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翁凯,赵晓健,杜守礼,尚颖[1](2021)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二叠纪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新疆东天山中北部的卡拉塔格地区广泛出露一套二叠纪陆相火山熔岩,本次对其采集的玄武岩和英安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年代学研究获得2个英安岩样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7.5±1.5)Ma和(296.7±1.7)Ma,代表了英安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玄武岩为碱性系列,具有高Al2O3质量分数和Na2O/K2O值,低TFeO、Cr质量分数和Mg#值的特征;微量元素Yb标准化的Ta、La和Nb值指示该区玄武质岩浆起源于富集型地幔;低La/Ba值,(Th/Nb)N>1,Nb/La<1,表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岩石圈物质的混染;样品w(Zr)>100×10-6,Zr/Y>5,显示大陆板内玄武岩特征。英安岩为钙碱性系列,富硅铝,Rb、Ba、Th、U、Zr等元素质量分数较高,Ti、Nb、Ta、Sr、P等元素质量分数较低,明显不同于玄武岩元素分布特征,却与地壳元素分布相似;εHf(t)值(5.4~14.7)为正,表明英安岩源区为新生地壳;w(Rb)-w(Y+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其形成于大陆伸展环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卡拉塔格早二叠世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为天山石炭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裂谷火山作用的组成部分,限定了该区古亚洲洋闭合于早二叠世之前。
杜尚泽[2](2021)在《新疆东天山彩珠山自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认为彩珠山自然铜矿床位于新疆鄯善县东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聚合部位的阿奇山-雅满苏岛弧,与十里坡、长城山自然铜矿床以及红云滩、铁岭、双龙山、黑尖山、雅满苏等铁铜(金)矿床共同构成了东天山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成矿带的南亚带。前人已对该成矿带内十里坡、长城山等自然铜矿床以及黑尖山、雅满苏等铁铜(金)矿床进行了许多的地质研究工作,但彩珠山自然铜矿床自2015年发现以来,其研究工作甚少。本文在查明了彩珠山自然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铜同位素分析为手段,对彩珠山自然铜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以下认识: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下部的玄武岩段是彩珠山自然铜矿床重要赋矿层位,该组为一套基性到酸性火山熔岩、中酸性火山凝灰岩组合,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反映了由挤压到拉伸转换过程中陆缘弧火山岩特征。彩珠山铜矿体形态呈透镜状、放射状脉状产出,地表上长120~150m,矿体视厚度2.1~25.6m,铜品位0.15%~22.38%,伴生金、银,金品位为1.16g/t,银品位为70.3g/t,空间上伴生锰铁矿化、同城黝帘石型铅矿床及银矿床。矿石矿物有自然铜、赤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孔雀石、氯铜矿、磁铁矿、钛铁矿和硬锰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绿纤石、阳起石、纤闪石、绢云母、葡萄石、方解石、硬石膏、高岭土。矿石结构有不规则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斑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有团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星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及皮壳状构造。蚀变类型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硅化、绿纤石化、葡萄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镜下观察到碎裂状石榴子石、透辉石和部分透闪石、方解石形成于自然铜矿化之前,代表了原生硫化物矿床的产物。与自然铜矿化密切相关的绿帘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局部穿切了二叠系的红柳沟组地层,这一特征反映了本矿床应形成于二叠纪。镜下观察表明自然铜有2种产出状态,一种为豆粒状产出于硅酸盐矿物中与辉铜矿伴生;另一种呈脉状或块状产于硅酸盐矿物之间,与赤铜矿伴生。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自然铜和钛铁矿、磁铁矿等分布上与硅酸盐矿物伴生;自然铜内部是由更多细小的球状自然铜组成的,自然铜的形成与辉铜矿有关;球状自然铜边部形成富S带;块状自然铜包裹辉铜矿和硅酸盐矿物,S集中于自然铜边部或硅酸盐矿物中。这些特征均表明彩珠山自然铜矿床中自然铜和辉铜矿均来自原生铜硫化物,铜硫化物中S逐渐向外析出形成自然铜。镜下观察表明,赤铜矿常分布于脉状或块状自然铜周边,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赤铜矿形成时有Si O2、Ca SO4、Ca Cl2和K元素等物质参入,伴随着硅化、钾化和硬石膏化蚀变。这说明在石英、钾长石和卤化物等参入下,自然铜形成了赤铜矿,斜长石和钾长石等发生了分解形成了硬石膏和钾化现象,局部赤铜矿转变为氯铜矿。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彩珠山自然铜含Cu量在92%~99%之间,含有Ag、Au、Mn、Fe、Co、Ni、Pb、Hg、Bi、Sb、Cr,局部含Ag量为69.47%,形成Cu-Ag-Hg合金;局部原始含铜硫化物形成自然铜时,因含有Ag、Fe、Mn、Co等元素,继承硫化物的形态呈蓝灰色调;辉铜矿含Cu量为74.51%~81.15%,含S量为16.42%~20.86%,其中还含有Mn、Fe、Co、Ni、Zn、Pb、Ag、Cr元素。自然铜和辉铜矿中的微量元素一致性,说明了自然铜与辉铜矿等硫化物之间的成因联系,与镜下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赤铜矿含Cu量为84.21%~89.15%,含O量为11.02%~22.34%,还含有Fe、Mn、Au、Ag、Co、Ni、Pb、Ca、Cl、S;氯铜矿沿着赤铜矿的裂隙和颗粒之间交代赤铜矿,赤铜矿Cl/S比值0.15~81.75,具有富Cl特征,说明赤铜矿的形成与富Cl的卤水有关。钛铁矿和磁铁矿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含有Mn O、V2O5、Mg O、Al2O3、Cr2O3、Co O、Ni O。彩珠山自然铜矿床铜同位素组成为0.55‰~0.61‰,与VMS型矿床铜同位素组成接近。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彩珠山自然铜矿区非矿化体比矿化体更加富S。因此在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彩珠山铜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彩珠山自然铜矿化与该带内VMS矿床相关。结合成矿时代、蚀变特征和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彩珠山自然铜矿床中的赤铜矿和氯铜矿的形成过程,与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内IOCG型铁铜矿床具有相似的特征,可能与矿带内的铁铜金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因此,本文认为东天山晚石炭世末期大洋板片向南侧中天山地块下俯冲,形成了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带内产出有雅满苏组VMS型矿床;二叠纪侵入体作为热源,以石英作为缓冲剂,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经海相火山岩中VMS矿体,熔融作用使铜硫化物中大量的S向外析出,形成辉铜矿和自然铜;流体携带成矿物质至IOCG型矿床赤铁矿-磁铁矿氧化还原界面,自然铜被氧化为赤铜矿,硅酸盐物质和卤水的加入使长石等硅酸盐矿物形成了硬石膏、硅化和高岭土化,使赤铜矿形成氯铜矿。Fe、Mn形成了矿区内铁锰矿化蚀变带;Au、Ag在局部有利地段形成了金矿点和银矿点。
马志杰,柴凤梅,许强奋,王雯,毛启贵,祁冬梅[3](2021)在《东天山卡拉塔格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发现的地质意义》文中指出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内古生代火山岩地层时代一直存在争议,其北部卡拉塔格地区核部火山岩尤为复杂。本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在该区识别出一套晚石炭世(299.6±2.1 Ma)流纹岩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流纹岩具有高SiO2(75.83%~77.96%)、低Al2O3(10.41%~11.94%)和TiO2(0.30%~0.34%)含量,富钠贫钾(Na2O/K2O=52~215),莱特碱度率(A.R.)为2.84~3.28,属钙碱性低钾系列岩石;所有岩石显示轻微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La/Yb)N=2.12~2.43、亏损髙场强元素Nb、Ta和Ti,并呈现Eu负异常(Eu/Eu*=0.64~0.82),与俯冲相关的钙碱性岛弧岩浆岩特征相似。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流纹岩是北天山洋向北俯冲过程中岩浆活动的产物,晚石炭世北天山洋尚未闭合。本研究成果为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岩浆活动时限和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王鑫,邓小华,张静,杨利亚,何西恒,许骏,廖震,王洋,张岩[4](2021)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硫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矿床产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而呈脉状;成矿过程包括早、中和晚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细脉为标志;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中低温蚀变组合为特征。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1.9‰~3.6‰之间,平均为1.2‰,其中黄铁矿δ34S值为-1.1‰~3.6‰(平均值1.3‰),黄铜矿δ34S值为-1.9‰~1.6‰(平均值0.5‰),闪锌矿δ34S值为2.0‰~3.5‰(平均值2.8‰)。从早到晚,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显示逐渐降低的特点,表明成矿过程中硫源发生了变化或成矿流体系统性质有所改变,由与石英斑岩有关的矿化过渡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红石矿床地质与流体特征与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一致,应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胡博[5](2020)在《新疆哈密市月牙湾镁铁质岩体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月牙湾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的东天山南缘卡拉塔格地区,大地构造单元隶属吐哈盆地南缘头苏泉-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的北带,位于东天山成矿带内。研究区地质条件复杂,受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影响,是该区成矿的有利地区。本文以镁铁质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区域地质调查,从而进行系统采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再结合前人资料,对该地区岩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讨论岩浆来源、构造环境演化以及形成时代,从而得出与月牙湾镁铁质岩体成因相关的结论。月牙湾镁铁质岩体侵入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第二岩性段(D1d2)地层中,岩体的形成与构造紧密相关。岩体中岩石组合主要为橄榄辉长岩、橄长岩、辉长岩、斜长岩,少量苏长岩,横向上呈向北东基性程度较低的单向演化趋势;垂向上表现基性程度增加的趋势。依据岩体中各岩相之间的接触关系,判断各岩相由早到晚侵入顺序为:橄长岩相、辉长岩相→橄榄辉长岩相→斜长岩相→苏长岩相。初步判断月牙湾具有同源多阶段连续演化侵位特征,认为月牙湾镁铁质杂岩体区内至少存在三阶段镁铁质岩浆活动:第一阶段以镁铁质岩浆喷发活动为主;第二阶段以镁铁质岩浆侵入及熔离分异活动为主;第三阶段形成细粒斜长岩、苏长岩。月牙湾镁铁质杂岩体主量元素显示所有样品Si O2含量为42.98%~53.66%,均属超基性-中基性岩类。Y1、Y2岩体中岩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各种岩石具有相同的元素配分曲线,显着的Th、Nb、Ta负异常。但两个杂岩体岩石的高场强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值具有明显差异,这意味着二者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同化混染程度不同。Y1岩体中岩石稀土元素总量均较低,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正铕异常;Y2岩体中岩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铕异常不明显,Y1、Y2岩体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明显,而轻稀土元素之间、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弱。月牙湾Y1、Y2镁铁质岩体的岩浆来源相同,均来自上地幔,并在地幔源区受到俯冲板片脱水而形成的流体交代作用,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受到下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同时存在辉石、橄榄石及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但Y1、Y2镁铁质岩体岩浆遭受同化混染程度不同。本次挑选月牙湾Y1岩体橄榄辉长岩中锆石进行U-Pb锆石测年,测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88±2.5Ma(MSWD=0.85),代表了岩体的结晶年龄,为二叠世(早期)。与同时期东天山镁铁质岩体的形成背景一致,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后碰撞陆内伸展环境。
刘孜,卜鹏,毛启贵,王洋,饶昌荣[6](2019)在《新疆哈密红石铜矿区300m中段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新疆哈密红石铜矿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为浅成低温热液脉型铜矿床。在矿床深部300m中段开展1∶100原生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选择Ag、Cu、Mo、Zn、As、Sb、Hg、Au、Pb、W、Ba、Bi、Sn等13种元素进行测试分析,查明与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预测成矿有利地段。研究通过R型因子分析,识别Sb-Hg-As-Au前缘晕指示元素组合、Ag-Cu-Mo-Zn近矿晕指示元素组合、Ba-Bi尾晕指示元素组合,以及Se-Zn-Pb等元素共同代表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活动阶段,显示出该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征;依据C. B.格里戈良分带指数原理,建立(Sb×Hg)D/(Ba×Bi)D矿体定量预测指标,并结合矿化-蚀变特征,圈定1处成矿有利重点地段和1处成矿有利一般地段,分别为300m中段25线~19线成矿热液角砾岩筒的深部或周边,以及300m中段13线~7线1、6、9号脉矿(化)带的深部和周边;验证孔ZKY2101揭露了角砾岩筒深部的矿化情况,取得良好效果。
龙灵利,王京彬,王玉往,方同辉,毛启贵,高一菡,赵路通,高立明[7](2017)在《东天山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黄铁矿化(次)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潜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岛弧带中,区内普遍发育黄铁矿化流纹岩类。该类岩石主要由(次)流纹岩、少量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英安岩组成,均为偏铝质钙碱性岩石,具高硅特征(Si O2=69.51%95.81%);稀土总量不高(ΣREE=9.53×10-686.40×10-6),轻重稀土分异较弱((La/Yb)N=0.4129.4),铕多具负异常(δEu=0.291.91),显示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型配分模式的地球化学特征;轻微富集Rb、Ba、K等大离子元素,明显亏损Nb、Ta、Sr、P、Ti,表现出弧岩浆的特征;正的εNd(t)值(+2.98+10.61)、分布范围较广的(87Sr/86Sr)i(0.7030530.712568)值表明岩浆源区主要来自地幔,且有地壳物质的混染。获得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次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39.9±4.8Ma、439±7Ma。综合研究表明,该岩类可能为早志留世古亚洲洋向北俯冲至准噶尔板块之下形成的火山-次火山岩。黄铁矿化(次)流纹岩与红石-梅岭热液脉状矿床存在成因联系,该岩类同源深成岩体可能为红石-梅岭脉状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同时,它们是卡拉塔格矿集区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毛启贵,王京彬,方同辉,于明杰,孙燕[8](2017)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中泥盆世玉带斑岩铜(金)矿发现的地质找矿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东天山玉带斑岩铜(金)矿床产于卡拉塔格西段,其含矿围岩是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大南湖组(D1d)含生物碎屑灰岩的碎屑沉积岩,矿体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体内及与围岩接触带,以石英-硫化物细网脉状矿化为主,矿石矿物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及少量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矿区发育Cu-Au-Ag-Mo-Pb-Zn-As-Sb-Hg-Ba元素异常。矿床蚀变(>5km2)包括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水白云母化、高龄土化等蚀变类型,以含矿斑岩为中心向外可划分出钾(钠)化-绢云母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水云母+高岭土)-黄铁矿带和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围岩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玉带斑岩铜矿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91Ma),有别于土屋斑岩铜矿带,扩大了卡拉塔格地区及区域找矿空间。
于明杰,王京彬,毛启贵,方同辉,张锐[9](2016)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的古生代卡拉塔格隆起带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中段的火山盆地中,赋存于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中,矿体由细脉浸染状(M1)和热液脉状(M2)的铜矿体组成。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测温分析、成分分析及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梅岭矿床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个体较小,气相分数较小;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7238℃,w(Na Cleq)为2.4%9.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成矿压力为6.860.6 MPa,成矿深度约为0.22.0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并含有少量CH4、CO等还原性气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2-4占主导地位,成矿流体属H2O-Na Cl体系。成矿流体的δ18O水值为-5.75‰-2.61‰,δD值为-135.6‰-117.2‰,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和矿床地质特征显示,梅岭铜(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为矿床成因提供了成矿流体特征方面的证据,为该区成矿系统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明杰[10](2016)在《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作用》文中指出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吐哈盆地南缘的古生代卡拉塔格隆起带的核部,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中段的火山盆地中,赋存于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中,矿体主要由M1号矿体、M2号矿体和M12号矿体组成。梅岭矿床M2号矿体的绢云母39Ar-40Ar同位素年龄为264.7±5.7Ma,矿化蚀变英安玢岩的成岩时代为(317.4±2.6)Ma,M12号矿体的矿化蚀变英安斑岩的成岩时代为313.0±6.5Ma,下盘的紫红色英安岩的成岩时代为317.7±4.4Ma,限定了M12号矿体的成矿时代的下限。M1号矿体和M12号矿体的硫化物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99.2±2.9 Ma和301.0±3.8 Ma,确定梅岭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石炭纪末期。梅岭矿床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个体较小,气液比较小;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7238°C,盐度为2.4%9.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成矿压力为6.860.6 MPa,成矿深度约为0.22.0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成矿流体的δ18OH2O为-5.75‰-2.61‰,δD为-135.6‰-117.2‰,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梅岭矿床M1号矿体主要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为具弱还原性的富Cl流体,晚期成矿流体可能遭受了外来热液的混入。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元素对的比值变化表明,梅岭矿床应为岩浆热液成因,但其也受到火山作用叠加改造的影响。围岩δ34S的范围为1.4‰4.4‰,主要硫化物δ34S值的分布范围为-1.6‰4.8‰,表明S同位素来源可能为幔源硫和火山岩围岩的混合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出一定的幔源特征,为岩浆壳幔混合来源。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次的工作成果,建立了梅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模型。在总结区域成矿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此次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卡拉塔格矿集区和大南湖岛弧带内依据火山机构特征、构造特征、蚀变分带明显等特征是此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识。
二、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二叠纪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岩相学特征 |
3 测试方法 |
3.1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试 |
3.2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
3.3 主量、微量元素测试 |
4 测试结果 |
4.1 锆石U-Pb测年 |
4.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4.3 主量元素特征 |
4.4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5 讨论 |
5.1 地层时代 |
5.2 岩石成因 |
5.3 大地构造意义 |
6 结论 |
(2)新疆东天山彩珠山自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自然铜矿化研究现状 |
1.2.1 基维诺自然铜矿床 |
1.2.2 峨眉山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床 |
1.2.3 洋壳中的自然铜 |
1.2.4 与VMS矿床有关的自然铜 |
1.2.5 对IOCG型矿床的认识 |
1.2.6 新疆东天山自然铜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 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 |
2.1.2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 |
2.1.3 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 |
2.1.4 中天山地块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火山岩 |
2.2.2 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2.5 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的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 |
2.5.1 主量元素特征 |
2.5.2 微量元素特征 |
2.5.3 构造环境判别 |
第3章 矿床地质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岩浆岩 |
3.1.3 构造 |
3.2 矿化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3 蚀变特征 |
3.4 成矿阶段 |
3.5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矿石矿物成分及元素分布特征 |
4.1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扫描电镜测试方法及条件 |
4.2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 |
4.2.1 豆粒状、脉状自然铜特征 |
4.2.2 自然铜与硫化物组合特征 |
4.2.3 自然铜与赤铜矿组合特征 |
4.2.4 赤铜矿与硫化物、氯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组合 |
4.2.5 Fe和Ti及硅酸盐矿物组合 |
4.3 电子探针测试分析 |
4.3.1 样品采集 |
4.3.2 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及条件 |
4.4 电子探针测试结果 |
4.4.1 自然铜 |
4.4.2 辉铜矿 |
4.4.3 赤铜矿 |
4.4.4 氯铜矿 |
4.4.5 铜-银-汞合金 |
4.4.6 钛铁氧化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同位素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铜同位素测试结果 |
5.3 彩珠山自然铜矿床铜同位素分析 |
5.3.1 铜同位素研究 |
5.3.2 不同地质储库中的铜同位素组成 |
5.3.3 不同类型矿床铜同位素组成 |
5.4 自然铜矿床铜同位素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构造环境及成矿时代探讨 |
6.2 彩珠山自然铜矿床成因探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硫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矿床地质 |
3 样品及测试方法 |
4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硫同位素组成及分馏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探讨 |
6 结论 |
(5)新疆哈密市月牙湾镁铁质岩体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区位置交通、自然经济地理及景观概况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格架 |
2.1.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2.1.3 区域地层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变质岩 |
2.1.6 区域构造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第三章 镁铁质岩体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3.1 地质特征 |
3.1.1 Y1镁铁质杂岩体 |
3.1.2 Y2镁铁质杂岩体 |
3.2 岩石学特征 |
3.2.1 Y1镁铁质杂岩体 |
3.2.2 Y2镁铁质杂岩体 |
第四章 年代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 |
4.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锆石U-Pb年龄 |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章 讨论 |
6.1 构造背景 |
6.2 岩石成因 |
6.3 岩体形成阶段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疆哈密红石铜矿区300m中段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红石铜矿地质特征 |
2 300m中段原生晕特征 |
2.1 元素数据的分布 |
2.2 元素异常下限的确定 |
3 元素组合特征分析 |
3.1 R型因子分析 |
3.2 讨论 |
4 原生晕分带及成矿预测与评价 |
4.1 地质特征 |
4.2 原生晕分带特征 |
4.3 成矿预测与评价 |
4.4 钻孔验证情况 |
5 结论 |
(7)东天山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黄铁矿化(次)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潜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集区地质背景 3 分析方法 |
3.1 地球化学测试 |
3.2 锆石U-Pb测年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和稀土元素 |
4.2.3 Sr-Nd同位素 |
4.3 年代学研究 5 讨论 |
5.1 形成地质背景 |
5.2 与成矿的关系 6 结论 |
(8)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中泥盆世玉带斑岩铜(金)矿发现的地质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概况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建造及构造 |
3.2 矿区岩浆作用 |
3.3 围岩蚀变 |
3.4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体地质特征 |
5 地质和找矿意义 |
(9)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1 样品特征与测试方法 |
3.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3.4 流体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 |
3.5 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 |
4 讨论 |
4.1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和深度条件 |
4.2 成矿流体性质 |
4.3 成矿物质来源与演化 |
4.4 矿床成因初探 |
5 结论 |
(10)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火山岩研究 |
2.2.1 区域地层研究 |
2.2.2 区域火山地层研究 |
2.3 区域侵入岩特征 |
2.3.1 区域侵入岩分布特征 |
2.3.2 卡拉塔格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2.4 区域构造地质特征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地质特征 |
3.2.2 矿石矿物特征 |
3.2.3 蚀变分带特征 |
3.2.4 成矿阶段与成矿期次 |
4 成矿流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
4.2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分析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4.2.2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和深度条件 |
4.3 流体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5.1.2 测试分析方法 |
5.1.3 测试分析结果 |
5.2 稳定同位素分析 |
5.2.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5.2.2 硫同位素分析 |
5.2.3 铅同位素分析 |
6 成矿时代厘定 |
6.1 锆石U-Pb年龄 |
6.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1.2 锆石CL特征 |
6.1.3 分析方法 |
6.1.4 分析结果 |
6.2 绢云母Ar-Ar年龄 |
6.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2.2 分析方法 |
6.2.3 分析结果 |
6.3 硫化物Rb-Sr年龄 |
6.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3.2 分析方法 |
6.3.3 分析结果 |
6.4 成矿时代的厘定 |
7 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 |
7.1 成矿要素 |
7.2 成矿模型 |
7.3 找矿预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二叠纪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J]. 张雪,翁凯,赵晓健,杜守礼,尚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4)
- [2]新疆东天山彩珠山自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 杜尚泽.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东天山卡拉塔格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发现的地质意义[J]. 马志杰,柴凤梅,许强奋,王雯,毛启贵,祁冬梅. 地质科学, 2021(03)
- [4]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床硫同位素研究[J]. 王鑫,邓小华,张静,杨利亚,何西恒,许骏,廖震,王洋,张岩. 地质科学, 2021(03)
- [5]新疆哈密市月牙湾镁铁质岩体特征及成因分析[D]. 胡博. 长安大学, 2020(06)
- [6]新疆哈密红石铜矿区300m中段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J]. 刘孜,卜鹏,毛启贵,王洋,饶昌荣. 地质与勘探, 2019(05)
- [7]东天山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黄铁矿化(次)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潜在意义[J]. 龙灵利,王京彬,王玉往,方同辉,毛启贵,高一菡,赵路通,高立明. 岩石学报, 2017
- [8]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中泥盆世玉带斑岩铜(金)矿发现的地质找矿意义[J]. 毛启贵,王京彬,方同辉,于明杰,孙燕. 地质与勘探, 2017(01)
- [9]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 于明杰,王京彬,毛启贵,方同辉,张锐. 矿床地质, 2016(04)
- [10]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梅岭铜锌(金)矿床成矿作用[D]. 于明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