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护理诊断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一、护理诊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玮[1](2021)在《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护理学专科1班46人作为观察组,2班42人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教师示教-分组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教学模式评分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综合考试总成绩[(97.6±1.2)分]高于对照组[(88.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利于沟通能力培养[(91.6±9.9)分]、促进知识理解与记忆[(75.1±9.9)分]、锻炼临床应变能力[(83.5±10.7)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9.2±11.4)分]、利于技能操作的掌握[(86.5±10.2)分]、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合作意识[(91.2±10.5)分]评分高于对照组[(70.2±10.4)、(61.0±10.5)、(60.4±9.2)、(60.5±10.2)、(70.6±10.4)、(67.1±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善思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值得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推广应用。

叶菁菁[2](2020)在《慕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慕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8级护理专业9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授和实训操作教学法; 2018级10班为实验组,采用慕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结果在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技能考核、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慕课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生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姚云[3](2020)在《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高职护理教育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是高职护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教学中的效能研究,通过相关教育理论研究,总结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改革高职护理教学模式、转变高职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1.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总结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掌握适用于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临床工作经验的场景,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态度。3.采用抽签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安徽某高职院校18级护理专业的二十个班级中抽取四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抽取的单次数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双次数两个班级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进行考核,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调查表对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教学实验后,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1P<0.01、t=8.641 P<0.01)。2.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从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的运用、合作性学习、师生交流、资料收集、考核方法与标准、学习效果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9 P<0.01、φ2=23.831 P<0.01、χ2=18.639 P<0.01、χ2=34.751 P<0.01、χ2=16.806 P<0.01、χ2=34.823 P<0.01、χ2=32.297 P<0.01)。3.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效果调查结果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6 P<0.05、t=6.216P<0.05、t=6.480 P<0.05)。[结论]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技能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态度,提升教学效果,顺应当前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满足现阶段高职高专类护理学生的心理需要。

苏立苓[4](2020)在《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在全面梳理外科护理学传统教学弊端和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评价该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外科护理学课程建设。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护理本科专业三年级中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对照组,另一个班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改革前,保证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投入水平、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师资与教材使用、授课学时与教学进度均一致的前提下实施教学干预。教学改革后,以组间对照、自身对照的形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投入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和期末理论成绩变化情况,通过对试验组护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评价表,并对参与师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评价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教学改革后,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05),且试验组护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学习动机(t=-2.842,P=0.005)、计划和实施(t=-2.279,P=0.025)、自我管理(t=-2.657,P=0.009)、人际沟通(t=-2.495,P=0.014)。2.教学改革后,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05),且试验组护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包括3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行为投入(t=-2.555,P=0.012)、认知投入(t=-2.463,P=0.015)、情绪投入(t=-2.770,P=0.007)。3.教学改革后,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6,P=0.004),且试验组护生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问卷的7个维度中,有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寻找真理(t=-5.327,P=0.000)、开放思想(t=-2.987,P=0.004)、分析能力(t=-3.349,P=0.001)、系统化能力(t=-3.377,P=0.001)、批判思维的自信心(t=-2.401,P=0.018);有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求知欲(t=0.247,P=0.806)、认知成熟度(t=0.798,P=0.427)。4.两组护生期末理论成绩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9,P=0.001)。5.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有较高的满意度评价。6.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授课教师对试验组护生的总体评价较好。结论:1.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投入、提高护生期末理论成绩,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方法。3.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师生较高的满意度评价,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刘艳艳,代爱英,韦岩,石嵩,张海燕[5](2019)在《《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蛋白质分子组成中涉及氨基酸结构、肽键等知识,内容相对枯燥、抽象,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对教学实践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魏芳[6](2019)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课程教学阶段,整群抽取2017级中专护理二年级1班和2班,根据抽签法1班54名学生为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组,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展开教学。2班46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按传统模式教学。比较两组的综合考试成绩,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评价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课程教学效果和可接受性。综合实训教学阶段,整群抽取2016级中专护理三年级1班、2班,按抽签法1班5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教师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2班48名学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实训教学。比较两组间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以评价实训教学效果。结果课程教学阶段研究发现教学组总成绩(85.72±4.62)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综合实训教学阶段发现实验组总成绩(173.19±4.80)分,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教学环境是否贴近临床实际、是否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今后的实习是否有帮助、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等四个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结论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为基础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刘珊[7](2019)在《浅谈基础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护理专业人才的缺失使社会、人民对专业性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给予患者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势必要提高基础护理教学质量。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是一种模拟病人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创设情境的实践教学,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的实践性。对基础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价值详细分析,旨在为实际基础护理教学中合理应用标准化病人提供有力参考。

陶娟[8](2016)在《实境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院校合作驻点班《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具有很能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高职护理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来加强对《基础护理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其分析问题及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目的是使高职护理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将理论知识付于实践,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进行和深化,各种新的护理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实境教学模式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成果,实境,顾名思义,不是实景或模拟情景,而是指以职业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具有体验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是实境教学模式的重点。实境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计算机、医学检验等专业学习中有部分实践研究,但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仍有待探索与研究。目的探讨实境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能力、提高护理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将江苏省建康职业学院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院校合作办学的2011级的高职护理驻点教学班学生作为历史对照组,将2012级和2013级高职护理驻点教学班学生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均应用实境教学模式:即在真实的临床护理单元,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学习任务完成《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教学;对照组则是应用和学院相一致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基础护理实训室中进行,主要借助教学模拟用具,以“教师演示-练习-指导-学生回演示”的步骤完成《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教学:对二组高职护理学生在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反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组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线资料在性别构成比例、年龄、第一学年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成绩和第一学年的所有课程成绩共4个方面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总成绩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在操作前评估、操作前准备、操作技能3方面成绩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在素质培养、理论提问2方面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之间比较:2013级的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总成绩优于2012级。(2)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在理解题、分析题2方面成绩高于对照组;而在记忆题方面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之间比较: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总分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在护理程序应用、护患沟通、评判性思维、临床应变能力4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比较:2013级高职护理学生在护患沟通方面成绩优于2012级。(4)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效果反馈评价的5个方面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比较:其中2013级的高职护理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效果反馈评价的分值高于2012级。结论实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课程中,提高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操作技能相关理论知识水平,提高高职护理学生护理综合能力,高职护理学生对实境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是肯定的,实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是肯定而有效的,实境教学模式能够适应高职护理教学的新要求,并且能提高高职护理院校合作驻点办学的教学水平。

徐小青[9](2020)在《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创客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尝试引入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基于“最近发展区”(ZPD)的创客教学模式运用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实施。通过比较教学前后两组护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理论与技能成绩方面测评数据的变化,并结合实验组护生对创客教学法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来评价其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以期为护理本科生《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干预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教学班中(1、3小班)73人为对照组,(2、4小班)71人为实验组。教学干预前一周,通过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收集两组护生的相关资料,由代课教师组织现场发放,当场回收。2.实施教学方案。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护生在授课教师、儿科护理技能操作项目、教学课时、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方法上均一致。3.课后评价。教学干预结束后再次发放《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当场回收。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数据收集遵照盲法的原则,负责考核两组护生成绩的教师对学生的组别及成绩考核的目的不知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评价的测量均属于自测,学生对分数测评的目的不知情。统计数据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护生年龄分布比较为(Z=-0.049,P>0.05)、性别分布比较为(c2=0.381,P>0.05)、家庭居住地分布比较为(c2<0.0001,P>0.05)、基础文化成绩分布比较为(c2=1.391,P>0.0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干预前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及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在教学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创新能力。教学干预前两组护生创新能力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创新能力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干预后创新能力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干预后创新能力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三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成绩。课后实验组护生阶段性理论成绩为(82.451±5.871)高于对照组(76.983±7.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实验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95.169±2.491)高于对照组(91.541±3.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实验组护生进行调查,90%以上的护生对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持肯定的态度。结论:1.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提高了《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推广。2.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3.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4.护生对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较高。

严斯静[10](2020)在《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本科护生在护理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受及学习体验;2.探讨适合本科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练习的电子档案袋内容;3.评价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操作水平的应用效果,探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第一阶段为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本科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下学习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议,为护理教育者完善开放实验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阶段为实验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应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形成性评价法,开放实验室练习不作评价。在实验开始前,2组分别发放基线资料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组成,收集2组护生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实验结束后,2组分别发放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比较2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观察组发放自设的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调查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效果评价。结果:1.护生肯定了开放实验室模式对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积极作用,并对实验室预约、建立实践后效果追踪机制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2.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护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实验结束后共发放94份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观察组发放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对电子档案袋进行描述性分析,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4.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总体评价效果好。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满意度达83%-96%,护生认为电子档案袋有助于及时发现薄弱知识点,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反思。结论:1.开放实验室模式优势突出,护生可利用课余空挡预约实验室练习,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2.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理论及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体现在实践前测检验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后测考察护生对现有技能的运用能力,阶段性自评与反思使护生回顾此阶段的学习方法,反思学习效果与标准操作的差距,从而主动调整学习方法。3.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促进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在评价法启发了护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明确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动机,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落实具体的学习行为。4.基于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开放实验室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护生对此评价法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推广使用。

二、护理诊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诊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1教学方案
        1.2.2.2教学实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综合考试成绩的比较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3.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2 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操作技能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合作意识
    3.3 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临床应变能力
    3.4 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2)慕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教学方法:
    3.评价方法: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两班护生OSCE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2.两组护生对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较:
    3.两组护理关怀行为比较:
小结

(3)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现状
        1.2 三维目标及SPOC模式的应用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 理论基础
        5.1 情境教育理论
        5.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5.3 行为导向教育理论
    6.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基于三维目标实施SPOC《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 课程分析
        1.1 课程简介
        1.2 课程教学内容
        1.3 课程教学方法
        1.4 教学团队建设
    2. 课程设计
        2.1 设计原则
        2.2 目标设计
        2.3 内容设计
        2.4 情境设计
        2.5 教学方法设计
        2.6 教学平台设计
        2.7 教学过程设计
        2.8 教学评价设计
    3. 课程实施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评价指标
        3.4 统计分析
        3.5 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1. 研究结果
    2.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1. 研究特色
    2. 研究不足
    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2.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3 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 相关教学模式概述及研究理论依据
    1 相关教学模式概述
        1.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2 研究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自主学习理论
        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5 掌握学习理论
第二部分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 外科护理学课程分析
        1.1 课程简介
        1.2 教材分析
        1.3 教学资源
        1.4 学情分析
    2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
        2.1 教学目标设计
        2.2 教学内容设计
        2.3 教学策略设计
        2.4 教学过程设计
        2.5 教学评价设计
    3 外科护理学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实施过程
        3.5 统计分析
        3.6 质量控制
        3.7 伦理要求
        3.8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2.1 组间对照
        2.2 自身对照
    3 学习投入水平比较
        3.1 组间对照
        3.2 自身对照
    4 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4.1 组间对照
        4.2 自身对照
    5 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6 教学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7 访谈结果
        7.1 学生访谈结果
        7.2 教师访谈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3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
    4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
    5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满意度
    6 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护生线上学习行为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性
    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
三、线上教学空间构建
四、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五、学生评价

(6)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一 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评价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TSP教学组与传统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3.2 两组学生对本课程不同教学方法的学习兴趣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评价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3.2 实验组学生OSCE考核评分
        3.3 实验组学生对基于OSCE的 TSP教学模式主观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TSP 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 2. 职业院校护生对基于 OSCE 的 TSP 实践教学主观评价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浅谈基础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SP概述
二、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SP的重要性
    (一) 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二)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三) 充分锻炼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
    (四) 有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爱伤观念、人性化护理意识
三、SP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 教学方案制订
    (二)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 编写SP情景教学病例
    (四) 基础护理教学中SP的应用
        1. 教学开始前, 护理专业教师和SP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 以SP为支持开展实践教学。
        3. 护理实训结束后, 教师对不同组的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进
四、基础护理教学中SP的应用价值
    (一) 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
    (二)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五、结语

(8)实境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院校合作驻点班《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相关概念
        1.1.1 实境教学模式
        1.1.2 院校合作驻点教学
        1.1.3 《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3.1 高职教育现状
        1.3.2 实境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3.3 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1.3.4 院校合作开展驻点教学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干预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方法
    2.5 技术路线图
三、结果
    3.1 二组高职护理学生基线资料
    3.2 二组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3.3 二组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3.4 二组高职护理学生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
    3.5 二组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效果反馈评价结果
四、讨论
    4.1 实境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情况的影响
        4.1.1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操作前评估的能力
        4.1.2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操作前准备方面的能力
        4.1.3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操作技能完成的能力
    4.2 实境教学法对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4.3 实境教学对高职护理学生护理综合能力的影响
        4.3.1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对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力
        4.3.2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4.3.3 提高了高职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
    4.4 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认同度评价分析
    4.5 高职护理学生对教学效果反馈评价分析
        4.5.1 实境教学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4.5.2 实境教学有利于培养良好学习方式
        4.5.3 实境教学提高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4.5.4 实境教学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5.5 实境教学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4.6 院校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体会
    4.7 实境教学模式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效果的分析
五、结论
六、本次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创客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理论基础
    1.4 技术路线图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教学方案实施
    2.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问题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
    3.3 两组护生创新能力的比较
    3.4 两组护生的成绩比较
    3.5 实验组护生对新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4 讨论
    4.1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
    4.2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创新能力
    4.4 实验组护生对创客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5 结论
6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6.1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的优势
    6.2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创客教学模式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1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互联网 +”背景下创客教育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科研项目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假设
    4.研究内容
    5.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研究现状
    二、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三、文献总结
第二部分 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中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
    1.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的伦理学研究要求
    3.研究方法
    4 实施流程
    5 评价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7.结果
    8.讨论
第四部分 对完善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的建议
    1. 搭建混合式学习平台
    2. 促进自我导向学习是电子档案袋内容设定的核心
    3. 引入研究生参与电子档案袋整理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1.结论
    2.启示
    3.创新点
    4.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护理诊断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标准化病人联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陈玮.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6)
  • [2]慕课联合护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叶菁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14)
  • [3]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D]. 姚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D]. 苏立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 刘艳艳,代爱英,韦岩,石嵩,张海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17)
  • [6]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D]. 魏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浅谈基础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价值研究[J]. 刘珊. 现代职业教育, 2019(05)
  • [8]实境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院校合作驻点班《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陶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创客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D]. 徐小青.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D]. 严斯静. 广州医科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护理诊断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