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节能体系的经济评价与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郭汉丁,张印贤,郝海,任邵明,葛继红,续振艳[1](2022)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及驱动要素研究总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实践分析入手,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动力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的系统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并论证了其内外在驱动要素的论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改造市场运行管理学术见解,涵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实践分析、以ESCO竞争优势发展机理为基础的EPC模式内在驱动要素、以政府管制实践策略为推动的EPC模式外在驱动要素和EPC模式内外在要素双向驱动发展对策等四大部分,构成了分部总章层次结构,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逻辑衔接,章节统一排序,既侧重全书总体规划的系统性,又体现了每部分的相对完整性。
郭汉丁,张印贤,郝海,魏兴,刘继仁,马兴能[2](2021)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与政策体系优化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主体行为策略视角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与政策体系优化研究,围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行为策略与保障体系、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路径优化、基于市场成熟度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体系构建机理实施专题探索,以主体行为策略为主线,采用"总-分-合"的思路模式,从系统整体概况实施全面研究规划着手,构架了总括、市场培育实践、市场保障体系、市场发展政策、研究动态等五大模块。概况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学术观点和体系架构的成果体系。
孙丽[3](2022)在《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探究 ——以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行业作为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之一,该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成为一大趋势,绿色建筑项目成为建筑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在绿色建筑项目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于项目节能水平的综合评价,导致绿色建筑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综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案例绿色建筑的节能水平进行评价,为目前绿色建筑节能水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发展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提供理论基础,二是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绿色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模型。首先对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筛选;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层次结构过程用于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构建绿色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其次,在构建绿色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为例,使用建立的评价体系,验证分析该体系的可行性,得到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评价最终得分为62.715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节能设计处于一般水平;环境能耗处于较差水平;建筑采光处于良好水平;建筑通风处于一般水平;建筑光照处于一般水平。为了提高柏悦酒店的节能水平,该酒店需要强化节能材料的严格管理,加强能耗监测管理以及实施内部设备更新等。本文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先导,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具体项目为案例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绿色建筑主要节能指标,构建绿色建筑节能评价系统。在整个建筑行业正在向绿色节能转型的形势下,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能够弥补在绿色建筑节能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也为该酒店的节能水平进行评估,提出科学对策。
苏航[4](2021)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某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各领域都在努力研究能耗减少以应对地球环境的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匮乏,建筑业也在其中。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举措之一,在以往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中,对节能改造后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少有提及。为解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问题,本研究引入节能衍生效益这一概念,将节能综合效益通过节能直观、节能衍生经济、节能衍生环境和节能衍生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进行体现,以此为基础构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参考相关规范选取出初始评价指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向专家进行咨询,最终筛选确定出4个准则层(B层)和15个量化层(C层)评价指标。通过对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由此确定了构建评价体系所采用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各层指标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构造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通过工程实际案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依据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节能综合效益分析,对计算出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无量纲化的指标值与评价体系中对应的指标权重进行线性综合计算,最终得出项目的目标评价值为0.809,通过对比成功度表中的评价值分布区间,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该项目属于AA级,节能综合效益达到预期效果。研究表明:(1)对乌鲁木齐某栋进行节能改造后的建筑进行评价,得出该节能改造项目的评价值为0.809,表明该项目的节能综合效益达到预期。(2)构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是合理且可行的。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符越[6](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赵静云[7](2019)在《碳足迹视角下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重视,校园建筑尤其是大学校园的建筑体量、教职工人数都有显着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日趋显着,在公共费用、能源支出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甚至呈数倍增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校园的特殊使用功能又决定了其人均能耗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校园节能减排目标大多着眼于降低建筑年实际使用能耗总量,缺少其他分阶段管控能源使用情况、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依据。由于校园建筑生产活动各阶段碳排放具有持续性和体量大的特点,本文基于碳足迹视角,利用能源监测平台对建筑物能耗的连续监测等方式,根据实时数据变化,动态调整、筛选出影响校园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拓展校园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及体系构建,试图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价校园建筑碳排放及节能水平,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理论,对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形式进行了梳理和计算,对各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和互相作用关系进行了分类和解释,在时间上贯穿建筑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清理各个阶段。由于前期策划和规划设计阶段碳排放量难以量化,本文碳排放计量和指标选择仅包含后三个阶段,基于碳足迹视角提出各阶段碳排放量化指标。在建筑碳足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充分利用碳排放计量结果及校园能源监测平台提供的实际能耗数据,实时、动态地分配各评价指标权重,对现有静态均分权重评价模型的局限性进行改进,构建具有动态权重的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突出运行使用阶段的能耗量及其节能潜力,着重考虑细化水、电、气具体能耗指标,扩大其可量化范围。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阶段评价校园建筑节能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个阶段的减排策略,为评价、改进和控制各阶段碳排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筑节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应仅仅局限于总能耗量,本文提出的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视角提供给节能管理者一个科学有效的角度从建设初期到未来运营全过程去评价目标建筑,对校园建筑的持续性动态评价也为未来节能降耗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杜星璇[8](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世界范围内能源紧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能耗量却居高不下,高能耗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因用能方式特点,建筑节能体系多借鉴国外经验,节能效果良好。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潮湿、冬季阴冷潮湿,气候条件特殊。当前,该地区用能方式与北方寒冷地区大不相同,且建筑能耗量巨大,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实施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中,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最大。因此,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了解最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等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位典型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分析其在间歇耗能条件下的瞬态热传导过程,探究其节能特性;然后,发展增量综合效益计算方法,探讨各项节能技术的经济性,进而优化该地区围护结构的保温方式及材料选用,为选取适宜的节能技术提供经验;接着,从绿色建筑项目整体投资的角度,进行围护结构各部位节能技术的组合分析,建立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模型,优化该地区绿色建筑项目的围护结构节能方案;最后,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绿色建筑项目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围护结构节能特性及其成本、效益,选取适宜的节能技术措施,从而实现其全生命周期内增量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构建的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模型可行性高,深化了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领域的研究,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体系发展,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张书[9](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朱文莉[10](2016)在《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文中提出对自然能源与矿物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确立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建筑可持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分析数据为基础,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如相关议题集中于建筑在环境领域的性能表现、缺少对国际通用评价框架的研究等,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辨析与度量出发,在探寻建筑可持续性的结构与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具备国际适应性与可比性的BSA(Building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对国际通用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和国家层面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其发展历程、应用范围、评价领域、评价条款、基准权重和体系特征,重点关注地域特征、发展现状、设计理念、技术体系及建筑相关产业对评价体系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分析,以对现有体系的研究为基础,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综合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其价值负载、影响因素、体系特征即各评价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共性、特性以及与城市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专项分析的内容包括环境领域关键指标的评价条款与基准设置,以及其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的相关规定。第三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在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为依据,以降低环境影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为目标,涵盖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4类建筑可持续议题,兼顾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社会文化的公平性、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政府政策的引导性以及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具备清晰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层级结构和构成要素,通过评价模型、评价条款、衡量基准、权重体系等要素的设置,构建出兼顾时间上的动态发展与空间上的适应演化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展望,将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应用于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建筑项目的评价,对其进行案例检验,论证其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此外,对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更新与推广进行初步讨论。
二、建筑节能体系的经济评价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节能体系的经济评价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及驱动要素研究总括(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界定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1.1 |
1.1.2 |
1.1.3 |
1.2 研究意义 |
1.2.1 我国建筑节能改造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1.2.2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性需要。 |
1.2.3 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和建筑节能服务型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4 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
1.2.5 培育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需要。 |
2 主要研究内容 |
2.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实践分析 |
2.1.1 国内外EPC模式理论发展与实践问题剖析。 |
2.1.2 基于主体行为规律演变特征的EPC模式适应性与运行条件研究。 |
2.1.3 基于EPC模式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各主体间的行为博弈分析。 |
2.1.4 EPC模式运行效率与效果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
2.2 EPC模式内在驱动要素——ESCO竞争能力发展机理 |
2.2.1 ESCO竞争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2.3 ESCO竞争能力评价与提升途径研究。 |
2.2.4 提升ESCO竞争能力的引导政策构架。 |
2.3 EPC模式外在驱动要素——政府管制实践策略 |
2.3.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管制现状分析。 |
2.3.2 基于政府管制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行为策略研究。 |
2.3.3 政府管制方法选择与实施策略。 |
2.4.2 国外EPC实践运行启示。 |
2.4.3 推动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实践的政策建议。 |
2.4.4 改善建筑节能政府管制的实施步骤。 |
2.4.6 提升ESCO竞争优势的内在驱动以增强EPC模式下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活力。 |
3 学术观点与体系架构 |
3.1 学术观点 |
3.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的特殊性。 |
3.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运行是多方主体行为博弈均衡策略的结果。 |
3.1.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运行有效衡量标准是科学评价。 |
3.1.4 ESCO能力是EPC模式实践成功的关键。 |
3.1.5 EPC模式运行市场化行为规范的瓶颈在于ESCO竞争能力。 |
3.1.6 ESCO竞争优势有效形成的依据离不开综合评价。 |
3.1.7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实施的外在驱动要素是政府管制。 |
3.2 体系架构 |
4 结论 |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与政策体系优化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主要学术观点 |
4 成果体系总架构 |
5 结论 |
(3)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探究 ——以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 |
2.2 相关评价方法综述 |
2.2.1 德尔菲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4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
2.3 基础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综合评价理论 |
第三章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指标的选择 |
3.1.1 节能水平评价指标的特点 |
3.1.2 功能性指标构成 |
3.1.3 环境性指标构成 |
3.1.4 经济性指标构成 |
3.2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影响因子识别 |
3.2.1 指标提取及筛选 |
3.2.2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影响因子构成 |
3.3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构建指标的目标和原则 |
3.3.2 构建指标体系 |
3.3.3 指标体系内涵和标准 |
3.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章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
4.1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4.1.2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量化 |
4.3 绿色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
第五章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评价 |
5.1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简介 |
5.1.1 酒店建设背景 |
5.1.2 酒店节能设计说明 |
5.2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准则层权重计算 |
5.2.2 指标层权重计算结果 |
5.3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定性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定量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5.3.4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5.3.5 整体节能水平的评价分析 |
5.3.6 准则层的评价分析 |
5.4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
5.4.1 强化节能材料严格管理 |
5.4.2 加强能耗监测管理 |
5.4.3 实施内部设备更新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节能水平定性指标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某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能耗现状 |
1.1.2 既有建筑的节能状况概述 |
1.1.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政策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个人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综合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2.1.1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2.1.2 采暖节能改造 |
2.1.3 电气系统节能改造 |
2.1.4 生活热水系统节能改造 |
2.2 节能综合效益内容 |
2.2.1 节能直观效益 |
2.2.2 节能衍生效益 |
2.3 评价方法概述 |
2.3.1 主要评价方法解析 |
2.3.2 评价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
3.1 确定评价指标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综合效益指标的确定 |
3.2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3.2.1 准则层(B层)指标权重计算 |
3.2.2 量化层(C层)指标权重计算 |
3.3 构建评价体系 |
3.3.1 评价体系 |
3.3.2 评价结果对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分析:乌鲁木齐某建筑节能改造为例 |
4.1 项目概况 |
4.1.1 改造前项目概况 |
4.1.2 改造方案 |
4.1.3 改造后效果 |
4.2 评价指标计算与数据处理 |
4.2.1 节能直观效益指标计算 |
4.2.2 节能衍生效益指标计算 |
4.3 项目评价 |
4.3.1 计算最终评价指标 |
4.3.2 成功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 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问卷调查 |
附录 C 关于节能减排意识的问卷调查 |
附录 D 改造前后建筑的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7)碳足迹视角下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筑节能 |
2.1.2 绿色校园 |
2.1.3 校园建筑节能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建筑节能方面 |
2.2.2 建筑节能评价体系方面 |
2.2.3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碳足迹核算方法及指标基准的选取 |
3.1 校园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理论基础 |
3.1.1 碳足迹概念辨析 |
3.1.2 建筑碳足迹计量基本方法 |
3.2 建筑碳足迹核算的程序及模型构建 |
3.2.1 建筑碳足迹LCA框架构建 |
3.2.2 排放因子选取 |
3.2.3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 |
3.3 建筑指标基准及碳足迹评价指标项的选取 |
3.3.1 建筑指标基准及基准线 |
3.3.2 各阶段互动体系研究 |
3.3.3 各阶段节能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校园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4.1 动态权重评价模型的确定思路 |
4.1.1 权重及其赋权方式 |
4.1.2 构建原则 |
4.2 校园建筑节能评价指标选取 |
4.2.1 指标初选 |
4.2.2 内涵说明 |
4.2.3 指标确定 |
4.3 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构建 |
4.3.1 权重计算 |
4.3.2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全生命周期校园建筑碳足迹计算 |
5.1.1 项目背景及数据来源 |
5.1.2 碳排放清单分析与计算 |
5.1.3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
5.2 校园建筑动态权重评价模型应用 |
5.2.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2.2 综合评价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优化相关研究基础 |
2.1 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
2.1.1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
2.1.2 绿色建筑节能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2.1.3 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相关理论 |
2.2 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2.2.1 夏热冬冷地区范围与气候特点 |
2.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特性 |
2.2.3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节能的任务 |
2.3 围护结构节能体系优化相关方法及应用 |
2.3.1 生命周期成本法在节能方案增量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
2.3.2 格子玻尔兹曼法(LBM)在围护结构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
2.3.3 线性规划法(LP)在围护结构节能优化算法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经济性分析 |
3.1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 |
3.1.1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增量成本 |
3.1.2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增量效益 |
3.1.3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增量综合效益 |
3.2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方案节能特性及综合效益分析 |
3.2.1 外墙的节能特性及综合效益分析 |
3.2.2 屋面的节能特性及综合效益分析 |
3.2.3 外窗的节能特性及综合效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模型构建 |
4.1 建筑节能优化相关因素分析 |
4.1.1 建筑节能优化制约因素 |
4.1.2 建筑节能优化算法选择 |
4.2 建筑节能优化模型结构设计 |
4.2.1 建筑节能优化模型可行性 |
4.2.2 建筑节能优化模型简化 |
4.3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模型设计与求解 |
4.3.1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模型结构设计 |
4.3.2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组合 |
4.3.3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节能量 |
4.3.4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增量投资与增量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案例分析 |
5.1.1 案例简介 |
5.1.2 案例建模 |
5.1.3 案例围护结构节能量与节能效益分析 |
5.1.4 案例围护结构节能优化 |
5.2 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9)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概念界定 |
1.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度量 |
1.3.2 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界定 |
1.3.3 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的概念界定 |
1.3.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通用框架研究 |
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可持续建筑标准框架 |
2.2 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可持续建筑标准框架 |
2.3 欧洲可持续建筑联盟SBA建筑环境评价框架 |
2.4 国际可持续建筑挑战SBC合作计划 |
2.5 卡斯卡迪亚地区LBC生态建筑挑战评价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区域体系研究 |
3.1 欧洲:以环境性能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
3.1.1 英国BREEAM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1.2 法国HQE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1.3 德国DGNB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2 北美:以市场发展为主导的评价体系 |
3.2.1 美国LEED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2.2 加拿大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3 澳大利亚:以认证普及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
3.3.1 澳大利亚NABERS评价体系 |
3.3.2 澳大利亚GSC绿色之星认证 |
3.4 亚洲:以政府政策为推动的评价体系 |
3.4.1 日本CASBEE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4.2 新加坡Green Mark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综合分析 |
4.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价值负载 |
4.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特征研究 |
4.2.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关联分析 |
4.2.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共性分析 |
4.2.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特性分析 |
4.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 |
4.3.1 地域特征与发展现状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影响 |
4.3.2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
4.3.3 可持续建筑技术体系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
4.3.4 可持续建筑相关产业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
4.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与城市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专项分析 |
5.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环境领域的关键条款与基准设置 |
5.1.1 建筑能耗指标与基准值的设置 |
5.1.2 建筑碳排放指标与基准值的设置 |
5.1.3 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指标及基准值的设置 |
5.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
5.2.1 德国DGNB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
5.2.2 LBC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
5.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
5.3.1 英国BREEAM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
5.3.2 德国DGNB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
5.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政策领域的条款设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
6.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6.3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层级结构 |
6.4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分析 |
6.4.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对应主体需求 |
6.4.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的内容分析 |
6.5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评价条款设置 |
6.5.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各领域的指标设置 |
6.5.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参数与权重设置 |
6.6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
7.1 项目基本概况 |
7.2 项目评价过程 |
7.2.1 环境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
7.2.2 社会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
7.2.3 经济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
7.2.4 政策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
7.3 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建筑节能体系的经济评价与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及驱动要素研究总括[J]. 郭汉丁,张印贤,郝海,任邵明,葛继红,续振艳.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2(01)
-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与政策体系优化研究概况[J]. 郭汉丁,张印贤,郝海,魏兴,刘继仁,马兴能.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12)
- [3]绿色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探究 ——以东北长白山柏悦酒店为例[D]. 孙丽. 河北地质大学, 2022
-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某建筑为例[D]. 苏航. 新疆大学, 202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7]碳足迹视角下校园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研究[D]. 赵静云.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体系优化研究[D]. 杜星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D]. 朱文莉.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