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姚峰[1](2021)在《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如何评价和考量国际战略的成败是战略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也是研究难点所在。一般来说,判断国际战略的成败有很多标准。本文认为,战略成功与否是以能否实现战略目标为标准。那么,如何评估和考量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情况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过程中众多环节里的重要一环。本文综合国际战略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切入,建立国际战略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围绕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战略管理为核心,把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战略目标、战略资源、战略手段、战略绩效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实用并可操作衡量的战略评估工具,对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成效开展评估。第一章是本文理论部分,明确把国际战略评估作为战略执行层面,提出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方法,并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估模式。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部门整体战略层面的评估,第二层次是围绕国际战略开展所实施的具体项目评估。第二章介绍第一层次国务院整体战略评估,按照“战略——绩效”评估模式,从美国国务院战略规划入手,确定国务院国际战略各层级战略目标,并将战略目标转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估以确定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第三章是介绍第二层次具体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部门整体战略评估的基础和关键,从项目设计和绩效管理两个方面来规划和实施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并对项目评估主要类型和有关做法进行全面分析。在前两章分析国际战略评估具体做法基础上,第四章重点分析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的法律体系、制度保障、机制运行等内容,并充分运用评估产生的结果。第五章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检验“战略——绩效”评估模式实际效用,认为开展战略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具有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基于战略的评估机制、制度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然,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也存在不足和面临挑战,在学习借鉴其评估做法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国际战略评估研究和实践,进而为中国国际战略发展作出贡献。
肖况[2](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赵哲[3](2019)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辽宁高等工程教育资源基础雄厚,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优越,拥有数量众多的省属本科高校和大批工程类专业,培养规模庞大的高等工程人才。本研究立足于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存量与增量并驾齐驱的现实局面和战略情势,围绕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主旨问题,基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把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与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问题”两个原本割裂的学术版块进行充分匹配,将“质量问题”升华为“战略管理问题”,理性建立了一种质量与战略及战略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指向明确、特色鲜明和思路清晰的质量战略及其战略管理的逻辑体系与框架结构,重点提出了战略管理要解决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基本内容。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基本内涵。首先对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概念定义和嫁接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其次对“质量论”进行概念演进解读和拓展应用,其中,“质量论”经历了“客观质量—主观质量—动态质量—全面质量—标准质量”的持续演变,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是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范式的集合定义和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推论,而“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作为质量特性共同组成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随后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进行理性分析,其中,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表现为必然性和紧凑性,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具有结构性、建构性、全面性、差异性和接续性等五类显着特征。最后从战略环境、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及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之间的要素契合关系。分析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环境和战略基础。引入PEST经典模型分析了影响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四类外部环境。通过定量研究全面掌握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基础情况,即对省内18所省属高校的31种工程类专业的26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省内5所省属高校和5家企业的136人运用半结构化方式的深度访谈,最终为战略制定提供定性的问题探查与分析判断。明确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战略愿景在于将工程导向作为始终标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关键支点,将国际化培养作为长效动能;重点路径在于从高校主体维度出发,围绕“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始终质量特性诉求,提出专业、课程、教师、载体和模式等方面的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战略重点选择。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战略实施的高校内部具体发力点在于战略领导、战略执行、战略目标、战略组织和战略资源等“五力”的持续共同作用,即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提高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结构调适力,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战略保障的主要途径是立足政府和社会双重视角的完善政府外部治理体系与建构社会长效驱动系统。
刘聪[4](2017)在《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其实施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其实施策略问题被提出来,并逐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成为企业品牌营销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研究企业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方法以及实施方案的有效策略,本文以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研究为对象,借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以及实施方案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策略的选择,促进了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实施策略有效性提高。为解决RHM公司缺乏自主品牌战略方案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RHM公司现状及SWOT分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选用综合研究方法,利用有差异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了对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的优化设计,并根据有效性原则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提高了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性,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成果,对于促进自主品牌战略理论与方法的完善、规范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设计、促进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实施的有效性以及提高RHM公司品牌营销绩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冯传禄[5](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李志强[6](2016)在《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评估,预测与衡量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保证利益群体的受益和受损程度维持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才能获得良法。而要对法律进行科学的评估,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成为法律影响评估的关键要素。它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容纳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测度指标,测算法律可能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从而使得法律影响评估更具操作性、客观性与精确性。法律影响评估是指对现行法律或拟议中的法律草案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影响进行系统分析、预测与评价,评估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测算相关成本和收益,进而提供立法与不立法、选择一种方案或者放弃另一种方案的科学依据。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法律影响评估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测量工具,它将法律法规共同的影响因素作出一般性的概括和总结,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予以指数化的塑造,以期揭示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整体效用。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包括立法前、立法中与立法后的三个阶段。其中,指标体系在立法前的应用属于一种预评估,其评估效果具有预测性。指标体系在立法中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立法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立法博弈。指标体系在立法后的使用,则是未来修法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法律修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系统优化等构建原则。当前国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为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的成本收益模式。此种模式不再具体细分法律影响的不同领域与内容,直接对相关后果进行成本收益测算和评估。其二是欧盟模式。此种模式先将法律的影响区分为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类型,甚至进一步区分为更为细致的子类型,这些具体类型与子类型就成为不同层级的评估指标;最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具体的成本收益测算与度量,从而形成评估结果。两种模式最终都是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努力通过货币化来进行客观的比较与衡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省略掉区分法律不同面向影响这一环节,当然这一省略仅仅是指标建构和表述层面的。具体评估过程中,肯定要测算相关法律在不同面向上带来的成本收益。如此一来,从技术上看,欧盟的指标方式应该更具明晰性与操作性,有助于人们首先注意法律在多个面向的影响,进而进行全面的成本收益衡量,避免遗漏某些层面。而且也有助于相关指标在不同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排列组合,增强指标的实用性。结合国外的评估经验以及我国相关情况,追求评估指标技术上的模块化,价值目标上服务于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借鉴欧盟模式,将法律影响区分为: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区分为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经济影响评估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三大一级指标。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化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体系,从而构建起科学、系统、模块化、多层级的有效的通用型指标体系。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科学测度法律的社会的影响。法律的社会影响主要包括对人口的影响、文化的影响、政治的影响、道德影响等内容。依据社会影响的基本范围,我们选择社会生活影响、社会就业影响、公共服务影响、社会基本价值影响以及社会保障影响等,作为主要的测度指标。其中,社会生活影响指标测度和评价法律实施对人们生活领域的影响,诸如生育、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效果。社会就业影响指标测度法律出台对就业影响的状况,包括就业质量、就业数量、就业环境等因素。公共服务影响指标衡量和测度法律实施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效果,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基本价值影响指标测评法律实施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效果,如社会道德水平、社会秩序、社会公平正义等的影响。社会保障影响指标主要测度法律实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具体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影响效果。对于社会影响评估指标,我们也要首先追求货币化与定量化分析。但基于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有些指标难以定量测算的情况下,则依靠定性分析进行评估。对经济增长而言,制度是关键的,而现代社会法律又是最主要的制度形式。法律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良法”的供给。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旨在科学有效的测度法律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容,宏观经济影响指标、市场机制影响指标、企业发展影响指标、消费者影响指标。其中,宏观经济影响指标具体衡量和评价法律实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效果,包括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劳动就业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市场机制影响指标主要测度法律规制对市场的影响效果,包括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的变化。企业发展影响指标法律实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设立、决策、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消费者影响指标具体测度法律出台对消费者带来的具体影响,包括收入水平的影响、投资选择的影响、消费水平的影响。当然,这四个指标在具体应用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要素识别对象。按照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因而我们将法律测度环境影响的评估指标具体划分为土壤资源影响指标、大气环境影响指标、水资源影响指标、固体废物影响指标、声环境影响指标、动植物资源影响指标、矿物资源影响指标以及生态保护影响指标,其中大气环境影响指标可再细分为气候影响指标和空气质量影响指标。同时,上述每个评估指标又进一步划分为不同层级的子指标,从而形成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指标体系。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78个三级指标,这些影响指标既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也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但它们都是具体的、典型的而不是抽象的。由于法律影响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法律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千变万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难以穷尽,指标体系难以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影响内容。因此,指标体系具体选择这些最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努力做到指标设计上的模块化与通用性。指标的量化是法律影响评估的有效手段,评估过程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关指标尽量予以量化与货币化分析,并通过成本收益的方法获得最终的数量结果。当然,对于无法量化测度的指标,仍需定性分析。通过评估指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高法律影响评估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客观性,推动法律评估由粗放转向精密、规范与科学,从而为法律制定与修改提供决策依据,改进立法质量,实现善治目标。一部法律通常会有多个面向的影响,相关评估会涉及多个不同指标。科学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就成为评估成败的关键。依据客观、准确、便于操作的原则,我们选择适合的权重设置方法赋予指标权重,应对法律影响评估指标复杂、多样性的要求,减少指标测量的误差,有效保障评估的科学性。评估的有效性还取决于相关数据的客观与准确。指标的信度和效度也要运用统计学的工具与模型进行审查,借助计算机工具运算,从而保证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最后,通过将相关指标应用到对X市《供水规定》的评估中,具体展现该指标体系如何应用操作,其对评估质量的贡献,及其不足与局限。
沈冲[7](2014)在《LCJ公司财务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以企业最集中的职能领域--财务为研究范围,以财务最关心的资金均衡流动为战略研究对象,通过在分析企业财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战略性规划,使企业财务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促进其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能战略。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越来越多优秀企业成功的案例表明,选择优秀的财务战略可以使企业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而不倒。然而,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传统模式,大多数企业对财务战略这一新型概念认识不足,在财务战略制定上还比较薄弱,无法积极地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从而对其生存发展产生一定挑战。LCJ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聚氨酯的化工类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利用、建筑节能和制冷保温领域,并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建筑节能领域,公司因强大的研发、质量和服务能力而占据较强的竞争优势,顺利打破了拜耳和巴斯夫等行业巨头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垄断。所以公司竞争战略是在保持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份额的同时,重点开拓建筑节能和制冷保温市场。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和低碳经济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国家开始大力扶持符合该战略的聚氨酯行业及其下游行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公司实现规模和行业地位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LCJ公司是一个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经营业绩优秀,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并制定其财务战略,无论对LCJ公司,还是其他类似企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财务战略方面的文献、书籍基础上,以LCJ公司的资金均衡流动为研究对象,以财务战略相关理论与学科知识为指导,对财务战略的概念与特点、财务战略理论基础以及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和企业财务战略程序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LCJ公司进行财务战略内外部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等分析后,可知其产品市场不断加大等一系列的机遇、盈利能力和财务能力优秀等优势,还有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等威胁、现金大量剩余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劣势,得出制定适合LCJ公司的财务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遵循LCJ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为其制定了扩张型财务总体战略和现阶段应实施的职能战略,包括扩张型投资战略、债务融资战略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分配战略。同时,为其制定了财务战略实施的财务战略计划,并提出实施财务战略意识建设和财务队伍素质建设等“五种建设”保障战略顺利实施。最后对财务战略控制的程序和内容等进行阐述,并针对未来可能存在的战略性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思路。期望文章可以全面提升LCJ公司财务战略水平,为公司继续保持现阶段快速、健康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希望可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荣金,李彦武,路全忠,田海燕[8](2013)在《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据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内涵,结合我国实践需要,阐明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路线和内容,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指出,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应坚持基于生态环境需求优先的技术路线、提高跟踪评价的战略性和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试点。
王文君[9](2012)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批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安全面临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黄河三角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环境退化引起的资源和污染问题必将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要害,资源环境安全也将成为高效生态建设战略实施的首要制约因素。本文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相关因子,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安全等相关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影响环境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完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评价,并由此得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的保障对策和建议。本文探讨了环境安全和环境安全预警的概念,在采用环境安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环境伦理学理论,综合研究国内外环境安全预警,以及结合对区域能源和碳排放、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工业废气、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自然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此外,本文还基于实际调查资料,对影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剖析,其中包括区域综合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和体系、建成区面积以及文化背景和文化素质等驱动因素。论文基于所建立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采用DPS和内插法,对两市环境安全状况进行了水平年和现状年的安全度评价,并进行了预警分析,得出东营市环境安全指数优于滨州市,但总体而言,两市综合生态环境安全系统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人均水资源量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建设的第一影响因素(安全度≤0.2),是制约黄三角经济发展建设的关键、要害和瓶颈。此外,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影响比较大的指标(安全度≤0.5)还主要包括GDP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率和总能耗年均增长率等因素。针对环境安全预警评价结果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宣传教育、技术支撑、政策管理、法律制度等方面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环境安全保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张键[10](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既有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框架结构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国际战略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层次分析 |
第三节 战略评估方法和模式 |
第二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总体框架 |
第一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概括 |
第二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目标规划 |
第三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绩效评估 |
第三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项目管理与评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项目管理流程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绩效管理 |
第四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制度、机制和结果运用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国际战略评估运行机制和流程 |
第三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结果运用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评估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援助总体情况和评估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规划和评估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评估机制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绩效评估做法 |
第五节 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影响分析 |
结论与启示 |
一、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成效及不足 |
二、对中国国际战略评估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
2.5 系统理论 |
2.6 协同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
3.4.1 产业调控机制 |
3.4.2 规划调控机制 |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
3.4.4 政策调控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6.1.1 评价指标选取 |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
6.1.3 模型构建 |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主要创新 |
3.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
(3)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师: 实用知识的驾驭者与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
1.1.2 工程人力资源: 国家经济赶超与持续竞争力获取的战略要素 |
1.1.3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诉求 |
1.1.4 围绕质量的战略管理: 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总体评述 |
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内涵解析 |
2.1 理论基础: 战略管理的诠释与定义 |
2.1.1 战略—战略规划—战略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样态变迁谈起 |
2.1.2 环境、资源、要素: 战略管理的整合逻辑 |
2.1.3 知识多样性: 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充实和拓展 |
2.1.4 战略管理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质量论”的解读及拓展应用 |
2.2.1 何为质量: 概念演进与认知深化 |
2.2.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 |
2.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性: 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 |
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分析 |
2.3.1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理解 |
2.3.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特征归纳 |
2.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要素契合 |
2.4.1 对质量与战略分析的系统说明 |
2.4.2 对质量与战略选择的机理论述 |
2.4.3 对质量与战略实施及保障的主体认知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分析 |
3.1 战略环境: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PEST分析 |
3.1.1 政治: 质量行动规约的根本保证 |
3.1.2 经济: 质量发生及发展的恒久基础 |
3.1.3 社会: 质量意识唤醒与变化的常态变量 |
3.1.4 技术: 质量加速进化的驱动工具 |
3.2 战略基础: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调查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访谈过程 |
3.2.3 统计分析 |
3.2.4 结果诊断及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 |
4.1 专注质量的战略愿景厘定 |
4.1.1 坚守工程导向: 追求质量卓越的动力引擎 |
4.1.2 升级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达到质量平衡的关键支点 |
4.1.3 增添国际化措施: 促进质量提升的长效动能 |
4.2 高校工程专业任务调整战略 |
4.2.1 回归工程专业的市场导向设置逻辑 |
4.2.2 转变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 |
4.2.3 提升工程专业的国际化实质等效水平 |
4.3 高校工程课程体系优化战略 |
4.3.1 综合设计极具活力的工程专业课程 |
4.3.2 搭配类型丰富的工程创新创业课程单元 |
4.3.3 推动工程课程要素的国际化渐进变革 |
4.4 高校工程教师素质提升战略 |
4.4.1 运用“刚性”制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
4.4.2 应用“柔性”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教师的质量进阶动力 |
4.4.3 通过“内外”发力加快教师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
4.5 高校工程教育载体实效强化战略 |
4.5.1 打造产学相互支撑的实践基地动态发展格局 |
4.5.2 建立实虚并存的创新创业多种服务平台 |
4.5.3 提供多样的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机会 |
4.6 高校工程教育行动模式拓展战略 |
4.6.1 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契合的“大工程”机动培养模式 |
4.6.2 营建文化、改革与管理联合推动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模式 |
4.6.3 建立研究与规划并驾齐驱的国际化提质增效支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 |
5.1 政府外部治理体系的全方位完善 |
5.1.1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落实性 |
5.1.2 突出制度供给体系的选择性和调控性 |
5.1.3 营造生态环境体系的协调性和优质性 |
5.2 高校内部关键要素的活力激发 |
5.2.1 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 |
5.2.2 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 |
5.2.3 凝聚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 |
5.2.4 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有效调适力 |
5.2.5 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 |
5.3 社会长效驱动系统的理性建构 |
5.3.1 建构企业的身份认同及全程化参与机制 |
5.3.2 健全社会组织机构的评估制度和监测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访谈方案 |
附录B: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其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本文研究的实践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品牌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内品牌战略管理的发展状况 |
1.2.3 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基本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自主品牌基础理论 |
2.1.1 品牌的产生及内涵 |
2.1.2 自主品牌的构成 |
2.1.3 自主品牌的功能 |
2.1.4 自主品牌核心价值 |
2.2 自主品牌战略的基础理论 |
2.2.1 自主品牌战略含义及主要类型 |
2.2.2 自主品牌战略的构成 |
2.2.3 常见自主品牌战略模式 |
2.3 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实施 |
2.3.1 自主品牌战略方案 |
2.3.2 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实施程序 |
2.3.3 推行自主品牌战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章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SWOT分析 |
3.1 RHM公司战略环境现状分析 |
3.1.1 RHM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2 RHM公司生产经营现状分析 |
3.1.3 RHM公司品牌战略现状分析 |
3.1.4 RHM 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3.2.1 生产及销售能力分析 |
3.2.2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3.2.3 物流能力分析 |
3.2.4 获利能力分析 |
3.2.5 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3.2.6 价值创造能力分析 |
3.2.7 人员安置能力分析 |
3.2.8 综合实力分析 |
3.3 RHM公司品牌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 |
3.3.1 RHM公司外部的政治环境分析 |
3.3.2 RHM公司的外部经济环境分析 |
3.3.3 RHM公司的外部技术环境分析 |
3.3.4 RHM公司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5 RHM公司的外部自然环境分析 |
3.4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分析的SWOT结果汇总 |
3.4.1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的优势 |
3.4.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的劣势 |
3.4.3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的机遇 |
3.4.4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的威胁 |
3.4.5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环境SWOT结果及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 |
4.1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思路 |
4.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目标的确定 |
4.2.1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目标的界定 |
4.2.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确定 |
4.2.3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第二阶段目标确定 |
4.2.4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第三阶段目标确定 |
4.3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市场定位与路径选择 |
4.3.1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市场分析 |
4.3.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市场定位 |
4.3.3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
4.4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发展重点分析 |
4.4.1 单一自主品牌培育与创立 |
4.4.2 多元自主品牌培育与创立 |
4.4.3 公司整体自主品牌体系培育与创立 |
4.5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发展步骤设计 |
4.5.1 初步发展阶段 |
4.5.2 初见成效发展阶段 |
4.5.3 全面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实施策略及其效果 |
5.1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实施策略 |
5.1.1 加强对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实施的领导 |
5.1.2 加强全员对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实施重要性的认识 |
5.1.3 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方案 |
5.1.4 规范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实施的行为 |
5.1.5 加强自主品牌战略设计及实施的基础工作 |
5.2 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的实施效果 |
5.2.1 RHM自主品牌战略方案实施的品牌效果分析 |
5.2.2 RHM自主品牌战略方案实施的营销效果分析 |
5.2.3 RHM自主品牌战略方案实施的资产增值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
一、“印太”概念勃兴 |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
四、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法律影响评估的由来 |
(二) 法律影响评估的必要性 |
(三) 法律影响评估的可行性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界定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概念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整合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体系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一)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原则 |
(二)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原则 |
(三) 指标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原则 |
(四) 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优化原则 |
四、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时限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地域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法域 |
五、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 |
(一)确保立法的科学性 |
(二) 有助于测度和评估法治水平 |
(三) 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第二章 域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 |
一、美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确立 |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基本内容 |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 |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二、加拿大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建立 |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划分 |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 |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三、欧盟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机制的构建 |
(二) 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基本程序 |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构成及其量化 |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章 我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 |
一、域外经验之于我国的启示 |
(一) 域外经验的比较 |
(二) 欧盟内容和方法的借鉴 |
(三) 立足本土化的设计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
(一)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 |
(二)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 |
(三)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划分的依据 |
(一) 不同模块化的评估组合 |
(二)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四章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的界定 |
(一) 社会影响评价的兴起 |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内涵 |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必要性 |
二、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 |
三、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社会生活影响指标 |
(二) 社会就业影响指标 |
(三) 公共服务影响指标 |
(四) 社会基本价值影响指标 |
(五) 社会保障影响指标 |
四、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 |
第五章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 |
(一) 经济增长之谜 |
(二) 法律是关键的 |
(三) 法律的经济影响及其评估 |
二、部门法的经济影响界分及其评估 |
(一) 宪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二) 实体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三) 诉讼法的经济影响评估 |
三、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三)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位 |
四、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宏观经济影响指标 |
(二) 市场机制影响指标 |
(三) 企业发展影响指标 |
(四) 消费者影响指标 |
第六章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
一、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界定及实践 |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内涵 |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国内外实践 |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经验总结 |
二、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 |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 |
三、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
(一) 土壤资源影响指标 |
(二) 水资源影响指标 |
(三) 气候影响指标 |
(四) 空气质量影响指标 |
(五) 固体废物影响指标 |
(六) 噪声影响指标 |
(七) 动植物资源影响指标 |
(八) 矿物资源影响指标 |
(九) 生态保护影响指标 |
四、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 |
第七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及测量方法 |
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 |
(一) 指标权重设置的原则 |
(二) 指标权重设置的主要方法 |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数据收集 |
(一) 数据收集的主体 |
(二) 数据收集的方式 |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 |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 |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定性分析 |
(三) 法律影响影响评估指标信度与效度审查 |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计算工具 |
第八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的个案研究—以X市《供水管理规定》评估为例 |
一、评估准备 |
(一) 《供水规定》的成本收益数据来源说明 |
(二) 《供水规定》样本采集与问卷设计 |
二、评估过程 |
(一)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成本 |
(二)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收益 |
三、评估的结果 |
(一) 评估的净收益 |
(二) 《供水规定》的问题分析 |
(三) 《供水规定》完善的具体建议 |
四、评估指标应用的分析与总结 |
附录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图表 |
附录二:《供水管理规定》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LCJ公司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企业财务战略理论基础 |
2.1 企业财务战略的界定和分类 |
2.1.1 企业财务战略的概念 |
2.1.2 企业财务战略的特点 |
2.1.3 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
2.1.4 企业财务战略的分类 |
2.2 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 |
2.2.1 企业对所处环境适应的需要 |
2.2.2 贯彻企业总体战略的需要 |
2.2.3 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3 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程序 |
2.3.1 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
2.3.2 企业财务战略目标 |
2.3.3 企业财务战略制定 |
2.3.4 企业财务战略实施 |
2.3.5 企业财务战略控制 |
第三章 LCJ公司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
3.1 LCJ公司概况 |
3.2 LCJ公司财务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经济环境 |
3.2.2 政治法律环境 |
3.2.3 行业环境 |
3.2.4 金融环境 |
3.3 LCJ公司财务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企业财务资源 |
3.3.2 企业财务能力 |
3.3.3 企业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
3.4 LCJ公司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总结 |
3.4.1 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 |
3.4.2 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 |
第四章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 |
4.1 LCJ公司总体战略对财务战略的需求 |
4.1.1 LCJ公司总体战略 |
4.1.2 总体战略对财务战略需求 |
4.2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目标 |
4.2.1 财务战略总目标 |
4.2.2 财务战略具体目标 |
4.3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选择 |
4.3.1 LCJ公司财务战略SWOT分析矩阵 |
4.3.2 综合财务战略 |
4.3.3 职能财务战略 |
第五章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5.1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实施 |
5.1.1 LCJ公司财务战略计划 |
5.1.2 财务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 LCJ公司财务战略的控制 |
5.2.1 明确财务战略控制的内容 |
5.2.2 对财务战略进行评价 |
5.2.3 财务战略的优化调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发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基本概念 |
1.1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定义 |
1.2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和回顾性评价、后评价的关系 |
2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2.1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法律地位 |
2.2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开展的必要性 |
2.3 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开展的紧迫性 |
3 区域发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技术路线 |
4 区域发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 |
4.1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环保战略的关联分析 |
4.1.1 区域发展战略和目标分析 |
4.1.2 区域环保战略和目标分析 |
4.1.3 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环保战略的关联分析 |
4.2 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
4.3 环保对策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
4.4 区域未来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
4.4.1 区域未来战略及目标和指标分析 |
4.4.2 区域未来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
4.5 区域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优化调整 |
5 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建议 |
5.1 坚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技术路线 |
5.2 提高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战略性 |
5.3 进一步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试点 |
(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环境安全的内涵 |
1.2 环境安全预警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应用价值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安全预警基础理论 |
2.1 环境安全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战略环境评价理论 |
2.4 生态学理论 |
2.5 环境伦理学理论 |
第三章 区域概况与环境问题 |
3.1 概况 |
3.2 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能源和碳排放 |
3.2.2 水资源 |
3.2.3 水环境 |
3.2.4 土地利用 |
3.2.5 湿地生态系统 |
3.2.6 工业废气 |
3.2.7 动植物种类及数量 |
3.2.8 自然灾害 |
3.2.9 生物入侵 |
第四章 影响黄三角区域环境安全的主要驱动因素剖析 |
4.1 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
4.1.1 区域整体综合发展水平 |
4.1.2 区域内部综合发展水平 |
4.2 产业结构演变 |
4.2.1 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演变 |
4.2.2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差异 |
4.3 工业内部结构 |
4.3.1 主导产业 |
4.3.2 高新技术产业 |
4.4 城市发展水平 |
4.4.1 城市化发展回顾 |
4.4.2 城市人口规模及密度 |
4.4.3 城市体系结构 |
4.4.4 城市建成区面积 |
4.5 文化背景及文化素质 |
第五章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评价模型的确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预警模型 |
5.2 构建原则 |
5.3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预警评价模型的确立 |
5.4.1 确定预警指标权重 |
5.4.2 计算预警指数 |
5.4.3 确定安全度 |
5.5 预警区间和预警标准的设计 |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实例研究—以东营和滨州为例 |
6.1 环境预警的评价方法 |
6.1.1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
6.1.2 确定预警指标权重 |
6.1.3 选取收集相关资料 |
6.1.4 确定预警标准 |
6.1.5 预警结果 |
6.2 预警结果分析评价 |
6.2.1 预警结果分析 |
6.2.2 环境预警结论 |
第七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7.2 优化土地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
7.3 加强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
7.4 构建核心城市带 |
7.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7.6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
7.7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
四 地区战略判断 |
五 地区战略决策 |
六 地区战略评估 |
七 地区战略实施 |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
一 地区权力结构 |
二 地区国际机制 |
三 国家利益 |
四 地缘因素 |
五 意识形态 |
六 历史记忆 |
七 战略文化传统 |
八 国内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
一 地缘政治因素 |
二 地缘经济因素 |
三 地缘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二 开放地区主义 |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
二 领土争端 |
三 美国因素 |
四 中国国家实力 |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一 战略优势 |
二 战略劣势 |
三 战略机遇 |
四 战略威胁 |
五 SWOT 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D]. 姚峰. 外交学院, 2021(11)
-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3]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赵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RHM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方案设计及其实施策略研究[D]. 刘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5]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 [6]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李志强. 山东大学, 2016(09)
- [7]LCJ公司财务战略研究[D]. 沈冲.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5)
- [8]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步研究[J]. 杨荣金,李彦武,路全忠,田海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6)
- [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安全预警研究[D]. 王文君. 山东大学, 2012(02)
- [10]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