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1)在《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标本,到原代培养的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群落分析,最终到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检测,三个层次、不同角度来解析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抑制作用。1、通过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2、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完善其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研究。3、探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药物处理后,细胞膜机械性能变化及药物对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分子力的改变进行解析。方法:1、(1)回顾性纳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信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2、药物处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1)CCK-8实验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2)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运动迁移能力的改变;(3)RT-PCR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3、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药物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前后,单细胞机械特性及配体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力的变化。结果:1、(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形状、肿瘤原发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分级、手术治疗方式、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均未影响患者预后,还需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对临床预后进行精确评估。2、(1)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减弱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2)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在药物处理作用下降低,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凋亡比例增高(p<0.05);联合用药凋亡比例较单独用药差异显着(p<0.05)。3、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扫描,分别得到GIST单细胞偏差图、高度图及三维成像图,利用纳米压痕测定抗癌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杨氏模量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IST细胞硬度变小,趋于凋亡,即药物达到一定的疗效。同时利用修饰有EGF的探针测量药物作用下EGF与间质瘤细胞表面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都可以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3、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可以通过影响GIST细胞的机械特性及EGFR通路中细胞膜表面配体与受体的分子结合力而发挥药效,深化对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膜表面机械特性及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从而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孟美玲[2](2020)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证实的46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集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理资料(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像、Ki-67指数)、CT征象(部位、大小、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钙化、溃疡)。将Ki-67指数分为Ki-67≤5%和>5%两组;根据肿瘤病理大小、核分裂像计数、肿瘤部位及有无肿瘤破裂将GIST患者分为极低、低、中、高危组。利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1)对不同Ki-67组别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边界、轮廓、坏死或囊变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05、0.446、0.328、0.326,P<0.05);生长方式、密度、溃疡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Ki-67指数相关性较弱(r=0.173、0.259、0.177,P<0.05);钙化与Ki-67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肿瘤大小>4.65cm(OR=1.163,95%CI=1.055-1.282,P<0.05)和边界不清(OR=3.701,95%CI=2.185-6.269,P<0.001)是区别Ki-67≤5%和>5%组的有效指标。(3)对不同Ki-67组别的危险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Ki-67指数与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象、肿瘤部位、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0.383、0.508、0.143、0.481,P<0.05)。(4)对不同危险分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809、0.336、0.551、0.495、0.353、0.373、0.539,P<0.05);溃疡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危险分层相关性较弱(r=0.216,P<0.05);钙化、性别与危险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直径>4.65cm、边界不清是判断Ki-67指数>5%的独立危险因素。(2)Ki-67指数与危险度分级、核分裂象、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反映Ki-67指数可作为评估GIST危险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3)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与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GIST的危险度分级。
王新滨[3](2020)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的方式为电话、住院复查以及门诊复查,辅助检查胃镜、EUS、增强CT、MRI等,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核分裂像、NIH危险度分级、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是否靶向治疗、Ki-67增值指数等进行分析,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16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2.64)岁,年龄<59岁患者102例,年龄≥59岁患者135例。2.发病位置:GIST患者发病位置胃部160(67.51%)例;十二指肠12(5.06%)例;空回肠43(18.14%)例;结直肠3(1.27%)例;胃肠以外部位19(8.0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腹痛212(89.45%)例;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部不适症状197(83.12%)例;腹部包块42(17.72%)例;消化道出血39(16.46%)例;无症状常规体检11(4.65%)例;其他16(6.75%)例。3.GIST临床病例特征:GIST患者首次治疗肿瘤直径:≤2cm,60(25.32%)例;>2cm≤5cm,76(32.07%)例;>5cm≤10cm,58(24.47%)例;>10cm,43(18.14%)例。核分裂象≤5个/50HPF 167(70.47%)例;6-10个/50HPF 27(11.39%)例;>10个/50HPF 43(18.14%)例。4.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患者41(17.30%)例;上皮样细胞型患者172(72.57%)例;混合型患者24(10.13%)例。Ki-67指数:其中<10%患者174(73.42%)例;10%-20%患者42(17.72%)例;>20%患者21(8.86%)例。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患者225(94.94%)例;CD34阳性患者201(84.81%)例;DOG-1阳性患者231(97.47%)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GIST基因突变检验,c-kit基因突变患者13(72.22%)例,其中9外显子突变2例,11外显子突变5例,13外显子突变3例,17外显子突变2例,18外显子突变1例;PDGFRA突变患者2(11.11%)例;野生型患者3(16.67%)例。根据NIH分级,极低危患者51(21.52%)例;低危患者82(34.60%)例;中危患者40(16.88%)例,高危患者64(27.00%)例。5.患者术前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8例(20.25%),未服用189例(79.75%)。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24.47%),未使用179例(75.53%)。其中术后复发患者共有43例,其中胃复发患者27(62.79%)例;小肠复发患者11(25.58%)例;胃肠道外复发患者5(11.63%)例。43例患者复发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共有23例(53.49%),单纯手术治疗8例(18.60%),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9例(20.93%),3例(6.98%)患者拒绝接受二次治疗。6.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患者生存时间截止为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日期.共有208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结论:1.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胃肠间质瘤发病位置多发生于胃、其次小肠,结直肠少见。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核分裂象、肿瘤直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胃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证肿瘤不破裂,且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中高危复发可能或已发生转移者,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沈艳莹[4](2020)在《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当今治疗模式下,两者对于评价GIST患者预后的价值,寻找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更为精确的指标;同时探讨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到2018年12月1163例GIST病例,对所有病例采用PCR扩增和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了KIT基因9、11、13、17外显子和PDGFRA基因的12、18外显子,根据基因突变累及的不同基因、外显子以及密码子,分为12种不同基因突变亚型,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了比较。(2)收集我院2002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部分GIST病例共291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Dystrophin表达水平,分析Dystrophin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3)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到2019年9月的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以及11例和散发性多发性GIST十分相像的转移性GIST,比较了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类型以及预后特点。并将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与同期的1066例单发性GIST的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1)我们将1163例GIST分为12类亚型,分别为:野生型、PDGFRA基因杂合性突变、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3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7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仅累及1个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点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重复突变。通过比较这12种基因突变类型在不同危险度GIST中的分布频率,可以将其进一步归类为3组:第一组包括两种突变类型,分别是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第二组是包括三种突变类型,分别是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其余类型包括了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仅累及1个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点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重复突变、KIT基因13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7外显子杂合性突变、PDGFRA基因杂合性突变以及野生型GIST归为第三组。第一组突变类型中转移性GIST和高危型GIST最多,而第三组突变类型中转移性GIST和高危型GIST最少,第二组居中,其差异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低危组GIST中,肿瘤部位位于直肠以及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缺失突变并且缺失突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密码子的GIST具有较短的无病生存期,(P<0.001)。在经过手术完整切除以及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高危组GIST中,第一组基因突变类型即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和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的GIST患者复发率最高,第二组基因突变类型即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但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的GIST的复发率其次,而第三组即其他类型的基因突变的GIST的复发率最低。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表明对于无病生存期,这样的基因分组是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而对于总生存期,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是不良预后因素,并且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41)。(2)在291例GIST组织中,有234例GIST呈Dystrophin阳性表达,包括31例强阳性表达及203例弱阳性表达,57例GIST呈Dystrophin阴性表达。在NIH危险度分级评价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的GIST肿瘤中,Dystrophin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3%、7.4%、11.1%及27.4%。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GIST的危险度增加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初次就诊时即为转移性或播散性GIST中,Dystrophin的阴性表达率高达81.3%。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经过手术完整切除加术后辅助治疗的高危GIST患者,Dystrophin阴性表达的GIST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Dystrophin阳性表达的GIST患者,其中无病生存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78),总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P=0.018)。并且Dystrophin阴性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3)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和1066例同期的单发性GIST相比,散发性多发性GIST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常见,好发于胃。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病灶通常比较小,核分裂指数低,危险度分级低(P均<0.05)。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多个病灶均携带有不同的KIT或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在本次研究的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散发性多发性GIST复发。而在11例和散发性多发性GIST十分相像的转移性GIST中,同一病人的多个病灶的基因表型相同,并且有一致的组织学特征和高核分裂指数。【结论】(1)进一步细分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对于评估GIST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特别应仔细评估具有KIT外显子11纯合性突变及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的GIST,虽然这两种突变发生率很低(分别为4.1%和1.3%),但具有这些突变的GIST患者即使接受了完整手术治疗以及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后复发率仍然很高,预后很差,需要我们加强密切随访和警示,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2)Dystrophin蛋白阴性表达可以作为评价经过手术完整切除加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高危GIST患者的总生存期的预后标记物,并且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GIST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发生转移机制之一。(3)散发性多发性GIST是十分罕见的,但其患者的预后并不比具有同样危险度、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的单发性GIST患者的差,提示多个肿瘤病灶可能并不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当散发性多发性GIST与转移性GIST难以区分时,同一患者的多个病灶存在不同的KIT/PDGFRA基因突变模式,支持肿瘤为多发性,而多个病灶组织学特征一致并且具有高核分裂指数则提示肿瘤为转移性。
刘秋雨[5](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赵丹[6](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郑伟军[7](2019)在《不同转移方式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不同转移方式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其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肝转移或腹盆腔种植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肝转移组(41例)及腹盆腔种植转移组(53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并对患者肿瘤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方法,研究两组不同转移方式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及临床病理差异性。结果:共94例患者入组,其中肝转移组41例,腹盆腔转移组53例。1.相关性分析显示,与肝转移组相比较,腹盆腔种植转移组肿瘤直径更大(P<0.01)、肿瘤外生型生长方式例数较多(P<0.05)、肿瘤细胞浆膜侵犯例数较多(P<0.05),术中发现腹水患者比例大于肝转移组(P<0.01)。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10cm(P=0.009)、术中合并腹水(P=0.023)是腹盆腔种植转移危险因素。2.免疫组化分析,与腹盆腔种植转移组相比较,肝转移组患者肿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阳性率较高(73.1%VS 58.5%),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阳性率较高(63.4%VS 49.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阳性率较高(69.4%VS 62.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入组94例患者总生存期分析,肿瘤直径>10cm组总体生存期较肿瘤直径≤10cm组短(P=0.021),核分裂象>10/50HPF组总体生存期较核分裂象≤10/50HPF短(P=0.010)。9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50个月,肝转移组与腹盆腔种植转移组总体生存期比较,肝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58个月,腹盆腔种植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47个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直径更大、外生型生长方式、浆膜侵犯以及合并腹水与腹盆腔种植转移相关;肿瘤直径>10cm、合并腹水是腹盆腔种植转移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是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不良预后因素,肝转移组与腹盆腔种植组总体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李波[8](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张因子(VEGF)与E-钙素(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学S-P法对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切片VGEF和E-cadherin进行检测,观察二者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及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肿瘤直径、核分裂数的关系。所有结果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EGF和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32.50%,两者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VEGF、E-cadherin在极低和低危险组,中高危组组间和直径≤2cm、直径2.15cm及直径>5cm组间以及核分裂数<5/50HPF、核分裂数≥5/50HPF组间表达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危险度增高及肿瘤直径的增大,VEGF的高表达率随之升高,而E-cadherin阳性率反之降低,在相关性分析中,VGEF、E-cadherin成负相关(P<0.0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上调和E-钙素(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行为密切相关,VEGF和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的联合检测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的评判及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蒋伟明[9](2019)在《胃肠间质瘤中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由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患者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以致不能通过简单的良恶性来区分,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原发可切除GIST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系统具有很多种,目前主要以NIH2008年改良版GIST危险度分级系统为评估方法,但该危险度分级系统并非完全精确,这就促使我们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以对胃肠间质瘤临床预后进行更精确的评估。本研究通过收集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回顾性纳入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外科自2007年01月至2015年12期间收治的21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1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Ki-67增殖指数在GIST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1、胃肠间质瘤患者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危险度、desm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大小(r=0.286)、核分裂象(r=0.378)、危险度分级(r=0.405)之间呈正相关;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性别、年龄、DOG-1、CD117、CD34、SAM、S-1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10例的GIST患者,术后随访率为87.1%,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全组患者死亡34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83.8%。Ki-67<5%与Ki-67≥5%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和74.4%,二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2.07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和Ki-6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Ki-67和是否服用靶向药是影响全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3.此外进行分层分析,当将这些病人进行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像进行分层,Ki-67仍然具有预后作用。特别在中高危患者人群中,具有Ki-67≥5%的5年生存率比Ki-67<5%要低,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区别更高危患者,以制定更合理的靶向治疗和随访方案。结论: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间质瘤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危险度、desmin相关。Ki-67增殖指数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特别在中高危GIST患者中,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区别更高危患者,制定更合理的靶向治疗和随访方案。
吕苏珍[10](2018)在《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CT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CT征象的临床诊断价值,采取和临床病理结果相对照的方法,对二者加以对比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甘肃省天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诊断和手术病理诊断确诊。29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CT扫描,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协同阅片,观察本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位置、是否转移等。对比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同时对比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CT征象区别。结果显示,本组29例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诊断可以看到细胞主要形态为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均是单发病灶,其中有9例为恶性肿瘤,20例为良性肿瘤。CT扫描后有26例确诊为胃肠间质瘤,诊断符合率为89.66%(26/29),观察肿瘤位置可见有12例位于肠道,其中4例位于小肠系膜,2例位于回肠,6例位于十二指肠。另外14例位于胃部,肿瘤直径0.5~22.5 cm,平均(6.0±1.0)cm。对比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CT征象发现,恶性肿瘤合并淋巴结或脏器转移、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密度不均匀、病灶边缘模糊或分叶、发生位置在肠道、肿瘤直径>5 cm的所占比例显着大于良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CT扫描具有图像清晰、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且很少被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所影响。CT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很高的符合率,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为及早进行相应的治疗提供依据。因此,CT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二、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免疫组化检测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特征 |
3.1.1 性别、年龄 |
3.1.2 发生部位 |
3.2 病理特征 |
3.2.1 大体检查 |
3.2.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
3.3 免疫组化检测 |
3.3.1 HE染色 |
3.3.2 免疫组化检测 |
3.4 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
3.4.1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3.4.2 Ki-67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
3.5 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3.6 生存曲线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代细胞培养 |
2.3.2 免疫荧光 |
2.3.3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5 CCK-8实验 |
2.3.6 划痕实验 |
2.3.7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
2.3.8 cDNA合成 |
2.3.9 实时定量PCR |
2.3.10 凋亡实验 |
2.4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原代培养 |
3.2 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细胞CD117蛋白的表达 |
3.3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分析 |
3.4 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抑制情况 |
3.5 划痕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
3.6 Transwell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
3.7 qRT-PCR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 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诱导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及分子结合力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杨氏模量 |
2.4 探针功能化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纳米级成像 |
3.2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测量 |
3.3 探针功能化结果验证 |
3.4 EGF与EGFR分子间作用力测量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胃肠道间质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学相关机械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资料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 |
2 CT征象 |
3 Ki-67 增殖指数与GIST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4 GIST的 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
5 GIST的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6 CT征象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致谢 |
(3)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患者分组 |
3.3 随访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发病位置 |
4.1.4 临床症状特征 |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
4.2.1 肿瘤大小 |
4.2.2 核分裂象 |
4.2.3 KI-67 指数 |
4.2.4 组织形态 |
4.2.5 免疫组化 |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
4.4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
4.5 术前靶向药物治疗 |
4.6 术后靶向药物治疗 |
4.7 术后复发 |
4.8 复发后治疗 |
4.9 随访 |
4.10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4.10.1 预后单因素分析 |
4.10.2 预后多因素分析 |
4.11 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4.11.1 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
4.11.2 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散发性多发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线索及其预后特点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不同转移方式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材料 |
2.1 组织标本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免疫组化 |
3.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4.评估参数 |
5.随访方法 |
6.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两组患者术前首发症状相关性分析 |
2.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 |
3.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
4.腹盆腔种植转移临床病理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5.TGFβ1/MMP-9/VEGF-C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比较 |
6.两组患者术后单因素生存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资料与分组方法 |
结果 |
1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E-cadherin的表达情况 |
2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的表达与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胃肠道间质瘤中E-cadherin的表达与GIST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讨论 |
1 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 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3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和 E-cadherin表达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9)胃肠间质瘤中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
1.3 临床随访 |
1.4 结果判读 |
1.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2.1 Ki-67 增殖指数与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 |
2.1.1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 |
2.1.2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
2.1.3 Ki-67 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
2.2 生存预后 |
2.3 临床病理因素患者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2.4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2.5 两组患者不同分层情况与生存率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CT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CT检查方法: |
1.2.2 图像分析: |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CT表现 |
2.2 CT征象对比 |
2.3 临床病理 |
3 讨论 |
四、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 王文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D]. 孟美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3]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新滨. 吉林大学, 2020(08)
- [4]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 沈艳莹.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6]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不同转移方式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D]. 郑伟军.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李波. 青岛大学, 2019(02)
- [9]胃肠间质瘤中Ki-6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D]. 蒋伟明.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CT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J]. 吕苏珍.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