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陈露,欧光南,黄水英,何碧烟[1](2021)在《九龙江口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对磷循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揭示富含磷酸盐■的河口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P)与磷循环的关系,测定了九龙江口水体中溶解态碱性磷酸酶活性(dissolve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DAPA)、颗粒态碱性磷酸酶活性(particulat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PAPA)和总碱性磷酸酶活性(to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TAPA),分析了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磷营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九龙江口TAPA空间差异显着,河口上游显着高于河口下游,表层略高于底层;TAPA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秋季TAPA介于85.5~876.5 nmol/(L·h),冬季介于7.5~639.8 nmol/(L·h);秋季AP主要以颗粒态存在,PAPA对TAPA的平均贡献率为(84.9±9.5)%,而冬季PAPA和DAPA对TAPA的贡献率分别为(54.1±26.4)%和(45.9±26.4)%,差别不大。统计分析表明,DAPA与溶解态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DOP)浓度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与盐度呈现极显着的负相关,说明溶解态AP主要由DOP诱导而产生,并受河-海水混合影响;PAPA与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浓度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绿素a(Chl-a)相关不显着,说明附着在颗粒物上的细菌可能是颗粒态AP的主要来源。上述结果说明,有机磷的微生物矿化作用可能是富磷河口溶解态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的重要来源。
梁楠[2](2021)在《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磷素污染是诱发河流、湖泊、海洋等水质安全问题的主要因子,过量氮磷输入直接关系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平衡,从而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问题。沉积物作为氮磷污染的汇和源,与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和形态密切相关,而沉积物中与氮磷循环有关的微生物又在氮磷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口及近海区域是污染物汇聚的主要场所,研究河口近海区氮磷营养盐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其微生物驱动作用是了解污染物输入动态,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的基础,但目前对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的微生物介导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天津独流减河河口及近海的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继而结合沉积物中细菌区系、理化性质、官能团、酶活性等探讨氮磷营养盐变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和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进行流域尺度上污染物的追踪,污染风险区域和管控区域的划分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口与近海沉积物中的基础理化性质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存在一定的变化,但差异程度与采样点的具体位置有关。近海沉积物中的MC、盐度、TN、NH3-N、Silt等指标显着高于河口,但其TP含量则显着低于河口,其他指标如p H、OM、AP、NO2--N和NO3--N在河口与近海沉积物之间差异不显着。相关分析表明,MC、Salinity、粒径是影响氮磷营养盐浓度的重要因素。(2)河口沉积物的微生物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近海,河口的细菌多样性更高,但ACE、Chao1等微生物丰度指数在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从门、科、属分类水平上来看,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富,且相对丰度在河口与近海之间差异显着。Proteobacteria是河口和近海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高丰度的Proteobacteria可能与氮磷循环密切相关。河口的AAM、LM、MOAA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近海,而EM、EF、NM的相对丰度却呈现近海显着高于河口的趋势。(3)官能团的12个吸收峰中仅羧基O-H,酮-C,羧酸根离子C=O、芳香族化合物C=C和C-H、酰胺类C-N、脂肪族C-H、酚类O-H和C-O,CO32-的相对峰面积呈现河口显着高于近海。河口的URE活性显着高于近海,但AKP活性差异不显着。RDA分析结果表明Salinity、MC、URE及羧酸根离子C=O、芳香族化合物C=C和C-H、酰胺类C-N、脂肪族C-H、酚类O-H和C-O,CO32-分别是对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因子,Salinity、MC与优势门Proteobacteria相关性极高。Salinity、MC、Silt、URE和Sand共同对细菌功能群的丰度变化有显着性解释作用。(4)NH3-N、TP、NO3--N、AP、NO2--N在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NH3-N、NO3--N与Proteobacteria、Fusobacteria呈显着正相关,NO2--N与Firmicutes呈极显着正相关,TP与Actinobacteria呈显着正相关。TN、TP、NH3-N、NO2--N、NO3--N在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TN、NH3-N、NO3--N与Photobacterium显着正相关,TP与其呈显着负相关。NH3-N、TP、NO3--N、TN对细菌功能群的影响显着,其中,NH3-N和TP的影响为极显着。(5)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河口多数点位TP污染较为严重,近海TN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河口沉积物处于清洁~中度污染之间,近海沉积物处于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之间,综合分析,近海沉积物的综合污染相对较为严重,通过相关分析可考虑将属水平的芽孢杆菌(Bacillus)作为污染评价中磷的微生物指示因子,并将其作为氮的参考指示因子。
张小华[3](2020)在《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是海洋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元素之一。观测资料显示,不少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溶解态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的季节性限制。有研究发现,在DIP缺乏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利用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成为资源竞争的获胜者,甚至可能引起有害藻华的暴发。海洋环境中DOP种类繁多,浮游植物通过什么生理生化途径、优先利用哪些类型的DOP?在科学上仍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或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本论文以近岸海域常见的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选取含有C-O-P键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SG-P)、6-磷酸葡萄糖(Glucose 6-phosphate,G-6-P)和含有C-P键的草甘膦(Glyphosate,G-P)四种不同类型的DOP,通过实验室培养检测中肋骨条藻对不同DOP利用的生理响应。实验进一步研究了4种温度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对不同DOP的利用特征,并在全基因组转录水平上比较了中肋骨条藻以ATP和Na H2PO4为磷源条件下基因转录表达的差异,探讨了中肋骨条藻对ATP利用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肋骨条藻对ATP、SG-P、G-6-P和G-P 4种不同DOP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中肋骨条藻在ATP、SG-P和G-6-P条件下均能较好地维持生长,而在G-P条件下仅能维持较低水平的生长,表明中肋骨条藻对不同类型DOP的利用能力不同,其更易利用含有C-O-P键的DOP。进一步研究发现,ATP处理组培养液中伴有大量DIP产生,提示ATP可能在胞外被酶水解后吸收利用;而SG-P和G-6-P处理组中均未检测到DIP含量显着升高,提示SG-P和G-6-P可能被中肋骨条藻直接吸收利用。但是,ATP、SG-P和G-6-P处理组中均未检测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活性显着升高,表明中肋骨条藻对ATP、SG-P和G-6-P的利用均不依赖AP。2)温度改变对中肋骨条藻利用ATP、SG-P、G-6-P和G-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DOP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具有显着性影响(P<0.01),且与DOP类型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20-29°C),升温可促进中肋骨条藻在以ATP、SG-P、G-6-P为唯一磷源条件下的生长,但对G-P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并无明显促进作用。温度对AT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浓度有显着影响(P<0.01),升温可加速AT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浓度的升高,但不能促进其余各DO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的升高。此外,ATP、SG-P、G-6-P处理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AP均处于较低水平(<10 fmol p NP cell-1 h-1),而G-P处理组藻细胞内AP活性显着高于ATP、SG-P和G-6-P处理组(最高达83 fmol p NP cell-1 h-1)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基于转录组学研究中肋骨条藻对ATP利用的分子机制。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中肋骨条藻在分别以ATP和Na H2PO4为唯一磷源条件下全基因组转录表达差异。经基因功能注释与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Na H2PO4处理组相比,ATP处理组中共有603个基因发生显着差异表达(上升表达基因136个、下调表达基因467个)。随机挑选6个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进一步验证了RNA-Seq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与前期AP酶活性测定结果一致,ATP处理组中AP相关编码基因表达未发生显着升高,但编码NAD+二磷酸酶和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的基因表达显着上调,提示它们可能是直接参与ATP利用的水解酶。此外,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中肋骨条藻通过下调嘌呤代谢、甘油酯质代谢和光合作用等途径来适应外界ATP环境,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阐明了中肋骨条藻对不同类型DOP利用的生理响应特征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肋骨条藻对ATP的利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更易利用含有C-O-P键的ATP、SG-P和G-6-P,且升温能显着促进中肋骨条藻在这三种DOP条件下的生长,但该利用过程以及升温的促进效应均不依赖于AP活性。基于转录组学研究发现中肋骨条藻可能通过其它水解酶(NAD+二磷酸酶和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利用ATP,这是在硅藻中报道的独特DOP利用机制,将为进一步揭示中肋骨条藻和其它硅藻中DOP的利用途径供参考。
陈芳旭[4](2020)在《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深远海工船养殖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西洋鲑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船舶噪声的影响。为探讨养殖工船模式中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44.01±11.0)g的大西洋鲑,通过对船舶噪声原声的采集与分析,设置3个组,分别是噪声试验组[(120±5)d B、(150±5)d B]以及对照组开展试验。船舶噪声由笔记本电脑配合功放连接水下扬声器输出,对大西洋鲑进行每天24h连续噪声刺激,试验持续90天。测量与抽血采样周期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前30天每10天采样一次,后60天每30天采样一次。分别测定大西洋鲑体质量、体长以及肥满度等生长指标,测量吻长、头长等体型指标,抽血检测机体血清中皮质醇激素(CORT)、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及总胆红素(T-bill)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体质量变化方面,对照组、120d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日增长量基本持平,整体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增长差异不显着(P>0.05);在体长变化方面,在船舶噪声影响的整个试验周期里,对照组、120d B试验组、150d B试验组的大西洋鲑体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在肝体比和肥满度变化方面,整个试验周期里,试验组大西洋鲑肝体比和肥满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少,最后恢复正常水平;从长期的生长来看,大西洋鲑可以较快的适应船舶噪声影响;大西洋鲑吻长、眼径、体高、全长、尾长和尾鳍等体型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皮质醇含量在船舶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第30~90天时,15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在逐步下降,两个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对照组皮质醇含量变化相对稳定,而150d B和120d B试验组皮质醇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还是趋于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态势;在噪声刺激10天后,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含量基本一致,恢复至正常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噪声刺激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活力明显增加,随实验的进行,其含量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恢复实验初期水平;在试验中,噪声刺激后,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随试验的进行,其含量恢复正常水平;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从长期来看,大西洋鲑能够适应船舶噪声的养殖环境,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皮质醇、总胆红素、肌酸激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力造成负面的影响有限。船舶噪声刺激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液中的白蛋白、总蛋白、补体蛋白C3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得出结论,大西洋鲑在受到噪声影响的初始阶段,其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西洋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噪声长期对大西洋鲑生长指标、体型指标及生化指标情况的变化来看,噪声对大西洋鲑的生长的负面影响有限,在养殖工船上开展大西洋鲑养殖具有可行性。
张正雨,田继远,于娟,杨桂朋,崔煜,陈得萍,高萍,许瑞,陈容[5](2020)在《黄、东海春季海水胞外酶活性水平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海水胞外酶活性可以指示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微生物的营养状况。我们测定了2017年3月25日至4月15日黄海和东海44个大面站以及2018年4月28日至29日胶州湾湾口附近海域1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的8种胞外酶活性并研究了其分布特征。2017年春季黄、东海表层海水中碱性磷酸酶和脂肪酶活性较高,高值区出现在苏北沿岸和南黄海中部,碱性磷酸酶与磷酸盐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其余6种酶(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活性高值区出现在长江口以东的外海,东海的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平均酶活性显着高于黄海。8种酶活性平均值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为:碱性磷酸酶、脂肪酶、肽酶、几丁质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木糖苷酶,其中α-D-葡萄糖苷酶和β-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基本一致。2018年春季胶州湾附近海域海水中碱性磷酸酶、脂肪酶、木糖苷酶活性分布为近岸高于远岸,几丁质酶活性为近岸低于远岸。8种酶活性平均值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为:碱性磷酸酶、脂肪酶、肽酶、木糖苷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其中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基本一致。黄海的碱性磷酸酶和脂肪酶平均酶活性均显着高于东海和胶州湾附近海域。糖类水解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平均酶活性在黄海最低。本文的结果对于理解中国近海海水有机碳的分布、浮游植物及异养细菌对有机碳的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张立香[6](2019)在《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磷形态及浓度差异性影响浮游植物增殖及群落演替。有机磷是水体中总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磷源,浮游植物对有机磷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和差异性,对有机磷利用能力强的藻类更容易演替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文献报道淡水甲藻水华多发生在有机磷丰富的水域,绿藻在低浓度磷环境中具有生存优势。2009年和2010年冬季,九龙江北溪库区发生甲藻水华,2018年3月,九龙江北溪库区再次发现甲藻大量繁殖的现象。探索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竞争增殖及群落演替规律,对于了解九龙江北溪库区甲藻水华发生机理以及甲藻水华防控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连续观测分析结合磷调控模拟研究,探索了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分析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年际规律及甲藻生物量高值出现的季节规律的基础上,对2018年秋冬季九龙江北溪江东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和相关性分析,在冬季水温20℃的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磷形态、磷浓度及起点藻种源结构对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显示:九龙江北溪库区甲藻生物量高值多出现在冬春季节。2018年秋冬季(9-12月)江东库区主要藻类为隐藻和甲藻,藻群落呈绿藻(22.3%)、隐藻(33.1%)-隐藻(74.2%)-隐藻(52.5%)、甲藻(37.0%)演替,总磷浓度在0.09-0.12mg/L之间,总氮浓度在1.72-2.36 mg/L之间,平均氮磷比值在41.0-84.5之间,属于磷限制水体。CCA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江东库区2018年秋冬季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高浓度有机磷和无机磷(1.00 mg/L)分别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相似,磷源充足时,主要是起点藻种源结构影响演替结果,甲藻生物量比例大于60%时容易演替为群落中的优势门类。当起点藻群落结构较均衡时,两周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多样性较好,甲藻(主要是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Peridinium umbonatum var.inaequale)、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硅藻、绿藻、裸藻、隐藻的生物量比例由28.6%:28.6%:22.3%:17.9%:2.2%:0.4%演替为17.9%:25.9%:22.7%:18.1%:13.5%:2.0%;当起点时甲藻(主要是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种源达到61.5%,蓝藻和绿藻分别为15.4%和9.6%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为甲藻(43.2%)和绿藻(30.9%)为主;当起点时蓝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种源达到61.5%,甲藻和绿藻分别为15.4%和9.6%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为蓝藻(59.6%)和绿藻(20.4%)为主。低浓度有机磷和无机磷(≤0.01 mg/L)分别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结果相似,调控磷到低浓度时绿藻(优势属为栅藻Scenedesmus)竞争优势明显,表明磷浓度削减后浮游植物群落向有毒藻减少的结构演替。经过两周低浓度有机磷调控培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起点时隐藻、甲藻、绿藻、硅藻、裸藻、蓝藻的生物量比例为54.7%:28.0%:11.9%:4.2%:1.1%:0.2%,演替为以绿藻(63.7%)为主,无磷条件下绿藻在群落中的比例达到了79.7%。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碱性磷酸酶荧光标记结果显示,绿藻门中的栅藻能分泌碱性磷酸酶来利用有机磷。
林俊琪[7](2018)在《九龙江河口湾和长江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磷胁迫研究》文中指出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今河口和近岸生态系统的改变愈发明显。磷是河口和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着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作为浮游生物的胞外酶,能够指示水体磷缺乏和有机磷利用状态,但是目前在复杂的河口湾和冲淡水生态系统中,关于其的变动和影响因子的研究尚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选取九龙江河口湾及长江冲淡水区,研究河口和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和磷胁迫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湾的APAchla在空间上,呈从河口上游区(低盐区)往中游区(咸淡水交界的中盐区)方向下降,下游区(中高盐区)和厦门湾(高盐区)略有回升。在季节上,2014年夏季较高,2017年不同季节差异不显着。对于不同粒径的APA,空间上,浮游植物态(3-200μm)和细菌态APA(0.22-3μm)贡献率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降低,在下游区和厦门湾差异不显着;游离态APA(0-0.22μm)贡献率则从上游区往下游区逐渐增加,且在厦门湾大于河口区。九龙江河口的APAchla在2014年(均值为97.3 nmol/μgChl a/h,范围为3.6-547.3 nmol/μgChl a/h)要大于2017年(均值为 14.5 nmol/μgChl a/h,范围为0.9-59.4 nmol/μgChl a/h);2017年厦门湾的APAchla(均值为 10.8 nmol/μgChl a/h,范围为1.2-67.9 nmol/μgChl a/h)与河口区差异不显着。2.九龙江河口湾的浮游植物单细胞ELF标记比例在空间上,呈河口下游区大于其他区域,季节上差异不显着。但春季中游区因发生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藻华,ELF标记比例高达55.0%,显着高于其它季节。硅藻和甲藻存在较高的ELF标记比例;绿藻和蓝藻基本没有被ELF标记。3.九龙江河口湾上游区浮游植物磷胁迫程度低,但是悬浮颗粒物附着细菌能够分泌AP并分解颗粒磷,呈高APA水平;中游区磷酸盐浓度较高,浮游植物磷胁迫较低;下游区磷酸盐浓度降低,浮游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磷胁迫增加;而厦门湾浮游植物处于长期磷胁迫。4.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冲淡水(盐度<31)和高盐水(盐度>34),发现在春、夏、冬季,二者APAchla差异不显着;而在秋季呈冲淡水(均值为13.2 nmol/μgChla/h,范围为7.1-19.6 nmol/μgChla/h)小于高盐水(均值为77.7 nmol/1gChl a/h,范围为3.7-549.1nmol/μgChl a/h)。不同季节的ELF标记比例,空间上呈春季冲淡水(47.5%)和混合水(31<盐度<34)相似(36.5%),夏季冲淡水(45.6%)大于高盐水(8.9%),秋季冲淡水(100.0%)大于混合水(17.8%),冬季冲淡水(35.1%)小于高盐水(72.8%)。春季台湾暖流水加剧了高盐水的磷胁迫,磷酸盐浓度为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磷胁迫的主导因子之一。夏季高盐水由黑潮水次表层水主导,其磷源补充缓解了浮游植物磷胁迫的状态。秋季冲淡水和高盐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发生一段时间。冬季冲淡水浮游植物磷胁迫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而高盐水胁迫较低或不存在。5.比较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季节变化,发现APAchla在冲淡水呈春季和夏季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春季和夏季较高,秋季和冬季较低。ELF标记比例在冲淡水呈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而在高盐水呈冬季大于夏季,混合水呈春季大于秋季。春季水温回升,浮游植物大量生长,营养盐需求增加,开始进入磷胁迫;夏季高氮磷比值冲淡水的输入加剧了浮游植物磷胁迫,而黑潮水注入的磷酸盐缓解了磷胁迫;秋季冲淡水规模降低,层化效应降低,营养盐限制减弱,浮游植物磷胁迫开始得到缓解;冬季受到光照和温度抑制,浮游植磷胁迫逐渐解除。
苟青,陶玲,李晓莉,宋超峰,彭亮,代梨梨,李谷[8](2018)在《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荧光模拟底物法监测了精养池塘水中碱性磷酸酶(AP)、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肽酶(LAP)以及脂肪酶(LIP)活性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胞外酶活性在不同粒径生物上的分布,并探讨了池塘水中酶活性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草鱼池塘水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0.181.63μmol/(L·h),亮氨酸氨肽酶活性范围为0.281.66μmol/(L·h),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963.49μmol/(L·h),脂肪酶活性范围为1.482.68μmol/(L·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池塘水中胞外酶活性呈现明显的月份动态变化。4种典型胞外酶在池塘水中不同粒径生物上的酶活性分布不同。β-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主要来源是>3μm粒径的浮游生物,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来源为<0.22μm粒径的游离态,脂肪酶活性主要来源于<0.22μm的游离态和>3μm粒径浮游生物。养殖池塘水中β-葡萄糖酶活性与NH4+-N、TN、TP、IP、CODmn、Chl.a呈极显着正相关,与DO呈极显着负相关;脂肪酶活性与DO呈极显着正相关,与pH呈极显着负相关;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与NH4+-N、NO-2-N、TN、TP、IP、CODmn、Chl.a呈显着正相关,与T和pH呈显着正相关,与DO呈显着负相关。
张友[9](2017)在《荣成天鹅湖湿地有机磷分布和周转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磷是滨海湿地生产力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有机磷是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磷的矿化分解是湿地溶解性无机磷(DIP)的重要补充途径,其转化速率是决定湿地营养状态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荣成天鹅湖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点位的表层(00.5 m)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酶水解技术研究了天鹅湖水体和沉积物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季节变化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阐明了有机磷对湿地水质和富养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利用底物催化法分析了水体和沉积物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揭示了湿地有机磷的周转动态和控制因素;最后分析了水体—沉积物界面磷的扩散通量,重点揭示了有机磷对湿地DIP的贡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天鹅湖水质为IIII V类水,天鹅湖已经出现轻度富营养化。有机磷是天鹅湖水体总磷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为0.0390.123mg/L,占水体TP的29%74%,颗粒态有机磷(POP)的含量为0.0110.073 mg/L,占水体TP的11%25%。通过酶水解技术研究表明,24%31%的DOP和41%82%的POP是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天鹅湖溶解性磷含量具有季节差异,其中溶解性总磷(DTP)和DOP遵循春夏高而秋冬含量低的特点,溶解性无机磷(DIP)遵循秋冬高而春夏含量低的特点。有机磷空间分布具有非均一性,DOP和POP主要分布在湖心区和河口区。相关性分析表明,DOP和酶水解有机磷(EHP包括Monoester-P和Diester-P)跟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它们可以作为天鹅湖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的代用指标。(2)天鹅湖沉积物有机磷含量为107.9161.9 mg/kg,占沉积物总磷含量的25%40%,其中37%50%的有机磷是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季节变化不明显,沉积物EHP组分空间变化较大,其中磷酸单酯磷(Monoester-P)、二酯磷(Diester-P)主要集中在河口区和湖心区,植酸磷(Phytic-P)集中在湖心区和入海口区。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有机磷是水体磷的重要来源,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应该防止沉积物有机磷的分解矿化。(3)天鹅湖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磷酸二酯酶活性、植酸酶活性活性分别为0.020.2 mg/(L﹒h)、0.020.1mg/(L﹒h)、0.20.3 mg/(L﹒h)。天鹅湖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磷酸二酯酶分别为6.111.7 mg/(kg﹒h)、2.19.7 mg/(kg﹒h)。天鹅湖水体中Monoester-P、Diester-P和Phytic-P的周转时间分别为0.25.9 h、7.037.6 h和3.97.7 h。沉积物中Monoester-P和Diester-P的周转时间分别为0.10.2 h和0.10.3 h。(4)天鹅湖沉积物有机磷向水体的扩散通量为1.83.2 mg/(m2﹒d),年均扩散通量为2.4 mg/(m2﹒d)。有机磷对水体磷的年贡献量为21.799.2 t/a,平均占总磷的52%。水体DOP的酶水解的速率为0.31.3 mg/(L﹒d),每天DIP的生成量是水体DIP的13.4115.4倍,水体EHP对DIP的循环时间为0.00830.075d,沉积物有机磷的酶水解速率为124.8271.2 mg/(kg﹒d),每天对沉积物无机磷的贡献为48%96%,其沉积物EHP对沉积物无机磷的循环时间为1.02.1d。沉积物-水界面无机磷的扩散速率为0.00170.006 mg/(L﹒d),对水体DIP的周转时间为4.021.2 d,沉积物-水界面无机磷的每天扩散量占水体DIP的9%50%;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磷扩散速率为0.00180.0064 mg/(L﹒d),对水体DOP的周转时间为19.598.4d。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磷的每天扩散量占DOP的2%10%。研究结果表明,天鹅湖水体有机磷分解速率很快,可以快速补充水体溶解态无机磷,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相比,成为水体溶解态无机磷主要来源。总之,天鹅湖水体和沉积物中能被生物所利用的EHP含量非常高。在富营养化的防治过程中,应该重视EHP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在外磷负荷被控制后,内源EHP循环供磷可能也是维持富营养化的重要过程之一。然而,内源性有机磷的释放受到磷酸酶、温度、DIP、藻类等因素的控制,在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防治有机磷的分解矿化。
邵学新[10](2014)在《潮滩湿地植物对磷素迁移转化及截留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磷(P)是生态系统中必须的营养元素,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关键因子之一。由磷污染引发的湖泊、河口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滨岸潮滩湿地是重要的湿地类型之一,位于海陆交错地带,具有较强的过滤和沉降外来污染物的能力。潮滩湿地是全球磷的主要源、汇和转换器之一,在全球磷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对水体磷素的截留能力日益受到关注。但是,有关潮滩湿地系统磷素截留作用中生物因子的驱动过程和机制依然缺乏研究。本论文以我国杭州湾南岸典型潮滩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典型潮滩植物对磷素的吸收、植物枯落物分解及其磷素释放、沉积物磷素形态分布及其季节动态,分析沉积物物理化学因子与磷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关系,探讨植物影响下沉积物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对磷素形态及其转化的作用。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获取了潮滩湿地植物生物量、P含量动态及枯落物分解与磷素释放特征。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蔗草(Scirpus mariqueter)地上生物量呈典型的单峰值曲线,P含量随植物生长而逐渐降低。地下生物量及根系P含量变化相对不明显。植物P储量与植物生物量显着正相关,表现为互花米草>芦苇>海三棱蔗草。从净化功能上考虑,7月可认为是本研究区域三种植物的最佳收割时间。分解袋法模拟实验表明,枯落物分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初期(0-15d)损失最快。地下根系分解速率表现为:海三棱蔗草>芦苇>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则相反。植物不同部位分解95%所需时间在1.2~8.3年之间。植物分解速率与C/N比相关性不显着,而受C/P比影响较大。环境因子中的大气温度对分解也有影响。2、明确了沿岸潮间带和离岸沙洲两种类型潮滩湿地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表现为Exch-P<Fe/Al-P<Org-P<Ca-P。沿岸潮间带沉积物TP和Fe/Al-P含量高于离岸沙洲,表明其受人为活动下外源污染物输入的影响。相关分析和PCA分析显示,沉积物颗粒组成是影响磷形态含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植物可以促进Ca-P向活性态磷转化,并通过生物量生产和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促进沉积物Org-P.的累积。沉积物生物有效态磷(BAP)主要包括Exch-P、Fe/Al-P和Org-P,总含量为32.9~134.2mg·kg-1,约占沉积物TP含量的5.78~21.3%,释放风险较低。3、分析了植物对杭州湾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沉积物磷的吸附与释放过程包括快速吸附(0-1h)、慢速吸附(1-16h)和平衡(16~72h)三个阶段,植被类型的差异没有明显影响这一趋势,取48h为等温吸附实验的平衡时间。利用改进的Langmuir模型拟合等温吸附过程表明,研究区最大吸附容量(Qmax)在154.5~436.3mg·kg-1间,相比周边区域较高,生长植物的沉积物Qmax明显高于裸滩沉积物。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NAP)较少,分布趋势与Qmax值相似。四种植被类型沉积物间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差异较小,且EPCo值低于潮汐水体中PO43--P浓度,说明沉积物主要扮演“汇”的角色。研究区沉积物Qmax口NAP受OM、颗粒组成和TIP含量影响,其中Qmax还受EC影响。说明植物可以通过影响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参数,进而影响PO43--P的吸附过程。但研究区EPCo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这可能与研究区受潮汐的影响,水体化学环境因子变化剧烈有关。4、探讨了植物及其影响下的沉积物生物化学性质与磷形态分异的关系。春秋两个季节的调查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植物生长下沉积物高于裸滩沉积物,说明其具有显着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与Fe/Al-P含量显着正相关,与Ca-P含量显着负相关,说明碱性磷酸酶影响着沉积物中磷形态转化。利用Biolog生态板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分析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增加。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代谢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糖类及其衍生物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碳源利用的不同。微生物总PLFAs表现为:互花米草>芦苇>海三棱蔗草>裸滩,说明植物生长下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比裸滩要高。沉积物细菌PLFAs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相关,但不同类型微生物群落生物量与沉积物磷形态含量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关注磷素循环的关键功能菌群研究。5、分析了磷储量在杭州湾潮滩湿地沉积物-植物系统的分配,并评估了杭州湾潮滩湿地磷的截留效应。系统中98%以上的磷分布在沉积物系统中,而植物系统的储量占的百分比很小。根据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湿地植物通过吸收磷素对水体的净化系数为6.04~24.0t·(m-2yr-1)。根据颗粒沉积速率,湿地沉积物对磷的截留效应为25.4~31.5g·(m-2y-1)。且沉积物的截留作用远高于植物。总体上,潮滩湿地沉积物-植物系统具有较高的磷素截留效应,保护滨岸湿地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九龙江口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对磷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样品测定 |
1.2.1 DAPA、PAPA和TAPA的测定 |
1.2.2 DTP和DIP的测定 |
1)DTP的测定 |
2)DIP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水环境参数的变化 |
2.2 磷浓度的时空分布 |
2.3 APA的时空分布 |
2.4 AP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九龙江口AP的来源 |
3.2 AP与磷循环的关系 |
4 结论 |
(2)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研究现状 |
1.2.2 沉积物氮磷循环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物氮磷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指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主要仪器 |
2.4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
2.5 沉积物酶活性测定 |
2.6 沉积物官能团测定 |
2.7 沉积物细菌测定 |
2.8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影响因子 |
3.1 河口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及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 |
3.1.1 河口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
3.1.2 河口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
3.2 近海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及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 |
3.2.1 近海沉积物基础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
3.3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影响因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及影响因子 |
4.1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 |
4.1.1 河口近海沉积物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 |
4.1.2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4.1.3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功能群预测 |
4.2 河口近海沉积物有机官能团与酶活性特征 |
4.2.1 河口近海沉积物有机官能团特征 |
4.2.2 河口近海沉积物酶活性特征 |
4.3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区系变化及影响因子 |
4.3.1 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 |
4.3.2 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因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与营养盐的关系 |
5.1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
5.1.1 门水平细菌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
5.1.2 属水平细菌结构与营养盐的关系 |
5.2 河口近海沉积物细菌功能与营养盐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微生物介导作用下的氮磷污染评价 |
6.1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 |
6.2 河口近海沉积物氮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6.3 微生物介导的氮磷污染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1.1 海水中的磷元素 |
1.2 浮游植物可利用的磷源 |
1.2.1 海水中溶解态无机磷的存在现状 |
1.2.2 海水中溶解态有机磷的分布与可利用性 |
1.3 海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磷 |
1.3.1 海水中溶解态有机磷的鉴定 |
1.3.2 海水中ATP的测定及其生物可利用性 |
1.3.3 溶解态有机磷对近海富营养化的作用 |
1.4 近海浮游植物藻华的影响因素 |
1.5 浮游植物利用溶解态有机磷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1 浮游植物对溶解态有机磷的利用机制 |
1.5.2 硅藻对溶解态有机磷利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肋骨条藻对不同溶解态有机磷源的生理响应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种的培养 |
2.2.2 藻种的鉴定 |
2.2.3 实验分组设计 |
2.2.4 藻细胞计数 |
2.2.5 培养液中各种磷浓度的测定 |
2.2.6 藻细胞内以及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藻种的分子鉴定 |
2.3.2 不同磷源条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磷源处理组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变化 |
2.3.4 不同磷源处理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升温对不同溶解态有机磷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藻种的培养与实验设计 |
3.2.2 藻细胞计数与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培养液中各种磷浓度的测定 |
3.2.4 胞内总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升温对ATP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3.2 升温对6-磷酸葡萄糖(G-6-P)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3.3 升温对甘油磷酸钠(SG-P)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3.4 升温对草甘膦(G-P)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3.5 升温对磷缺乏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理响应的影响 |
3.3.6 统计分析温度和溶解态有机磷类型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中肋骨条藻对ATP利用的分子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种的培养与实验设置 |
4.2.2 RNA的提取与检测 |
4.2.3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测序与质量评价 |
4.2.4 转录本拼接 |
4.2.5 基因功能注释 |
4.2.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2.7 差异表达分析 |
4.2.8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 研究结果 |
4.3.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4.3.2 转录组测序和De novo组装 |
4.3.3 转录组获得unigenges的基因功能注释 |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4.3.7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特色以及创新点 |
5.3 本论文不足之处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大西洋鲑的生物学特征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长环境 |
1.2.3 繁殖习性 |
1.3 大西洋鲑的养殖模式 |
1.3.1 大西洋鲑的网箱养殖模式 |
1.3.2 大西洋鲑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
1.3.3 大西洋鲑的工船养殖模式 |
1.4 鱼类应激与应激源 |
1.4.1 鱼类应激 |
1.4.2 应激源 |
1.5 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
1.5.1 噪声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1.5.2 噪声对鱼类听觉的影响 |
1.5.3 噪声对鱼类血液皮质醇的影响 |
1.5.4 噪声对鱼类行为的影响 |
1.6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
第二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生长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动物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平台 |
2.2.4 采样方法 |
2.2.5 船舶噪声来源与特征分析 |
2.3 体质量、体长以及肝脏质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 |
2.5.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质量的影响 |
2.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长的影响 |
2.5.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肥满度的影响 |
2.5.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肝体比的影响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平台 |
3.2.4 采样方法 |
3.3 体型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 |
3.5.1 大西洋鲑体型的主成分分析 |
3.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体型主成分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皮质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动物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平台 |
4.2.4 采样方法 |
4.2.5 CORT、T-Bill、CK、AKP的测定 |
4.2.6 TP、GLO、补体C3 的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 |
4.4.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
4.4.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 |
4.4.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
4.4.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4.4.5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补体C3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皮质醇影响 |
4.5.2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胆红素影响 |
4.5.3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肌酸激酶影响 |
4.5.4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碱性磷酸酶影响 |
4.5.5 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补体C3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磷与水体富营养化 |
0.1.1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
0.1.2 水中磷的形态、浓度及循环 |
0.2 磷对浮游植物竞争增殖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
0.2.1 磷形态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
0.2.2 磷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演替的影响 |
0.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0.4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年际规律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年际和季节变化 |
1.3 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 2018 年秋冬季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质指标 |
2.3.2 主要浮游植物组成及丰富度 |
2.3.3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2.3.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5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质理化指标及主要浮游植物组成 |
3.3.2 高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3.3.2.1 起点藻种群结构较均衡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3.3.2.2 蓝藻在群落中占优势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3.3.2.3 甲藻在群落中占优势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3.3.3 讨论 |
3.3.3.1 有机磷调控下甲藻和蓝藻在群落中的竞争及差异性演替 |
3.3.3.2 有机磷对九龙江北溪绿藻在群落中的竞争增殖影响 |
3.3.3.3 起点藻种源结构对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影响 |
3.3.3.4 高浓度磷调控下与北溪库区自然环境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九龙江北溪库区水质理化指标及浮游植物特征 |
4.3.2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4.3.3 低浓度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分布 |
4.3.4 讨论 |
4.3.4.1 九龙江北溪库区绿藻竞争利用有机磷CMP的增殖优势 |
4.3.4.2 九龙江北溪库区绿藻在低浓度磷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
4.3.4.3 低浓度与高浓度磷调控下及北溪库区自然环境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5.4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九龙江河口湾和长江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磷胁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体中磷的形态、转化和可利用性 |
1.2. 磷限制下浮游植物的生存机制 |
1.3. 水体中的碱性磷酸酶 |
1.4. 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相关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科学问题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海区概况 |
2.2. 站位布设与采样 |
2.3. 分析测定 |
第3章 九龙江河口湾浮游植物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
3.1. 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 |
3.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讨论 |
3.4.1. 富磷河口碱性磷酸酶活性对浮游植物磷胁迫的指示 |
3.4.2. 浮游植物磷胁迫水平的时空变化 |
3.5. 小结 |
第4章 长江冲淡水区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
4.1. 长江冲淡水区夏冬季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 东海陆架春秋季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 讨论 |
4.3.1. 浮游植物磷胁迫对水团的响应 |
4.3.2. 浮游植物磷胁迫对季节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特色与创新 |
5.3. 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地点 |
1.2 采集与分析 |
1.2.1 水质指标 |
1.2.2 胞外酶活性 |
1.2.3 细菌总数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池塘水质理化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
2.2 池塘水中胞外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 |
2.3 不同粒径胞外酶活性分布 |
2.4 水中胞外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 |
(9)荣成天鹅湖湿地有机磷分布和周转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湿地有机磷测定方法、含量及形态的研究进展 |
1.2.2 湿地有机磷的生物有效 |
1.2.3 湿地有机磷来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湿地磷酸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水体有机磷组成特征及其有效性 |
1.3.2 沉积物有机磷组成特征及其有效性 |
1.3.3 天鹅湖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 |
1.3.4 有机磷同水环境因子相关关系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研究区域概况 |
1.7.1 地理位置概况 |
1.7.2 气候环境概况 |
1.7.3 天鹅湖生物多样性概况 |
1.7.4 人类活动对天鹅湖的影响 |
1.8 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 |
1.9 样品处理与分析 |
1.9.1 样品理化参数测定 |
1.9.2 酶水解有机磷测定 |
1.9.3 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1.9.4 其他理化参数测定 |
1.10 质量控制 |
1.11 数据处理 |
第2章 天鹅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2.1 前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天鹅湖水体理化参数 |
2.2.2 天鹅湖水质评价 |
2.2.2.1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
2.2.2.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
2.2.2.3 天鹅湖水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
2.2.2.4 天鹅湖水质综合标识指数评价 |
2.2.3 天鹅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鹅湖水体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和时空动态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天鹅湖水体溶解性有机磷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3.2.2 天鹅湖水体颗粒态有机磷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3.2.3 溶解态有机磷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4 颗粒态有机磷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5 天鹅湖颗粒态与溶解态有机磷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鹅湖沉积物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时空动态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天鹅湖沉积物理化参数 |
4.2.2 天鹅湖沉积物磷含量 |
4.2.3 天鹅湖沉积物有机磷组成及其生物有效性 |
4.2.4 天鹅湖沉积物有机磷与水环境因子关系 |
4.2.5 影响沉积物有机磷的其他环境因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鹅湖磷酸酶的活性和动力学特征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天鹅湖磷酸酶的活性及其季节变化 |
5.2.2 天鹅湖磷酸酶动力学特征 |
5.2.3 水体磷酸酶与水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鹅湖有机磷对溶解性无机磷的定量评估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天鹅湖沉积物-水界面磷扩散通量估算 |
6.2.2 天鹅湖沉积物磷年负荷贡献量估计 |
6.2.3 天鹅湖沉积物-水界面通量及其酶水解有机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 |
6.2.4 影响天鹅湖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通量到其他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潮滩湿地植物对磷素迁移转化及截留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湿地植物对沉积物磷的截留作用 |
1.1.2 湿地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 |
1.1.3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级研究 |
1.1.4 磷酸酶对磷素形态转化及截留的作用研究 |
1.1.5 微生物对磷素形态转化及截留的作用研究 |
1.2 立项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立项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潮滩湿地植物中磷的迁移转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生物量动态调查 |
2.2.2 凋落物分解实验 |
2.2.3 样品理化分析 |
2.2.4 数理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生物量及磷含量季节变化 |
2.3.2 植物磷储量的季节变化 |
2.3.3 植物凋落物分解特性 |
2.3.4 主要环境因子与枯死物分解的相关关系 |
2.4 讨论 |
2.4.1 植物对磷的吸收转移及其意义 |
2.4.2 枯落物分解及磷素释放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潮滩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沉积物样品采集 |
3.2.2 样品理化分析 |
3.2.3 磷形态分级方法 |
3.2.5 数理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沉积物理化特征 |
3.3.2 沉积物磷素形态分布特征 |
3.3.3 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3.4.1 沉积物理化特性对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
3.4.2 植被类型对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 |
3.4.3 沉积物磷素形态转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潮滩沉积物磷的界面过程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沉积物样品采集和分析 |
4.2.2 磷酸盐吸附动力学实验 |
4.2.3 磷酸盐等温吸附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沉积物磷素吸附动力学过程 |
4.3.2 沉积物磷素等温吸附平衡过程 |
4.3.3 沉积物磷吸附参数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沉积物磷素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4.4.2 与周边区域沉积物磷素吸附特征的比较 |
4.4.3 植物影响下沉积物性质对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和酶活性对磷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沉积物样品采集 |
5.2.2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
5.2.3 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 |
5.2.4 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结构多样性 |
5.2.5 数据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5.3.2 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
5.3.3 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微生物结构多样性 |
5.3.4 沉积物生物化学性质与磷形态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植物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磷形态转化的关系 |
5.4.2 植物对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与磷形态转化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潮滩植物-沉积物系统对磷素截留效应评价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采样与分析 |
6.2.2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沉积物-植物系统磷储量及分配 |
6.3.2 潮滩植物对磷的吸收及其截留作用 |
6.3.3 潮滩颗粒沉积对磷的截留作用评价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潮滩湿地植物中磷的迁移转化 |
7.1.2 潮滩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子 |
7.1.3 潮滩沉积物磷的界面过程研究 |
7.1.4 微生物和酶活性对磷形态及分布转化的影响 |
7.1.5 潮滩植物-沉积物系统对磷素截留效应评价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图索引/Index of figures |
表索引/Index of tables |
四、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九龙江口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对磷循环的影响[J]. 李明,陈露,欧光南,黄水英,何碧烟.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河口与近岸海域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微生物介导作用[D]. 梁楠.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D]. 张小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
- [4]船舶噪声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体型、皮质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D]. 陈芳旭.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黄、东海春季海水胞外酶活性水平分布特征研究[J]. 张正雨,田继远,于娟,杨桂朋,崔煜,陈得萍,高萍,许瑞,陈容. 海洋学报, 2020(04)
- [6]磷调控下九龙江北溪库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D]. 张立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九龙江河口湾和长江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磷胁迫研究[D]. 林俊琪. 厦门大学, 2018(01)
- [8]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苟青,陶玲,李晓莉,宋超峰,彭亮,代梨梨,李谷. 淡水渔业, 2018(04)
- [9]荣成天鹅湖湿地有机磷分布和周转特征研究[D]. 张友.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7(07)
- [10]潮滩湿地植物对磷素迁移转化及截留的影响机制研究[D]. 邵学新. 浙江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