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黄埔时期周恩来的政治建军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诗原[1](2021)在《井冈山革命音乐生成语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井冈山革命音乐,即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及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音乐,主要是一种填词歌曲,其曲调主要来自早期工农革命歌曲、北伐军歌曲、井冈山地区的民歌、戏曲以及城市流行歌曲。从总体上说,井冈山革命音乐的存在既有其历史渊源又有其现实需要,乃政治建军的产物。具体而言,"三湾改编"和"三大任务"的确立决定了井冈山革命音乐的存在,并直接推动了井冈山革命音乐的兴起;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音乐则是井冈山革命音乐的生成基础;毛泽东、朱德对音乐的重视也是井冈山革命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
任红娟[2](2021)在《黄埔军校早期(1924-1927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黎育生[3](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王伯宁[4](2019)在《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为创建革命武装力量而力主开办的一所新式陆军军官学校。这所由苏俄与中国共产党人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军官学校,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积极开展革命军人政治教育,并将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军校建设与教学的核心位置。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在一批优秀革命家的努力下开展地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最终,出色的政治教育工作帮助黄埔军校在短时间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革命信仰的军事将领和一支敢于“为主义而牺牲,为主义而奋斗”的革命军队,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采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时间和逻辑的线性线索展开,从历史缘起、制度与内容以及基本特点和历史贡献等多个维度对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展开了较为全面地梳理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缘起。黄埔得以开展政治教育是受特定时代条件下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其是基于孙中山反思革命失败教训后形成的主义建军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也是苏俄积极引导孙中山学习苏俄红军政治建军经验的结果。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制度依托与基本内容。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是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实践。而这主要有赖与职能明确、机制健全的“党代表、政治部、特别党部”三位一体政教组织体系的设立;也有赖于以政治教育大纲为核心的系列章程条例的拟定与实施。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内容则是始终围绕着培养革命军人的教育宗旨而设置,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其中主要包括革命思想理论的灌输、革命纪律意识的培养与人生观的引导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黄埔军校政治教育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是以不偏重纯注入式的灌输为原则。具体包括课程教授、名人讲演、寓教于乐、开设政治问答箱、教唱革命歌曲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与意义。黄埔军校政治教育是特色鲜明的,其实现了与军事教育的并重地位;同时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此外,在人员构成、思想内容等方面还体现了浓厚的统一战线特征。与此同时,黄埔政治教育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有效的塑造了一支有主义的革命军,推动了大革命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黄埔政治教育还深刻的影响了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与实践,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上述系统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全方位地呈现1924至1927年间的黄埔政治教育的历史基本面貌与成功之处,以对当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于化民[5](2018)在《熔铸不朽的军魂——论建军初期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文中指出发端于危难之际的人民军队,在极其艰苦残酷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其根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政治建军之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民军队创建者通过早期建军实践的探索,解决了关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成败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包括确定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培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形成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与一切旧军队的本质区别。古田会议决议系统总结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建设经验,对政治建军原则的内容、方法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指明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动力。无论将来军队建设的环境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民军队都会沿着政治建军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宿燕亭[6](2018)在《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教育是以提高人们政治觉悟为目的的教育。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是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创设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尤其在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对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展开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创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导、孙中山早期政治教育的思想演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教育的初步尝试的三个维度,阐明了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思想来源和指导来源,及其国共两党对政治教育的早期认知;其次,深入分析了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与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重点分析了共产党人参与军校内政治教育、主导国民革命军政治教育及战时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证明了共产党人是开展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及其对国民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再次,论证了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在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古田会议上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理念,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促进了党领导的军队真正转型为“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论文不仅揭示了政治教育对国共两党军队创建的重要性,而且揭示了共产党人是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真正主力军,共产党人善于发展探索、把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紧密结合,使“党指挥抢”真正铸造成共产党军队的“军魂”。
敖四江[7](2018)在《八一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重要的革命精神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成员”,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典型特征。八一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其他形态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灵魂、不断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契合时代主旋律的革命精神形态,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更好地举好精神旗帜、立好精神支柱、建好精神家园,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研究八一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层面,能够将当前革命精神研究中相对较为薄弱的八一精神研究引向深入,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更好地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坚定“四个自信”;能够拓展和深化中共党史研究,从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的维度观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还能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意义层面,能够很好地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回应革命精神是否具有时代价值这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并能让我们更为客观地评价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及其重大贡献,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色资源、红色记忆开展主题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切入,主要从六个部分对八一精神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文章首先对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相关论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线条,为八一精神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第二部分梳理了八一精神孕育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和文化根基。即:八一精神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南昌起义为中心的革命斗争,理论灵魂是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赣鄱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等多元文化的融合。第三部分提出了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从八一精神孕育形成于南昌起义这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整理革命人物、革命事迹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共性兼具的精神要素,并结合当下语境,阐释了八一精神的内涵,即听党指挥、追求真理,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牺牲、一心为民,它们分别是八一精神的核心、支柱和本质,集中体现了八一精神的精髓。同时,还分析了八一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性、先进性、创造性等鲜明特征。第四部分揭示了八一精神传承发展的演进逻辑和主要功能。对八一精神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进行了解析,从理论层面上对八一精神的传承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功能作出剖析,将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以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中的内在关联和不同之处,并提出了八一精神的主要功能,包括旗帜、凝聚、导向、激励、育人等功能。第五部分厘清了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从历史性的视角分析了八一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时代性的视角分析了八一精神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通过研究认为,八一精神的时代价值至少体现在:蕴含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定力、折射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本色风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奋斗为民的价值追求,必须在新时代予以弘扬和发展。第六部分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以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面临的形势为出发点,从有利条件和时代挑战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其次提出了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应遵循把握共性与突出个性相融合、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协同创新与教育宣传相契合等三个原则;最后明确了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深耕不辍、推进八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深化认同、增强八一精神的教育与认知,深入笃行、聚焦八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等三个方面,以激发八一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才,集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宁学峰[8](2019)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4年到1930年,是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早期,是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奠基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开创于大革命时期,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党在大革命时期积累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培养的政治工作骨干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方法论问题,党在革命斗争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政治建军的原则与方法。人民军队的政治建军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军的政治工作从开始建立到初步形成体系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方针、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确立,古田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纲领,到1930年夏,古田会议决议在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得到了学习与贯彻,推动了红军建设和政治工作的发展,古田会议前后标志着党的军队政治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在制度上建立健全了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在部队中设立了自上而下完善的党组织体系,探索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与方法论,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党在军队中开展思想工作与组织工作,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借鉴历史经验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军队政治工作。
张弓[9](2015)在《人民军队“政治委员制度”起源研究——外部资源的引入与吸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视察第13集团军时强调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政治建军,即坚持"党指挥枪"这一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我军在革命时期的历史实践雄辩地证明,"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而"政治委员制度"作为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变的军魂,更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巩固其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当下中国,随着军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的杂音又现,驳斥这一谬论,需要对我军政治工作进行历史还原和理论辨析,这就更凸显出对"政治委员制度"进行解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李敏[10](2016)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思想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近90年的历程中,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政治建军是党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领导和掌握军队的一种方式。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军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国民党政治建军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建军治军道路,塑造了一支克敌制胜、移风易俗、夺取政权的革命军队。建设初期,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保证了广大官兵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适应社会历史方位和人民军队角色根本性转变所产生的新变化、新要求。改革时期,世界新军事变革、国内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的时代内容,赋予了政治建军丰富的时代内涵的同时,也给政治建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政治建军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改革创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安全、深化军队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纵观政治建军历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国家安全利益的延伸、党执政和长期执政面临的挑战增大、军队“三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政治建军必然肩负着更重大的历史使命。
二、略论黄埔时期周恩来的政治建军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黄埔时期周恩来的政治建军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井冈山革命音乐生成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渊源、现实需要及政治建军 |
二、“三湾改编”和“三大任务”的推动 |
三、大革命时期革命音乐的文化积淀 |
(一)来自国民革命军的力量及其歌咏传统 |
(二)来自湘赣工农武装的力量及其歌咏传统 |
四、毛泽东、朱德对革命音乐的重视 |
结语 |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历史缘起 |
(一)民主革命教训的反思 |
(二)苏俄政治建军经验的启示 |
二、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制度与内容 |
(一)黄埔政治教育的制度依托 |
(二)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开展政治授课与政治讲演 |
(二)利用第二课堂深化思想交流 |
(三)创建学生组织开展自我教育 |
(四)营造革命文化氛围与环境 |
四、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
(一)黄埔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
(二)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熔铸不朽的军魂——论建军初期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建军深植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旗帜鲜明地实行政治建军, 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打仗、为谁服务的问题, 彻底划清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 |
二、政治建军铸就人民军队的统军之魂。毫不动摇地实行政治建军, 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队由谁领导、听谁指挥的问题, 确保人民军队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工具。 |
三、政治建军夯实人民军队的治军之基。持之以恒地实行政治建军, 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队政治工作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 为人民军队的“生命线”筑牢坚固的制度和体制根基。 |
(一) 辩证地处理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的关系 |
(二) 坚持不懈地用革命理论对官兵进行政治教育 |
(三) 废除雇佣制, 建立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
(四) 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范官兵行为 |
(五) 开展群众工作, 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 |
(六) 实行宽待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 |
结语 |
(6)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学术史梳理 |
(二)研究方法介绍 |
三、创新之处 |
第1章 黄埔军校开办政治教育的原因背景分析 |
1.1 苏联与共产国际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军队政治教育的思想 |
1.1.2 列宁关于军队政治教育的理论论述 |
1.1.3 苏联军队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
1.1.4 苏联、共产国际对黄埔军校的指导 |
1.2 孙中山政治教育思想的演变 |
1.2.1 孙中山早期党军政治教育思想的演化 |
1.2.2 国民党内政治教育思想认识的转变 |
1.3 中国共产党政治教育的初步尝试 |
第2章 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与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 |
2.1 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创设 |
2.1.1 建立政治教育体制 |
2.1.2 确立政治教育的目标 |
2.2 共产党人的主要实践活动 |
2.2.1 参与军校内政治教育 |
2.2.2 主导国民革命军政治教育 |
2.2.3 加强战时政治教育 |
2.3 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
2.3.1 形成党军合一的教育管理体制 |
2.3.2 共产党人是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
2.3.3 政治教育影响革命军的战斗力及发展 |
第3章 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 |
3.1 政治教育与党领导的军队初步结合 |
3.1.1 中共掌握和领导正规军队的最初尝试——铁甲车队 |
3.1.2 中共实际领导和掌握的第一支正规军队——叶挺独立团 |
3.2 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独立创建 |
3.2.1 黄埔军校师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骨干力量 |
3.2.2 人民军队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
3.2.3 人民军队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3.2.4 人民军队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
3.3 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转型和发展 |
3.3.1 古田会议与人民军队的正式转型 |
3.3.2 政治教育与革命根据地军校的创办 |
3.3.3 政治教育与抗日军政大学的创办 |
3.4 人民军队政治教育的特点及作用 |
3.4.1 政治教育与苏联和黄埔军校有着密切联系 |
3.4.2 强化了党指挥枪的政治教育理念 |
3.4.3 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培养了大批政工干部 |
3.4.4 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化的军队政治教育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八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革命 |
2.1.2 精神 |
2.1.3 革命精神 |
2.1.4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
2.2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革命精神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2 毛泽东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3 邓小平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对革命精神的论述 |
第3章 八一精神的形成 |
3.1 八一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3.1.1 大革命失败后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 |
3.1.2 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实践 |
3.2 八一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 |
3.2.1 八一精神的理论灵魂是马克思主义 |
3.2.2 八一精神的思想源流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相关论述 |
3.2.3 八一精神的红色元素是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
3.3 八一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
3.3.1 八一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3.3.2 八一精神是对江西赣鄱文化精髓的升华 |
3.3.3 八一精神是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 |
第4章 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4.1 八一精神的内涵 |
4.1.1 听党指挥、追求真理 |
4.1.2 百折不挠、敢为人先 |
4.1.3 勇于牺牲、一心为民 |
4.2 八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2.1 八一精神的实践性 |
4.2.2 八一精神的先进性 |
4.2.3 八一精神的创造性 |
第5章 八一精神的演进逻辑和主要功能 |
5.1 八一精神的演进逻辑 |
5.1.1 八一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源头 |
5.1.2 八一精神是苏区精神的起点 |
5.1.3 八一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雏形 |
5.1.4 八一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前驱 |
5.1.5 八一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先导 |
5.2 八一精神的主要功能 |
5.2.1 八一精神的旗帜功能 |
5.2.2 八一精神的凝聚功能 |
5.2.3 八一精神的导向功能 |
5.2.4 八一精神的激励功能 |
5.2.5 八一精神的育人功能 |
第6章 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6.1 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 |
6.1.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 |
6.1.2 八一精神是人民军队的建军灵魂 |
6.1.3 八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 |
6.1.4 八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节点 |
6.2 八一精神的时代价值 |
6.2.1 八一精神蕴含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定力 |
6.2.2 八一精神折射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 |
6.2.3 八一精神彰显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本色风骨 |
6.2.4 八一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奋斗为民的家国情怀 |
第7章 八一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
7.1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
7.1.1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
7.1.2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时代挑战 |
7.2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遵循的原则 |
7.2.1 坚持把握共性与突出个性相融合 |
7.2.2 坚持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7.2.3 坚持协同创新与教育宣传相契合 |
7.3 八一精神弘扬和发展的基本路径 |
7.3.1 深耕不辍:推进八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7.3.2 深化认同:增强八一精神的教育与认知 |
7.3.3 深入笃行:聚焦八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相关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时间上的界定 |
2.1.1 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开创于大革命时期 |
2.1.2 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
2.1.3 党的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古田会议前后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对象的界定 |
2.2.1 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对象 |
2.2.2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对象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内容的界定 |
2.3.1 党建立并完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 |
2.3.2 党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
2.3.3 党进行军队中党组织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历程 |
3.1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开创于大革命时期 |
3.1.1 党在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工作 |
3.1.2 党在北方地区各派系军队中的政治工作 |
3.2 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
3.2.1 大规模武装起义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 |
3.2.2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政治工作 |
3.2.3 《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 |
4.1 大革命时期党的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
4.1.1 明确了革命军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
4.1.2 明确了革命政治工作的有无是判断军队是否革命性的标准 |
4.1.3 明确了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是保证其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灵魂 |
4.1.4 明确了宣传和组织群众是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
4.1.5 明确了军队政治工作是保障执行革命纪律的重要措施 |
4.1.6 明确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
4.2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
4.2.1 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与宗旨 |
4.2.2 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
4.2.3 不照搬照抄苏军政治工作经验 |
4.2.4 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是军队政治工作组织建设的基础 |
4.2.5 制度建设是军队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
4.2.6 正确的军队政治工作是纠正各种错误思想的有效方法 |
4.2.7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
4.3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的教训 |
4.3.1 大革命时期基层工作薄弱造成群众基础不牢 |
4.3.2 大革命时期严重忽视党的组织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 |
4.3.3 大革命时期未能及时纠正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 |
4.3.4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左倾思想干扰了军队政治工作有效开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当代我军政治工作的启示 |
5.1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 |
5.1.1 党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 |
5.1.2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 |
5.1.3 人民军队必须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5.2 在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导方面的启示 |
5.2.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
5.2.2 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官兵 |
5.3 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启示 |
5.3.1 坚持把铸造人民军队的军魂作为根本目的 |
5.3.2 始终牢记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
5.3.3 紧贴时代大背景和使命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5.3.4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扎根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
5.4 在部队党组织工作方面的启示 |
5.4.1 明确党和人民军队之间的关系 |
5.4.2 坚持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制度机制 |
5.4.3 共产党员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 |
5.4.4 要在保证高度集中原则下发扬三大民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人民军队“政治委员制度”起源研究——外部资源的引入与吸收(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苏共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
(二) 托洛茨基建立苏联红军“政治委员制度” |
1. 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指导 |
2. 黄埔军校“政治委员制度” (“党代表制度”) 的建立 |
(10)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思想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本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思想来源及重要意义 |
一、政治建军的思想来源及内涵特征 |
(一)政治建军的思想来源 |
(二)政治建军的内涵特征 |
二、政治建军的重要意义 |
(一)避免重蹈军阀主义道路的覆辙 |
(二)避免重演农民阶级革命的悲剧 |
(三)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四)永葆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宗旨 |
第二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军思想 |
一、革命时期政治建军的时代背景 |
(一)“武装割据”的建军环境 |
(二)“以俄为师”的经验借鉴 |
(三)“党赖乎兵”的建军教训 |
二、革命时期政治建军的思想内容 |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二)“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 |
(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 |
三、革命时期政治建军的基本特点 |
(一)以阶级斗争为核心 |
(二)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对象 |
(三)以战争为直接检验标准 |
四、革命时期政治建军的主要作用 |
(一)造就了一支克敌制胜的威武之师 |
(二)造就了一支移风易俗的文明之师 |
(三)造就了一支夺取政权的胜利之师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军思想 |
一、建国初期政治建军的时代背景 |
(一)历史转向与“糖衣炮弹” |
(二)人民军队的“角色转换” |
二、建国初期政治建军的思想内容 |
(一)继承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 |
(二)保证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
(三)完善党绝对领导军队的制度 |
三、建国初期政治建军的基本特点 |
(一)指导思想的双重性 |
(二)方法上以运动为主 |
四、建国初期政治建军的主要作用 |
(一)转变具体指导思想 |
(二)转变军队根本任务 |
(三)转变官兵思想行为 |
第四章 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军思想 |
一、改革时期政治建军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
(二)“和平演变”的西方政策 |
(三)“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
二、改革时期政治建军的思想内容 |
(一)军队整顿要突出政治建军 |
(二)政治建军要增强军队拒腐防变能力 |
(三)政治建军要强化军队使命担当意识 |
(四)政治建军要服务强军兴军目标 |
三、改革时期政治建军的基本特点 |
(一)主题上与时俱进 |
(二)内容上创新发展 |
(三)地位上更加突出 |
四、改革时期政治建军的主要作用 |
(一)实现军队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
(二)在商品经济中永葆军队政治本色 |
(三)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提供政治保证 |
(四)在深化改革中确保军队政治方向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基本经验和历史使命 |
一、政治建军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始终坚持党绝对领导军队的原则 |
(三)始终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
(四)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
(五)必须坚决抵制“军队三化”错误观点 |
二、政治建军的历史使命 |
(一)保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
(二)保证军队坚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三)保证军队坚决实现“三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略论黄埔时期周恩来的政治建军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井冈山革命音乐生成语境[J]. 李诗原. 音乐探索, 2021(04)
- [2]黄埔军校早期(1924-1927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任红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研究[D]. 王伯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熔铸不朽的军魂——论建军初期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J]. 于化民. 军事历史研究, 2018(02)
- [6]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转型研究[D]. 宿燕亭.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8(12)
- [7]八一精神研究[D]. 敖四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中国共产党早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D]. 宁学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9]人民军队“政治委员制度”起源研究——外部资源的引入与吸收[J]. 张弓. 军事政治学研究, 2015(03)
- [10]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思想历程研究[D]. 李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