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实践

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实践

一、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杨保华,李俊玲,顾卫杰[1](2021)在《依托共享工厂“三段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智造"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高职拔尖人才,是加快解决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贴近产业变革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崭新的探索与实践。共享工厂能够为高职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所必需的师资、技术、案例、设备及实践平台支撑,因此,学校依托共享工厂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机制、"能工巧匠"的混编师资保障及"独具匠心"教学组织模式-"三段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等措施,在学生技能大赛、双创大赛、专利等学生创新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了依托共享工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高职人才。

王家阳[2](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方洪鹂[3](2020)在《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拔尖创新人才的英语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对于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从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方面的视角出发,分析其认为重要的英语能力并设计相关的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对以往关于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回顾、整理和归纳,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手段,了解其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旨在改善当前该英语模块的课程现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研究发现,卓越学院学生认为最需要的英语能力依次是:思辨能力及创新意识;用英语写论文和研究报告;语用能力;听懂全英语授课或学术演讲和报告;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能力明显地体现出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特征。最不需要的英语能力是:英语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英语语言学知识;法律英语。最后,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搭建了一套英语课程框架,将课程分为七大能力培养模块,即英语读写能力、英语语用能力、英语翻译能力、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专门用途英语能力、英语演讲辩论能力,和英语跨文化能力。并为每一个课程模块设置具体课程,以期为卓越学院的英语课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李汉学[5](2017)在《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教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管理成为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一方面,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是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层面也都存在着亟待突破的问题。开展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本土化高校教师管理理论,也有助于探索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独特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践。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质上是高校等管理主体依照一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高校专任教师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实践活动,主要涵盖分类聘任、分类调配、分类培训、分类薪酬、分类考核和分类退出等方面的内容。论文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人才学理论和教师生涯发展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主要研究方法,紧扣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框架,展开了对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部和各个高校制定和颁布,特点鲜明,主要由国家相关学术组织和高校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及学术组织予以具体实施,帮助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变革而不断演进,为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制度基础。美国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既具备教师分类多样、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相对完备、凸显人性化关怀、以服务为中心、教师薪酬待遇普遍较高等共同特征,也存在着院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诸多差异。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分类聘任方面,存在法理层面的困惑,实践中形成了对于教师发展的现实壁垒;二是在分类调配方面,教师流动不畅,资源配置失衡;三是在分类培训方面,供求失衡,培训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四是在分类薪酬方面,教师两级分化严重,忽视高校教师劳动的精神追求;五是在分类考核方面,考核标准不完善,考核导向有偏差,考核方式不科学;六是在分类退出方面,退出渠道不畅,退出依据不明确,教师考评与退出脱钩。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院校间盲目借鉴、院校制度建设滞后、对分类过度推崇、高校办学自主权缺乏、高校对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宣传不足、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人性关怀缺失、高校教师职员队伍建设滞后、高校教师管理的统筹性不强是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论文认为,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应遵循的七大原则是:差异化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多元参与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筹协调原则、法制化原则和稳定性原则。应处理好的七对关系是:高校分类发展与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政府引导与高校主导的关系、高校教师职位分类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环境变化与制度变革的关系、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的问题、制度变革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其一,应通过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岗位分类标准,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的制度结构,全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结构来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其二,应通过提升高校教师分类发展与高校分类发展理念的协同性,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与高校人才发展体制变革的协同性,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组织结构变革与高校分类发展组织结构变革的协同性来提升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分类发展的协同性。其三,要通过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统筹协调能力,完善高校宣传机制,强化高校差异化管理理念,构建专业化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教育职员队伍等措施提升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水平。其四,要通过政府和高校向教师赋权,高校教师主动参与等形式保障高校教师充分参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决策。其五,要通过构建符合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际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明确评价的对象,重视评价结果的适用等措施完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蒋丽华[6](2015)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謇计划”为例》文中提出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文章在分析高职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阐述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即"张謇计划"的具体思路,并从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专业领域的交叉复合、专业课程的个性化定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学与管理机制的灵活设置、激励保障措施的明确跟进等方面,探索和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叶俊飞[7](2014)在《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目标为"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至2014年,参与"拔尖计划"的高校已达19所。这些高校在实施"拔尖计划"过程中,大致有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单学科类、跨学科类与综合类。相比较而言,按照"跨学科类"模式培养难度甚大,探索这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院校较少。而南京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并延续至今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就属于此类。而且南京大学大理科试验班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多学科、跨专业的"理科基地"综合点。历经25年的探索,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颇有收获、颇具新意。因而,以它为案例,研究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之道,就成为我的论文研究选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的视角与维度,结合教师与管理者的评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大理科培养模式的成功与不足,总结其探索、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改进建议。按照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者主要采用半开放、正规、直接的方式,先后访谈了 26名毕业生、7名教师与管理人员,访谈时长总计近3000分钟,访谈整理稿共计25万字;此外,还查阅并收集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丰富文献资料,特别是其他高校实施"拔尖计划"的相关文本与实践素材。我的研究结论是:第一、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宽口径理科专业教育模式。其特色之处在于:(1)较为单纯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从事基础学科(理科)教学与科研工作者,努力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复合、交叉的多学科知识背景。(2)理科"宽基础"且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3)研究性教学的大胆探索、实践。(4)"独立建制"("虚实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当然,它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第二、在综合、比较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其他高校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五点思考:(1)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既要"育才",更须"树人"。应始终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而专业教育仅是其中重要一翼。(2)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学习"与"探求"的关系,尤其要增强学生科研体验,重视对其进行科学应用的训练。(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提升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这一目标要求的达成,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4)着力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群落,充分发挥团队学习、探索和人才共生效应。(5)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密切师生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与交流,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影响。而且"生师互动"不能仅局限于学术交流,而应全面服务于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夏苗苗[8](2014)在《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论证》文中研究说明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是确立我国拔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是学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的重任。与此同时,提升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高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强校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拔尖人才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学术浮躁、科学共同体的不端行为不断见诸媒体。社会正急切呼唤拔尖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拔尖人才的道德修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拔尖人才的道德养成,确保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并始终循着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伦理视角出发,在伦理学的视域中对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审视和论证。首先,从理论上阐明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探讨拔尖人才德才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其次,归纳和剖析我国拔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拔尖人才遴选中重才轻德、拔尖人才培养中道德教育缺失、拔尖人才考核中德才评价扭曲、拔尖人才管理中道德失范等,指出遴选主体德才观的偏止、功利主义价值选择的影响、拔尖人才道德考评体系的缺失和道德自律及他律体系的建构滞后等是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德才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阐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道德问题及其成因,认为加强高校拔尖人才的道德培养刻不容缓。再次,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道德实例,进一步探究道德培养对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意义。最后,着重论述优化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路径,主张通过转变拔尖人才培养的德才观念,进一步确立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原则规范,拓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德育路径:优化拔尖人才遴选的道德指标、创新拔尖人才德育模式、健全拔尖人才德才考评机制、完善拔尖人才科研过程中的道德督查。将以人为本,促进德才协调发展作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追求。

邹正[9](2013)在《激活创新潜能 张扬生命活力》文中指出针对创新拔尖人才的特质并加以培养,尊重生命个体的禀赋与价值,实现教育公平,应该是普通高中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与教育使命的回应和担当。金陵中学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主阵地,以联合高校建立培养基地为生长点,努力探索并丰富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

朱远来[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二、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依托共享工厂“三段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高职拔尖人才的界定与类型
    2.1 高职业素养的复合技术技能型
    2.2 高创造力的创新创造型
    2.3 高素质的管理型
    2.4 兼具工匠精神的拔尖型
3 共享工厂平台对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功能支撑
    3.1 共享工厂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工匠精神及跨学科素养的培养
    3.2 共享工厂的实践平台有利于搭建校企合作的纽带
    3.3 共享工厂有利于拔尖人才双创能力的培养
4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共享工厂“三段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建构
    4.1 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机制
    4.2“能工巧匠”的混编师资保障
    4.3“独具匠心”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组织模式
5 基于共享工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2)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荣誉学院
        1.3.2 拔尖创新人才
        1.3.3 通识教育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重难点
        1.4.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3.2.1 多元的导师制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6.1 管理机制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6.2 人才培养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
        2.1.2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界定
        2.1.3 课程模块的界定
        2.1.4 需求分析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过程
        3.4.1 问卷的制作与发放
        3.4.2 问卷的信效度
        3.4.3 访谈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4.1 卓越学院学生调查结果
        4.1.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
        4.1.2 英语能力的需求程度
    4.2 卓越学院教师调查结果
        4.2.1 教师基本信息
        4.2.2 英语能力的需求程度
第五章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分析
    5.1 总体需求分析
    5.2 性别差异分析
    5.3 专业差异分析
第六章 创新拔尖人才需求的英语课程模块分析
    6.1 学生总体需求的因子分析
    6.2 课程模块需求的差异分析
        6.2.1 总体分析
        6.2.2 性别差异分析
        6.2.3 专业差异分析
    6.3 英语课程模块设置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学生英语能力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英语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2.1.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2.1.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相关概念辨析
    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目标
    2.3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
    2.4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
    2.5 研究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
        2.5.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5.2 教育人才学理论
        2.5.3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
3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历史回溯
    3.1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回溯
        3.1.1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建立的背景
        3.1.2 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考察
        3.1.3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反思及启示
    3.2 新中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的演进
        3.2.1 高校教师分类聘任制度的演进
        3.2.2 高校教师分类调配制度的演进
        3.2.3 高校教师分类培训制度的演进
        3.2.4 高校教师分类薪酬制度的演进
        3.2.5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制度的演进
        3.2.6 高校教师分类退出制度的演进
4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考察
    4.1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文本分析—以山东、湖北、广西三地9所高校为例
    4.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现状
        4.2.1 样本概况
        4.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分析
5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归因分析
    5.1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5.1.1 高校教师分类聘任面临的现实困境
        5.1.2 高校教师分类调配面临的现实困境
        5.1.3 高校教师分类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
        5.1.4 高校教师分类薪酬面临的现实困境
        5.1.5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面临的现实困境
        5.1.6 高校教师分类退出面临的现实困境
    5.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面临困境的归因分析
        5.2.1 政府层面法规缺失
        5.2.2 院校间盲目借鉴
        5.2.3 院校制度建设滞后
        5.2.4 政府和学校过度推崇教师分类
        5.2.5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5.2.6 高校对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相关制度宣传不足
        5.2.7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人文关怀缺失
        5.2.8 教育职员队伍建设滞后
        5.2.9 高校教师管理的统筹性不强
6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及启示—以美国纽约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
    6.1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审视
        6.1.1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聘任
        6.1.2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调配
        6.1.3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培训
        6.1.4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薪酬
        6.1.5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考核
        6.1.6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退出
    6.2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特征
        6.2.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共性
        6.2.2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个性
    6.3 美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启示
        6.3.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应与高校发展阶段相适应
        6.3.2 构建完备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6.3.3 强调服务意识
        6.3.4 改善高校教师薪酬待遇
        6.3.5 尊重教师个体差异
7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
    7.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
        7.1.1 差异化发展原则
        7.1.2 以人为本原则
        7.1.3 多元参与原则
        7.1.4 循序渐进原则
        7.1.5 统筹协调原则
        7.1.6 法制化原则
        7.1.7 稳定性原则
    7.2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优化必须处理好的的几对关系
        7.2.1 高校分类发展与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
        7.2.2 政府引导与高校主导的关系
        7.2.3 高校教师职位分类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关系
        7.2.4 环境变化与制度变革的关系
        7.2.5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的关系
        7.2.6 制度变革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系
        7.2.7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7.3 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优化的具体策略
        7.3.1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7.3.2 提升高校教师分类发展与高校分类发展的协同性
        7.3.3 提升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水平
        7.3.4 高校教师要充分参与高校管理决策
        7.3.5 完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高校教师)
    附录3: 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附录4: 访谈提纲(高校人事部门领导)
    附录5: 访谈提纲(二级学院院长)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6)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謇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二、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内涵和类型
    1. 技术革新型人才
    2. 生产管理型人才
    3. 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开展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路
四、实施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要素分析
    1. 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
    2. 专业领域的交叉复合
    3. 专业课程的个性化定制
    4. 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5. 教学与管理机制的灵活设置
    6. 激励保障措施的跟进
五、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条件
    1. 学生遴选
    2. 师资配备
六、结语

(7)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2 我国三十五年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回顾
        1.1.3 南京大学的探索—"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才培养模式
        2.1.2 基础学科
        2.1.3 拔尖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路径
        3.2.1 研究方法的选取
        3.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3 资料收集方式
        3.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 研究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3.3.1 "以学生为中小"教育理念的提出
        3.3.2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
        3.3.3 "以学生为中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第四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管理者与教师的视角
    4.1 强化部成立初衷:保护基础学科,优化研究生生源
    4.2 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
        4.2.1 培养基础宽厚的基础学科人才
        4.2.2 历史渊源:南京大学少年部的教改实践
    4.3 "宽基础"的课程设置
        4.3.1 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4.3.2 分方向课程结构分析
    4.4 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全校其他院系
    4.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
    4.6 教材特色:强调"大"理科,增强适应性
    4.7 管理机制:独立建制,虚实结合
第五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强化部毕业生的视角
    5.1 招生遴选:"提前报考,多个机会",但不无"盲目被动"
    5.2 课程设置:稍显粗放的"宽基础"课程
        5.2.1 知识面较宽,专业程度不高
        5.2.2 课程学习强度大
        5.2.3 成功与不足
    5.3 良好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5.4 师生交流:主要在课内,且不甚密切
    5.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
        5.5.1 用英语授课,注重概念讲解,授课内容全面
        5.5.2 授课内容不易懂,但耐人回味
        5.5.3 课程论文环节需要指导
    5.6 学科方向分流:有限制的"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第六章 对"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评价
    6.1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之"辨"
    6.2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之处
        6.2.1 人才培养重"理"轻"文"
        6.2.2 课程结构:学科之间的融合亟待加强
        6.2.3 "锦标赛式"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第七章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之道
    7.1 人才培养:既要"育才",更须"树人"
    7.2 教学安排:增强本科生科研体验,重视科学应用的训练
    7.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7.4 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群落
        7.4.1 "自然"原则
        7.4.2 "互动性"原则
        7.4.3 "差异性支持"原则
    7.5 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附录
    附录A 南大强化部毕业生访谈提纲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南大强化部1997级物理、化学、生物方向学生课程表
    附录D 强化部26位毕业生访谈简况
致谢

(8)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一章 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
    第一节 拔尖人才的内涵及其分类
        一、 拔尖人才的概念界定
        二、 拔尖人才的基本类型
        三、 拔尖人才的顶层设计及其层级关系
        四、 拔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拔尖人才的德性选择
        一、 首席科学家遴选的道德标准
        二、 中青年领军人才选拔的道德尺度
        三、 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的道德依据
        四、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遴选的道德条件
        五、 拔尖人才德才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 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道德问题及其成因
    第一节 拔尖人才培养的德才失衡
        一、 拔尖人才遴选中重才轻德
        二、 拔尖人才培养中道德教育缺失
        三、 拔尖人才考核中德才评价扭曲
        四、 拔尖人才管理中道德失范
        五、 拔尖人才德才失衡的危害
    第二节 拔尖人才培养中德才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遴选主体德才观的偏止
        二、 功利主义价值选择的影响
        三、 拔尖人才道德考评体系的缺失
        四、 拔尖人才道德自律和他律体系建构的滞后
第三章 国外高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道德论举证
    第一节 美国高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道德原则
        一、 哈佛大学推崇培育有教养的人
        二、 普林斯顿大学提倡品格与质量的养成
    第二节 英国高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道德原则
        一、 牛津大学坚持培养绅士的道德准则
        二、 剑桥大学用心塑造人格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 日本高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道德原则
        一、 早稻田大学造就模范公民
        二、 庆应大学树立品格之源泉、智德之模范
    第四节 国外高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道德启示
        一、 塑造拔尖人才高尚的道德人格
        二、 重构拔尖人才的社会责任
        三、 创新拔尖人才的学术道德理念
        四、 设立学术指导委员会
        五、 推进道德教育委员会
        六、 完善研究成果的鉴定程序
第四章 优化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路径
    第一节 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以德为先的原则追求
        一、 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二、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 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才性论
        四、 倡行尊德性、道问学的协调发展修养论
    第二节 加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原则规范
        一、 以德为先、德才并重
        二、 全面考核、德优才俊
        三、 整体把握、德才平衡
        四、 厚德进才、协调发展
    第三节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德育路径
        一、 优化拔尖人才遴选的道德指标
        二、 创新拔尖人才的德育模式
        三、 健全拔尖人才的德才考评机制
        四、 完善拔尖人才科研过程中的道德督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
附件 6
附件 7

(9)激活创新潜能 张扬生命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通高中承担创新拔尖人才基础培养的思考
    1. 基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2. 基于经济社会层面的考虑
    3. 基于学校教育层面的思考
    4. 基于创新拔尖人才特质的思考
二、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基础培养的实践
    1. 率先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法和学法
    2. 全面实施具有金中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方案
    3. 以课程建设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基本素养
    4. 建设适应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
    5. 将研究性学习植根于创新教学之中
    6.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育英才
三、对未来创新拔尖人才基础培养的诉求
    1. 国家级示范高中与初中剥离有待研讨和商榷
    2. 普通高中优秀毕业生亟待打通直升高等院校的通道
    3. 普通高中招生应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托共享工厂“三段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杨保华,李俊玲,顾卫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30)
  • [2]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课程模块的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为例[D]. 方洪鹂.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我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D]. 李汉学. 武汉大学, 2017(06)
  • [6]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謇计划”为例[J]. 蒋丽华. 纺织服装教育, 2015(05)
  • [7]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叶俊飞. 南京大学, 2014(07)
  • [8]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论证[D]. 夏苗苗.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9]激活创新潜能 张扬生命活力[J]. 邹正. 创新人才教育, 2013(01)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我校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