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澳门汇率制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磊[1](2019)在《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国际金融制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国际国内双层博弈等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制裁特征和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法律体系、实施体系、制裁目标以及传导机制等,厘清了关于国际金融制裁的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合法性与有效性、道义性与有效性等几对关系,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发现,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国际金融制裁的决议具有最高的国际合法性。而美国等国实施的次级金融制裁违反了国际法上的国家管辖原则,不符合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不具备国际合法性。在有效性研究方面,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制裁仍具有“工具”特性。本文从国际金融制裁的目标入手,以国际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视角将国际金融制裁分为经济打击阶段、经济压力转化为政治压力阶段以及谈判妥协三个阶段。根据对各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制裁效果的因素包括制裁发起国与被制裁国经济规模对比、被制裁国对制裁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制裁强度、国际组织的支持、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被制裁国获胜联盟的规模、领导层换届的制度安排、制裁目标的高低、被制裁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发起国可以提供的“胡萝卜”的数量等10个变量。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制裁在给被制裁国施加巨大经济打击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多边合作,争取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支持,提高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同时促进被制裁国国内政治分化,并在谈判阶段适度降低目标,让渡部分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妥协,只有这样国际金融制裁才更有可能实现目标。本文选取对伊朗(2002-2016)和俄罗斯(2014-2019)的制裁案例对理论部分进行检验。本文认为,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同时转变对国际金融制裁的认识。本文第一章从国际金融制裁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国际金融制裁的特征并尝试给出初步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第二章梳理了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三章研究了国际金融制裁的合法性,并重点从决策机构与程序、执行与监督机构、运行与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国际金融制裁的实施体系;第四章从制裁目标入手,以国际金融制裁传导机制为视角构建了研究国际金融制裁有效性的理论框架;第五章选取了对伊朗(2002-2016)和俄罗斯(2014-2019)的制裁案例进行研究并对理论部分进行检验;第六章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所遭受的经济金融制裁,提出新时期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同时转变对国际金融制裁的认识。
新华社[2](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
林博[3](2018)在《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中认为近年来,政策制定更关注民生,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研究者的努力方向。如何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更加多样化成为重要选项之一。优化家庭资产配置,提高家庭资产收益水平是提高人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资产管理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特征和影响机制的研究成为重要方向,也是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宏观政策制定更贴近民生,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全局趋势外,逐渐注重对微观家庭的影响,而微观家庭的行为变化最终反馈到宏观经济中。经济政策制定者更加考虑民生和居民财富的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同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结构和金融改革对家庭资产选择具有影响作用,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同样要考虑其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具备微观基础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成为热点方向。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金融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家庭金融研究,开始关注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外部环境变化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发生的改变,这使得微观家庭金融研究更加具有宏观视角。本文基于家庭金融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试图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和调整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探讨这一影响的机制和途径,进而横向拓展到对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特点的讨论。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基础,本文提出以下核心观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经济预期和背景风险是两个主要的影响途径,受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的家庭留守成员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核心观点的分析、实证研究和阐述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首先沿着研究框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寻找文献和理论支撑;其次通过趋势研究和时间序列实证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和冲击;再次通过微观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经济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之后通过微观家庭追踪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检验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其金融资产配置受到政策变动的差异化影响;然后通过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下家庭留守成员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得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在时序上具有相互关联波动趋势,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和股票基金配置意愿此消彼长且受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影响。(2)在政策影响下的家庭经济预期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有负向影响,而对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配置有正向影响。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和对货币中介指标的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差异化影响,考虑到家庭持有差异化预期,发现背景风险因素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教育程度和理财规划对于预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接受理财规划会促进悲观预期的家庭有更多配置风险资产的可能。(3)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水平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动,体现在引发背景风险差异的变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程度的变动上。不同背景风险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在受到货币政策冲击下,金融资产选择出现差异,面临背景风险较低的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货币效应较低。此外,通过房产税征收试点的案例分析,发现以房产税征收为代表的财税政策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着影响。(4)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群体,家庭留守成员对其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留守家庭成员会降低流动人口居民家庭对风险资产的配置,增加对无风险资产的配置,留守家庭成员越多这种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发现,财富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的交易和预防性动机可能是留守家庭成员影响金融资产选择的深层次因素。此外,具有长期和较为稳定的劳务合同会增加流动居民家庭在同等留守家庭成员情况下风险资产配置的比重,背景风险的降低会抵消留守人口的影响。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落脚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强调在经济政策调整下,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冲击下,家庭相应金融资产选择的改变。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在以往家庭金融研究中相对较少。第二,本文将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纳入分析和实证研究,利用央行这一每季度全国范围2万户居民的调查分析,有效地反映出金融资产选择意愿随政策和经济走势的变动情况。同时,基于国内主要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进行特征分析和结果报告,增加数据分析的可靠性。第三,本文将预期的影响和背景风险的影响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发现虽然存在共同影响因素和复杂机制,这两个方向的作用途径依然存在,为分析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框架性研究思路。第四,以往家庭金融研究大多利用横截面数据,而利用面板数据并观察时序上效应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应用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分析由于收入水平、财富、保障水平、房产等差异下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其金融资产配置的变动差异。第五,作为经济政策的延伸和深层次探讨,本文提到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调整下的相关问题,对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在2.92亿人群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展开探讨。
林伟明[4](2011)在《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地探讨了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问题,并尝试将信心的角度纳入本文中,综合诠释香港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来回顾十四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发展与港人对经济的信心,从而探讨回归后香港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历史地位。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外部”的信心问题,从机遇论、中心论到边缘论,再到当下的发展,正好反映出香港在回归后因经济起伏而带来的对中国内地(外部)的信心体现:有信心为中国内地带来繁荣失去信心担心中国内地的发展中被边缘化有信心能够与中国内地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内部的制度问题,也就是讨论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地位的发展。如果说,回归后一大段日子的经济发展过程反映了香港对中国内地经济而引起的信心问题,而“金融海啸”后的联系汇率制度讨论则是反映香港对美国、中国经济发展信心逆转时所带出的问题,也就是香港应如何发展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如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联系汇率制度在1983年产生的历程,及其后的运作与发展,再解释联系汇率制度如何稳定香港这种属外向型经济体系的发展。也就是说,香港自1997年回归中国后,就算经历过往各种金融及政治冲击,能有效抵御及免受因外围负面因素而造成大幅度汇率波动,制度依然保障香港长期经济安稳发展,对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接着,本文讨论香港在1997年回归前后的一段期间,中国内地不同地方:如中西部、江西、西部、湖北、湖南、云南、广西及福建等地对香港有着不同的期许。重点是香港在回归前已是一个基础建设良好、经济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及服务业达世界一流标准的腹地,内地期望通过这多项的优点带动当地的经贸发展,如提升生产效能及效率、完善营运管理、改善人才素质、强化服务业标准及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不过,接踵而来的厄运,如1997年10月的“金融风暴”、2001年的“911”事件及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事件令香港的经济持续下跌,并失去发展的动力。相反,中国内地的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增长。香港在2003年经济及贸易环境最恶劣的一刻时,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施以援手,以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个人游”等方案协助及刺激香港经济复苏,令香港重拾经济上升的动力。但同时带来香港一些问题。第一、香港人在过去经济建设成就上的骄傲顿时消失,令信心出现危机;及第二、担心中国内地的高速发展令香港被边缘化。在经贸发展的同时,中国及香港政府均要面对及处理此等问题,以免破坏社会和谐及稳定,这是中央人民政府不愿意看见的。因此,中国在协助香港经济发展时,多给予香港人有着发挥过去不屈不挠的精神,积极参与香港本地以至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重拾信心能与中国内地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好景不常,当香港经济稍有起色的时候,2008年又因美国房地产的次按问题而导致的“金融海啸”,对香港的经济带来冲击。美国为要挽救疲弱的经济,史无前例地大量“印银纸”,令美元币值持续下跌,触发大量热钱流入香港并推高资产价格,在逐利的诱因下,加速了资产泡沫的风险,再加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少论者认为这样会导致通货膨胀升温,影响了普罗大众的生活及增加了营商的成本。因此,不少论者关注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应否改变或废除,又有不少论者提议香港应实施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不过,通过笔者的验证与分析及综合不同经济学家的意见后,联系汇率制度和通货膨胀并无直接的关系。反之,联系汇率制度有利于港元币值稳定,亦即是确保营商环境的稳定。因此,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暂不可行,原因是人民币现时仍未能自由兑换。更何况美国自“金融海啸”后仍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无必要改变。最重要的是要稳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经济及贸易层面必要确保稳定,就必先要稳守现存行之有效的联系汇率制度。“金融海啸”后,世界的新经济秩序正在重组,在众多掘起的经济实力国家之中,中国的表现最佳最强。因此,中国可利用这次历史性的机遇,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既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能有效稳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的领导地位,香港人就应该发挥一如既往在金融业的专业所长,配合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并作出积极的贡献。也就是说,香港应办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角色,作为人民币“走出去”的桥梁。与此同时,香港自身亦必须创造条件,自行强化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中介职能,能有效地维持在国际间的领导地位。
邱翠[5](2010)在《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视点出发,从欧元成功的示范效应、东亚货币合作的困难和中华区“一国四币”的现状提出了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设想。然后将已有的货币一体化的理论文献进行归纳,为货币一体化设定了两种检验,一是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检验,包括成本—收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经济冲击相关性检验。二是对货币一体化时机的判断,主要是从两岸四地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融合程度层面上来思考。检验结果认为: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收益大于成本,尤其是内地和香港之间,不仅面对经济冲击时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从市场融合度来看,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在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上保持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表现出了很高的市场融合度。综合经济层面的因素,人民币和港币、澳门币之间的一体化应该可以提上日程。另一方面,虽然从检验结果来看,台湾与内地之间的一体化条件不如内地与港澳之间的成熟,但是两岸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最后,参照欧元的发展历程,本文为两岸四地设计了货币一体化的循序渐进的实现模式。
李军睿[6](2009)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日益清晰地意识到一国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支付货币中的影响力对一国经济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为了抗击金融风险,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政府应努力加强同东亚各国间的金融和经济合作。同时,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低水平的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无法使东亚地区摆脱主导货币缺失的矛盾,为了减少汇率的持续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中国应从长远着手制定较为具体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逐渐摆脱对以美元为代表的外部主导货币的严重依赖,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挑战性工作。自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来,先后出现了多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货币,产生了三种货币国际化的成功模式,分别是英镑模式、美元模式和欧元模式。在总结已有货币国际化成功经验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首先实现人民币周边化,由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再由区域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可预见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大体可分为4个具体实施步骤。建立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保障;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强人民币区域影响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能够培育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经济基础;而积极推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牛凯龙[7](2009)在《基于历史视角的(货币)经济区研究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次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货币)经济区以及基于(货币)经济区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与次序。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促使人民币尽快登上国际经济舞台的中心,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复和代价,促使其成为继英镑和美元之后的第三个国际主导货币。为此,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货币)经济区发展史及其货币成果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构想。本文注重以史为鉴,强调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尝试以一种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全球主要经济区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在主导国际货币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对主要(货币)经济区的成败经验进行总结,对中国经济区的形成条件与制约因素、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次序等进行综合研究,为中国经济区的构建以及人民币崛起为全球主导货币进行前导性战略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经济区形成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具有超强的有效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和人均财富总量都很丰沛;二是具有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优势;三是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和超强的制度纠错能力;四是具有有利的地缘政治优势;五是要维持体系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六是要有政治智慧和系统战略规划。2.国际主导货币的形成是一个曲折过程,既需要满足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还需要重大历史事件创造历史契机,也需要做出系统规划和战略安排。基于历史视角,国际主导货币的崛起具有以下规律:一是主权货币在全球主导地位的形成需要依托一个强大的紧密经济区;二是货币主导地位与经济主导地位存在显着的不同步性,路径依赖的因素不容忽视;三是主导货币地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综合经济实力,其中需求因素的影响大于供给因素。3.构建中国经济区应重点借鉴美国经济区“以内部统一大市场扩展”的成功经验,实施“一体两翼多环”的层次推进战略,坚持以“两岸四地”为中心的统一大市场为“体”,以构建内地统一大市场为战略支点稳步扩展,以东部沿海为中心由内而外向两侧延伸,向西构建中亚经济带,向南北构建西太平洋经济带,两翼既是中国能源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中国大市场的扩展。中国经济区构建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尽管中国的相对优势日趋显着,但是一旦出现重大战略失误,优势将不复存在。4.“特里芬难题”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主要矛盾,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能是信用本位制度,并通过国际主导货币的多元化解决“特里芬难题”,通过可置信的威胁破解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多元国际货币的“囚徒困境”。5.人民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应以构建紧密的中国经济区为基础,在战略上应始终坚持以内为主的稳步推进战略。以“内”为主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指的是中国内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条件;第二层指得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以首先取得中国经济区内主导货币职能为基本策略。在国际化次序上,应坚持多重三步走的协同推进,通过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人民币作为美元影子货币的国际共识,借助美元的历史地位登上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
陈亚娟[8](2010)在《中国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的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汇率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旅游业涵盖消费者食宿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涉及国家间大量游客的流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旅游业在汇率变动影响下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这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对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模式提出了挑战。研究中国旅游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下的发展策略,为今后制定旅游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所在。论文首先选取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出入境旅游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由于汇率制度改革时间尚短、升值过程平缓、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等原因,这一阶段出入境旅游受汇率变动影响的规律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由市场调节的汇率机制,未来汇率变动对旅游业的影响可能难以避免。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恐难以应对未来汇率变动等复杂的经济环境。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两个层面,包括行业发展法律规范不健全、发展模式落后、企业应对风险能力弱、国际化程度低等。最后,本文针对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其它国家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保障、行业指导和企业经营三个方面提出若干具体的对策建议。
梁咏[9](2009)在《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所涉及的法律保障制度问题。随着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利益显着增加。为了更好地保障中国投资者乃至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利益,必须就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适时予以完善。本文中将中国投资者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对海外投资、中国投资者、法律保障制度和海外投资中的基本法律关系等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并对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活动的现状、特点、理论和法律风险等做了介绍和分析。第二章分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三个层面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进行评述。在评述法律渊源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针对法律保障制度中所保障的投资、所保障的中国投资者、所保障的范围和所保障的救济机制等关键性问题,通过研读文本规定、分析国际投资仲裁实践等多种方式,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将视野从具体问题扩展到全局,作出相关结论。本文认为,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本身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和风险,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选取若干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尽管中国加入或签署的多边协定和双边协定以及国内法中有不少涉及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问题的规定,但是,其中很多规定是从中国作为投资东道国的角度出发的,对中国作为投资者母国的关注度不够。本文从中国作为投资者母国的视角出发,强调中国政府应对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投资中的利益予以高度重视,认为应从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国内法等三个层面对法律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尤其应关注对双边协定的完善。完善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利益,首先要明确法律保障制度所保障的海外投资、中国投资者和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本文探讨的海外投资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对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直接投资,不包括仅购买有价证券或债券工具而无意控制或管理投资事业的间接投资。本文探讨的中国投资者仅指中国内地投资者(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本文探讨的法律保障制度仅包括中国政府层面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对投资者层面的风险防范和权益保障进行安排。在明确基本概念和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后,本文对法律保障制度所保障的投资、所保障的中国投资者、所保障的范围和所保障的救济机制等四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投资活动的周期为内在主线,将所保障的范围划分为投资准入、投资运营和投资退出等三阶段,针对法律保障制度在三个阶段所保障的不同内容,分别对投资准入、投资待遇、资金转移和征收及国有化问题展开讨论。本文认为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和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作为海外投资救济机制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对海外投资利益的根本保障。既有的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的规定反映出,中国目前对保障海外投资的利益的关注度还不够。在现行的规定中,尚存在一些规定的“模糊”和“重叠”,这些会带来法律适用中的分歧和困难。中国投资者尚未使用过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对海外投资进行相关救济,因此,中国对这些机制的实践经验有限,同时中国对ICSID仲裁庭对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发展也未予以足够重视。结合目前的法律的规定和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国需要从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等层面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尤其应重视完善双边协定。中国应高度关注海外投资中的利益,以更积极的姿态来完善相关规定,同时兼顾中国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利益和需求,区分不同的国家,区分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尽量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对中国投资者予以保护,并实现有效监管。
陈曦[10](2009)在《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步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一国四币”的局面,CEPA签署后大陆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被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层面,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两岸关系在2008年实现“大三通”后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并为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促使两岸经济必然要进一步融合,以应对危机的挑战;这些都为中国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现实基础,且货币一体化将有助于中国实现统一,促成人民币国际化和是中国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战略平台,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多个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考察了中国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经济基础,即两岸三地间的经贸往来现状,与港澳台三地的汇率制度演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下,中国货币一体化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互关系,通过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两岸三地目前并不构成最优货币区,在参考、借鉴了国际区域货币一体化和东西德货币统一的经验后,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货币一体化的复合模式,即人民币与港澳币以美元化形式,而人民币与新台币间则采用欧元模式,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货币一体化的阶段,最后货币统一进程则依据现实情况,可采用以人民币或创建新货币为统一货币。本文贡献有以下几点:第一,目前全面涉及“两岸四币”、且论述货币一体化模式与步骤的文献基本上没有,本文首次提出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应是复合模式,并对此做了相应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开拓性;第二,本文首次提出以欧元形式,从经济一体化起步逐渐发展到货币一体化阶段,从而实现人民币与新台币的一体化;第三,首次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当前国际现实,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角度来解释中国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新世纪澳门汇率制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澳门汇率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四、研究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金融制裁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定义 |
一、国际金融制裁主要特征 |
二、国际金融制裁内涵界定及外延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主要手段 |
一、冻结或没收资产 |
二、财政制裁 |
三、制裁对方的银行体系 |
四、切断国际结算通道 |
五、次级金融制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冷战期间金融制裁作为全面制裁一部分且手段比较单一 |
第二节 冷战后金融制裁逐渐发展成为“聪明制裁”的核心内容 |
一、对全面制裁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反思 |
二、转向“聪明制裁”的实践探索——“三大进程” |
三、金融制裁逐渐成为“聪明制裁”的核心手段 |
第三节 进入21世纪金融制裁体系逐步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金融制裁合法性与实施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合法性研究 |
一、法律体系 |
二、合法性研究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实施体系研究 |
一、决策机构与程序 |
二、执行与监督机构 |
三、运行机制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金融制裁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传导机制视角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制裁目标 |
一、信号目标 |
二、政治目标 |
三、安全目标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 |
一、经济打击阶段 |
二、转化为政治强制压力阶段 |
三、谈判妥协阶段 |
四、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金融制裁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伊朗核制裁(2002-2016) |
一、美国对伊朗制裁历史(1979-2001) |
二、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金融制裁(2002-2016) |
三、国际社会对伊朗核制裁的传导机制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美欧对俄罗斯的国际金融制裁(2014-2019) |
一、美欧对俄罗斯制裁的导火索——乌克兰危机 |
二、美欧对俄罗斯的国际金融制裁及影响 |
三、美欧对俄罗斯制裁的传导机制分析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金融制裁与中国 |
第一节 中国从被制裁到适度参与多边制裁 |
一、新中国成立后所遭受的经济金融制裁 |
二、冷战期间中国有限参与多边制裁 |
三、进入21世纪适度参与多边制裁 |
四、谨慎(威胁)实施单边经济制裁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制裁 |
一、中国要做好防御国际金融制裁准备 |
二、新时代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三、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原则 |
四、中国实施国际金融制裁的准备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2)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〇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〇年 |
一九九一年 |
一九九二年 |
一九九三年 |
一九九四年 |
一九九五年 |
一九九六年 |
一九九七年 |
一九九八年 |
一九九九年 |
二〇〇〇年 |
二〇〇一年 |
二〇〇二年 |
二〇〇三年 |
二〇〇四年 |
二〇〇五年 |
二〇〇六年 |
二〇〇七年 |
二〇〇八年 |
二〇〇九年 |
二〇一〇年 |
二〇一一年 |
二〇一二年 |
二〇一三年 |
二〇一四年 |
二〇一五年 |
二〇一六年 |
二〇一七年 |
二〇一八年 |
(3)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庭金融成为新兴研究热点 |
1.1.2 家庭金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特色与创新点 |
1.3.3 研究不足之处 |
1.4 论文主体结构 |
1.4.1 每章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和理论综述 |
2.1 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特征 |
2.2 货币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2.2.3 利率变动的影响 |
2.3 财政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3.1 财政支出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2 税收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3 社会保障制度和居民金融资产选择 |
2.4 宏观经济政策对居民资产选择影响机制 |
2.4.1 预期影响机制 |
2.4.2 背景风险影响机制 |
2.5 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差异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2.5.1 城乡二元结构下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 |
2.5.2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和收入差距 |
2.5.3 区域差异的影响 |
2.5.4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文理论基础概述 |
2.7.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理论 |
2.7.2 政策传导与金融市场理论 |
2.7.3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2.7.4 家庭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理论 |
2.7.5 预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 |
2.7.6 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金融背景风险理论 |
2.7.7 流动人口预防动机和消费抑制理论 |
2.7.8 “新二元结构”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1 引言 |
3.2 政策调整与家庭资产选择意愿 |
3.2.1 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 |
3.2.2 政策变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2.3 研究假设 |
3.3 政策变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 |
3.3.1 趋势分析和数据统计描述 |
3.3.2 模型设定 |
3.3.3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3.3.4 货币、财政变量和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协整分析 |
3.3.5 货币、财政变量冲击的结构VAR模型 |
3.4 政策冲击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波动性分析 |
3.4.1 多元GARCH模型构建 |
3.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模型估计方法 |
3.4.3 货币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4 财政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5 不同经济运行期间居民的资产选择 |
3.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中介效应 |
3.5.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3.5.2 变量选取 |
3.5.3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3.5.4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期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4.1 引言 |
4.2 宏观经济政策和家庭预期 |
4.2.1 宏观经济走势和家庭预期偏差 |
4.2.2 货币、财政政策对家庭预期的影响 |
4.2.3 研究假设 |
4.3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4.3.3 对比分析 |
4.3.4 家庭预期变量选择 |
4.3.5 计量模型设定 |
4.3.6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 |
4.4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家庭预期因素和家庭特征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2 家庭预期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回归结果分析 |
4.4.3 内生性处理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因子分析构建经济预期综合指标 |
4.5.1 因子分析 |
4.5.2 预期因子的差异化影响 |
4.5.3 预期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PSM分析 |
4.6 家庭差异化预期下背景风险的影响 |
4.6.1 差异化预期下收入水平的影响 |
4.6.2 差异化预期下房产的影响 |
4.6.3 差异化预期下健康和保险的影响 |
4.7 预期和教育水平、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1 预期和教育水平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2 预期和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调整、背景风险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5.1 引言 |
5.2 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1 货币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2 财政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3 研究假设 |
5.3 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应用 |
5.3.1 数据和变量说明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模型和估计方法选取 |
5.3.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货币政策调整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双重差分法研究 |
5.4.1 差分模型介绍和假定条件 |
5.4.2 货币政策松紧时间段界定 |
5.4.3 DID模型的设定与变量定义 |
5.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
5.4.5 实证结果分析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财政政策冲击的DID模型检验——以房产税试点为例 |
5.5.1 房产税试点政策冲击DID模型设定 |
5.5.2 变量定义和模型假定条件的满足 |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政策、留守成员和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 |
6.1 引言 |
6.2 城乡二元结构和流动人口家庭特征 |
6.2.1 流动人口和城乡二元结构 |
6.2.2 城乡二元结构和留守人口 |
6.2.3 研究假设 |
6.3 家庭留守成员对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6.3.1 描述性统计和模型构建 |
6.3.2 Tobit模型及回归结果 |
6.3.3 内生性处理 |
6.3.4 不同组别之间差异化影响 |
6.3.5 金融资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和结论 |
6.4.1 无风险金融资产 |
6.4.2 倾向得分匹配(PSM) |
6.5 背景风险差异下留守成员的影响 |
6.5.1 劳动收入水平 |
6.5.2 劳务合同性质 |
6.5.3 健康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形索引 |
表格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香港回归与经济发展及地位变迁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分析法 |
1.2.2 历史研究法 |
1.3 理论架构与论文章节结构 |
1.4 可能创新的地方与研究难点 |
1.4.1 可能创新的地方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文献概览:联系汇率制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
2.1 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简介 |
2.1.1 联系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 |
2.1.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的重要性 |
2.1.3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
2.1.4 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局限性 |
2.1.5 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 |
2.1.6 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与发展困境 |
2.1.7 变更联系汇率制度的早期讨论 |
2.2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理论探讨 |
2.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
2.2.2 保持及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元素 |
2.3 联系汇率制度对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 |
2.3.1 联系汇率制度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系 |
2.3.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心中再造的影响 |
第三章 回归前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论 |
3.1 香港回归机遇论 |
3.1.1 香港回归,对香港来说,是一种机遇 |
3.1.2 香港回归,对中国内地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
3.1.3 香港回归,对亚洲与世界来说,是一种机遇 |
3.2 回归前后,中国各地对香港的期许 |
3.2.1 中西部 |
3.2.2 江西 |
3.2.3 西部 |
3.2.4 湖北 |
3.2.5 湖南 |
3.2.6 云南 |
3.2.7 广西 |
3.2.8 福建 |
3.3 小结:万千期盼下的机遇 |
第四章 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冲击 |
4.1 金融风暴 |
4.2 主权回归 |
4.2.1 高度自治 |
4.2.2 经济考验与支持 |
4.3 CEPA 与香港经济发展 |
4.3.1 专家眼中的CEPA 对香港有何“帮助” |
4.3.2 CEPA 对香港的实质好处 |
4.4 香港经济边缘论 |
第五章 “金融海啸”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冲击与影响 |
5.1 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的经济发展 |
5.1.1 联系汇率制度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
5.1.2 联系汇率制度与物价稳定缺乏弹性可能使香港陷入经济发展困境 |
5.1.3 联系汇率制度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影响民生及增加营商成本 |
5.1.4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
5.1.5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5.2 “金融海啸”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冲击和影响 |
5.2.1 贸易方面 |
5.2.2 政治及经济方面 |
5.2.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
5.3 联系汇率制度与稳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联系汇率制度“不经意地”产生及被表扬 |
5.3.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定作用 |
5.3.3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再造的正面影响 |
5.4 回归后人民币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 |
5.4.1 回归后人民币在港发展过程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
5.4.2 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挂钩货币的可能性 |
5.5 人民币应尽早国际化 |
小结: 以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梁为目标 |
第六章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再造 |
6.1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挑战与机遇 |
6.2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与再造 |
6.2.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持续发展要素 |
6.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模型验证 |
6.2.3 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定义 |
6.2.4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再造 |
小结: 抓紧机遇,创造独特性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 |
(5)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2 港澳台现行的货币汇率制度分析 |
2.1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分析 |
2.2 澳门联系汇率制度分析 |
2.3 台湾汇率制度分析 |
3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标准的设定及检验 |
3.1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检验标准设定 |
3.2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检验 |
3.3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市场融合度检验 |
4 结论 |
4.1 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启示 |
4.2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
1.2.2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
1.2.3 人民币国际化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条件 |
1.2.4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论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货币国际化的经验研究 |
2.1 英镑国际化路径研究 |
2.1.1 金本位制度的内涵和国际金本位制的发展 |
2.1.2 英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
2.1.3 英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4 小结 |
2.2 美元国际化路径研究 |
2.2.1 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的比较 |
2.2.2 美元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
2.2.3 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小结 |
2.3 从马克到欧元——货币国际化的新思路 |
2.3.1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提出及欧元的构想 |
2.3.2 欧洲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
2.3.3 欧洲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4 小结 |
第3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其条件 |
3.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3.1.1 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媒介的状况 |
3.1.2 人民币作为国际记账单位的状况 |
3.1.3 人民币作为国际价值储藏手段的状况 |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比较优势分析 |
3.2.1 人民币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
3.2.2 贸易的区域优势 |
3.2.3 中国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地位 |
3.2.4 充足的外汇储备 |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约束条件 |
3.3.1 内在约束条件 |
3.3.2 外在约束条件 |
3.4 小结 |
第4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构想 |
4.1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原则与思路 |
4.1.1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2 从人民币的周边化到区域化 |
4.1.3 从人民币的区域化到国际化 |
4.2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步骤 |
4.2.1 建立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 |
4.2.2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 |
4.2.3 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
4.2.4 积极推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 |
第5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规划 |
5.1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总体设计 |
5.1.1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
5.1.2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基本定位 |
5.1.3 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 |
5.2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点选取 |
5.2.1 上海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条件分析 |
5.2.2 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条件分析 |
5.2.3 香港和上海之间的综合比较 |
5.3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风险控制 |
5.3.1 人民币离岸市场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5.3.2 人民币离岸市场风险控制措施 |
第6章 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基础 |
6.1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现状 |
6.2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
6.2.1 坚持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核心化原则 |
6.2.2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基本目标 |
6.3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模型分析 |
6.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6.3.2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
6.4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方案 |
6.4.1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步骤 |
6.4.2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措施 |
第7章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
7.1 OCA 指数模型 |
7.1.1 OCA 指数方法的介绍 |
7.1.2 OCA 指数模型的变量选取 |
7.1.3 OCA 指数模型的建立 |
7.2 东亚区域 OCA 指数的计算和评价 |
7.2.1 以中国和美国为核心的东亚 OCA 指数比较 |
7.2.2 以中国和日本为核心的东亚 OCA 指数比较 |
7.2.3 东盟内部 OCA 指数 |
7.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路径构想 |
7.3.1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的指导思想 |
7.3.2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推进层次 |
7.3.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7)基于历史视角的(货币)经济区研究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次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4 文章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文章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阐述与评析 |
2.1.1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2 地缘政治理论 |
2.1.3 依附论 |
2.1.4 最适度货币区 |
2.1.5 制度变迁与动态一致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早期的研究及主要观点 |
2.2.2 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 |
2.2.3 关于美元霸权的政治经济分析 |
2.2.4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 |
第三章 主要经济区及其货币地位的历史考察(一) |
第一节 早期中国经济区的形成与银本位制确立 |
3.1.1 朝贡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经济影响 |
3.1.2 明朝银本位的形成、隆庆开放与白银贸易 |
3.1.3 古中国经济区形成发展与银本位制确立的启示 |
第二节 战前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贸易与自由市场力量的推动 |
3.2.1 金融革命、自由贸易与英帝国经济区(殖民体系)的形成 |
3.2.2 大国崛起、地缘政治与美国经济区的形成 |
第四章 主要经济区及其货币地位的历史考察(二) |
第一节 战后经济区的新发展:国家利益与国家战略的推动 |
4.1.1 战后美国经济区发展以及美元霸权的形成与强化 |
4.1.2 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欧盟经济区 |
4.1.3 冷战与前苏联经济区(经互会)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区梦想与日元国际化尝试 |
4.2.1 日本构建东亚经济区的尝试 |
4.2.2 贸易立国与日元国际化历程 |
4.2.3 日本构建东亚经济区以及日元国际化的教训 |
第三节 货币崛起的主导因素:基于经济区发展历的总结 |
4.3.1 核心经济区形成的历史经验 |
4.3.2 国际主导货币形成的历史经验 |
第五章 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中国经济区战略设想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的外部环境:条件逐步具备 |
5.1.1 亚洲经济体具有建立经济区的内在动力 |
5.1.2 亚洲经济区主导之争:东盟、日本和中国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区的内部条件:机遇与挑战并存 |
5.2.1 有利因素: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
5.2.2 不利因素:内部结构性失衡矛盾日益突出 |
第三节 构建中国经济区的战略设想与实施次序 |
5.3.1 中国经济区的战略设想:“一体两翼多环”层次推进 |
5.3.2 中国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次序:以内地统一大市场为支点的稳步扩张 |
第六章 基于中国经济区的人民币国际化次序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初步具备国际货币雏形 |
6.1.1 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回顾 |
6.1.2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展望:美元前景与主导货币多元化 |
6.2.1 特里芬难题的再思考: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动力 |
6.2.2 国际主导货币多元化:美元、欧元、人民币的竞争均衡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次序选择:以内为主的稳步推进战略 |
6.3.1 人民币国际化次序设计:多重三步走的协同推进 |
6.3.2 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影子储备货币为基准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历与主要成果 |
(8)中国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汇率变动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特点分析 |
2.1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分析 |
2.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 |
2.1.2 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 |
2.1.3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未来趋势 |
2.2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影响 |
2.2.1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的影响 |
2.2.2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境旅游产品选择的影响 |
2.2.3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境旅游影响的特点 |
2.3 汇率变动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 |
2.3.1 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 |
2.3.2 汇率变动对入境旅游客源结构的影响 |
2.3.3 汇率变动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 |
2.3.4 汇率变动对中国入境旅游影响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存在的问题 |
3.1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1 旅游业发展法律保障的缺失 |
3.1.2 旅游外汇收支管理 |
3.1.3 行业发展模式难以应对风险 |
3.2 旅游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
3.2.1 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
3.2.2 企业经营国际化水平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可采取的对策 |
4.1 政府及行业协会可采取的对策 |
4.1.1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 |
4.1.2 适度鼓励出境游缓解货币升值压力 |
4.1.3 加强对汇率变动的研究与预警 |
4.1.4 加强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及推广 |
4.1.5 积极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4.2 旅游企业可采取的对策 |
4.2.1 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机制 |
4.2.2 充分利用财务手段灵活经营 |
4.2.3 构建跨国经营集团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学术概述 |
一、国内外主要研究状况 |
二、本文的研究创新 |
注释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法律关系界定 |
一、海外投资概念界定 |
二、中国投资者概念界定 |
三、法律保障制度概念界定 |
四、海外投资中的基本法律关系 |
第二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活动变迁 |
一、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1979—1986) |
二、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成长阶段(1987—1990) |
三、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起飞阶段(1991—2001) |
四、中国投资者跨国经营的加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
第三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 |
一、投资规模扩大,增势明显 |
二、投资地域相对集中 |
三、投资行业多元化和重点化 |
四、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 |
五、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发展迅猛 |
六、部分投资项目对海外投资中风险准备不足 |
第四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问题研究 |
一、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理论研究 |
二、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动因研究 |
第五节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风险研究 |
一、风险的一般定义 |
二、海外投资中的风险范畴 |
三、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案风险评析 |
注释 |
第二章 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之法律渊源 |
第一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多边协定法律渊源 |
一、区域性协定 |
二、全球性协定 |
第二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双边协定法律渊源 |
一、中外BIT |
二、内地—香港CEPA和内地—澳门CEPA |
三、中外DTT |
四、内地—香港和内地—澳门的税收安排 |
第三节 法律保障制度之国内法渊源 |
一、海外投资宏观政策 |
二、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法律制度 |
三、海外投资外汇管理制度 |
四、海外投资税收管理制度 |
五、海外投资金融管理制度 |
六、国有资产海外投资管理制度 |
七、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八、海外投资监管制度 |
九、其他配套政策和制度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一、关于多边协定的分析与思考 |
二、关于双边协定的分析与思考 |
三、关于国内法规定的分析与思考 |
注释 |
第三章 保障的投资之研究 |
第一节 投资定义的基本问题 |
一、投资定义及其发展 |
二、中国加入的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的定义 |
三、投资的特殊形态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对投资定义的发展 |
一、对投资定义作扩张解释的ICSID仲裁裁决研究 |
二、对投资定义作限制解释的ICSID仲裁裁决研究 |
第三节 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定义的规定 |
一、主要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 |
二、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的具体适用 |
第四节 国内法中关于投资定义的规定 |
一、现行国内法中的投资定义 |
二、国内法中投资定义特点的评介 |
第五节 分析与思考 |
一、关于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对投资定义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
二、关于中外BIT中的投资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三、关于国内法中的投资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注释 |
第四章 保障的中国投资者之研究 |
第一节 投资者定义 |
一、多边协定中的投资者定义 |
二、中外BIT中的投资者定义 |
三、国内法中的投资者定义 |
第二节 国有企业之法律研究 |
一、国有企业之法律涵义 |
二、ICSID投资仲裁实践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者主体的认定 |
三、《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国有企业的规定 |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定对国有企业问题的影响 |
五、中航油案对国有企业认定的影响 |
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第三节 投资者的中国属性研究 |
一、多边协定中对投资者国别属性的要求 |
二、ICSID仲裁实践对国籍判定的发展 |
三、中外BIT中对投资者中国属性的认定标准 |
四、国内法中对投资者中国国籍认定标准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一、关于投资者定义的分析与思考 |
二、关于完善基于商业目的活动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
三、关于投资者的中国属性认定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
注释 |
第五章 保障的范围之研究 |
第一节 投资准入保障之研究 |
一、投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内容 |
二、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三、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四、国内法中关于投资准入的规定 |
第二节 投资待遇保障之研究 |
一、投资待遇概念及其变迁 |
二、多边协定中关于投资待遇的规定 |
三、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关于投资待遇的发展 |
四、中外BIT中关于投资待遇的规定 |
第三节 投资退出保障之研究 |
一、资金转移保障之研究 |
二、征收和国有化保障之研究 |
第四节 分析与思考 |
一、关于投资准入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二、关于投资待遇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三、关于投资退出保障的分析与思考 |
注释 |
第六章 保障的救济机制之研究 |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研究 |
一、多边协定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 |
二、中外BIT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 |
三、国内法中关于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规定和实践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
一、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概论 |
二、中外BIT中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 |
三、其他国际投资仲裁机制与ICSID机制的比较 |
四、最惠国待遇条款对争端解决事项扩张适用的研究 |
五、中外BIT中全面接受ICSID管辖权的研究 |
六、运用外交保护制度解决投资争端中的研究 |
第三节 分析与思考 |
一、完善中国海外投资保险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
二、完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步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主要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五、本文创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的概念 |
第二节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回顾与评述 |
一、早期的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
一、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收益—成本分析 |
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 |
三、三大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借鉴 |
四、演化博弈论的解释 |
第二节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经济基础分析 |
第一节 内地与港澳台三地的经贸往来分析 |
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往来分析 |
二、中国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往来分析 |
三、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经贸往来分析 |
第二节 港澳台三地的汇率制度考察 |
一、香港地区汇率制度的考察 |
二、澳门地区汇率制度的考察 |
三、台湾地区汇率制度的考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互关系 |
第一节 东亚货币合作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 |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二节 中国货币一体化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互关系 |
一、中国在东亚的角色及人民币的地位 |
二、中国货币一体化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SVAR模型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型分析与数据说明 |
一、模型概述 |
二、数据的选择和变量的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一、经济冲击的相关性 |
二、方差分解分析 |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论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 |
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一、世界三大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模式比较与借鉴 |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货币一体化模式与借鉴 |
三、两德货币统一的模式与借鉴 |
第二节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 |
一、货币一体化的分类 |
二、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步骤安排 |
第一节 人民币、港币及澳门元的货币一体化 |
一、人民币与港币、澳门元一体化的步骤 |
二、人民币、港币与澳门元的货币一体化具体内容与措施 |
第二节 人民币与新台币的货币一体化 |
一、人民币与新台币一体化的步骤 |
三、两岸货币一体化的具体内容与措施 |
第三节 四币一体化的初步构想 |
一、四币一本化的步骤 |
二、四币一体化的具体内容与措施 |
第四节 小结 |
总结 |
附表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新世纪澳门汇率制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国际金融制裁研究[D]. 朱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1)
- [2]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J]. 新华社. 中国经济周刊, 2018(50)
- [3]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D]. 林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4]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D]. 林伟明. 苏州大学, 2011(06)
- [5]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研究[D]. 邱翠.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6]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 李军睿. 吉林大学, 2009(07)
- [7]基于历史视角的(货币)经济区研究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次序[D]. 牛凯龙. 天津财经大学, 2009(06)
- [8]中国旅游业应对汇率变动影响的对策分析[D]. 陈亚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9]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 梁咏. 复旦大学, 2009(04)
- [10]中国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步骤研究[D]. 陈曦. 厦门大学, 2009(11)
标签: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