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宇[1](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拥有“运动之母”美称的田径运动,是世界历史中最悠久、最基础、最普及的运动项目。走、跑、跳、掷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还是田径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高低受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决定。严格而科学的训练可以强化技能、战术、精神等可控因素,抑制体能、裁判、对手表现、赛程赛制、场地器材等不可控因素,最终表现为竞技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田径竞技实力。田径竞技实力不断提升并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一线田径队伍的训练和竞赛,以及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材和培养。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中国四大高原中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严格科学的竞训体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其中竞走、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帕累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田径、竞走锦标赛各项目冠军成绩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纵向对比,以项群为单位分类进行研究,同时,与2019年全国少年(U16)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青少年竞走锦标赛(少年组)以及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三届世界青奥会冠军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另外,对内蒙古自治区10所田径后备人才基地的教练员、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选材、训练、竞赛、经费、文化学习和器械食宿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科学评估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厘清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症施策,精准发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竞技实力位于全国中等偏下0.25个百分点,田径项目奖牌贡献率较低,所占比重均未超过20%。2.内蒙古自治区男子优势项目:马拉松、竞走和中长跑;女子优势项目:马拉松、投掷和中长跑。3.内蒙古自治区十三支代表队田径竞技实力差异化明显、呈梯状分布。4.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运动等级偏低,大部分项目冠军成绩与同年龄段全国冠军、青奥会冠军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空间较大;并且全年参赛次数较少、参赛等级偏低以及三个项群间发展不协调。5.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各项目后备人才储备不充足,运动员性别结构失衡。6.内蒙古自治区田径教练员队伍整体偏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均衡,科研意识淡薄,岗位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层级主要以短期普通培训为主。7.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选材范围狭窄,选材途径单一,经费投入较少,对政府过度依赖;并且训练器械和医疗器械的数量不足、维修保养能力较差。8.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数量较少,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项目布局结构失衡。建议:1.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科学的赛训思想,做好田径项目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田径地位。2.适当调整高考体育术科项目,增加支撑内蒙古优势项目的测试内容,保障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人才储备,给予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3.推广成功的赛训模式或经验,补齐落后地区场馆改扩建短板,增加多功能训练房和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改善后备人才训练和学习条件。打破多极化格局,促进各盟市均衡协调发展。4.实施“内引、外联”等不同竞训策略。提高与外省市竞赛交流频率,平衡资源分布,缩小项群间发展差距。5.建立全区田径后备人才数据资源库,形成共享机制。扩大女运动员招生规模,确保男女运动员各项目分布的均衡性和科学性。6.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降低人才引进标准。提高教练员科研意识,增加全年岗位培训次数和等级,提升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综合水平。7.提升科学选材水平,以及结合本地体育市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争取体育赞助的成功经验,优化资本运作结构,确保资金渠道多元化,逐步减轻政府压力。8.平衡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各类项目的比重,支持更多学校申报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李开梦[2](2021)在《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田径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社会各项运动的基础,素有“运动之母”的美誉。但是,由于田径运动的练习方式比较单一,训练枯燥乏味,学校体育课中的田径运动项目逐渐被其他的体育项目代替。青少年本应是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力军,但是选择田径运动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却在急剧减少,因此田径运动的未来令人担忧。国际田联为了改变田径运动发展现状,特意推出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的运动项目,该项目和传统田径运动一样都是通过走、跑、跳、投等运动方式发展青少年的田径运动技能。区别之处在于少儿趣味田径通过多种趣味教学,改变单一的练习方式,多数项目采用集体比赛的组织方式进行,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教授田径技术,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把青少年再次吸引到田径运动中来。从国际田联引进少儿趣味田径后,在学术界掀起一阵热潮,但大多数都是关于少儿趣味田径的推广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研究,对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开展过程之中其实施价值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论文以毕节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为期16周的田径实验教学,研究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给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指导依据。本文应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其价值包含有对学生的价值、对体育教师的价值以及对田径运动发展的价值。经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在促进学生力量素质、移动素质、耐力素质方面价值最高。(2)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在培养少年儿童体育兴趣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对青少年儿童体育习惯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很高的价值。(3)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在改变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少儿趣味田径的教学实验后,学生改变了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增加了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4)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在对学生身体进行生物性改造以及提高运动技能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少儿趣味田径可以对少年儿童的身体进行生物性改造以及在学习田径技能的各个阶段都有重要价值。(5)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对于田径文化的传承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田径文化的理解与掌握。(6)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对体育教师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师的课堂气氛以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吴珊[3](2020)在《少儿趣味田径对78岁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田径运动有利于儿童力量、灵敏、柔韧、速度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传统田径教学对动作要求高,教材陈旧,看重运动成绩,单一枯燥,让孩子们厌倦,心生畏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田联设计出了专门针对7-12岁青少年儿童的趣味田径,课程计划独特,不受场地限制,极具趣味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本研究探讨少儿趣味田径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为今后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推广做出贡献。本实验在南京市秦淮区火瓦巷小学进行,实验对象为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3班两个人数相同的自然班。少儿趣味田径教学8周,通过对实验变量控制,比对实验前后数据。分析得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高、体重数据的平均值都有所增高。实验组P<0.05,具有显着差异;对照组身高具有显着差异,体重p>0.05,不具有显着差异。属于正常的生长发育。2.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前后,实验组50米成绩提高,P<0.01,达到了非常显着性差异。实验表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50米的水平。3.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全身协调能力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对他们的跳绳是很有帮助的。实验组前后数据达到了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灵敏性,提高跳绳水平。4.实验组同学实验后坐位体前屈水平提高,均值提高了0.26厘米,P<0.05。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柔韧性提高帮助很大,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孩子们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提高显着。5.实验组实验前后投掷成绩明显比对照组提高的多,平均投掷远度高出0.54米,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比实验前提高0.23米,形成显着性差异(P<0.05)。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学生投沙包的成绩明显提高。针对实验结果的深度剖析,提出建议:1.少儿趣味田径独特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利于良好体育意识的形成,利于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可以推广。2.少儿趣味田径的障碍跑,跨栏跑,一级方程式跑项目,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与实验前比较孩子们瞬间爆发力,反应速度加快,50米快速跑成绩提高,在小学阶段可以多采用这种教学。3.少儿趣味田径的钻地道,以专门发展柔韧性的练习,集体练习为主,孩子们柔韧性得到提高,坐位体前屈数值增加。可以采取这种针对性练习柔韧性。4.少儿趣味的十字跳,绳梯等运动,实验后孩子们灵敏性得到良好发展,灵敏、反应均提高。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提高。在小学教学中值得推广借鉴。5.少儿趣味的少儿投掷,跪姿投准等结合团体趣味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教学不仅利于成绩的提升,也利于团结精神的形成。建议在小学中推广少儿趣味田径。
孟成才[4](2019)在《“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下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布局重构,也是优化资源的路径转化。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项目布局,是基于自身体育特点和优势的视角,扬长避短,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优势竞技项目。自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以来,被列入精品项目的各地州政府围绕该主题,紧密联合省政府,加强督促培养单位落实各方面工作,与省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各州市培养单位也高度重视“一州(市)一精品”项目人才培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培养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1.从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和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现状调查中得出:在现行管理体制、训练体制、运行机制、选材模式、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经费投入、场馆设施、后勤服务、科技投入、科研与训练,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员人员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2.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3.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应对策略选择是: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完善场馆配套设施;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与结果,所提出两个培养单位所存在的共性现实问题,以及给出应对策略选择,以期对“一州(市)一精品”所有优势竞技项目在未来人才培养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中对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对两个培养单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提供借鉴之处,逐步探索与完善培养体制机制,为下一步优势项目发展与改革做好铺垫,不断积累优势竞争力,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中的竞走和体操,以及其他优势项目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促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再次腾飞。
司雪成[5](2019)在《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奥委会为了现代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为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奥运会,需吸纳新兴运动项目加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现代奥运会规模在可控之内,为保证奥运会规模不过于庞大,奥运会比赛项目加入了新兴项目,需删减掉社会大众参与度不高、观赏性较低的陈旧项目,田径运动渐渐脱离了在奥运会中的主体地位。为了田径运动在以后奥运会发展中不会被其他新兴的项目所代替,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田径运动,让田径运动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课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代奥运会田径发展过程进行合理划分,把其过程分为发展探索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项目设置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探究,得出:(1)1896年1920年探索发展阶段,项目设置演变呈现不规则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此阶段只有男子田径项目的发展,且大多数是无规则项目,项目的删减随意性比较大,项目比赛也无特定的比赛规则,所以此阶段多为探索性发展;此阶段奥运会田径项目尚未对女子开放。(2)1924年1956年缓慢发展阶段,项目演变呈现规则化发展特征,在此阶段男子田径项目增减性较小,逐步趋于规则化,在此阶段前期男子跳跃、投掷、短跨类项目都已发展成为现在的规则化项目,中后期全部项目演变为规则化项目;女子田径项目也逐渐加入现代奥运会项目中,只是此阶段女子田径项目列入奥运会数量较少,仅有短距离和技术简单的跳跃、投掷类项目,因参考男子项目发展,仅有一项不规则项目。(3)1960年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项目设置演变呈现出项目数量处于一直增加特征,表现为主要是女子田径项目的增加,以男子项目类型和数量为标准,逐渐向男子田径项目的数量和模式靠拢,女子项目的增加主要是中长距离项目,男子在竞走类项目逐渐发展完善。(4)2000年至今完善阶段,项目设置演变呈现男女项目数量达到几乎平衡,项目类型一致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男女项目六大类项目全都涉及,男女项目数量仅差一项,50km竞走仍未对女子开放。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梳理分析发现,影响田径项目设置的因素有:国际奥委会项目遴选要求的改变,普及与推广度要求的提高;国际田联拥有众多的会员,国际田联对项目发展的能力与决心;社会大众对田径健身性、观赏性等多元需求。未来田径项目设置更加符合国际奥委对项目治理的要求;更利于田径商业化发展,促进各种赛事的举办,吸引各国田径精英积极参与田径赛事,加快商业化发展;利于田径项目的普及与推广,社会大众广泛的参与。田径项目未来设置对中国的影响:调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田径课程中,改变田径课程越来越少人参与的现状;通过扩大田径的参与度,增加我国竞技田径后备力量,丰富我国后备人才的储备量;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加快实现体育强国的中国梦。
黄超[6](2019)在《PNF拉伸法对高职男子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掷标枪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标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是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标枪的训练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体能、战术以及技术等各方面之间的比试。另外要求运动员在进行标枪运动时要有较好的协调性和伸展性。良好的柔韧素质对标枪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的掌握以及上下肢动作协调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标枪的教学和练习时,一定要注重强化运动员相关关节的柔韧性。标枪运动员其柔韧素质的水平高低对标枪技术的发挥,以及能否完成标枪技术的动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最开始PNF拉伸法是以身体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最近开始运用于运动员身上,关键用来提高他们身体的柔韧性,此方法已经在有些运动项目中证明有显着作用,但相关标枪方面的研究相对还不多。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和2017级12名男子标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把12名运动员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在实验前对三组运动员的身体基本素质(力量、速度、柔韧)指标分别进行实验测试,所得结果无显着性差异。随后对三组学生分别采用三种拉伸法:静力性、动力性以及PNF拉伸法进行了3个月时间的实验研究。将PNF拉伸法与其它拉伸方法作对比,以期比较证明PNF拉伸法提高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显着成效,进而健全标枪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及相应理论,提升标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验结果:(1)通过三个月的训练,动力拉伸训练组和PNF拉伸训练组旋肩成绩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静力拉伸训练组实验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运动员实验前后直臂前屈上举和直臂后伸成绩都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动力拉伸训练组肩关节水平外展成绩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PNF拉伸训练组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而静力拉伸训练组无差异变化。PNF拉伸训练组受试者肩关节柔韧素质效果最为明显。(2)通过三个月的训练,三组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在肩关节柔韧素质改变、对机体的放松能力改变、对专项动作能力改变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改变。(3)动力拉伸训练组达标成绩由38.25±4.36米提高到41.76±6.72米,提高了3.51米,实验前后达标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静力拉伸训练组达标成绩实验后为41.32±8.09米,比实验前增加了3.89米,两者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PNF拉伸训练组达标成绩实验前是38.02±4.15米,实验后是43.79±6.32米,提高了5.77米,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达标成绩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1)。此外从提高成绩的多少我们还可以看出,PNF拉伸训练组达标成绩的提高相对多一些。结论:(1)PNF拉伸法训练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效果优于动力性拉伸法和静力性拉伸法(P<0.01)。能有效使标枪运动员肩关节的旋肩数值减小,直臂前屈上举、直臂后伸和肩关节水平外展运动幅度增大,对肩关节的柔韧性改善效果明显。(2)PNF拉伸法使运动员尽快投入到训练中去,运动疲劳有所减缓。自我感觉标枪基本动作的完成更加标准,协调能力有所提高。(3)采用PNF拉伸法训练的标枪运动员的标枪技达标成绩和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1),相对与其他两组的数值提高幅度较大。
杨建军[7](2018)在《标枪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指标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能力结构理论为指导,探索标枪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指标,为提高我国标枪运动成绩服务。研究显示,标枪运动员选材是由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和智能等因素组成;揭示初级选材时应注意的问题:选材年龄为8~10岁,重点考虑遗传度较高的形态和机能指标,辅助后天环境能够改变的指标,为科学选材提供思路。
郭庆仙[8](2016)在《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对身体素质与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以14名标枪运动员(男子3名,女子11名)为研究对象,对比他们参加标枪专项训练前后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情况,结合教练员训练经验和体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对身体素质与成绩的影响,总结训练的关键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14年的训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平均提高20%左右,上肢力量提高接近200%,而投掷专项能力和成绩提高了1到3倍。因此,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训练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到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紧紧围绕专项技术进行,依据完整技术来设计训练手段,训练负荷安排一定要适宜,强度安排一定要合理,切忌拔苗助长。要认真抓好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为今后大规模的突破专项能力做好准备。
张晓东[9](2016)在《对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女子标枪项目比赛成绩分析发现,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成绩优异,进入决赛人数较多并能够多次取得奖牌;而在奥运会及世锦赛上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却很少运动员进入决赛,且没有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这一现象说明了我国的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在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对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建设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该项目在我国的现状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改进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对于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质量的和我国女子标枪竞技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而缩小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同世界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差距。研究结论如下:1、8所基地的标枪后备人才年龄结构特征基本合理;后备人才数量较少,且向上一级运动队输送的后备人才数量较少;后备人才竞技水平整体不高。2、 8所基地的标枪后备人才的训练动机明确;专项技术训练安排比较合理,12-13岁组专项力量训练安排较多;14-15岁组和16-17岁组周训练次数较少;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较少;运动员对学习文化课比较重视,但运动员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时间较少。3、 8所基地教练员人数较少,科研水平整体不高;但有较丰富的执教经验;8所基地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较高,选材较科学;但是教练员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4、8所基地资金经费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拨款,来源渠道单一;部分基地室内训练场地器材短缺,物质保障不完善。
叶建军[10](2016)在《浅谈标枪投掷技术与训练心得》文中指出标枪运动的技术性很强,我们要结合标枪投掷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标枪技术训练,这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提高标枪运动的效果意义重大。
二、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内蒙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
1.1.2 中国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 |
2.2.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帕累托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内蒙古田径项目竞技实力分析 |
4.1.1 内蒙古田径项目奖牌分布分析 |
4.1.2 内蒙古田径项目4-8 名分布分析 |
4.1.3 内蒙古田径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分布 |
4.2 内蒙古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情况分析 |
4.2.1 青少年锦标赛参赛情况分析 |
4.2.2 青少年锦标赛竞赛情况分析 |
4.2.3 青少年锦标赛达级情况分析 |
4.3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分析 |
4.3.1 青少年锦标赛项群亚类分布特征 |
4.3.2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最高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
4.3.3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整体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
4.3.4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竞技水平态势分析 |
4.3.5 内蒙古、全国和青奥会最高竞技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
4.4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田径后备人才教练因素分析 |
4.4.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因素分析 |
4.4.3 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第7章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2)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 |
1.1.2 田径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
1.1.3 少儿趣味田径的发展对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少儿趣味田径 |
2.1.2 价值 |
2.2 国外少儿趣味田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少儿趣味田径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国外有关少儿趣味田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少儿趣味田径相关研究 |
2.3.1 少儿趣味田径的发展现状 |
2.3.2 少儿趣味田径相关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价值研究 |
4.1.1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速度素质影响的价值研究 |
4.1.2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力量素质影响的价值研究 |
4.1.3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柔韧素质影响的价值研究 |
4.1.4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价值研究 |
4.1.5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价值的归纳 |
4.2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价值研究 |
4.2.1 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情况调查分析 |
4.2.2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情况调查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变化情况分析 |
4.3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教育价值的研究 |
4.3.1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内涵 |
4.3.2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进行生物性改造 |
4.3.3 少儿趣味田径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
4.4 少儿趣味田径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 |
4.4.1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对田径运动项目内容了解情况 |
4.4.2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对田径运动项目内容了解情况 |
4.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内容了解情况对比分析 |
4.5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开展对体育教师的价值 |
4.5.1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
4.5.2 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
4.5.3 改善体育教师的课堂氛围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组班级教案(节选) |
个人简介 |
(3)少儿趣味田径对78岁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
1.1.2 目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简介 |
1.4 儿童身体素质的简介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教学实验的设计 |
3.3.1 教学实验的目的 |
3.3.2 教学实验的流程 |
3.3.3 教学实验的地点与时间 |
3.3.4 实验分组与实验条件的控制 |
3.3.5 实验内容与方法的设计 |
3.3.6 教学实验方案的实施 |
3.3.7 教学实验的评定 |
4 实验结果 |
4.1 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适龄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
4.1.1 师生对少儿趣味田径的认可度调查分析 |
4.1.2 小学实行少儿趣味田径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4.1.3 少儿趣味田径教学的理论基础 |
4.2 讨论与分析 |
4.2.1 实验对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比对 |
4.2.2 实验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分析 |
4.2.3 身高、体重实验结果分析 |
4.2.4 实验前后,50 米跑实验结果分析 |
4.2.5 实验前后,跳绳实验结果分析 |
4.2.6 实验前后,坐位体前屈实验结果分析 |
4.2.7 实验前后,投沙包实验结果分析 |
4.2.8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录 |
(4)“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竞技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 |
1.1.2 打破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
1.2 研究目的 |
1.2.1 新时期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布局重构 |
1.2.2 构建云南竞技体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
1.2.3 打造“高原特色”体育文化品牌 |
1.3 研究意义 |
1.3.1 深化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路径改革 |
1.3.2 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拓宽领域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1.3.3 “一带一路”战略下搭建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1.1 “一州(市)一精品”理论释义 |
1.4.1.2 优势项目含义分析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2.1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
1.4.2.2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4.2.3 对省(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研究 |
1.4.2.4 关于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研究 |
1.4.3 国外文献综述 |
1.4.3.1 国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特征 |
1.4.3.2 国外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特征的研究 |
1.4.4 综述评述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4.1 问卷信度检验 |
2.2.4.2 问卷效度检验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历程及特点 |
3.1 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回眸 |
3.2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分析 |
3.3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特点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发展现状 |
4.1.1 竞走和体操项目近期参与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分析 |
4.1.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体制、机制分析 |
4.1.2.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体制 |
4.1.2.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体制 |
4.1.2.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行机制 |
4.1.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选材分析 |
4.1.4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
4.1.5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人力资源现状 |
4.1.5.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员现状 |
4.1.5.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教练员现状 |
4.1.5.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现状 |
4.1.6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物质资源现状 |
4.1.6.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场馆现状 |
4.1.6.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设备现状 |
4.1.6.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勤保障现状 |
4.1.7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1 场馆建设和维修、训练设备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2 后勤、奖励机制、外出训练和比赛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3 医疗服务和科技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4 项目科研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8 后勤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4.1.9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毕业运动员出路分析 |
4.2 制约项目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1 竞走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
4.2.2 体操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
4.3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现实问题 |
4.3.1 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 |
4.3.2 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 |
4.3.3 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 |
4.3.4 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 |
4.3.5 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 |
4.3.6 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 |
4.3.7 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 |
4.3.8 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 |
4.4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对策研究 |
4.4.1 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 |
4.4.2 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 |
4.4.3 完善场馆配套设施 |
4.4.4 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 |
4.4.5 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 |
4.4.6 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 |
4.4.7 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 |
4.4.8 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修改建议 |
(5)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奥运会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奥运会的研究 |
1.3.3 国内关于中国田径发展的研究 |
1.3.4 国内关于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的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概况 |
2.1 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构成及价值意义 |
2.2 现代奥运会项目布局与田径项目的地位 |
2.3 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状况(以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为标准) |
3.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发展历程 |
3.1 发展探索阶段(1896~1920 年) |
3.2 缓慢发展阶段(1920~1956 年) |
3.3 快速发展阶段(1956~2000) |
3.4 完善阶段(2000 至今) |
4.影响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的因素分析 |
4.1 现代奥运会发展的总体状况 |
4.2 国际奥委会遴选项目标准的变化 |
4.3 国际田联发展田径项目的能力与决心 |
4.4 社会大众对田径项目的多元需求 |
5.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的趋势前瞻 |
5.1 国际奥委会项目的遴选评估标准 |
5.2 项目设置符合国际奥委会的项目治理要求 |
5.3 田径项目设置更适于大型赛事举办 |
5.4 项目设置适合社会大众与青少年参与 |
5.5 项目设置适合赛事商业化发展 |
5.6 项目设置适合田径的传播 |
6.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趋势对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影响 |
6.1 对中国田径竞技水平的影响 |
6.2 对中国田径普及推广的影响 |
6.3 对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的影响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历史发展规律 |
7.1.2 田径项目发展影响因素 |
7.1.3 未来田径发展趋势 |
7.1.4 未来田径发展趋势对中国影响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PNF拉伸法对高职男子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柔韧素质的定义及发展方法 |
1.2.2 国内外对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研究现状 |
1.2.3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的发展研究现状 |
1.2.4 对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实验前三组力量、速度与肩关节柔韧指标分析结果 |
3.2 三组实验前后肩关节柔韧素质指标变化结果 |
3.2.1 三组实验前后旋肩数值变化结果 |
3.2.2 三组实验前后直臂前屈上举成绩变化结果 |
3.2.3 三组实验前后直臂后伸变化结果 |
3.2.4 三组实验前后肩关节水平外展变化结果 |
3.3 三组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结果 |
3.3.1 动力训练组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结果 |
3.3.2 静力训练组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结果 |
3.3.3 PNF训练组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结果 |
3.4 三组实验前后达标成绩的变化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三种拉伸方法对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分析 |
4.2 三组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训练后主观感受变化情况分析 |
4.3 三组学生拉伸前后运动成绩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7)标枪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标枪运动员初级选材的年龄 |
2 运动员初选的指标 |
2.1 身体形态指标 |
2.1.1 身高体重 |
2.1.2 指距身高指数 |
2.1.3 体型 |
2.1.4 踝围跟腱指数 |
2.2 身体机能指标 |
2.3 身体素质 |
2.3.1 掷小垒球 |
2.3.2 前抛实心球 |
2.3.3 后桥高/身高指数 |
2.4 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 |
3 结语 |
(8)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对身体素质与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据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入队前后运动员身体素质、最好成绩比较 |
3.2 基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计划安排策略 |
3.2.1 重视完整技术的训练 |
3.2.2 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科学组合 |
3.2.3 合理安排专项运动负荷量,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
4 结论 |
(9)对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田径后备人才的相关研究 |
1.3.2.1 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
1.3.2.2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相关研究 |
1.3.2.3 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相关研究 |
1.3.2.4 我国运动员学训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2.5 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相关研究 |
1.3.2.6 后备人才教练员的相关研究 |
1.3.2.7 后备人才保障工作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田径后备人才的相关研究 |
1.3.4 我国女子标枪后备人才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员的调查分析 |
3.1.1 运动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1.1 运动员数量的调查分析 |
3.1.1.2 运动员年龄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 |
3.1.1.3 运动员训练年限的调查分析 |
3.1.1.4 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调查分析 |
3.1.1.5 运动员未来发展目标的调查分析 |
3.1.2 运动员训练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2.1 运动员训练动机的调查分析 |
3.1.2.2 运动员训练内容的调查分析 |
3.1.2.3 运动员训练时间和频率的调查分析 |
3.1.2.4 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调查分析 |
3.1.2.5 运动员训练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1.3 运动员竞赛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3.1 运动员比赛次数的调查分析 |
3.1.3.2 运动员参赛目的的调查分析 |
3.1.3.3 运动成绩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1.4 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调查分析 |
3.1.4.1 学习文化课重视程度的调查分析 |
3.1.4.2 文化课及课外学习时间的调查分析 |
3.1.4.3 文化课学习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2 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的调查分析 |
3.2.1 教练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1.1 教练员数量的调查分析 |
3.2.1.2 教练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的调查分析 |
3.2.1.3 教练员执教年限的调查分析 |
3.2.1.4 教练员运动经历的调查分析 |
3.2.1.5 教练员科研水平的调查分析 |
3.2.2 教练员执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1 教练员执行训练大纲及制定训练计划的调查分析 |
3.2.2.2 教练员进行选材的调查分析 |
3.2.2.3 教练员选择训练方法的调查分析 |
3.2.2.4 教练员安排恢复措施的调查分析 |
3.2.2.5 教练员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6 教练员执教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2.2.7 教练员训练效果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3.3 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管理方面的调查分析 |
3.3.1 后备人才基地场地设施的调查分析 |
3.3.2 后备人才基地资金经费的调查分析 |
3.3.3 后备人才基地物质保障方面的调查分析 |
3.3.4 基地后备人才培养管理的调查分析 |
3.3.4.1 基地后备人才管理模式的调查分析 |
3.3.4.2 基地输送后备人才数量的调查分析 |
3.3.4.3 基地后备人才文化课安排的调查分析 |
3.3.5 教练员考核及激励措施的调查分析 |
3.3.6 后备人才基地考核的调查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浅谈标枪投掷技术与训练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1. 标枪投掷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 |
1.1 标枪投掷技术强调身体的协调性 |
1.2 投掷技术强调步伐的连贯性 |
1.3 投掷技术强调用力的技巧 |
1.4 投掷技术强调标枪的自转 |
2. 标枪投掷技术训练 |
2.1 进行助跑速度与节奏训练 |
2.2 衔接与最后用力技术训练 |
2.3 进行标枪自转技术练习 |
3. 提高标枪投掷训练水平的建议 |
四、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D]. 徐鹏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少儿趣味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研究[D]. 李开梦.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3]少儿趣味田径对78岁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D]. 吴珊.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2)
- [4]“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D]. 孟成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5]现代奥运会田径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研究[D]. 司雪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PNF拉伸法对高职男子标枪运动员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D]. 黄超. 山东体育学院, 2019(03)
- [7]标枪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指标研究[J]. 杨建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8(30)
- [8]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对身体素质与成绩的影响研究[J]. 郭庆仙.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 [9]对我国女子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的研究[D]. 张晓东.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10]浅谈标枪投掷技术与训练心得[J]. 叶建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