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唐片赋的哲学内涵

论初唐片赋的哲学内涵

一、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论文文献综述)

杨淑雯[1](2021)在《历代雪赋研究》文中认为雪在赋体文学中出现于两晋,在赋体文学审美的转变影响下区别于先秦两汉文学中朴素的雪书写,随赋的体制缩小和抒情强化成为独立审美对象;唐宋雪赋受科举规范制度影响呈现创作体制与主题的丰富;元明清雪赋在复古中迎来繁荣创作局面。两晋南北朝雪赋以骈化和对偶为特点,以诗化特征加强了雪赋的抒情;唐宋雪赋多律赋限韵之作,以四六句的交互和散句的使用为标志,兼具早期文赋的创作特点;元明雪赋创作总体呈现对唐及唐前古赋与科举试赋的尊崇与背离,明雪赋以禁体雪赋及小品雪赋拓宽了雪赋形式;清代雪赋在对元明有所继承的前提下,将雪赋体制、题材进行了多元化、类型化发展。雪赋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为时令灾异雪赋中忧心民生的悯农情怀,如春雪赋、夏雪赋等时令雪赋中雪给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伤害,抒发赋家关注社会现实和创作的“重实”风格;瑞雪赋、喜雪赋中对瑞雪意象的咏赞及对皇权的讴歌,瑞雪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将自然的雪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成为明君的一种标志象征;以及抒情雪赋中的个人遣怀,抒发个人情志与部分唱和交游主题。探讨咏雪诗与雪赋的关系,以南朝为例。在喻体选择、情感兴寄上相比较。雪赋在喻体选择上较咏雪诗的浪漫和雅化,更为现实和客观,以赋体的铺陈特征放大了对雪的物态描摹,咏雪诗受到诗体的体制句式限制在雪的喻体选择和书写上则更为紧衬,以雅化形态为主,兼有雪的现实形态;在情感的兴寄上,诗人“兴寄”在咏雪诗中崭露,为咏雪诗摆脱玄言桎梏走向抒情打开了通路,雪赋的情感兴寄与咏雪诗相比更为酣畅直白。

杨欣华[2](2014)在《《文苑英华》赋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苑英华》是宋太宗雍熙年间所编录的一部文学总集,选录了萧梁至唐五代作品共一千卷,其中赋共一千三百七十八篇,而唐赋就占了百分之八十。作为一部大型的官修文学总集,它所收录文献十分丰富,是赋学研究必备的资料书。因此,本文力图考察《文苑英华》的编纂情况,通过《文苑英华》和其他赋集比较,分析该总集的特色。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前言主要论述了当代学术界对于赋的重视情况和《文苑英华》的研究情况,并探寻具体的方法研究《文苑英华》。第一章为《文苑英华》赋卷编纂的基本情况。《文苑英华》收赋一共分为四十二类,本章对主要类目做了大致的阐述,分析这些类目背后隐藏的文化关照,探寻宋人对待唐赋重视的原因。第二章重点研究《文苑英华》所收录大量应试赋的原因。将《文苑英华》的应试赋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分类,结合唐代科举制度去分析所收应试赋的特色。第三章主要将《文苑英华》和《文选》进行比较,从选录标准、作品分类和文体分类三个方面分析《文苑英华》对《文选》的继承和革新。第四章主要将《文苑英华》和《历代赋汇》进行比较,从编纂理念、作品分类和作品文本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文苑英华》对于《历代赋汇》编纂的影响。

何易展[3](2013)在《李白辞赋的哲理内蕴与庄骚情结》文中认为李白辞赋篇目今存八篇,其赋作具有深蕴的儒道思想观,其自然贯道体儒的方式在其辞赋作品中得到张扬与诠释,其辞赋不但对庄骚艺术化陈出新,更继承了庄骚精神与思想内蕴,加之独特的个性诠释,正为其辞赋创作之精义。

伊赛梅[4](2008)在《王勃骈文研究》文中提出王勃是初唐的重要作家,位于“四杰”之首。历来人们注重对他诗歌的研究,虽然他的骈文杰作《滕王阁序》千古传唱,但他的大量杰出骈文作品并没有得到世人过多的关注,很少有人对其骈文进行整体审视与系统探求。王勃的骈文现存约有120篇,包括赋、序、书、启、表、颂、碑铭、论赞、墓志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序、赋和书启。作为一个饱经坎坷的杰出文人,王勃在他的文章中贯注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从不同时期序、赋中可以看出他感情的起伏变化,王勃的书启则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鲜明的文学理论。本文结合王勃的生平、游历、思想感情变化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了王勃骈文的内容和创作特色。王勃的骈文产生于骈文繁盛期的初唐社会,这使得他的骈文内容虽然沿袭了一些六朝的特点,但是更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由于王勃的天才创作能力,他的骈文同样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的骈文意境优美气势宏大,叙事写景充满真情实感,同时又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面对初唐社会的浮艳文风,王勃不仅在理论上提出改革文风要求,也在创作实践上身体力行,为唐代骈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何易展[5](2008)在《“四杰”骈赋的律化倾向及与六朝骈赋的差异》文中提出"四杰"骈赋不独在思想境界与哲理内涵与六朝骈赋相异,而且其骈赋自六朝齐梁之律化风尚开启以来,并受本朝律赋文风影响,较六朝骈赋律化更为明显,在用韵、格律和抒情化方面都较六朝骈赋又有不同。实为异于魏晋而独标的赋风新气象。

何易展[6](2008)在《初唐四杰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是继汉魏之后赋体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不仅着力于诗歌创作,更注重于文、赋的创作。“四杰”赋语言平易,题材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较早出现了限韵之作。与同时代作家比,其赋作数量多,题材广泛,抒情浓郁,又兼融各体赋因子。有继汉魏之笔,亦有启有唐一代赋体文学之新创。对中晚唐赋体创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全唐文》《文苑英华》和四杰集子为依据,结合“四杰”赋作文体特征和内容,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分析阐释“四杰”赋体文学创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向有争议的文赋和律赋肇始渊源、四杰骚体的归类、以及“四杰”赋篇目统计,作了全面的分析与疏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采用一种动态的、交融的、互渗的分体方式,重新对“四杰”赋篇目予以具体的分体辨析。从各体赋因子的特征出发,结合文体发展的时域和交叉纽结性特点,从广义的、宽泛的和融合的视野,界定了四杰赋的分体,将其分为骚赋、骈赋、文赋、律赋、诗体赋和俗赋,还“四杰”赋文体归类的本来面目,重新审视了“四杰”文赋、律赋等在唐宋“新文赋”、试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结合“四杰”所处的历史和人生环境,分析了其赋作的哲理内蕴,并从句式、音韵、叙事方式、抒情色调之浓淡等,比较了“四杰”赋与汉魏二代所表现的赋风之间的差异。对近来学界提出《释迦佛赋》作者权属质疑,亦做了重新考辨。

江琼[7](2006)在《卢照邻骈文研究》文中认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历来人们注重对他诗歌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对其骈文进行整体审视与系统探求。本文以卢照邻的骈文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究卢照邻骈文的创作思想、文本特色与历史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卢照邻骈文作出科学、客观、公平的评价。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从本文的研究目的入手,对现今卢照邻的骈文研究状况进行综合梳理,提出研究价值,奠定全文的论述基础。第二章,卢照邻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思想。本章以卢照邻的身世经历和人生遭遇为出发点,总结他的文学创作观,从思想根源来分析他的骈文创作。第三章,卢照邻骈文的义界。本章着重讨论了骈文的定义和与辞赋的关系,旨在对卢照邻的骈文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范围。第四章,卢照邻骈文的主要内容。卢照邻骈文的主要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由于篇目较少,题材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有限。第五章,卢照邻骈文的主要特色。本章以文本分析的方式来说明他骈文所具备的“现代化”特点,那就是丰富的个人情感,深刻的哲理意蕴,和新颖的艺术表现。这是全文论述的重心所在,也是最能体现卢照邻骈文质量与价值之处。第六章,结语。对卢照邻骈文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大致评述,结合前几章的内容,给出本文的研究结果。

赵成林[8](2005)在《唐赋分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之主要内容,为分体式研究唐赋的内容和艺术风貌,以及从赋体沿承流变和唐代社会文化因素纵横两方面探讨形成此风貌的原因。 唐代骈赋现存作品300多篇,数量仅次于律赋居第二。它们大多内容充实,有感而发,基本革除了六朝赋内容空虚的弊病。骈赋以颂美教化和抒情咏怀为主。颂美教化符合赋体文学“润色鸿业”的传统,是唐帝国国家昌盛、文治武功的反映。抒情咏怀之作展现了唐代士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折射了唐代社会的时代脉搏,因而在唐赋各体中尤其富有价值。此外,一些以体物为主的作品,如科技赋、游艺赋等,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骈赋在艺术形式上基本继承六朝,讲究对偶、声韵、藻饰和用典。然而承中有革,譬如大量使用四六为主的隔对,以及一定程度上吸纳散体句式等,皆为骈赋艺术形式在唐代的新发展。骈赋在唐代赋坛的兴衰轨迹是由盛而衰,再盛。初唐文坛承六朝风气,骈俪盛行,因而骈赋在各体中几乎一枝独秀,太宗君臣、王绩、“四杰”等,都是杰出作家。盛、中唐文风发生变化,受此影响,骈赋一度衰歇。晚唐骈赋复兴,李德裕、陆龟蒙皆有不少优秀作品。 律赋为唐代新兴并且影响最大的赋体,现存作品900余篇,占唐赋总量一半以上。它的产生兴盛,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为骈赋,它是律赋体式的渊源;一为科举,它是律赋得以兴盛的巨大推动力。律赋在体制上继承骈赋,注重对偶、声韵、藻饰、用典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限韵。限韵是律赋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和骈赋相区别的标志。律赋限韵有多种方式。此外,律赋在命题、破题、篇幅等方面,都有一些讲究和限制。这些讲究和限制,都是人为的枷锁,使优秀士子能“因难见巧”,表现学识才气。由于用于科举,因而作品追求典雅、庄重的风格。律赋内容以颂扬教化、谈论治道和阐释道理为主。颂扬类作品多借祭祀典礼、远方贡献等或古圣先贤事迹颂美当朝,尤其好用天日、瑞征等,附丽“天人感应”说,称颂政权合理性。治道类作品即就封建统治,发表政见,囿于科举功令,此类作品多敷衍经典义理,较少切合实际的见解。阐释理道类作品多取题古籍,就哲理或立身之道等问题发表见解,此类作

陶绍清[9](2001)在《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文中研究指明初唐骈赋在文学史上因其彩丽的形式、卑弱的气格和颂美背雅的文风多为后人訾议和忽视。但实际上,初唐骈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辨色彩。本文试就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及其成因作简要考察。

二、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论文提纲范文)

(1)历代雪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咏物赋及雪赋界定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一章 雪赋源流考论
    第一节 先秦两汉文学雪书写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雪赋的滥觞
    第三节 唐宋:雪赋的拓展与新变
    第四节 元明清:雪赋的复古与繁荣
第二章 雪赋体制句式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骈化与抒情
    第二节 唐宋:限韵与四六句式
    第三节 元明清:“程度”的背离与遵循
第三章 雪赋主题思想
    第一节 对瑞雪皇权的歌咏赞叹
    第二节 对民生黑暗的忧心控诉
    第三节 对人生际遇的慨叹兴寄
第四章 咏雪诗与雪赋的关系:以南朝为例
    第一节 南朝咏雪诗兴起探究
    第二节 雪赋、咏雪诗的喻体选择
    第三节 雪赋、咏雪诗中“兴寄”的唤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文苑英华》赋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文苑英华》赋卷编纂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编纂特色和编纂理念
    第二节 历代赋集的分类与编者的文体观
    第三节 《文苑英华》的分类概况
    第四节 赋集的主旨分类以及宋人对待唐赋的态度
第二章 《文苑英华》中的应试赋
    第一节 应试赋的概述
    第二节 《文苑英华》中的应试赋收录概况
    第三节 《文苑英华》应试赋中的文化观照
第三章 《文苑英华》与《文选》
    第一节 作品选录标准比较
    第二节 作品的分类比较
    第三节 文体分类比较
第四章 《文苑英华》与《历代赋汇》
    第一节 编纂背景比较
    第二节 作品的类目比较
    第三节 作品的文本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李白辞赋的哲理内蕴与庄骚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白辞赋与唐初文论思想观
二、李白辞赋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探究
三、李白辞赋对庄老哲学及其艺术借鉴
四、李白辞赋的祖骚倾向

(4)王勃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王勃骈文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王勃骈文的主要内容
    2.1 王勃骈文的界定和范围
        2.1.1 骈文的定义
        2.1.2 骈文与辞赋的关系
        2.1.3 王勃骈文的范围
    2.2 王勃骈文的主要内容
        2.2.1 干谒求仕之作
        2.2.2 咏志抒怀之作
        2.2.3 受请美赞之作
        2.2.4 思想创见之作
        2.2.5 逞辞夸耀之作
第3章 王勃骈文的艺术特色
    3.1 气势豪迈,意象开阔,富有阳刚之美
    3.2 内容真切,感情浓烈
    3.3 托物言志,比兴手法运用自如
    3.4 写景重情景交融,造意境之美
    3.5 知识宏博,善用典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初唐四杰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目前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角度及研究中解决的一些问题
    四、初唐四杰赋作家群赋风新倾向
第一章:四杰赋篇目及分类
第二章:骚心赋体:四杰骚体赋
    一、四杰赋对楚辞的发展
        (一)、四杰赋对楚辞句式的发展
        (二)、四杰骚赋音韵用例略论
    二、诗心骚意的抒写
        (一)、怀才不遇之悲吟
        (二)、满腔激怀之愤慨
        (三)、“香草美人”之比兴
第三章:承前别后:四杰文体赋
    一、“四杰”文体赋因子的表现特征
    二、“四杰”文体赋与汉赋的差异
        (一)、四杰文赋与汉赋句式、音韵及文体结构特征比较——以相如、卢、骆赋为主
        (二)、初唐四杰新体文赋与汉赋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体迈思远:四杰骈赋
    一、“四杰”骈赋因子的表现特征
    二、“四杰”骈赋的律化倾向
    三、“四杰”骈赋的哲理内蕴
        (一)、“四杰”骈赋中对天人关系的探究
        (二)、“四杰”骈赋中儒释道思想的交融
第五章:情志相生:四杰律赋——以王勃赋为主
    一、论王勃《寒梧栖凤赋》
        (一)、《寒梧栖凤赋》大致作年
        (二)、《寒梧栖凤赋》散化及向情倾向
    二、《释迦佛赋》作者考辨新说
        (一)、从版本情况看
        (二)、从《释迦佛赋》用韵情况看
        (三)、王勃作过相近题材诗文
        (四)、佛典和它书载记情况
        (五)、关于为何《金文最》标为丁暐仁作的几点推测
第六章:雅俗兼存:四杰之诗体赋与俗赋
结言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附录:
    附文一:赋、骚同体
    附文二:试赋取士肇始新辨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卢照邻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卢照邻骈文研究现状
    1.2 卢照邻骈文研究的意义
2 卢照邻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思想
    2.1 卢照邻的生平
    2.2 卢照邻文学创作思想
3 卢照邻骈文的义界
    3.1 骈文的定义
    3.2 骈文与辞赋的关系
    3.3 卢照邻骈文的范围
4 卢照邻骈文的主要内容
    4.1 览物伤怀之作
    4.2 感恩颂德之作
    4.3 乞怜求助之作
    4.4 应和美赞之作
5 卢照邻骈文的主要特色
    5.1 以“心”为文——孤苦愁恨的骚怨精神
    5.2 以“道”自适——悲天悯人的哲理体悟
    5.3 “以故为新”——不落俗套的艺术表现
6 结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唐赋分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唐代骈赋研究
    第一节 骈赋概说
        一、骈赋释名辨体
        二、骈赋句式特征
        (一) 对偶
        (二) 四言句和六言句
        三、唐前骈赋概略
    第二节 唐代骈赋之思想内容
        一、颂美教化
        (一) 鼓吹政权顺天应人
        (二) 歌颂国家文治武功
        二、抒情咏怀
        (一) 咏物寓意
        (二) 登临兴怀
        (三) 感慨际遇
        三、学术游艺
        (一) 学术
        (二) 游艺
    第三节 唐代骈赋之艺术形式
        一、唐代骈赋的对偶
        (一) 唐代骈赋对偶的基本情况
        (二) 四六对句的大量使用
        (三) 五七言句式的运用
        (四) 对散体句的适当吸收
        二、唐代骈赋的声韵
        (一) 平仄
        (二) 押韵
        三、唐代骈赋的藻饰
        四、唐代骈赋的故实
第二章 唐代律赋研究
    第一节 律赋概说
        一、律赋释名辨体
        (一) 由骈入律之先兆
        (二) 律赋限韵探源
        二、律赋之骈赋特征
        (一) 对偶
        (二) 声韵
        (三) 故实
        (四) 语言风格
    第二节 唐代律赋之思想内容
        一、颂美教化
        (一) 天象比附
        (二) 颂古喻今
        (三) 时事为颂
        二、封建治道
        三、诠说道理
        (一) 诠说哲理
        (二) 诠说立身之道
        四、其他
    第三节 唐代律赋之体制
        一、题目
        (一) 题出诸经
        (二) 题出诸史
        (三) 题出诸子
        (四) 题出诗赋
        二、限韵
        (一) 限韵方式
        (二) 韵数多少
        (三) 韵字平仄
        (四) 押韵次序
        (五) 虚字韵脚
        三、破题
        四、字数
第三章 唐代骚赋研究
    第一节 骚赋概说
        一、骚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骚赋概略
    第二节 唐代骚赋之思想内容
        一、逐臣之悲
        二、抒情感怀
        三、其他
    第三节 唐代骚体赋之艺术形式
        一、唐代骚赋之句式
        二、骚句与骈句散句的结合
        (一) 骚骈结合
        (二) 骚散结合
第四章 唐代文赋研究
    第一节 文赋概说
        一、文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文赋概况
    第二节 唐代文赋之思想内容
        一、讽刺针砭
        二、感叹人生
        三、其他
    第三节 唐代文赋之艺术形式
        一、仿古赋艺术分析
        (一) 骋辞对问
        (二) 夸饰博采
        (三) 文字古奥
        二、新文赋艺术分析
第五章 唐代诗赋研究
    第一节 诗赋概说
        一、诗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诗赋概略
        (一) 四言体
        (二) 五七言体
    第二节 唐代诗赋之思想内容
        一、五七言诗赋
        二、四言诗赋
    第三节 唐代诗赋之艺术形式
        一、五七言诗赋
        二、四言诗赋
        (一) 古拙质朴
        (二) 比物寓意
第六章 唐代俗赋研究
    第一节 俗赋概说
        一、俗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俗赋概略
    第二节 唐代俗赋之思想内容
        一、敦煌赋概况
        二、敦煌俗赋的内容
        (一) 通俗故事赋
        (二) 通俗俳谐杂赋
    第三节 唐代俗赋艺术形式
        一、语言俚俗
        二、谐隐手法
    第四节 敦煌俗赋之文学史意义
第七章 唐赋流变与唐代社会文化思潮
    第一节 初唐文艺思潮与唐赋
        一、反对淫靡和肯定美文
        二、“兴寄风骨”说
    第二节 科举与律赋
        一、科举试赋之制
        (一) 进士科之试赋
        (二) 博学宏辞科之试赋
        (三) 试赋之短暂中辍
        二、律赋对科举的趋迎与疏离
    第三节 中唐诗文革新运动和唐赋
        一、散体的复兴
        二、“不平则鸣”
        三、“为时而着”
第八章 唐赋与诗文的互动
    第一节 唐赋与唐诗的互动
        一、诗对赋的影响
        (一) 赋末乱辞(含系诗)
        (二) 诗体赋
        (三) 律赋限韵
        二、赋对诗的影响
        (一) 类赋古诗
        (二) 诗歌唱和次韵
    第二节 唐赋对唐文的影响
        一、韵散结合
        二、对问形式
        三、篇末乱辞
结语
参考文献

四、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论文参考文献)

  • [1]历代雪赋研究[D]. 杨淑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文苑英华》赋卷研究[D]. 杨欣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3]李白辞赋的哲理内蕴与庄骚情结[J]. 何易展. 云梦学刊, 2013(03)
  • [4]王勃骈文研究[D]. 伊赛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9)
  • [5]“四杰”骈赋的律化倾向及与六朝骈赋的差异[J]. 何易展. 许昌学院学报, 2008(04)
  • [6]初唐四杰赋研究[D]. 何易展.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 [7]卢照邻骈文研究[D]. 江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 [8]唐赋分体研究[D]. 赵成林. 武汉大学, 2005(05)
  • [9]试论初唐骈赋的哲理内蕴[J]. 陶绍清. 柳州师专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论初唐片赋的哲学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