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规模扩张:从现实购并转向虚拟购并(论文文献综述)
刘登攀[1](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田政武[2](2009)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购并这个原本只是属于欧美之间企业的热门词汇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国人所引用。产生并活跃于欧美的跨国购并已经越来越猛烈的刮到了中国,中国的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不断的成为了跨国购并的主角。但是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分析,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在购并的过程中反应出很多的问题,而且中国因为其文化的特殊性、成功购并经验的匮乏性及可获得性,所以购并的失败率还是相当高的。这尤其体现在购并后的双方的整合时期,整合绩效的低下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还对一些企业形成了拖累作用。本文着重以后购并期这个时间段的整合管理为研究对象,想达到怎样改善现有的整合管理方式及绩效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近几十年来的跨国购并概况、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然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的整合管理模式,提出从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技术三大模块对企业的购并进行模块化的整合,并最终通过文化的整合达到购并双方企业的完全系统化的融合。最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了整合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体系,并借助具体的案例应用DEA的定量模型和六西格玛分析方法对购并前后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前述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根据前述的案例提出了一些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对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潘鸿[3](2006)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点。总体而言,西方成熟市场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浪潮(1992-2000)刚刚结束。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并方式,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相应地,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一般也是围绕并购浪潮的现实条件和效应,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然而,西方经典的购并理论中关于购并动因的解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购并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和企业发行上市的宝贵资源,使得“壳”资源价值在购并重组中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壳”资源价值理论表明,收购者发动针对目标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被购并上市公司原有股东转移过来的壳资源价值,而且当收购者在被购并企业中取得了决定性地位以后,便会以各种方式从其他中小股东处攫取利益转移给自己。因此,沿着购并过程中的“壳”资源价值的实现和利益转移为主线,考察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方向和脉络,尝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推进的机理,探寻非正常利益转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揭开上市公司购并“黑箱”最直接和最可行的视角。围绕上市公司购并而展开的壳资源价值实现和利益转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内部交易,包括关联交易、抵押担保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二)后续融资,即控股股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大量交联交易,短时间内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达到再融资标准,通过高市盈率增发或配股套取大量资金;(三)内幕交易、二级市场操纵,即控股股东和相关利益主体(内幕交易者)凭借内幕信息或者操纵市场从二级市场获取巨大的流通股差价利润。本文沿着“壳”资源价值实现及利益转移的脉络,对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综观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针对国内外购并浪潮的特点和现实特点,总结了国内购并的基本形式和类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购并过程中呈现出的背离经典购并理论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以“壳”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初步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许多实现大股东非正当获利的机会,获取“壳”资源价值是我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基本动机。针对上市公司购并前后利益环节的分析发现,购并完成后大股东进行利益套取的模式主要有内部交易、后续融资和二级市场操纵三种。在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后续章节中将分别对这三种利益转移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第二章文献综述该章从微观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企业购并动机、购并绩效的研究结论,随后从适用性角度总结了经典购并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购并行为的解释力度。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特点,发现现有经典的购并动因理论对中国的购并实践缺乏说服力。同时,有关大股东侵
苗莉[4](2005)在《创业视角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持续成长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现实中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持续成长,许多企业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成长之后陷入成长停滞、甚至出现衰退和死亡,这种“有成长无持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各产业、各类型的企业之中。本文关于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是针对现实中企业“有成长无持续”这一普遍现象而提出的。 企业成长问题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领域的共同主题。到目前为止,在这两大领域当中,围绕企业成长问题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研究已经涉及到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例如新古典经济理论从规模经济角度对企业持续成长进行了研究,契约理论从节约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边界的确定问题。资源理论则从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假设出发分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其中,彭罗斯以资源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的内生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生命周期理论、演化理论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进行了分析。然而,由于企业的复杂性以及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现有的研究视角仍不能全面、有效地解答企业持续成长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已定型企业如何克服惯例约束实现再成长这一问题,尤其缺少系统研究。在此,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对相关问题作出深入分析,从而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和疏漏。 在契约理论、资源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演化理论中,都曾明确提出创业活动和创业精神对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性。然而,由其研究目的和研究动机所决定,上述理论都未对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做出深入分析,特别是由于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只是上述研究中的副产品,因而,尤其缺少有关基于创业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在创业研究领域,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创业与企业成长联系起来,但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形成较晚,目前还缺少有关企业持续成长方面的深入研究。 上述研究中对创业与企业成长关系的普遍认同,构成了本文从创业视角出
杨洁[5](2004)在《企业并购整合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企业并购规模和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的并购活动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与世界范围的企业并购浪潮同步,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许多大企业的并购行为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然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企业合并、联合或拆分,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以资本连接为纽带,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并购与并购后整合,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运作过程。国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并购案例发生,但成功率却不高,与企业并购的战略期望相比,很多企业并购后没有或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要求。探究并购失败或付出高昂代价的根本原因,就是并购后的整合不力,使得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在战略、组织、管理、人员和文化等方面的匹配性出了问题。本文就是针对现实中企业并购后在要素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并购后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而展开的研究。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益成分,将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形式、特征、动因和发展历程;通过对企业并购成败原因的探析,阐述了并购整合对企业并购成败的重要影响,得出了并购的价值源于后期整合的结论;提出了并购整合的内涵、系统架构和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并购整合的六个支点——战略整合、组织与管理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资产整合和能力整合的理论演变、整合原则、运做方式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对中国企业<WP=328>的并购整合环境和应关注的要点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和附录。第一章,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在界定企业并购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本质和形式。对企业并购整合活动进行了理论剖析,首先以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并购整合的理论解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论、市场势力理论、代理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和价值低估理论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隐藏在大量并购活动后面的真正动机。分析了国外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特别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五次“战略并购”浪潮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此引伸出后面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从国内外企业并购成败的分析出发,探析了并购失败的原因,提出了企业并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并购后的整合效果是决定并购成败关键的观点。以大量的实例阐明了并购整合的功能和成功进行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基于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并购后整合的系统层次框架,包括战略性资产层次整合、要素层次整合和职能活动层次整合体系。在综合考虑战略依赖性和组织独立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吸收式、共生式、保护式和控制式整合模式,并购后的企业可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使并购后整合成功运做,以实证方法总结出整合操作中应注意的四个因素,即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来实施整合、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和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第三章,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战略是企业经营行为的纲领。为此本章从战略内涵及战略与环境的协调分析入手,提出了战略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基础的观点。并从战略整合的准备、战略调整与定位、在目标企业推行新战略三个方面阐述了战略整合的运作方式。建立了目标企业选择模型和价值评价方法。同时,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载体——产品结构的整合提出了可操作的方式。 <WP=329>第四章,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企业战略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实施。本章分析了组织整合在战略变化、环境变化和规模及成长阶段变化条件下的必然性,阐述了并购中组织整合的战略意义以及整合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使并购后的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率运营的组织体,提出了组织整合的实现方式:即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建立新组织高效率运行的纵向和横向控制系统;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确定有效的集权和分权关系。同时,本章对并购后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原则和具体方式作了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实现管理协同效应的途径。第五章,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本章从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阐释入手,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及构成要素。通过对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积极性和消极性、渐进性和反向性等双重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各种文化差异可能产生文化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理念和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分配、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冲突。以大量实例论证了文化整合对并购成败及效率的重要影响。为探讨文化整合的实际操作,阐述了在并购后企业进行文化整合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撞击阶段、融合阶段和创新阶段的具体整合策略和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归纳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四种文化整合模式:促进式、融合式、注入式和保留式,并对如何选择文化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企业并?
杨大鹏[6](2005)在《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有133个国家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困难,金融危机频频爆发,愈演愈烈。反思这些危机,原因各异,但主要是指导实践的传统金融理论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运行机制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要准确理解金融体系对当代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就不能以静态的、浅显的分析,而必须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的实践意义尤其重大。第一,协调性是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关键;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运行;第三,现代金融的核心作用要求金融体系必须进行协调;第四,金融自身发展需要金融体系进行协调;第五,金融持续创新要求金融体系进行协调;第六,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发展。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一般包括金融机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金融市场与机构的联结以及有关交易的规则、组织或安排等。金融体系的协调则是指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为基础,以金融制度为保障,以金融工具为载体,以货币、资本为核心形成的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为了将金融体系协调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论述清楚,本文采用对策性研究方法,以金融体系协调的三个核心问题即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提高金融效率)、核心内容(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和关键因素(金融监管协调和国际金融协调)为线索进行分析,突破了通常的分类论述对问题分析的分散性。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金融体系的协调运行来实现。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标准就是能否顺应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技术)结构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在特定发展阶段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金融体系协调与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宏观协调,金
丁君风[7](2004)在《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价值管理是伴随着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确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与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经营理念不同,企业价值管理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企业的内外治理结构,来获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管理实践过程。现代企业理论指出,企业战略在层次与内容上是由事业战略、业务战略与功能战略所构成的战略结构,企业战略结构的有效性依赖于企业对市场竞争结构的科学判断,更取决于企业能否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从而能使经营者真正成为企业家。国际经验表明,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除了决定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之外,还受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同运行特征所决定的证券市场内生套利功能影响。由企业信息披露的非充分性所产生的上市公司外部市场价值与内在经济价值的非对称性,为上市公司内部人或利益相关者利用证券市场实现套利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治理结构存在制度性缺陷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这一套利功能就会成为上市公司内部人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赢利模式,便利的市场套利自然驱动着企业内部人背离真正的价值创造,而转向利用垄断信息优势获得超额收益,百年证券市场发展史和2001年以来美国证券市场发生的诸多造假事件一再验证了这一点。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早期的上市公司供给-需求不均衡,迅速发展到目前的拥有一千多家上市企业,流通市值高达一万三千多亿元人民币的较大规模市场,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也由早期的简单炒作,发展到开始注重上市公司的价值管理。但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同时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二元股权结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这一特殊的企业治理结构与证券市场的套利功能一结合,使得大量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实践呈现出虚假的价值创造和真实的市场套利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的战略设计中是将购并重组作为套利的题材而不是指向企业价值创造的手段。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人与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合作,以一系列所谓提升企业内在经济价值的事业战略——购并重组战略——为题材,以获取上市公司的外部市场价值为目的,在股价的巨幅波动中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在二元股权结构所内生的套利机制作用下,上市公司普遍产生资本使用的“免费幻觉”,在实施特定的功能战略——财务战略——时,偏好股权融资、轻股利分红。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所显现出的战略结构的低效,根源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它决定了中国上市公司不可能在特定的产业竞争结构下采取现实有效的竞争战略。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既使得企业家选拔机制难以确立,又使得经营者缺乏成为企业家的内在动力:中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又更为经营者偏好市场套利、背离价值创造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本文从企业战略结构的角度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研究的分析逻辑框架,进而从事业战略(购并重组)与功能战略(财务战略)的有效性角度去分析公司价值和特定战略结构之间的联系。本文认为,价值评估方法既是整个价值管理的衡量指标,也应该是整个分析的起点,在比较与分析了各类价值评估手段的基础上,本文将经济增加值法作为评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并将这一方法一以贯之地运用到企业战略结构的分析之中;而由公司事业战略(购并重组战略)与功能战略 (财务战略)所组成的战略结构既是企业价值管理基本手段,也是我们进行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现状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企业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价值管理的制度条件,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有效性在本质上取决于公司的内外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而实现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型的逻辑归宿应当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通过实证地分析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因素的现实特征,论文揭示了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价值管理的现实意义。
郑建平[8](2003)在《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由资本收益差、汇率变动、国际收支、风险因素以及政策等造成的。本文考察古典理论成果后进一步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围绕资本跨国界运动中的产业动因及其作用效果,本文将国际资本流动视作产业演变过程的内生变量,通过要素演进具体途径,即包括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为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以及它与东道国劳动力、自然资源、原材料、生产基础条件等进行有效配置与整合,从要素流动配置角度研究产业演变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揭示产业要素国际与区域间的客观变动趋势,根本目的是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下,产业要素的流动对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升级产生的推动作用和主要影响。 在深入论述国际资本流动产业动因与作用中,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一是导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及论题确立出发,分析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就深入研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分析思路;第二是现有理论考察部分。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现有理论,重点考察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跨国投资在产业发展中作用和影响,并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情况,指出现有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乏力和不足;第三是理论构建部分。从国际资本流动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入手,分析资本跨国界运动的产业动因及其特征,阐述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关联的实证成果及检验方法,并运用宏观、微观和中观的分析方法,对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发展国际化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立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总体关系;第四部分着重就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资本要素、技术与创新要素和管理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上述三要素的优化过程对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优势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要素全球配置的层面上对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式的风险和效益进行比较,得出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而非自然禀赋要素的结论。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主要关系,就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程玉春[9](200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对国内外产业组织研究成果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对产业组织的科学内涵和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独立的阐释,揭示了产业组织合理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国家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政策演变及合理化的实践,阐明了政府和企业在产业组织合理化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及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目标和任务。论文对我国区域产业组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决定因素、路径选择和战略措施。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决定因素是制度改革,路径选择是大力培育企业的自组织能力,走一条以企业自组织为主,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支持的路子,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和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朱孔生[10](2003)在《国有资本运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资本运营实践和理论 研究现状,创立可以称之为“国有资本运营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以 此为依据对我国国有资本运营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回顾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和总结国外市场经济国 家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经验,结合理论分析,找出我国现行国有资本运 营体制从观念、运营的主体、客体及市场机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本文认为,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效益低下的根源是:国有资产管理权能被分 割,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相当一部分国有 资产处于失控状态,“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 现象严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有资本将面临着世界范围的 激烈竞争,目前我国的资本运营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来自国际资本市场强有 力的竞争。将“国有资本”从“国有资产”的大范畴中独立出来,还原国 有资本作为资本的天然属性,从中央到地方构造一个以资本为中心纽带的 独立运营体系,重构国有资本的运营主体、客体。为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 的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 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塑造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本运营的新型关系,进行制度创 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以解目前决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所引起的 效益低下的问题。 本文根据功能定位和行为取向分析,设计出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运营 主体明确、客体范围清晰、目标层次分明的国有资本运营的三层次模式。 第一层国有资本运营部,即在中央设立以国有资本运营为专职的管理机 构,以实现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本所有者职能相分离;第二层国有 控股集团公司,国有资本运营部拥有所有权,但他不应成为直接运营国有资 本的经济实体,必须通过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进行资本运营,以维护国有资 产的独特性、更好地发挥它的特殊功能;第三层占有国有资本法人化实体 公司,对企业投资,在基层形成占有国有资产自主经营的法人化实体公司。 这个三层次模式能够解决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国有资本运营 2 <WP=3> 第一章绪 论 主体和市场机制融为一体。在这一框架中,国有资本运营部、国有控股集 团公司和占有国有资本的法人化实体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一 个重要环节。文中对各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定义。其 中国有资本运营部与国有控股公司之间的授权经营关系是处于上游的委 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处于国有资本运营的市场主体 地位,因此通过授权经营构建国有资本运营的主体可以说是国有资本运营 的起点。在授权经营的基础上,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及占有国有资本法人化 实体公司可以在市场机制中进行具体的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论文中对控 股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性质、构建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得出明确的结论,以解决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构建和结构优化问题,力求 对实践工作有所指导。为保证国有资本的高效运营,结合国有资本运营框 架体系,从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等三方面提出了国有资本 运营有效监督管理体系。 本文围绕构建国有资本运营系统这一中心问题,以国有资本运营理论 构建、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设计、运营机构及运营监管方式这一主线进行研 究。首次从整体上提出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框架大系统。这是本文的中心 论点,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上游管理主体上,即政府序列设立以 国有资本运营为核心职
二、企业规模扩张:从现实购并转向虚拟购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规模扩张:从现实购并转向虚拟购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1.2.1 论文的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
第2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2.1 跨国购并的界定 |
2.1.1 跨国购并的基本含义 |
2.1.2 跨国购并的原理与方式 |
2.1.3 跨国购并的动因分析 |
2.2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现状分析 |
2.2.1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区位分布 |
2.2.2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产业分布 |
2.2.3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方式分析 |
2.2.4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趋势分析 |
2.3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存在的问题 |
2.3.1 跨国购并的区位问题 |
2.3.2 跨国购并的产业问题 |
2.3.3 跨国购并方式的问题及建议 |
2.4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问题焦点分析 |
第3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理论模型 |
3.1 整合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
3.1.1 整合管理的概念 |
3.1.2 整合管理的构成 |
3.1.3 整合管理概念的意义 |
3.2 整合管理:跨文化的模块化整合 |
3.2.1 管理理念模块的整合 |
3.2.2 管理组织模块的整合 |
3.2.3 管理技术的适应 |
3.2.4 模块化整合的基础:管理文化 |
3.3 整合管理的整合周期 |
3.3.1 整合管理的蜜月期 |
3.3.2 整合管理的冲突期 |
3.3.3 整合管理的协调期 |
3.4 系统整合:走向常规管理的路径 |
3.4.1 中外管理文化上的冲突 |
3.4.2 整合管理主体的人才选择 |
3.4.3 文化整合的原则 |
3.4.4 文化整合的路径 |
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有效性 |
4.1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概念 |
4.2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构成 |
4.3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
4.3.1 超额收益法 |
4.3.2 经营业绩对比研究法 |
4.3.3 DEA研究方法 |
4.3.4 六西格玛分析方法 |
第5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案例分析 |
5.1 中国联想购并IBM笔记本&PC事业部 |
5.1.1 中国联想购并IBM笔记本&PC事业部概括 |
5.1.2 实证分析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六西格玛分析 |
5.2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 |
5.2.1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概括 |
5.2.2 实证分析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2.4 六西格玛分析 |
5.3 总结:经验与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部分企业跨国购并事件 |
附录2 DEA方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想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购并动机 |
2.2 企业购并绩效 |
2.3 大股东侵占 |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资本市场获利时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和利益实现模式 |
3.1 引言 |
3.2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获利方式和利益均衡模型 |
3.3 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行为对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内部交易动机的实例研究 |
4.1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不当得利的典型手段 |
4.2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上市公司利益的典型案例 |
4.3 控股股东不当得利的制度性根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利润操纵与购并的后续融资动机 |
5.1 引言 |
5.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5.3 股权割裂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机理 |
5.4 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偏好与上市公司购并融资:获利方式和典型案例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上市公司购并的二级市场炒作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 |
6.1 引言 |
6.2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 |
6.3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重组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6.4 二级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6.5 二级市场操纵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
6.6 二级市场操纵的案例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和建议 |
7.1 股权制度创新:全流通与分散化 |
7.2 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措施 |
7.3 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7.4 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回归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拓展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创业视角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综述 |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 |
二、契约理论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 |
三、演化经济学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 |
四、资源和能力理论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 |
五、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创业视角的研究动因与研究思路 |
一、创业理论的研究范围 |
二、创业视角的研究动因与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创业与企业早期成长和定型化 |
第一节 创业者的创业决策与企业形成 |
一、谁是创业者 |
二、创业者如何做出创业决定 |
三、创业视角的企业形成分析 |
第二节 创业过程与企业早期成长 |
一、创业与企业早期成长之间的关系 |
二、创业者对企业早期成长的影响 |
三、创业机会对企业早期成长的影响 |
第三节 创业企业定型化及其遗传式成长 |
一、创业企业定型化的内涵 |
二、创业企业定型化的必要性 |
三、已定型企业的遗传式成长 |
第三章 企业内创业与已定型企业的内生型成长 |
第一节 已定型企业持续成长的困境 |
一、组织惯性 |
二、创业能力减弱 |
三、战略透明度增加 |
四、适应性减弱 |
五、创业能力与资源非均衡分布 |
第二节 企业内创业与企业内生型成长 |
一、企业内创业的涵义及其兴起的原因 |
二、内部创业者及其企业内创业决策 |
三、企业内创业对冗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四、企业内创业如何实现企业成长 |
第三节 基于企业内创业的内生成长机制的构建 |
一、企业内创业的发生机理 |
二、构建基于企业内创业的内生成长机制 |
第四章 企业创业投资与已定型企业的外生型成长 |
第一节 已定型企业开展创业投资的动因 |
一、企业创业投资及其与一般创业投资的比较 |
二、企业开展创业投资的动因 |
三、企业创业投资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企业创业投资、核心能力演进与企业持续成长 |
一、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 |
二、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企业持续成长的客观要求 |
三、企业创业投资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 |
第三节 基于企业创业投资的外生成长模式及决策模型 |
一、基于企业创业投资的外生成长模式类型 |
二、外生成长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三、外生成长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框架 |
四、外生成长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 |
第四节 基于企业创业投资的外生成长过程管理 |
一、导致早期企业创业投资失败的原因 |
二、已定型企业创业投资活动与现有业务活动之间的冲突 |
三、基于企业创业投资的外生成长过程管理 |
第五章 企业持续成长的一般过程及其管理 |
第一节 基于创业的企业持续成长一般过程模型 |
一、企业持续成长的概念与内涵 |
二、企业持续成长的基本要求: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升 |
三、企业持续成长的一般过程模型 |
第二节 企业持续成长的基本逻辑及其对生命周期模型的修正 |
一、企业创业式成长的必要性 |
二、企业持续成长的基本逻辑 |
三、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修正 |
四、企业成长上限的突破 |
第三节 企业持续成长管理: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融合 |
一、创业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的差异及其根源 |
二、有关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关系的争论 |
三、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融合的必要性与途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5)企业并购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一、 研究动因 |
二、 国内外企业并购整合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五、 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与理论溯源 |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一般性解释 |
一、 企业并购的概念界定 |
二、 企业并购的本质 |
三、 企业并购的形式 |
第二节 企业并购整合基础理论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企业并购有关问题的论述 |
二、 交易费用理论 |
三、 企业成长理论 |
四、 企业竞争力理论 |
五、 企业能力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一、 效率理论 |
二、 市场势力理论 |
三、 代理理论 |
四、 企业发展理论 |
五、 价值低估理论 |
第四节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及启示 |
一、 国外企业并购的演进 |
二、 全球企业并购的启示 |
第二章 企业并购后整合探究 |
第一节 企业并购成败及原因分析 |
一、 企业并购成败分析 |
二、 并购失败的原因探析 |
三、 企业并购有效性评价 |
第二节 并购整合的内涵和功能 |
一、 并购整合的内涵 |
二、 并购整合的功能分析 |
三、 成功并购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并购整合层次框架与模式分析 |
一、 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整合层次框架 |
二、 整合系统的层次分析 |
三、 并购整合的模式分析 |
第四节 成功整合实证分析与操作要点 |
一、 整合应贯穿并购全过程 |
二、 确定专人和专门机构实施整合 |
三、 快速进行组织和人员整合 |
四、 把握适宜的整合边界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战略整合 |
第一节 战略内涵与动态优化 |
一、 战略的基本内涵与要素 |
二、 企业战略的动态优化 |
第二节 战略整合的效应分析 |
一、 战略整合与效应实现 |
二、 战略整合与内外环境变化的协同性分析 |
第三节 并购中战略整合的实施 |
一、 战略整合的准备 |
二、 战略的调整与重新定位 |
三、 对目标企业的战略实施 |
第四节 目标企业的选优模型和价值评估 |
一、 目标企业的选优评估模型 |
二、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
第五节 产品结构整合 |
一、 产品结构整合方式 |
二、 产品结构整合的市场要素 |
第四章 企业并购的组织与管理整合 |
第一节 组织整合的动因与目标 |
一、 组织的内涵 |
二、 组织结构的功能分析 |
三、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动因 |
四、 并购后组织整合的目标 |
五、 组织整合的原则分析 |
第二节 组织整合的运作方式 |
一、 确立适应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要素 |
二、 高效控制系统的建立 |
三、 对各组织单元进行授权 |
四、 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权利确定 |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 |
一、 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形式 |
二、 生产经营单位整合的原则 |
三、 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方式 |
第四节 管理制度整合 |
一、 管理制度的兼容和移植 |
二、 管理制度整合的内容 |
第五章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一般理论阐释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 |
二、 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 |
三、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中文化的特征、差异与冲突 |
一、 并购中企业文化的双重特征 |
二、 企业文化差异性及并购的文化风险 |
三、 并购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 |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
一、 企业文化整合内涵 |
二、 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
三、 企业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四节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模式 |
一、 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 |
二、 企业文化整合的模式 |
三、 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第六章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
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 |
二、 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
四、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
第二节 并购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一、 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
二、 并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
第三节 人力资源整合的特点与原则 |
一、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新特点 |
二、 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则 |
三、 人事匹配的模型 |
第四节 人力资源整合方式 |
一、 努力缓解员工压力 |
二、 全力留住优秀人才 |
三、 选好和用好被并购方企业主管人员 |
四、 妥善安置一般员工 |
五、 加强有效沟通 |
六、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第七章 企业并购的财务资产整合 |
第一节 财务整合 |
一、 财务管理与财务整合一般性分析 |
二、 财务整合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资产整合 |
一、 资产与资产整合的一般性分析 |
二、 有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
三、 无形资产整合的内容与方式 |
第三节 债务整合 |
一、 债务的形式 |
二、 债务的分类 |
三、 债务整合的方式 |
第八章 企业能力整合 |
第一节 企业能力及理论的一般性阐释 |
一、 企业能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 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观点 |
三、 核心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
第二节 企业能力整合的系统思考 |
一、 能力整合与并购价值的创造 |
二、 能力整合应考虑的因素 |
三、 价值链整合 |
第三节 能力的识别、保护、转移和发展 |
一、 能力识别 |
二、 能力保护 |
三、 能力的转移和扩散 |
四、 能力的发展 |
结 论 |
附录:我国企业并购整合的分析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6)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金融体系协调研究的理论背景 |
二、金融体系协调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文献概述 |
第二节 本文的结构设计及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结构设计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关于本文选题的创新性 |
二、关于金融体系协调的判断标准 |
三、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 |
第二章 金融体系协调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金融的基本概念分析 |
一、金融的本质 |
二、金融体系的内涵 |
三、金融体系协调与金融制度变迁 |
第二节 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评判标准 |
一、金融体系协调的含义 |
二、金融体系协调的层次 |
三、金融体系协调的评判标准 |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进与金融体系的协调变迁 |
一、货币商品化与适应性金融体系 |
二、货币信用化与主动性金融体系 |
三、货币金融化与先导性金融体系 |
四、先导性金融体系的整合与创新—金融全球化 |
第四节 金融体系协调与经济发展 |
一、储蓄投资的转化 |
二、风险改善 |
三、信息获取与资源配置 |
四、经理监督与公司控制 |
五、方便交换 |
第三章 金融体系的宏观协调—提高宏观金融效率 |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协调与宏观金融效率 |
一、宏观金融效率的界定 |
二、金融体系协调与宏观金融效率 |
三、影响宏观金融效率的因素 |
第二节 提高宏观金融效率的基础 |
一、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宏观金融效率 |
二、提高宏观金融效率的基础—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经济发展阶段动态协调 |
第三节 提高宏观金融效率的根本途径 |
一、间接金融市场与宏观金融效率 |
二、直接金融市场与宏观金融效率 |
三、提高宏观金融效率的根本途径—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
第四节 宏观金融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 |
一、金融工具的协调与宏观金融效率 |
二、产权制度与宏观金融效率 |
三、利率机制与宏观金融效率 |
四、宏观金融调控与宏观金融效率 |
第四章 金融体系的中观协调—金融组织结构的协调演进 |
第一节 金融组织结构的寡头集团主导格局 |
一、形成寡头集团主导格局的主要表现 |
二、形成寡头集团主导格局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金融寡头集团的模式选择 |
一、金融寡头集团的主要模式 |
二、我国金融集团的模式选择 |
三、对金融寡头集团培育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以日本和韩国银行业为例 |
第三节 金融寡头集团主导格局下的中小金融机构 |
一、中小金融机构的特点 |
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我国的中小银行为例 |
三、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策研究—以我国中小银行为例 |
第四节 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的演进 |
一、金融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
二、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的演进 |
第五章 金融体系的微观协调—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 |
第一节 金融体系微观协调的基础—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 |
一、金融机构 |
二、金融工具的特性与协调 |
第二节 银行业的协调发展 |
一、银行业协调的一般描述 |
二、银行业不协调的内在矛盾 |
三、协调银行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
四、银行业协调的层次性 |
第三节 证券业的协调发展 |
一、证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 |
二、证券业协调与市场效率 |
三、证券业协调的“瓶颈” |
四、证券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 |
第四节 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
一、保险业与经济发展 |
二、保险业协调的模式选择 |
第五节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协调 |
一、三业协调的基础—构成金融业务的要素的同质性 |
二、银行业与证券业(投资银行)的协调发展 |
三、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
四、证券业(投资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
第六节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协调发展的趋势—混业经营 |
一、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优势 |
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组织模式 |
三、专业化还是综合化—金融机构选择经营范围的条件 |
第六章 金融体系协调发展中的制度约束—金融监管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有关理论 |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 |
二、金融监管的特殊根源和意义 |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和模式 |
四、一个实例—对英美两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协调 |
一、金融创新的产生动机 |
二、金融创新的双重作用 |
三、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协调 |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效率的协调 |
一、金融监管与影响金融效率的因素 |
二、金融监管与金融效率的协调 |
三、金融监管的改进与金融效率的提高—以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演进为例 |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及其传递途径 |
二、当前国际金融监管的局限性及加强其协调的必要性 |
三、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措施 |
第七章 国际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协调的基本理论 |
一、相互依存经济学的有关论述 |
二、博弈论中的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
三、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协调的主要内容 |
一、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基本形式 |
二、金融政策协调的特点及方法 |
三、国际金融体系下汇率协调的特征 |
第三节 主要国家国际金融协调实例 |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协调 |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 |
三、重大突发事件的协调 |
四、欧元启动—国际性金融协调的成功典范 |
第四节 加强国际金融协调的措施 |
一、内外均衡矛盾下的国际金融的不协调 |
二、国际金融协调的可行措施 |
三、加强货币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
第八章 有关我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综述 |
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 |
二、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成就 |
三、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实施审慎的金融自由化提高我国宏观金融效率 |
一、金融深化的两条路径及评价 |
二、金融深化的第三条路径:审慎的金融自由化 |
三、实施审慎的金融自由化 提高我国宏观金融效率 |
第三节 我国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一、银行业协调发展的策略 |
二、证券业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三、保险业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
第四节 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战略 |
一、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 |
二、我国金融体系国际化战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资本结构理论:企业价值研究的缘起 |
1.2.2 企业估值理论:企业价值研究的基础 |
1.2.3 战略管理理论:企业价值管理的形成 |
1.2.4 创新管理理论:企业价值管理的发展 |
1.3 基本概念 |
1.3.1 价值管理的内涵 |
1.3.2 价值管理的目标 |
1.3.3 价值管理的发展 |
1.4 分析逻辑 |
1.4.1 价值管理的模型 |
1.4.2 价值管理的流程 |
1.5 技术路径 |
1.6 创新努力 |
第2章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估值方法分析 |
2.1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及其特点 |
2.1.1 现金流折现方法 |
2.1.2 相对比较乘数法 |
2.2 EVA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新进展 |
2.2.1 现金流折现法的新发展 |
2.2.2 企业价值评估期权方法 |
2.2.3 企业经济价值增加值法 |
2.3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的整体特征 |
2.3.1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现状 |
2.3.2 市场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背离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事业战略分析 |
3.1 中国产业竞争结构特点与事业战略 |
3.1.1 一般竞争战略分析框架 |
3.1.2 中国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
3.2 价值管理与企业购并重组战略 |
3.2.1 流程再造的企业重组战略 |
3.2.2 外部交易的企业购并战略 |
3.3 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绩效的实证研究 |
3.3.1 上市公司购并重组行为与EVA变化 |
3.3.2 上市公司购并重组行为的实证检验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功能战略分析 |
4.1 资本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
4.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4.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4.1.3 发展的资本结构理论 |
4.1.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 |
4.2 价值管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
4.2.1 股利政策的特定内涵与主要形式 |
4.2.2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征 |
4.2.3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效应分析 |
4.2.4 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对策选择 |
4.3 价值管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 |
4.3.1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产生及意义 |
4.3.2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特定内涵 |
4.3.3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原因与背景 |
4.3.4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现实必要性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治理结构分析 |
5.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和现状 |
5.1.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
5.1.2 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 |
5.1.3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运作 |
5.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性 |
5.2 价值管理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5.2.1 超产权理论及其对企业改革的意义 |
5.2.2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变革的目标模式 |
5.2.3 转换政府职能完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
5.2.4 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5.3 价值管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能力提升 |
5.3.1 增强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适应性 |
5.3.2 加强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 |
5.4 小结 |
5.4.1 完善企业内外治理机制 |
5.4.2 提升企业价值管理能力 |
结语 |
6.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2 主要创新内容 |
6.3 有待深入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的现有理论考察 |
第一节 与资本流动相关的理论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成长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本跨国界运动的产业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的作用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关联的检验和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单体演进的作用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整体演进的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一)资本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投资及其资本构成 |
第二节 不同形式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效应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二)技术与创新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和结构演变影响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技术进步及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三)管理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组织变革产生的作用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管理水平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产业利用外资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第三节 我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政策和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回顾 |
第一节 西方产业组织研究的起源及其理论演进 |
一、 西方产业组织研究的起源 |
二、 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三、 非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四、 后起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有关产业组织的论述 |
第三节 我国学者对产业组织的研究 |
一、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组织演变的历史沿革 |
二、 当前我国产业组织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三、 我国产业组织不合理诱因的研究 |
四、 改善我国产业组织的对策 |
第四节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章 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内涵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产业组织合理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一、 产业组织: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视野 |
二、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组织”要素 |
三、 产业组织合理化:区域经济发展从条件走向现实 |
四、 两个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成功实践 |
一、 后起国家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成功实践 |
二、 发达国家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演进历程及其产业组织政策的新变化 |
三、 正确认识政府在产业组织合理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国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成功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的演进 |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组织现状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一个横截面资料的研究 |
一、 指标计算与数据筛选 |
二、 区域比较分析 |
三、 结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组织演进的历程与趋势--对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的时间序列分析 |
一、 指标计算与统计口径调整 |
二、 东部地区产业组织的演进历程 |
三、 中、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的演进历程 |
四、 三大经济带之比较及未来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路径选择及战略措施 |
第四章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 |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与“环境”之争 |
二、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策的争论 |
三、 对有关争论的评价 |
第二节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
一、 国有经济的“进与退” |
二、 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的新型运营模式 |
第五章 现代公司制度与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 |
第一节 现代公司制度与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
一、 实现“政资分离”,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 |
二、 解决“委托人”问题,确保所有者“在位” |
三、 构建内部制衡结构,实现对“代理人”有效的激励和监督 |
第二节 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创造高效的企业外部治理结构 |
一、 完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 |
二、 完善产品市场约束机制 |
三、 完善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 |
第三节 公司制改造对提高大型国有企业自组织能力的重要意义 |
第六章 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 |
第一节 发展大企业大集团 |
一、 大企业大集团的重要作用 |
二、 大企业大集团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
三、 我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 进一步发展我国大企业大集团的措施 |
第二节 发展中小企业 |
一、 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
二、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 |
第三节 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导,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构建产业发展和区域繁荣的坚实基础 |
(10)国有资本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国有资本运营研究的背景 |
§1.2我国资本运营研究的现状 |
§1.3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特点 |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资本运营理论的构建 |
§2.1资本运营的内涵 |
§2.2资本运营的基本原理 |
§2.3资本运营的先导条件 |
§2.4资本运营的原则、目标 |
§2.5资本运营的正确理念 |
§2.6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研究 |
§3.1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本运营机制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借鉴 |
§3.2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内在矛盾分析 |
§3.3构建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新模式 |
§3.4各级委托——代理链的产权实现形式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资本运营机构研究 |
§4.1组建(控股)集团公司几种渠道的比较 |
§4.2企业集团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 |
§4.3企业集团运行可靠性及其控制原理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资本运营方式研究 |
§5.1资本运营的起点——授权经营 |
§5.2资本运营的具体方式阐释 |
§5.3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资本运营监管研究 |
§6.1国有资本运营监督管理体系 |
§6.2国有资本运营监管的架构 |
§6.3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资本运营的博弈关系研究 |
§7.1国有资本运营博弈分析原理 |
§7.2国有资本运营博弈关系的构成分析 |
§7.3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全文工作总结 |
§8.2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近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企业规模扩张:从现实购并转向虚拟购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 田政武. 苏州大学, 2009(11)
- [3]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 潘鸿.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6)
- [4]创业视角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D]. 苗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5]企业并购整合研究[D]. 杨洁. 吉林大学, 2004(04)
- [6]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 杨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7]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D]. 丁君风. 河海大学, 2004(04)
- [8]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 郑建平. 复旦大学, 2003(03)
- [9]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 程玉春. 四川大学, 2003(01)
- [10]国有资本运营研究[D]. 朱孔生. 天津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