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贾银虎[1](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成人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40例,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未合并冠心病组,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胆红素及TG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与未合并冠心病组比较,合并冠心病组病人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BIL、DBIL、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bA1c、TG、HDL-C、ApoB、FIB、IBIL、Hcy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HDL-C与IBIL为保护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HbA1c、TG、ApoB、FIB和Hcy为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G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花费呈正相关(P<0.05),IBIL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花费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IBIL及TG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TG水平升高及IBIL水平降低,病人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增加。
李灿晖,张琳,罗景梅,吴亚楠[2](2021)在《血清微小RNA-122及半乳糖凝集素3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22(miR-122)、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79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组)、114例未合并冠心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miR-122、Gal-3水平,分析miR-122、Gal-3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2、Gal-3及二者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合并冠心病组、未合并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合并冠心病组体重指数、2型糖尿病病程、吸烟史比例、高脂血症比例、LDL-C、HOMA-IR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合并冠心病组、未合并冠心病组血清miR-122、Ga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1±2.3)、(4.2±1.4)比(1.0±0.6),(56.4±6.4)、(26.4±4.2) ng/L比(8.2±2.0) ng/L],且合并冠心病组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miR-122、Gal-3水平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miR-122、Gal-3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高于miR-122、Gal-3单独检测[0.885 (95%置信区间:0.830~0.940)比0.747 (95%置信区间:0.674~0.821)、0.740(95%置信区间:0.665~0.815)](Z=2.423、2.419,均P <0.05)。联合检测miR-122、Gal-3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独检测miR-122、Gal-3。结论血清miR-122、Gal-3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包乙君[3](2021)在《血浆Asprosin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sprosin水平与变化特征并比较其差异,分析血浆asprosin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50人,分为正常人群(对照组,n=50)、冠心病组(n=50),将冠心病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慢性冠脉综合征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n=50),及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分为:(慢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组)。但因多种因素最后实际纳入研究例数分别为33人、52人(ACS:n=23;CCS:n=29)和39人(ACS合并T2DM:n=15;CCS合并T2DM:n=24)。所有人群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相匹配。(1)收集所有入选人群常规检查与检验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血小板总数(PLT)、血尿酸(UA)、肌酐水平(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D-二聚体(D-dimer)等;(2)将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情况;(3)空腹过夜采集血标本,以ELISA法测定血浆Asprosin水平,并比较分析三组Asprosin差异,再以血浆Asprosin浓度区分冠心病(包含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健康人群的ROC曲线;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CCS组,再以血浆Asprosin浓度区分ACS与CCS的ROC曲线;(4)将各组中asprosin水平与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正常组年龄(56.94±11.78)、冠心病组年龄(64.38±10.18)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年龄(64.13±10.60),正常组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年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吸烟史【6(18.2%)VS27(81.8%)】、冠心病组吸烟史【27(51.9%)VS25(48.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25(64.1%)VS14(35.9%)】,正常组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吸烟史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高血压病史【10(30.3%)VS23(69.7%)】、冠心病组高血压病史【32(61.5%)VS20(38.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病史【20(51.3%)VS19(48.7%)】正常组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病史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血浆Asprosin【50.72(40.27,60.40)】、冠心病组血浆Asprosin【99.69(69.61,125.1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sprosin【101.53(89.39,126.17)】正常组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浆Asprosin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sprosin水平最高;正常组白细胞总数(5.98±1.74)、冠心病组白细胞总数(7.40±2.50)、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白细胞总数(8.69±2.90)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68(2.86,5.27)】、冠心病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33(3.61,5.66)】、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57(4.67,7.3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及冠心病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总胆固醇(4.54±0.85)、冠心病组总胆固醇(5.08±1.39)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4.13±0.95),冠心病组与正常组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8±0.28)、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9±0.28)、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5±0.24),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及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1±0.64)、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9±0.8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5±0.67),冠心病组与正常组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prosin区分冠心病组(包含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92;Asprosin区分诊断ACS与CCS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882;(3)正常组Asprosin相关性分析结果:Cr(r:0.410,p:0.018)、UA(r:0.412,p:0.017)、ALT(r:0.493,p:0.004)、PLT(r:0.367,p:0.036)呈线性相关;冠心病组Asprosin相关性分析结果:gensini(r:0.970,p<0.001)、TG(r:0.811,p<0.001)、HDL-C(r:-0.786,p:<0.001)、LDL-C(r:0.662,p<0.001)呈线性相关;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sprosin相关性分析结果:gensini(r:0.850,p<0.001)、TG(r:0.678,p<0.001)、HDL-C(r:0.883,p<0.001)、LDL-C(r:0.856,p:<0.001)呈线性相关;(4)二元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吸烟史、年龄、高血压病史、Asprosin、WBC、NEUT、D-二聚体、TC、LDL-C(p<0.05),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冠心病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OR:3.297)、高血压病史(OR:3.456)、Asprosin(OR:1.083)、WBC(OR:1.377)、NEUT(OR:1.003)、TC(OR:4.514)、LDL-C(OR:0.307)、年龄(OR:1.120)。结论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血浆Asprosin水平在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其中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浓度最高;(2)Asprosin是CH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对CHD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血浆Asprosin水平对区分诊断ACS与CCS有一定意义;(4)在CHD患者中,无论是否合并T2DM,其Gensini评分均与Asprosin呈正相关,Asprosin的血浆浓度对于判段患者冠脉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宁[4](2021)在《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count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MHR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了解MHR是否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预测指标及其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444例。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冠心病组(CHD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HD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单核细胞计数(MONO)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MHR。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HR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与NC组比较,CHD组、DM组及DM合并CHD组MHR水平显着升高,HDL显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CHD组、DM组比较,DM合并CHD组患者的MONO、MHR水平显着升高,HDL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MONO、Scr、FIB、TG、HDL、MHR水平在DM组与DM合并CH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MHR与Scr、FIB、Hb A1c成正相关(P<0.05)。4.多因素Logistic结果提示MHR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独立相关(OR=2.356;95%CI:1.657-3.349;P<0.001)。5.通过ROC曲线分析,MHR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截点值为0.45(敏感性:71.79%,特异性:66.96%),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63-0.793,P<0.001)。结论:1.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单纯冠心病患者血清MHR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健康人。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HR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显着升高。3.MHR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MHR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小琪[5](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26例,根据血尿酸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组),其中A组218例,B组108例。收集两组成员的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临床症状、舌脉等,空腹静脉采血5ml进行实验室化验,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p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检测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兼阴虚、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兼血瘀、湿热困脾、湿热困脾兼血瘀六种证型,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分布、病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年龄(43.63±7.91)岁低于A组(58.87±8.1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BMI、腰围比较B组的BMI、WC分别是(27.78±2.22)kg/m2和(83.94±5.03)cm,明显高于A组的(25.37±2.18)kg/m2和(76.88±4.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两组血压比较,B组的DBP(90.98±9.91)mm Hg明显高于A组(78.32±9.8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B组患者TG水平高于A组,HDL-C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C、LDL-C水平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6.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比较B组患者SCr(77.87±21.12)μmol/L水平高于A组(67.82±20.7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合并症比较B组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比例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Log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BMI、体重、DBP、SBP、TG、HDL-C、SCr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9.两组病例中医辨证分布情况B组患者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热困脾证型占比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证型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1.年龄、体重成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针对肥胖型及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尿酸水平。2.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病率更高。3.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伴有舒张压升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4.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以气阴两虚、痰湿困脾、阴阳两虚这三种证型尤为常见。
韩保宁,于丽媛[6](2021)在《联合检测Hcy、hs-CRP及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联合检测Hcy、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洛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三组的相关因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患者中FPG、HbA1c、TG、TC、LDL-C、Hcy、hs-CR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组)患者中的FPG、HbA1c、Hcy、hs-CRP、D-D水平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HbA1c、HDL-C、Hcy、hs-CRP、D-D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8~7.42,P<0.05)。结论 Hcy、hs-CRP、D-D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付聪[7](2021)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期对不同证型患者采取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客观辨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提供诊疗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2019.01.01~2019.12.31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要求的128例患者,入选患者需完善冠脉造影术,且符合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根据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集患者中医证候,并对其辨证分型。按照制订的数据收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史、既往史、冠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型等信息,将所得资料录入EXCEL表格,再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情况:纳入128例患者,平均年龄64.30±8.52,CHD合并T2DM患者112例,CHD合并IGT患者16例。其中男性88例,吸烟史82例,高血压病史98例,血脂异常史95例,高尿酸血症史27例,血运重建史26例,脑血管疾病史25例。2.中医证型分布: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情况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3.冠脉病变特点:冠脉病变支数分布情况为: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病变支数共计289支,平均病变支数2.26支。冠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为:Ⅲ级>Ⅳ级>Ⅱ级。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情况为:LAD病变>LCX病变>RCA病变>LM病变。纳入患者中,Gensini评分37.0(15.75,57.00),其中最大值为212分,最小值为2分。4.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各证型组间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存在差异性(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组间的Gensini评分存在差异性(P<0.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Gensini评分>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Gensini评分>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气虚血瘀证最常见。血瘀、痰浊是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常为多支病变,冠脉狭窄程度以Ⅲ级(重度狭窄)、Ⅳ级(完全闭塞)为主,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冠脉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并且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而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
陈晓琴[8](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氧化应激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冠心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氧化应激是重要机制之一,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明显抗氧化应激作用的一类金属蛋白酶,其水平下降直接提示机体抗氧化应激功能的下降,近年来SOD的水平变化和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关系逐渐被重视。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目前认为心率变异性(HRV)是能准确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动态平衡的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冠心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可呈无痛性,因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如何及时地发现冠心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冠心病诊断仍依靠有创检查即冠脉造影,我们旨在寻找一种简便且相对无创的检测方式便于冠心病患者高危人群的筛查,而SOD及HRV指标均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有关,因此本研究欲通过分析单纯冠心病及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SOD及HRV指标的变化特点,研究其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特点;同时通过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SOD和HRV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两者在筛查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1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61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既往史及血糖分为三组: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T2DM):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8例;2.单纯冠心病组(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既往无糖尿病史,现也未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210例;3.正常对照组(CK):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为非冠心病,既往无糖尿病史现也未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9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1型糖尿病、急性感染、重度心衰、急性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研究方法:1.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既往有无吸烟史以及2型糖尿病病程(DM病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2.所有患者均空腹12h,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由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统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3.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HRV指标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特征,数值由配套软件自动计算生成。4.对入选对象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一、三组间基础特征比较三组患者 BMI、SBP、DBP、TC、结果相似(P>0.05);CHD 组和 CHD+T2DM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明显高于CK组(P<0.05);与CHD及CK组相比,CHD+T2DM组FBG、HbA1c、TG、LDL水平明显升高,而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二、三组间SOD、HRV指标、Gensini评分组间比较与CK组相比,CHD和CHD+T2DM组SOD、HRV指标降低,Gensini评分升高(P<0.05),且 CHD+T2DM 组 SOD、HRV 更低,Gensini 评分更高(P<0.05)。三、Gensini评分四分位数法分析依据Gensini评分将所有冠心病患者按照四分位数法分组,分为低、中、高、极高Gensini评分四组。各组间年龄、血压、BMI、TC、TG、LDL、HDL水平相似(P>0.05),高、极高Gensini评分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人数比例、DM病程、FBG、HbA1c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SOD、HRV各指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极高Gensini评分组DM病程、SOD、SDNN、SDANN、PNN50与高Gensini评分组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SDNN值在四组中均有显着差异(P<0.05)。四、Gensini评分、SOD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Genisini 评分与 FBG、HbA1c、DM 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 SOD、HRV 指标呈负相关(P<0.05);而SOD与DM病程、FBG、HbA1c呈负相关,与HRV指标呈正相关。五、Gensini评分与各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以Gensini评分为因变量,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Gensini’=127.75-0.31*(SOD)-0.28*(RMSSD)-0.13*(SDNN)-0.25*(SDANN)+1.86*(DM 病程)。六、ROC曲线分析2型糖尿病病程、Gensini’评分均对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有意义,其中Gensini’评分灵敏度(0.96)及特异性(0.73)较高,对筛查冠心病的价值较大。结论1.冠心病患者抗氧化应激功能减退,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2型糖尿病可加重这一趋势,且随着病程延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及冠脉病变程度进行性加重。2.联合检测SOD与HRV指标,结合2型糖尿病病程可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
陈方旭[9](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与无CKD患者临床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2DM合并CKD患者的中医证型,探索T2DM合并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进一步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414例,其中T2DM无CKD组(简称T2DM组)212例,T2DM合并CKD组(简称T2DM+CKD组)20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是否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脂肪肝等合并症;中医症状及舌苔脉象。中医辨证分型参照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方案,将T2DM+CKD组分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4个中医证型。制定观察Excel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者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T2DM合并CKD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的相关性。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T2DM+CKD组年龄、病程、腰围、收缩压均大于T2DM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化验指标比较:T2DM+CKD组FPG、TG、UA、SCr高于T2DM组,e GFR低于T2DM组(P<0.05);两组患者Hb A1c、FCP、TC、HDL-C、LDL-C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合并症情况比较:与T2DM组相比,T2DM+CKD组合并DR、DPN、冠心病的比例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并AS、脂肪肝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4.T2DM+CKD组危险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BP、UA、合并DR、合并冠心病为T2DM合并CKD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5.T2DM+CKD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气阴两虚证93例(46.04%)>阴虚燥热证42例(20.79%)>脾肾气虚证39例(19.31%)>阴阳两虚证28例(13.86%)。6.T2DM+CKD组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相关性:阴阳两虚证年龄、病程、SCr高于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和脾肾气虚证(P<0.05);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SBP高于阴虚燥热证(P<0.05);阴阳两虚证e GFR低于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和脾肾气虚证,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2DM合并CKD患者年龄偏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DR、DPN、冠心病比例高。2.T2DM合并CK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是T2DM合并CKD最常见的中医证型,阴阳两虚证可能受年龄、糖尿病病程影响更大。3.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合并DR、合并冠心病可能是T2DM合并CK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10](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2.2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 年龄、HbA1c、TG、HDL-C、ApoB、FIB、IBIL、Hcy与住院时间、医疗花费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 论 |
(2)血清微小RNA-122及半乳糖凝集素3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临床资料收集 |
1.2.2 血清Gal-3、miR-122检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3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3组血清miR-122、Gal-3水平比较 |
2.3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4 血清miR-122、Gal-3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
3 讨论 |
(3)血浆Asprosin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Asprosin 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MicroRNA 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
2.2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3 2 型糖尿病患者MH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4 ROC曲线分析MHR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联合检测Hcy、hs-CRP及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各组中FPG、HbA1c、TG、TC、HDL-C、LDL-C、Hcy、hs-CRP、D-二聚体的比较 |
2.2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7)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冠脉病变程度的判定标准 |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7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纳入患者的既往史 |
3.3 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4 不同证型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3.5 纳入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 |
3.6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讨论 |
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
1.1 年龄性别与冠心病 |
1.2 吸烟与冠心病 |
1.3 高血压与冠心病 |
1.4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
1.5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
1.6 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 |
1.7 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 |
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证型分布和病机特点 |
2.1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证型分布情况 |
2.2 痰浊与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 |
2.3 血瘀与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 |
2.4 痰瘀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 |
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 |
4.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数据收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氧化应激对冠脉病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基础资料收集 |
2.2.2 根据冠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 |
2.2.3 心率变异性检测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三组间基础特征比较 |
3.2 三组间SOD、HRV指标、Gensini评分比较 |
3.3 Gensini评分四分位数法分组分析 |
3.4 Gensini评分、SOD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Gensini评分与各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 |
3.6 ROC曲线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糖代谢状态对冠脉病变的影响 |
1.糖代谢异常 |
1.1 定义及概述 |
1.2 诊断及筛选 |
1.3 与疾病的关系 |
2.糖代谢异常引起冠脉病变的机制 |
2.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 |
2.2 凝血机制障碍,促进血栓形成 |
2.3 脂类代谢障碍 |
2.4 增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 |
3.糖代谢异常对冠脉病变的影响 |
3.1 糖尿病前期对冠脉病变的影响 |
3.2 糖尿病对冠脉病变的影响 |
3.3 糖代谢状态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影响 |
3.4 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预后 |
4.低血糖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
5.应激性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四、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李敏,贾银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23)
- [2]血清微小RNA-122及半乳糖凝集素3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J]. 李灿晖,张琳,罗景梅,吴亚楠. 中国医药, 2021(08)
- [3]血浆Asprosin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 包乙君.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4]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D]. 高宁.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D]. 王小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联合检测Hcy、hs-CRP及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 韩保宁,于丽媛. 医药论坛杂志, 2021(10)
- [7]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付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氧化应激对冠脉病变的影响[D]. 陈晓琴. 扬州大学, 2021(02)
- [9]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D]. 陈方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