和“实施两次以上的侵权行为或者侵权情节严重”作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并且统一判赔倍数的幅度。在程序法维度,提出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收集阶段确立诉讼证据披露规则与证据保全规则;在诉讼庭审过程中确立举证妨碍规则以及降低证明标准的完善建议。在相关配套措施方面,应当强调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以及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通过上述完善对策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乔付玲[6](2019)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基于中兴通讯无形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知识成为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企业间的竞争己经不再是成本或价格的比拼,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核心因素。这促使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到底应该怎样经营管理无形资产,才能使其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最大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异军突起的企业,是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于一体的企业,非货币形式的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重要资本,是提升其企业价值、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良好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将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因此研究其无形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以往学者对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分类、无形资产管理的概念和分类、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理论进行了阐述,结合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特征和其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分析框架,从知识类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和市场类无形资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每个方面又细分为具体的三个指标。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分析框架,以中兴通讯为例,对其无形资产管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总结了其在知识类无形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管理和市场类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发投入强度相较美国等高科技企业还不够高,在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终端手机产品毛利率不高等。为了给整个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管理者们进行无形资产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在对案例企业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大技术性无形资产的研发投入强度,完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组建战略联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核心技术上有更多突破,树立无形资产保护意识,及时申请专利,提高无形资产研发的效率和质量,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加大人力成本的投入,注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员工职业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合理布局高层管理者结构;三是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加强销售成本的控制,注意营销的效率和效果,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蔡晓慧[7](2015)在《企业知识资本基础理论探微》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知识因素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上所起到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新经济时代也被称作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生产要素人、财、物已不能满足出现的新兴经济现象的要求,也无法很好地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动因,因此,把知识等新兴要素作为生产要素已经成为顺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正是基于此,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展开研究,更是对知识资本展开一波研究的小高峰。我国知识资本的研究是伴随着国外对于智力因素的探讨而兴起,因此对于知识资本的理解和研究推动也多是在智力资本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就会造成目前国内对于知识资本的研究一方面存在泛化研究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没能从理论上进行更为明确清晰地阐述。这就为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路径和方向。随着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对企业价值的生成与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作为资本应该成为企业要素资本构成之一。而目前企业不仅没有将知识资本作为要素资本结构之一来进行相关财务管理活动,甚至没有给知识资本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要素资本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和理解知识资本,并分析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机理,从而完善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一方面补充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试图为企业财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1)确立企业知识资本的存在以及价值;(2)从深层次的机理上分析企业知识资本的作用;(3)引起企业对于知识资本的关注;(4)从知识资本、异质资本的角度去推动企业财务理论的发展及应用。本文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以及少量的数据分析进行基础理论的论述,从引言到结论遵循一般逻辑演绎的方法展开。论文所要研究的是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按照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展开,即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运用的逻辑方式进行。通过研究背景的论述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述评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寻找论文的研究方向;通过知识资本基础理论的描述以及基础研究的论述为本文研究铺垫理论基础;在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的基石下进行企业知识资本的性质分析,解决企业知识资本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是什么”问题;继而通过学科间理论的交叉分析提出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解决企业知识资本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为什么,,问题;再次针对概念性质的定性以及作用机理的论述提出企业知识资本新的计量评估方法,解决“如何评价运用”的问题;最后进行论文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上的学术价值。首先,在理论方面,完善了要素资本理论的内容;明确了知识资本的内涵;揭开了知识资本作用的黑箱;提出了新的计量评估方法,就基础理论分析上实现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其次,在现实应用方面,为企业管理以及财务运用从要素资本角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明确了知识资本存在的客观性以及作用的重要性,提出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应运用要素资本结构的理念进行资本的配置,并可以利用知识资本的计量评估方式评测企业知识资本水平并提供一定的配置思路。因为要素资本异质性的特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不同、企业生存发展的现状等原因,使得知识资本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本的研究必然要从知识的经济学意义出发,从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必要性为研究起点。生产要素的历史发展演化至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具有现实需要的意义,也使得知识具备了经济学的意义。从知识的经济学性质出发也奠定了知识资本的问题要沿着生产要素、要素资本理论展开。而我国知识资本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在国外智力资本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进行理论的发展。但通过对国外的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以及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理论渊源、概念、构成内容以及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从生产要素角度出发的知识资本是不同与智力资本的,这为本文知识资本的研究确定方向和路线。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具有经济学的理论依据,还表现在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支持上。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阐述技术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从外生到内生的作用变化,说明智力型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其对于制度等知识因素的经济研究仍显不足;从企业的绩效差异成因出发探寻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引出知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绩效的产生等企业发展目标的作用;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探寻传统经济学的固有范式的缺陷,为经济问题的探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可以为企业知识资本研究从系统的演化等角度提供新的思路。企业是一种耗散结构,反应企业运行货币表现的财务活动系统也是一种耗散结构,满足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体系以及涨落突变的耗散特性,因此可以运用耗散特性来提出资本配置的新想法,即用自由资本配置的理念去进行要素资本的合理安排。此外,还可以用耗散结构以及熵的理论进行知识资本作用机制的分析。知识资本的基础概念以及性质的分析是论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知识的市场意义,到知识资本的生成方式,到知识资本的性质,到知识资本的运行方式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作为要素资本的知识资本是什么,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石。知识资本是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存在的,其是具有市场意义的。带有产品以及商品属性的知识,是区别与其他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智慧因素。知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知识通过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两种形式的市场交换方式实现价值。企业的知识通过内部形成以及外部的引入两种来源形式,并经过资本化的途径可以转变为企业的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表现在很强的公益特性,较弱的商品性、独特的价值表现等内容,而社会属性说明企业知识资本具有产权属性,但是要区别与知识产权。正是因为知识资本的内涵及性质的独特性,使得知识资本是区别与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而单独存在的。因此,知识是可以纳入企业的财务系统,作为异质要素资本之一存在。知识资本作用机制的分析是本文核心部分之一。通过诺基亚手机业务被收购的案例引发对企业异质资本的思考,从而引出对知识资本作用机理分析的重要性。企业的要素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以及知识资本五个方面,结合五个要素资本系统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揭开企业运行以及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黑箱。通过提出的企业熵增公式以及构建的商品竞争模型对企业要素资本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认为企业要素系统分为两个方面并具有二元特性。以人、财、物为代表的传统生产要素为企业带来能量源,而以知识和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生产要素为企业带来负熵流,即降低企业混乱程度,实现企业稳定有序发展。企业通过能量与熵流的二重作用实现企业价值并保持持续发展态势。知识资本作为二元之一的熵流作用体现主要表现在与外界的熵流交换、削弱企业系统内部的正熵效应以及诱发甚至直接引导企业的涨落跃迁。知识资本的计量评价以及实际应用问题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对知识资本现行计量方法的回顾和分析进行优缺点的总结,发现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本文定义的知识资本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提出相对可行的计量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对知识资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知识资本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方式提出本文的知识资本相对值计量方法。此计量方法是利用企业利润率与技术资本的水平提出的知识资本的评价方法,适用于企业在行业间进行知识资本水平的评测。此外,其计量评价结果还可以和技术资本配合,从而可以提出对知识资本的一定配置意见。最后通过钢铁行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进行企业知识资本的相对计量,并进行知识资本评价方法的检验和实际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现在:(1)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要素资本之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客观存在性。因为作为在市场中存在的知识是具有成为知识资本的条件。知识资本具有特有的性质,是区别与智力资本,同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资本一起构成企业的要素资本。(2)企业的知识是生产经营或者投资的结果,具有商品性质。作为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知识具备成为知识资本的条件。知识的资本化经历了投入生产、形成产权、进入交易的循环过程后形成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具有独特性质表现在:较强的公益性,较弱的商品性,一定的稀缺性,双重增值性等。(3)企业系统运行符合耗散结构特性,企业财务活动为企业运行的货币表现同样符合耗散特性。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等跨学科领域可以打开企业运行黑箱,从根本上解释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企业通过要素资本系统的二元性——能量流与负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资本作用的表现在为企业带来负熵流,降低企业混乱程度,并诱发企业实现跃迁。(4)结合对知识资本的理解以及知识资本作用方式提出的企业知识资本的新的计量评估方法。此方法利用企业利润率以及技术资本水平得到相对值计量,可以实现企业在行业内的知识资本水平评价。有助于优化异质要素资本的配置思想的提出,尤其是加深知识资本的认识和重视以及配置上的倾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知识资本立意上的创新,对知识资本采用较为新颖的观点。从生产要素的历史变迁中延伸出的知识资本是区别于智力资本的,也是区别于技术资本的。知识资本实质是企业内的理念性知识,可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以及指导企业运行的思想内容。(2)知识资本理论上的创新,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熵的概念进行企业知识资本问题的研究。将企业的生产要素分为两个部分,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新兴生产要素,前者代表能量流,后者代表负熵流,缺一不可,二者共同实现企业价值。知识资本具有的正是负熵流的作用。(3)知识资本计量的创新,提出知识资本一种新的计量评估方法。采用相对值计量方法,实现企业在行业内的知识资本水平评价,并可以和技术资本一起进行新兴要素资本水平评价。针对其计量评估结果,可以提出知识资本一定的配置意见。总之,本文从概念立意上的突破到作用机制解释上的创新再到知识资本新的计量评估方式的提出对知识资本从基础理论上进行探微。
白福萍[8](2015)在《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土地、资本和劳动,成为企业的关键战略资源。知识资本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创造价值,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在当今环境剧烈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境下,企业要存活和成长,就要想方设法使自己更具创造性,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资本的投资和管理。知识的互补性和积累性在价值创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互补性和积累性使知识资本具有收益递增和规模递增效应。本文以要素资本理论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视角,揭开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这个“黑箱”,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和投资的命题,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有助于管理者识别价值驱动的知识资本要素,理解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路径与过程,能更加有效的实施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学领域中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主要是无形资产的代名词,是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宏大”的理论在知识资本研究领域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是,最近出现了知识资本会计的批判研究,认为以前知识资本的研究重点是计量和披露,主要原因是人们陷入了“评价”陷阱,受到“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格言的影响。知识资本的衡量和披露主要关注静态的知识资本存量,忽视了“行动”中的知识资本实践。论文按照“知识资本批判研究——知识资本含义与要素的表述——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知识资本投资决策——知识资本管理”的逻辑开展研究。首先,结合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对等同于“无形资产”概念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含义与内容进行了重新表述,构建了知识资本框架,利用知识资本理论解释了社会现实。其次,研究了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对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再次,为了透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过程,运用因果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提出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因果图,并应用在案例分析中。接着,分别构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知识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有限理性情况下不同影响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从财务视角,结合知识资本形成与运用过程,提出了提升企业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对策。按照上述逻辑,本文以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因果映射、演化博弈等分析方法。在知识理论、企业理论、会计和财务理论、演化经济学和认知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动态过程、知识资本路径依赖突破和知识资本投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知识是能够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在企业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使用的经过验证的信念和理念。知识具有隐性和显性的二元结构,与行动相连,不同的知识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企业的知识资本,知识要转变为知识资本需要有三个条件:投入生产过程;登记所有权凭证;通过市场完成交易过程。因此,知识资本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总和。按照依附的载体不同,知识资本分为个人知识资本、团队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企业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愿景、企业文化、企业惯例与制度和企业品牌。个人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构成了螺旋上升的过程。(2)知识资本具有互补性、积累性、路径依赖性、复杂性、非竞争性、部分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其中,互补性、积累性、路径依赖性和复杂性是知识资本的主要特征,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关系更为密切。人脑的能力有限,只能专注于每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知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产品或服务却越来越复杂,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与一系列市场交易相比,一个企业的增加值不是仅仅简单的来自于交易成本的回避,而是来自于企业利用不同人的分散知识实现知识互补效应。此外,路径依赖性是把“双刃剑”,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知识资本刚性,需要企业进行知识资本创新,实现路径依赖突破。(3)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实体,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相互结合,共同实现价值增值。知识资本的作用机理就是融入到企业的一系列流程中,为其它要素资本作用的发挥提供软环境。企业知识资本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激励和协调员工行为,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员工的合作意识与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动态能力等。通过这些途径,最终可能会增加企业销售收入或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通过深入理解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相关命题。(4)通过案例分析,利用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了透视。案例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与三个能力有关: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成长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企业家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透视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部分验证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相关命题: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和信息资本形成了一个价值网,每一个要素都是网中的一个节点;知识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其它要素资本的配置结构和产出效率;知识资本的配置与结构具有动态性,随着环境和企业家预期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知识资本具有路径依赖性,容易产生刚性。要对知识资本进行变革,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为了突破路径依赖的约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管理者知识资本创新的意识;提高知识资本变革的预期额外收益;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意识。(5)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复杂性会对企业的知识资本需求产生影响。企业知识资本的投资不能盲目进行,要在评估知识资本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企业已有的知识资本存量,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在完全理性情况下,决策者能够完全感知到真实信息,如果知识资本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就会投资,反之则不投资。但是,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知识资本投资决策往往受到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和以前经验、企业主导逻辑和解释系统、行业惯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知识资本投资可以分为四种状态:简单知识资本适合、知识资本投资不足、知识资本投资过度和复杂知识资本适合。如果企业的知识资本投资能解决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企业就会从中受益。如果决策者没有充分感知知识资本的需求’,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就会受损。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构建了知识资本理论框架,运用知识资本理论解释社会现实,研究视角有创新。(2)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4个命题:知识资本是异质性要素资本的粘合剂,能提高其它要素资本的产出效率;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与其它要素资本之间均存在互补性;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具有动态性。这些命题揭示了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特征,为知识资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构造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因果图,对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透视。运用因果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知识资本的动态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知识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并与其它要素资本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因果映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把隐藏在经济活动中的知识资本可视化,有助于企业对知识资本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从系统观和复杂性视角,构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决策模型。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复杂性是知识资本需求的主要因素。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境,构建了环境、知识资本需求、知识资本投资与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企业的心智模式(主导逻辑)和决策者的价值观和信念等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知识资本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
谢艳,熊艳,张同健[9](2015)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理论分析》文中认为财务会计报表的变革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体系和财务理论体系所产生影响的直接表现。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报表变革主要体现于会计目标的明晰化、会计假设的调整、会计理念的更新、差异化信息披露、会计报表附注的改进、会计制度的更新、兼顾不同报表者的需求、及构建模糊会计报表。我国会计报表改革刚刚起步,不仅需要借鉴西方会计的经验,也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创造性。
王舰[10](2013)在《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文中认为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数据、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以物联网、大数据和商务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它们也在加快会计电算化转型成会计信息化的脚步,迫使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本文从大会计观视角出发,坚持会计是一个人造系统,认同会计的本质是以经济活动的行为-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由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面临着现实、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会计职能应该扩展和升级:立体动态反映、过程监管控制、信息资源整合、价值创造管理。同时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出质疑:作为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否满足新会计职能的需要?进而得出会计信息系统亟需重构的结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应当坚持智能化、立体、动态的原则,并以信息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诺兰阶段模型、西诺特模型和米切模型所指出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得到启示:会计信息系统还应当包括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在比较狭义会计信息系统和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会计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以满足会计职能转变的需要。勾勒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整体框架:在会计信息整合平台的基础上,对应立体动态反映和过程监管控制职能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对应信息资源整合职能构建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应价值创造管理职能构建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各个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进而在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对会计业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四大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设计,并提出整合、重构、优化等实施策略。最后在对四大子系统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刻画勾勒出信息平台的智能化、立体动态的特点。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是人机共建的平台,仅仅有系统设计并不能发挥平台的作用,还需要会计人的主动参与。为了顺应智慧时代的发展,满足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需要,会计人需要在思维和行为上进行变革,并朝着智慧会计人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智者。本文还以A集团为案例对其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以本文构建的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思路对其提出改进意见。
二、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知识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源 |
2.动荡环境下下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四)本文创新点 |
二、文献综述 |
(一)智力资本研究综述 |
1.智力资本内涵 |
2.智力资本构成要素 |
3.智力资本测量 |
4.研究述评 |
(二)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
1.企业绩效内涵 |
2.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3.成长绩效研究 |
4.研究述评 |
(三)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
1.动态能力内涵 |
2.动态能力构成 |
3.研究述评 |
(四)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
1.智力资本直接影响企业绩效 |
2.智力资本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
3.研究述评 |
(五)本章小结 |
三、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1.资源基础理论 |
2.动态能力理论 |
3.知识基础理论 |
(二)研究假设 |
1.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 |
2.智力资本与知识动态能力 |
3.知识动态能力与成长绩效 |
4.知识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三)理论模型 |
(四)本章小结 |
四、研究设计 |
(一)问卷设计流程 |
(二)调研样本选择 |
1.受访对象选择 |
2.调研方式选择 |
(三)变量测量 |
1.智力资本 |
2.知识动态能力 |
3.成长绩效 |
4.控制变量 |
(四)避免偏差的措施 |
(五)预调研 |
1.小样本取样及样本描述 |
2.小样本检验方法及结果 |
(六)本章小结 |
五、实证研究 |
(一)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1.问卷回收及整理 |
2.样本特征 |
(二)因素分析 |
1.智力资本因素分析 |
2.知识动态能力因素分析 |
3.成长绩效因素分析 |
(三)信效度检验 |
1.信度分析 |
2.效度分析 |
(四)斯皮尔曼-RHO相关性分析 |
(五)假设检验 |
1.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 |
2.智力资本与知识动态能力 |
3.知识动态能力与成长绩效 |
4.知识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六)稳健性检验 |
(七)验证结果汇总 |
(八)本章小结 |
六、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智力资本对成长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
2.智力资本对知识动态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
3.知识动态能力对成长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
4.知识动态能力在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二)管理启示 |
1.注重智力资本培育 |
2.建立智力资本管理体制 |
3.加强动态能力的培育及提升 |
4.重视资源与能力的转化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的人才需求 |
1.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召唤 |
1.1.3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的必然趋向 |
1.2 研究价值 |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概念厘析 |
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探析 |
2.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涵义 |
2.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特征 |
2.1.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类型 |
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解析 |
2.2.1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解读 |
2.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
2.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
2.2.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性质 |
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探析 |
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取得的成效 |
3.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业已取得的有限提升 |
3.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业已采取的有效举措 |
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
3.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 |
3.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 |
3.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
3.2.4 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 |
3.2.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
3.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之症结 |
3.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 |
3.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 |
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
4.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之理论依据 |
4.1.1 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4.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
4.1.3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警示 |
4.1.4 孔子“启发式教育”理论的示例 |
4.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 |
4.2.1 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 |
4.2.2 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 |
4.2.3 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 |
4.2.4 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 |
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体系 |
5.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 |
5.1.1 基于职业道德性质的内在维度 |
5.1.2 基于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内在层次 |
5.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5.2.1 职业理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
5.2.2 职业信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
5.2.3 职业态度: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5.2.4 职业责任: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 |
5.2.5 职业纪律: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 |
5.2.6 职业业务能力: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 |
5.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
5.3.1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
5.3.2 知识产权保护人员——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 |
5.3.3 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 |
6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路径选择与优化 |
6.1 社会意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认识之有效提升 |
6.1.1 从战略高度认识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 |
6.1.2 加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研究 |
6.2 宣传教育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效果的着力提高 |
6.2.1 “政府指导、高校主导、企业辅导”的主体体系设置 |
6.2.2 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方式 |
6.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内容的“精确化” |
6.3 奖惩层面: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规范处理 |
6.3.1 完善并落实对奉行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励机制 |
6.3.2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 |
6.4 组织管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科学管理 |
6.4.1 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机构 |
6.4.2 构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组织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2 高校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3 交互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4 外部资源的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 |
2.1.2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
2.1.3 高校知识服务 |
2.1.4 交互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2.2 责任式创新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与历史溯源 |
3.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被动接受阶段 |
3.1.2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主动迎合阶段 |
3.1.3 我国高校知识服务的互动共创趋势 |
3.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逻辑起点 |
3.2.1 高校知识服务的需求形式 |
3.2.2 高校知识服务的供需关系 |
3.2.3 逻辑起点 |
3.3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内涵 |
3.3.1 内涵 |
3.3.2 特征 |
3.3.3 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4.1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构成 |
4.1.1 高校知识服务的模式类型与适用性分析 |
4.1.2 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要素分析 |
4.2 战略引领层 |
4.2.1 战略引领层的战略内容 |
4.2.2 战略引领层的功能实现 |
4.3 流程操作层 |
4.3.1 流程操作层的设计 |
4.3.2 流程操作层的内容 |
4.3.3 流程操作层的功能实现 |
4.4 能力支撑层 |
4.4.1 能力支撑层的内涵 |
4.4.2 能力支撑层的构成 |
4.4.3 能力支撑层的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基于交互创新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实现的外部资源 |
5.1 外部资源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
5.1.1 外部资源的重要性 |
5.1.2 外部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5.1.3 外部资源的类型 |
5.2 外部资源供给的主体与方式 |
5.2.1 外部资源的供给主体 |
5.2.2 各级政府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3 知识服务中介机构的外部资源供给 |
5.2.4 竞争对手的外部资源供给 |
5.3 外部资源的的内化机制 |
5.3.1 外部资源的内化位置 |
5.3.2 外部资源的内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服务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与概述 |
6.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概述 |
6.1.2 香港科技大学概述 |
6.1.3 大连理工大学概述 |
6.2 逐一案例描述 |
6.2.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2 香港科技大学的知识服务 |
6.2.3 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服务 |
6.3 跨案例聚类分析 |
6.3.1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6.3.2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战略引领 |
6.3.3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流程操作 |
6.3.4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能力支撑 |
6.3.5 三所高校知识服务的外部资源供给 |
6.4 案例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与立法依据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构成 |
二、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依据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现实考察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呈泛化态势 |
二、判赔金额与诉请金额间差距较大 |
三、部分赔偿额超过法定赔偿的上限 |
四、缘于“举证难”致使审理周期较长 |
五、判赔额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比关系 |
六、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地区分布不均匀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的存在问题 |
一、缺失制度特有的基础理论指引 |
二、赔偿方式未能彰示其工具价值 |
三、法定赔偿适用的裁量空间过大 |
四、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证据规则 |
五、赔偿方式的规则设计不尽合理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与功能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 |
一、矫正正义理论:基石价值 |
二、功利主义理论:补充价值 |
三、创新激励理论:专有价值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多元功能 |
一、救济功能 |
二、预防功能 |
三、惩罚功能 |
四、确认功能 |
第三节 预防功能应当定位为核心功能 |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功能定位调整的必要性 |
二、预防功能定位为核心功能的多维度诠释 |
三、预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必要限定 |
第四章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基点 |
一、填平救济原则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石原则 |
二、适用填平救济原则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路径 |
第二节 市场价值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价值原点 |
一、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支撑 |
二、引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原则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三、确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量定工具与方法选择 |
第三节 比例原则:探寻诉讼当事人利益的衡平点 |
一、比例原则的基础内涵与本质属性 |
二、比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诠释 |
三、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阶层化操作及其适用 |
四、比例原则适用于损害赔偿的局限表征与完善径路 |
第五章 知识产权损害的一般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第一节 实际损失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实际损失的所属类型与赔偿范围 |
二、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实际损失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二节 侵权获益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侵权获益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择定 |
二、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侵权获益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三节 许可费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理论基础 |
二、许可使用费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适当扩大许可费赔偿的基准范围 |
四、丰富我国合理许可费的计算方法 |
第四节 法定赔偿方式与适用路径 |
一、法定赔偿方式的理论内涵 |
二、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困境 |
三、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路径 |
第六章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与适用规则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本内涵 |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性质 |
第二节 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二、全面引入知识产权惩罚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镜鉴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二、大陆法系地区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三、域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验镜鉴 |
第四节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与考量因素 |
一、厘清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
二、释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 |
三、预防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滥用的适当限制 |
第七章 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实体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修正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方式的法定位阶及适用关系 |
二、优化我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赔偿规则的立法规范 |
三、调整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赔偿幅度与规范内容 |
四、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基本要件 |
第二节 程序法维度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
二、优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与保全规则 |
三、调整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三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对策 |
一、发挥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政策的指引作用 |
二、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示范作用 |
三、引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机制及司法会计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基于中兴通讯无形资产管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研究综述 |
1.2.2 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 |
1.2.3 无形资产管理研究综述 |
1.2.4 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无形资产相关理论基础 |
2.1 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
2.1.1 无形资产的概念 |
2.1.2 无形资产的分类 |
2.2 无形资产管理的概念及分类 |
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4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理论 |
2.4.1 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2.4.2 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作用机理 |
3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及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3.2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特征 |
3.2.1 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 |
3.2.2 无形资产的积累依赖于研究与开发的持续投入 |
3.2.3 无形资产消耗占产品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 |
3.3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无形资产研发投入不足 |
3.3.2 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率不够高 |
3.3.3 无形资产价值被低估 |
3.3.4 研发支出信息披露不充分 |
3.3.5 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管理不够 |
3.4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分析框架的构建 |
3.4.1 分析框架构建原则 |
3.4.2 具体分析指标的选取 |
4 中兴通讯无形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
4.1 中兴通讯公司背景介绍 |
4.2 知识类无形资产管理分析 |
4.2.1 研发支出 |
4.2.2 专利 |
4.2.3 产品结构 |
4.3 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管理分析 |
4.3.1 人均产值 |
4.3.2 员工 |
4.3.3 高层管理者 |
4.4 市场类无形资产管理分析 |
4.4.1 市场份额 |
4.4.2 销售费用率 |
4.4.3 品牌 |
5 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
5.1 加强知识类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
5.2 加强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
5.3 加强市场类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7)企业知识资本基础理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本异质性问题日益突出 |
1.1.2 新兴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日益凸显 |
1.1.3 经济全球化的收益模式不断创新 |
1.1.4 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心转移 |
1.1.5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知识问题 |
1.2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4.1 论文结构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评论 |
2.1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 |
2.1.1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的历史沿革 |
2.1.2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文献综述 |
2.2 国内学者对知识资本的认识及其综述 |
2.2.1 国内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研究的主流观点 |
2.2.2 国内知识资本研究的少数派观点 |
2.3 西方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比较 |
2.3.1 国外知识资本研究文献述评 |
2.3.2 国外智力资本研究文献述评 |
2.3.3 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比较分析 |
2.4 学术界关于知识资本的概念清单 |
3 知识资本管理基础研究 |
3.1 知识问题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3.1.1 知识经济学的兴起与新经济增长理论 |
3.1.2 企业理论的知识学派及其研究新进展 |
3.1.3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繁荣 |
3.2 知识问题的耗散结构理论 |
3.2.1 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背景 |
3.2.2 基于知识视角的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理解 |
3.3 公司财务活动的耗散结构特性 |
3.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资本配置设想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知识资本的性质及运行特性 |
4.1 市场里的知识:一种创造价值的无形资产 |
4.1.1 作为产品和商品的知识 |
4.1.2 知识与其他无形资产的比较 |
4.2 企业知识资本的形成过程 |
4.3 企业知识资本的产权特征分析 |
4.3.1 企业知识资本的特性 |
4.3.2 企业知识资本的产权特征 |
4.4 企业知识资本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则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分析 |
5.1 以诺基亚被收购的事实引发的思考 |
5.2 企业要素资本系统分析 |
5.3 基于耗散结构的要素资本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企业的熵增公式 |
5.3.2 商品的竞争模型 |
5.4 生产要素的二元性及知识资本的作用 |
5.4.1 生产要素的二元性 |
5.4.2 企业运行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企业知识资本的计量研究 |
6.1 知识资本现行计量方法回顾 |
6.1.1 会计计量与智力资本计量 |
6.1.2 知识资本计量方法的讨论 |
6.2 知识资本相对值的计量方法 |
6.2.1 计量评估方法提出的背景 |
6.2.2 知识资本计量评估方法描述 |
6.2.3 计量知识资本的直接目的在于资本配置 |
6.3 知识资本计量评估方式的实例分析 |
6.3.1 钢铁行业的知识资本水平评估 |
6.3.2 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知识资本水平评价 |
6.3.3 知识资本相对值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 |
2.1 不同领域对知识含义的理解 |
2.1.1 哲学中的知识 |
2.1.2 经济学中的知识 |
2.2 本文对知识含义的表述 |
2.2.1 文献中常见的知识含义 |
2.2.2 基于要素资本理论的知识含义表述 |
2.2.3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
2.2.4 知识和技术的关系 |
2.3 知识资本研究综述 |
2.3.1 知识资本的含义综述 |
2.3.2 知识资本计量的研究及述评 |
2.3.3 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述评 |
2.3.4 知识资本的批判研究 |
2.4 综合述评 |
3 知识资本理论探索与现实考察 |
3.1 知识——生产要素——知识资本的演变 |
3.1.1 知识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演变过程 |
3.1.2 知识转变为资本的条件与路径 |
3.2 财务学中的知识资本理论框架 |
3.2.1 知识资本的分类 |
3.2.2 企业知识资本的层次与内容 |
3.2.3 个人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的关系及转化 |
3.2.4 企业家知识资本对企业知识资本形成的影响 |
3.3 知识资本的特征 |
3.3.1 知识资本的互补性 |
3.3.2 知识资本的积累性 |
3.3.3 知识资本的路径依赖性 |
3.3.4 知识资本的复杂性 |
3.3.5 知识资本的非竞争性 |
3.3.6 知识资本的部分排他性 |
3.3.7 知识资本的稀缺性 |
3.4 企业知识资本的现实考察 |
3.4.1 企业知识资本配置与企业绩效——以沈阳机床为例 |
3.4.2 企业知识资本与并购——以海尔并购红星电器为例 |
4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特征分析 |
4.1 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 |
4.1.1 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 |
4.1.2 知识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函数的一个要素 |
4.1.3 知识资本是一个开放的价值创造系统,是企业的子系统之一 |
4.2 企业知识资本整体创造价值的作用机理 |
4.2.1 知识资本的投资成本与收益 |
4.2.2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综合模型 |
4.3 知识资本各要素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1 企业愿景(战略)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2 企业文化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3 企业惯例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4 品牌创造价值的机理 |
4.4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特征与命题 |
4.4.1 知识资本能配置和凝聚其它要素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本 |
4.4.2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存在互补性,与技术资本的互补性最强 |
4.4.3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
4.4.4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的配置结构具有动态性 |
4.4.5 对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要进行均衡配置 |
5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 |
5.1 利用系统思考和因果映射对知识资本可视化 |
5.1.1 系统思考 |
5.1.2 映射:一个用来衡量和可视化知识资本的工具 |
5.2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因果图 |
5.3 案例: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因果图的应用 |
5.3.1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因果图的应用过程 |
5.3.2 研究对象——A企业简介 |
5.3.3 数据收集 |
5.3.4 绘制因果映射图 |
5.4 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路径依赖及破解的演化博弈分析 |
5.4.1 模型建立与路径依赖分析 |
5.4.2 知识资本路径依赖的破解分析 |
6 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1 知识资本需求的分析 |
6.1.1 知识资本需求的外部来源:环境不确定性 |
6.1.2 知识资本需求的内部来源:任务的复杂性 |
6.1.3 确定知识缺口 |
6.2 知识资本投资的假设条件与决策过程 |
6.2.1 知识资本投资决策的假设条件 |
6.2.2 知识资本投资决策过程 |
6.3 完全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4 有限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4.1 企业主导逻辑和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4.2 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等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4.3 外部制度性压力及其他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5 知识资本投资状态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6.5.1 简单知识资本适合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6.5.2 知识资本投资不足及其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6.5.3 知识资本投资过度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6.5.4 复杂知识适合及其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7 提升知识资本创造价值能力的对策 |
7.1 基于环境动态性的知识资本管理过程 |
7.2 知识资本的外部获取和内部积累 |
7.2.1 知识资本的获取 |
7.2.2 知识资本的内部积累 |
7.3 知识资本剥离 |
7.4 知识资本整合和运用 |
7.4.1 知识资本的整合 |
7.4.2 有效的运用知识资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采访问题 |
附录2:与被采访企业价值创造有关的因素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会计报表变革内容的阐释 |
三、结论 |
(10)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评述 |
1.3.1 信息技术对会计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
1.3.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理论研究 |
1.3.4 信息系统平台方面的研究 |
1.3.5 会计信息系统新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主要内容、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信息空间理论 |
2.1.3 人机系统—大成智慧理论 |
2.1.4 3I 理论 |
2.1.5 知识螺旋(SECI)模型 |
2.2 技术基础 |
2.2.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
2.2.2 商务智能 |
2.2.3 技术领域的新 3I |
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应对会计的挑战 |
3.1 社会环境影响 |
3.2 传统会计面临挑战 |
3.2.1 理论的挑战 |
3.2.2 现实的挑战 |
3.2.3 来自技术的挑战 |
3.3 应对挑战:会计职能的转变 |
3.3.1 立体动态反映 |
3.3.2 过程监管控制 |
3.3.3 信息资源整合 |
3.3.4 价值创造管理 |
3.4 反思:如何实现会计职能的变革 |
3.5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质疑与思考 |
3.5.1 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
3.5.2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质疑 |
3.5.3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思考 |
3.6 小结 |
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设想 |
4.1 构建的原则 |
4.1.1 智能化 |
4.1.2 立体 |
4.1.3 动态 |
4.2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理论支撑 |
4.2.1 人的感知、抽象和反映能力 |
4.2.2 数据空间——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 |
4.2.3 信息资源空间——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
4.2.4 知识空间——会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
4.2.5 信息空间理论的延伸:三维空间的运动 |
4.3 来自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启示 |
4.3.1 信息系统方法论 |
4.3.2 诺兰阶段模型与会计电算化 |
4.3.3 西诺特模型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 |
4.3.4 米切模型与会计知识管理 |
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提出 |
4.4.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 |
4.4.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定义 |
4.4.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成 |
4.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科学性及价值性验证 |
4.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整体框架 |
4.6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4.7 小结 |
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 |
5.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构建 |
5.1.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概述 |
5.1.2 改进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 |
5.1.3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设计 |
5.1.4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实施 |
5.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
5.2.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5.2.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
5.2.3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
5.2.4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
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
5.3.1 会计知识管理概述 |
5.3.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
5.3.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
5.3.4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
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
5.4.1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5.4.2 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4.3 改进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
5.4.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5.4.5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策略:低风险策略 |
5.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 |
5.5.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5.5.5 会计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各个系统 |
5.6 小结 |
6 人机共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 |
6.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人机结合 |
6.1.1 计算机的优势及不足 |
6.1.2 人机结合的作用 |
6.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思维变革 |
6.2.1 互联网影响人类思维 |
6.2.2 会计人思维转变 |
6.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行为变革 |
6.3.1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挖掘 |
6.3.2 从信息反映到价值整合 |
6.3.3 从简单服从到执业质疑 |
6.3.4 从依赖软件到实现自包 |
6.4 小结 |
7 A 集团案例分析 |
7.1 A 集团会计信息化的背景 |
7.2 A 集团会计信息化战略及目标 |
7.3 A 集团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
7.4 A 集团会计信息化优化措施 |
7.4.1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 |
7.4.2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优化措施 |
7.5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 A 集团费用报销优化 |
7.5.1 A 集团传统费用报销整体流程 |
7.5.2 A 集团费用报销整体流程优化方案 |
7.5.3 费用业务的详细流程设计 |
7.5.4 费用报销模块填制日常费用报销单 |
7.5.5 费用报销数据流程图 |
7.6 基于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 A 地产公司知识管理方案 |
7.6.1 A 地产公司的知识管理概述 |
7.6.2 A 地产公司的会计知识管理 |
7.7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关于会计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2:图目录 |
附录 3:表目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2]知识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 陈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D]. 彭燕媛.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交互创新的高校知识服务模式及其外部资源研究[D]. 张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董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基于中兴通讯无形资产管理效果分析[D]. 乔付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企业知识资本基础理论探微[D]. 蔡晓慧.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8]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D]. 白福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9]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理论分析[J]. 谢艳,熊艳,张同健. 财会通讯, 2015(03)
- [10]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 王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