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稳健性原则在应用中的缺陷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夏冬蕊[1](2020)在《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零售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也是连接三大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桥梁。每一个零售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都应该及时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业绩评价是对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总结,反映企业的运作水平。EVA作为一种专业的业绩评价工具,将其引入零售行业的日常管理当中,是零售企业目前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永辉超市是本土零售企业的代表之一,其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主要从公司业绩和激励对象两个层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以净利润为核心财务指标,并以四项能力指标为依托,开展业绩评价工作。现行业绩评价体系下,永辉超市出现了盈利水平不稳定、权益资本受到忽视、经营目标出现分歧等问题。因此,永辉超市如何改革业绩评价体系并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将成为永辉超市获得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围绕永辉超市的业绩评价体系展开具体分析,首先运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永辉超市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介绍,对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制度进行分析并阐述其评价效果;其次在公司扩张型战略目标的导向作用下,运用EVA业绩评价方法,对影响企业价值增值和长期发展的会计项目进行调整,构建了以EVA为核心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再次将EVA及其相关指标与永辉超市原有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对比;最后运用归纳法对永辉超市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完善建议,使业绩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永辉超市目前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指标都是大于零的,表明企业是盈利的,但是永辉超市2016年至2018年的EVA却小于零,站在经济增加值角度,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创造价值增值,股东的权益反而受到侵蚀,因此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有效性更强。二是永辉超市要想改善管理水平就要注意EVA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层层分解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三是在组织机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也为其他零售企业改革业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刘欣宁[2](2020)在《EVA在国有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HJ公司为例》文中提出EVA(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新型的企业业绩评价的计量方法,它能准确计量国有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并能把企业使用的股权资本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国外很早就开始了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有了成熟的案例和丰硕的成果。美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斯腾斯特公司的客户发展到400多家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和政府机构,例如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新加坡政府等,所有实施项目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近些年,EVA发展迅速,很多企业集团都在使用EVA作为下属子公司业绩评价和经营者奖励的依据。而在我国由于引入EVA时间较短,实证案例不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因此本文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EVA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介绍EVA的理论和本质,了解EVA是如何计算的进而为后文的案例研究打下基础。与EVA相比,传统业绩评价有较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传统业绩评价的构成,详细剖析其优缺点,更突显了EVA指标的实用性。最后采用实际案例HJ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详细计算其EVA,并通过图表结合的方式对比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和EVA指标的不同,进一步阐述EVA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并剖析了EVA的局限,提出提高企业业绩水平的对策。
王雪君[3](2019)在《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帮助企业建设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经营状态,发现其中管理疏漏与经营缺陷,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弥补,使企业经营效益保持在稳定区间。电信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远距离沟通、交流离不开网络运营商的支持。在进入4G时代,迈出5G步伐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传统会计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时代发展需求。研究者紧扣电信行业的时代发展主题,结合中国联通的实际情况,构建以EVA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对推动中国联通走出业绩低谷,使得混改的动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梳理国内外业绩评价领域发展现状,然后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构建了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进而介绍了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了EVA、杜邦分析法、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和特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然后分析了中国联通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再陈述了建立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继而提出构建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的原则,并对EVA进行驱动因素分解,结合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和非财务两大层面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候选指标项中由内至外筛查出财务、学习、成长、内部流程与社会责任这五大类型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认每个维度和每个维度下的指标的比重,然后参考专家意见设计评分方法,构建成一个科学完整、具备较高实践参考价值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在研究的最后章节将新构建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中国联通2017年的业绩进行全面评价。并且也提出一些业绩评价体系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帮助中国联通提升企业价值。
王亚玲[4](2018)在《人工智能企业的EVA价值评估研究 ——以K企业为例》文中指出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产业前景广阔,研究人工智能类企业的估值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人工智能公司特点出发,运用EVA估值法对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估值。本文首先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传统估值方法可以看出,基于EVA的估值方法更具有适用性,符合人工智能企业的特点。由此,本文引入EVA估值模型并对人工智能企业的EVA估值模型进行构建。结合人工智能企业的特点,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确定了 EVA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在模型的选择上,选取两阶段模型,符合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对人工智能企业K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在案例研究中,通过调整不同会计因素确定EVA模型的各个参数,依据EVA估值模型计算出K企业在高速增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EVA值,最终评估出企业的价值,并对其结果的误差率进行了分析,得出EVA价值评估模型在评估人工智能企业具有有效性。评估结果分析可以看出,EVA法对人工智能企业估值是适用的,EVA会计项调整是在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企业特点的基础上,以该估值结果为参考有利于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对管理者进行价值管理、公司制定商业融资计划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为经济增加值法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模型参照。本文有一定研究意义,一是文章对EVA估值法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便于今后研究;二是文章中EVA会计项调整是在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参考价值;三是文中通过案例分析,丰富了此类价值评估方法实际情况中的运用。
孙慧[5](2016)在《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文中提出谨慎性原则,也被称为企业的稳健性原则,指的是有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时,选择合理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应高估资产或收入,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所以,企业如何应用谨慎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论述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我国企业为对象,分析了其暴露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使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更为合理有效。
严心怡[6](2015)在《资产减值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文中提出会计稳健性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一条重要会计惯例,对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是具有预测价值的,会计政策过于激进或过于稳健都会导致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给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自2001年至今两次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中,会计稳健性方面的规定备受准则制定者的重视。资产减值会计是运用稳健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考察准则变更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重要因素。计提资产减值本身是源于会计稳健性的要求,但当企业具有盈余管理动机时,各项资产减值政策沦为了利润操纵的有效渠道,从而使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受到影响。已有研究证实了在2006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随着会计准则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资产减值政策的变更是不断提高的,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会计目标发生转变,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稳健性的地位从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降为对可靠性、相关性特征的补充要求。新准则对稳健性原则的要求降低,可以从新资产减值政策的变更看出。本文检验了资产减值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经营状况上市公司中的区别,并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回顾会计稳健性与资产减值政策及两者关系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资产减值政策的变更对会计稳健性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2001年至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普遍存在。2007年以前,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得到增强。自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由于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导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有所下降,资产减值政策的变更是导致会计稳健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新资产减值政策在资产减值计量、确认和转回方面的规定发生变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引入等一系列举措导致2007年以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下降。由于新资产减值政策严格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行为,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因而新资产减值政策实施后企业资产减值规模对会计稳健性的解释力度有所减弱。2.上市公司选择资产减值政策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受会计监管的约束,亏损公司为了改善公司业绩、追求公司转亏为盈,更多时候会通过选择资产减值政策实现盈余管理目标。因此相比盈利公司,资产减值政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亏损公司中更加明显。3.上市公司不同类型资产减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短期资产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其中固定资产减值规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较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应收款项、存货的减值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显着负相关。由于新资产减值政策中规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因此在2007年以后,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可被视为对企业资产变化情况做出如实反映的行为,是符合会计稳健性要求的;但新规定对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没有特别限制,因而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倾向。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准则制定机构要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细则,使这一新引入的计量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对稳健性的应用要遵循适度原则,规范企业滥用稳健性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对准则未限制的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要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对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审计程序。
刘珊珊[7](2013)在《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确定性是会计稳健性的前提,而天下最为确定的就是存在不确定性。FASB以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集大成者和会计准则建设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在1983年颁布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明确提出对会计稳健性的认可,指出财务会计和报告领域里,像对计量上可能的误差,宁愿少计资产和收益而不愿多记的会计稳健性(意为审慎性)这样的惯例是有地位的,因为企业和经济活动在到处都有不肯定因素的环境中进行,但是近30年来,以投资者利益导向为首要指向的FASB一直认为,会计稳健性虽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地位,但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稳健性,应不含有蓄意地、一贯地少计净资产和净利之意,否则有违中立性。2008年,FASB在其和IASB颁布的联合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最终决定将会计稳健性(包括会计审慎性)彻底清除,但是争议并未因此而停止,因为会计稳健性悠久的历史说明,其并非因为正式制度的认可而出现,也就不会因为正式制度的否定而消失。当前有关会计稳健性话题是针对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财务会计而言,主要的研究成果来自美国这样一个尽管具有难以撼动的经济地位但是会计历史却极为短暂的国家。从演化进程来看,美国的会计源自英国,而英国会计又可依次向前溯至荷兰、意大利会计,而这仅仅涉及复式会计的发展脉络,在复式簿记之前还有中世纪欧洲会计、四大文明古国会计、甚至会计的源头即原始计量记录。历史中的会计稳健性是经过上述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产生并演化至今,当前作为主流的英美会计理论所论及的会计稳健性仅仅是一个复杂制度现象的冰山一角。对于中国而言,会计稳健性一词完全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概念,了解会计稳健性究竟为何产生,又是如何演化至当前的状态极为迫切。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会计制度以来,被动地经历了会计稳健性从无到有(1983-1997年)、从弱到强(1998-2005)、从全面到适度(2006-至今)三个阶段。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因为旧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被动调整的代价极为巨大,中国不同于美国,后者是普通法系国家,其制度源自市场中的习俗与惯例,因此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化实质上是市场运行中的内部规则自发外化的结果,其制度调整所产生的后果完全由系统内部消化。但是中国不同,作为一种制定法国家,每一次制度的制定或者调整都会发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因此我国在移植会计稳健性制度时需要采取三思而后行的态度。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会计稳健性原则最初的运用完全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显着表现,制度建设者并未从历史的视角关注会计稳健性的来龙去脉。被移植的制度以是否适用作为接受标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制度建设被动适应结果。在中国,会计稳健性制度频频变动调整之际,FASB和IASB又作出其会计信息质量框架中彻底清除会计稳健性的决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大环境下,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者又一次面临是否跟从的挑战。会计稳健性究竟是什么?中西方迄今并无统一认识。在美国会计理论独步天下的今天,其观点对于各国会计界的影响颇深。在FASB的“目标-准则-实务”理论逻辑指引下的会计稳健性理论很难深入,因为目标是纯主观的产物,缺乏一个客观见之主观的逻辑起点来统领理论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目标与实务之间的分歧。会计稳健性在实务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对准则制定目的的偏离,促使理论研究的不足亟待解决。多样性是演化的动力,故而从制度演化视角对会计稳健性理论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制度演化视角对会计稳健性问题进行研究,试图重点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从制度演化视角进行会计稳健性问题的研究,二是如何进行演化分析,三是本研究成果如何弥补当前会计稳健性理论的不足。在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借助于会计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会计研究文献来看,自现代会计理论产生伊始,演化思想就出现端倪,主要表现在早期会计研究者均试图从历史中寻找会计稳健性惯例的不同原因,采用“存在的就是适合的”标准完成准则构建,这种基于因果追溯的演化研究在新古典均衡范式占据会计研究阵地后就不复存在,将根本上是异质的、不可逆的会计稳健性惯例纳入统一的主观目的导向下的会计准则范畴,混乱的结果不言而喻。不同于制度均衡观所持的经验实在论的本体论和个体主义的认识论,制度演化观坚持批判实在论的本体论和个体群主义,假设制度主体具有认知理性、强调制度的累积因果和回溯法的运用。基于制度演化观,本文将会计稳健性的历史沿革置于“本能-行为-习惯-习俗-惯例-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之中,向上因果探讨得出会计稳健性的终极原因是“至善”,向下因果探讨得出会计稳健性的多样性源自异质的能动主体与其所在社会结构间互动。当前会计准则制定者认为会计稳健性惯例是一种自动的、重复的、缄默的,“时间无涉”的“实在”,在这种均衡观指导下构建的会计准则无法完成链接主观会计目标和客观会计实务的任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研究者将视角从制度均衡走向制度演化:首先,将研究关注点从均衡观下的“会计秩序”转向演化观下的“因果机制”,通过向上溯因分析制度形成的终极原因,向下溯因分析制度如何制约个体行为,实现因果累积链条在逻辑上的完整性。其次,重构会计稳健性理念,在当前“目标-准则-实务”的理论逻辑顺序中添加一个客观见之主观的“本质”起点,使主观的“目标”更具有客观的立论基础,从而不再游离于客观需要之外。第三,本文指出会计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权变地适应社会需要是会计稳健性的发展方向。
赵静[8](2012)在《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激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优劣存废的争辩。金融界指责公允价值放大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终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但是,会计界表明公允价值不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基于金融危机和会计国际趋同的背景,本文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作为研究视角,结合宏观经济背景,探索研究两者的关系。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两者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各自的研究现状,接着阐述两者各自的理论,重点论述公允价值计量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为后文实证部分选择样本和实证模型打下基础。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在预见风险和对待减值资产上的一致性以及在预见收益和对待升值资产上的矛盾性,结合宏观经济背景提出假设,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在实证部分,综合使用度量会计稳健性的三种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实证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以增强实证分析的严谨性,使实证结论更为严密。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概括研究贡献及局限性,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首先梳理有关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在本部分将重点分析公允价值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实证部分选择样本公司构建理论基础。其次阐述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包括会计稳健性的涵义、分类和测量方法。在本部分将重点分析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从而为后文选择实证模型提供理论上的基础。最后分析两者的关系,继而提出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应用的模型,描述性统计。在描述性统计部分应用盈余的偏度及波动程度方法来测量稳健性,在实证部分运用Ball和Shi vakumar (2005)在研究英国私有企业会计稳健性时用到的盈余持续性检验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包括列示实证分析过程,分析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在稳健性检验部分应用应计—现金流量方法进行检验。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总结全文。基于以上过程,本文得出结论:在市场高涨时,资产普遍升值,企业预见收益,公允价值计量会降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程度;在市场低落时,资产普遍减值,企业预见损失,公允价值计量会提高企业会计稳健性的程度。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往研究大多数是用规范研究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本文利用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可能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次,在实证分析中,综合应用了三种测量会计稳健性的模型进行检验,Givoly, Hayn和Natarajan(2004)分析了四种计量会计稳健性方法之问的关系,得出仅仅使用单一方法度量会计稳健性也许会得到不完善的结果。所以,本文综合使用三种度量模型,在描述性统计中运用盈余和应计的偏度及波动程度方法测量稳健性的程度,在实证分析中运用盈余持续性模型测量会计稳健性,而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应计—现金流量方法测量会计稳健性,综合使用三种模型进行度量,可能会使分析过程和研究结果更为严密。
王莹[9](2013)在《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对会计实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国外的一些学者对会计稳健性原则提出了很多质疑,认为其不能如实的反应资产的价值,将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稳健性原则推到了争议的风口浪尖。但是,学术界仍然存在着诸多支持稳健性原则的呼声,一些学者用实证方法证明了会计稳健性确实存在能够解决公司治理等实际问题的作用,特别是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有学者也发现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的公司在此次危机中得以幸免,再一次证明了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可见,在没有出现兼顾两方的计量属性出现前,会计稳健性原则必有其存在的必要。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至今,上市公司对新会计准则运用已基本成熟,新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程度有何影响?另外,随着各类公司治理问题的出现,高管团队作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其特征会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战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信息的接受处理过程中必然影响到公司的稳健性程度。那么,按照高层梯队理论,不同的特征会对稳健性程度造成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主要针对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和高管团队研究的文献后,发现在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中,对于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的区分是得到合理研究结论的前提,从而研究在公允价值盛行的今天我国会计稳健性程度;对会计稳健性成因的研究已较为成熟,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本文选取研究较少的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是团队的背景特征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而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对高层管理团队实施最终效果的过程中,决策的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高管团队特征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其次,讨论会计稳健性的内涵、成因、度量方法等相关概念;对高层管理团队内涵进行界定;对高管团队特征进行分类。明确相关概念的范围,继而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管理控制理论以及高层梯队理论等理论基础的阐述,为下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作好相应铺垫。再次,结合理论基础和现状,对会计制度背景和公司治理环境进行分析,讨论高层管理团队背景特征、领导结构、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和解释,为下文假设的提出做出充分的依据。本文选取2009—2011年三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根据提出假设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检验。研究发现:近三年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同时,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显着正相关;平均教育水平对会计稳健性程度影响为正,但并不显着;平均任期反而与会计稳健性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随着高管团队持股比例的提高,会计稳健性程度大大降低,这也与假设相一致;领导结构中的两职分离并没有提高会计稳健性程度,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领导结构设置提出新的思路。最后,本文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李会山[10](2011)在《基于综合收益理论的利润表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这使得企业收益计量、列报等引起了会计界的广泛关注。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不断产生新的、非传统的收益。传统收益确定模式只对已实现的收益进行报告,不反映其他未实现的收益,进而导致不能全面、真实的列报当期收益,不能满足信息报告使用者对企业业绩信息的需求。因此,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充分考虑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建立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列报模式,使得列报的相关信息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利润表存在的不足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的会计机构逐步加快对企业业绩报告的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重点研究如何列报企业的收益信息才能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传统利润表进行改进,结合企业实际报告企业的全部财务业绩。但在综合收益表应具体列报哪些项目、如何列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综合收益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企业的经济事项,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决策有用的业绩信息。目前,我国市场成熟度不高,利润表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改进和在改进时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并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多地考虑中国的情况,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传统利润表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通过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综合收益报告的研究,结合我国对传统利润表的初步改进,分析综合收益对我国的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综合收益下我国利润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并指出我国推行综合收益报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综合收益理论下对我国利润表进行改革,有助于改进现行利润表的缺陷,推进我国收益列报模式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助于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解决使用者信息需求的提高对收益确定模式带来的挑战,提高收益报告在决策中的有用性。
二、谈稳健性原则在应用中的缺陷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稳健性原则在应用中的缺陷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业绩评价 |
(二)理论基础及相关方法 |
1.理论基础 |
2.EVA业绩评价方法 |
三、永辉超市现行业绩评价体系 |
(一)永辉超市基本情况 |
(二)永辉超市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1.现行业绩评价体系概况 |
2.现行业绩评价的指标分析 |
3.现行业绩评价体系的问题 |
四、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永辉超市业绩评价的战略目标导向 |
(二)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1.重要性原则 |
2.效益大于成本原则 |
3.稳健性原则 |
4.可操作性原则 |
(三)EVA会计调整的主要项目 |
1.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 |
2.资本总成本的调整 |
(四)设计EVA业绩评价架构 |
1.EVA相关财务指标 |
2.EVA业绩评价结构 |
3.EVA价值报告 |
五、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 |
(一)永辉超市2014-2018 年的EVA指标计算 |
1.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 |
2.计算资本成本 |
3.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4.永辉超市的EVA |
(二)EVA价值报告 |
1.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指标分析 |
2 EVA与传统财务指标的对比 |
3.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效果 |
六、永辉超市业绩评价体系的完善建议 |
(一)树立EVA业绩评价的核心理念 |
(二)建立专业的EVA业绩评价组织机构 |
(三)加强EVA业绩评价的激励考核 |
(四)推动技术创新保障EVA业绩评价的实施 |
七、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EVA在国有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HJ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 研究现状 |
1.5 文献综述 |
2 EVA理论概述 |
2.1 EVA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 EVA的概念及本质 |
2.3 EVA指标的计算方法 |
3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传统业绩评价及其EVA修正 |
3.1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传统业绩评价的涵义和构成 |
3.2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
3.3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传统业绩评价的EVA修正政策 |
4 EVA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实例分析 |
4.1 EVA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
4.2 HJ公司简介 |
4.3 HJ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 |
5 EVA指标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的比较和分析 |
5.1 EVA指标与净利润的比较 |
5.2 EVA指标与自由现金流的对比 |
5.3 EVA/权益资本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对比 |
5.4 总体分析及结论 |
6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EVA业绩评价机制及其完善对策 |
6.1 EVA业绩评价机制的优势及和局限性 |
6.2 以EVA为导向提高经营业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EVA理论和计算研究 |
1.2.2 EVA有效性研究 |
1.2.3 EVA应用性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业绩评价理论基础 |
2.1 业绩评价理论 |
2.1.1 业绩评价的概念 |
2.1.2 业绩评价相关理论 |
2.1.3 业绩评价的发展 |
2.2 业绩评价方法 |
2.2.1 杜邦分析法 |
2.2.2 平衡积分卡法 |
2.2.3 EVA价值管理体系 |
2.3 EVA理论概述 |
2.4 EVA指标的优缺点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3.1 中国联通的基本概况 |
3.2 中国联通现行评价体系分析 |
3.2.1 分公司业绩评价 |
3.2.2 整体业绩评价 |
3.2.3 中国联通现行财务指标分析 |
3.3 中国联通现行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3.3.1 整体指标设置未能以价值为导向 |
3.3.2 业绩评价体系更注重短期效益 |
3.3.3 激励机制效果不佳 |
3.3.4 业绩评价与公司战略脱节 |
第四章 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EVA在中国联通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4.2 构建原则与思路 |
4.2.1 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2 中国联通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3 EVA驱动因素分解 |
4.3.1 EVA财务驱动因素分解 |
4.3.2 EVA非财务驱动因素分解 |
4.3.3 财务性价值驱动因素与非财务性价值驱动因素的平衡 |
4.4 基于EVA业绩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定 |
4.4.1 财务指标的选定 |
4.4.2 非财务指标的选定 |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4.5.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4.5.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5.3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4.5.4 一致性检验 |
4.5.5 综合评分表 |
4.5.6 数据收集以及评价标准值 |
第五章 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 |
5.1 中国联通EVA指标计算 |
5.1.1 税后净经营利润的计算 |
5.1.2 资本总额的计算 |
5.1.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
5.1.4 EVA的计算 |
5.2 中国联通综合业绩评价 |
5.2.1 综合业绩评分 |
5.2.2 综合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5.3 对中国联通有效实施EVA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 |
5.3.1 强化价值导向作用 |
5.3.2 将EVA考核落实到管理全过程 |
5.3.3 将价值创造落实到全体员工 |
5.3.4 建立奖惩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工智能企业的EVA价值评估研究 ——以K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论文设计与框架 |
1.3.0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
2.1 人工智能企业特殊性分析 |
2.1.1 人工智能企业的行业现状 |
2.1.2 人工智能公司的界定 |
2.1.3 人工智能企业的特点 |
2.2 传统估值方法评估人工智能企业的局限性 |
2.3 EVA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2.3.1 传统方法评估人工智能企业的不足 |
2.3.2 EVA估值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人工智能企业的EVA模型构建 |
3.1 EVA的计算 |
3.1.1 EVA的会计调整 |
3.1.2 各种参数的确定 |
3.2 EVA估值模型的分类 |
3.3 EVA估值模型的选择 |
第四章 EVA估值模型案例分析 |
4.1 K公司简介 |
4.2 K公司历史EVA的计算 |
4.2.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4.2.2 总投入资本(TC) |
4.2.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4.2.4 计算K公司历史经济增加值 |
4.3 K公司未来EVA的预算 |
4.3.1 K公司前景预测 |
4.3.2 K公司EVA估值模型选择 |
4.3.3 K公司高速增长期EVA |
4.3.4 K公司稳定增长期EVA |
4.4 K公司企业价值评估 |
4.5 EVA估值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二、谨慎性原则概述 |
1. 谨慎性原则内容及特点 |
2.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体现 |
三、我国的企业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1. 我国企业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 |
2. 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谨慎性原则的对策 |
四、结论 |
(6)资产减值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框架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会计稳健性 |
2.1.1 会计稳健性概念界定 |
2.1.2 会计稳健性产生原因 |
2.1.3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 |
2.2 资产减值政策 |
2.2.1 资产减值概念界定 |
2.2.2 资产减值政策研究 |
2.3 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会计稳健性和资产减值理论基础 |
3.1 会计稳健性和资产减值政策 |
3.1.1 会计目标理论 |
3.1.2 会计稳健性与资产减值会计 |
3.1.3 非有效性市场假说 |
3.2 会计稳健性与资产减值政策变更 |
3.2.1 会计目标的转变 |
3.2.2 资产减值政策变更 |
3.2.3 会计稳健性与资产减值政策变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及假设的提出 |
4.1.1 新会计准则与会计稳健性假设 |
4.1.2 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假设 |
4.1.3 不同经营状况下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假设 |
4.1.4 不同类型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假设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 变量选择与度量 |
4.4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1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与会计稳健性 |
5.3.2 不同经营状况下资产减值与会计稳健性 |
5.3.3 长期、短期资产减值与会计稳健性 |
5.3.4 公司各类资产减值与会计稳健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章节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与比较 |
2.1 国外会计稳健性研究 |
2.1.1 通用科学时期会计稳健性研究 |
2.1.2 规范时期会计稳健性研究 |
2.1.3 实证时代会计稳健性研究 |
2.2 国内会计稳健性研究 |
2.2.1 早期的规范研究 |
2.2.2 实证研究 |
2.3 比较与评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制度经济学的演化 |
3.1.1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化 |
3.1.2 制度的概念与功能 |
3.2 制度演化的基本理论 |
3.2.1 演化的概念 |
3.2.2 制度演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计稳健性历史沿革 |
4.1 历史研究:意义、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
4.1.1 研究会计稳健性历史的意义 |
4.1.2 研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4.2 史前的会计稳健性 |
4.2.1 原始计量和记录的产生与发展 |
4.2.2 稳健思想及其与史前会计的碰撞 |
4.3 文明古国与中世纪会计稳健性 |
4.3.1 文明古国会计稳健性 |
4.3.2 中世纪会计稳健性 |
4.4 近现代会计稳健性 |
4.4.1 近代会计稳健性 |
4.4.2 现代会计稳健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计稳健性的制度演化分析 |
5.1 会计稳健性的层级分析 |
5.2 会计稳健性的演化分析 |
5.2.1 会计稳健性的演化路径 |
5.2.2 会计稳健性惯例:一个巨观层面的分析 |
5.2.3 向下累积因果:会计稳健性的多样化 |
5.2.4 向上累积因果:会计稳健性的终极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计稳健性现状与困境 |
6.1 会计稳健性与不确定性 |
6.1.1 会计面临的不确定性及其来源 |
6.1.2 会计稳健性的误差属性 |
6.2 会计稳健性现状 |
6.2.1 制度演化理论的惯例观 |
6.2.2 FASB的惯例观 |
6.2.3 FASB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 |
6.2.4 会计稳健性现状分析:以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例 |
6.2.5 会计稳健性在中西方的演化趋势 |
6.3 会计稳健性面临的困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走出困境:从制度均衡转向制度演化 |
7.1 重心的转移 |
7.1.1 从关注均衡的“会计秩序”转向演化的“累积因果” |
7.1.2 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与运行机制的契合 |
7.2 理念的重构 |
7.2.1 会计稳健性理论的逻辑顺序:本质-目标-准则-实务 |
7.2.2 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
7.2.3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互补而非互斥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幵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贡献及局限性 |
1.4.1 研究贡献 |
1.4.2 研究局限性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综述 |
1.5.2 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 |
1.5.3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综述 |
1.5.4 文献评述 |
2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2.1 公允价值理论概述及其应用 |
2.1.1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分析 |
2.1.2 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2.2 会计稳健性理论概述 |
2.2.1 会计稳健性定义及分类 |
2.2.2 会计稳健性的度量 |
2.3 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关系分析 |
2.4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 应用的模型 |
3.2.1 H_(1a)的实证检验模型 |
3.2.2 H_(1b)的实证检验模型 |
3.2.3 H_(2a)的实证检验模型 |
3.2.4 H_(2b)的实证检验模型 |
3.3 描述性统计 |
4 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4.1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1 对H_(1a)的实证检验 |
4.1.2 对H_(1b)的实证检验 |
4.1.3 对H_(2a)的实证检验 |
4.1.4 对H_(2b)的实证检验 |
4.2 稳健性检验 |
4.2.1 对H_(1a)的稳健性检验 |
4.2.2 对H_(1b)的稳健性检验 |
4.2.3 对H_(2a)的稳健性检验 |
4.2.4 对H_(2b)的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完善和健全市场机制,建立有效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 |
5.2.2 强化和完善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帮助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会计信息 |
5.2.3 规范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标准,兼顾会计稳健性原则 |
5.2.4 提高投资者素质,充分认识所有的投资信息 |
5.2.5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执业水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会计稳健性文献综述 |
二、国内外高管团队特征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和思路框架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会计稳健性与高管团队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一、条件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 |
二、稳健性产生的动因 |
三、稳健性的度量方法 |
四、高管团队的内涵界定及特征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高层梯队理论 |
三、契约理论 |
四、管理控制理论 |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高管团队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制度背景分析 |
一、会计制度背景分析 |
二、公司治理环境分析 |
第二节 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
二、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对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
三、高管团队领导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
第四章 高管团队特征对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条件稳健性存在性假设 |
二、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假设 |
三、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假设 |
四、高管团队领导结构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方法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选用模型及解释 |
三、变量设计 |
第五章 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 |
第一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条件稳健性的回归检验 |
第三节 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回归检验 |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回归检验 |
二、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回归检验 |
三、高管团队领导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回归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在我国现行资本市场中有条件的运行会计稳健性 |
二、高管团队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任期时间 |
三、选用良好教育背景的高管团队 |
四、完善高层管理团队的激励制度 |
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团队的领导结构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10)基于综合收益理论的利润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综合收益 |
2.2 综合收益的经济学基础 |
2.3 综合收益的会计学基础 |
2.4 财务报表勾稽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对我国传统利润表的综合分析 |
3.1 传统利润表的确认基础 |
3.1.1 历史成本原则 |
3.1.2 实现—配比原则 |
3.1.3 稳健性原则 |
3.2 传统利润表的列报 |
3.3 传统利润表的优势 |
3.3.1 数据相对可靠 |
3.3.2 数据相对容易取得 |
3.4 传统利润表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
3.4.1 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 |
3.4.2 物价的变动 |
3.4.3 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
3.4.4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的破坏 |
3.4.5 利润表列报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际会计界对综合收益报告的改进 |
4.1 综合收益报告的提出 |
4.2 世界各国对综合收益报告的列报 |
4.2.1 美国综合收益的列报 |
4.2.2 英国综合收益的列报 |
4.2.3 IASC关于综合收益的列报 |
4.3 IASB与ASB的合作 |
4.4 IASB与FASB的合作 |
4.4.1 对财务报表内容和每股收益的研究 |
4.4.2 对信息分类和净收益的研究 |
4.4.3 对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研究 |
4.5 对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的评价 |
4.5.1 FASB与IASB对财务业绩报告研究取得的成果 |
4.5.2 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对传统利润表的初步改进及影响分析 |
5.1 对传统利润表的初步改进 |
5.1.1 综合收益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
5.1.2 引入"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
5.1.3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 |
5.2 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的实施情况 |
5.3 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的影响分析 |
5.3.1 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
5.3.2 提升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 |
5.3.3 加强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和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
5.3.4 正确分析利润水平与公司价值、利润波动与公司风险的关系 |
5.4 我国利润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
5.5 本章小结 |
6 综合收益下我国利润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建议 |
6.1 综合收益下利润表改进遵循的原则 |
6.1.1 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
6.1.2 循序渐进原则 |
6.1.3 积极参与全球性会计规则制定的原则 |
6.2 综合收益下利润表改进的措施 |
6.2.1 改进后的利润表应包含的项目 |
6.2.2 综合收益的确认标准 |
6.2.3 综合收益的计量属性 |
6.2.4 重分类的调整 |
6.2.5 改进利润表列报模式 |
6.3 综合收益下利润表改进的保障措施 |
6.3.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
6.3.2 优化公允价值使用环境 |
6.3.3 简化信息披露内容降低披露成本 |
6.3.4 建立综合收益下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谈稳健性原则在应用中的缺陷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VA的永辉超市业绩评价研究[D]. 夏冬蕊.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EVA在国有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HJ公司为例[D]. 刘欣宁. 三峡大学, 2020(06)
- [3]基于EVA的中国联通业绩评价研究[D]. 王雪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4]人工智能企业的EVA价值评估研究 ——以K企业为例[D]. 王亚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5]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J]. 孙慧.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5)
- [6]资产减值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 严心怡.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D]. 刘珊珊. 南京大学, 2013(08)
- [8]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D]. 赵静.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9]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D]. 王莹. 安徽财经大学, 2013(05)
- [10]基于综合收益理论的利润表研究[D]. 李会山.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