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于海洋[1](2015)在《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汽车产品造型的人车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造型的审美与交互设计交叉学科研究视角入手,研究了人对汽车产品造型审美活动的内容与规律,提出了提高汽车造型的艺术功能和给消费者带来更高审美价值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希望以此帮助提高汽车造型艺术设计人员的素养,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与感受的好车型。针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各种视角与方向众多、理论体系比较散乱、还比较缺乏较完整的总体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的现状,本文首先着眼于建立一个系统性的针对汽车造型审美与设计中人车交互关系问题的研究框架,然后采用分解与汇总的思维方式,结合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综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汽车产品造型艺术设计各个因素与人的各个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针对汽车造型审美领域,先划分“车”和“人”两条线索所包含的因素,然后将其相交互,构成各个研究要点,再把所归纳的各组研究要点与具体造型部分结合,构成各章节结构与内容,并对每部分理论研究的创新内容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加以说明。本文各章节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第2章,汽车产品消费群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产品群体层面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3章,车身形态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车身外部形态与外饰部分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4章,车内空间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车内空间与内饰部分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5章,操控界面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把“车”这条线索中的汽车操控界面做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第6章,造型工作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应用。给出了把前面几章研究中所得的创新性理论结合到汽车造型设计具体工作流程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第7章,全文总结。对全文研究进行梳理、创新点小结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基础理论、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与设计实用工具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主要创新内容如下:(一)本文提出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视角、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本文提出了把汽车造型审美与交互设计进行学科交叉的“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研究视角,给出了“两条线索一个交互”的研究思路,为该领域建立了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文中还有多处内容采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博弈论与价值工程论证了汽车造型宜人设计的趋势与重要性;将系统论结合到汽车造型史中分析了影响汽车造型演变进化的因素系统;将工程、艺术与辨证思想相结合探讨了车身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审美的关系。(二)本文在汽车造型审美认知与设计理论上有多处突破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汽车造型审美需求的层次理论、汽车造型审美特征的心理机制、车身造型的大小循环交互设计原理、车身形态生命感现象及其意向认知投影原理、具有不同作用规律的美学设计法则的四大分类、车内驾乘整体空间环境概念与审美体验设计思想、科技化趋势下的汽车操控界面设计发展趋势预测等。(三)本文给出了提高汽车造型艺术功能的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本文给出了:以审美层次划分为基础对汽车造型艺术功能进行定位与市场细分的思路与方法;将美学法则按照不同心理规律运用在车身形态设计中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研究-设计-体验”并行模式的车内空间环境造型审美体验设计思路与方法;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汽车仪表界面交互信息需求分析思路与设计实例;把全文所提出的各项人车交互审美与设计关系研究点结合到造型设计流程中的结合点与结合内容。(四)本文给出了多个创新性的研究与设计实用工具本文以意向认知投影原理为基础建立了针对车身曲面与曲线的造型设计评估模型,并结合企业实践案例说明和检验了其应用价值;本文在给出用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针对汽车造型的专用典型用户模型并给出了建立过程示例;本文针对研究工作中需要提高数据测量准确度、精度与效率的需求,提出并在研究中多处采用了新型的“百分位心理量表”。
申士娟[2](2011)在《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快的发展,其造型设计是消费者更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未来电动汽车的消费中,人们不仅仅会关注电动汽车的性能,更关注电动汽车的外观造型,追求一种个性、前卫、时尚的体验。人们总习惯以艺术的眼光欣赏电动汽车的外型,而电动汽车也犹如一个个流动的艺术品游弋在道路上,优美的造型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汽车的造型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晶,是一个时代工业水平的综合反映,能够鲜明地折射出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电动汽车对于我国汽车业是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绝地反击的绝好时机。我国有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同时也具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的潜力和可能。因此在同一起跑线上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就尤为重要了。本篇论文通过对未来电动汽车的造型、色彩、美学方面分析,更好的把握对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
柳岩[3](2009)在《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文中认为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和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今国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新兴市场做加法、发达市场做减法”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的观点。通过研究当今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点提出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零部件技术特点、零部件产业价值分配的趋势。结合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工业发展和科技水平,叙述中国50年来轿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三个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轿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轿车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形成过程,得出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民族品牌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说明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民族品牌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自主创新是中国轿车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红旗系列车型(包括奔腾)的自主创新过程的讨论,为自主品牌轿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对轿车高速运行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讨论。讨论了行驶系统、电控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对操控稳定性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材料应用对减重设计的影响,并对国内、外品牌对轿车的减重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张德超[4](2006)在《汽车车身造型与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车身造型与汽车电子一起已经成为目前汽车整车产品中最活跃的因素。造型是汽车的外观,是汽车评价中最直观、最负感染力的部分,好的造型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反映企业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介绍了世界汽车造型发展简史,具体分析了各种具体车型的造型特点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车身结构。预测了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 2.对汽车空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基本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理论、汽车风洞实验。 3.对汽车人机工程学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车身总布置中的人体模型。车身室内的布置设计。 4.对汽车色彩学和造型的艺术规律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汽车的美学艺术规律和视觉规律。 5.具体介绍了汽车造型工作的传统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新造型方法在了汽车造型工作中的实例。对这两种不同的造型方法进行了比较。 6.对汽车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有限元软件的主要功能,以及在汽车上面的主要应用。并给出了工程分析实例。
于爱廷[5](2000)在《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文中指出 重新设计的双前灯、修长的侧面轮廓和弧型顶部线条体现出CL汽车典型的梅赛德斯的优雅风格,加强了双门轿车的动感,赋予该车绝妙而独特的外观,见图1。
二、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1.1.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相关研究现状 |
1.2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基础 |
1.2.1 本文研究特点与方法 |
1.2.2 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
1.2.3 相关研究工具 |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
1.3.1“两条线索一个交互”的研究思路 |
1.3.2 以“车”为线索的文章结构 |
1.3.3 以“人”为线索的研究要点 |
1.3.4 以“交互”为核心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车产品消费群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
2.1 市场发展驱动的宜人造型设计 |
2.1.1 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展 |
2.1.2 博弈驱动下的汽车造型审美与设计 |
2.1.3 汽车产品造型价值与宜人设计 |
2.2 汽车造型审美层次理论与审美特征 |
2.2.1 汽车造型审美的需求层次与划分 |
2.2.2 汽车造型审美差异与消费群划分 |
2.2.3 汽车造型审美特征及其心理机制 |
2.3 审美因素推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演变 |
2.3.1 影响汽车造型演变的因素系统 |
2.3.2 汽车造型演变中人的审美动因 |
2.3.3 汽车造型发展史及其人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身形态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
3.1 车身造型的大小循环交互设计过程 |
3.1.1 车身形态各部分及其划分 |
3.1.2 车身造型的艺术设计要素 |
3.1.3 车身造型的循环交互设计关系 |
3.2 车身形态生命感及其意向认知原理 |
3.2.1 汽车产品形象及其生命感 |
3.2.2 车身形态的意向认知投影原理 |
3.2.3 车身形态的意向认知投影模型 |
3.2.4 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
3.3 车身形态设计美学法则及其心理机制 |
3.3.1 美学法则的心理作用规律与分类 |
3.3.2 特征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
3.3.3 对比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
3.3.4 方法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
3.3.5 原理型美学法则及其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内空间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
4.1 汽车内饰造型与人的交互审美感知 |
4.1.1 内饰造型感觉层面的审美特点 |
4.1.2 内饰造型知觉层面的审美特点 |
4.1.3 内饰设计的审美感知运用举例 |
4.2 车内驾乘环境的用户审美体验与设计 |
4.2.1 车内驾乘环境与审美体验 |
4.2.2 用户体验设计及其应用与发展 |
4.2.3 车内空间驾乘体验设计思路与流程 |
4.3 车身工程布置与设计审美的辩证关系 |
4.3.1 造型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的差异 |
4.3.2 造型工程布置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
4.3.3 综合评价与造型设计目标的达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操控界面造型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 |
5.1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及其交互设计 |
5.1.1 人机交互与汽车操控界面设计 |
5.1.2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区域划分 |
5.1.3 汽车操控界面造型设计内容 |
5.2 科技化趋势下的汽车界面造型设计 |
5.2.1 汽车操控界面的科技化趋势 |
5.2.2 科技化对界面设计与审美的影响 |
5.2.3 科技化界面设计举例分析 |
5.3 汽车智能化仪表界面造型设计实例 |
5.3.1 汽车智能化与全液晶仪表界面 |
5.3.2 仪表界面显示信息需求度分析 |
5.3.3 智能化仪表界面造型创新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造型工作中的交互审美设计关系应用 |
6.1 造型设计流程中的交互审美关系 |
6.1.1 交互审美关系理论与设计的结合 |
6.1.2 造型策划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
6.1.3 创意设计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
6.1.4 细节与模型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
6.1.5 生产与销售阶段的交互审美设计 |
6.2 用户研究与汽车产品造型专用用户模型 |
6.2.1 产品用户关系研究及其内容 |
6.2.2 产品用户关系研究的方法 |
6.2.3 针对汽车造型的专用典型用户模型 |
6.3 用户研究及建立用户模型过程示例 |
6.3.1 目标用户选取与背景分析 |
6.3.2 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 |
6.3.3 目标用户行为分析与产品评估 |
6.3.4 用户研究小结与建立用户模型 |
6.3.5 用户模型与造型设计的融合技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研究内容梳理 |
7.2 创新点小结 |
7.3 创新性说明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汽车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
1.1.2 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
1.1.3 电动汽车的早期发展 |
1.1.4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对未来汽车理想造型的预测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
2.1 电力驱动控制系统 |
2.2 汽车底盘 |
2.3 车身与电动汽车总体布局的特点 |
2.4 电动汽车能源的复合利用 |
2.5 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优点 |
第3章 未来电动车造型设计要素 |
3.1 未来电动车造型设计中的人机要素 |
3.1.1 电动汽车设计中引入人体工程学概念 |
3.1.2 电动汽车中座椅的人机分析 |
3.1.3 电动汽车驾驶室中的视野人机分析 |
3.2 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色彩要素 |
3.3 未来电动汽车的分类 |
第4章 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的美学 |
4.1 整体感与变化感 |
4.1.1 整体感 |
4.1.2 整体感与变化感的辩证关系 |
4.2 分割与比例 |
4.3 节奏与韵律 |
4.4 稳定与动感 |
4.4.1 稳定与均衡 |
4.4.2 对称与动感 |
4.5 对比与调和 |
第5章 未来电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研究 |
5.1 电动汽车车身造型的特征与要求 |
5.1.1 电动汽车车身造型的特征 |
5.1.2 对造型人员的要求 |
5.1.3 对电动汽车造型的要求 |
5.2 电动汽车车身形态设计的概念解析 |
5.3 未来电动汽车前脸设计的规律 |
5.3.1 汽车前脸设计与整体风格的协调美 |
5.3.2 汽车前脸表情的设计美 |
5.3.3 汽车前脸设计的气质美 |
5.4 未来电动汽车的侧围设计 |
5.4.1 汽车侧围的线型分析 |
5.4.2 电动汽车的功能特点 |
5.4.3 未来电动汽车侧围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
5.5 车门造型设计 |
5.6 电动汽车的后围设计 |
5.6.1 汽车后围造型种类 |
5.6.2 电动汽车后围设计的美学因素 |
5.7 照明灯具的造型设计 |
5.8 阻流板的造型设计 |
5.9 后视镜的造型设计 |
第6章 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 |
6.1 电动汽车的未来 |
6.2 对未来电动汽车的要求 |
第7章 设计案例:未来家庭旅游电动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轿车发展的阶段特点 |
1.3 中国轿车自主创新的现状 |
1.4 市场换技术的启示 |
1.5 选题意义 |
1.6 研究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
2.1.2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
2.1.3 汽车车身外形的演变 |
2.1.4 近年来汽车技术发展特点 |
2.1.5 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与重组 |
2.1.6 新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2.2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
2.2.1 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提高 |
2.2.2 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 |
2.2.3 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更高 |
2.2.4 汽车环保和节能成为首选课题 |
2.2.5 新型材料应用更加广泛 |
2.2.6 电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
2.2.7 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 |
2.3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趋势 |
2.3.1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2.3.2 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汽车零部件价值结构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轿车工业的发展 |
3.1 我国轿车产业发展的由来 |
3.1.1 独立自主品牌阶段(1958-1984 年) |
3.1.2 合资品牌发展阶段(1984-2001 年) |
3.1.3 合资和自主品牌混战阶段(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 |
3.2.1 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 |
3.2.3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状况 |
3.3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及地位 |
3.3.1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 |
3.3.2 中国轿车生产的地位 |
3.3.3 提升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地位 |
3.4 “红旗”轿车的自主创新 |
3.4.1 大“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2 小“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3 “奔腾”的自主创新 |
3.5 小结 |
第4章 轿车高速、稳定、减重的设计研究 |
4.1 轿车的高速运动研究 |
4.1.1 轿车的造型设计对高速运动的影响 |
4.1.2 轿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
4.1.3 轿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 |
4.1.4 轿车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 |
4.2 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 |
4.2.1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2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 |
4.2.3 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拟研究 |
4.3 轿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
4.3.1 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
4.3.2 国内外轻量化研究的状况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4)汽车车身造型与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汽车造型设计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2.1 所选课题的题目及课题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汽车车型分类及造型特点、发展趋势 |
2.1 世界汽车造型发展史 |
2.2 具体车型造型分析 |
2.2.1 轿车及跑车 |
2.2.2 客车 |
2.2.3 货车 |
2.2.4 皮卡(Pickup) |
2.2.5 MPV(多功能车) |
2.2.6 SUV(多用途运动车) |
2.2.7 RV(休闲车) |
2.2.8 城市“迷你”轿车(City Minicar) |
2.2.9 概念车 |
2.3 车身结构介绍 |
2.4 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空气动力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
3.1 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
3.1.1 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 |
3.1.2 定常流、非定常流 |
3.1.3 流体的连续向方程和伯努里方程 |
3.1.4 边界层及其分离现象 |
3.2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理论 |
3.2.1 气动阻力 |
3.2.2 气动升力及纵倾力矩 |
3.2.3 侧向力及横摆力矩 |
3.3 汽车风洞实验设施与风洞实验 |
3.3.1 汽车风洞的用途和类型 |
3.3.2 汽车风洞的结构形式 |
3.3.3 赛车空气动力学 |
第4章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总布置中的应用 |
4.1 车身总布置用的人体模型 |
4.2 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
第5章 汽车造型色彩设计 |
5.1 色彩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
5.2 色彩在汽车造型中的运用 |
第6章 汽车造型艺术规律 |
6.1 汽车的美学艺术规律 |
6.1.1 整体的统一与变化 |
6.1.2 节奏与韵律 |
6.1.3 对称与均衡的比例 |
6.1.4 过渡与呼应 |
6.1.5 比拟与联想 |
6.1.6 对比与调和 |
6.2 汽车的视觉规律 |
第7章 汽车造型的工作方法 |
7.1 传统的造型方法 |
7.1.1 收集资料 |
7.1.2 构思造型,制作效果图 |
7.1.3 缩小比例模型 |
7.1.4 胶带图 |
7.1.5 全尺寸内外部油泥模型 |
7.1.6 车身表面线图或主图板 |
7.1.7 样车 |
7.2 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 |
7.3 传统车身开发流程与现代车身开发流程的比较 |
第8章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 |
8.1 有限元软件的主要功能介绍 |
8.1.1 数据前处理模块 |
8.1.2 求解模块 |
8.1.3 数据后处理模块 |
8.2 汽车有限元介绍 |
总结 |
致谢 |
四、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D]. 于海洋. 吉林大学, 2015(06)
- [2]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D]. 申士娟. 齐鲁工业大学, 2011(07)
- [3]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 柳岩. 吉林大学, 2009(08)
- [4]汽车车身造型与结构分析[D]. 张德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5]新型梅赛德斯—奔驰CL型汽车——汽车动力性与乘坐舒适性的和谐统一[J]. 于爱廷. 世界汽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