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电脑交流的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超[1](2022)在《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语言准确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交流互动的核心媒介是语言,语言交流过程是一个多模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交流者的人格特征。基于此,研究设立了三种认知风格条件,采用交流范式,通过创设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探查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语言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场独立性交流者语言准确性水平更低;随着交流进程的发展,交流者对非语言线索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使语言认知加工水平显着降低,其中场独立性交流者对非语言线索的利用时间最早。(2)场独立性交流者语言准确性低于场依存性,但交流认知准确性无差异;交流认知准确性高于交流语言认知准确性。研究发现:交流认知体现为语言认知和非语言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场独立性交流者虽然语言认知水平更低,但非语言认知水平更高。
刘雪梅[2](2021)在《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瘫儿童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语言障碍,轻者言语清晰度不佳,重者几乎没有口语表达能力,及时干预脑瘫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政策的倾斜,SETT辅助技术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平板电脑以其强大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成效显着。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以个别化语言治疗或训练为主,辅以药物治疗、针灸针刺推拿治疗、作业疗法等,并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将平板电脑应用于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上却很少。本研究以SETT框架为基础,以一名低口语表达能力的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平板电脑对其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干预,按资料收集、需求诊断、全面评估、选择软件、制定IEP计划五步执行,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模式,研究内容:(1)符合个案能力、障碍和需要,选择视、听、触刺激脑瘫儿童的平板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干预对其口语表达有即时性、持续性、类比性与社会化的效果;(2)形成可测量的评价维度:声音表达、言语表达、语言精熟度,明确数据分析方向;(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针对性强化物,形成个别化教学手段。研究结论表明:平板电脑教学在评价三维度中效果显着,能有效地提升脑瘫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影响因素有个案的身体状况、需求及能力、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环境。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肖梦笛[4](2020)在《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桌面电影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影表现形式,将现实中的电脑桌面“迁移”至电影银幕,这种全新的影像表达方式广受学界、业界与受众的关注与热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采取质化(深度访谈)与量化(问卷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比较互证,严谨审视桌面电影带给受众的情感体验,探知不同背景的受众对桌面电影的认知差异,分析桌面电影当下的创作瓶颈,并从题材风格、故事内核、人文内涵、受众定位、技术联合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桌面电影未来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桌面电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建议。本文结合质化研究法和量化研究法,对桌面电影的受众情感认知进行综合性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释了桌面电影受众情感认知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创新之处,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桌面电影及影视受众的研究现状进行整合梳理,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对桌面电影受众情感认知进行初步概念界定和选题划分;第二部分是论述互联网视域下“网生代”受众的形成,并分析探讨“游戏+电影”、“新媒体+电影”这两种电影发展新趋势;第三部分简述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设计,采取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桌面电影受众进行研究并分析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果,以此探知不同背景的受众对桌面电影的认知差异,洞察桌面电影吸引受众的内核因素;第四部分结合研究结果对桌面电影作品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探讨,从题材风格、故事内核、人文内涵、受众定位、技术联合5个方面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桌面电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建议。经研究发现,目前桌面电影在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局限,但对桌面形式的探索无疑为电影语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多可能,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电影的形态将会继续进化升级,电影的形式也将逐渐趋向多元化。
白乐斌[5](2020)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桌面电影是指主要将故事在电脑或手机桌面上进行展开的一种电影风格,此风格以电脑或手机桌面为载体,利用跨媒介手段进行叙事。这些电影在主题思想、人物类型、故事情节、电影技巧和影片场景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叙事特征和视听语言,对新技术依赖性较强,会随着新技术革新下新的媒介环境发生改变。本论文从桌面电影出现的环境出发,将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特征和当前新媒介环境的关系作为立足点,研究桌面电影这一商业电影新兴风格的缘起及其发展,和其主要风格特征,透过桌面电影兴起去了解欧美恐怖或惊悚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其视听变化和消费本质等相关问题;借此预测并探讨桌面电影的发展走势及对中国电影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启示。绪论是对该主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现状等问题的回答和解读的综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第一章借助桌面电影与当前媒介环境之关系,对桌面电影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概念界定;第二章将桌面电影与当前的新媒体环境进行关联性分析,说明桌面电影对当前新媒介特色要素的吸收和利用情况;第三章借助叙事主题,角色形象以及文本结构,探讨桌面电影的叙事策略;第四章重点分析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特征,具体包括镜头设计和独特之处等方面;最后是对中国国内桌面电影的现状分析,从整体上论述其特征和存在的主要缺陷,希望能够启发国内电影的创新和本土化策略。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琳[7](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何文君[8](2019)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文化认同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在构建身份认同中角色与功能发生了改变,媒介逐渐成为个体自我归类和身份表达的重要外延。信息传播“瞬间即达”的特性让人们的距离感以及传播中距离消耗成本不断降低,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者”存在感。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匿名化和陌生化的虚拟空间让用户主体可以更为自由随意地构建自我身份,新的自我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中固定的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的数字烙印日趋加深。此外,现代性对社会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中身份认同问题凸显,离散人群、移民、难民和少数民族等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重构过程中,强制性国家建设造成内部对抗性族裔复兴兴起,导致离散化趋势加深,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国家一统之间的紧张状态日益明显,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已成为亟待重视的重要现实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西北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作为研究对象,以裕固族媒体使用为切入点,依据传播理论、涵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量化研究以及虚拟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等质化研究,考察了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媒体使用、媒介素养、媒介形态以及其自身因素在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数字时代下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裕固族尚未建立完善的融媒体体系,媒介融合方式和路径较为单一;包括肃南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尚未充分发挥应有功能,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裕固族人需求的传播内容未能得到深度开发和挖掘;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与消费有了显着提升,他们不再视传统媒体为唯一或首要信息源;新媒体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受众尤其是年轻人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娱乐消遣工具;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裕固族无论是在个体媒介素养还是在城乡媒介发展中,都存在清晰的数字鸿沟。裕固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介使用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微信在内的新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最重要的渠道;媒体使用程度越高,裕固族族群认同水平越高,国家认同水平也越高;媒介话题关注度、新媒体产品接触度都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内容的媒介接触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影响不同。裕固族人普遍存在的族群文化危机感是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对自我身份的再思考,他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族群文化获取方式,借助网络平台了解自身族群历史文化,共享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此进行族群认同的修复和再确认。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使裕固族民众个体自我表达的机会遽然增加,微信群内“脱域”及“在场”的双重表达,扩展了裕固族的认同空间。微信群内基于血缘、亲缘、地缘、族缘的文化书写,使裕固族民众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得以向“部落”回归。当今媒介传播已经在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传媒力量将越发凸显,并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认同构建作用。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族际交流的诉求以及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裕固族人通过新媒体使用,开启了“下载身份”的历程。“下载身份”具有一定时代特征:裕固族身份认同构建对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一个前所未有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容元素为新媒体所“赋予”,并通过新媒体进行“下载”。因此,提升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必须加快肃南地区媒介资源和融媒体体系建设、改善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习惯、提高裕固族人媒介素养以及设置媒介接触内容,努力构建以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想象,并对裕固族人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做正向引导。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以身处双重文化传播环境的裕固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将裕固族族群纳入研究视野,弥补了长期以来针对该民族媒介传播研究的相对不足,展现了传播研究中少数族群主体性。第二,从研究视域来看,本文以综合动态视角来研究裕固族族群文化传播行为,是传播学、社会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性尝试,也是通过媒介传播研究路径探索更为宏大的民族关系议题的有益尝试。第三,从研究设计来看,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测量量表。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混合研究路径,通过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并运用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对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第五,从研究成果来看,本文提出“下载身份”这一新概念,凸显了新媒体使用对身份认同构建的重要性,特别是以此概念来强调上传与下载信息在解构和重塑身份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一是将进一步丰富和验证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二是对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概念进行边界比较与范围辨析,由此使得族群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内涵更为清晰。三是拓展少数民族媒体发展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开拓少数民族族群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四是发展了认同共生理论。总之,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形成辩证认识,修正线性理论视角,从历史传承、文化符号、社会资本、信息接触等角度,考察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深入观察裕固族族群信息传播结构,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受众媒介素养,特别是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思路,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二是系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诉求,从而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多样性以及国家的安定及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为如何更进一步将族群认同纳入国家认同中并由此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理论指导。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媒体使用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扩大了传播学的解释范畴,拓展了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少数民族媒体使用研究,展现了全面、详实的少数民族族群、国家认同构建图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魏怀菊[9](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西部乡镇居民的食品安全信息依然匮乏,呈现出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食药监管部门、被监管单位和村民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过程中处于一种交流不足、沟通不畅、效果不良的状态,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困难、风险防范欠缺,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因此,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尤为紧迫、艰巨、重要。本论文以甘肃省Y乡作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对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专业人员缺乏,Y乡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复杂多样,监管部门与食品安全被监管单位、村民之间的交流方式不佳、交流媒介匮乏、本地化交流内容不足、未启用风险交流预警机制,风险交流效果不良。接着,论文对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体进行相关性分析,Y乡食药监管部门与被监管单位以及村民之间是一种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交流较为被动。监管部门体制建设不完善、交流能力不足、业务不熟悉,被监管单位人员和村民经济水平、文化程度、风险认知水平、对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参与交流程度等较低,由于相关交流主体的诸多问题导致交流效果较差。最后,根据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种交流策略:差异化交流、本地化交流、全媒介交流、构建风险交流体制、提高关心信任、应用交流技巧,以期给相关食药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借鉴,有效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
姚富瑞[10](2018)在《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正在遭遇或面临一种后人类境况,使得我们的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加之各学科的深度互渗,后人类逐渐成为理论探究的重要领域。“后人类”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和科学概念,它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世界、自我以及宇宙关系的思考方式发生范式上的变化。这反过来又在改变着文学艺术,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在赛博空间中进行交合,从而形成了文、艺、技渗透交融的新形态;也造成西方语言论转向以来相关文论的解释效力开始产生局限,引发了文学理论从“语言媒介”向“物质媒介”的范式转换。“物质媒介”概念全面释放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作为构成性调解和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性内涵,从而以一种融媒介态势重新擘画着新世纪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后人类景观。这种背景下,媒介的物质性问题被推向理论思考的前台,展露出当代理论的新面向。论文将媒介的物质性问题定位在文艺理论话语中,探究基于人性与物性平等、平衡、共生与共存关系的媒介生态视野中,媒介在后人类语境里是如何进入文学艺术的。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定位“媒介”,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语言与话语表达效果的物质性,接触的物质性与符码的物质性六个部分。对媒介技术、后人类与文学艺术问题的关注,引导着我们将“媒介”定位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在麦克卢汉、基特勒与海勒斯这条后人类研究谱系下,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被打破,特别是就文学批评领域而言,他们的思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文学理论引向了技术领域。这展现着后人类思潮如何影响了文学艺术、催生了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的出现与新变,以及揭示出媒介环境学与文艺研究的互动关系。所解答的是媒介的物质性是什么,在后人类语境中其有哪些新变,为什么要去探究它,以及它是如何体现后人类观念的,进而又如何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未来文艺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建构有哪些启示。对这些问题的集中解答启发着将媒介的物质性视角进行再语境化,也即从媒介的物质性角度去分析与探究后人类语境中的文艺问题,从而将语言论阐释范畴中的文学基本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本主义的现代性的文学理论话语谱系,引入通过媒介将它们谋和一处、联合成体的再语境化过程中,这种再语境化过程亦是一种构成性调解或中介过程。人类本身是具有混杂性的,其与非人类联结在一起。非人类作为后人文主义的潜在变体,参与了去人类中心的探究,并且参与到了重构未来文艺研究范式的各个维度。拉图尔、嘉里·沃尔夫、理查德·格鲁辛、布鲁斯·克拉克、斯洛特戴克与皮特-保罗·维贝克等人所推动的非人类转向,使得主体概念也总是在人类和非人类他者关系的生成过程中被表述。从人类主体的特权内在性到对非人类现象的想象,主体开始与非人类密切纠缠在一起,成为技术中介主体,从而在一种构成主义宣言中显现着后主体状况。这种后人类主体生成体现为媒介的纠缠与人类的式微状况,具体表现在AI技术创作与文学艺术事件,以及交互小说的后印刷生产中,使得媒介的纠缠与文学的未来问题被集中关注并讨论。这些转变彰显着文艺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也即对传统人文主义理论谱系中的文艺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创作者与接受者、作家与读者等话语和存在形态的挑战与修复。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媒介技术的伦理面相以及技术与人的早期混合,是以对人与媒介/技术关系的描绘为主线的,在其中潜藏着一种历时性线索,分别表现为想象的未来、存在的形态以及旧题的变体。霍克海默、阿多诺与马尔库塞对技术辩证法和理性化进行了论述,詹姆逊与哈特和奈格里强调了技术信息化,斯蒂格勒与海德格尔则关注技术的自动生成问题,维贝克在后现象学代表人物唐·伊德的启发下,通过批判并借鉴斯洛特戴克来对物的伦理性问题进行集中关注,加之,凯文·拉格兰德对技术与人早期混合的追溯和考察,所呈现出来的是人与媒介/技术、文学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形态与问题。正是通过对后人类语境中从语言媒介转向物质媒介的一系列相关谱系与问题的廓清并阐明,推动着我们对新媒体时代文艺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进行探究。后人文主义文学理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学方法进行了反驳,集中探索文学的本体论构成,将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状态去探究,突破了从表象层面即特定人类的诗性语言来定位并分析文学的独特性,开始主要在语言范围之外发声,最终将注意力从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转向了非人类的客体性。作为身体建构的技术书写将肉身性的人类总是描述为各种组件和部分的组合,更精确地说,是一种拼凑。这些文本强调复数存在论,以及身份“互文性”向“互物性”的转变,表达着媒介作为假体的观念。自传文学中的生命书写则开始突破语言来进行媒介叙事,从而展现着与话语设定相分离的物质化。这些集中表达着文艺语言与话语传送效果的物质性,对人文主义文学理论谱系中的作品、文本、信息等话语进行着修复与超越。当前媒介景观的迅速变化,集中展现着媒介对人的审美经验的塑造,以及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还有媒介融合式叙事,电子文学的叠合性超越以及文学艺术的融媒介生产现象,这些集中彰显了媒介系统的物质性维度对语言论文论的修复与超越。
二、与电脑交流的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电脑交流的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语言准确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程序 |
2.4 实验设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语言准确性分析 |
3.2 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任务b10和个人任务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交流双方语言杰卡德相似性分析 |
4.2 交流语言情境关联性分析 |
5 结论 |
(2)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脑瘫儿童口语表达的需求 |
二、信息化技术融入特殊教育的政策导向 |
三、平板电脑教学工具意义凸显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一、脑瘫 |
二、口语表达能力 |
三、SETT辅助技术框架 |
四、平板电脑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关于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 |
三、关于SETT辅助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 |
四、关于平板电脑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被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单一被试法 |
二、文献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一、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指导手册 |
二、早期疗育课程评量指导手册 |
三、平板电脑教学辅助工具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低口语脑瘫儿童对辅助技术的需求诊断 |
第三节 个案背景信息 |
第四节 个案简况 |
一、个案基本信息 |
二、个案语言沟通能力发展水平 |
三、个案其他领域能力发展水平 |
四、个案信息综述 |
第五节 个案平板电脑软件的选择依据 |
第六节 生成个案平板电脑教学方案 |
第七节 实验设计 |
一、准备期 |
二、基线期 |
三、干预期 |
四、维持期 |
第八节 实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个案干预与声音表达的正确率分析 |
第二节 个案干预与言语表达的正确率分析 |
第三节 个案干预与语言精熟度的分析 |
第五章 研究讨论 |
第一节 平板电脑干预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
一、教学方案的制订要符合个案的需求与发展 |
二、教学方案的实施要符合个案的实际情况并灵活调整 |
第二节 影响平板电脑干预教学的因素 |
一、个案需求和能力 |
二、教学训练内容 |
三、教学训练环境 |
四、个案身体状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干预教学效果显着 |
二、选择适合的软件是依托 |
三、个别化教学手段是关键 |
四、可检测关键点是方向 |
第二节 反思与建议 |
一、反思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自编脑瘫儿童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 B 自编平板电脑教学社会化访谈提纲 |
附录 C 特殊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评估表评估指导手册 |
附录 D 早期疗育课程评量指导手册 |
附录 E 考虑个案辅助技术需求表 |
附录 F 平板电脑软件预选汇总及分析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二、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三、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四、文献探讨 |
第一章 桌面电影:电影进化中间态 |
第一节 互联网视域下“网生代”受众形成 |
第二节 游戏+电影——多重边界的交融 |
一、别致的电影化叙事 |
二、鼎新的游戏化体验 |
第三节 新媒体+电影——“屏读”时代的产物 |
一、“屏读”模式:认知交流方式的更迭 |
二、跨媒介叙事:扩展性故事文本的塑造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前测 |
二、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三、受试者与分析工具说明 |
第三节 对桌面电影的认知(深度访谈) |
一、观影设备对桌面电影观影感受影响 |
二、受访者对桌面电影观影反馈 |
三、受访者对桌面电影创新形式与特色的认知 |
四、桌面电影的创新意义及未来发展策略 |
第四节 不同背景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问卷调查) |
一、信效度检测 |
二、不同性别受众的认知差异 |
三、不同年龄受众的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背景受众的认知差异 |
五、不同专业背景受众的认知差异 |
六、不同要素与总评的回归分析 |
第三章 桌面电影的发展策略探讨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结果探讨 |
一、不同背景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情况 |
二、受访者对桌面电影的深度认知情况 |
第二节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果比较 |
一、不同年龄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差异 |
二、不同专业背景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差异 |
第三节 桌面电影发展策咯分析 |
一、题材风格:拓展多样化故事类型 |
二、故事内核:形式与叙事相互助力 |
三、人文内涵:表现互联网文化症候 |
四、明确受众:精准投放互联网平台 |
五、技术联合:实现“可控可感”观影体验 |
结语 |
致谢 |
图目录/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受众对桌面电影《网络谜踪》的情感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5)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桌面电影概述 |
第一节 桌面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 |
一、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的形式异同 |
二、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在“内聚焦”模式上的异同 |
第二章 桌面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桌面电影发展的环境 |
一、数码产品与视频网站:个人影像充满电脑桌面 |
二、各类社交应用的兴起:桌面电影的叙事工具 |
第二节 桌面电影的发展阶段 |
一、缘起:从《互联网故事》到《巢穴》 |
二、发展:桌面电影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 |
第三章 桌面电影的叙事分析 |
第一节 犯罪、灵异为主的恐怖惊悚电影 |
一、犯罪题材的惊悚电影 |
二、灵异题材的恐怖电影 |
三、青春题材的剧情电影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 |
一、主角的选择:年轻网民为代表的受害者 |
二、主角的形象:给观众代入感的普通人 |
三、反派的选择:藏在暗处的施暴者 |
四、反派的形象:神秘陌生的恐怖形象 |
第三节 线性而又开放的文本结构 |
一、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故事 |
二、开放的结尾 |
第四章 桌面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屏幕与摄像头:记录日常 |
第二节 固定镜头的使用:贴近生活 |
第三节 电脑故障的运用:制造恐慌 |
第四节 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独特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电影附录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身份认同 |
1.2.2 民族、族群与国族 |
1.2.3 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量表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同的传播理论 |
2.1.2 涵化理论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量化研究法 |
2.2.2 质化研究法 |
2.3 数据处理工具 |
2.4 量表设计 |
2.4.1 裕固族媒介素养量表设计 |
2.4.2 裕固族族群认同量表选择 |
2.4.3 裕固族国家认同量表设计 |
第3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语境 |
3.1 文化语境:裕固族族群发展现状 |
3.1.1 裕固族族源 |
3.1.2 裕固族人口变迁 |
3.1.3 裕固族语言文字变迁 |
3.1.4 裕固族的认同符号 |
3.2 媒介语境:裕固族媒介发展状况 |
3.2.1 肃南县通信建设现状 |
3.2.2 肃南广播电视台建设现状 |
3.2.3 裕固族网络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
3.2.4 裕固族媒体使用现状 |
3.2.5 裕固族媒介素养现状 |
第4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4.1.1 影响因素 |
4.1.2 研究假设 |
4.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2.1 裕固族族群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2.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2.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族群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4.3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3.1 裕固族国家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3.2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国家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第5章 数字社群中裕固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
5.1 “尧熬尔文化群”的特征 |
5.1.1 信息类型 |
5.1.2 内容构成 |
5.1.3 沟通时段 |
5.1.4 族界标志 |
5.1.5 角色功能 |
5.1.6 社会功能 |
5.2 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质化分析 |
5.2.1 隐性断裂:裕固族族群认同的现状 |
5.2.2 “身份修补”: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补救 |
5.3 裕固族国家认同的质化分析 |
5.3.1 家国情怀: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展现 |
5.3.2 公共事务: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延展 |
第6章 “下载身份”: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数字烙印 |
6.1 “下载身份”的内涵、产生背景与特点 |
6.1.1 “下载身份”的内涵 |
6.1.2 “下载身份”的产生背景 |
6.1.3 “下载身份”的特点 |
6.2 “下载身份”的形成原因 |
6.2.1 媒介技术的发展 |
6.2.2 族际交流的共同诉求 |
6.2.3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 |
6.3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下载”路径 |
6.3.1 丰富媒介资源并加快融媒体发展 |
6.3.2 提高裕固族人的媒介素养 |
6.3.3 淡化“他者”以构建共同体想象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访谈信息表 |
附录E “尧熬尔文化群”群规 |
致谢 |
(9)传播学视角下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风险交流相关概念 |
1.2.1 风险交流定义 |
1.2.2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定义 |
1.2.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内容 |
1.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研究综述 |
1.3.1 综合性研究 |
1.3.2 公众风险认知及风险交流效果评估分析 |
1.3.3 风险交流制度、机制、模式探究 |
1.3.4 风险交流策略研究 |
1.3.5 结论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 |
2 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 |
2.1 Y乡食药监管部门 |
2.2 食品流通环节 |
2.2.1 风险来源 |
2.2.2 风险交流现状 |
2.3 餐饮服务环节 |
2.3.1 风险来源 |
2.3.2 风险交流现状 |
2.4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
2.4.1 风险来源 |
2.4.2 风险交流现状 |
2.5 Y乡村民自办宴席 |
2.5.1 风险来源 |
2.5.2 风险交流现状 |
3 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相关主体分析 |
3.1 Y乡食药监管人员 |
3.2 Y乡食品安全被监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 |
3.2.1 变量设置 |
3.2.2 调查分析 |
3.3 Y乡村民 |
3.3.1 抽样与样本 |
3.3.2 变量设置 |
3.3.3 数据分析 |
3.4 结论 |
3.4.1 Y乡食药监管人员分析 |
3.4.2 Y乡食品安全被监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分析 |
3.4.3 Y乡村民分析 |
4 Y乡食品安全风险差异化交流 |
4.1 Y乡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现状 |
4.1.1 Y乡食品安全被监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现状 |
4.1.2 Y乡村民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现状 |
4.2 Y乡食品安全风险差异化交流建议 |
4.2.1 双系统理论 |
4.2.2 双系统下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差异 |
4.3 提高关心信任 |
4.3.1 Y乡食品安全风险信任现状 |
4.3.2 双系统下有效建立信任 |
4.3.3 提高关心信任 |
4.4 应用交流技巧 |
5 Y乡食品安全风险本地化交流及全媒介交流 |
5.1 Y乡食品安全风险本地化交流 |
5.1.1 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方言的使用 |
5.1.2 文字、图画、视频等内容本地化交流 |
5.2 全媒介下的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5.2.1 传统媒介下的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5.2.2 新媒介矩阵下的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6 构建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制 |
6.1 构建Y乡食药监管体系 |
6.2 制定风险交流制度 |
6.3 开启风险预警 |
7 结论 |
7.1 Y 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 |
7.2 Y 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相关主体分析 |
7.3 Y 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探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10)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定位“媒介” |
第一节 后人类思潮如何影响文学艺术 |
一、从传统自由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 |
二、后人类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关键思想 |
三、文学艺术被引向技术领域 |
第二节 媒介物质性研究的新变 |
一、语言媒介的范式危机 |
二、媒介研究的“物质转向” |
三、媒介的质料基础性与不透明性 |
四、媒介的构成性 |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与文艺研究的互动 |
一、作为感知、符号和社会环境的媒介 |
二、语词的技术化 |
三、雅各布森六要素说中的媒介生态视野 |
第二章 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 |
第一节 非人类转向 |
一、人类的混杂性与非人类 |
二、非人类和非现代 |
三、非人类和崇高 |
四、非人后人类 |
第二节 后人类主体生成 |
一、从人类主体的特权内在性到对非人类现象的想象 |
二、中介主体 |
三、构成主义 |
第三节 媒介与人类的式微 |
一、AI技术创作与文学艺术事件 |
二、交互小说的后印刷生产 |
三、媒介的纠缠与文学的未来 |
第三章 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 |
第一节 想象的未来: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 |
一、从技术辩证法、理性化到信息化 |
二、超越数字辩证法 |
三、技术的自动生成 |
第二节 存在的形态:媒介技术的伦理面相 |
一、物的伦理性关注 |
二、物的伦理主体间性关联 |
三、人—技意向性的伦理体验 |
第三节 旧题的变体:技术与人的早期混合 |
一、人与机器两类范畴明确混合的追溯 |
二、系统理论中人与技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形成 |
第四节 从语言媒介转向物质媒介 |
一、从medium到集体单数media |
二、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 |
三、媒介作为构成性的调解 |
第四章 语言与话语传送效果的物质性 |
第一节 从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转向非人类客体性 |
一、文学作为感觉客体的一种工具 |
二、人类情感的非人类生成 |
三、感觉的物质性 |
第二节 媒介作为假体:作为身体建构的技术书写 |
一、肉体与物质转向 |
二、复数存在论 |
三、身份互物性 |
第三节 媒介和语言:后人类自传 |
一、记忆颗粒对主体的书写 |
二、突破语言的媒介叙事 |
三、写作的药理以及词语之后 |
第五章 接触的物质性 |
第一节 后人类语境中媒介景观的变化 |
一、时空向微时空的转变 |
二、媒介的去物质化 |
三、传播的物质性 |
第二节 媒介对人的审美经验的塑造 |
一、媒介的物质化与唯物主义 |
二、审美经验的物质性转向 |
三、身体媒介调解下的活态经验 |
第三节 媒介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 |
一、媒介对人的重构 |
二、媒介决定我们的情境 |
三、技术的药性 |
第六章 符码的物质性 |
第一节 媒介融合式叙事 |
一、图形治疗 |
二、作为方法的聚合 |
三、在关系中生成 |
第二节 电子文学的叠合性超越 |
一、电子文学对文学独特性的超越 |
二、电子文学的数字代码空间 |
三、电子文本所引发的阅读革命 |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融媒介生产 |
一、多媒介、全媒介与融媒介 |
二、数字媒介时代的叠合性 |
三、文学与技术幽灵的密切关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与电脑交流的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语言准确性的影响[J]. 张恒超. 心理研究, 2022(01)
- [2]平板电脑教学促进脑瘫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干预研究[D]. 刘雪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受众对桌面电影的情感认知差异研究[D]. 肖梦笛.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D]. 白乐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 何文君. 湖南大学, 2019(12)
- [9]传播学视角下Y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研究[D]. 魏怀菊.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10]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D]. 姚富瑞. 兰州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