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新题型(一)(论文文献综述)
金婷婷[1](2021)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研究》文中认为名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承担着增加课外阅读量,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在教材中拥有单独的板块,且描述篇幅在整本教材中占比较高。课程标准中有对名着的考核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名着在教学和考查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是值得重视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名着内容涉及篇幅较大,知识覆盖范围广,教学结果难以检测等情况,教师在教学处理上更偏向将名着作为课后作业、自学内容,这种“忽视”也导致学生的名着学习停留在表面。为了提高重视,也更好应对中考的考查,本论文梳理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名着类试题,以具有典型性的28个城市2011——2020年中280份考题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其命题依据、特点,缺陷以及如何改进,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探究其发展脉络,把握未来发展趋向,为中考命题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考。本论文主体共三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依次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并对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初中语文名着命题的依据和特点,来源于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名着阅读的建议和语文中考说明要求,从研究样本的整理过程中,本论文总结出名着命题的三个特点:命题内容的解析性,命题形式的稳定性,命题篇目的经典性。第二章本论文以学生角度出发,对名着中考命题情况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统计与分析后,显露出中考名着命题存在的问题:考查浅层识记知识、形式刻板单一、占总分权重较小。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尝试从命题内容、命题形式以及命题受重视程度三方向来回答。第三章主要探讨今后的名着命题该如何发展?本文提出三个角度:命题原则、命题内容、命题形式。结合研究样本中的范例,名着中考命题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帮助名着中考命题人员以及日常测验的出题教师走出命题困境,从编、考、教三方面,加强对初中阶段名着的重视,为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余耀平[2](2020)在《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部编九年级历史教课书“课后活动”的设计与编写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后活动”既关注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强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方式的转变。部编九年级历史教课书“课后活动”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编写,体现了习题中历史知识“点—线”结合的时序性设计,凸显历史学习的能力,关注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特点。然而,“课后活动”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需要编者加以改进,使之更加趋于完善。为了区别与其它版本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的不同,本文首先对部编九年级历史教课书“课后活动”的概念、分类以及作用进行了说明。其次,基于“课后活动”的问卷调查,提出“课后活动”在难度和题型、材料分析题、多层次与多领域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设计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课后活动”在使用方面存在教师缺乏对“课后活动”的钻研,学生阅读量不足,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差等问题。然后,针对“课后活动”在设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调整难度和考查形式;考查内容应紧扣教材;增加材料分析题数量和考查深度;加强世界历史的纵横联系与多学科联系;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设问。针对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重视“课后活动”;合理使用“课后活动”;二次设计“课后活动”;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最后,从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实际能力出发,对部编九年级教科书“课后活动”整体进行了二次设计,以达到习题优化的目的,进而保证其使用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刘珍[3](2020)在《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初中向高中过渡的一次关键性选拔考试,中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而中考数学压轴题作为区分学生中考成绩的关键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知识点灵活、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对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教授压轴题,提高学生中考数学成绩,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为学生的进一步求学打好基础.本文详细分析2010-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背景,搜集整理2010年至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题型、考点,并选取代表性教学案例,对其教授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组织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十年来,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稳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尤其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同时,中考数学压轴题对数学活动过程也有考查.因此,本文立足于对近十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对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第一,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二,重视对中考压轴题进行专项复习;第三,重视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学生在学习备考时应当做到:第一,正确认识中考压轴题,消除恐惧心理;第二,掌握解题方法,灵活应对压轴题;第三反复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蔡佳丽[4](2020)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H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习题又是教材中必不可缺的部分。通过对数学教材习题的系统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理念贯彻实施的效果,也可以分析教材习题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调查教材习题的使用情况,可以让师生认识到自己使用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整合利用教材习题。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来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对教材习题进行内容分析,了解教材习题数量、类型、功能以及难度等具体情况;利用问卷法、访谈法来调查H市师生对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认可程度及使用情况;利用课堂观察法实地考察一线师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材习题的利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教材习题的设计特点:教材习题各章节数量分布不匀;传统型习题仍占主导地位,但类型丰富多样;开放性受到重视,但比重仍旧不够高;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但习题实际背景水平不足;总体功能性强,但难度较低。2、师生总体对教材习题各方面的认可情况:多数师生对教材习题的功能性、类型的丰富性、与教材内容联系的紧密性等方面认可度较高,认为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在教材习题的数量、难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等方面,师生的认可度较低。3、师生对教材习题的使用情况:实际教学中,教材习题的使用率较低。大多也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使用,很少直接翻书使用。并且师生使用教材习题的模式单一,这会忽视教材习题的部分价值。研究建议: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必须明确教材习题的定位,丰富教材习题的类型,注重教材习题与实际生活及教学的联系。给教师的建议:积极主动地使用教材习题;充分发挥教材习题的优势,用自身经验弥补教材习题的缺点;注重操作型、实践型、开放型的习题;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与引导。给学生的建议:提高使用教材习题的主动性,开发教材习题的运用方式,充分发挥教材习题的功能。
薛娇[5](2020)在《抚顺市近十年(2010-2019)中考文言文试题研究》文中指出从国家的大形势来看,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而文言文又是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统编教材改版后,文言文在中小学课本中所占的篇幅比例越来越大,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比也越来越高。从近十年来看,抚顺市的中考文言文试题题型变化不大,每年四道题,教材改版后,题型由原来的单一考查课内或课外的题型替换成了考查断句的题型,分值没有发生变化,题型安排更加科学,这些足以证明中考文言文的考查情况与课内文言文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通过对抚顺市近十年中考文言文试题的分析来探究中考文言文试题与日常教学的关系,旨在为抚顺市地区的文言文教学及中考出题和阅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主体共四个部分,绪论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论文从试题的科学性和分值分布的合理性对抚顺市中考文言文试题进行了评价。第二部分论文从题型、选文、重点、课内外比较、难易程度及试题设置的优点与局限性等方面对抚顺市近十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论文从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教学的迁移、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中考文言文试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和文言文教学对中考成绩的影响方面,具体阐述了中考文言文试题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第四部分,论文阐述了中考文言文阅读教学改进的几个方面,包括改进教学观念、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等,又通过具体的例子阐述了初中文言文教学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有效衔接,认识到中小衔接有助于学生打好文言基础、提升文言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希望通过本论文的分析能够对抚顺地区文言文教学与考试工作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
喻娟[6](2019)在《运用波利亚解题理论解决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解题就作为数学课程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学会解题也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目标,而数学阅读理解题作为初中数学一种重要新题型,初中生在解此类题型存在诸多问题,并且目前为止对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研究较为薄弱。又由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核心内容“怎样解题表”为解答这类题型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解题步骤与思路。因此利用波利亚解题理论如何解决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数学阅读理解题是材料中给定一个新定义、新定理、新命题、新计算过程或者新的证明推导过程等,从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本文利用课堂观察法、测试题调查法、访谈法进行初中生解此类题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法与访谈法研究发现初中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存在解题态度消极、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环节缺失的问题。通过测试题调查发现初中生在解此类题型有着如下问题,在理解题意环节的易错点为:忽略题目关键条件、未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新概念理解困难、文字语言转化数学语言困难;在拟定计划环节易错点为不擅长模仿解题、不擅长运用正难则反思想、思维定势;在实行计划环节易出现书写过程不完善、计算能力欠缺、约束条件遗漏、基础知识不扎实、其他非智力因素影响等问题;在回顾环节缺少核查过程与结果以及缺乏迁移解题能力。根据提炼出来的错误类型与波利亚解题理论结合得出解数学阅读理解题应遵循以下教学策略。在理解题意阶段:过程再现策略(强化学生感知形成过程),表征转换策略(培养阅读兴趣与提高阅读耐心,从题目中寻找关键词与分清主次,在语言转换中增进理解);在拟定计划阶段:模仿解题策略,正难则反策略;在实行计划阶段:解题过程的完善策略,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在回顾阶段:自主检查习惯培养策略,迁移解题策略。最后再利用一个教学案例呈现以上教学策略实施的具体过程。
冯渊[7](2019)在《中考语文题缘何创新?怎样创新?——以201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文中指出中考试题要保持稳定,但趋于稳定的试卷容易造成教学的惰性。因此,有必要创新命题思路,提高试题的思维含量,让试题更能检测考生真实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发挥试题矫正和引领教学方向的作用。本文评述了中考语文卷中文学和文化常识、名句默写、名着阅读等方面的创新试题,强调了提供语料、构拟情境、从运用的角度进行命题的新思路,对语料和试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名着阅读中精读与略读关系的处理,文言文阅读试题如何引导学生读书等,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芮苏[8](2018)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要求下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命题的新题型探究》文中提出分析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要求下重庆市2018年中考英语阅读命题的新题型探究。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及命题走向和趋势。根据近年来重庆市初中英语改革和考纲的变化和走向,结合自己一线教学的经历,改革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传统模式,创建更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黄素瑜[9](2018)在《新中考题型“短文填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福建省统一中考,英语短文填空题是福建省中考的题型之一。本文对2017年6月福建英语中考英语试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如何将短文填空答题能力的提高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改变重语法轻语音的现状;改变脱离语境的传统教学;改变机械操练的语法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中考短文填词解题能力的目的。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应该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短
林浩[10](2018)在《福建省“新中考”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南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是福建省中考改革的第一年。本研究以语言测试的评价标准及内容标准为基础,结合2017年福建省英语学科中考试卷,对其各题的考点及试卷特点进行分析,试图发现本次考试的特点与亮点,搜集南平市的考试结果,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南平市的考生在本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发现,就阅读方面而言,学生推理判断的能力较弱;主观题方面,得分率较低,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待提高;从书面表达的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不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对教师而言,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及思维品质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即注重语篇教学、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重“为思而教。”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的对比分析,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全省统考的复习备考及初中英语教学提出参考性意见。此外,本研究对一线教学的教师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让一线教师明确“新中考”的命题趋势和改革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复习,为2018年的中考复习与教学提供借鉴。其次,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参考性意见,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中考新题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考新题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依据和特点 |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依据 |
1.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名着阅读的建议 |
2.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要求 |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特点 |
1.命题内容的解析性 |
2.命题形式的稳定性 |
3.命题篇目的经典性 |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的现状分析 |
(一)名着中考命题情况调查研究 |
1.问卷调查 |
2.调查情况汇总及分析 |
(二)名着中考命题存在的问题 |
1.名着命题考查浅层识记知识 |
2.名着命题形式刻板单一 |
3.名着命题占总分权重过小 |
(三)名着中考命题问题产生的原因 |
1.命题内容没有深入文本内核 |
2.命题的形式缺乏创新意识 |
3.名着命题受重视程度较弱 |
三、新课标下名着中考命题的改进建议 |
(一)坚持名着的命题原则 |
1.落实《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 |
2.贴合学生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
(二)丰富名着的命题内容 |
1.拓展命题材料的广度 |
2.挖掘命题内容的深度 |
(三)更新名着的命题形式 |
1.丰富命题形式的多样化 |
2.严密名着命题的逻辑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考语文名着考查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
第一节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概念、分类 |
一、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概念 |
二、“课后活动”的分类 |
第二节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作用 |
一、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
三、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
第二章 部编版九年级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课后活动”设计变化的分析 |
一、题型设计的变化 |
二、内容设计的变化 |
第二节 “课后活动”设计特点的分析 |
一、体现“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 |
二、凸显能力培养 |
三、关注过程与方法 |
四、切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课后活动”设计的不足 |
一、知识点考查题难度低、设计不灵活 |
二、活动探究题难度大、与教材关联度低 |
三、材料分析题数量少、考查深度不够 |
四、历史纵横联系与学科联系不足 |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不充分 |
第二节 “课后活动”的使用问题 |
一、教师缺乏对习题的钻研 |
二、学生阅读量不足 |
三、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差 |
四、历史思维运用能力弱 |
第四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课后活动”设计的优化建议 |
一、知识点考查题应增加难度、形式多样 |
二、活动探究题应难度适中、紧扣教材 |
三、增加材料分析题、优化题目设计 |
四、加强历史纵横与多学科联系 |
五、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问 |
第二节 “课后活动”使用的优化建议 |
一、教师应重视“课后活动” |
二、合理使用“课后活动” |
三、二次设计“课后活动” |
四、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
五、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五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设计案例 |
一、九年级上册“课后活动”设计案例 |
二、九年级下册“课后活动”设计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2010-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分析 |
2.1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分析 |
2.2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查情况分析 |
第三章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类型分析 |
3.1 代数压轴题 |
3.2 几何压轴题 |
第四章 陕西省中考压轴题的教学案例分析 |
4.1 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专项训练教学案例 |
4.2 几何图形中的运动问题专项训练教学案例 |
4.3 中考数学压轴题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第五章 教学建议及备考策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4)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研究工具的设计及实施 |
3.2.1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及实施 |
3.2.2 问卷法研究设计及实施 |
3.2.3 访谈法研究设计及实施 |
3.2.4 课堂观察法研究设计及实施 |
第4章 教材习题概况分析 |
4.1 教材习题数量分析 |
4.2 教材习题类型分析 |
4.2.1 按习题形式分类统计 |
4.2.2 按习题开放程度分类统计 |
4.2.3 教材习题类型总特征 |
4.3 教材习题功能分析 |
4.4 教材习题难度分析 |
4.4.1 习题背景水平 |
4.4.2 习题数学认知水平 |
4.4.3 习题运算水平 |
4.4.4 习题推理水平 |
4.4.5 习题知识综合水平 |
第5章 教材习题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 |
5.1 问卷数据分析 |
5.1.1 基本情况分析 |
5.1.2 师生对教材及其习题认可度 |
5.1.3 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
5.1.4 辅导资料与学案对教材习题使用的影响 |
5.1.5 师生眼中教材习题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
5.1.6 问卷调查结论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第6章 教材习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在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6.1.2 在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6.2 改进建议 |
6.2.1 给教材习题编制者的建议 |
6.2.2 给教师的建议 |
6.2.3 给学生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师问卷 |
附录2:学生问卷 |
附录3:教师访谈大纲 |
致谢 |
(5)抚顺市近十年(2010-2019)中考文言文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抚顺市中考文言文试题评价 |
(一)试题的科学性评价 |
1.课程标准要求评价 |
2.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
3.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二)分值分布合理性的评价 |
二、抚顺市近十年中考文言文试题分析 |
(一)题型分析 |
(二)选文分析 |
(三)重点分析 |
(四)课内外比较分析 |
(五)难易程度分析 |
(六)试题设置的优点与局限性分析 |
三、中考文言文试题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 |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
(二)文言文教学的迁移 |
(三)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四)中考文言文试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 |
(五)文言文教学对中考成绩的影响 |
四、中考试题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与提升 |
(一)中考文言文试题促进文言文教学 |
1.改进教学观念 |
2.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
3.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
(二)中考文言文命题注重有效衔接 |
1.注重与小学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
2.注重与高中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
(三)文言文教学的范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运用波利亚解题理论解决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会解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目标 |
1.1.2 解题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
1.1.3 数学阅读理解题是初中数学一种重要新题型 |
1.1.4 初中学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存在诸多问题 |
1.1.5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教学研究较为薄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利于为教师解题教学提供参考 |
1.3.2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能力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数学解题理论的相关研究述评 |
2.1.1 一般解题理论概述 |
2.1.2 波利亚解题理论概述 |
2.2 波利亚解题理论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波利亚解题理论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2.2 波利亚解题理论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2.3 波利亚解题理论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 关于数学解题错误现状相关研究述评 |
2.5 概念界定 |
2.5.1 数学阅读 |
2.5.2 数学阅读理解题 |
3 初中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3.1 课堂观察设计 |
3.1.1 课堂观察目的 |
3.1.2 课堂观察对象 |
3.1.3 课堂观察样本 |
3.1.4 课堂观察数据的分析方法 |
3.2 访谈设计 |
3.2.1 访谈目的 |
3.2.2 访谈对象 |
3.2.3 访谈问卷 |
3.2.4 访谈法数据的分析方法 |
3.3 测试题调查设计 |
3.3.1 调查目的 |
3.3.2 调查对象 |
3.3.3 测试卷的编制 |
3.3.4 测试题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 |
4 初中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1.1 解题态度消极 |
4.1.2 解题思路不清晰 |
4.1.3 解题环节缺失 |
4.2 测试题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2.1 初中生解测试题的总体情况 |
4.2.2 初中生在解测试题中各环节的错误类型统计分析 |
4.3 初中生解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调查研究结论 |
5 运用波利亚解题理论解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 |
5.1 理解题目阶段 |
5.1.1 过程再现策略 |
5.1.2 表征转换策略 |
5.2 拟定计划阶段 |
5.2.1 模仿解题策略 |
5.2.2 正难则反策略 |
5.3 实行计划阶段 |
5.3.1 解题过程的完善策略 |
5.3.2 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
5.4 回顾阶段 |
5.4.1 自主检查习惯培养策略 |
5.4.2 迁移解题策略 |
6 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解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案例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波利亚解题表简述 |
附录B 课堂观察教学案例 |
附录C 测试卷 |
附录D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7)中考语文题缘何创新?怎样创新?——以201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理解、运用角度命题, 检测考生思维水平 |
1.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
2. 名句默写 |
3. 文言文阅读 |
二、语料与试题要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
1. 创新之失:语料与试题的疏离 |
2. 创新之得:语料成为答题的必要条件 |
三、名着阅读:将精读获取的阅读策略用之于课外阅读 |
1. 常见题型:从概述情节的角度设题 |
2. 创新题型之一:要求读者主体参与 |
3.创新题型之二:要求用“教读”的方法研读名着 |
四、结语 |
(8)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要求下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命题的新题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
1.1 什么是核心素养 |
1) 语言能力 |
2) 文化品格 |
3) 思维品质 |
4) 学习能力 |
1.2 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
2 2018年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命题的新题型探究 (以2017年重庆市英语中考题B卷为例 (1) ) |
2.1 新题型一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推理题-考查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 |
2.2 新题型二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ean in Chi-nese? (猜词题-考察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 |
2.3 新题型三If we put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分段题-考察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 |
2.4 新题型四The passage mainly wants to tell us_______. (主旨题-考察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
3 创建阅读课教学新模式 |
(9)新中考题型“短文填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短文填空考题的命题剖析 |
(一) 根据音标填空 |
(二) 根据上下文语境填空 |
(三) 根据所给的单词提示填空 |
三、培养学生短文填空解题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
(一) 改变重语法轻语音的现状 |
(二) 改变脱离语境的传统教学 |
(三) 改变机械操练的语法教学 |
四、总结 |
(10)福建省“新中考”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南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外语测试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外语测试的内容标准 |
第三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福建省“新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
第一节 2017年“新中考”的英语科改革方向和命题趋势 |
第二节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
第三节 福建省“新中考”英语试卷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新中考”英语质量分析——以南平市为例 |
第一节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质量总体分析 |
第二节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成绩抽样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关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关于文化品格的培养 |
第三节 关于思维品质的培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主要发现与不足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考新题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名着中考命题研究[D]. 金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优化研究[D]. 余耀平.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3]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 刘珍. 延安大学, 2020(12)
- [4]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H市为例[D]. 蔡佳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抚顺市近十年(2010-2019)中考文言文试题研究[D]. 薛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运用波利亚解题理论解决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实践研究[D]. 喻娟.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中考语文题缘何创新?怎样创新?——以201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J]. 冯渊. 考试研究, 2019(02)
- [8]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要求下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命题的新题型探究[J]. 芮苏. 海外英语, 2018(16)
- [9]新中考题型“短文填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 黄素瑜.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8(13)
- [10]福建省“新中考”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南平市为例[D]. 林浩.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