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晚清着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论文文献综述)
季传峰,李梁[1](2020)在《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晚清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女性意识初萌》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分析了薛绍徽与陈寿彭在合译《八十日环游记》时不同的翻译目的,指出陈寿彭的翻译目的反映了晚清知识群体的主流意识,而薛绍徽通过译作抒发了晚清传统知识女性渴望走出固有天地、了解世界的心声,这可看作现代女性意识的萌发。
吴永萍[2](2019)在《清代女性诗话研究》文中指出清代“闺秀诗话”大量涌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清代女性创作的诗话。清代女性所作诗话的价值迥异于男性创作的“闺秀诗话”,是清代诗话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多方查考,目前见藏的清代女性诗话约十五种,分别为熊琏《澹仙诗话》,王琼《爱兰名媛诗话》,王乃德《竹净轩诗话》,王乃容《浣桐阁诗话》,沈善宝《名媛诗话》,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陈芸、陈荭《小黛轩论诗诗》,张倩《名媛诗话》,汪端《自然好学斋诗话》,王兰修、辛丝《国朝诗品题词》,萧道管《然脂新话》,杨全荫《绾春楼诗话》,雪平《红梅花馆诗话》,苏慕亚《妇人诗话》,胡旡闷《凝香楼奁艳丛话》等。在以上见藏的十五种诗话中,后八种诗话目前学界鲜少论及,仅见于《清诗话考略》《清诗话考》等诗话目录着作。这些诗话或列于见存书目,尚无人问津;或列入待访书目,较难查考。这些最新查考、获得的清代女性诗话着述,对于女性诗话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本文以见藏的十五种清代女性诗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十五种见藏清代女性诗话作者的生平、着述,论析诗话的版本和体例特点。第二章,从诗话作者的主观表述、诗话资料的搜辑方式和诗话中诗人事略的撰写等方面,探讨清代女性诗话的存史意识与价值。第三章,梳理清代女性诗话呈现的诗人地域分布与文学交游特征。第四章,梳理清代女性诗话呈现出的文学女性社会阶层、知识结构、婚姻理想、闺塾师现象等问题,阐发清代女性诗话文献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价值。第五章,论析清代女性诗话中呈现出的文学女性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清代女性“清”“真”“秀”“婉”的风格取向及“闺阁别调”,以期展现清代女性诗话的理论特征。第六章,比较清代女性诗话与男性闺秀诗话的差异,以《澹仙诗话》《国朝诗品》等为例,分析女性诗话对清代诗歌理论批评的皈依与补充,以及对男性诗文活动的存录与评述,在异同比较中进一步探究清代女性诗话的理论价值。通过以上六章的研究,本文认为清代女性诗话存录的诗人诗作与诗事,较客观地反映了文学女性的生活状况,具有史学和文学的价值。清代女性诗话对女性生命价值和女性诗歌的审美特征,在理论上有自觉的思考和体认,是清代男性诗歌批评理论的有益补充。
赵蓓红[3](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陈宇清[4](2018)在《陈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芸,字芸仙,号淑宜,自号道山女子,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卒于宣统三年(1911),着有《陈孝女遗集》二卷、《小黛轩论诗诗》二卷。陈芸一生跟随母亲薛绍徽南北播迁,守贞奉母抚弟半生,其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女学思想均受其母影响至深,又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陈孝女遗集》中诗词作品内容上多歌颂女性“贞”与“孝”德行,亦有对家庭亲情、亲友交游的记述,对当时社会思想“以夷变夏”的忧虑,题材上多记游、咏史之作,游仙与宗教题材亦时有所见。《小黛轩论诗诗》创作动机一为娱亲,二为其母《女文苑列传》编目之用,因此其创作渊源可随之上溯其母译作《外国列女传》与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其论诗体例、范围等特色亦可与王士祯论诗绝句、《国朝闺秀正始集》等作品比较而得出。其女学观点与才德观立足于女性视角,将中国传统女教与近代女学观结合起来,两者互相参证与融合,为保存传统女教与构建近代女学及女性传统文学创作合法性的平衡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其诗学观点则与“温柔敦厚”诗教以及近代“游学”风潮息息相关,并在其创作实践与作品艺术风格中得以体现。最后,传记文本中构建的陈芸形象则呈现出新旧交替背景下传统闺秀的典范特征,也从侧面呈现了男性作者通过女性传记进行的自我省视与言说。
刘堃[5](2017)在《文化身份与性别之维——论林纾、薛绍徽的翻译》文中提出林纾和薛绍徽是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们有着相似的出身、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对儒家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使得他们的翻译观念和行动呈现出特殊的时代特征:他们既接受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又坚守纲纪伦常;既不能认同于译者身份,又不得不以翻译为工具和途径,表达深层的文化意图。这使得他们的翻译作品无法忠实于原着,同时也使相对于西方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彰显。此外,薛绍徽积极认同儒家道德框架下的女性身份,并借小说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性别立场和女性经验。林、薛二人的翻译是世变时代的文化镜像,映照出晚清的时代情绪与知识分子心态。
伍海苏[6](2016)在《《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研究 ——以广东沿海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系晚清翻译家陈寿彭,依据英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出版的The China sea directory编译而成。它以1845年至1899年间,清朝沿海以及内河的航海指南为主要内容,涉及中国近海地区的季风、天气、台风、潮汐、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资料,同时又兼有港口城市、风土人情、经济特色等人文地理信息,是研究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海防地理不可多得的着作。本文从历史海防地理角度出发,以广东沿海为中心,探讨了《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The China sea directory是英国海道测量局出版的一套书,前后共五版,每版四卷。其中1894年的第三版第三卷在机缘巧合之下为陈寿彭所见。出于救国强军的目的,陈寿彭以其为主要依据,编译成独具风格的《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本文第一章即主要讨论了《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英文原着、编译缘起以及主要内容和特色。《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既可以对清代其他舆图和文献所记载的史料起到印证和补充作用,同时也可以填补以往舆图和文献的记载空白。本文第二章通过参照清代舆图和文献,探讨了《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对于广东沿海地区海防自然地理环境研究的价值。同时,《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还记载了广东沿海大量炮台。在正文之后,附有广东相关地图39幅。本文第三章对此进行了讨论。尽管《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内容丰富,数据精准。但是囿于时代背景以及陈寿彭个人条件,《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也存在局限。本文第四章通过对比《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和它的英文原着The China sea directory,说明了《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在翻译与编排上的不足。
吴国权[7](2014)在《陈鸿壁对近代翻译文学的影响及贡献》文中提出我国近代女翻译家翻译数量较少,可谓寥若晨星,而其散发的光芒却穿越漫长的岁月,至今依然璀璨闪亮。陈鸿璧作为近代独立翻译外国作品的第一人,对近代翻译文学有着开路者和奠基人的影响。
王宜春[8](2014)在《“黛韵楼”才女薛绍徽》文中提出近代福州,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出现了众多才女,薛绍徽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薛绍徽(18661911年),晚清着名女翻译家、诗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外交官陈寿彭之妻。薛绍徽5岁学写字,6岁学《四书》、《毛诗》等,8岁读《左传》,开始学作诗词和骈文,还兼学围棋、画画、洞箫、昆曲、刺绣等。欢乐的童年转瞬即逝,她9岁丧母,12岁失父,生活一落千丈,只好寄养在姨娘家。即使这样,薛绍徽仍坚持作诗不辍。
桂珊[9](2013)在《晚清同光词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梳理同光时期的词人词集、词派词社、词选词话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这一时段的社会历史和文学思潮,描绘出同光词坛的词学创作生态,探讨这一时段理论与创作的流变。第一章考察同光词坛的风貌和格局。确立将同治、光绪二朝作为一个时段进行整体考察的依据,梳理同光时期的词派与词社、词选与词话,展示这一时段词学兴盛的具体表现。第二章考察常州词学的完善与新变。完善方面,以庄械、谭献、陈廷焯为代表;新变方面,以临桂词派为对象。第三章考察浙西词学的延绵与兼容。吴中声律词派,以潘氏词人群和杜文澜为代表。其他词人,以何兆瀛和张鸣珂为代表。第四章考察岭南词学的崛起与勃发。以陈澧为风雅之归的代表,以叶衍兰为词人之词的代表,以文廷式为变革之声的代表。第五章考察闽中词学的兴起与推广。以谢章铤为核心的聚红榭词人群是主要对象。第六章考察湖湘词学的群起与显扬。前期以湖湘六词家为代表,后期以湘社词人群为代表。第七章考察相对独立于流派或群体之外的词人,以李佳继昌和闺秀词人为对象。
冯剑侠[10](2013)在《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作为妇女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的基础,女子职业被视为通向妇女解放的必经之路而被大力提倡。在诸多女子职业中,新闻业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和所有的职业一样,它为知识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新闻业在传播新思潮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样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事新闻业的女性,不论是作为妇女解放的实践者,还是女权话语的建构者,她们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认同,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性别话语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值得加以研究。本文主要从性别与职业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女记者身份认同形塑的历史过程。借助历史学家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框架——即将社会性别视为关于两性差异的社会文化建构,可以通过文化象征、规范性概念、社会组织和机构,和主体认同四个层次加以分析——本文考察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社会文化思潮以及新闻业的职业化进程,对女记者职业实践的性质与范围带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历史情境中女记者的自我意识与职业实践的关系。由于这是一个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展开并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本文选取四个具有时代典型性的个案加以剖析:五四后期天津女星社、二三十年代《大公报》女记者蒋逸霄、三十年代中期南京、上海两地的女编辑,以及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女记者。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民国时期女记者身份认同上的两种类型:性别意识主导的女记者和职业意识主导的女记者。性别意识主导的女记者抱持妇女解放的政治诉求,关心妇女问题,把自我解放和帮助其他妇女实现解放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在这一身份期待中,从事新闻业是她们实现理想的途径而非目的,其报刊实践带有为妇女赋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主义倾向;职业意识主导的女记者几乎没有明确的女权诉求,也很少参与到与妇女问题的讨论和行动中去,她们更加认同的是新闻业内普遍接受的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如报道重要新闻等),以此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为了能够以职业技能、而不是性别特质被公正的评价,她们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建构性别中立的职业认同。总体而言,作为女权话语的建构者、妇女运动的行动者、妇女生活的代言人和妇女解放的实践者,民国时期的女记者在建构新的女性主体,以及赋权女性参与社会文化变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女记者的职业实践也给报纸带来了新闻采编视角和题材内容上的变化,她们的主体经验同样丰富了我们对民国时期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和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解。
二、简论晚清着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晚清着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论文提纲范文)
(1)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晚清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女性意识初萌(论文提纲范文)
一、薛绍徽及《八十日环游记》的翻译模式 |
二、《八十日环游记》与“译书救国” |
三、《八十日环游记》与女性意识初萌 |
四、结语 |
(2)清代女性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诗话概述 |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清乾嘉时期女性诗话四种 |
第三节 清嘉道时期女性诗话四种 |
第四节 晚清女性诗话七种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诗话呈现出的存史意识及其价值 |
第一节 诗话存史意识的主观表述 |
第二节 诗话资料搜辑方式所体现出的存史价值 |
第三节 诗话中诗人事略的撰写所体现出的存史意识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女性诗人地域分布与文学交游特征 |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呈现的诗人地域分布特征 |
第二节 诗话对边地、域外女诗人的发掘与关注 |
第三节 诗话呈现的清代女性文学交游特征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知人论世意识及其文献价值 |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知人论世”意识 |
第二节 诗话所呈现文学女性社会阶层的平民化 |
第三节 诗话所呈现文学女性的知识结构特征 |
第四节 闺塾师——诗话中的职业女性 |
第五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生命意识与风格追求 |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文学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 |
第二节 清代文学女性“清”“真”“秀”“婉”的风格取向 |
第三节 清代女性诗话所呈现出的“闺阁别调” |
第六章 清代女性诗话与清代男性诗歌批评理论之异同 |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与男性闺秀诗话的异同 |
第二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清代诗歌理论的皈依与补充 |
第三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男性文学活动的存录与评述 |
结语清代女性诗话的成就与不足 |
附录 清代女性诗话存佚考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陈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陈芸生平及其家族网络 |
1.1 陈芸生平与时代背景 |
1.1.1 陈芸生平概述 |
1.1.2 地域环境与时代背景 |
1.2 家学渊源与师友交往 |
第二章 “有女渊源黛韵轩”——《陈孝女遗集》 |
2.1 “母教”——新旧之学的碰撞与消长 |
2.1.1 早年启蒙与父亲的“缺席” |
2.1.2 对西学与西方事物的态度——来自父母双方的影响 |
2.2 创作中对传统道德的取舍 |
2.2.1 对“孝”的特别关注 |
2.2.2 “女贞”与“妇节” |
2.2.3 “女儿”身份定位 |
2.3 “入吴入粤又入燕”——想象异域 |
2.3.1 旅途书写——“跨越闺门” |
2.3.2 记忆与想象——“故园”意象 |
2.3.3 家庭与亲情——漂泊中的依靠与慰藉 |
2.3.4 “对镜照今古”——出游、怀古与咏史 |
2.4 “天风吹坠步虚声”——游仙与宗教 |
2.4.1 宗教内容入诗的背景 |
2.4.2 《陈孝女遗集》中的佛教书写 |
2.4.3 “诗谶”抑或寄托——《陈孝女遗集》中的游仙诗 |
第三章 《小黛轩论诗诗》 |
3.1 《小黛轩论诗诗》写作的渊源与动机 |
3.1.1 从《国朝闺秀正始集》到《女文苑列传》 |
3.1.2 从《外国列女传》到《女文苑列传》 |
3.1.3 从《女文苑列传》到《小黛轩论诗诗》 |
3.2 《小黛轩论诗诗》的论诗体例 |
3.2.1 “仿渔洋论诗绝句”——“未加品陟”与“彤管阳秋” |
3.2.2 “尽罗诸家”——目录为诗 |
3.2.3 “闺秀”与“名集”——论诗范围 |
3.2.4 “无可附丽”作者与作品的处理——母女思想的碰撞与对话 |
3.3 作者“自我”的隐与显 |
3.3.1 “自我”意识的缺失 |
3.3.2 “自我”声音的显现 |
第四章 陈芸的女学与诗学思想 |
4.1 女学与女教 |
4.1.1 “幽眇夸诞之说”——对“以夷变夏”的警惕 |
4.1.2 “柔顺之质”——“女学与男学异”? |
4.1.3 世异则事异——对薛绍徽女学观的发展 |
4.1.4 陈芸女学思想与近代“贤妻良母”女性论的异同及其价值 |
4.2 才德观 |
4.2.1 女性传统文学创作的合法性 |
4.2.2 女性文学交游活动的道德边界 |
4.2.3 对“妇德有亏”的才女的态度 |
4.3 诗风与审美偏好 |
4.3.1 “温柔敦厚”——合乎诗教的作品内容 |
4.3.2 “力扫闺房儿女态度” |
4.3.3 对个人经验、阅历的注重 |
4.4 女性文学传承谱系的建构 |
第五章 “孝女”与“仙女”——传记文本中的陈芸形象建构 |
5.1 “孝女” |
5.2 “仙女” |
5.3 新旧交替时代的传统闺秀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文化身份与性别之维——论林纾、薛绍徽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纾、薛绍徽翻译思想的生成 |
二、林纾、薛绍徽的历史位置与文化主体性 |
三、林纾、薛绍徽的译者身份与性别认同 |
(6)《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研究 ——以广东沿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三、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英文原着、编译缘起及主要内容和特色 |
第一节 英国海军海道测量局与《中国海方向书》 |
第二节 陈寿彭及《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
第三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
第二章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沿海的海防自然地理条件 |
第一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沿海的风和潮 |
第二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沿海的岛礁 |
第三章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的海防炮台和地图 |
第一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的海防炮台 |
第二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所见广东的海防地图 |
第四章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局限 |
第一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翻译不当之处 |
第二节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编排不当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陈鸿壁对近代翻译文学的影响及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鸿璧主要翻译文学作品 |
二、陈鸿璧翻译文学研考 |
三、陈鸿璧翻译文学艺术成就 |
四、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女性 |
(9)晚清同光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同光词坛的研究现状和空间 |
二、同光词坛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一章 同光词坛的风貌与格局 |
第一节 同光时期的词人与词作 |
第二节 同光时期的词派与词社 |
一、以常州词派为首的五大派群 |
二、以江浙和京津为主的七个区域 |
第三节 同光时期的词选与词话 |
一、同光时期的词选 |
二、词话成熟与词学高峰 |
第二章 常州词学的完善与新变 |
第一节 庄械: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 |
一、谭献、陈廷焯的引路人 |
二、创作与理论的互证 |
三、常派完善之路的先驱 |
第二节 谭献:折衷柔厚以观世变 |
一、广泛的词学交游 |
二、折衷柔厚:观世胸襟,别有怀抱 |
第三节 陈廷焯:由浙转常的深刻反思 |
一、从对陈允平与庄械的偏爱看陈廷焯的审美趣味 |
二、周济“浑厚”、谭献“柔厚”与陈廷焯“忠厚”之比较 |
第四节 临桂词派:常派的清末新变 |
一、晚清四大家的词学倾向 |
二、“重、拙、大”说的提出与修正 |
第三章 浙西词学的延绵与兼容 |
第一节 潘氏家族的贡献 |
一、潘氏家族与常派的关系及其词学观念的博采通融 |
二、词学创作异彩纷呈 |
第二节 杜文澜:兼收并蓄,言外多感 |
第三节 何兆瀛:感伤颇重,咏物空灵 |
第四节 张鸣珂:浙派末期自我修正的范本 |
第四章 岭南词学的崛起与勃发 |
第一节 陈澧:浙派风雅,学人之词 |
一、陈澧的词学思想 |
二、“风雅”出于学浙 |
第二节 叶衍兰:形式学浙,根本趋常 |
第三节 文廷式:追步苏辛,不尚苟同 |
第五章 闽中词学的兴起与推广 |
第一节 谢章铤:拈大题目,出大意义 |
一、《酒边词》前后期的词风转变 |
二、词量说、词史说与稼轩风 |
第二节 其他词人的创作 |
第六章 湖湘词学的群起与显扬 |
第一节 湖湘六词家 |
第二节 湘社词人群 |
第七章 风云变幻中的其他词人 |
第一节 八旗词人李佳继昌 |
一、创作:不尚兴寄,清新自然 |
二、理论:清真婉曲,谐雅有意趣 |
第二节 闺秀词的繁荣与贡献 |
结语 |
附录: 同光词人词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四节 章节架构 |
本章注释 |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与女子职业问题 |
第一节 “人”的觉醒与女子职业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女子职业:概念、范围与可能性影响 |
第三节 新闻记者:“一种高尚的女子职业”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宣传女子自救自决的思想”:作为启蒙者的天津女星社 |
第一节 觉悟:女星社的缘起 |
第二节 启蒙:女星社的自我期待 |
第三节 联络同志:以报刊服务女权实践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做妇女的代言人”:《大公报》蒋逸霄的职业实践 |
第一节 求学与写作:一个女记者的成长 |
第二节 读者、编者与记者:女性与1920年代的新闻界 |
第三节 记者与妇女代言人:采访实践中的身份意识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定义妇女角色:1930年代的女记者与“新贤良主义”之争 |
第一节 “贤妻良母”与1930年代的时代氛围 |
第二节 女编辑群与“新贤良主义”之争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无冕女皇”还是“交际花”:1940年代女记者的公共形象 |
第一节 进入男性世界:从妇女新闻到全面报道 |
第二节 “花蝴蝶”与“交际花”:媒介中的上海女记者形象 |
第三节 “无冕女皇”服务社会:重塑自我形象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简论晚清着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论文参考文献)
- [1]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晚清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女性意识初萌[J]. 季传峰,李梁.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0(01)
- [2]清代女性诗话研究[D]. 吴永萍. 兰州大学, 2019
-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陈芸研究[D]. 陈宇清. 苏州大学, 2018(01)
- [5]文化身份与性别之维——论林纾、薛绍徽的翻译[J].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6]《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研究 ——以广东沿海为中心[D]. 伍海苏. 暨南大学, 2016(08)
- [7]陈鸿壁对近代翻译文学的影响及贡献[J]. 吴国权. 兰台世界, 2014(31)
- [8]“黛韵楼”才女薛绍徽[J]. 王宜春. 福建乡土, 2014(03)
- [9]晚清同光词坛研究[D]. 桂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1)
- [10]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D]. 冯剑侠.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