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茶叶期货交易近期行情(元/kg)(论文文献综述)
吴园园[1](2019)在《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咖啡产业处于全球咖啡产业价值链的前端,即“微笑曲线”的谷底,长期以来遭遇经济利益分配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云南咖啡产业应该加快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提升云咖在全球咖啡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最近几年,国内外咖啡产业的发展趋势都是精品咖啡的势头强劲,云南咖啡产业应当追求产量的同时注重质量,朝着精品咖啡的标准化发展方向迈进,逐步提升自身在全球咖啡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出口复杂度指数等来分析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及价值链的现状,并提出优化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价值链、可持续食品价值链、价值链地位提升的相关理论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然后从生产、加工、定价、销售等方面阐述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的概况;随后进—步利用价值链的上、中、下游来具体分析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集成和价值贡献;再基于2008-2017年的影响价值链发展的6个相关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价值链上的这6个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哪个指标因素对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在国际咖啡产业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程度最大。紧接着量化分析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找出高低附加值环节;同时采用出口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与世界咖啡主产国进行对比,衡量云南咖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论文有针对性的对优化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的布局提出可行性建议。
张焱[2](2016)在《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商品化、市场化发育程度的日趋成熟,以及农户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农户在做生产决策时不再是单一的利益最大化追求者,而是成为考虑劳动力投入最小化、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等的综合效用追求者。云南南部是云南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区域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山区,且这些地区还受到边境冲突、毒品等的威胁。因此,探寻在新形势下,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挖掘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外因素,借此引导农户合理地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优化云南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地区人民收入水平,缓解山区贫困,维护边疆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从农户视角去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农户种植业结构、农户决策行为形成机理等问题。全文总共分为七章,以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展开。在实证部分,主要应用软件SPSS17.0和AMOS23.0,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566户样本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理论模型假设进行一一验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为:(1)关于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对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决策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主要内外因素,也就是从可持续生计和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加以总体概述,以便为进一步的理论模型构建做准备。(2)关于样本村寨农户生计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对样本村寨农户的生计背景、生计资本(具体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后果,以及各生计特征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论表明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以少数民族为主,各个村寨自然资本状况有较大的区别,农户主要从事纯农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粮现象严重,农户参与边境贸易程度低,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寨收入普遍高于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寨。(3)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的发生机制。本研究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对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共提出15条假设,其中,9条假设获得支持,6条假设未获得支持。结果表明生计资本、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有积极正向的影响作用,进而最终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的产生。与前人的研究不同点在于,本研究引入了前置变量生计资本,并发现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构面,即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有积极正向的影响作用。(4)关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本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在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模型中,主观规范在生计资本与行为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在生计资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在生计资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在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与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行为态度在主观规范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良性转换的政策建议。第一,引导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激发农户种植业结构良性调整意向;第二,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和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主体作用;第三,兼顾短-中-长期人力资本的能力提升,用知识和技术改变贫穷;第四,加快农田和农业技术的改造升级,实现农业保险,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本水平;第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生产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第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第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边境贸易发展,不断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第八,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第九,发展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第十,提高农产品的营销能力,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高群[3](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凌用全[4](2013)在《藤县粉葛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藤县是广西梧州市下辖的农业大县,发展速度迅猛,在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取得较为显着的成绩。本文结合粉葛产业发展背景,利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SWOT分析法等方法,运用农业学、区域经济学、营销学、农业工业化等理论,分析了藤县粉葛产业化现状,提出藤县粉葛产业发展战略。藤县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等,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积极发展陶瓷、钛白、林产林化、船舶修造、农业等产业,县域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藤县生产总值完成16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亿元,财税收入达13.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藤县粉葛种植历史悠久,1900年至今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县种植面积约3266.7ha,年产鲜葛量超120,000,000kg,有3家粉葛产业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20,000,000kg,产业产值5.1亿元。但存在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生产设施薄弱;农民素质低等问题。对藤县粉葛产业化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藤县发展壮大粉葛产业具有资源、基础、技术、气候、区位、品牌等六大优势,有丰富的土地及人力资源,种植面积大。同时,存在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竞争力弱;产品品牌影响力低;研发不足等问题。在产品市场开拓、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科技攻关支持、政府及社会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发展机会。此外,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标准要求愈严、管理要求愈高等威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藤县粉葛产业近期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到2015年,藤县粉葛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ha左右,每ha产量稳定在375,000,000kg,总产量达150,000,000kg,产值达6.5亿元。到2020年,藤县粉葛产业产值达15亿元。藤县粉葛产业发展策略应为“遵循市场导向,强化政府服务,延长产业链”。
高阔[5](2012)在《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肉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关系国计民生,有效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及管理能够促进生猪稳定供应、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提供供应链整体绩效。(1)猪肉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是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猪肉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的猪肉食品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生猪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备,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建设不够健全,监管的科技手段不先进,因利益驱动导致的猪肉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增多,如近期瘦肉精问题。因此研究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分布、风险机制、利益机制、绩效评价及稳定性,并且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供给。(2)由于猪肉是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所以猪肉价格影响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及消费需求。从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猪肉价格实际上是供应链中价值分布的终端体现。生猪绿色供应链中价值在生猪养殖、生猪经纪人、生猪收购、生猪屠宰以及猪肉销售中分布影响着猪肉价格的波动,同时契约履行及关系治理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而影响猪肉价格,最终体现在供应链的稳定性上。因此,研究生猪绿色供应链有利于理清猪肉价格的形成机理。研究意义一:由于生猪市场需求特性、市场需求分布等因素影响,生猪市场是竞争相对温和的市场,但是近年来生猪供给由原来的大部分农户散养向公司适度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及价格稳定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在产业间或产业内,节点厂商彼此之间竞争愈来愈激烈,于是节点厂商纷纷建立有效的持续性供应链关系来提升竞争优势(e.g. Primo and Amundson,2002; Johnston et al.,2004; Griffith et al.,2006),但是由于核心供应链节点厂商在供应链自然状态中的节点位置不同,导致其在建立有效持续供应链或其自身在供应链节点上延伸的方式不同,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供应链模式,由于供应链模式的不同,节点的分工和协作不同,节点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不同,制度安排不同,导致供应链的绩效也存在分野,这一方面的现有研究有欠缺,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意义二:由于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机理、供应链内部组织方式分布等存在差异,各节点之间的契约履行、关系治理、合作剩余分配等将影响着供应链的稳定有效运行(万俊毅,2008,2010;米运生,2009),故此研究领域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的。研究意义三:生猪绿色供应链的下游一般情况下是农户,由于农户经营规模不同,契约的约束力、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信誉机制不尽相同(尹云松,2003)。受到生猪、劳动力及禽舍等资产专属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特性的影响(Williamson,1985),客观上存在的契约不完全性(Grossman and Hart,1986)和主体有限理性(Simon,1955)使得远期交易风险集聚效应增大(万俊毅,2008),订单农业的契约履约率不高(刘凤芹,2003)。供应链关系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也包含社会交换因素(Choi and Hartley,1996; Rousseau et al.1998; Johnston et al.,2004),因此,生猪绿色供应链中经济交易性因素与社会交换因素的整合性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究。本项目将在借鉴国内外供应链管理、农业技术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数据和资料,对生猪绿色供应链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各类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及其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交易成本及复杂性、资本专用性程度及绩效评估难易程度等三维变量分析确定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析生猪绿色供应链组织形式分布与输入变量(关系治理及契约履行)、输出变量(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关系,进而构建基于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及稳定性模型,采用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运用结构方程、博弈论、FVCA等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针对组织方式稳定性的适用性对策。期望研究成果能丰富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体系,同时对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具有指导意义。围绕着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猪肉食品安全和物价稳定、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从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复杂性程度以及产品专用性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将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成五种类型:市场型供应链、松散型供应链、半紧密型供应链、紧密型供应链和一体化供应链;通过国内外文献和实地调研,将现实中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总结归纳具体分成以下五类类型:纵向一体化生猪绿色供应链、准纵向一体化生猪绿色供应链、半紧密型生猪绿色供应链、松散型生猪绿色供应链和市场型生猪绿色供应链。在国内外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生猪产业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的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上游纵向一体化或准纵向一体化(龙头加工企业+农户)+下游横向一体化(龙头加工企业十物流公司+销售商),是一种分工协作下利益集团联盟之间的竞争,简称为上纵下横集团联盟生猪绿色供应链。(2)生猪绿色供应链物流及价值流模型: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调研数据刻画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之间的物流情况,同时通过与越南生猪绿色供应链的节点间流量的比较分析我国生猪绿色供应链特点及问题;分析我国生猪价值链的构成以及价值在各个节点的分布,通过与美国和越南猪肉价值链的对比分析我国猪肉价值链的现状和问题,同时分析假设存在败德情况下,整个生猪价值链的价值分配情况,探究食品安全的利益链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节点及措施。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从供应链流程再造、食品质量监管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3)生猪绿色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在构建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结构及闭环传导路径基础上,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7月的猪肉价格、饲料价格、豆粨价格、玉米价格、仔猪价格及CPI月度数据,分析六类数据波动的总体趋势、特征以及波动的周期,同时进行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的相互影响情况,最后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FDL)分析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B、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相对流畅,四种生产要素价格、猪肉价格和CPI之间基本上可以顺畅传导,大部分价格之间存在时效性和时滞性;C、一次性生产要素-仔猪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长期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缓。(4)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的整体结构,进而在BSC框架基础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构建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基于空间视角和BSC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和创新和学习维度)和27个二级指标构成,基于时间视角和BSC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成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共有32个指标构成。(5)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构建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企业实地访谈、邮寄调研问卷、电话访谈和网络问答等方式搜集379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所建立模型的配适度及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发现:A、本研究建构模型具良好配适度,适用于生猪绿色供应链节点。B、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同时共同直接改善供应链绩效。C、资产专用性、行为不确定性、内部复杂性、沟通和知觉满意度等五个前因通过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间接影响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结论,但是由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不充分、笔者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本文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有待更深入与更切合实际的后续研究。
肖文兴[6](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陈新华[7](2011)在《我国油料产品的贸易救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历来是油料作物的种植大国。近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明显增长。然而,良好的国内油料产品的需求市场并没能促使我国油料产业取得欣欣向荣的发展。我国油料产品的进口量逐年激增,贸易逆差逐渐扩大。大量的进口转基因油料产品凭借其价格和出油率等方面的优势,严重冲击了国内的油料产品市场。同时,国内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不高,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徘徊不前,生产自给率也逐年降低,目前我国油料产品的生产自给率水平仅为35%。此外,外资也纷纷开始涉足我国的植物油加工行业,目前我国60%以上的大型企业已被外国粮商收购或参股。我国油料的产业链条面临断裂的危险,油料产业安全岌岌可危。面对我国油料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内出现了一种“放弃”论,认为:进口油料产品就是等于进口水和土地,油料产品的大量进口正好弥补了我国耕地资源的不足。诚然,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不足是客观的事实,国内油料产品需求和产量的缺口也决定了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需要从国外进口油料产品。然而,放弃我国的油料产业,任其自生自灭却是万万不能的。食用植物油脂是人类的重要副食品,是人类膳食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源;同时,油料产业链可延伸到饲料加工、医药、军事、航空等二十多个领域,油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油料产业的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保护农民利益、食用油消费者权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入WTO以后,我国在兑现加入WTO之初的承诺,充分行使WTO成员国削减农产品的进口壁垒义务的同时,却未能享受到WTO规则对于我国弱势的油料产业进行保护的权利。WTO现仍在执行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削减的限制方面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农业协议》无法限制一些油料主产国足以严重扭曲油料产品价格的补贴行为,使这些油料产品出口国拥有了向他国低价倾销油料产品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油料产业造成冲击。尽管为了弥补乌拉圭回合的缺陷,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级会议中开始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然而原定于2005年结束的多哈回合的谈判结果却至今仍遥遥无期。但是,对于我国脆弱的油料产业的保护却迫在眉睫,我国有必要及时的对处在危机状态的油料产业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措施。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油料产品贸易救济问题的研究,找到维护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贸易救济措施的经济效应、实施条件等基础性的研究,笔者发现,虽在短期内形成的成本控制和数量控制效应能缓解进口的压力,但同时贸易救济措施也可能产生贸易转移、投资跨越等效应,最终影响其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效果。此外,本研究也关注到了贸易救济对实施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贸易救济的实施会造成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下降、增加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等。因此,贸易救济是一把“双刃剑”,实施国需要对其引发的经济效应进行全面的考察,否则很可能会使其实施得不偿失。此外,贸易救济的实施还有严格的依据,在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彻底散去,当前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滥用贸易救济极易引起新的贸易争端。因此,对于我国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油料产业的研究,就要解答以下几个不能回避问题:(1)面对高昂的贸易救济的实施成本,我国油料产业是否有实施贸易救济的必要性?(2)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油料产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它能否有效的保护我国的油料产业?(3)在WTO规则的束缚下,我国是否有的实施贸易救济的合理性?(4)如何完善我国油料产业的贸易救济体系,使其更加有效的保护我国油料产业?本文也将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章是对贸易救济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内容的介绍。首先是回顾了重商主义理论、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等五种贸易救济的基础理论。然后是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概念、分类、经济效应以及实施条件的概述。其中,重点分析了几种贸易救济措施实施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为我国油料产品的贸易救济问题的研究带了一些启示,使接下来的研究更加有的放矢。第三章是对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油料产业的实际情况,本章选取了人均油料播种面积、种植比较收益、国际竞争力、生产自给率、进口定价权、加工企业控制率、油料产品品牌控制率、产能提升空间、油料产品升值率等指标,试图从产业的主体功能实现能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我国油料产业的安全状况。以此来分析对我国油料产业保护的迫切性。第四章是对我国油料产业国内外环境的分析,包括:进口油料产品与国产油料产品的优势比较、国内贸易政策以及WTO规则对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其目的是要从国外油料产品存在竞争优势、国内贸易政策存在缺陷和WTO规则不能及时的维护我国油料产业安全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油料产业主动需求保护措施的必要性。第五章是通过分析“两反一保”、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他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来研究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油料产业保护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权衡贸易救济措施的成本增加、数量控制、贸易转移等效应对于我国油料产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得出了贸易救济措施能较为有效的保护当前我国脆弱的油料产业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是对我国油料产业实施贸易救济合理性的分析。首先,通过损害行为、产业损害事实以及损害行为与产业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实施“两反一保”的合理性。然后,通过比较国产油料产品和进口油料产品的技术标准上的差异寻求合理的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标准。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我国在油料产品的一些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上拥有相当的选择性和合理性。第七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贸易救济体系的现状,并分析了贸易救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组织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然后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的贸易救济体系的经验,寻求完善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的途径,试图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贸易救济手段保护我国油料产业的安全。第八章是在以上七章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几个基本结论:(1)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处于危机状态;(2)现行国内政策和WTO规则无助于我国油料产业走出困境,我国脆弱的油料产业迫切的需要主动的寻求保护措施;(3)贸易救济能较有效的保护我国油料产业;(4)我国油料产品在一些贸易救济措施上有足够的实施依据;(5)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还有很大的完善需要和空间,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的加强、建立预警和效果追踪机制等,应是今后完善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的主要工作方向。同时,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及时的采用合适的贸易救济方式保护国内油料产业;(2)继续完善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3)加大对国内油料种植的支持力度。
吕斌[8](2010)在《蔬菜供应链整合研究 ——以福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甚广。供应链集成优化是企业增辟利润的有效途径。蔬菜供应链属农产品供应链范畴,目前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大多从产业、效率等角度着手。本研究以福州市蔬菜产业为研究背景,以提高蔬菜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提高各节点主体收入、促进蔬菜产业升级为目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含统计性描述、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二层规划模型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菜农是否愿意成为供应链稳定主体的影响因子;建立了以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协调定价二层规划理论模型(含配送型与非配送型);研究了不同供应主体下的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蔬菜供应链整合的对策思路。研究表明:(1)蔬菜供应链类型多样、形式各一、特点明显。通过整合,有利于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推进蔬菜产业升级。(2)户口、家庭收入、菜地面积、交易风险等因子对菜农是否愿意成为供应链稳定主体具有显着影响;具有本地户口、家庭以男性为主导、受教育水平较高、劳动能力强、收入渠道多的菜农一般不愿意成为供应链稳定主体;收入渠道少、交易风险大、受教育水平低、有参加合作组织的菜农更愿意成为供应链稳定主体。(3)价格是蔬菜供应链整合的核心,是供应链协调定价决策的基础。蔬菜供应链主体之间协调定价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价格为核心的重复博弈,博弈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一种相对均衡的实现。(4)生产供应主体不同,供应链的合作效率也不相同。以合作社菜农为生产供应主体的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最高、以独立菜农为生产供应主体的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次之、以基地菜农为生产供应主体的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最低。(5)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更多是出于规范市场、提高国民福利水平。政府无论是出于主观意望,还是客观现实都要求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在蔬菜供应链整合中,政府在改进供应链合作效率、加强政策性引导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快供应链整合的进程和提高整合质量。
张大利[9](2010)在《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河南大蒜营养丰富,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从2007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大蒜价格开始大幅度波动,市场滞销,出口量骤降,这给河南大蒜产业带来严重危机。然而从2009年6月份开始,大蒜价格开始迅猛上涨,大蒜市场异常火爆,原来愁眉苦脸的农户、收购商等都已变得喜笑颜开。针对河南蒜农与相关收购企业在大蒜销售中面临的难题,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构建是重要对策之一,以此来解决大蒜市场波动问题。大蒜国际物流系统与大蒜品种选择、种植、流通加工、配送、产品出口等整个链条有重要的关系。本文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型研究,将物流系统理论和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理论运用于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构建,达到规范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统要素目标最优。同时以现行物流系统和国外物流系统的经验为支撑,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期尽可能全面地研究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问题。本文利用数据分析最近几年河南大蒜的出口量变化,然后分析了河南大蒜的出口结构、流向及流量;通过对美国、日本和荷兰的农产品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物流系统构建、系统运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构建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自身优势、劣势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通过以上分析研究,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应用现代物流理论,构建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主要从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结构、国际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及物流中心选址来研究构建过程,并就保障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有效运行的对策措施进行研究,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利用现代物流经济理论和现代物流系统论理论,建立基于大蒜为主要流体的农产品国际物流系统,充分发挥物流组织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作用,实现良好的流通经济效益,提升河南大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带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
赵卓[10](2009)在《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农产品质量分级是根据农产品质量标准,将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进行归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质量分级作为农业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已经成为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认识逐步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分级的重要性,并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化工作。目前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分级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分级目标不明确、分级依据不合理、市场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农产品分级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及市场各方对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缺乏深刻认识。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一个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分级是农产品市场化的基础,其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于:借助质量分级,质量波动大、生产分散化的农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和加工商的质量需求,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得以降低;而不同等级农产品的价格信号,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市场供需,引导生产者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从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作用机理,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分级目标、设计分级标准以及提供分级服务,加快推进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工作。本文第3、4、5章围绕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从农产品终端消费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两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促进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小麦、苹果、原奶等农产品分级案例,对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产生作用的条件以及质量分级标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这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3章从农产品消费出发,研究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加工商收益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条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具有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特征,质量分级为消费者增加了选择权,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要提高消费者福利,分级所依据的质量特征必须是市场中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所关注的、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的质量特征。质量分级同样满足了农产品加工商对原材料质量的一致性和多样化要求,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商的收益水平。要提高加工商收益,农产品质量分级必须从加工商的加工要求出发进行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工商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其实反映的是终端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以小麦分级为例。小麦按照面粉加工商的质量需求进行分级,能够反映终端消费者的多元化偏好。小麦质量分级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表明,小麦分级越来越考虑市场的质量需求和小麦的最终用途。因此,我国小麦质量分级应该从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加工商对小麦的质量要求,进行调整优化。第4章从农产品流通出发,研究质量分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条件。农产品质量分级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方面,除了减少农产品的多样性,实现流通环节的规模经济外,主要在于有效地较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相对于工业品,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较为严重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农产品交易双方存在较大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农产品流通。而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界定了不同等级农产品的质量范围,形成了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描述,产品质量信息在交易双方进行了有效传递,相应的等级产品价格信号也更能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统一的质量分级体系提供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的决策不确定性,减少了市场主体的信息搜集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为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分级应强调外观方面的基础分级标准,符合已有的交易习惯,并保持一定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苹果分级为例。苹果依据外观分级虽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部分偏好差异,但分级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苹果的流通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满足苹果收购、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流通需要。我国的苹果分级虽然在减少多样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分级标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分级标准的兼容性、分级配套服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5章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质量分级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机理,并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农产品质量分级通过调节市场供需结构、促进市场均衡、降低营销费用,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效率。台湾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的发展说明了质量分级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农产品市场效率的提高,使得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更好地激励生产者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生产出市场所需的高质量农产品。在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农民增收是关键环节,分级实现农民增收除了受等级价格、分级成本影响外,还取决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条件。基于某大型乳品公司原奶采购数据的实证分析结论为:质量分级可以明显提高原奶质量;生产者规模是影响原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大规模生产者由于在生产技术上有优势,其原奶质量总体上优于中小规模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奶价格。在对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后,本文第6章给出了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政府定位及总体政策建议。在政府出于促进农产品消费和农产品流通的目的,对农产品质量分级进行干预在理论上是必要的。政府对分级的干预类似于向农产品市场提供公共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级化的总体水平。美国农业部成功主导牛肉分级的案例说明,政府可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成功干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初期,建议我国农业部重点做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实施配套服务、农产品质量分级相关研究三方面工作,并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明确不同农产品当前阶段质量分级及标准化的目标,吸收多方主体参与分级标准的设计,权衡分级的成本与收益,协调分级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影响。
二、国际茶叶期货交易近期行情(元/k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茶叶期货交易近期行情(元/kg)(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际应用价值 |
1.2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结构框架 |
1.3 创新点和不足点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2.1 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研究 |
2.2 可持续食品价值链的内涵 |
2.3 全球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及提升研究 |
2.3.1 全球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研究 |
2.3.2 全球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研究 |
2.4 咖啡产业价值链研究 |
第三章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概况 |
3.2 云南咖啡产业(生豆)定价原则 |
3.3 云南省咖啡产业价值链分析 |
3.3.1 咖啡产业价值链基本构成 |
3.3.2 上游供应系统价值整合 |
3.3.3 中游生产系统价值整合 |
3.3.4 下游流通系统价值整合 |
3.4 云南省咖啡产业的出口环节 |
3.4.1 云南咖啡出口规模 |
3.4.2 云南咖啡出口市场 |
第四章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增值情况分析 |
4.1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前端运营情况分析 |
4.1.1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上游成本投入分析 |
4.1.2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中游加工投入分析 |
4.2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下游流通渠道分析 |
4.2.1 传统的咖啡销售渠道 |
4.2.2 咖啡新零售的现状 |
4.2.3 咖啡新零售的未来 |
第五章 云南省咖啡产业价值链实证研究 |
5.1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5.1.1.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运用 |
5.1.1.2 灰色关联度分析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分析过程 |
5.1.2.1 权重的确定 |
5.1.3 基于灰色关联系数的排序评价 |
5.1.3.1 灰色关联系数的确定 |
5.1.3.2 实证分析 |
5.2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测度实证分析 |
5.2.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5.2.2 出口复杂度指数的量化 |
5.3 云南咖啡产业价值链增值环节案例实证分析 |
第六章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云南咖啡产业优化机制构建 |
6.1 建立云南咖啡精品化的发展模式 |
6.2 挖掘新的种植基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
6.3 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完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 |
6.4 加强研发、营销和宣传,打造出属于云南的“瑞幸咖啡” |
6.5 稳定国外市场,逐步扩大国内市场 |
6.5.1 国外市场 |
6.5.2 国内市场 |
6.6 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6.6.1 咖啡主产国咖啡产业政策对比 |
6.6.2 咖啡产业价值链优化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的局限性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回顾、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生计 |
2.1.3 种植业结构 |
2.2 理论回顾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需求供给理论 |
2.2.3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2.5 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边境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山区农户相关研究综述 |
2.3.3 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综述 |
2.3.4 农户决策行为研究综述 |
2.3.5 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综述 |
2.3.6 文献研究述评 |
2.4 农户决策行为的理论模型 |
2.4.1 农户效用模型 |
2.4.2 农户多目标生产决策行为模型 |
2.4.3 本论文选用的农户决策行为模型 |
2.4.4 农户决策行为模型的简要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决策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
3.1.1 生存视角 |
3.1.2 “多元化”发展视角 |
3.2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下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 |
3.2.1 人力资本 |
3.2.2 自然资本 |
3.2.3 物质资本 |
3.2.4 金融资本 |
3.2.5 社会资本 |
3.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下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 |
3.3.1 行为态度 |
3.3.2 主观规范 |
3.3.3 知觉行为控制 |
3.3.4 行为意愿 |
3.4 影响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其他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变量和假设的提出 |
4.2.1 协方差矩阵 |
4.2.2 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与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 |
4.2.3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和实际行为 |
4.2.4 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态度 |
4.2.5 生计资本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
4.2.6 生计资本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意向和实际行为 |
4.3 问卷的设计 |
4.3.1 问卷设计步骤 |
4.3.2 变量的测量题项 |
4.3.3 研究村寨和抽样方法的选取 |
4.3.4 问卷预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本村寨农户生计状况分析 |
5.1 正式调研 |
5.2 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生计基本情况 |
5.3.1 农户生计背景 |
5.3.2 各村寨农户生计资本 |
5.3.3 各村寨农户生计策略 |
5.3.4 各村寨农户生计后果 |
5.3.5 农户生计特征的内在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的模型分析 |
6.1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6.1.1 样本数检定 |
6.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1.3 Bollen二阶段检验 |
6.1.4 变量的多元常态检定 |
6.1.5 共同方法变异(CMV)检定 |
6.1.6 整体构面的区别效度检定 |
6.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估计结果和中介效应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6.2.3 结构方程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 结构方程模型的交叉效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农户生计脆弱、生计资本总体匮乏,且面临较大的生计风险 |
7.1.2 各因素对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程度具有较大区别 |
7.2 政策建议 |
7.2.1 引导农户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激发农户种植业结构良性调整意向 |
7.2.2 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和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主体作用 |
7.2.3 兼顾短-中-长期人力资本的能力提升,用知识和技术改变贫穷 |
7.2.4 加快农田和农业技术的改造升级,试行农业保险,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本水平 |
7.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生产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
7.2.6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
7.2.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边境贸易发展,不断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 |
7.2.8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
7.2.9 发展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
7.2.10 提高农产品的营销实力,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
7.3 研究展望 |
7.3.1 拓展研究方法,对本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做进一步验证 |
7.3.2 挖掘其他潜在变量,丰富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
7.3.3 拓展研究对象,增加群组比较分析,深化本研究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致谢 |
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和成果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B.1 农户问卷调查 |
附录B.2 村领导或知情人员访谈 |
(3)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简评 |
2.3 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
5.1 实证模型介绍 |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
5.5 研究小结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
6.4 本章小结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政策概览 |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2.4 政策效果 |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3.4 政策效果 |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致谢 |
(4)藤县粉葛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 |
2 藤县发展概述 |
2.1 藤县概况 |
2.2 藤县发展成绩 |
3 藤县粉葛产业化发展概况 |
3.1 粉葛产业化特征 |
3.2 粉葛生产概况 |
3.3 藤县粉葛产业发展情况 |
4 粉葛产业是藤县优势农业产业并发挥重要作用 |
4.1 藤县粉葛产业是优势农业产业 |
4.2 藤县粉葛产业的发展基础 |
4.3 藤县粉葛产业的推动作用 |
5 藤县粉葛产业的SWOT分析 |
5.1 粉葛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 |
5.2 粉葛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 |
5.3 粉葛产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 |
5.4 粉葛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 |
6 藤县粉葛产业发展目标及策略 |
6.1 粉葛产业发展目标 |
6.2 粉葛产业发展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 藤县鲜粉葛图 |
2. 藤县绿园葛业发展有限公司商标、厂房及产品图 |
3. 藤县绿色田园葛业有限公司商标、厂房及产品图 |
4. 藤县绿野葛业有限公司商标、厂房及产品图 |
(5)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猪肉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 |
1.1.2 猪肉价格现状及问题 |
1.2 研究目标、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3.3 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 |
2.1.1 绿色供应链概念研究 |
2.1.2 绿色供应绩效评价研究 |
2.1.3 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因素研究 |
2.1.4 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系统研究 |
2.1.5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研究 |
2.1.6 小结与展望 |
2.2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相关研究 |
2.2.1 “公司+农户”概念与运作模式 |
2.2.2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
2.2.3 契约治理视角 |
2.2.4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 |
2.2.5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2.6 小结与展望 |
2.3 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2.3.1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
2.3.2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
2.3.3 供应链绩效评价对象 |
2.3.4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
3.1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理论模型 |
3.1.1 资产专用性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
3.1.2 交易成本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
3.1.3 产品特性与供应链运作模式 |
3.1.4 小结与展望 |
3.2 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现实模型 |
3.2.1 基于空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
3.2.2 基于时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 |
3.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概述及案例 |
3.3 双重道德风险下具有时间偏好的“公司+农户”价格设计 |
3.3.1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 |
3.3.2 “公司+农户”契约价格与契约履行 |
3.3.3 小结与建议 |
第4章 基于食品安全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研究 |
4.1 生猪绿色供应链流量分析 |
4.1.1 生猪绿色供应链流量 |
4.1.2 国内外生猪供应链流量比较分析 |
4.2 生猪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
4.2.1 生猪绿色供应链各节点利益模型 |
4.2.3 生猪绿色供应链各节点利益分享比较分析 |
4.2.4 实证分析 |
4.2.5 对策建议 |
4.3 生猪价值链模型与食品安全 |
4.3.1 生猪价值链模型 |
4.3.2 生猪价值链模型与食品安全 |
4.3.3 国内外猪肉价值链比较分析 |
4.3.4 小结与建议 |
第5章 基于物价稳定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研究 |
5.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产要素价格对猪肉价格波动影响研究 |
5.1.1 基于全生命周期生猪供应链网络模型的构建及时间跨度分析 |
5.1.2 中国猪肉及相关生产要素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5.1.3 生产要素价格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 |
5.1.4 小结与展望 |
5.2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猪肉价格与CPI的关系研究 |
5.2.1 中国猪肉价格与CPI波动的特征分析 |
5.2.2 猪肉价格与CPI关系实证分析 |
5.2.3 小结与展望 |
5.3 基于FDL模型的生猪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
5.3.1 生猪供应链价格系统结构及闭环传导路径 |
5.3.2 生产要素价格、CPI与猪肉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5.3.3 样本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说明 |
5.3.4 实证分析 |
5.3.5 小结与建议 |
第6章 基于时空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
6.1 基于空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1.1 生猪绿色供应链远景和战略目标的确定 |
6.1.2 生猪绿色供应链财务维度指标体系 |
6.1.3 生猪绿色供应链顾客维度指标体系 |
6.1.4 生猪绿色供应链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体系 |
6.1.5 生猪绿色供应链创新和学习维度指标体系 |
6.2 基于时间视角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1 生猪绿色供应链生命周期 |
6.2.2 生猪绿色供应链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价体系 |
6.3 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式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对策分析 |
6.3.1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分析 |
6.3.2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3.3 生猪绿色供应链的系统仿真与分析 |
6.3.4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7章 基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生猪供应链绩效研究 |
7.1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
7.1.1 结构方程的特征 |
7.1.2 结构方程模型 |
7.1.3 结构方程的步骤 |
7.2 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模型构建 |
7.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说 |
7.2.2 研究变量定义与解释 |
7.2.3 研究问卷设计与调研 |
7.2.4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 |
7.2.5 结构方程结果检验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生猪绿色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 |
8.1 我国生猪供应链网络模型 |
8.2 我国生猪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最优性条件 |
8.3 小结与展望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7)我国油料产品的贸易救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结构框架 |
1.3.1 论文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之处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
1.6.1 产业安全的相关研究 |
1.6.2 贸易救济经济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 |
1.6.3 Atpsm模型在研究消减补贴的影响方面的运用 |
1.6.4 倾销与产业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
第2章 贸易救济的理论基础与概述 |
2.1 贸易救济的理论基础 |
2.1.1 重商主义的理论 |
2.1.2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
2.1.3 凯恩斯的保护贸易学说 |
2.1.4 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
2.1.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 贸易救济的概述 |
2.2.1 贸易救济的含义 |
2.2.2 贸易救济的分类、实施条件及比较 |
2.2.3 贸易救济的经济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的现状分析 |
3.1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3.1.1 产业主体功能 |
3.1.2 产业控制力 |
3.1.3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3.2 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状况评价 |
3.2.1 产业主体功能分析 |
3.2.2 产业控制业力分析 |
3.2.3 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2.4 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 进口油料产品的竞争优势分析 |
4.1.1 进口油料产品价格较低 |
4.1.2 进口油料在出油率等品质方面存在优势 |
4.2 国内贸易政策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分析 |
4.2.1 我国油料贸易政策回顾以及解读 |
4.2.2 现行贸易政策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 |
4.3 WTO规则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分析 |
4.3.1 乌拉圭回合的《农业协议》 |
4.3.2 多哈回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贸易救济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分析 |
5.1 "两反一保"及技术壁垒的贸易限制效应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 |
5.1.1 积极影响 |
5.1.2 消极影响分析 |
5.2 反补贴、反倾销的贸易调查效应对我国油料产业安全的影响 |
5.3 其它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油料产业的影响 |
5.3.1 消费者行为模型 |
5.3.2 基于我国大豆油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油料产品实施贸易救济的合理性分析 |
6.1 对油料产品进口实施"两反一保"的合理性分析 |
6.1.1 损害行为 |
6.1.2 国内产业损害 |
6.1.3 因果关系 |
6.2 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合理性分析 |
6.2.1 转基因成分 |
6.2.2 其他指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的完善 |
7.1 我国现行贸易救济体系存在的问题 |
7.1.1 法律体系不完善 |
7.1.2 组织体系存在缺陷 |
7.1.3 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缺陷 |
7.1.4 缺乏大量与贸易救济工作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 |
7.1.5 农业贸易救济工作明显滞后 |
7.2 国际贸易救济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
7.2.1 美国的贸易救济体系 |
7.2.2 日本的贸易救济体系 |
7.2.3 加拿大的贸易救济体系 |
7.2.4 印度的贸易救济体系 |
7.2.5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的贸易救济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7.3 完善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的原则与途径 |
7.3.1 贸易救济体系的完善途径 |
7.3.2 完善我国油料产业贸易救济体系的原则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1.1 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处于危机状态 |
8.1.2 现行国内政策和WTO规则无助于我国油料产业走出困境 |
8.1.3 贸易救济措施能较有效的保护我国油料产业 |
8.1.4 我国油料产品在一些贸易救济措施上有足够的实施依据 |
8.1.5 我国油料产业的贸易救济体系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
8.2 政策建议 |
8.2.1 及时采取适合的贸易救济方式保护国内油料产业 |
8.2.2 不断完善我国油料产品的贸易救济体系 |
8.2.3 加大对国内油料生产的扶持力度 |
8.2.4 加强我国油料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
8.2.5 完善油料产品的市场调控,科学引导社会消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蔬菜供应链整合研究 ——以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蔬菜供应链研究 |
1.2.2 农产品供应链及集成研究 |
1.2.3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启示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蔬菜供应链整合必要性分析 |
2.1 福州市蔬菜业发展概况 |
2.2 必要性分析 |
2.2.1 有利于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
2.2.2 有利于提高蔬菜生产效率 |
2.2.3 有利于推进蔬菜产业升级 |
3 蔬菜供应链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整合机制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效率理论 |
3.1.2 交易成本 |
3.1.3 合作博弈 |
3.2 蔬菜供应链整合机制 |
3.2.1 完全竞争下菜农效用分析 |
3.2.2 政府激励机制 |
3.2.3 道德风险条件下的竞争均衡 |
4 蔬菜供应链类型 |
4.1 中国蔬菜供应链类型 |
4.1.1 按组织形式分类 |
4.1.2 按供应链链条长度分类 |
4.1.3 按节点结合紧密度分类 |
4.2 福州市蔬菜供应链类型 |
4.2.1 菜农自营型 |
4.2.2 超市主导型 |
4.2.3 农贸市场主导型 |
4.2.4 大中型批发市场主导型 |
5 菜农成为蔬菜供应链稳定主体意愿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2 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
5.3 变量筛选及处理 |
5.4 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 |
6 以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协调定价决策分析 |
6.1 相关概念界定 |
6.1.1 大型蔬菜批发市场 |
6.1.2 非配送型 |
6.1.3 配送型 |
6.1.4 批发商 |
6.2 Stackelberg 博弈介绍 |
6.3 非配送型供应链协调定价决策分析 |
6.3.1 数据来源及基本假定 |
6.3.2 模型构建及参数说明(二层规划法) |
6.3.3 结论 |
6.4 配送型供应链协调定价决策分析 |
6.4.1 数据来源及基本假定 |
6.4.2 模型构建及参数说明(二层规划法) |
6.4.3 结论 |
7 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分析 |
7.1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说明 |
7.2 蔬菜供应链合作效率实证分析 |
7.2.1 问卷调查及使用方法 |
7.2.2 各层次指标权重确定及说明 |
7.2.3 实证分析 |
7.3 实证结论及解释 |
8 蔬菜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因子及主要思路 |
8.1 蔬菜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因子 |
8.1.1 利润 |
8.1.2 信息和技术 |
8.1.3 公共政策 |
8.1.4 地域特征 |
8.1.5 产品特性 |
8.1.6 核心力量 |
8.2 蔬菜供应链整合的主要思路 |
8.2.1 培育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供应链 |
8.2.2 发挥政府在提高供应链合作效率方面的作用 |
8.2.3 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建设 |
8.2.4 强化蔬菜供应链的纵向联合 |
8.2.5 促进菜农平等化的实现 |
8.2.6 建立蔬菜综合服务站 |
9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件 |
致谢词 |
(9)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国际物流系统概念 |
1.2.2 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
1.2.3 物流运作规范化原理 |
1.2.4 交易费用理论 |
1.2.5 供应链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系统的现状研究 |
1.3.2 我国大蒜市场现状的研究 |
1.3.3 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现状研究 |
1.3.4 本文同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论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河南大蒜生产与出口现状 |
2.1 河南大蒜生产与出口基本情况概述 |
2.2 河南大蒜出口的结构 |
2.3 河南大蒜的流向及流量 |
2.4 河南大蒜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借鉴及启示 |
3.1 美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3.2 日本农产品物流系统分析 |
3.3 荷兰农产品物流系统分析 |
3.4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SWOT 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 |
4.2 劣势(Weakness) |
4.3 机遇( Opportunity) |
4.4 威胁(Threat) |
第五章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构建及分析 |
5.1 基本原则 |
5.2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分析 |
5.2.1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构建 |
5.2.2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分析 |
5.2.3 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的运转 |
5.3 河南大蒜物流中心选址分析 |
5.3.1 重心法模型 |
5.3.2 实例分析 |
第六章 保障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有效运行的对策措施 |
6.1 相应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
6.1.1 政策性措施 |
6.1.2 资金扶持方面 |
6.2 提高河南大蒜物流标准化水平 |
6.3 培育和发展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运作主体 |
6.4 培养专业人才 |
6.5 加强大蒜资料统计工作,精确预测物流市场的变化趋势 |
第七章 结论及不足之处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定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境外农产品质量分级概况 |
1.2.2 国内农产品质量分级现状 |
1.2.3 国内农产品质量分级存在的问题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思路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原理 |
2.2.2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 |
2.2.3 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分级中的作用 |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章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消费 |
3.1 概述 |
3.1.1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特征 |
3.1.2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作用 |
3.2 质量分级与消费者福利提升 |
3.2.1 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的原理 |
3.2.2 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条件 |
3.3 质量分级与加工商收益提升 |
3.4 对质量分级设计的启示 |
3.4.1 质量等级数及分级依据的确定 |
3.4.2 一个生产者分级营销的案例 |
3.5 案例研究:小麦分级 |
3.5.1 我国小麦分级的现状 |
3.5.2 质量分级与小麦消费 |
3.5.3 结论及政策含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流通 |
4.1 概述 |
4.1.1 质量分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两个方面 |
4.1.2 不确定性、交易成本与农产品质量分级 |
4.2 质量分级与买方决策不确定性 |
4.2.1 买方决策不确定性 |
4.2.2 质量分级的信息贡献 |
4.3 质量分级与卖方决策不确定性 |
4.3.1 卖方决策不确定性 |
4.3.2 质量分级的信息贡献 |
4.4 对质量分级设计的启示 |
4.4.1 质量分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条件 |
4.4.2 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要求 |
4.5 案例研究:苹果质量分级 |
4.5.1 我国苹果分级的现状 |
4.5.2 质量分级与苹果流通 |
4.5.3 结论及政策含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质量分级与农业现代化 |
5.1 概述 |
5.2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市场效率 |
5.2.1 调节供需结构 |
5.2.2 促进市场均衡 |
5.2.3 降低营销费用 |
5.2.4 案例研究:台湾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 |
5.3 质量分级与农业技术进步 |
5.3.1 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 |
5.3.2 质量分级与农民增收 |
5.3.3 实证分析:质量分级、生产者规模及原奶质量提升 |
5.4 质量分级与农业产业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政策建议 |
6.1 概述 |
6.2 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依据及方式 |
6.3 美国政府在牛肉分级中的作用及启示 |
6.3.1 历史及现状 |
6.3.2 挑战及应对 |
6.3.3 经验与启示 |
6.4 我国政府在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中的定位 |
6.4.1 政府角色定位 |
6.4.2 总体工作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录用和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国际茶叶期货交易近期行情(元/kg)(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研究[D]. 吴园园. 云南大学, 2019(03)
- [2]云南南部边境山区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行为研究[D]. 张焱. 昆明理工大学, 2016(12)
- [3]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4]藤县粉葛产业化发展研究[D]. 凌用全. 广西大学, 2013(03)
- [5]生猪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D]. 高阔. 南昌大学, 2012(11)
- [6]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7]我国油料产品的贸易救济问题研究[D]. 陈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8]蔬菜供应链整合研究 ——以福州为例[D]. 吕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10(12)
- [9]河南大蒜国际物流系统研究[D]. 张大利. 河南工业大学, 2010(05)
- [10]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研究[D]. 赵卓.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