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一、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莉,焦瑞芬,闫金玲,任洁,卫洛红[1](2021)在《宫内感染孕妇羊水和脐血及血清中炎性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妊娠期宫内感染孕妇羊水、脐血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AOP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分娩的67例宫内感染孕妇设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临床资料;检测两组羊水、脐血及血清中IL-6、IL-8、MDA和AOPP水平。结果感染组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IL-8联合诊断宫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IL-8、IL-6单独诊断宫内感染的AUC(P<0.05)。宫内感染孕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42%(11/67),新生儿窒息组脐血MDA、AOPP均高于非窒息组(P<0.05);脐血MDA、AOPP联合预测新生儿窒息的AUC大于MDA单项预测的AUC(P<0.05),与AOPP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宫内感染孕妇血清IL-6、IL-8联合检测有助于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脐血MDA、AOPP联合预测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刘洋[2](2020)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来应对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和临床医生早期确诊存在不足的现状,以提高各级医师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专科的临床诊断和处置能力。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707例患儿的病例信息(患儿母亲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母婴流行病史,患儿临床表现、炎症相关检查指标、免疫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等多维度信息),总结病例特点,并按照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非早产儿、是否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条件进行分组比较,提出优化诊断信息。第二部分: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通过将对照组228例新生儿和病例组70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通过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降维,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工作特点,确定建模所需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建立了模型A和模型B,其中模型A的预测变量包含有母亲居住地区、母亲先兆流产史、母乳喂养、母亲产前抗菌素治疗、患儿体温、精神反应弱、原始反射、患儿就诊前抗菌素治疗、患儿就诊时体重与出生体重差共9个变量,主要涉及患儿母亲病史及患儿临床表现两部分;模型B的预测变量在模型A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以完成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和C反应蛋白升高。建立列线图,最后,利用区分度和校准度两方面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第三部分: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选择儿科常见病原菌和常用抗菌药物配对分组后,将菌液、抗菌素(中点和峰血药浓度)、新鲜无菌血、β-内酰胺酶依次注入各培养瓶后,立即放入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培养,记录120小时内的各培养瓶的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含树脂培养瓶:BACTEC Peds Plus血培养瓶(BD-F瓶)、含木炭颗粒培养:BACT/ALERT PF血培养瓶(BT-C瓶)、添加β-内酰胺酶后的普通培养瓶:BACTEC FX血培养瓶(BD-S瓶)和Bac T/ALERT SA血培养瓶(BT-S瓶)对模拟含抗菌药物血标本中细菌的检测能力(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验证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全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重要信息:(1)母亲信息:分娩时年龄以35岁以下女性为主(92.9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本科、初中为主(32.53%、31.97%);(2)分娩地区:居住地农村(53.61%)多于城市(46.39%),分娩医院以二级医院(64.07%)为主;(3)患儿情况:足月儿为主(86.14%),存在羊水情况异常、脐带情况异常的比例高,各占19.52%,2500克≤出生体重<4000克的患儿占83.59%,母乳喂养占62.09%,26.17%存在明确的感染接触史,53.32%的患儿入院体重低于出生体重;(4)入院临床表现:体温(肛温)异常和呼吸频率异常多见,比例分别为28.57%、23.20%,黄疸表现、脐部残端渗出、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比例分别为47.95%、23.34%、21.08%、19.66%;(5)实验室特征: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患儿占31.68%,中性粒细胞占比>60%、白介素-6>7pg/m L、C-反应蛋白≥8mg/L、前降钙素≥0.5mg/L的患儿占比分别为31.54%、79.49%、49.93%、21.48%,血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占91.40%。2.分成不同的组比较:(1)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EOS1,≤72小时)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LOS1,>72小时)。结果显示,LOS1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及先兆流产、居住在城市、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均大于EOS1组母亲(P<0.05);LOS1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抢救复苏比例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的剖宫产、就诊前在家中、母乳喂养、感染接触史、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入院体重≥出生体重、体温异常、心率异常、黄疸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精神弱、吃奶差、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血中性粒细胞占比>60%、血IL-6>7pg/ml的比例,及血乳酸、Ig G,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前白蛋白、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CD16+、56+淋巴细胞百分比、Ig M、Ig A、Ig E、均大于EOS1组患儿(P<0.05)。(2)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EOS2,≤7天)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LOS2,>7天)。与第一种分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比较结果基本相同,两组在母亲年龄、居住在城市、多胎妊娠、黄疸、呼吸系统感染灶、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8mg/L等方面有差异。(3)早产儿组(<37周)与非早产儿组(≥37周)。结果显示,非早产儿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年龄≥35岁的比例、妊娠高血压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母亲(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多胎妊娠、抢救复苏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非早产儿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就诊前在家中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体温异常、呼吸频率异常、心率异常、精神弱、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Ig G、血培养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4)非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果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母亲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母亲(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胎龄、足月儿比例,小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体温异常、心率异常、前囟张力异常、惊厥、呼吸系统感染灶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第二部分: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为,模型A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5和0.768,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7和0.735,模型B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862,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和0.736;模型A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764,模型B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824。模型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A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1143和0.902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模型B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9602和0.4169。校准曲线的结果显示模型A和模型B的校准曲线均良好。第三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和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中,当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D-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D-S瓶(P<0.05),仅当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及BT-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T-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T-S瓶(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与BD-SE瓶的检出阳性率一致(P>0.05),BT-C瓶的检出阳性率多高于BT-SE瓶,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的TTP均优于BD-S瓶(P<0.001),BT-C瓶及BT-SE瓶均优于BT-S瓶(P<0.001),当中点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SE瓶优于BD-F瓶(P<0.05),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F瓶优于BD-SE瓶(P<0.05),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D-F瓶及BD-SE瓶TTP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时BT-C瓶TTP均优于BT-SE瓶(P<0.001),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与BT-SE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通过广泛、多维度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分组比较,有助于优化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分别以72小时和7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比较结果基本相同。早产、低体重、围产期的异常等因素应该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对于可疑新生儿败血症,尤其是可疑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宜尽快住院或转往新生儿专科病房,酌情完善腰穿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尽早给予规范、合理的抗菌治疗,以有效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首次建立的能够覆盖0-28天全日龄段新生儿败血症的,由患儿家属和基层临床医生可以简便易得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构成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新生儿医疗和保健机构推广和应用。3.首次验证的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来清除儿童血培养标本中的抗菌药物残留的方法,达到了缩短阳性报菌时间和提高阳性检出率的效果,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与含树脂或木炭颗粒的培养瓶相接近。优化了细菌性脓毒症(包含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也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仍然采取手动血培养检测的医务人员,解决儿童血培养标本中抗菌素残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卢艳辉[3](2020)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IGF-1、IL-17、IL-23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测定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及评估不同程度HIE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比较不同程度HIE的IGF-1、IL-17、IL-23表达水平、及不同程度HIE急性期和恢复期IGF-1、IL-17、IL-23表达水平、以及IGF-1、IL-17、IL-23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IGF-1、IL-17、IL-23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2005年制定的《HIE的诊断和临床分度标准》[1]采用随机数字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其中轻度23例、中度21例、重度16例。随机选择同期该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2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h采取桡动脉血2m L,HIE组患儿于出生后24h和出生后第7天分别采取桡动脉血2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IE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IGF-1、IL-17、IL-23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含量。比较HIE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IGF-1、IL-17、IL-23水平变化;HIE各组之间及每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新生儿的血清IGF-1、IL-17、IL-23水平变化;HIE组与对照组Th17细胞频数变化及HIE各组之间Th17细胞频数变化。且分别对HIE患儿血清IGF-1、IL-17、IL-23水平与神经测定评分量表(NBNA)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HIE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7、IL-2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与轻度HIE组相比,中度、重度HIE组血清IGF-1水平较低(P<0.05),IL-17、IL-23水平则较高(P<0.05);3.急性期HIE患儿的IGF-1水平随着HIE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IL-17和IL-23水平随着HIE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4.在HIE患儿恢复期,轻、中、重度HIE患儿的血清IGF-1水平均比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IL-17和IL-23水平均比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5.HIE组出生后24h的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HIE疾病程度的增加,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逐渐增加(P<0.05);6.HIE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着正相关(r=0.84,P<0.05),IL-17、IL-23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显着负相关(r=-0.77,P<0.05;r=-0.62,P<0.05)。结论:1.HIE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GF-1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23、IL-17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IGF-1、IL-23、IL-17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2.IGF-1、IL-23、IL-17血清浓度随HIE的病情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改变,表现病情越重患儿的IGF-1浓度越低,而IL-23、IL-17浓度越高,提示动态监测IGF-1、IL-23、IL-17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HIE病情程度演变的指标。3.HIE恢复期IGF-1浓度比急性期增加,IL-23、IL-17浓度比急性期降低,显示HIE不同时期的IGF-1、IL-23、IL-17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监测IGF-1、IL-23、IL-17水平变化可判断HIE恢复情况。4.HIE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显着正相关(r=0.84,P<0.05),IL-17、IL-23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显着负相关(r=-0.77,P<0.05;r=-0.62,P<0.05),提示IGF-1、IL-23、IL-17水平测定可作为判断HIE预后的指标。5.HIE各组患儿出生后24h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392,P<0.05),且Th17细胞频数随疾病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显示Th17细胞频数与HIE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测定Th17细胞频数对判断HIE患儿的临床分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欣荣[4](2019)在《孕早期血脂及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10-12周)血清血脂水平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以期为GDM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指标和方法。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入青岛大学医疗集团高密医院产科就诊的650例单胎孕妇入组为研究对象,于妊娠早期(孕10-12周)所有入组孕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血脂和空腹血糖,采集并记录年龄、产次和孕周,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并记录体重指数。于妊娠24-28周行OGTT实验诊断GDM,追踪入组孕妇至分娩,统计并记录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650例入组孕妇妊娠24-28周OGTT结果显示,GDM孕妇为87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为563例,排除畸形、早产和失访者(严重心脏畸形2例,脑积水1例,早产7例,失访者11例),最终有629例孕妇入组,其中GDM孕妇76例定为GDM组,OGTT正常孕妇553例,按照年龄、分娩次数、体重指数进行1:2匹配,获得对照组152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CⅢ(Apo-CⅢ)及空腹血糖(FPG),分析妊娠早期血脂(TC、TG、HDL、LDL、Lp(a))、载脂蛋白CⅢ(Apo-CⅢ)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18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组间差异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预测价值。结果1.GDM组孕妇分娩孕周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OGTT血糖(空腹、1小时、2小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0.01)。2.GDM组孕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DL/HDL及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0.01);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和载脂蛋白蛋CⅢ(Apo-CⅢ)水平两组比较,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性(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TG及FPG均为GDM独立高风险因素(OR分别为3.98及2.4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TC、HDL、LDL、LDL/HDL、Lp(a)、Apo-CⅢ均不是GDM的独立高风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显示,以TG≥1.78mmol/L、FPG≥4.97mmmol/L为截断值,TG及FPG预测GDM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64及0.71,预测GDM的敏感性分别为60.7%及52.8%,特异性分别为73.8%及60.7%;两者联合预测GDM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2%及76.7%。结论1.妊娠早期TG及FPG均为GDM独立高风险因素。2.妊娠早期TG及FPG均可作为GDM的早期预测指标,联合预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武利杰[5](2019)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肾损害相关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损害的相关性,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肾损害的尽早发现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收集自建库至2018年2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 Man 5.3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队列研究,其中观察组2446例新生儿,对照组1506例新生儿,观察组中根据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又分为轻度组(胆红素分组标准为220.6256.5μmol/L)、中度组(胆红素分组标准为256.5342.2μmol/L)和重度组(胆红素分组标准为≥342.2μmol/L)。分析结果显示:轻度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9,95%CI:0.210.38)。中度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8,95%CI:0.490.67)。重度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3,95%CI:0.731.13)。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脏是有损害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与肾损害具有相关性,胱抑素C可以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损害的评判指标。2.可以通过动态监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肾损害的受损程度及预后。

提运幸[6](2011)在《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测定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前后胱抑素C(cystatin C,Cys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Cr与BUN以及TNF-α和IL-6浓度,探讨婴儿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及其可能的机制;(2)观测加用黄芪注射液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探讨黄芪注射液是否对婴儿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期间先心病婴儿40例,随机纳入实验组(n=20例)或对照组(n=20例)。实验组患儿于转流前在灌注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2ml/kg),对照组患儿仅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2)分别于转流前(T1)、CPB术毕时(T2)、术后2h(T3)、术后6h(T4)、术后24h(T5)采集两组患儿动脉血和尿液各2~3ml,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CysC和尿中NAG的浓度;(3)以常规生化方法检测术前、术后2h患儿血清中Cr及BUN的浓度;(4)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之间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1)术前与术后2h Cr及BUN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CPB后对照组患儿CysC与T1时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CysC在T2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NAG在术后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NAG在T2、T3和T4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所有患儿术前、术后2h Cr>97μmol/L或BUN>8.2mmol/L的总例数均为0例,NAG>14.37U/L的总例数分别为0例和11例,CysC>1.25mg/L的总例数分别为4例和7例;术后2h NAG检测出肾损伤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r或BUN(χ2 =12.862 P<0.01),术后2h CysC检测出肾损伤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r或BUN(χ2 =5.665 P<0.05)。(3)对照组TNF-α在T2、T3和T4时均比T1时有显着性升高(P<0.05),而实验组TNF-α在T2、T3、T4和T5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IL-6在T2时与T1时相比升高亦有显着性(P<0.05),在T3时实验组IL-6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 NAG与IL-6、TNF-α呈正相关性(r= 0.317,0.308均P<0.01);CysC与IL-6亦呈正相关性(r= 0.255 P<0.05)。结论:(1)CysC和NAG比Cr或BUN更能敏感地反映先心病婴儿肾功能变化;(2)先心病婴儿CPB术后存在肾小管功能损伤,而肾小球滤过功能未受到明显损伤,推测肾损伤的发生与TNF-α、IL-6浓度升高有相关性;(3)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后可保护肾小管功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同时可降低CPB后TNF-α和IL-6浓度升高的幅度。推测黄芪注射液对先心病婴儿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了TNF-α和IL-6浓度升高有关。

邓正华,苑翼蓉,邓剑,向成玉,温先勇[7](2002)在《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IL 6和NAG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69例窒息新生儿 ,分为轻度窒息组 ( 2 3例 )和重度窒息组 ( 2 1例 ) ;另外选择 2 5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采用ELISA法检测尿中IL 6水平 ,并同时测定尿中N 乙酰 β 氨基酸葡萄糖苷酶 (NAG)的水平。 结果 尿中IL 6、NAG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 ( 68.86± 2 2 .61)ng/ml、( 34 .2 8± 2 6.18)U/L ,轻度窒息组分别为 ( 5 7.89± 2 1.90 )ng/ml、( 18.34± 8.72 )U/L ,对照组分别为 ( 2 4.70± 12 .2 1)ng/ml、( 8.73± 2 .5 0 )U/L。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比较 ,IL 6、NAG均显着升高 (P <0 .0 5 )。且IL 6与NAG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r =0 .41,P <0 .0 5 )。结论 测定尿中IL 6和NAG是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近曲小管损伤的重要观察指标

刘艳[8](2014)在《尿生物学标志物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尿γ-GT、LAP、LDH在不同肾脏疾病中的改变并筛查上述指标能否作为肾病综合征活动期及缓解期的监测指标;探讨多种尿生物学标志物(β2-MG、RBP、α1-MG、MA、tFR、NAG、LAP、γ-GT、LDH及同工酶)在儿童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儿童晨尿标本100例;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79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60例、迁延性肾小球肾炎(PGN)40例、泌尿系感染(UTI)79例。对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组、泌尿系感染组进行尿γ-GT、LAP、LDH的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34例与肾炎型26例进行尿生物学标志物(β2-MG、RBP、α1-MG、MA、tFR、NAG、LAP、γ-GT、LDH及同工酶)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对49例呈激素敏感的肾病综合征进行活动期及缓解期的尿γ-GT、LAP、LDH的统计学分析;79例泌尿系感染中上泌尿系感染(UUTI)32例,下泌尿系感染(LUTI)47例,对二组尿液标本进行多种生物学标志物(β2-MG、RBP、α1-MG、MA、tFR、NAG、LAP、γ-GT、LDH及同工酶)的检测,为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检测标本均为患儿入院第一天晨尿10ml,1小时内送检。结果:1.肾病综合征组尿γ-GT、LAP、L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组、泌尿系感染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尿γ-GT、LAP、LDH水平在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上泌尿系感染组尿β2-MG、RBP、NAG、γ-GT、LDH水平高于下泌尿系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尿LDH同工酶酶谱的改变(LDH5>LDH4>LDH3>LDH2>LDH1)出现在上泌尿系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尿β2-MG、RBP、α1-MG、MA、tFR、NAG、LAP、γ-GT、LDH在肾病综合征单纯型和肾炎型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肾病综合征组的尿γ-GT、LAP、LDH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提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中,尿γ-GT、LAP、LDH可以作为辅助指标。2.尿γ-GT、LAP、LDH在肾病综合征活动期升高,缓解期下降,差异有显着性。因此上述指标可以作为NS活动性及病情反复的监测指标。3.尿β2-MG、RBP、NAG、γ-GT、LDH在上、下泌尿系感染组存在显着性差异,UTTI组明显高于LUTI组,因此,尿β2-MG、RBP、NAG、γ-GT、LDH联合ESR, WBC、CRP、PCT检测对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更有价值。LDH同工酶酶谱的改变(LDH5>LDH4>LDH3>LDH2>LDH1)出现在上泌尿系感染组,也可作为上、下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4.尿β2-MG、RBP、α1-MG、MA、tFR、NAG、LAP、γ-GT、LDH水平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和肾炎型中无显着性差异。提示体现肾脏功能早期受损的尿生物学标志物指标对肾病综合征分型诊断尚不具备参考意义。

李丽[9](2013)在《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羊水粪染肾损害中的预警价值》文中认为[背景资料]羊水粪染(meconium-stained amniotic fluid, MSAF)是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之一,意味着胎儿宫内缺氧。当胎儿出现宫内缺氧时,为了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除了心、脑外的其他器官血管收缩以保证心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肠系膜血管的收缩使肠道蠕动增加、频率增大,肛门括约肌松弛,将大量的胎粪排入羊水中,出现羊水粪染。Falciglia HS等[’]学者报道,在所有出生的活产儿中,出现羊水粪染的发生率约为7%-20.4%,其中约有2%-9%[2]发生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后者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40%[2]。此外,羊水粪染亦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窒息,重者甚至死亡等,并且Ojha RK等[3]调查发现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中约有50%在出生时有羊水粪染。所以通过判断羊水粪染在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诊断中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林西[4]等调查报道,孕周小于37周的新生儿,羊水粪染率约为2.67%,足月儿约为17.37%,过期产儿约为85.28%。不过也有研究[5-6]认为,若新生儿出生时发现存在羊水粪染,但胎心率正常,则患儿可以有十分良好的预后。有学者研究认为[5,6],羊水粪染的程度和羊水粪染的时间早晚与胎儿围产期疾病有关,产程早期的羊水粪染,胎儿心率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的增加,而产程后期的羊水粪染,胎儿心率异常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早期明显降低。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羊水粪染增加了胎儿围产期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7-8]。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常常是胎儿窘迫的延续,而胎儿窘迫往往是新生儿窒息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容易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以及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新生儿窒息肾损害本质是缺氧缺血性肾损伤,肾损害发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对宫内缺氧的适应性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使体内血流重新分布,维持心、脑、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供,而肾、肠及皮肤血供显着减少。近年来,对缺氧缺血性肾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成为一个研究新热点。众所周之,肾小管为肾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肾实质体积的95%,远远超过肾小球的总容量,较肾小球具有高的易损性,其中缺氧缺血是引起肾小管损害最常见的三大原因之一。由于小儿肾单位的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生儿期尚未发育完善[9],在此生理基础上并发缺氧所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可导致几乎100%新生儿肾小管功能受到损害。新生儿期的肾功能损害症状常常不典型,或者有合并症而较难辨认。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肾功能检测手段的改进,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的报道较前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具有急性肾损害的新生儿有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的风险[10]。因此,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做到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必要的,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有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可高达82%,其中肾损害约为41.57%[11-12],而国内报道新生儿窒息器官损伤发生率为74.8%,肾损伤约为52.9%。新生儿窒息后肾脏损伤可以导致患儿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以致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所以寻找一种能够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的治疗以改善预后是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颇为关注的研究方向。目前已有多项肾早期损伤的检测指标,多数基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内生肌酐清除率(reatinine clearance, CCr)虽然是临床上公认的能比较准确地反映GFR变化的指标[13],但由于CCr需要留取24h尿液和抽两次血检测,不能因病情恶化进行反复多次测定。另外采用由性别、年龄、血浆Cr三个变量推算得出,也难计算准确,而且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结果准确度和灵敏度不理想。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使用一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指标。长期以来,临床上一般以少尿、氮质血症和肌酐作为主要判断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指标,基层医院新生儿肾功能诊断的最基本和常用的实验项目也是检测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ine, Cr)。少尿症状在新生儿极易被忽视,而BUN、Cr仅属中度敏感。肌酐作为肾功能主要评判指标已有40余年,由于检测简便和费用低廉而颇受欢迎。有学者认为,虽然BUN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但它不能满足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标志物要求,且受机体疾病状况的影响较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进食困难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肾小管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功能[14]。诸多的研究表明Cr水平易受年龄、性别、体形、身高、肌肉量及膳食结构等因素影响。因此,用Cr评判肾功能亦并不可靠。据研究血尿素氮、肌酐作为判断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及判断预后指标的最大缺点是敏感性较差,尤其是在急性肾功能障碍的早期,尿素氮、肌酐并不一定异常,同时新生儿肾脏代偿能力差,且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当BUN、Cr高于正常时已表明60%-70%的有效肾单位受到了破坏,病情已恶化,如重视不够,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肾小球滤过率降低50%以上时,BUN、Cr才有明显反映,不能真实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所以不能作为肾脏早期功能受损的指标。以上表明,传统的肾功能检测方法不够灵敏,容易漏检病变早期或轻微的急性肾功能障碍的患儿。为此对评价新生儿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上迫切需要使用一些更安全、更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查手段来早期发现肾损害。肾脏病理是诊断肾脏疾病的最可靠直接依据,目前肾活检已经成为肾内科的常规检查方法,但是作为创伤性检查,操作难度高,具有一定风险,肾活检无法作为一种常规、动态的检测手段在基层医院普及。Yamaguchi Y[16]等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过程中肾小管所受的损害可能要早于肾小球,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缺氧特别的敏感,因此选择一种能够早期诊断肾小管损害的理想指标,对缺氧缺血性肾脏损害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对肾脏病患者尿液中的微量蛋白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尿系列微量蛋白的测定成为近年来检测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检测IgG、TRF、mAlb、NAG、α1-MG、β2-MG、RBP等,其中前三项主要反映肾小球功能,后四项主要反映肾小管受损情况。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检测不仅能准确反映肾损伤情况,还具有操作简单、无损伤、易于自动化的优点[21]。尿mALB已被公认为是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高敏感、高特异指标。αl-微球蛋白(alpha1-microglobulin,α1-MG)是一种分子量为26100的糖蛋白,它以游离状态或与高分子蛋白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游离状态的α1-MG可经肾小球滤过,且大部分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少量从尿中排出,当肾近曲小管受损时则其排量增加,所以α1-MG可敏感反映肾小管功能,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 β2-MG)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正常血清中浓度相当稳定约2mg/L,几乎全部从肾小球滤过,且99%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细胞内被溶酶体系统分解。β2-MG是经典的肾小管标记蛋白,可直接反映肾小管的功能。吴红梅等[23]报道肾脏损害的患儿做尿常规及尿蛋白定量的检查,可出现正常的情况,而对尿微量蛋白增高的患儿作肾活检,发现肾脏损害明显。因此,不能以尿蛋白定性或尿蛋白定量作为肾损伤的早期指标,而尿微量蛋白指标比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定性和血清指标肾功能检查更早出现,敏感性更高。因此检测尿微量蛋白,可尽早反映肾功能损伤,可指导临床治疗。此检查采样方便,无创伤,尤其适用于新生儿。通过尿微量蛋白动态变化检验能使我们早期更敏感地评价肾脏功能。目前大部分医院具有检测尿微量蛋白的条件,且标本收集方便,操作简单,化验结果可靠,并且可以避免因反复抽血引起的医源性贫血,可作为一种监测早期新生儿肾损害的常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综上所述,羊水粪染可引起新生儿多器官损害,但是否合并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目前相关报道尚较少。尿液中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尿低分子量蛋白与羊水粪染肾损害可能有关,但与肾损害相关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医生处理羊水粪染引起的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有限。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气分析,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探讨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尿低分子量蛋白在羊水粪染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及时、准确的处理因羊水粪染引起的肾损害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尿液中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a1-微球蛋白(α1-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等尿低分子量蛋白水平,探讨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等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羊水粪染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分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出生的120例足月新生儿,其中羊水粪染90例为研究组,按羊水粪染程度分成Ⅰ度、Ⅱ度、Ⅲ度;羊水清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测定新生儿血气分析,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法,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足月羊水粪染新生儿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出生时胎龄为37~42周(平均39.50±0.95周),体重2500~4000g(平均3571.11±438.30g),其中羊水Ⅰ度胎粪污染32例,Ⅱ度胎粪污染30例,Ⅲ度胎粪污染28例,未用过利尿剂及肾毒性药物。另选取本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出生时胎龄37~42周(平均39.42±1.26周),体重2500~4000g(平均3477.59±510.69g)作为对照组。羊水粪染患儿与正常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羊水Ⅲ度粪染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最高,羊水Ⅱ度粪染组次之,羊水Ⅰ度粪染组最低。羊水Ⅰ度、Ⅱ度、Ⅲ度粪染组脐带血血气分析PH值分别为7.25±0.34、7.22±0.32、7.16±0.23,脐带血PH值随着羊水粪染程度增高而降低,并且Ⅲ度粪染组平均值小于7.20,新生儿出现酸中毒情况。3、羊水Ⅰ、Ⅱ、Ⅲ度粪染组各指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在羊水Ⅰ度、Ⅱ度、Ⅲ度粪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Ⅰ度及Ⅱ度羊水粪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羊水Ⅲ度粪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Ⅰ度、Ⅱ度粪染组中,脐带血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Ⅲ度粪染组中,脐带血PH值为7.25±0.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羊水粪染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早期发现及评估其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提运幸,潘征夏[10](2011)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体外循环是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必备条件之一。由于体外循环的非生理环境可引起机体病理生理方面的多种改变,可导致机体重要器官(心、脑、肾和肺等)的损伤。本文将近期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损伤及其保护措施的研究综述如下。

二、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宫内感染孕妇羊水和脐血及血清中炎性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病例定义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及检测
        1.3.2 资料收集
    1.4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基本情况
    2.2 两组妊娠结局
    2.3 两组母血、羊水及脐血IL-6、IL-8水平
    2.4 母血IL-6、IL-8诊断宫内感染的ROC曲线分析
    2.5 新生儿窒息与母血、羊水及脐血MDA、AOPP水平的关系
    2.6 脐血MDA、AOPP预测新生儿窒息的ROC曲线分析
3 讨 论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707例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情况分析结果
        1.2.2 以 72 小时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3 以 7 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4 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5 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3 讨论
        1.3.1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现状
        1.3.2 新生儿败血症分类及临床特点分析
        1.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小结
二、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2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2.2.3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的性能评价
    2.3 讨论
        2.3.1 预测模型方法的概况
        2.3.2 预测模型方法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2.3.3 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2.4 小结
三、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标本来源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2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2.4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脓毒症及血培养
        3.3.2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现状与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IGF-1、IL-17、IL-23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白细胞介素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孕早期血脂及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诊断方法
        2.3 实验方法
        2.4 研究器材、材料和公司
    3 研究分组
    4 统计学分析
    5 650 例单胎妊娠随访情况示意图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孕早期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3 多因素回归分析
    4 预测 GDM 价值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肾损害相关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脏损害监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及黄芪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及黄芪的干预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1.2 标本收集:
    1.3 指标检测:
    1.4 仪器:
    1.5 统计学方法:
    1.6 结果:
2 讨 论

(8)尿生物学标志物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纳入病例
        1.1.2 诊断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资料
        1.2.2 研究分组
        1.2.3 主要实验仪器
        1.2.4 主要试剂
        1.2.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收集病例及分组结果
    2.2 各组尿生物学标志物的比较
        2.2.1 各组尿γ-GT、LAP、LDH的比较
        2.2.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活动期、缓解期尿γ-GT、LAP、LDH的比较
        2.2.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和肾炎型的尿生物学标志物比较
        2.2.4 UUTI和LUTI的生物学标志物比较
        2.2.5 LDH同工酶酶谱在上下泌尿系感染中的比较
讨论
    3.1 尿生物学标志物的种类及来源
    3.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程度的评估
        3.2.1 尿γ-GT、LAP、LDH在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组、泌尿系感染组的比较
        3.2.2 尿生物学标志物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意义
    3.3 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的意义
        3.3.1 β_2-MG在小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3.3.2 RBP在小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3.3.3 NAG在小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3.3.4 LDH及同工酶酶谱在小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3.3.5 尿TFR、LAP、MA、α_1-MG在小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羊水粪染肾损害中的预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主要试验试剂、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伦理学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羊水粪染组中,尿β_2-微球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含量及脐带血PH值(血气分析)
    3.3 羊水Ⅰ、Ⅱ、Ⅲ度粪染组分别与对照组中尿β_2-MG、α_1-MG、mALB及血清BUN、Cr、脐带血PH值的比较,分别见表3-5、表3-6、表3-7
第四章 讨论
    4.1 羊水粪染与胎儿缺氧
    4.2 羊水粪染肾损害的机制及病理改变
    4.3 肾功能检查
    4.4 总结
    4.5 本试验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尿微量蛋白在新生儿窒息肾损伤中的预警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英文双解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损伤
2 体外循环致肾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3 影响术后肾功能的危险因素
4 肾功能保护的措施
    4.1 透析和超滤
    4.2 搏动性血流灌注
    4.3 不停搏技术
    4.4 药物干预
        4.4.1 抑肽酶
        4.4.2 乌司他丁
        4.4.3 其他

四、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宫内感染孕妇羊水和脐血及血清中炎性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J]. 刘永莉,焦瑞芬,闫金玲,任洁,卫洛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20)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刘洋.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IGF-1、IL-17、IL-23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D]. 卢艳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孕早期血脂及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D]. 刘欣荣. 青岛大学, 2019(02)
  • [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肾损害相关性的系统评价[D]. 武利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及黄芪的干预作用[D]. 提运幸. 重庆医科大学, 2011(11)
  • [7]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邓正华,苑翼蓉,邓剑,向成玉,温先勇. 四川医学, 2002(12)
  • [8]尿生物学标志物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D]. 刘艳.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9]尿低分子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羊水粪染肾损害中的预警价值[D]. 李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10]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J]. 提运幸,潘征夏. 重庆医学, 2011(10)

标签:;  ;  ;  ;  ;  

新生儿窒息尿中IL-6和NAG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