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用的组件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亮[1](2020)在《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软件工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生产出最大效用的软件。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研发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扩展性等特点的可复用软件及方法,其中框架就是典范。如果能够设计出一款具有高度可复用性的Web3D框架或平台,对于推动数据中心等物联网领域应用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做了以下尝试:(1)基于面向对象理论与方法的可复用Web3D框架设计。目前的Web3D应用大都使用了基于Web GL技术的Java Script软件包(如Three.js)进行开发,与其他主流的Web前端应用类似,都是使用传统的结构化编程语言实现,往往难以扩展与复用。因此,本文通过引入支持面向对象的ES6语言,充分发挥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重要理论、原则和方法等优势,并基于设计模式等相关理论,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单例模式、装饰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等多种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了一个全新并可适用于多个行业的可复用框架。(2)基于数据中心场景的可复用Web3D模型方法研究。首先,不同物体的3D模型往往不同,而且模型的格式、位置、角度、大小等属性和加载、呈现等方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不同Web3D项目之间难以复用,所以,本文针对数据中心的场景建立了一套可用于不同项目的3D模型规范和加载呈现方案。其次,针对数据中心通常需要呈现设备之间关联和场景漫游等功能特点,分别研究建立了可复用的模型间连线算法和3D场景漫游算法。(3)本框架的优势分析。以数据中心的场景作为案例,通过应用本框架与传统方法于不同项目,分别从代码质量与开发效率等方面做了比较。首先,重复代码大大减少;其次,可复用性与可扩展性大大增强;最后,应用于新项目,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
苑嘉才[2](2020)在《基于可复用IP的MCU快速开发平台设计》文中指出如今,半导体工艺制程的不断提高,集成电路的规模和复杂度与日俱增,仅借助单元库或可复用IP的设计方法学已无法满足需求。芯片设计、验证以及后端流程及其繁琐,需充分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自动简化工作内容,从而有效提高设计能力。另一方面,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兴起,使微控制器(MCU)的应用领域极大膨胀,如何依靠工具或平台,快速设计出行业特定芯片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以可复用IP为基础,通过EDA工具平台,实现MCU的快速设计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设计MCU快速开发平台,通过分析并嵌入相关编译工具,利用算法打造通用化的管理平台,解析并提取IP的关键信息、模块端口建模、寄存器建模以及IP模型的管理与维护;内部实例化组件以配置和图形化等多种形式,对MCU模块进行自动实例化、参数传递、属性添加以及冲突解决;系统互联组件会构建总线模型、进行信号和总线多层级的灵活互联、对各端口进行比特级管理统计、自动获取顶层端口以及对各种情况的处理;最后,快速开发平台根据MCU架构以及IP的资源使用,快速准确产生MCU的工程内容。各个组件共同作用,搭建形成MCU快速开发平台,以IP复用为基础,改变原有芯片开发的设计流程,实现IP模型、总线协议、配置内容、工程内容、开发流程等多方面自动化复用,完成IP的快速建模、模块的快速例化、系统快速互联以及MCU工程快速产生等功能。MCU快速开发平台可以有效提升设计效率与设计能力、降低开发复杂度、减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提高项目并行程度与代码准确性。在编码效率上,验证评估结果表明可以产生3.5倍的收益效果。
郭嘉[3](2020)在《基于UVM的可复用ANN节点网络的仿真验证》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如何对其产生的“海量”大数据进行高效迅捷的信息处理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其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受科研人员的关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机器学习技术无论是在数据学习处理还是挖掘等方面均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该技术未来将在物联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逐步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本文基于课题组研发的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节点芯片,完成可复用ANN节点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的功能验证,组建由搭载了本IP核的物联网智能终端群构成的ANN网络集群并实现了应用。运用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通用验证方法学)验证方法学对可复用ANN节点IP核进行完备的功能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物联网终端ANN集群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搭载ANN节点IP核组成的物联网智能ANN集群的具体实现方案,并对相应的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首先,本文对课题涉及的重要理论工具——UVM验证方法学进行了解析,阐述并分析了其对应验证平台的各部件组成,并对其派生机制的特点和其平台管理机制的调度特性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对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对其功能点进行了提取并制定了针对其功能的验证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可复用ANN节点IP核对应UVM验证平台的设计实现。再次,基于可复用ANN节点IP核,本文首先提出了由智能物联网终端组成的ANN节点网络中不同节点间的组网机制和组网方案,接着通过通信管理单元IP的具体设计,阐述了使智能物联网终端ANN集群运行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本文应用搭建的验证平台完成了对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仿真验证以及针对通信管理单元IP的不同节点间组网效果仿真。其中本文搭建的UVM验证平台的仿真报告表明其实现了对可复用ANN节点IP核98%以上的代码覆盖率以及100%的功能覆盖率分析,课题设计的记分板对应对比结果也完全通过;此外本文设计的ANN节点网络集群的组网效果和通信效果满足设计要求,本文设计的方案对解决将物联网终端组成ANN集群使所有终端作为人工神经元参与ANN计算的实际应用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所设计的基于UVM验证方法学搭建而成的验证平台能够实现对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全面高效功能验证,同时本文提出的ANN节点网络中不同节点间的数据交互机制对推动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王爱俊[4](2020)在《基于UVM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字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对SoC系统进行快速可靠的验证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对总线提出了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可配置、可扩展等要求。其中,串行同步双线总线I2C及其衍生总线以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简单两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但这些总线无法采用一个较为通用的验证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核进行验证,若分别搭建验证平台则会造成大量重复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导致验证组件过多不易维护、难以移植;同时,不同总线的测试用例和自检机制的差异化性也无法确保验证的完备性。所以必须研究一个通用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标准I2C(包括升级版超快速模式)、定制I2C和I3C等串行同步两线总线协议,发现其在两线、数据组成、读写操作等具有验证组件类似的特点,而不同点在于总线宽度、传输数据格式或者序列中操作顺序的组成等。故论文基于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利用参数化构建验证组件,提出了一种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的验证IP。参数化的验证组件可实现可配置、可复用的需求,自检机制和功能覆盖组可实现以覆盖率为导向的串行同步两线通信总线验证的完备性需求。同时,在此提出了3个模块解决现有平台架构的缺陷性,包括:针对模块级的tbench难以在系统级实现复用,提出protect module;针对多重验证环境同步化处理的难点,提出common module;针对错误注入,在不改变验证组件的前提下提出error bus module。对于构建的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通过两个典型SoC系统芯片来验证其在同一SoC系统的垂直复用性以及在不同SoC系统间的水平复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验证IP可用来快速搭建类似I2C总线数据格式的验证平台,其随机测试用例以覆盖率为导向可快速获得接近100%的覆盖率,和自检机制共同确保验证的完备可靠性。验证IP可以很容易从子模块的验证环境复用到SoC系统验证中去,同时也可以复用至不同SoC系统,从而最小化验证时间,提高验证效率。
李祯[5](2019)在《高效能仿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仿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仿真对象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以提升平台按需协同与可定制的建模仿真能力为目标,构建高效能建模仿真平台的需求日益凸显。云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化建模仿真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建模仿真应用模式,为构建高效能建模仿真平台提供了方法与架构支撑。然而当前云仿真理论和技术研究尚不完善,难以应对多领域多用户按需协同与可定制的建模仿真需求。从效能优化角度看,也未能充分发挥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整合与按需供给的特点和优势,难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敏捷高效的建模仿真服务。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高效能仿真云平台建设为目标,提出了用户中心式云仿真服务架构及其应用模式,解决了多领域多用户按需协同与可定制的建模仿真需求。同时从建模开发、仿真运行以及作业调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仿真云平台效能优化框架和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1.提出了高效能用户中心式的云仿真服务架构及应用模式,设计了用户中心式仿真云平台架构。用户中心式云仿真服务架构以提升仿真云平台效能为目标,以面向服务架构为基础,根据用户需求的语义特征,通过一个虚拟协同建模环境,将领域相关的仿真资源、技术人员和用户等动态关联在一起,提供资源按需发现、组合、协同建模和仿真等能力。仿真云平台架构则分别从用户管理层、领域仿真服务层、仿真部署和调度管理层以及基础架构层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实现高效能用户中心式云仿真服务架构所需的关键模块。2.提出了仿真云效能度量框架。以高性能计算领域中效能概念为基础,提出并阐述了仿真云平台效能的概念与内涵,设计了仿真云平台效能量化模型。该模型定量化地描述了影响仿真云平台效能的关键因素,为设计高效能云仿真服务架构和效能优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面向特征领域建模仿真框架Clou Fo DSim。Clou Fo DSim的核心是构建了面向特征的领域资产追踪、管理和组合集成方法,一方面实现了仿真云平台下领域仿真资产的虚拟化管理,提供了资源的按需发现和动态聚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基于特征的模型管理和集成框架,解决了传统组合式仿真中需求与已有资源难以匹配的问题。因而,Clou Fo DSim从建模开发效能优化角度,实现了面向多领域多用户按需协同与可定制的建模仿真能力。4.提出了面向带宽保障的并行仿真作业管理和调度框架及相应的优化算法。该框架从作业调度效能优化角度,采用基于虚拟集群的方式部署并行仿真作业,以保障虚拟机间的带宽性能,解决仿真云中面临的网络带宽竞争以及网络性能不确性等问题。针对虚拟集群的分配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带宽感知的虚拟集群部署算法Ada Ba。进而,在Ada Ba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带宽保障的并行仿真作业调度算法Bg MBF以及其改进算法Bg MBFSDF。在保证带宽需求前提下,获得了最优的虚拟资源分配和作业调度性能。5.提出了通信感知的自适应仿真运行优化框架及相应的优化算法。该框架从仿真运行效能优化角度,分别从虚拟机间网络通信消耗及模型在分布式虚拟节点上的分割部署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效的自适应优化算法。针对自适应模型分割部署问题,论文以大规模人工社会仿真运行优化为例,提出了基于统计迁移图分割的负载分割方法,在负载均衡约束下,减小了模型在分布式虚拟机节点间的通信量。针对虚拟机间网络通信消耗问题,论文提出了通信感知的虚拟机自适应迁移调度算法,在考虑迁移代价情况下,减小了数据中心内虚拟机间的通信消耗。本文从理论框架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对高效能仿真云平台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框架上,面向仿真云效能优化需求,提出了用户中心式云仿真服务架构及其应用模式,并从建模开发、作业调度以及仿真运行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仿真云的效能优化框架。在关键技术方面,面向建模开发效能优化需求,提出了基于Clou Fo DSim的云端高效能仿真应用构建方法;面向作业调度效能优化需求,提出了面向带宽保障的并行仿真作业调度优化方法;面向仿真运行优化需求,提出了通信感知的自适应仿真运行优化方法。论文研究成果对云仿真理论研究和仿真云平台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张欧[6](2019)在《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自助服务终端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助服务。随着自助终端市场的蓬勃发展,自助服务终端供应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自助服务终端企业迫切需要开发一款可复用的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开发的框架,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出一种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框架,充分考虑自助服务终端领域特征需求,抽象领域通用组件。基于MVC设计分层的系统架构,根据分层对模块组件进行抽象。框架提供了UI组件、设备控制组件和通信组件等核心可复用组件,设计常用的工具组件。UI组件提出页面元素对象池的方式提高创建页面效率,设备组件采用单例模式和配置方式决定实际需要实例化的设备对象,通信组件为各种复杂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备选方案,工具组件以简单的接口方式提供统一的工具服务。并且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开发人员可以将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对具体应用需求的技术方案集成到系统框架中,丰富框架功能。使用面向自助服务终端框架设计并且实现电力自助缴费终端,验证框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用性。首先对电力自助缴费终端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设计。然后基于UI组件设计用户界面并且编写用户界面控制代码,基于通信组件编写通信接口,基于设备控制组件调用设备服务。最后根据业务流程组合框架各部分功能实现业务需求。
高万苏维[7](2019)在《一种可复用层次化图像处理加速IP的验证平台》文中研究表明验证与设计密不可分。随着IC设计的发展,IP的功能逐渐复杂,验证难度和工作量日益增加,验证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了验证多个接口标准相同但功能不同的图像处理加速IP,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复用层次化的图像处理加速IP验证平台,有效地降低了验证成本,提高了验证效率。所搭建的可复用层次化图像处理加速IP验证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特征:其一,本验证平台基于层次化设计思想分为三个层次搭建,分别是能够进行数据预处理和配置验证需求相关参数并生成宏定义头文件的场景层;提供多个低层次基础事务处理验证组件的指令层;提供多个复杂事务处理验证组件的功能层。其二,本验证平台可实现多层次可重用性。第一个层次,本验证平台实现了基础事务处理验证组件的可重用。第二个层次,本验证平台可满足某一图像处理加速IP不同的验证需求,从而实现对其所有功能点的全面验证。在验证某一IP的过程中,通过配置位于宏定义头文件内的参数,可实现对该验证平台全局可配置参数的设置。第三个层次,本验证平台可对不同图像处理加速IP进行功能验证。在验证不同图像处理加速IP的过程中,通过配置位于宏定义头文件内的IP模块选择位,该验证平台的验证组件可实现灵活增减或更替,从而构成适合于验证某待测IP的验证平台。其三,本验证平台支持随机输入图像与随机激励。本验证平台不仅实现了多帧连续测试,而且本验证平台施加的读写激励可以按照制定策略随机生成,从而提高了验证的覆盖率,最大限度模拟IP真实工作情况。可复用层次化的图像处理加速IP验证平台利用多平台协同仿真验证。运用MATLAB搭建本验证平台的场景层。联合ModelSim SE-64 10.4和ISE Design Suite14.7这两款软件对不同图像处理加速IP进行功能验证。通过验证并行标记与特征值统计IP和并行大模板灰度形态学滤波IP,不仅展示了本验证平台如何通过配置,实现对不同待测IP所有功能点的全面验证,证明了该验证平台设计的正确性,而且以覆盖率为验证评价指标,衡量验证进展状况并驱动整个验证工作。
侯俊燕[8](2019)在《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无人机飞行任务的完成与地面指控系统的指挥控制密不可分,而视景仿真系统作为地面指控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对前期无人机的研制以及后期无人机飞行任务的观测均起着决定性作用。现阶段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通常是根据飞行器的具体型号以及地面操作人员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其设计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视景仿真系统的研发周期长、复用性较差以及成本冗余增加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EV-Globe平台结合软件复用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实现了一套可复用同时又易于扩展的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本文所研究的视景仿真系统不仅在功能方面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无人机飞行的具体位置、姿态以及详细的飞行数据,为无人机飞行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同时构建了视景仿真系统复用组件库,对于不同型号的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的快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视景仿真系统架构进行分析,确立视景仿真系统的可复用研究方向。对软件复用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视景仿真系统的特殊性完成软件复用技术的适用性分析,为后续视景仿真系统的可复用架构提出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2)结合领域工程思想与组件复用技术,提出基于分层复用的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视景仿真的领域分析,完成视景仿真系统的复用属性研究,最终确定了该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复用组件库的设计。(3)基于视景仿真系统复用属性及总体方案设计的研究成果,完成配置文件解析、三维场景渲染、数据处理、模型加载及控制、HUD以及人机交互六大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与实现。在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改进的三角形折叠简化算法与多级分辨率层次技术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当前系统全阶段飞行仿真背景所引入的多复杂度模型加载消耗系统资源较高的问题。(4)完成整个视景仿真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测试验证,同时将系统应用到其他型号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的研发实践中,成功地缩短了该型号的无人机视景仿真系统的研制周期。
姚瑞[9](2019)在《基于组件技术的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无人机应用日益广泛、功能日趋复杂,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在不断提高,研制出开发周期短、可扩展性强和可靠性高的飞行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无人机应用的发展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系统可扩展性,本文结合组件技术,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基于飞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开发环境,从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出发,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完成了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的架构设计,并对各层次结构进行了主要设计。(2)为了提高飞行控制软件的可维护性,结合软件模块化思想,以实现无人机各项功能为主要指导原则,结合软件组件化设计要求,将软件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并实现了应用层的模块化开发。(3)对通用组件和嵌入式组件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运用VxCom组件技术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按照接口规范对组件进行了标准化封装,实现了应用层各功能模块的组件化开发。(4)为了实现组件之间的合理调度管理,设计了组件管理器、任务调度管理器以及系统资源管理器,实现了对组件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半物理仿真环境下对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组件技术的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在实现飞行控制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可复用、易维护扩展的优势。
汪强[10](2018)在《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是保障无人机安全可靠的执行飞行任务的重要地面测试系统,同时也是新型号无人机研制过程中重要的测试系统。目前国内研制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方法通常是根据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具体需求,提出一套独立的解决方案,然后从头开始设计。这就降低了开发效率,增加了研发成本;同时由于各解决方案之间的独立性,造成了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之间不具备复用性。然而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可作为可复用资产应用到不同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设计实现中。因此本论文主要以领域工程、组件复用以及框架复用等软件复用技术为基础设计并实现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首先,确定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边界,使用FODA方法分析现有不同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需求,根据领域功能模块划分准则将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划分为各个特征模块,提取出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的共性特征和可变性特征,并使用维度-值的方式表示可选性特征,建立特征模型;将特征模型中的特征划分为功能组件,根据组件的属性设计经过扩展的MVC可复用框架,明确框架每层的职责,确定框架的控制流和数据流。其次,为了增强框架应对变化的能力,提高各个组件的可复用性,采用合适的设计模式设计各个组件模块;同时针对框架中的可变性模块,实现了代码生成工具辅助开发人员进行开发工作,减少开发人员学习新框架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开发效率。最后,将该论文研究的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应用到了某具体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开发实践中,并借助代码生成工具快速开发出了该型号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同时完成了各项功能测试和验证,并将该地面维护系统成功应用于维护某具体型号的无人机系统中。综上,本论文实现的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具有良好的复用性,可结合代码生成工具快速实现领域内具体型号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明显提高了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开发效率。
二、可复用的组件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复用的组件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Web3D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物联网Web3D框架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软件复用与相关技术 |
2.1 概述 |
2.2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
2.3 设计模式 |
2.3.1 设计模式发展现状 |
2.3.2 设计模式分类 |
2.3.3 设计模式对可复用框架的意义 |
2.4 使用框架增强软件复用性 |
2.5 使用支持面向对象的ES6语言开发前端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物联网Web3D应用业务流程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核心应用功能 |
3.2.2 基础业务组件 |
3.2.3 基础页面组件 |
3.3 框架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架构设计 |
4.2 框架运行流程 |
4.3 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场景初始化模块 |
4.3.2 模型加载模块 |
4.3.3 场景交互模块 |
4.3.4 信息呈现模块 |
4.3.5 场景漫游模块 |
4.3.6 设备连线模块 |
4.3.7 异常告警模块 |
4.4 基础组件设计与实现 |
4.4.1 基础业务组件 |
4.4.2 基础页面组件 |
4.5 本章小结 |
5 Web3D模型与关键算法复用研究 |
5.1 模型文件复用方案研究 |
5.1.1 模型制作方案 |
5.1.2 模型命名方案 |
5.1.3 模型格式方案 |
5.2 模型定位方案 |
5.3 模型加载方案 |
5.4 关键功能复用算法研究 |
5.4.1 通用连线算法 |
5.4.2 通用场景漫游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数据中心场景的应用案例分析 |
6.1 药监数据中心应用设计与实现 |
6.1.1 系统用例 |
6.1.2 系统开发环境 |
6.1.3 系统功能实现 |
6.2 系统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学期间完成的工作 |
(2)基于可复用IP的MCU快速开发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CU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开发平台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3 快速开发平台的整体思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重用IP管理平台构建及设计 |
2.1 IP管理平台底层工具的分析及嵌入 |
2.1.1 Pyverilog的原理分析及嵌入 |
2.1.2 System RDL工具的原理分析及嵌入 |
2.2 IP的层次划分及参数化信息提取 |
2.2.1 IP的层次信息获取及分析 |
2.2.2 IP的参数化信息提取与过滤 |
2.3 IP的抽象模型构建策略 |
2.3.1 IP端口建模及其自检查 |
2.3.2 IP寄存器建模及其自纠正 |
2.3.3 IP抽象模型的实现 |
2.4 多IP管理方案及平台配置方法 |
2.4.1 多IP管理方案与检查 |
2.4.2 管理平台的配置方法 |
2.5 IP管理平台的可复用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U开发平台实例化组件设计 |
3.1 IP级可配置实例化及其自动化处理 |
3.1.1 实例化数据结构定义 |
3.1.2 IP实例化冲突处理解决方法 |
3.2 自动实例化组件配置方法 |
3.3 实例化组件的图形化 |
3.3.1 gEDA工具简介 |
3.3.2 IP图形实例化原理及实现 |
3.4 开发平台实例化组件结构及易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CU开发平台快速系统级互联组件设计 |
4.1 可拓展多协议片内总线模型构建策略 |
4.1.1 片内总线模型建立及其自检查 |
4.1.2 总线模型配置方法及可拓展性分析 |
4.2 MCU系统级互联组件的设计 |
4.2.1 模块间信号模糊互联 |
4.2.2 片内总线级快速互联 |
4.2.3 未连端口处理及顶层端口的产生 |
4.3 开发平台系统互联配置方法 |
4.4 互联组件的图形化实现 |
4.5 开发平台系统互联组件结构及其灵活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发平台集成框架设计及其性能评估 |
5.1 MCU工程内容自动生成 |
5.2 开发平台整体结构框架 |
5.3 MCU快速开发平台的验证及性能评估 |
5.3.1 MCU快速开发平台的验证 |
5.3.2 MCU快速开发平台的性能对比 |
5.3.3 MCU快速开发平台的复用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基于UVM的可复用ANN节点网络的仿真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内容及意义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UVM验证方法学分析 |
2.1 功能验证概述 |
2.2 System Verilog高级验证语言 |
2.3 UVM验证方法学 |
2.3.1 UVM验证平台 |
2.3.2 UVM派生机制 |
2.3.3 UVM平台管理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架构及验证点分析 |
3.1 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模型及架构分析 |
3.2 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工作流程 |
3.2.1 前向传播阶段 |
3.2.2 反向传播阶段 |
3.3 可复用ANN节点IP核的模块分析 |
3.3.1 非线性激活函数模块分析 |
3.3.2 乘累加模块及乘加模块分析 |
3.3.3 存储模块分析 |
3.3.4 数据控制模块分析 |
3.4 ANN节点IP核功能验证点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NN节点IP核验证平台的设计实现 |
4.1 节点IP验证平台的总体架构 |
4.2 验证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NN网络中节点间通信机制的设计实现 |
5.1 ANN节点网络模型 |
5.2 ANN节点IP核组网机制的设计 |
5.2.1 ANN节点组网设计 |
5.2.2 ANN节点间通信机制设计 |
5.2.3 数据帧格式设计 |
5.3 通信管理单元IP的设计实现 |
5.3.1 总体框架设计 |
5.3.2 寄存器管理子模块设计 |
5.3.3 时序管理子模块设计 |
5.3.4 数据流处理子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1 UVM验证平台仿真结果及分析 |
6.1.1 验证环境 |
6.1.2 覆盖率报告 |
6.1.3 计分板报告 |
6.2 ANN网络的节点通信仿真 |
6.2.1 通信管理单元IP寄存器管理子模块仿真 |
6.2.2 通信管理单元IP时序管理子模块仿真 |
6.2.3 通信管理单元IP数据流处理子模块仿真 |
6.2.4 多节点通信仿真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UVM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2 SoC验证理论基础 |
2.1 UVM验证方法学 |
2.1.1 UVM的高效全面性 |
2.1.1.1 受约束的随机激励 |
2.1.1.2 功能覆盖率 |
2.1.2 UVM的易维护性 |
2.1.3 UVM的可复用性 |
2.1.3.1 factory重载机制 |
2.1.3.2 callback机制 |
2.1.3.3 参数化 |
2.2 SoC系统验证策略 |
2.2.1 模块验证 |
2.2.2 系统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3 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架构设计 |
3.1 总线协议架构 |
3.1.1 标准I2C总线 |
3.1.1.1 标准模式和快速模式 |
3.1.1.2 高速模式 |
3.1.1.3 超快速模式 |
3.1.2 定制I2C总线 |
3.1.3 I3C总线 |
3.2 总线共性分析 |
3.3 总线驱动设计 |
3.4 功能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设计 |
4.1 接口protect module设计 |
4.2 数据common module设计 |
4.2.1 TLM端口通信方式 |
4.2.2 uvm_config_db机制方式 |
4.3 错误注入设计 |
4.3.1 错误transaction |
4.3.2 error agent |
4.3.3 error bus model |
4.4 通用验证平台架构设计 |
4.4.1 验证平台的结构 |
4.4.2 验证平台的工作机制 |
4.4.3 验证平台的运行机制 |
4.5 验证组件设计 |
4.5.1 事务transaction |
4.5.2 接口interface |
4.5.3 配置configuration |
4.5.4 序列sequence |
4.5.5 代理agent |
4.5.6 计分板scoreboard |
4.5.7 环境类env |
4.6 本章小结 |
5 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应用 |
5.1 验证的实施 |
5.1.1 仿真环境及平台搭建 |
5.1.2 case详情 |
5.1.3 覆盖率建模 |
5.1.4 技术指标 |
5.2 应用1:电源管理SoC芯片的总线验证IP |
5.2.1 电源管理SoC芯片系统及其总线 |
5.2.2 验证平台设计 |
5.2.3 模块验证结果分析 |
5.2.3.1 master验证结果 |
5.2.3.2 slave验证结果 |
5.2.4 SoC验证结果分析 |
5.2.5 覆盖率分析 |
5.3 应用2:蓝牙RF接收机芯片的总线验证IP |
5.3.1 蓝牙RF接收机芯片系统及其总线 |
5.3.2 验证平台设计 |
5.3.3 SOC验证结果分析 |
5.3.4 覆盖率分析 |
5.4 验证效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高效能仿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使用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高效能建模仿真平台建设需求 |
1.1.2 云仿真及其发展趋势 |
1.1.3 面向效能需求的不足与局限 |
1.1.4 本文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云仿真架构及其应用研究 |
1.2.2 仿真云效能优化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效能用户中心式仿真云平台架构设计 |
2.1 仿真云效能度量框架 |
2.1.1 仿真云平台效能的定义与内涵 |
2.1.2 仿真云平台效能量化模型 |
2.2 用户中心式的云仿真服务架构 |
2.2.1 动态COI领域仿真环境 |
2.2.2 动态仿真运行环境 |
2.2.3 用户中心式云仿真应用模式 |
2.3 用户中心式仿真云平台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lou Fo DSim的云端高效能仿真应用构建方法 |
3.1 方法的提出 |
3.1.1 需求与动机 |
3.1.2 Clou Fo DSim:基于云的面向特征领域仿真建模框架 |
3.2 面向特征的组合集成方法 |
3.2.1 基于DEVS的建模仿真框架 |
3.2.2 面向DEVS的元特征模型 |
3.2.3 基于Fx DEVS的特征组合集成框架 |
3.3 基于领域资产追踪的领域建模与仿真服务 |
3.3.1 面向Clou Fo DSim的领域资产追踪元模型 |
3.3.2 领域建模与仿真服务过程 |
3.4 案例实验 |
3.4.1 领域分析 |
3.4.2 领域设计与实现 |
3.4.3 基于特征组合的应用定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带宽保障的并行仿真作业调度优化方法 |
4.1 面向带宽保障的高效能并行仿真作业管理和调度 |
4.1.1 仿真云中的并行仿真作业调度问题 |
4.1.2 基于虚拟集群的带宽保障方法 |
4.1.3 面向带宽保障的作业管理和调度框架 |
4.2 算法设计 |
4.2.1 自适应带宽感知的TVC部署算法 |
4.2.2 带宽保障的迁移回填调度算法 |
4.3 性能评估 |
4.3.1 仿真实验设置 |
4.3.2 输入负载 |
4.3.3 结果和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感知的自适应仿真运行优化方法 |
5.1 通信感知的自适应仿真运行优化框架 |
5.1.1 云端仿真运行优化问题 |
5.1.2 自适应仿真运行优化框架 |
5.2 基于统计迁移图分割的大规模人工社会仿真运行优化方法 |
5.2.1 问题 |
5.2.2 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通信感知的自适应虚拟机迁移优化方法 |
5.3.1 问题建模 |
5.3.2 算法设计 |
5.3.3 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基于网格分割算法和空间距离生成算法 |
附录 B 环境实体在GIS上地理分布及在不同算法下的分割结果 |
(6)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概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框架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目标系统架构设计 |
2.3 框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框架核心组件实现 |
3.1 UI组件 |
3.2 设备控制组件 |
3.3 通信组件 |
3.4 工具组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框架在电力自助缴费终端中的应用 |
4.1 电力自助缴费终端设计 |
4.2 电力自助缴费终端实现 |
4.3 运行效果与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一种可复用层次化图像处理加速IP的验证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可复用层次化IP验证平台整体方案设计 |
2.1 应用背景 |
2.2 设计关键点分析 |
2.3 IP仿真验证环境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可复用层次化IP验证平台的实现 |
3.1 层次化验证思想的实现 |
3.2 多帧测试的实现 |
3.3 可重用验证思想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IP实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1 并行标记与特征值统计IP的验证与结果分析 |
4.2 并行大模板灰度形态学滤波IP的验证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景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软件复用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视景仿真系统软件复用相关技术研究 |
2.1 传统视景仿真系统架构分析 |
2.2 软件复用的相关技术 |
2.3 软件复用技术适用性分析 |
2.4 领域工程方法研究 |
2.4.1 领域工程概述 |
2.4.2 FODA分析方法 |
2.4.3 DSSA分析方法 |
2.4.4 领域工程过程模型 |
2.5 组件复用技术研究 |
2.5.1 组件复用概述 |
2.5.2 组件的分类及特征 |
2.5.3 组件复用的过程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景仿真系统复用属性研究与总体方案设计 |
3.1 视景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2 视景仿真系统复用属性研究 |
3.2.1 基于分层复用的视景仿真系统开发过程模型 |
3.2.2 基于FODA的视景仿真系统领域分析 |
3.3 视景仿真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
3.3.1 开发平台对比分析 |
3.3.2 开发平台可行性分析 |
3.4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4.1 视景仿真系统架构 |
3.4.2 视景仿真系统功能模块 |
3.4.3 视景仿真系统复用组件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景仿真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配置文件解析模块的具体实现 |
4.2 三维场景渲染模块的具体实现 |
4.2.1 三维场景渲染流程 |
4.2.2 全球高清数字地图加载及配置 |
4.3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通信协议 |
4.3.2 数据校验组件 |
4.3.3 数据接收及处理组件 |
4.3.4 数据存储与离线回放 |
4.4 模型加载及控制模块的具体实现 |
4.4.1 高逼真三维模型创建 |
4.4.2 模型简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
4.4.3 改进的三角形折叠简化算法的应用 |
4.4.4 模型载入及控制组件 |
4.5 HUD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1 基本图形绘制组件 |
4.5.2 复合图形绘制组件 |
4.5.3 文本信息绘制组件 |
4.6 人机交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6.1 视角切换及视点拉伸组件 |
4.6.2 飞行数据选择性可视化组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景仿真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5.1 系统测试说明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用例设计 |
5.2 系统功能测试验证 |
5.2.1 配置文件解析测试 |
5.2.2 数据处理及HUD测试 |
5.2.3 模型加载及控制测试 |
5.2.4 场景渲染及人机交互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5.3.1 稳定性测试 |
5.3.2 实时性测试 |
5.3.3 复用性及扩展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组件技术的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及其开发技术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4.2 组件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需求分析 |
2.2.1 控制功能需求 |
2.2.2 管理功能需求 |
2.2.3 软件性能需求 |
2.3 开发平台 |
2.3.1 硬件运行平台及资源分配 |
2.3.2 软件开发环境 |
2.4 软件架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3.1 引言 |
3.2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原则 |
3.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3.3.1 传感器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3.3.2 导航制导功能模块设计 |
3.3.3 控制律解算功能模块设计 |
3.3.4 控制输出功能模块设计 |
3.3.5 遥控遥测功能模块设计 |
3.3.6 故障诊断与处理功能模块设计 |
3.4 功能模块组件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组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组件模型分析 |
4.2.1 通用组件模型 |
4.2.2 嵌入式组件模型 |
4.3 VxCom组件分析及设计 |
4.3.1 VxCom组件分析 |
4.3.2 VxCom组件描述语言 |
4.3.3 VxCom组件设计 |
4.4 组件标准化接口设计 |
4.4.1 组件接口规范化封装 |
4.4.2 组件接口通信机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管理层设计 |
5.1 引言 |
5.2 组件管理器设计 |
5.2.1 组件动态加载 |
5.2.2 组件动态卸载 |
5.2.3 组件替换 |
5.3 任务调度管理器设计 |
5.3.1 软件任务划分 |
5.3.2 任务调度机制设计 |
5.3.3 任务优先级设计 |
5.3.4 任务管理策略设计 |
5.4 系统资源管理器设计 |
5.4.1 组件资源注册 |
5.4.2 组件资源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测试与功能验证 |
6.1 引言 |
6.2 半物理仿真环境构建 |
6.3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功能验证 |
6.3.1 组件管理功能验证 |
6.3.2 飞行控制功能验证 |
6.4 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性能测试 |
6.4.1 系统实时性测试 |
6.4.2 任务负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地面维护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软件复用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可复用软件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 |
2.1 软件复用技术的相关概念 |
2.2 领域工程方法的研究 |
2.2.1 FODA分析方法 |
2.2.2 领域边界模型 |
2.2.3 领域特征模型 |
2.2.4 领域用例模型 |
2.3 组件复用的研究 |
2.3.1 组件的分类及使用 |
2.3.2 组件开发过程模型 |
2.4 框架复用的研究 |
2.4.1 框架开发过程模型 |
2.4.2 基于框架的应用开发过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可复用属性研究 |
3.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分析 |
3.1.1 地面维护系统领域需求分析 |
3.1.2 领域功能模块划分 |
3.1.3 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
3.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共性和可变性研究 |
3.2.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共性研究 |
3.2.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可变性研究 |
3.3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建模 |
3.3.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用例模型 |
3.3.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特征模型 |
3.4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框架设计 |
3.5 代码生成工具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设计模式建模约定 |
4.2 地面维护系统共性模块设计实现 |
4.2.1 指令输入模块 |
4.2.2 交互回显模块 |
4.2.3 线程模块 |
4.2.4 定时器模块 |
4.2.5 指令映射模块 |
4.2.6 日志记录模块 |
4.3 地面维护系统可变性模块设计实现 |
4.3.1 界面管理模块 |
4.3.2 通信接口模块 |
4.3.3 驱动层模块 |
4.4 代码生成工具设计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快速应用验证 |
5.1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设计要求 |
5.2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快速设计实现 |
5.2.1 共性模块和可变性模块提取 |
5.2.2 使用代码生成工具快速实现可变性模块 |
5.2.3 系统整体实现 |
5.3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测试验证 |
5.3.1 测试验证环境搭建 |
5.3.2 系统功能验证 |
5.3.3 故障检测功能验证 |
5.3.4 维护真实无人机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可复用的组件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程亮.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2]基于可复用IP的MCU快速开发平台设计[D]. 苑嘉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UVM的可复用ANN节点网络的仿真验证[D]. 郭嘉.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基于UVM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研究[D]. 王爱俊. 浙江大学, 2020(02)
- [5]高效能仿真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李祯.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6]面向自助服务终端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张欧.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一种可复用层次化图像处理加速IP的验证平台[D]. 高万苏维.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侯俊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组件技术的飞行控制与管理软件设计[D]. 姚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可复用的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汪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