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建立市政债券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朱书慧,张自力[1](2021)在《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功能定位及启示》文中指出英国市政债券在近些年地方政府融资比重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失衡趋势,地方政府由于过度依赖政府贷款而陷入到融资困境之中。2014年新成立的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UKMBA),因其专业性和针对性而被英国地方政府寄予厚望,其目标定位体现在: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方式、有效控制违约风险,为地方政府发债融资提供指引及服务。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根据市场融资风险最新推出的"连带担保""缴款安排督促机制""地方政府融资的集中度限制"等监管制度要求对有效防控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颇有借鉴意义。
龙小燕,肖琼琪[2](2021)在《美国收益债券发行与流通管理机制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与我国专项债券相像并具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主要是美国的收益债券。本文梳理了美国收益债券的发行、交易、风险防控和监督管理等主要机制,发现美国各州政府举债管理方式虽然不一,但通过立法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市政债券市场信息平台直接规范了收益债券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间接实现了对地方政府发行人的规范、约束和管理,从而形成庞大、规范、运行有效的市场。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美国市政收益债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专项债券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丰富投资者结构等建议。
赵飞[3](2021)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研究 ——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文中提出
许鹏[4](2021)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文中提出债券信用评级是对某一发行人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总体程度或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按一定标准分类标示高低等级的经济活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随着地方债券发行应运而生,为市场相关方评估地方政府债务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状况提供信息服务,并成为推动地方债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研究多集中于债券运行机制或发行定价等方面,少有基于国际经验,从信用评级层面展开讨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尚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首先,信用评级是地方债券发行的必备要件,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总体信誉度的综合评估,贯穿于债券注册、发行及存续期间的各个环节,对债券定价、市场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起到制度保障作用。其次,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存在管理不规范、过度举债以及隐性负债风险聚集等问题。信用评级可以详细、全面地揭示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状况,对发挥市场化约束机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均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三,国外成熟市场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时间较长,在评级方法、配套制度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上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中国可以取长避短,充分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推动自身地方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四,未来随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分化,地方债券信用利差势必进一步走阔,从而放大市场投资人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最直观、专业的综合评价,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影响,减少信息获取成本,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第五,加强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关系到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和评级行业质量整体提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评级领域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抵制国际评级霸权主义,维护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用安全和经济利益。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既是一种创新型财政政策工具,又是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信用评级失效,市场定价失真,信息披露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本文从发挥债券信用评级作用、改进债券监管制度、建立债券保险制度和设立地方债务数据库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初登历史舞台之时,国外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如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开展市政债券评级业务已近百年历史,评级体系完备,评级框架、方法和理念成为国际公认标准,评级质量在充分的历史数据中得到验证;日本本土评级机构在行业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在与国际评级公司的市场竞争不落下风,占据国内地方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高,为本国债券市场吸引到大量外国资本;印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市政债券评级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充分论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信用评级在运行机制、制度设计、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发展经验,对其中优缺点加以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四方面借鉴之处,一是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二是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三是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四是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在实践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方面,本文阐述了国际评级机构关于市政债券信用评级的模式、流程和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评级指标选取和结构设计方面做出针对性安排,构建了多层次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以2015至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层级评级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可以说,本文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独立性更强,评级结果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更高,评级信息更加公开与透明。最后,对改进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等方面。总体上,本文从历史脉络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和信用评级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和制度安排进行全面总结梳理,论述了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地方债券特征和信用评级机制加以多方位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优缺点,并汲取有益经验,提出对中国的借鉴之处;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出发,创新性地设计并运用更贴近中国国情且更具有效性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可以说,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发挥信用评级在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提升债券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各方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张雯雯,孙鲲[5](2020)在《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比较和启示》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不到位,债务风险不透明等问题突出。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但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风险防控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美国作为较早发行地方债的国家,其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防控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旨在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存在的薄弱点,并总结从美国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夏诗园[6](2020)在《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征、优势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方式,近两年我国专项债发行进度和资金拨付步调不断加快,对于规范基建投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刺激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时间相对较短,受发行规模总体有限、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发行、使用和偿还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本文通过剖析我国专项债发展的内涵、趋势和特点,分析了地方政府专项债为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针对专项债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借鉴美国市政债发行管理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于萍[7](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其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居于首位。自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上升到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一套以"借、用、还"为一体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制法律体系,要实现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规范新增债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还应当结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引入市场化约束以及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等方面全面推进。
王玉[8](2020)在《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融资是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和物质基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S街道地处莱西市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尤其是2020年以来旧村改造、合村并居以及工业园区提升等项目的推进更使得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面临巨大的缺口。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需求与实际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克服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如何利用其他融资渠道改变政府财政独资的投资状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莱西市S街道既有的融资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现有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S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尝试通过对S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不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采用得融资模式的分析,试图探索一种适合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思维模式,能够解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从而提高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加快我国广大中小城镇的发展步伐。
吴慧如[9](2020)在《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所实现,在连续的监管政策作用下,地方政府债券和PPP模式等变成地方政府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而城投公司必然要走上市场化转型的道路。对城投公司信用评级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城投公司个体风险因素占比上升,自身实力对信用质量的影响越发重要;来自城投公司在当地所处的地位、政府的支持、地方经济财政实力等仍然是对城投公司最重要的评价要素。因此,对于城投公司信用风险防范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优化城投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做到更好的市场化转型。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城投公司及其信用风险进行概述,并结合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相关理论,整理出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研究现状。同时选中一家浙江省某地级市已经脱离政府融资平台并成功市场化转型的F城投公司进行初步介绍,结合城投公司发展现状,提出城投公司面临的一些挑战。基于文献分析法与专家访谈法的配合下,有效识别城投公司的信用风险问题。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各风险层级的权重,通过打分得到最终的风险区间。并运用模型对F城投公司进行具体评估分析。之后针对F城投公司评估出的风险问题给予防范对策建议。最后是结论,城投公司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有其普遍的共性,希望本文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在城投行业市场化转型的趋势下,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创新的地方在于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让主观打分更精准;在风险得分后,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并听取了专家观点,参考评级公司的方法设置了几个调整因素,让信用风险评估结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同时在对F城投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对连续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并选中同省份的A城投公司做信用风险评估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另外对公司层面的信用风险研究,这个角度不方便给出宏观的建议,所以在风险防范方面是针对F城投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给出相应对策,不同于此前大多数研究者从监管角度、地方政府角度和城投公司角度给出风险防范对策。
徐臻[10](2020)在《城投债隐性担保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城投债诞生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城投债发行人为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控股的融资平台,城投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投债一直以来被认为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拥有较低的信用风险。2018年以来,受国际贸易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对内拉动需求和长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经。在此背景下,城投债发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也开始有违约事件发生。本文在梳理城投债发展过程和对隐性担保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发行日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 1日,债券品种为公司债和企业债的城投债作为样本,按照发行年份、有无担保分成四个子样本,以城投债信用利差为被解释变量,从宏观、地区、发行人、债项四个层面选取20个解释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和步进法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在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和城投债发生技术性违约的新环境下,隐性担保的存在性和变化情况。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地区因素和发行人级别因素相比于发行人财务因素对信用利差影响更显着,其中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债务余额、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融资平台规模、省级平台对信用利差影响程度更大,反映出政府与融资平台之间的界限划分并没有消除隐性担保。第二,有担保城投债相比于无担保城投债,由区县级融资平台发行的比例更高,信用利差对地区财政收入和地方债务压力更加敏感,说明由于发行人资质较差,在拥有显性担保条款的前提下,对隐性担保也存在更高要求。由于显性担保的最终代偿方也是地方政府,对于有担保城投债,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效果更加明显。第三,2019年发行城投债信用利差受显性担保条款影响更显着,说明虽然2019年发行城投债中仍存在隐性担保情况,但较2018年发行城投债隐性担保状况略有缓解。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在对城投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财政实力较差地区和区县级融资平台所发行城投债的偿债能力,加强发行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金监管和信息披露,严格防范城投债出现系统性违约。
二、论建立市政债券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建立市政债券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功能定位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市政债券在英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中的结构及特征 |
(一)市政债在地方政府融资比重中明显弱化 |
(二)市政债期限普遍较长,成为英国地方政府稳定的资金来源 |
(三)市场对长期债券发行利率并没有更高的风险溢价要求 |
三、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设立的功能定位意义 |
(一)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改善其财政自给状况 |
(二)增加融资方式,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单一贷款的违约风险 |
(三)搭建起资本市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融资桥梁 |
(四)为地方政府提供量身定制的债务融资计划 |
四、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监控违约风险的相关制度安排 |
(一)连带担保制度(Joint & Several Guarantee) |
(二)缴款安排督促机制(Contribution Arrangements Mechanism) |
(三)地方政府融资的集中度限制制度(Concentration Limits) |
(四)地方政府对UKMBA业务操作的反制设计 |
五、评述及启示 |
(一)对UKMBA设立的作用评述 |
(二)对中国的启示 |
1.尝试打造中国市政债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服务机构 |
2.推行城投债发行主体对债务的联合担保形式,降低违约风险 |
3.引入融资集中度限制制度以促进地方经济平衡发展 |
(2)美国收益债券发行与流通管理机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市政收益债券概况 |
(一)美国收益债券、一般责任债券等的划分标准 |
(二)美国收益债券发行机制 |
1. 发行主体 |
2. 发行规模和用途 |
3. 发行方式和程序 |
(三)债券价格与流通机制 |
1. 定价影响因素 |
2. 收益债券与一般责任债券的价差 |
3. 流通机制、流通规模与投资者结构 |
(四)风险管理制度与监管机制 |
1. 偿债机制 |
2. 监管机构与机制 |
3. 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机制 |
4. 破产保护制度 |
二、美国市政收益债券管理与运行的主要特点 |
(一)法律制度约束力强 |
(二)各地举债管理模式不完全一样 |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政收益债券市场信息平台 |
三、美国收益债券与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异同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1. 发债主体层级不同。 |
2. 限额管理方式不同。 |
3. 债券存续期不同。 |
4. 信息披露标准不同。 |
5. 债券增信方式不同。 |
6. 监管机制不同。 |
7. 地方政府兜底行为不同。 |
8. 破产制度不同。 |
四、主要启示 |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 |
1.2.2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
1.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2.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1.2.5 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
1.2.6 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与霸权 |
1.2.7 对相关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券涵义与相关理论 |
2.1 涵义界定与辨析 |
2.1.1 地方政府债务 |
2.1.2 地方政府债券 |
2.1.3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
2.1.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2.2 相关理论及评述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发行债券风险理论 |
2.2.3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
2.2.4 信用风险理论 |
2.2.5 信用评级理论 |
2.2.6 相关理论评述 |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程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 |
3.1.1 地方债务现状 |
3.1.2 地方债务演化进程和成因分析 |
3.2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及发行情况 |
3.2.1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 |
3.2.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结 |
3.3.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演进过程 |
4.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 |
4.1.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
4.1.2 两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对比分析 |
4.1.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
4.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与现状 |
4.2.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 |
4.2.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历程 |
4.2.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现状 |
4.3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市场吻合度分析 |
4.3.1 地方债务的软预算约束导致评级结果同质化 |
4.3.2 评级信息披露不充分使评级缺乏可信度 |
4.3.3 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评级业务发展 |
4.3.4 评级行业监管机制尚未健全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及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
5.1 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1.1 市政债券特征 |
5.1.2 市政债券监管制度 |
5.1.3 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5.1.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2.1 债券特征 |
5.2.2 债券监管制度 |
5.2.3 债券信用评级 |
5.2.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3 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3.1 债券特征 |
5.3.2 债券监管制度 |
5.3.3 债券信用评级 |
5.3.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4 印度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4.1 市政债券特征 |
5.4.2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5 国际评级机构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分析 |
5.5.1 标准普尔公司评级方法 |
5.5.2 穆迪公司评级方法 |
5.6 国际经验总结和借鉴 |
5.6.1 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
5.6.2 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 |
5.6.3 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 |
5.6.4 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 |
第6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设计与应用 |
6.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6.1.1 基本原则和评估步骤 |
6.1.2 评级指标选取与样本描述 |
6.1.3 评级指标权重确认 |
6.2 评级指标得分和评级结果测算 |
6.2.1 评级指标得分处理过程 |
6.2.2 评级结果分布状况 |
6.3 信用评级结果的区域性分析 |
6.4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评价 |
6.4.1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
6.4.2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有效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 |
7.2.2 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
7.2.3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
7.2.4 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 |
7.2.5 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 |
7.2.6 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 |
7.2.7 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 |
7.2.8 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比较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对比 |
(一)预算管理 |
(二)债务限额管理 |
(三)信用评级制度 |
(四)监管机构和责任分工 |
(五)信息披露 |
(六)偿还来源 |
(七)风险处置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的薄弱点 |
(一)缺乏中长期预算规划 |
(二)债务限额管理过于单一 |
(三)信用评级制度不够完善 |
(四)监督管理分工较为复杂 |
(五)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法律建设 |
(六)偿还来源单一,过度依靠土地出让金收入 |
(七)欠缺市场化的风险解决方案 |
四、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
(二)理顺我国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 |
(三)建立完整的绝对量限额和相对量限额指标体系 |
(四)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制度 |
(五)厘清监督部门职责 |
(六)规范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 |
(七)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应对处置机制 |
(6)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征、优势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内涵 |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相关概念 |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 |
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 |
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企业专项债。 |
(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1. 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的必要性。 |
2. 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的可行性。 |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征 |
1. 发债主体和规模受到严格限定。 |
2. 专项债风险较低。 |
3. 期限选择多且专款专用。 |
4. 收益较高。 |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积极效应与发展障碍 |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积极效应 |
1. 助推新常态下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
2. 拉动基建投资,刺激地区经济。 |
3. 改善城市投资平台融资环境,化解地方债务违约风险。 |
4. 提供更多投资品种,是投资避险的新渠道。 |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展障碍 |
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责任不明确。 |
2. 管理架构和机制设计缺乏系统性。 |
3. 专项债发行、使用和偿还机制不够完善。 |
4. 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信用评级作用较为有限。 |
5. 债务风险的处置与监管力度需更加严格。 |
三、发达国家债券发行与管理经验——以美国为例 |
(一)美国市政债券的管理经验 |
1. 从法律框架角度。 |
2. 从管理架构角度。 |
3. 从债券发行、使用和偿还角度。 |
4. 从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角度。 |
5. 从债务风险处置与监管角度。 |
(二)我国专项债券和美国市政收益债券的异同 |
四、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
(一)提高专项债相关法制法规建设 |
(二)严格专项债的发行、使用和偿还环节 |
1. 从发行角度。 |
2. 从使用角度。 |
3. 从偿还角度。 |
(三)丰富完善专项债的管理架构 |
(四)不断推动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体系建设 |
(五)加大债券的风险处置与监管力度 |
(7)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表现 |
(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和范围 |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规制的现状与发展 |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主要表现 |
(四)国外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规制———以美国市政债券为例 |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规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财政体制的弊端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旺盛 |
(二)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造成过度融资现象严重 |
(三)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的举债渠道满足 |
(四)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督规制约束长期缺位 |
四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平衡 |
(二)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合理划定地方政府职能边界 |
(三)树立债券管理思维,引入市场约束方式规制地方政府债券 |
(四)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 |
(8)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定义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基础设施 |
三、项目融资 |
四、融资风险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经验启示 |
一、美国县级政府市政债券融资模式 |
二、英国地方政府PFI融资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城市经验启示 |
一、天津滨海新区融资模式 |
二、固安县产业新城融资模式 |
第三章 山东省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 |
第一节 S街道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分析 |
一、旧城改造项目 |
二、合村并居项目 |
四、民生改造提升项目 |
第二节 S街道基础设施融资现状 |
一、政府财政资金 |
二、政府融资平台 |
三、其他融资渠道 |
第三节 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资金缺口较大,街道财政捉襟见肘 |
二、投资主体单一,融资环境不佳 |
三、国有融资平台内部机制存在缺陷 |
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亟待创新 |
第四章 山东省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融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引进专业化人才,实现平台公司做大、做优 |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专业化人才 |
二、做大S街道平台公司 |
三、做优S街道平台公司 |
四、探索企业合作经营方式,实现股权融资 |
第二节 探索新型融资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多元化 |
一、合村并居项目 |
二、民生改造提升项目 |
三、工业园建设 |
四、旧城改造项目 |
第三节 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融资平台监管机制 |
一、完善投融资平台内部组织结构 |
二、完善街道融资平台的外部制度建设 |
三、明确平台职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四、完善财务监管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 |
2.1 城投公司与信用风险概述 |
2.1.1 城投公司概述 |
2.1.2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概述 |
2.2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财政分权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2.3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研究现状 |
2.3.1 城投债和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研究 |
2.3.2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
3 F城投公司概况及信用风险识别 |
3.1 F城投公司基本概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城投公司债务发展现状 |
3.2 F城投公司面临的挑战 |
3.2.1 资本支出压力较大 |
3.2.2 存货规模较大 |
3.2.3 财务风险较大 |
3.2.4 国资经营压力大 |
3.3 F城投公司的信用风险识别 |
3.3.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指标初选 |
3.3.2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风险指标筛选 |
3.3.3 风险因素归纳 |
4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的构建过程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2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分层递阶建立风险因素结构 |
4.2.3 指标体系因素的确定 |
4.3 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4.3.1 确定指标权重 |
4.3.2 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标准 |
5 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估 |
5.1 宏观风险评估 |
5.2 F市地方经济水平评估 |
5.3 F市政府支持意愿评估 |
5.4 所在行业风险评估 |
5.5 财务风险评估 |
5.6 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结果 |
5.7 F城投公司的信用风险与A城投公司的对比 |
5.7.1 比较对象A城投公司的选取 |
5.7.2 A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结果 |
5.7.3 F城投公司的主要风险点 |
6 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
6.1 改善资本结构 |
6.1.1 缩减存货规模 |
6.1.2 减少应收账款 |
6.2 拓展筹资渠道 |
6.2.1 加大直接融资意愿 |
6.2.2 公司贷款置换成城投债券 |
6.3 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 |
6.3.1 资产性支持 |
6.3.2 收入性支持 |
6.3.3 债务性支持 |
6.4 增强自身经营能力 |
6.4.1 引进职业经理人 |
6.4.2 做好城市开发经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城投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打分调查问卷 |
附录D 关于A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打分调查问卷 |
(10)城投债隐性担保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城投债发展过程与隐性担保现状 |
2.1 城投债发展过程 |
2.2 城投债隐性担保现状 |
3 城投债信用利差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2 城投债信用利差情况 |
3.3 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 |
4 城投债隐性担保实证分析 |
4.1 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 变量选取 |
4.4 实证分析 |
4.5 实证结果验证 |
5 结论、建议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论建立市政债券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市政债券代理机构功能定位及启示[J]. 朱书慧,张自力. 青海金融, 2021(08)
- [2]美国收益债券发行与流通管理机制及启示[J]. 龙小燕,肖琼琪. 财政科学, 2021(07)
- [3]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研究 ——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D]. 赵飞.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D]. 许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比较和启示[J]. 张雯雯,孙鲲. 公共财政研究, 2020(04)
- [6]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征、优势及问题研究[J]. 夏诗园. 西南金融, 2020(08)
- [7]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J]. 于萍. 北外法学, 2020(01)
- [8]莱西市S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玉. 青岛大学, 2020(02)
- [9]F城投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吴慧如. 东华大学, 2020(01)
- [10]城投债隐性担保研究 ——基于信用利差分析[D]. 徐臻.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