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

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裴燕[1](2021)在《HSIL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再手术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被认为是宫颈病变残留及复发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的再处理,有多种治疗方案。目前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3例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行宫颈锥切术治疗,且切缘为阳性,术后再次选择宫颈锥切或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再次手术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情况,分析两种手术各自利弊,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及南陵县医院妇产科因宫颈病变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示切缘阳性,宫颈锥切术后3-6月再次行宫颈锥切术或者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30例选择再次锥切术,83例选择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两组病例共113例,通过对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总费用、术后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在年龄方面,锥切组39.83±7.36岁,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45.13±4.46岁,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孕次、产次、绝经情况、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及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再次手术术后宫颈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术后HPV持续感染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住院时间、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锥切术及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治疗HSIL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效果相同,前者住院时间更短、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HSIL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再次手术,如再次宫颈锥切无困难,建议首选宫颈锥切术;如再次宫颈锥切困难,可选择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刘晓萌[2](2020)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末腹腔镜技术进入我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我国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或良性肿瘤扭转、子宫肌瘤切除等均可首先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已在处理各种妇科疾病中变得日臻成熟。多项研究发现,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具有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疼痛较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甚至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有学者认为也可以首选腹腔镜手术。但是腹腔镜手术因为受到技术及器械的限制,手术医生可能无法对盆腹腔病灶进行触诊、分离、压迫止血等,同时腹腔镜手术有时无法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全部范围,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基于临床研究的大数据仍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故腹腔镜手术目前仍需要以开腹手术做为备选手术方案,适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中转开腹并非手术失败,只有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才能将未预计的风险减少到最低,并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术中安全及远期预后。故加强术前评估、明确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并由此降低中转开腹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一位妇科医师应树立正确的微创手术观念,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应有正确的认识。研究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有关的风险因素,以加强术前风险分层及充分评估,避免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因中转开腹引起的医疗纠纷;探讨避免中转开腹的措施,为选择适当术式、制定全面的手术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770例患者的病历,回顾性分析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术前诊断、内科合并症、既往手术史、手术指征、术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原因等,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77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23例转为开腹手术,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共计1747例,中转开腹率为1.3%。中转开腹组共23例,术前诊断依次为:盆腔包块6例、附件区良性肿瘤及囊肿6例、子宫肌瘤6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子宫内膜癌1例。中转开腹组有9例为Ⅳ级腹腔镜手术(39.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的中位手术时间为85分钟,明显小于中转开腹组(p<0.00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8天,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比明显减少(p<0.001)。中转开腹组中主要术式为子宫切除术占78.3%(18/23)。对于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各种疾病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60.9%),其次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34.8%)、解剖原因导致术野暴露困难(17.4%)、需同时行肠道手术(13.0%)、术中止血困难(4.3%)和患者生育要求(4.3%)。所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均无Ⅳ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盆腔恶性肿瘤是本组病例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风险因素。术前评估应结合病史、仔细全面的盆腔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手术者经验,由此做出适当的术式选择。

程晓波[3](2020)在《宫颈锥切术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目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及早发现并治疗CIN可以阻止宫颈癌发生发展。目前针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各种形式的宫颈锥切术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手术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也是部分患者选择的第二种手术方式,两种术式各有利弊,本文重点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和预测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2月行阴道镜检查并且活检病理确诊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10例,这些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根据术式分为锥切组和筋膜外子宫全切组,并且采取电话回顾性随访,对比两种术式的术后病灶范围、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比较、术后切缘、术后病变复发情况、术后HPV转阴率。结果:1.锥切术组与筋膜外子宫全切术组比较,切缘阳性概率分别为15.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切组术后切缘阳性的风险较大。2.对于HSIL患者,锥切组与筋膜外子宫全切组,术后病变复发率分别为1.3%,0.8%,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复发时间均在术后2年内。3.锥切组术后6月、12月、18月、24月、36月HPV转阴率分别为65.7%,79.4%,82.0%,83.3%,85.4%,筋膜外子宫全切组术后6月、12月、18月、24月、36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8.7%,76.2%,79.4%,82.5%,84.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HPV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锥切组和筋膜外子宫全切组检测宫颈癌概率分别为0.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都能检出宫颈癌,且检出效果相当。5.术前TCT分级与宫颈HSIL病变范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级别越高,宫颈HSIL病变范围越广;6.术前HPV感染、宫颈HSIL病变范围与术后切缘阳性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危型HPV感染,术后切缘阳性的风险越大;宫颈HSIL病变范围越大,术后切缘阳性风险越大。结论:对于宫颈HSIL,两种术式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但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低于锥切组;虽然两种术式术后HPV转阴率、病变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是锥切术因其诊断+治疗双重作用,及手术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等优点,是目前HSIL的标准治疗方案;当患者年龄大无生育要求、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有子宫切除指征、绝经后患者锥切困难并且排除妇科系统恶性肿瘤等时,可以选择筋膜外子宫全切术。不管患者行何种术式,都有一定复发率,尤其术后2年应严密定期随访观察,预防复发。

马雅娜[4](2020)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除术在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也是发达国家中第七大常见癌症。中国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在45至50岁人群中的死亡率有所上升,这也说明了宫颈癌的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并且约40%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处于生育年龄。根据201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建议,IA1期宫颈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Pelvic lymphadenectomy,PELN),IA2-IB1期患者应行次广泛或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目前认为早期宫颈癌(IA-IB)的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是相对安全的。多数学者推荐广泛子宫颈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切除术,但是该术式对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手术的创伤,改善妊娠结局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探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和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LEEP)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及对妊娠的影响。研究方法使用齐鲁医院病历信息检索系统检索病例,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从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期间诊断为早期宫颈癌(IA1-IB1,按照FIGO 2018重新分期)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手术方式分为生育组和对照组。生育组入组标准为:年龄<40岁、有生育要求且无不育的因素、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或者腺癌、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CKC/LEEP±前哨淋巴结活检)且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对照组入组标准为: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或者腺癌、在CKC/LEEP后再行根治性手术(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改良广泛子宫切除术或者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且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通过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及病历信息检索系统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开始时间为首次手术确诊时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09.17或患者死亡。随访内容:1.门诊复查:临床评估,肿瘤标志物(例如CA-125、CA-199、SCC),宫颈TCT涂片检查,HPV-DNA监测,阴道镜检查;2.电话随访:患者有无术后补充治疗及后续治疗,术后有无并发症,有无复发及复发时间、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是否死亡、死亡原因;3.生育组患者术后有无妊娠、开始妊娠的时间、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及原因、有无妊娠合并症等;4.随访频率:术后前2年随访间隔为3个月,随后3年随访间隔为6个月。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两组间的比较,以P<0.05为具有显着性差异标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术前TCT结果、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间隙浸润以及生存信息等。结果生育组共入组66例患者,年龄范围21-40岁,平均年龄为32.24±4.28岁。对照组共入组44例患者,年龄范围22-40岁,平均年龄为33.18±4.50岁。生育组及对照组在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术前TCT及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生育组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110个月),随访中1例宫颈腺癌IB1期患者,在CKC术后38个月发现肺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并于术后42个月因多发转移死亡,五年无进展生存率98.53%,五年生存率为98.53%;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3-104个月),1例IA2期宫颈鳞癌伴LVSI的患者于经腹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6个月时复发,给予多西他赛和顺铂静脉化疗,达到部分缓解,随访期内未再进展,五年无进展生存率97.73¥,五年生存率为100%。生育组共随访到30例患者术后尝试怀孕,16例(53.33%)共妊娠16次,其中早孕期流产8例(50%),早产1例(6.25%),足月分娩7例(43.75%),平均妊娠时间为术后14.94个月(2-33个月)。3例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7、20个月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其中1例在环扎术前曾因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孕中期流产,该3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妊娠。结论对于早期(IA2-IB1)有生育要求的宫颈癌患者,如经术前及术中充分评估无淋巴结转移,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环形电切除术是安全的,且术后有较高的妊娠成功率。

穆叶赛[5](2020)在《45例宫颈残端鳞癌、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于宫颈残端鳞癌及腺癌的不良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为本病的临床诊疗及后期随访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宫颈残端鳞癌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2岁;子宫次全切除原因以子宫肌瘤为主;距宫颈次全切除的平均时间为10.76年;临床表现以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居多。IA-IIA期15例(33.3%)治疗方式以手术+辅助治疗为主,IIB-IV期30例(66.7%)以放化疗为主。随访时间为肿瘤确诊后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83.3%、7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22)、组织学分级(P=0.009)、宫旁受侵(P=0.004)对疾病的生存率有影响,距子宫次全切除时间(P<0.001)、肿瘤直径(P=0.008)、病理类型(P=0.032)、FIGO分期(P=0.011)、组织学分级(P<0.001)、宫旁受侵(P=0.001)、根治性手术(P=0.021)与疾病复发转移率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宫旁受侵是影响疾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分级是影响疾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残端鳞癌及腺癌的不良预后与距子宫次全切时间、肿瘤直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宫旁受侵、根治性手术有关,其中宫旁受侵和组织学分级是独立危险因素。故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复发转移,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郝万明,魏炜,张晓云,佟宝莉[6](2014)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盆底、阴道的完整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但操作比较复杂,术后宫颈残端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线圈脱落造成腹腔内出血。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我们对部分手术步骤进行了改良,参照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012年6月2013年12月行改良CISH 30

贺红英[7](2014)在《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文中提出子宫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AH)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2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3895例子宫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LH组2539例,AH组13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问卷随访患者的盆底及性功能情况。结果:LH与AH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少、术后肛门排气快、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半年发生排便异常(便秘)少以及发生性功能障碍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和术后发生尿失禁比较,两组之间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术后远期生活质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EMBASE、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0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短,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少,术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评分值低的优势,同时具有术中泌尿道损伤发生率高,术后主要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手术时间延长的劣势。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降低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疼痛评分值及术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结局指标的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1985-2011年广西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目的:了解广西区近27年间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85-2011年度广西区2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612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顺位及构成比:顺位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的构成比呈上升的趋势,从1985-1989年度的17.48%上升到至2010-2011年度的56.74%,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呈下降的趋势,从30.69%下降到1.75%,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等,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2)好发年龄: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从≥60岁前移至<40岁,呈年轻化态势;子宫内膜癌<60岁的各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有所上升,也存在年轻化态势;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好发年龄无明显改变。(3)地域和职业分布:卵巢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地域城镇高于农村,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农村高于城镇;前10年宫颈癌患者主要集中于城镇,构成比67.1%,后10年却主要集中在农村,构成比52.6%。(4)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和输卵管癌大部分为早期患者(I-II期),分别占66.3%、67.3%、51.4%、73.7%及67.9%;而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多数为中晚期(III-IV期)患者,分别占56.2%及53.1%。结论:(1)应重点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2)加大对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相应肿瘤标志物、新的诊治方法的发现和研究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56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66例,开腹组30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的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少以及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两组相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和开腹手术相似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肿瘤生存预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腹腔镜治疗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目的:系统评价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 EMBASE,PUBMED, 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6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劣势,两组在3年总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3年复发率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结局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91例临床分期IA1-II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55例,开腹组6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左右宫旁和阴道组织切除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的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少、术中宫旁和阴道组织切除长度多、术后尿失禁发生少及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发生排便异常、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两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宫颈间质侵润深度和淋巴结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能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具有和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生存预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腹腔镜治疗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 EMBASE,PUBMED, 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对照临床试验(CCTs)。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5个对照临床试验(CCTs),共3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延长的劣势,两组在3年总生存率、3年复发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结局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陈翠欣[8](2013)在《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与传统子宫全切除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随机抽取资料完整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100例)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组(10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两组年龄、肥胖程度、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果:半筋膜内术组较传统术组手术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排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筋膜内术组术后病率、腹胀率明显低于传统术组,P<0.05。术后3个月性生活恢复满意度,半筋膜内术组也优于传统术组。结论: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相比,具有安全、创伤小和保留功能好的特点。

李莉[9](2013)在《改良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107例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良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7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腹壁横行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中用腹腔镜宫颈旋切器旋切宫颈,宫颈阴道部残端不予缝合,颈管创面电凝后,纱布填塞。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100%。结论改良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微创及伤口美观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子宫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夏琴[10](2012)在《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IV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江西省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行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IVH)50例,IVH组;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IAH)50例,IAH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50例,TVH组。观察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日常工作时间、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阴道缩短率、术后性生活减退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日常工作时间方面,IAH组均长于IVH组和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H组和TVH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阴道缩短率、术后性生活减退率方面,TVH组均高于IVH组和I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H组和IAH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H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可保持阴道的正常形态,术后对性生活质量影响小,集IAH和TVH术式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HSIL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再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
        2.2.2 患者术前准备
        2.2.3 麻醉方法
        2.2.4 手术方法
        2.2.5 腹腔镜手术分级
        2.2.6 术后并发症分级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3.1 腹腔镜手术指征及中转开腹
    3.2 术前诊断及中转开腹术式
    3.3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3.4 腹腔镜分级手术与中转开腹
    3.5 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后转归及结局
讨论
    4.1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4.2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评估
        4.2.1 妇科急腹症
        4.2.2 妇科良性肿瘤
        4.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
        4.2.4 妇科恶性肿瘤
    4.3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4.4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4.4.1 妇科手术中转开腹率及其影响因素
        4.4.2 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4.5 中转开腹的时机
    4.6 妇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宫颈锥切术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锥切组和筋膜外子宫全切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
    2.2 影响HSIL病变范围的相关因素分析
    2.3 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比较
    2.4 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分析
    2.5 术后病变复发情况
    2.6 术后HPV转阴率情况
3.讨论
    3.1 锥切组与筋膜外子宫全切组治疗效果比较
    3.2 影响术后病理与切缘的其他相关因素
    3.3 术后病变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CIN患者子宫全切术后残留阴道上皮内病变的防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除术在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一、前言
二、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分组入排标准
    2.3. 随访方法
    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
    3.1. 年龄分布(见表1)
    3.2. FIGO分期(见表1)
    3.3. 术前病理情况比较(见表1)
    3.4. 高(中)危因素(见表1)
    3.5. 孕产史(见表1)
    3.6. 手术治疗(见表2、3)
    3.7. 辅助治疗(见表3)
    3.8. 生育信息(见表3)
    3.9. 生存信息(见表1)
    3.10. 生育组患者随访情况(见表3)
四、讨论
    4.1 手术指征
    4.2 早期宫颈癌的诊断
    4.3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
        4.3.1 经阴宫颈广泛切除术(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VRT)
        4.3.2 经腹宫颈广泛切除术(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 ART)
        4.3.3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LEEP)和单纯宫颈切除术(Simple trachelectomy)
        4.3.4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
        4.3.5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
        4.3.6 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4.4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妊娠情况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45例宫颈残端鳞癌、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治疗方式
    3.随访方法
        3.1 随访时间
        3.2 随访方式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英文主要缩写略语列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腹腔镜在子宫肿瘤及宫颈癌治疗中应用进展
    1.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
        1.1 腹腔镜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1.2 国内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和现状
    2.腹腔镜在子宫肿瘤及宫颈癌治疗中应用进展
        2.1 腹腔镜在子宫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1.1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2.1.1.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2.1.1.2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2.1.2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2.2. 腹腔镜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2.1 手术适应症
        2.2.2 手术方式
        2.2.2.1 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I 型)
        2.2.2.2 腹腔镜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I 型)
        2.2.2.3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型(III 型)
        2.2.2.4 腹腔镜扩大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V 型)
        2.2.2.5 腹腔镜盆腔部分脏器切除术即盆腔廓清术(V 型)
        2.2.2.6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2.2.2.7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2.2.2.8 腹腔镜卵巢活检移位术
        2.2.2.9 腹腔镜前哨淋巴结采样
    3.子宫肿瘤及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存在的问题
        3.1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的腹腔镜手术近期并发症
        3.1.1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概况
        3.1.2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3.1.2.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并发症
        3.1.2.2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
        3.1.3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3.1.4 宫颈癌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3.2 子宫肿瘤及宫颈癌的腹腔镜术后远期疗效
        3.2.1 子宫肌瘤腹腔镜治疗后的远期疗效
        3.2.1.1 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及妊娠结局
        3.2.1.2 子宫肌瘤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3.2.2 子宫内膜癌的腹腔镜术后肿瘤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3.2.2.1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率的研究进展
        3.2.2.2 腹腔镜术后远期复发及生存预后的研究进展
        3.2.2.3 腹腔镜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3.2.3 宫颈癌的腹腔镜术后肿瘤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研究
        3.2.3.1 腹腔镜手术彻底性的研究进展
        3.2.3.2 腹腔镜术后远期复发及生存预后的研究进展
        3.2.3.3 腹腔镜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4.子宫肿瘤及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循证医学评价
        4.1 循证医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4.1.1 循证医学的几个基本概述
        4.1.2 如何在外科领域应用循证医学
        4.2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循证医学研究
        4.3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4.4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5.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展望
        5.1 无气腹腹腔镜手术
        5.2 微型腹腔镜手术
        5.3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5.4 单孔腹腔镜手术
        5.5 机器人腹腔镜手术
    6.本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子宫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2.1 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
        2.2.2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2.2.3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
        2.3 观察指标
        2.4 随访情况
        2.4.1 随访时间及方式
        2.4.2 随访内容
        2.4.2.1 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
        2.4.2.2 女性性功能量表 (FSFI)
        2.4.3 随访结果
        2.5 临床资料数据库的实现
        2.6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3.2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3.3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3.4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3.5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结局指标
        2.1.4.1 主要结局指标
        2.1.4.2 次要结局指标
        2.2 检索策略
        2.3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3.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3.3 结局指标评价结果
        3.3.1 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天数
        3.3.2 术中泌尿道损伤并发症
        3.3.3 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
        3.3.4 手术时间
        3.3.5 血红蛋白变化值
        3.3.6 术后近期次要并发症
        3.3.7 术后疼痛评分
        3.3.8 住院时间
        3.3.9 住院费用和术后生活质量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985-2011年广西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顺位及构成比
        3.2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及构成
        3.3 不同时期各类型妇科恶性肿瘤的地域分布及构成
        3.4 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分布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2.1 腹腔镜组
        2.2.2 开腹组
        2.2.3 术后辅助治疗
        2.3 观察指标
        2.4 随访
        2.4.1 随访内容
        2.4.2 随访结果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3.2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3.3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3.4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3.5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3.6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复发情况比较
        3.7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3.7.1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7.1.1 年龄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3.7.1.2 绝经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3.7.1.3 体重指数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3.7.1.4 病理类型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3.7.1.5 组织学分级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7.1.6 手术-病理分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7.1.7 深肌层浸润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7.1.8 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7.2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7.3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分层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结局指标
        2.1.4.1 主要结局指标
        2.1.4.2 次要结局指标
        2.2 检索策略
        2.3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3.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3.3 主要结局指标
        3.3.1 总生存率
        3.3.2 无瘤生存率
        3.4 次要结局指标
        3.4.1 总复发率
        3.4.2 手术时间
        3.4.3 盆腔淋巴结切除计数
        3.4.4 术中并发症
        3.4.5 术后并发症
        3.4.6 住院时间
        3.4.7 生活质量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2.1 腹腔镜手术
        2.2.2 开腹手术
        2.2.3 术后辅助治疗
        2.3 观察指标
        2.4 随访
        2.4.1 随访内容
        2.4.2 随访结果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3.2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3.3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3.4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彻底性对比分析
        3.5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3.6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随访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对比分析
        3.7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复发情况比较
        3.8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3.8.1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8.1.1 年龄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3.8.1.2 肿瘤直径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3.8.1.3 病理类型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3.8.1.4 组织学分级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8.1.5 临床分期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8.1.6 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8.1.7 淋巴脉管侵润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8.1.8 淋巴结转移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8.2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8.3 腹腔镜组患者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分层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结局指标
        2.1.4.1 主要结局指标
        2.1.4.2 次要结局指标
        2.2 检索策略
        2.3 资料提取与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3.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3.3 主要结局指标
        3.3.1 总生存率
        3.3.2 总复发率
        3.4 次要结局指标
        3.4.1 手术时间
        3.4.2 术中失血量
        3.4.3 盆腔淋巴结切除计数
        3.4.4 术中并发症
        3.4.5 术后并发症
        3.4.6 住院时间
    4.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创新点
不足之处

(8)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9)改良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107例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10)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对象来源及分组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一般情况
    2.2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2.2.1 手术适应症
        2.2.2 手术禁忌症
    2.3 手术器械
    2.4 方法
        2.4.1 术前准备
        2.4.2 麻醉
        2.4.3 手术方法
        2.4.4 术后处理
        2.4.5 术后随访
        2.4.6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手术时间
    3.2 术中出血量
    3.3 术后病率
    3.4 术后住院时间
    3.5 术后恢复日常工作时间
    3.6 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
    3.7 术后阴道缩短率
    3.8 术后性生活减退率
    3.9 术后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IVH 的优越性
    4.2 IVH 的局限性
    4.3 IVH 术式的注意点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HSIL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再手术的临床分析[D]. 裴燕. 皖南医学院, 2021
  • [2]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D]. 刘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9)
  • [3]宫颈锥切术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预后的影响[D]. 程晓波.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除术在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D]. 马雅娜. 山东大学, 2020(12)
  • [5]45例宫颈残端鳞癌、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分析[D]. 穆叶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分析[J]. 郝万明,魏炜,张晓云,佟宝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08)
  • [7]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D]. 贺红英.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8]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探讨[J]. 陈翠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10)
  • [9]改良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107例的临床疗效[J]. 李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09)
  • [10]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D]. 夏琴. 南昌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癌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