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资源系统及其主题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唐朝海[2](2020)在《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史迹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人们吸取精神文化的良田,同时也是遗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形势下,抗战史迹的利用应顺应体验经济时代发展潮流,游客在抗战史迹游览过程中的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类型、因素影响程度及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计算机辅助模拟发、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经济体验学、心理体验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以广州抗战史迹为研究对象,以公众体验为研究主体,提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研究结论显示:(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维度分为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2)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为4个基准层,9个次基准层以及31个评价因子。基准层权重排序: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次基准层权重排序:精神文化>环境空间>科技展示活动>景观元素>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表演活动>管理设施>自然条件。31个评价因子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抗战历史了解、空间类型、多媒体互动类型、遗址建筑与构筑物,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比最大。最后提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建立计算模型公式。通过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目前影响广州抗战史迹体验质量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五个提升策略,包括:(1)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2)景观体验提升策略;(3)活动体验提升策略;(4)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5)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本文研究最终得到四个方面成果,分别是(1)确定公众体验评价影响因素;(2)构建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3)公众体验评价体系实证及应用;(4)提出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郭咏嘉[3](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张琼[4](2020)在《主题公园的游客拥挤感知与其满意度间关系研究 ——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旅游目的地逐渐兴起、旅游投资持续增加、大型旅游节庆不断承办及旅游市场推行积极营销策略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各类火爆旅游场景的背后,是各大旅游目的地人山人海的游客壮景。这类“人挤人”的拥挤景区不仅对游客的体验质量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对景区设施和环境造成破坏,在极端情况下还会引致公共危机事件,产生不良结果。在各类景区中,主题公园是游客拥挤最常见的发生地,相比其它景区,其旅游活动空间呈点块状密集分散于有限的占地面积内,而遍布于其中的娱乐项目因瞬时承载量限度,势必造成游客拥挤。鉴于此,本文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的主题公园游客为目标对象,欲通过实证调研探索其游玩过程中感知的拥挤内容,以及这种拥挤感知对其主题公园满意度评价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掌握国内主题公园游客的拥挤感知维度,提升其满意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环境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概念,依托旅游研究视角,回顾了拥挤感知及满意度理论的概念与维度分类,并依循已有实证研究结论,建构了主题公园游客拥挤感知与满意度间关系模型。通过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有效的337份样本依次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拥挤感知的两个公因子分别为“人群拥挤因子”与“空间拥挤因子”;(2)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四个公因子分别为“体验满意度因子”、“服务满意度因子”、“园区设计满意度因子”及“设施满意度因子”;(3)主题公园游客的拥挤感知与其满意度关系假设部分成立,其中人群拥挤因子仅对“园区设计满意度因子”及“设施满意度因子”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而空间拥挤因子对所有四个满意度因子均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调研的相关结论,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郑州方特欢乐世界游客拥挤感知与满意度水平的建议。
张欣苗[5](2020)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提出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开发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课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建议加强地理实践,故研学旅行成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地理教学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为其顺利实施提供内容,若要开发各个地区特色研学旅行课程,其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关键,因此,研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内容研究,二为策略研究。主要研究问题:有哪些高中地理内容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内容进行开发?呼和浩特市哪些地理资源可以作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如何开发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提出了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教科书,提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主题40项,课题45项;第二,开发出呼和浩特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15处,其中自然地理类研学旅行课程资源5处,人文地理类研学旅行课程资源10处;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自己案例、实施自己案例,提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5条策略,包括:(1)开发宗旨: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为根本目的;(2)开发内容:以乡土地理资源为出发点;(3)开发方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结合当地乡土地理实际;(4)开发形式:主题——课题——任务单;(5)开发方案: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师生交流,修改完善;第四,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方案组成,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目标、主题与课题、课程安排、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总结反思、注意事项和研学任务单等10个组成部分;第五,设计了5个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呼和浩特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方案,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类。
张燕美[6](2020)在《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前进的步伐,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然而环境的恶化却发出了警告。显而易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绿化质量越来越重视,极度希望找到一条通向大自然和连接心灵的路,从而获得刺激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开始注重绿道的建设,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和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发达城市的绿道建设水平成效显着。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绿道建设未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注重城镇化的发展,并未从绿道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如何在设计道路的同时,更有效地构建绿道网络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海南省东方市为研究对象,深入规划绿道网络,同时对存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试图完善如何促进东方市绿道网路的规划与旅游资源的相互统一。本文借助绿道线路规划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案例研究、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东方市绿道线路规划展开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绿道的相关定义、特点、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并介绍了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其次,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典型绿道网络实践案例及指导意见。再次,对东方市城市市区、市区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等的绿道线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实地调查东方市现存绿道现状、现存旅游资源现状,以东方市旅游产业规划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绿道的各种功能,所有景区景点均以绿道连接,构成绿道网络;遵循规划原则,运用适宜性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并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并对旅游资源和绿道线路进行评分,同时根据绿道选线原则和上位规划确定发展节点以及绿道线路,分析东方市高程图、坡度图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拟设路线。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城区、乡野、生态区绿道网,并制定出东方市两轴绿道、八大组团以及特定的昌化江滨河绿道网络总图。
张筱蕾[7](2019)在《基于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研究 ——以永红村景区村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7年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力争将村庄建设成为A级景区,积极推进全省万村景区化工作。但部分景区村庄在建设中出现村庄资源的同质化开发,缺乏对村庄资源、经济、社会三者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导致景区村庄出现特色不突出、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现象,给村庄的旅游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响应政策,如何更好的因地制宜利用资源是景区村庄建设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着手,运用到景区村庄规划建设中,结合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希望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承载力上对景区村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三个承载力的可发展容量,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升发展为目标而进行一系列规划设计,从而提升解决景区村庄建设在环境承载力上面临的问题,更好建设景区村庄。本文基于上述理论对景区村庄进行研究:(1)对构建的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中资源、经济、社会承载力及其指标权重进行重要性分析,探讨了三个承载力的影响因子,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注重资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灵活利用自然人文景观、提高村庄服务水平、完善村庄管理体制和旅游营销塑造品牌等。(2)通过评价体系模型建立和实地调查,得到永红村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分为0.7633,处于弱载,村庄日常活动和开发强度不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承载余地。同时,永红村承载指数评分: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且只有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适载状态。结合永红村现状资源的评价分析,将其主题定位为“花开永红,井香传家”,规划开展特色采摘等特色旅游活动。针对永红村景区村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弱项指标对村庄景观节点、绿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提升;经济环境承载力上则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与旅游投入、旅游设施项目共同提升;而社会环境承载力则从村庄品牌化、从业人员培养、村庄综合管理机制建立上进行重点把握。
李艳[8](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郭雪婷[9](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常州市武进区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与发展,提出通过深化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全域旅游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乡村整体发展。而在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空间建设存在滞后问题: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还局限在单个村落或景点的开发,导致各个旅游村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缺乏全域层面的空间体系构建;另一方面,乡村的生态资源保护、旅游用地梳理、旅游设施建设、景观环境打造以及旅游资源点空间特色塑造等都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地规划,无法很好地承接全域旅游在广大乡村范围内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空间优化策略,来缓解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空间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在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并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全域旅游理念下的乡村空间优化进行理论解读,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以及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空间优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并针对乡村空间体系建设和空间形态优化两个层面的优化内容,初步提出旅游空间体系、生态安全格局、旅游用地布局、基础支撑环境和特色景观空间五个方面的优化方向;其次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武进区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基础以及乡村空间建设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了乡村空间建设在体系、生态、用地、配套、景观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武进区规划实践,从方法性和实施性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具体措施,包括“统筹区域联动,构建空间体系”、“强化空间管控,保障生态基底”、“创新用地模式,优化用地功能”、“建设旅游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以及“挖掘乡村文化,打造特色空间”。
张丽丽[10](2019)在《大别山天堂寨片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扶贫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认知的。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时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案,如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其中,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旅游扶贫成为我国反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省际边缘连片特困区,不同省份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未能达成一致,导致旅游扶贫效果尚不明晰。鉴于此,本文以天堂寨片区为研究案例地,探讨省际边缘连片特困区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天堂寨片区地处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腹心地区,位于湖北省与安徽省的交界地带。片区范围大致包含湖北省黄冈市的罗田县、英山县和安徽省六安市的金寨县三个县区。该片区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中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积最广的地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推进,天堂寨片区的扶贫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受制于多种原因,贫困仍阻碍着片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天堂寨片区丰厚的旅游资源与落后贫困的现状形成尖锐的对比与矛盾,为了更好地实现片区的脱贫目标,实现区域利益共享,研究以天堂寨片区为研究地,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深入分析片区内的旅游扶贫状况,构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本研究运用空间贫困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可持续旅游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利益共享的参与要素、价值理念、内容构成、结构模式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以贫困地区乡村资源价值为本底,以乡村居民主动参与为核心,以外界力量的帮扶为动力,以内外部的监督为保障,通过内生力量与外界力量的共同努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扶贫方式的相互融合,实现区域利益共享,促进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与乡村振兴。结合天堂寨片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其贫困现状、贫困特征。通过分析当地利益共享的阻碍因素与开展旅游扶贫存在的优势基础条件,提出天堂寨片区的利益共享需要通过外部合作与内部共生来实现。外部合作主要从共建基础设施、塑造整体形象和建立区域协同来体现,内部共生需依靠复兴乡村价值、居民主动参与和加强利益监督来实现。
二、旅游资源系统及其主题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资源系统及其主题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
1.5.3 问题史学方法 |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
致谢 |
(2)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州抗战史迹价值及保护利用问题 |
1.1.2 关于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抗战史迹 |
1.3.2 广州抗战史迹 |
1.3.3 体验 |
1.3.4 公众体验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文化遗址发展历程 |
1.4.2 国内外公众体验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6.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6.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1.6.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1.6.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调研法 |
1.7.2 实地调查法 |
1.7.3 问卷调查法 |
1.7.4 计算机辅助模拟法 |
1.7.5 实证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体验经济理论 |
2.1.2 心理体验理论 |
2.1.3 景观美学理论 |
2.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
2.2.1 评价目的 |
2.2.2 评价原则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文化体验因素分析 |
2.3.2 景观体验因素分析 |
2.3.3 活动体验因素分析 |
2.3.4 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
2.4 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
2.5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标准 |
2.5.1 德尔菲法 |
2.5.2 评价标准 |
2.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6.1 层次分析方法思路和流程 |
2.6.2 评价指标权重总体分析 |
2.6.3 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4 次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5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2.7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及计算模型 |
2.7.1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 |
2.7.2 模糊计算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3.1 广州抗战史迹背景概况 |
3.1.1 社会经济政治现状分析 |
3.1.2 相关政策法规指导 |
3.1.3 自然条件分析 |
3.2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调查 |
3.2.1 调研范围与内容 |
3.2.2 调研思路与方法 |
3.2.3 广州抗战史迹历史沿革 |
3.2.4 广州抗战史迹分布及类型特征 |
3.2.5 广州抗战史迹保护利用状况特征 |
3.2.6 典型案例分析---以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例 |
3.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现状满意度调查问卷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基本情况 |
3.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4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3.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存在问题 |
3.5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3.5.1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分析 |
3.5.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应用 |
3.5.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权重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提升策略建议 |
4.1 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 |
4.1.1 区分史迹主题主次关系 |
4.1.2 明确公众体验主题 |
4.2 景观体验提升策略 |
4.2.1 区域性规划提升策略 |
4.2.2 建设纪念性场所,完善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4.2.3 营造逼真景观体验空间 |
4.3 活动体验提升策略 |
4.3.1 实行数字化建设,构建网络宣传平台 |
4.3.2 充分利用抗战史迹,组织相关的公祭、拜谒等纪念活动 |
4.3.3 激发游客活动参与策略 |
4.4 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 |
4.4.1 完善配套设施,注重抗战纪念品开发 |
4.4.2 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
4.5 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 |
4.5.1 保护技术路线 |
4.5.2 已登记为文物类的抗战史迹保护策略 |
4.5.3 未定级为文物的抗战史迹保护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一览表 |
附录B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咨询表 |
附录C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体验问卷调查 |
致谢 |
附件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主题公园的游客拥挤感知与其满意度间关系研究 ——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拥挤感知 |
2.1.1 拥挤感知的来源与概念 |
2.1.2 拥挤感知的维度与测量 |
2.1.3 游客对主题公园拥挤感知 |
2.2 游客满意度 |
2.2.1 游客满意度概念 |
2.2.2 游客满意度的维度与测量 |
2.3 拥挤感知与游客满意度间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3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拥挤感知指标构建 |
3.3.2 游客满意度指标构建 |
3.4 实证调研 |
3.4.1 案例主题公园介绍 |
3.4.2 抽样方式 |
3.4.3 数据分析方法 |
4 数据分析 |
4.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及行为特征 |
4.2 游客拥挤感知及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
4.3 因子分析 |
4.3.1 拥挤感知因子分析 |
4.3.2 游客满意度因子分析 |
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假设验证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方特欢乐世界游客的拥挤感知方面 |
5.1.2 方特欢乐世界游客的满意度方面 |
5.1.3 游客的拥挤感知与满意度间关系方面 |
5.2 研究启示 |
5.2.1 掌握拥挤感知状态 |
5.2.2 改善满意度水平 |
5.2.3 优化负面影响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与呼和浩特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分析 |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分析 |
(二)呼和浩特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分析 |
三、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 |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案例组成 |
(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
(三)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实施 |
(一)案例实施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呼和浩特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 |
附录2 呼和浩特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理由 |
附录4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5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开发策略汇总表 |
附录6 呼和浩特市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附录7 蒙草草博园研学旅行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
致谢 |
(6)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 |
2.1 绿道的理论基础 |
2.1.1 绿道的定义 |
2.1.2 绿道的特点 |
2.1.3 绿道的分类 |
2.1.4 绿道的功能 |
2.2 绿道的基本组成 |
2.2.1 绿廊系统 |
2.2.2 慢行系统 |
2.2.3 交通衔接系统 |
2.2.4 服务设施系统 |
2.2.5 标识系统 |
2.3 文献回顾 |
2.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2.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1 美国绿道网络实践案例研究 |
3.1.2 新加坡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3 日本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4 法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1 广东省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2 成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3 武汉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4 海南其它市县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3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小结 |
第4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研究 |
4.1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对东方市的适宜性研究 |
4.2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4.2.1 东方市绿道影响因素与规划建设特点 |
4.2.1.1 东方市概况 |
4.2.1.2 规划背景 |
4.2.1.3 影响因素及规划建设特点 |
4.2.2 东方市绿道分类与组成要素 |
4.2.3 东方市绿道规划原则 |
4.2.4 东方市绿道规划方法 |
4.2.4.1 选线方法 |
4.2.4.2 东方市资源与连接路径评价 |
4.2.4.3 整体布局规划 |
4.3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政策支持 |
4.3.2 区位优势支持 |
第5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 |
5.1 城区绿道网络规划 |
5.2 乡野绿道网络规划 |
5.3 生态区绿道网络规划 |
5.4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总图 |
5.5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研究 ——以永红村景区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阐述及研究 |
2.1 景区村庄相关研究 |
2.1.1 景区村庄相关概念界定 |
2.1.1.1 乡村旅游 |
2.1.1.2 旅游景区 |
2.1.1.3 景区村庄 |
2.1.1.4 景区村庄与乡村旅游、旅游景区的区别 |
2.1.2 景区村庄研究概述 |
2.1.2.1 国内景区村庄研究发展现状 |
2.1.2.2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政策指南 |
2.1.2.3 国内景区村庄优秀案例分析 |
2.1.2.4 国内景区村庄现存问题 |
2.2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相关研究 |
2.2.1 从旅游容量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迁 |
2.2.2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
2.2.2.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2.2.2.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2.2.3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1 国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概述 |
2.2.3.2 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概述 |
2.2.4 旅游环境承载力量化研究 |
2.3 指标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系统科学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4 旅游经济学理论 |
3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总体指导 |
3.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 |
3.1.2 指标体系构建总体流程 |
3.1.2.1 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构造 |
3.1.2.2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流程 |
3.2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 |
3.2.1 评价目标 |
3.2.2 评价内容 |
3.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 |
3.2.2.2 经济环境承载力 |
3.2.2.3 社会环境承载力 |
3.2.3 评价方法 |
3.3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 |
3.4 构建指标体系 |
3.4.1 指标因子选取原则 |
3.4.2 指标因子选取方法 |
3.4.3 构建指标体系 |
3.4.3.1 指标因子选择 |
3.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检验 |
3.5.1 指标体系信度 |
3.5.2 指标体系效度 |
3.6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3.6.1 构建权重模型 |
3.6.2 构建判断矩阵 |
3.6.3 指标权重的确立 |
3.6.3.1 指标权重计算 |
3.6.3.2 指标一致性检验 |
3.6.4 指标权重分布表 |
3.7 本章小结 |
4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 |
4.1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权重差异分析 |
4.2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分布差异分析 |
4.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分布差异分析 |
4.2.2 经济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分布差异分析 |
4.2.3 社会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分布差异分析 |
4.3 在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下景区村庄发展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3.1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下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
4.3.1.1 注重资源保护与挖掘,提升景区村庄文化品位 |
4.3.1.2 灵活利用自然景观,开发人文社会资源 |
4.3.1.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生态优先建设 |
4.3.2 在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下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
4.3.2.1 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4.3.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
4.3.3 在社会环境承载力研究下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
4.3.3.1 加强村民意识引导,提高村庄服务水平 |
4.3.3.2 加强村庄安全管理,完善村庄管理体制 |
4.3.3.3 塑造旅游可靠品牌,创新旅游宣传营销 |
4.4 本章小结 |
5 永红村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
5.1 永红村景区村庄现状 |
5.1.1 资源环境概括 |
5.1.1.1 自然资源 |
5.1.1.2 文化资源 |
5.1.1.3 旅游资源 |
5.1.2 经济环境概括 |
5.1.2.1 村庄产业 |
5.1.2.2 公共服务设施 |
5.1.2.3 道路交通 |
5.1.2.4 建筑设施 |
5.1.2.5 庭院现状 |
5.1.2.6 水系景观 |
5.1.3 社会环境概括 |
5.1.3.1 对外交通 |
5.1.2.2 村域范围 |
5.1.3.3 政策法规 |
5.2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分析 |
5.2.1 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分析 |
5.2.2 资源条件承载力指标分析 |
5.2.3 社会经济承载力指标分析 |
5.2.4 设施承载力指标分析 |
5.2.5 社会环境承载力指标分析 |
5.3 永红村景区村庄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建立 |
5.4 永红村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评价分析 |
5.4.1 永红村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
5.4.2 永红村景区村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
5.4.3 永红村景区村庄经济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
5.4.4 永红村景区村庄社会环境承载力评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在旅游环境承载力下永红村景区村庄规划提升实践 |
6.1 永红村景区村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 |
6.1.1 重点景观规划提升 |
6.1.1.1 村庄入口规划 |
6.1.1.2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
6.1.1.3 崧泽文化遗址公园 |
6.1.1.4 水体景观规划 |
6.1.1.5 建筑风貌提升 |
6.1.2 景区村庄环境提升 |
6.1.2.1 道路绿化规划 |
6.1.2.2 庭院绿化规划 |
6.1.2.3 农田绿化规划 |
6.1.3 资源利用提升规划 |
6.1.3.1 旅游农副产品规划 |
6.1.3.2 旅游资源联动 |
6.1.3.3 旅游活动项目规划 |
6.2 永红村景区村庄经济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 |
6.2.1 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产业结构 |
6.2.2 积极引入社会优质企业,促进产业品牌化 |
6.2.3 增加旅游投入,扩大接待人数 |
6.2.4 景区村庄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
6.2.4.1 标识系统建设 |
6.2.4.2 环卫设施建设 |
6.2.4.3 休憩设施建设 |
6.2.4.4 公共停车场建设 |
6.2.5 道路系统规划 |
6.3 永红村景区村庄社会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 |
6.3.1 加大鼓励扶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
6.3.2 打造品牌知名度 |
6.3.3 建立景区村庄综合管理机制 |
6.4 永红村景区村庄整体规划布局 |
6.4.1 总体定位 |
6.4.2 总体规划 |
6.4.2.1 规划结构和景观功能分区 |
6.4.2.2 总平面图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待探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研究 |
2.1.1 体验的定义 |
2.1.2 旅游体验内涵 |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3.1 顾客价值 |
2.3.2 顾客体验价值 |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
2.5 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研究概念界定 |
3.1.1 文化遗产旅游 |
3.1.2 旅游体验价值 |
3.2 研究理论基础 |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
3.2.3 真实性理论 |
3.2.4 空间三元论 |
3.3 本文理论体系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
4.2.3 抽样选择 |
4.2.4 半结构化访谈 |
4.3 数据采集 |
4.3.1 预调研 |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
4.3.3 网络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4.4.1 分析原则 |
4.4.2 三级编码 |
4.5 数据呈现 |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
4.7 研究伦理 |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
5.1 旅游空间生产 |
5.1.1 文化主题 |
5.1.2 文化要素 |
5.1.3 支撑系统 |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
5.2.1 军事文化表征 |
5.2.2 历史文化表征 |
5.2.3 现代文化表征 |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
6.2.1 主题感知 |
6.2.2 氛围感知 |
6.2.3 节事感知 |
6.2.4 真实性感知 |
6.2.5 服务感知 |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
6.3 .内容分析法 |
6.3.1 样本选取 |
6.3.2 样本处理 |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
7.1.2 认知价值 |
7.1.3 情感价值 |
7.1.4 休闲娱乐价值 |
7.1.5 功能价值 |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
8.2 研究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全域旅游视角下常州市武进区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引领 |
1.1.2 旅游形态转变激发新的空间形态诉求 |
1.2 研究意义与重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重点 |
1.3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全域旅游 |
2.1.2 全域旅游目的地 |
2.1.3 乡村旅游 |
2.1.4 乡村空间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
2.2.2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2.2.3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空间建设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点-轴”理论 |
2.3.2 “核心-边缘”理论 |
2.3.3 旅游空间竞合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乡村空间优化解读 |
3.1 全域旅游的基础解读 |
3.1.1 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
3.1.2 全域旅游的典型模式 |
3.2 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关系 |
3.2.1 全域旅游引导乡村旅游发展转型 |
3.2.2 乡村空间建设促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 |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空间优化原则与目标 |
3.3.1 总体原则—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开发 |
3.3.2 优化目标 |
3.4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空间优化内容 |
3.4.1 乡村空间体系层面 |
3.4.2 乡村空间形态层面 |
3.5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空间优化策略方向 |
3.5.1 旅游空间体系 |
3.5.2 生态安全格局 |
3.5.3 旅游用地布局 |
3.5.4 基础支撑环境 |
3.5.5 特色景观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武进区乡村空间发展状况解析 |
4.1 武进区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
4.1.1 区域背景分析 |
4.1.2 全域旅游发展条件 |
4.1.3 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武进区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
4.2.1 武进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
4.2.2 武进区乡村旅游建设现状 |
4.3 全域旅游视角下武进区乡村空间发展影响因素 |
4.3.1 内部影响因素 |
4.3.2 外部影响因素 |
4.4 全域旅游视角下武进区乡村空间发展存在问题 |
4.4.1 体系层面:区域联动不足,旅游体系尚未形成 |
4.4.2 生态层面:生态控制约束,乡村空间资源有限 |
4.4.3 用地层面:空间管制矛盾,旅游用地有待梳理 |
4.4.4 配套层面:乡村配套不全,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
4.4.5 景观层面:文化挖掘不深,村落空间特色不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武进区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5.1 旅游空间体系—统筹区域联动,构建空间体系 |
5.1.1 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
5.1.2 构建“村-园-区-线”乡村旅游空间体系 |
5.2 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空间管控,保障生态基底 |
5.2.1 落实管控体系,规范敏感空间利用 |
5.2.2 修复生态基底,提高空间环境协调度 |
5.3 旅游用地布局—创新用地模式,优化用地功能 |
5.3.1 深化用地分类,创新用地模式 |
5.3.2 分类空间引导,优化产业用地 |
5.4 基础支撑环境—建设旅游设施,完善服务体系 |
5.4.1 多样化的交通网络覆盖 |
5.4.2 全域化的配套服务设施 |
5.5 特色景观空间—挖掘乡村文化,打造特色空间 |
5.5.1 乡村文化的分类利用 |
5.5.2 景观空间的特色打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大别山天堂寨片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贫困问题亟待解决 |
(二)大别山天堂寨片区旅游扶贫问题突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调查法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五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片区 |
(三)旅游扶贫 |
(四)利益共享 |
二 理论基础 |
(一)空间贫困理论 |
(二)社区参与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可持续旅游理论 |
三 研究综述 |
(一)连片特困区 |
(二)旅游扶贫 |
(三)利益共享 |
(四)大别山旅游扶贫 |
第三章 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 |
一 价值理念 |
(一)平等 |
(二)互信 |
(三)合作 |
(四)共赢 |
二 参与要素及其关系 |
(一)利益主体 |
(二)利益相关者 |
(三)利益客体 |
(四)相互关系 |
三 内容构成 |
(一)交通设施 |
(二)旅游资源 |
(三)市场信息 |
(四)管理机制 |
四 结构模式 |
(一)动力来源 |
(二)资源形式 |
(三)扶贫方式 |
(四)长远目标 |
第四章 天堂寨片区贫困现状分析 |
一 片区范围划定 |
二 天堂寨片区贫困现状 |
(一)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
(二)人居环境条件较差 |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四)产业链条短 |
三 天堂寨片区贫困特征 |
(一)区位边缘 |
(二)经济落后 |
(三)自我发展能力弱 |
第五章 天堂寨片区利益共享的基础条件与阻碍因素 |
一 利益共享的基础条件 |
(一)旅游资源丰富 |
(二)区位优势 |
(三)外部环境支持 |
二 利益共享的阻碍因素 |
(一)行政区划阻隔 |
(二)内生发展力量不足 |
(三)利益分配矛盾 |
第六章 天堂寨片区利益共享机制的实现 |
一 外部合作机制 |
(一)共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 |
(二)整合片区资源,塑造整体形象 |
(三)协商管理措施,建立区域协同 |
二 内部共生机制 |
(一)复兴乡村价值,恢复乡村活力 |
(二)居民主动参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
(三)加强利益监督,平衡利益分配 |
第七章 结论 |
一 主要结论 |
(一)省际合作共建 |
(二)乡村价值共生 |
(三)居民参与共享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旅游资源系统及其主题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唐朝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主题公园的游客拥挤感知与其满意度间关系研究 ——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为例[D]. 张琼. 河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为例[D]. 张欣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D]. 张燕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7]基于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研究 ——以永红村景区村庄为例[D]. 张筱蕾.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 [9]全域旅游视角下常州市武进区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郭雪婷.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大别山天堂寨片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D]. 张丽丽.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绿道论文; 旅行经历论文; 旅游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