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

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

一、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冒卓影[2](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曾环求[3](2020)在《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与环境负荷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应对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高速公路领域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必然趋势,公路的绿色施工及评价是建设绿色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起步较晚,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特点及要求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各省份要求及区域特点开展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论文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体系,为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提供参考。论文围绕着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开展了如下研究:(1)从绿色施工及其评价出发,总结了绿色施工的内涵、原则、要点、理论依据,以及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内容、作用,提炼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内涵。(2)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构建方法,建立了包含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施工综合管理3个方面的初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克朗巴哈系数与效度比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优化,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意义。(3)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行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将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4)以海南省万洋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改进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推动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有积极作用,亦可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参考。

金倩[4](2019)在《基于演化博弈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下,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传统建筑行业耗能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是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政府支持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明显,增量效益感知不足,极大阻碍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利益相关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装配式建筑市场份额偏低,距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成本效益为基础,应用演化博弈论研究装配式建筑应用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给出对策建议推动装配式建筑市场应用。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具有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经济特征为基础,从目标和现状分析装配式建筑目前市场应用情况,通过文献研究从政策、技术、经济、市场四方面归纳了12个制约因素,阐释制约因素通过影响主体成本效益,进而阻碍装配式建筑市场应用,并由此剖析政府、开发商、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对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分析,结合主体行为,确定主体损益变量,分别构建“政府-开发商”和“开发商-消费者”演化博弈模型。在博弈模型应用部分,以项目数据为基础,运用MATLAB对博弈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参数下,装配式建筑无法实现推广应用,当主体参数优化后,如政府增加产业投入支出,增加对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激励,加重处罚,提升效益感知,消费者使用阶段成本支出减少,所获效益增加,开发商建造装配式建筑需付出的增量成本减少,增量效益增加,可以使博弈系统往最优解演化,由此从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应用。因此,本文拓展了装配式建筑在主体行为和成本效益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主体感知效益,促进建筑市场实现政府进行实质经济激励,开发商建造装配式建筑,消费者选择购买的良性博弈。

彭文俊[5](2019)在《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怎样促进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活动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工程和管理学科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已被拓展到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建筑生态位理论作为研究建筑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对促进建筑功能提升和建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建筑生态位理论与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建筑生态位的理论与评价方法,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构成和特征属性。将生态位引入建筑领域,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建筑生态系统和建筑类生命体特征等建筑生态位形成要素;界定了建筑生态位的定义,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属性特征和基本类型;基于维度构成和资源谱系分析,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超体积结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探讨了建筑的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间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生态因子的变迁范式。(2)探讨了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研究了建筑生态位适宜度、建筑生态位宽度、建筑生态位态势、建筑生态位扩充与压缩、建筑生态位重叠与分离、建筑生态位构建等作用机理;提出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式,从建筑环境的影响性和适应性两方面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3)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建立了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方法。通过识别建筑生态位中生态因子与建筑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流,绘制了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键能值流因子能流图;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构建了建筑生态系统动态能量分析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建筑对所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负荷。(4)建立了基于建筑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由五类维度所形成的建筑生态位的特征向量,分析了各维度的生态影响因子划分,构建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建立了建筑生态位的宽度、建筑生态位的重叠和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指数计测与评价模型,从建筑对生态因子的利用能力、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5)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方法的可用性。以某住区建筑为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建筑生态因子现状,计测了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性影响;评价了建筑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分析了各建筑之间对不同维度生态因子的竞争和共享关系,提出了通过调整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提升建筑功能的改善策略。

刘梅[6](2019)在《低碳化生产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低碳减排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造成沉重环境负担为代价的建筑业,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势在必行。对此,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以提倡节能减排、减少垃圾废弃物产生为基本宗旨的低碳化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引入了全生命周期理论,把建筑物从诞生到结束使用的过程划分为规划与设计、建材开采生产、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和维护、建筑拆除和回收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建筑和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内涵、特点以及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然后,找出影响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与管理、建材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能源的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管理和施工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及相关施工规范,构建了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上文提到的六个影响因素组成了建筑施工低碳化评价的一级指标,每个影响因素包含的模块内容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最后要采取的详细对策和能实际产生的效果构成了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在学习总结了大量的建筑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把措施产生的效果作为评分依据。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和百分制打分方法来评分,设定了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评判标准。最后,通过将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济南和平家园住宅项目低碳化生产管理评价,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基本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效评判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水平。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了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评价体系,对该体系在施工企业中的推行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此研究成果从理论上为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在实践上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依据。

廖婷婷[7](2019)在《生态哲学视域下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都是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是需要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资源人均拥有量占比很小,但我国资源能源使用量却很大。2018年是全国上下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端年份,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在这个伟大转折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发展和推广被动式建筑,有利于建筑低能耗,实现“美丽中国”目标,也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本文联系当下时代背景,首先介绍了被动式建筑发展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系统规律等相关生态哲学理论,为我国发展和推广被动式建筑提供哲学理论依据。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我国被动式建筑概念,探索我国发展被动式建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对国内被动式建筑发展中典型案例的分析,认识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历程,找出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发展困境背后的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和用户三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

徐刚[8](2018)在《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热潮。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导下,建筑装饰绿色化逐渐成为装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但在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由于其涉及信息量大,环境质量影响广、建筑性能难以直接表现,并且缺乏有效的绿色设计规范与标准引导等现状问题,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思路与评价方法,反馈建筑装饰的环境质量与效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不足,结合国内外绿色设计与评价方法,针对建筑装饰进行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绿色度评估与预测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设计信息化水平低、建筑装饰阶段性能表现弱、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采用理论分析、调查问卷、模型构建以及定量计算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和基于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的绿色度动态评估与预测的思路与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寿命周期过程,从项目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梳理了建筑装饰对建筑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现有的国内外绿色建筑环境评价、室内指标和健康建筑标准对比,从能耗与能源资料、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场地与空间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建筑装饰评价体系的框架构成,为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项目工程系统分析过程,通过串行过程设计模式、整合协同设计模式对比,首次提出了建筑装饰的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思路;基于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了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的内容、工作流程与步骤,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和环境性能分析为支撑的装饰信息化设计手段和方法。(3)研究首次针对装饰设计信息数据,从空间、部位、构件、材料、产品等方面进行分类,明确了其数据信息的关联逻辑;基于设计信息数据构架关系,从设计信息(构件、材料、几何、属性以及设备等)和性能环境方面对数据信息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并结合信息模型数据结构与采集方法分析,提出了装饰模型信息数据的分类与存储方法。(4)针对装饰设计模型数据信息管理和评价与决策系统需求,首次梳理了设计信息数据与评价系统关系;在XML数据分析、IFC标准与JSON数据交换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量化与数学计算关系,实现了将设计数据信息与评价数据信息两种半结构化数据进行属性中格式的统一交互和存储;通过信息数据流转模式系统设计与功能设计,并对设计数据缺失和变化进行有效制约,实现了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时时有效互通。(5)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筛选,确定了装饰的绿色度评价模型,从环境质量(Q)和建筑负荷(L)方面建立了装饰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调查问卷、层次分析等基础上,确定了绿色度评价的指标划分、体系权重与计算方法,提出了绿色度不同分级指标的计算结构,同时提出了绿色度的分级思路。(6)针对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内容,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筑装饰绿色度优化流程,并结合贝叶斯网络的逆概计算,提出了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动态预测方法与演变趋势;同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基于建筑装饰系统设计的绿色度评价与预测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环境、材料、工艺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建筑信息化与性能分析需求,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性能设计的流程,构建了基于数据信息的设计数据与绿色度评价信息的转换手段和方法;基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与调研,构建了建筑装饰的绿色度评价体系、指标与计算结构,同时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了绿色度的动态预测方法,为建筑装饰绿色设计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装饰系统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与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解决建筑装饰的绿色设计与评价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理论创新和工程指导意义。

王琼[9](2017)在《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随着城市由“服务生产”向“服务生活”的目标转型,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功能侧偏,以及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从“被动式”就医向日常“主动式”健身的观念转变,步行友好、环境宜人、便捷畅通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市建设的重点,而城市高密度区则是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原有的点状、面状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碎时间的日常健身活动,极大地制约了公众的主动健康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的形成需要大量线态空间的补充。绿道和街道是城市中两种主要的线态空间,很显然,高密度区线态公共康体空间的建构必须也只能将绿道与街道结合起来,但是目前一方面城市绿道建设分布极不均衡,多集中在景区、边缘区及低密度区,高密度区绿道较为鲜见,社会公平性不足,使用效率与频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街道是城市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最主要的空间形态,但步行空间严重不足,安全性差,步行环境亟待提高。因此,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高密度区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构线态公共康体空间。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关于城市修补1、立体性开发、“窄马路、密路网2”等城市街区的“整合”理念,对高密度区绿道空间的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论文针对城市高密度区现实问题,整合绿道与街道两种空间形态,创新性地引入“微型绿道”的概念,以其尺度、组成及形式的灵活性,适应居民近地健身需求和高密度区的用地现实,重构传统绿道的空间形态。通过对高密度区生态、社会、交通环境的空间整合,探讨了微型绿道植入街区的分类改造模式和节点细节化设计,用以支撑城市高密度区绿道建设,推进我国城镇绿道建设的多样化、系统化、综合化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拓展传统绿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探索意义。本课题得到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41377)的支持:美丽陕西西安市域城乡绿道生态网络建构研究。

杨璐[10](2016)在《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文中认为生态技术具有节约资源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应对能源资源危机,有效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生态技术类型繁多、性能参差不齐以及地域性强,目前既缺少对生态技术适宜性评价标准的研究,也缺乏对生态技术进行系统地梳理,不利于生态技术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应用。本文在梳理生态技术、适宜技术、生态城市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生态技术的内涵;收集生态技术数据,对比分析了生态技术应用案例;探讨了生态技术体系结构和适宜生态技术的评价方法,并以崇明东滩生态城为例,对城市建设中如何系统化应用生态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要素类别-要素-技术类型”三级生态技术体系框架。该体系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新能源、环保材料、废弃物利用和信息资源5大要素类别,下分18个要素和36个技术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106项常用生态技术组成的开放型生态技术库及信息管理平台。(2)构建了崇明东滩生态城的生态技术体系。体系由调整后的生态技术体系结合东滩生态城建设内容组成。体系包括基础和支持功能两部分,6个子系统。其中,基础部分包括绿色建筑、生态设施和绿色交通3个子系统,支持部分包括清洁能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慧管理3个子系统。(3)建立了崇明东滩生态城适宜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东滩生态城适宜技术评价体系,体系由生态性、经济性、实用性、兼容性和先进性5项准则及15个指标组成。利用该体系评价技术库中的生态技术,优选出对东滩生态城适宜性较高的39项生态技术;并对东滩生态城正在试行的8项生态技术进行评估,评分结果整体适宜性水平较好。本文建立的生态技术体系、开放型生态技术库和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体系对东滩生态城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对我国其他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2)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范围界定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广州都市边缘
        1.3.2 乡村住宅
        1.3.3 更新改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小结
    2.2 共生理论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2.3 新陈代谢理论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6 触媒理论
        2.6.1 触媒理论释义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5.1 项目概述
        5.1.1 实践案例概况
        5.1.2 项目定位分析
        5.1.3 项目现状调研
        5.1.4 居民意愿需求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理论基础
    2.1 绿色施工
        2.1.1 绿色施工内涵
        2.1.2 绿色施工定义
        2.1.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2.1.4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2.1.5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理论依据
    2.2 绿色施工评价
        2.2.1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概念
        2.2.2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内容
        2.2.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作用
    2.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现状分析
        2.3.1 海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环境
        2.3.2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2.3.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2.4 理论基础对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目标
        3.1.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3.1.2 评价指标体系目标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方法
        3.2.1 构建原则
        3.2.2 构建方法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3.3.2 构建评价指标备选库
        3.3.3 构建评价指标筛选框架
        3.3.4 评价指标初选及优化
        3.3.5 评价指标信度与效度检验
        3.3.6 评价指标含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4.1.2 层次分析法原理
        4.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
        4.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4.2.1 评价方法确定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4.3.1 评价等级说明
        4.3.2 评价等级标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证与分析
    5.1 工程背景
        5.1.1 工程概况
        5.1.2 项目建设特点
        5.1.3 生态环境影响
    5.2 综合评价
        5.2.1 单因素指标评价
        5.2.2 多指标综合评价
    5.3 评价结果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初选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检验调查问卷
附录C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附录D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等级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演化博弈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1.3.2 装配式建筑成本效益研究现状
        1.3.3 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现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影响机理分析
    2.1 装配式建筑概述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2.1.2 装配式建筑经济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外部性理论
        2.2.2 成本效益分析法
        2.2.3 演化博弈理论
    2.3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3.1 装配式建筑应用期望目标
        2.3.2 装配式建筑市场应用现状
    2.4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2.4.1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制约因素识别
        2.4.2 制约因素影响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机理分析
    2.5 主体行为影响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机理分析
        2.5.1 政府行为影响机理分析
        2.5.2 开发商行为影响机理分析
        2.5.3 消费者行为影响机理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3.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思路
    3.2 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效益识别与量化
        3.2.1 增量成本分析与量化
        3.2.2 增量效益分析与量化
        3.2.3 增量成本效益划分
    3.3 装配式建筑利益相关主体效用确定
        3.3.1 政府损益变量
        3.3.2 开发商损益变量
        3.3.3 消费者损益变量
    3.4 “开发角度”演化博弈模型
        3.4.1 基本假设
        3.4.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3.4.3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3.4.4 演化博弈模型参数分析
    3.5 “市场角度”演化博弈模型
        3.5.1 基本假设
        3.5.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3.5.3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3.5.4 演化博弈模型参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建筑利益相关主体博弈模型应用
    4.1 项目概况
    4.2 项目增量成本效益测算
    4.3 利益相关主体损益变量测算
        4.3.1 政府损益变量测算
        4.3.2 开发商损益变量测算
        4.3.3 消费者损益变量测算
    4.4 演化博弈模型仿真分析
        4.4.1 初始参数下的群体动态仿真
        4.4.2 政府优化参数下的动态仿真
        4.4.3 消费者优化参数下的动态仿真
        4.4.4 开发商优化参数下的动态仿真
        4.4.5 仿真结果分析
    4.5 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对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建筑生态位的构成与特征属性
    2.1 建筑生态系统与建筑生态因子
    2.2 建筑生命体的特征与组织结构
    2.3 建筑生态位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2.4 建筑生态位的演变与范式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方法
    3.1 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
    3.2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应用
    3.3 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4.1 建筑生态位的能量流影响分析
    4.2 建筑生态位的能值足迹影响与计算
    4.3 建筑能值生态足迹影响评价模型
    4.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
    5.1 建筑生态位的多维度因子
    5.2 建筑生态位的评价指标构建
    5.3 建筑生态位的宽度评价模型
    5.4 建筑生态位的重叠评价模型
    5.5 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评价模型
    5.6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
    5.7 本章小结
6 案例研究
    6.1 评价建筑概述与数据获取
    6.2 建筑的环境影响性评价
    6.3 建筑的生态位宽度评价
    6.4 建筑的生态位重叠评价
    6.5 建筑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
    6.6 建筑生态位综合评价与环境改善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附录2 建筑L1-L6的生态位资源矩阵
附录3 建筑L1-L6的Ⅲ级评价指标加权评分值

(6)低碳化生产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低碳化生产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碳化生产管理模式分析
    2.1 全生命周期理论与低碳建筑
        2.1.1 全生命周期理论
        2.1.2 低碳建筑
    2.2 建筑施工企业的低碳化生产管理
        2.2.1 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内涵
        2.2.2 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特点
        2.2.3 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影响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施工企业对低碳化生产管理各环节的控制
        3.1.1 组织与管理
        3.1.2 建材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3.1.3 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3.1.4 能源的节约与利用
        3.1.5 环境保护管理
        3.1.6 建筑施工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3.2 新设备与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章 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3 建筑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评价体系
    4.4 评价方法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4.2 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
        4.4.3 评价数据处理
第五章 低碳化生产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示例
    5.1 济南和平家园二期住宅项目情况简介
    5.2 和平家园住宅项目施工企业采取低碳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5.2.1 各环节具体措施
        5.2.2 预制装配式建筑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5.2.3 施工过程中主要建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5.3 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评价
    5.4 对完善施工企业低碳化生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生态哲学视域下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被动式建筑的理论基础
    2.1 被动式建筑的哲学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2.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2.1.3 生态系统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2.2 被动式建筑的相关理论
        2.2.1 被动式建筑的概念
        2.2.2 被动式建筑的特点
        2.2.3 被动式建筑设计原则和评价要求
        2.2.4 被动式建筑理解上的误区
第三章 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的意义及其历程
    3.1 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的意义
        3.1.1 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的重要性
        3.1.2 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的可行性
    3.2 被动式建筑在我国的实践
        3.2.1 试点阶段
        3.2.2 推广阶段
        3.2.3 创新阶段
第四章 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国发展被动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4.1.1 企业和群众认可意识普遍不高
        4.1.2 南北方发展差距大
        4.1.3 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不够完善
        4.1.4 国内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缓慢
    4.2 中国发展被动建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对被动式建筑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4.2.2 缺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4.2.3 欠缺完善技术标准和措施的时机
        4.2.4 应用研究滞后
第五章 推动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对策
    5.1 指导思想
    5.2 发展原则
        5.2.1 科学性原则
        5.2.2 合理性原则
        5.2.3 规范性原则
        5.2.4 发展性原则
    5.3 发展举措
        5.3.1 更新观念
        5.3.2 合理利用资源
        5.3.3 完善技术标准和措施
        5.3.4 升级改造相关产业
        5.3.5 精细化的管理保障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背景
        1.1.2 建筑装饰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1.2.1 绿色建筑研究
        1.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建筑装饰
        1.2.3 建筑装饰设计与评价研究
        1.2.4 绿色建筑信息设计与管理研究
        1.2.5 相关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界定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建筑装饰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2.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影响
    2.2 建筑装饰设计影响
        2.2.1 绿色装饰设计影响
        2.2.2 装饰环境影响
        2.2.3 装饰材料影响
        2.2.4 绿色设计的引导
    2.3 绿色建筑装饰施工与工艺影响
    2.4 绿色建筑评价影响
    2.5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构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系统分析
    3.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现状分析
        3.1.1 串行过程设计模式
        3.1.2 绿色建筑整合协同设计
        3.1.3 信息化设计与决策
    3.2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思路与原则
        3.2.1 设计思路
        3.2.2 装饰信息化设计原则
    3.3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分析
        3.3.1 设计模型特征
        3.3.2 设计模型要求
        3.3.3 设计模型内容
        3.3.4 工作流程与步骤
    3.4 绿色建筑信息数字化性能设计软件分析
        3.4.1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
        3.4.2 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集成与管理
    4.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选取
        4.1.1 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关联逻辑
        4.1.2 BIM设计信息数据构架
    4.2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数据信息表达
        4.2.1 设计信息构件关系表达
        4.2.2 建筑构件材料信息表达
        4.2.3 建筑构件几何信息表达
        4.2.4 建筑构件属性信息表达
        4.2.5 建筑设备与信息构件表达
    4.3 绿色建筑性能环境影响信息表达
    4.4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采集与存储
        4.4.1 信息模型数据结构分析
        4.4.2 设计模型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4.4.3 模型信息数据分类与存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信息转换分析
    5.1 模型数据信息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对接
    5.2 设计数据、性能分析数据的中间层数据现状分析
        5.2.1 XML分析
        5.2.2 IFC标准
        5.2.3 JSON数据交换
    5.3 双向数据流转基础数据分析
        5.3.1 建筑BIM设计数据结构分析
        5.3.2 建筑性能评价数据结构分析
    5.4 双向数据转换分析
        5.4.1 中间层数据结构设计
        5.4.2 基于中间层数据的转换技术方案
    5.5 信息数据转换模式设计
        5.5.1 总体设计
        5.5.2 功能设计
        5.5.3 数据信息映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分析
    6.1 绿色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6.2 绿色度评价模型与指标分析
        6.2.1 现有评价体系对比
        6.2.2 本研究评价模型选取
        6.2.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6.2.4 本研究指标体系划分
    6.3 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6.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6.3.2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6.4 绿色度不同指标计算与结构分析
        6.4.1 分级指标计算结构
        6.4.2 不同指标结构计算
    6.5 绿色度评价分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性能指标影响的绿色度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7.1 贝叶斯网络优化流程
        7.1.1 贝叶斯网络概念
        7.1.2 影响因素参数化
        7.1.3 评价指标分析流程
    7.2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评价指标分析
    7.3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指标概率计算
        7.3.1 建筑环境质量Q(负荷L)的全概率计算
        7.3.2 各级指标的逆概计算
        7.3.3 绿色度评价的动态预测与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绿色度评价与预测应用分析
    8.1 项目概况——孝感市市民之家
    8.2 建筑装饰性能设计信息分析
        8.2.1 基于绿色度评价的性能设计模型构件分析
        8.2.2 设计模型信息管理
        8.2.3 设计模型材料信息分析
        8.2.4 模型设备信息分析
        8.2.5 建筑性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
    8.3 项目绿色度计算评价
        8.3.1 指标评价计算分析
        8.3.2 绿色度评价计算分析
        8.3.3 基于贝叶斯概率的绿色度指标计算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一 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构件命名及材料代码
附录二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权重系统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三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四 标准数据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附录五 工程案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9)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背景研究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密度区城市问题凸显,公众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1.2 人、车、绿不能共生,生存性出行破坏了街道的生活性活力
        1.1.3 城市康体空间体系缺乏网络化、均等化、公平化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既有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概念与范畴
        1.3.2 内容与形式
        1.3.3 视角与方法
        1.3.4 思路与框架
        1.4 意义与前景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发展前景
理论研究篇
    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的理论建构
        2.1 理论基础
        2.1.1 基于健康导向的健康城市规划理论
        2.1.2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2.1.3 基于生态修复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 内涵解析
        2.2.1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科学发展
        2.2.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共生哲学
        2.2.3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2.3 创新与发展
        2.3.1 对城市长效健康的强调
        2.3.2 角度与切入点的不同
        2.3.3 组成与、分类与参数的差异
        2.3.4 调查方法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2.4 本章小结
    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3.1 微型绿道空间特征类型学研究
        3.1.1 空间要素
        3.1.2 空间形式
        3.1.3 空间维度
        3.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性研究
        3.2.1 基于美学视角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2 基于健康促进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3 基于高密度区生态恢复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3.3.1 微型绿道几何形态的定量研究
        3.3.2 微型绿道网络形态的定量研究
        3.3.3 微型绿道空间序列的定量研究
        3.3.4 微型绿道空间可达性的定量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模式研究
        4.1 观点、目标与原则
        4.1.1 观点
        4.1.2 目标
        4.1.3 原则
        4.2 空间体系建构
        4.2.1 空间分类建构
        4.2.2 开发利用模式
        4.2.3 设计实施策略
        4.2.4 政策保障措施
        4.3 动态调控模式
        4.3.1 基本思路与步骤
        4.3.2 动态调控理论与方法
        4.3.3 评价指标与方法初探
        4.4 本章小结
案例研究篇
    5 西安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建构研究
        5.1 现状问题与背景分析
        5.1.1 背景概况及相关基础研究
        5.1.2 现状调查及问题统计
        5.1.3 前期预测及模拟模型
        5.2 空间建构模式及可行性探讨
        5.2.1 建构原则
        5.2.2 建构类型
        5.2.3 建构模式
        5.3 实施策略及对策建议
        5.3.1 土地利用策略
        5.3.2 交通规划策略
        5.3.3 公众参与策略
        5.4 典型区域调查及概念性方案
        5.4.1 碑林区概念性研究方案
        5.4.2 新城区幸福林带研究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6.1.1 微型绿道对绿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6.1.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6.1.3 微型绿道立体建构模式研究
    6.2 论文创新点
        6.2.1 理论创新
        6.2.2 技术创新
        6.2.3 实践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基于健康城市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网络评价体系研究
        6.3.2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微型绿道使用需求与活动方式预测研究
        6.3.3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说明
附录二: 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摘录
附录三: 部分地方都市健身圈建设文件摘录
附录四: 论文相关调查问卷及分析统计
    1 西安市区居民康体行为调查
    2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活动动机调查
    3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环境调查
    4 西安市东大街步行满意度网络调查
附录五: 代表性街道设计导则比较分析
附录六: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技术研究
        1.2.2 适宜生态技术选择
        1.2.3 生态技术体系和应用
        1.2.4 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技术体系构建
    2.1 构建方法
        2.1.1 构建原则
        2.1.2 构建流程
    2.2 数据来源
        2.2.1 统计分析
        2.2.2 案例比较
        2.2.3 分类统计
    2.3 体系结构
        2.3.1 分类系统
        2.3.2 体系框架
        2.3.3 专项介绍
    2.4 开放型生态技术库
        2.4.1 技术库搭建
        2.4.2 技术库平台设计
    2.5 小结
第3章 生态技术体系在东滩生态城的应用
    3.1 方法和步骤
    3.2 体系构建
        3.2.1 东滩生态城概况
        3.2.2 建设特点和需求
        3.2.3 系统分析
        3.2.4 体系构建
        3.2.5 体系说明
    3.3 小结
第4章 东滩生态城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1.1 基本流程
        4.1.2 评价标准和体系框架
        4.1.3 权重设立与分析
        4.1.4 得分计算方法
        4.1.5 评价体系建立
    4.2 适宜生态技术筛选
        4.2.1 评分等级
        4.2.2 评价结果分析
        4.2.3 推荐适宜技术
    4.3 试行技术适宜性评估
        4.3.1 评估结果
        4.3.2 评分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四、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 曾环求.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演化博弈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D]. 金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D]. 彭文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低碳化生产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刘梅.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生态哲学视域下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研究[D]. 廖婷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D]. 徐刚. 武汉大学, 2018(06)
  • [9]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D]. 王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10]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D]. 杨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小康住宅的重要特征——节能、降噪、低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