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2004年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成因及预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佳意[1](2021)在《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文中提出为了探究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了解在不同的大环流背景下金华地区冬季的降水特征,揭示金华地区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规律以及对全球气候的响应。本文利用1971~2018年实测降水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量、降水天数的变化特征;基于HYSPLIT模型对金华地区近50年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模拟计算了金华地区1971~1977、1978~1999和2000~2018年金华地区三个时间段不同高度层的水汽来源、路径和水汽贡献率;结合三个时间段不同高度层的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来分析不同时期的水汽输送差异,探讨金华地区冬季降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各时间段内一次典型的异常降水情况,详细分析其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1971~2018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天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强度增大,极端降水事件在2000年以后呈现增加趋势,出现极端降水的频率上升;冬季12月、1月和2月的降水量、降水天数和降水强度变化差异较大。研究区冬季降水量存在4 a、12 a和28 a左右的周期震荡,能量最大,变化最明显;冬季降水天数的周期震荡总体来说并不明显,但单个月份的周期震荡较强烈。(2)金华地区近50年不同时期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通道主要有3条:欧亚非大陆的陆上通道和北大西洋地中海附近的远距离通道、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通道和局地水汽通道。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阿拉伯海、西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等海域。局地水汽是低层对流和蒸发的结果,低纬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对研究区降水量的多少起主要影响;高空主要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对研究区降水的贡献较小。1971~1977年,1978~1999年和2000~2018年三个时间段各水汽输送通道的贡献率和水汽输送特征均存在差异:1971~1977年和2000~2018年局地通道和孟加拉湾-南海通道为主要水汽通道,南支槽西南气流和南海转向气流水汽输送偏强,形成较强的辐合区,其中2000~2018年低纬暖湿气流输送更强。1978~1999年局地通道和欧亚大陆通道是主水汽通道,孟湾和南海的水汽显着减少,研究区水汽以欧亚大陆干冷空气为主。东亚冬季风、ENSO事件、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OD)和局地蒸发是本文分析的金华地区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降水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3)通过分析冬季典型异常降水年份1972、1998和2018年的水汽输送和大环流特征可以发现,异常降水偏多年份主要水汽通道包括欧亚非大陆的陆上通道和北大西洋地中海附近的远距离通道、印度洋孟湾-南海通道、西太平洋通道和局地水汽通道。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和青藏高原等低纬地区和海域,水汽含量充足,低纬水汽输送增强控制研究区。另外,大环流背景如El Ni(?)o、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OD)正位相以及东亚冬季风偏弱是容易出现异常降水偏多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反则容易出现降水异常减少现象:异常降水偏少年份主要水汽通道包括欧亚非大陆的陆上通道和北大西洋地中海附近的远距离通道和印度洋孟湾-南海通道,水汽主要的贡献来源于西北内陆、西亚和孟加拉湾-南海等地区,水汽含量较少,研究区主要受偏北冷空气的控制,孟湾-南海水汽输送偏弱。
姬莹雪[2](2021)在《云南省曲靖市与楚雄州旱涝急转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旱涝灾害是最为频繁又严重的气象灾害,在云南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现象时有发生,并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这些灾害对云南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近年来旱涝急转现象发生频次增多,影响范围扩大,且地区间分布极不均匀。为更深入了解低纬高原城市旱涝急转的规律和地区间的差异,本文基于夏季旱涝急转指数、降水Z指数,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曲靖市和楚雄州两地夏季旱涝急转的时空分布特征,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初步分析两地夏季旱涝急转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以及其它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近59a以来曲靖市和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都呈显着减小的趋势,表明未来两地雨涝转干旱事件增多,干旱转雨涝事件减少。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要高于楚雄州,其中干旱转雨涝事件曲靖市发生14次,楚雄州发生10次;雨涝转干旱事件曲靖市发生14次,楚雄州发生7次。两地LDFAI最大和最小值的年份也不相同,曲靖市干旱转雨涝年最严重的是1999年,楚雄是1986年;曲靖市雨涝转干旱最严重的是1972年楚雄州是2003年。曲靖市LDFAI未发生突变,楚雄州LDFAI的突变点则有两个分别是1996年和1974年。曲靖市LDFAI强度的突变点是1981年,楚雄州则未发生突变;两地LDFAI震荡的周期也不相同,曲靖市为9a,楚雄州为20a,曲靖市的震荡周期更加频繁,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更加频繁。曲靖市和楚雄州LDFAI分布和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曲靖市干旱转雨涝年呈现东部向四周减小的趋势,而楚雄州呈西部向四周减小的趋势;曲靖市雨涝转干旱年呈东北部向西南部增大的趋势,楚雄州雨涝转干旱年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而在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上也有所不同,曲靖市干旱转雨涝事件发生的频次呈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楚雄州呈中部向四周递减的趋势;曲靖市雨涝转干旱事件发生的频次呈中部高、南部和北部低的趋势;楚雄州呈东部和南部高,中西部低的趋势。(2)近59a曲靖市与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的变化趋势也存在异同,曲靖市5-6月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SDFAI)呈显着上升趋势,表明5-6月干旱转雨涝事件呈增多趋势;而楚雄州5-6月SDFAI呈显着下降趋势,表明未来雨涝转干旱事件增多。而6-7月和7-8月的SDFAI两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曲靖市和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的分布和趋势分析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曲靖市和楚雄州SDFAI的空间分布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而在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对比上,曲靖市7-8月的沾益和马龙通过了90%的显着性检验,富源通过了95%的显着性检验,这三个地区干旱转雨涝事件显着增加的趋势明显,其他时段和地区的变化趋势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而楚雄州5-6月元谋和大姚通过了90%的显着性检验,SDFAI呈显着减小趋势;6-7月禄丰通过了95%的显着性检验,SDFAI也呈显着减小趋势;7-8月永仁通过了95%的显着性检验SDFAI呈显着减小趋势;这些地区都呈现雨涝转干旱显着增多的变化趋势。除上述时间和地区外其它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3)通过对大气环流特征的研究表明,从高度场来看曲靖市干旱转雨涝年的旱期(5-6月)中高纬度冷空气难以到达曲靖市且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在涝期(7-8月)中高纬度高压增强,副高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减小,冷空气南下,与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的水汽交汇,形成降水;雨涝转干旱的涝期副高位置偏南、偏弱,暖湿气流输送到低纬高原地区,中南半岛盛行东南风,也为曲靖市带来水汽,在旱期(7-8月)中高纬度冷空气势力减弱,副高影响范围扩大向西延伸,孟加拉湾地区盛行西风,不利于曲靖降水;楚雄州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从距平风场来看,曲靖市干旱转雨涝的旱期(5-6月)出现气旋式环流不利于降水,涝期(7-8月)出现反气旋式环流,楚雄州在同期旱期也出现气旋式环流,涝期出现反气旋式环流;曲靖市在雨涝转干旱的涝期(5-6月)出现反气旋式环流,旱期出现气旋式环流,楚雄州在同期的涝期也出现反气旋式环流,旱期出现气旋式环流,但曲靖市处于更大距平值的区域,再加上曲靖市夏季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也会受太平洋和南海偏东风的影响,造成了曲靖市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高于楚雄州,且旱涝急转强度不同步。从垂直风场距平场看曲靖市干旱转雨涝的旱期(5-6月)出现下沉式气流,位于正距平区,涝期(7-8月)出现上升气流位于负距平区,楚雄州在同期的旱期位于负距平区出现上升气流,涝期位于正距平区出现下沉气流;曲靖市在雨涝转干旱的涝期(5-6月)盛行上升气流,位于负距平区,旱期(7-8月)盛行下沉气流,位于正距平区;楚雄州同期的涝期盛行下沉气流,位于正距平区,旱期盛行上升气流,位于负距平区。可以明显的看出0Pa/s等值线经常位于101°E附近,正好将曲靖市和楚雄州分开,两地处于相反的距平区,盛行不同的气流,因此造成两地旱涝急转强度不同步。此外除了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高大地形、地质差异以及城市规模、人口等因素也可能造成曲靖市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高于楚雄州,如乌蒙山的走向加剧了冷空气对曲靖市的影响,曲靖市的岩溶地貌也加大了旱涝急转的影响。
孙思远[3](2021)在《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文中提出本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级地面高密度站点的降水资料、CPC全球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和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等逐日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和区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其与欧亚大陆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Rossby波活动的关系在多年平均和特殊年份中有所不同。在多年逐日气候场中,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经向风扰动和低频经向风的典型波数为4–6波,而高频经向风为7–9波,且在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中仍可侦测到的移动性波列和Rossby波包。此时,高频波动有明显的下游频散,但南支波包与北支波包相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高频降水的影响更为显着,而气候态与低频波动则呈现准定常性,说明低频的甚至准定常的强迫在逐日气候场中起到重要作用。当以2020年梅汛期为例时,中纬度对流层上层300h Pa上高频(2–14天)经向风的波数范围为5–7波,高频波动源自贝加尔湖附近,并沿高空西风急流带自西北向东南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下游地区带来异常强降水所需的扰动能量。(2)中国东部区域性(以江淮和黄淮地区为例)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波包活动关系密切。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对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进行筛选并加以分析,发现在江淮或黄淮地区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时,对流层上层300h Pa的波动大多起源于里海或黑海附近,传至下游地区需要大约4天的时间。江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扰动涡度拟能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时间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平流输送项和扰动气流中的水平散度项是引起江淮地区上空扰动涡度拟能变化的贡献大项。黄淮地区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其上空的涡动动能同样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前一日至当日在对流层上层迅速减弱的同时在低层增强,引起涡动动能变化的主要是动能制造项、平流输送项和正压转换项。因此,与波包活动相关的扰动涡度拟能和涡动动能在区域上空的增强和维持对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以2016年7月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为例,可以发现本次降水事件发生期间,波扰动能量在对流层低层主要呈经向传播而在对流层上层呈纬向传播,对流层低层的波扰动能量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比上层更为明显。涡动动能在华北地区的增强和维持主要是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散度项、涡动有效位能和涡动动能的斜压转换项以及余差项的共同作用,此外,涡动热量通量变化支持了正压和斜压转换,涡动动量通量的变化有利于涡动动能的增强,且涡动动能和涡动通量的变化均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一致性。以上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成因的认识,并为极端降水的预报预测提供了线索。
高筱懿[4](20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成因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OITREE)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374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6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暴雨过程进行了客观识别。利用OITREE方法一共识别挑选出257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梅雨期的暴雨过程能较好的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夏季,尤其是6到7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雨过程的频发期。梅雨期暴雨降水量约占梅雨期总降水量的45%,梅雨期暴雨过程累积降水量约占梅雨期暴雨降水量的56%,这三者的年际变化均有着显着的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持续时间以2~3 d为主,最长为9 d,累积强度主要集中于2000~4000 mm之间,累积面积主要集中于(20~50)×104 km2之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湖北的东部、安徽的南部和江西的东北部。近年来暴雨过程频次,累积强度显着增加(P<0.05),极端强度,累积面积,最大面积,持续时间四项指标,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P<0.1)。暴雨过程频次及5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80年代末期为暴雨过程偏少阶段,90年代呈增加趋势并在90年代末期达到峰值,在21世纪初急速下降后又有缓慢增加趋势。梅雨异常偏多年的对流层不同层次的大尺度环流型和梅雨偏少年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有明显的差别。梅雨异常偏多年,对流层低层东亚夏季风盛行,中层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高层南亚高压偏强、偏东,西风急流偏强,这样的环流型特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有利于冷、暖空气汇合和梅雨的发生和维持。梅雨偏少年则基本相反。196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累积强度前三的梅雨期区域性暴雨过程分别发生在2016年,2020年,1999年。2016年,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加强北跳,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超强,对流层低层东亚夏季风加强北进,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充沛的水汽。202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东亚西风急流也偏强,双阻塞高压活跃,低层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了丰富的水汽。1999年,对流层低层有强烈的西风气流,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高层南亚高压强盛。
王秀萍,李红斌,张靖萱[5](2021)在《2018年7月大连地区异常少雨天气大气环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71—2019年大连地区6个气象台站的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髙度场、风场、气压场和水汽场等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资料,采用合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对比分析了大连地区7月降水偏多和偏少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诊断分析2018年7月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的事实和成因。结果表明:2018年7月大连地区处于降水偏少的气候背景,是1971年以来降水最少的时期。500 h Pa位势高度场上30°—50°N的东亚大陆位势高度偏高,东亚沿岸由南至北为"负—正—负"的高度距平分布,中国华北—中国东北—日本海为位势高度正距平,东亚大槽偏东和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和北界位置异常偏北,是历史同期最偏北的年份,深厚暖性高压影响大连地区,且稳定维持,从而引起该地区持续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同时850 h Pa菲律宾附近至日本以南地区维持异常的气旋式环流,并且整层处于水汽通量异常辐散区域,不利于水汽汇合形成降水。以上是造成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脊线和北界位置异常偏北对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起了关键作用。
刘炜,赵艳丽[6](2020)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夏季异常多雨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内蒙古107站逐日降水量、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夏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异常多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内蒙古地区降水显着偏多,降水偏多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西部大部地区偏多5成至4倍。高低空环流的异常配置导致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夏季降水异常偏多,即500 hPa高度场上贝加尔湖附近为低槽,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附近阻塞高压活跃,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东亚夏季风显着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较常年异常偏北,水汽供应充足;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高空西风急流轴偏北使得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高层辐散增强,配合中低层辐合运动,对流层整层均为上升运动;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及其南北向扰动偏弱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强盛均有利于激发EAP波列,使得副高异常偏北稳定维持在中纬度地区。
张雯,马阳,李欣,郑广芬,王素艳,黄莹[7](2020)在《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宁夏7月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基于1981—2018年宁夏7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ERSSTv5海温资料,分析宁夏7月降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探讨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7月降水以年际变化为主,2000年之后降水的极端性和异常性增强。(2)7月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呈"西低东高"分布型,其中,巴尔喀什湖为负高度距平,中国华北、东北至日本海为正高度距平。低纬孟加拉湾—南海附近低值系统活跃,同时配合700 hPa来自西北太平洋异常偏南风的水汽输送,造成宁夏7月降水异常偏多。(3)21世纪以来赤道太平洋海温对宁夏7月降水的指示意义增强,特别是在ENSO衰减位相的冬末春初,当前期赤道太平洋呈"西暖中冷"("西冷中暖")的偶极型分布时,7月副热带西太平洋异常气旋(反气旋)对水汽的输送起到重要作用,配合500 hPa "西低东高"("西高东低")的异常形势,使得宁夏7月降水更容易表现出异常偏多(偏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部型ENSO事件对宁夏降水的影响。
侯冰飞[8](2020)在《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源区径流补给是黄河流域生态和农业用水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黄河的径流补给,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定论。本论文在收集和整理黄河源区1958-2017年期间的气候、径流和植被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黄河源区近半个多世纪的气候、植被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联,以期了解:(1)黄河源区的气候与径流补给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特征?(2)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径流补给与气候的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3)如果不同步,导致径流补给与气候变化规律分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发现,黄河源区1958-2017年年径流量急剧下降,年代际倾向率为-4.77亿m3/10年。存在1989年左右的突变点,其前后的年径流量表现出显着性差异。1958-1988年年径流量存在8年和4年左右的周期;1989-2017年为6年周期和约3年周期。年均降水量表现出与径流量相似的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多年线性趋势微弱下降,变化倾向率-0.1mm/10年。降水量没有突变。年代际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黄河源区降水量已完全恢复并超过多年平均水平,但径流量的回复明显滞后,较降水量晚了1个年代际。突变后期黄河源区降水与径流出现了不匹配现象。年平均温度持续上升,多年气候倾向率为0.38℃/10年。在2000年后的十几年气温升高尤为显着,比90年代增加了0.97℃。与温度的持续上升不同,流域年蒸散发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自1958-1989年,蒸散发呈波动下降趋势,多年气候倾向率为-18.37 mm/10a。而自1990年中期始,黄河源区的年蒸散发转变为持续增长的趋势,自90年代至2017年,黄河源区的平均年蒸散发增加了约77mm。年均温和年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均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左右出现了突变现象,晚于径流量的突变点1988年。在径流量突变的前后不同阶段,蒸散发的周期性特征从突变前期的8年周期转变为突变后的6年周期,且8年周期和6年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径流量和降水量的波峰和波谷刚好相反,这会放大降水量变化的水文效应。年代际尺度上,2000年后降水和径流呈现出的不匹配现象可以被温度和蒸散发的增加解释,温度和蒸散发展示出替代降水成为黄河源区产流过程主要影响因子的趋势。12个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在1989年附近检测到了突变现象。突变前后不同等级的干旱事件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持续时间,突变前均小于突变后;洪涝事件则正好相反。1958-1988年偏旱(SPI12<0)和偏涝(SPI12>0)的时间近乎均等,而1989-2017年60%的时间黄河源区处于偏旱状态。在分析SPI12的周期性后,发现1958-1988年可以检测到48个月和96个月的周期;而1989-2017年序列中可以检测到72个月和2个24个月的周期。以上特征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一致。年际尺度上,温度与径流变化未表现出联系,而SPI12所代表的降水因子在产流过程中呈现出与径流量高度一致的变化特征。径流突变前后的蒸散发同样表现出了周期性变化,黄河源区的径流量周期变化表现出强烈的气候驱动特征。突变后期1989-2017年,黄河源区植被持续改善,源头-达日段和达日-玛曲段的NDVI上升趋势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径流补给产生了影响。黄河源区各子流域中,源头-达日段降水量、温度和蒸散发均呈上升趋势,径流量整体上保持不变。达日-玛曲段降水量显着下降、温度和蒸散发显着上升,导致径流量发生最为显着的下降,且降水和径流至2017年也没有恢复。玛曲-唐乃亥段降水量增加、温度显着上升、蒸散发没有显着变化,径流量显着减少,2010年后缓慢回升。各子流域的SPI12指数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均与对应区域的径流量特征高度相似,无论是突变前还是突变后期,各子流域的周期性特征与黄河源区高度一致。以上结论表明,黄河源区径流补给的机制正在发生转变,降水因子影响力的持续下降可能是径流发生突变的原因,最终发展为突变后期降水和径流变化的不匹配;而温度和蒸散发的作用正明显提升。同时,黄河源区植被的持续改善会对产流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玛曲以上流域。气候变化正对黄河源区的产流和生态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径流补给正由降水主导向温度-蒸散主导转变,这不仅会改变黄河源区的产流模式,也会改变植被群落特征,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整体演替。如果气候变化继续加剧,将会造成流域中的永久和季节性冻土退化、不透水层改变、地下水位下降、地上-地下水系统失去联系以及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的退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给黄河源区未来径流补给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届时仅凭借气候变化来预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将变得更加困难,导致黄河源区甚至整个流域的生态风险加剧。
雷冠军[9](2020)在《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川径流在水循环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极端径流会形成巨灾,径流预报对于防汛抗旱、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河川径流影响因子众多、变化特性复杂,基于成因分析法挖掘因子影响径流形成的规律是径流预报的关键。中长期径流预报预见期长、预报精度低,径流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单一尺度因子的分析、单一统计预报方法的改进已不能进一步提高径流预报的精度,而且水文工作者不敢于报极值,中长期径流预报结果只能作为实际工作的参考。开展中长期径流预报理论和技术研究,融合多尺度因子和多方法的预报结果,进一步提高预报的精度和水平,能够为水库调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本文以丰满水库流域的年径流为研究对象,选用天文、全球、流域尺度因子,分析挖掘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相似性、遥相关性、可公度性、结构特性等规律,研究和改进智能学习法、模糊推理法、天文因子对比法、点聚图法、可公度法和可公度网络结构法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包含因子融合、结果融合、结构融合的多尺度因子信息融合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丰满水库流域径流和极端径流预报的精度,为丰满水库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统计分析法,挖掘三大尺度因子与流域来水丰枯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丰满水库流域来水的丰枯状态与ENSO事件的冷暖特性、ENSO事件的发生时间距离汛期的远近、基于农谚所选择的气象因子等具有较好的统计规律,且均能通过假设检验。基于线性相关系数法、互信息理论法、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天文因子、气象因子、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最强,海洋大气因子的相关性最弱,月球赤纬角与流域来水的关联度最大。(2)基于相关性分析所得的因子组合方案,运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智能学习方法,融合因子预报径流。结果表明,水量回归预报较差,3级分类预报较优;预报方法不同,方法所对应的最优因子及其组合不同,训练和预报性能均较优且稳健性强的方法为ELM、RBF神经网络。对多方法的最优分类预报结果进行融合,使得定性预报正确率达到89.5%。(3)运用相位对比法融合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及其组合预报径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量预报正确率为63.16%,24节气阴历日期+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定性预报最优,正确率为63.16%。相位对比法对于极端来水年的丰枯属性识别能力较强,却难以有效预报出平水年,运用定量预报结果反推来水级别的正确率较低。相位对比法存在无法判别的年份,运用模糊推理法基于相关性分析所得的因子组合进一步分析计算因子的相似性,融合因子预报径流。引入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相似衍生法相似度、“因子进出法”等,对模糊推理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相似衍生法模糊推理法的稳健性优于Turksen模糊推理法,二者对径流的定量预报较差、定性预报较优,对其各自最优的定性预报结果进行融合,正确率达到73.68%。(4)采用“主次因子对比法”对单一天文因子对比法、分布式融合结构天文因子对比法进行改进,融合结果预报径流。研究得到能够提高预报精度的混合式融合结构天文因子对比法,定性预报正确率为63.16%。基于分析所得的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流域来水的遥相关规律修正预报结果,进一步改进天文因子对比法,使得预报正确率提高到 73.68%。(5)绘制三大尺度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点聚图,融合结果预报径流。结果表明,24节气阴历日期和月球赤纬角点聚图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太阳黑子相对数离散性较强难以准确划分其聚类区间,三大尺度因子点聚图的定性预报正确率分别为63.16%、57.89%、21.05%。将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来水丰枯的遥相关规律作为该类因子的点聚图进而得到径流预报结果,并与天文因子点聚图的预报结果进行融合,使得预报正确率提高到 73.68%。(6)将径流分为一般、极端、极值点结构,融合结构预报极端径流。结果表明,以因子融合、结果融合的预报结果作为一般来水结构能够融合多因子、多方法的信息,预报正确率为84.21%;点面结合法的改进与上下包线结构、智能学习分类以及传统点面结合法相比对于极端来水结构的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0%;通过细致划分丰枯水链、引入月球赤纬角对可公度网络结构法进行改进,能够增强方法的可操作性,降低基于极值点结构预报极端来水年高发期的不确定性;综合径流三大结构的预报结果,结合连续极端来水年的判定,预报极端来水的高发年,其中特丰水年、特枯水年的预报正确率分别为66.7%、80%。
王笑歌[10](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广西2004年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成因及预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2004年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成因及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季降水研究进展 |
1.2.2 水汽输送研究进展 |
1.2.3 HYSPLIT模型在水汽输送的应用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降水距平百分率 |
2.3.2 小波分析 |
2.3.3 HYSPLIT模型 |
2.3.4 Meteo Info软件和聚类分析 |
2.3.5 水汽贡献率 |
2.3.6 水汽通量 |
第三章 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特征 |
3.1 金华地区冬季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3.1.1 冬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 |
3.1.2 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
3.2 冬季降水天数变化特征 |
3.3 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
3.4 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周期变化 |
3.4.1 冬季降水量的周期变化 |
3.4.2 降水天数的周期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华地区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 |
4.1 轨迹模拟方案 |
4.2 金华地区1971~2018 年冬季降水水汽来源和路径 |
4.2.1 1971~1977 年冬季降水水汽来源和路径 |
4.2.2 1971~1977 年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 |
4.3 金华地区1978~1999 年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 |
4.3.1 1978~1999 年冬季降水水汽来源和路径 |
4.3.2 1978~1999 年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 |
4.4 金华地区2000~2018 年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 |
4.4.1 2000~2018 年冬季降水水汽来源和路径 |
4.4.2 2000~2018 年冬季降水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4.5 金华地区冬季降水不同时间段水汽输送特征对比分析 |
4.6 成因分析 |
4.6.1 东亚冬季风 |
4.6.2 ENSO |
4.6.3 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OD) |
4.6.4 局地蒸发 |
4.7 小结 |
第五章 金华地区冬季典型异常降水事件成因分析 |
5.1 降水过程分析 |
5.2 轨迹模拟方案 |
5.3 1972 年冬季降水偏多事件成因分析 |
5.3.1 水汽通道分析 |
5.3.2 水汽通量分析 |
5.3.3 其他成因分析 |
5.4 1998 年降水偏少事件成因分析 |
5.4.1 水汽通道分析 |
5.4.2 水汽通量分析 |
5.4.3 其他成因分析 |
5.5 2018 年降水偏多事件成因分析 |
5.5.1 水汽通道分析 |
5.5.2 水汽通量分析 |
5.5.3 其他成因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云南省曲靖市与楚雄州旱涝急转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旱涝急转指数 |
2.2.2 降水Z指数 |
2.2.3 Mann-Kendall 突变检验 |
2.2.4 小波分析 |
2.2.5 反距离插值 |
2.2.6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
2.3 研究内容 |
2.4 资料来源与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周期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对比 |
3.1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时间变化特征 |
3.1.1 曲靖市典型年份旱涝急转 |
3.1.2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变化趋势 |
3.1.3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突变检验 |
3.1.4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周期分析 |
3.2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时间变化特征 |
3.2.1 楚雄州典型年份旱涝急转 |
3.2.2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变化趋势 |
3.2.3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突变检验 |
3.2.4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周期分析 |
3.3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空间分布 |
3.3.1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典型年份空间分布 |
3.3.2 曲靖市长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 |
3.4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空间分布 |
3.4.1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典型年份空间分布 |
3.4.2 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 |
3.5 曲靖市与楚雄州长周期旱涝急转时空分布特征对比 |
第4章 短周期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 |
4.1 曲靖市短周期旱涝急转时间变化特征 |
4.2 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时间变化特征 |
4.3 曲靖市短周期旱涝急转空间分布特征 |
4.3.1 曲靖市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 |
4.3.2 曲靖市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空间变化趋势分布 |
4.4 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空间分布特征 |
4.4.1 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频次分布 |
4.4.2 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空间变化趋势分布 |
4.5 曲靖市与楚雄州短周期旱涝急转时空分布特征对比 |
第5章 影响曲靖市与楚雄州旱涝急转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
5.1 大气环流与旱涝急转的关系 |
5.1.1 500h Pa高度场特征 |
5.1.2 700h Pa风场特征 |
5.1.3 700h Pa垂直风场特征 |
5.2 其他因素与旱涝急转的关系 |
5.2.1 城市化对旱涝急转的影响 |
5.2.2 地形地质对旱涝急转的影响 |
5.3 低纬高原地区旱涝急转事件的应对策略 |
5.3.1 加强监测,完善应急预案 |
5.3.2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
5.3.3 保护生态环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 |
2.2 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因子 |
3 问题的提出和拟解决问题 |
4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2 方法 |
2.1 一点超前滞后相关/回归 |
2.2 Hilbert变换 |
2.3 波作用通量 |
2.4 Lanczos滤波器和有效自由度 |
2.5 功率谱分析 |
2.6 Morlet小波分析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梅汛期逐日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变化及对流层上层波包活动特征 |
3.1 降水和环流异常场的气候特征 |
3.2 斜压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4 梅汛期逐日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高频波包活动特征 |
4.1 高频降水和高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4.2 高频波包活动的气候特征 |
5 梅汛期逐日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变化及低频波包活动特征 |
5.1 低频降水和低频环流场的气候特征 |
5.2 低频波动传播的气候特征 |
6 2020年梅汛期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的关系 |
6.1 2020年梅汛期降水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特征 |
6.2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相关的Rossby波活动特征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3.1 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定义和降水分布 |
3.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环流异常 |
3.3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扰动涡度拟能变化 |
4 与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特征 |
4 与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相关的波包活动特征 |
5 黄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与能量变化 |
5.1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动能变化 |
5.2 极端日降水事件与涡动通量 |
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事件之环流及扰动能量变化特征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华北地区“16.7”极端强降水与环流特征 |
4 华北极端强降水事件期间的能量变化 |
4.1 涡动动能变化 |
4.2 涡动通量变化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论文章节安排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 |
2.2.1 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流程 |
2.2.2 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的指标体系 |
2.2.3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的极端性判别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变化特征 |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和梅雨降水特征 |
3.2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年际变化特征 |
3.3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频率分布特征 |
3.5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典型个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 |
4.1 分类梅雨偏多年和梅雨偏少年 |
4.2 梅雨偏多年和梅雨偏少年的梅雨期环流特征 |
4.2.1 梅雨偏多年和梅雨偏少年的梅雨期低层环流特征 |
4.2.2 梅雨偏多年和梅雨偏少年的梅雨期中层环流特征 |
4.2.3 梅雨偏多年和梅雨偏少年的梅雨期高层环流特征 |
4.3 典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变化特征 |
5.2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与感悟 |
(5)2018年7月大连地区异常少雨天气大气环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2018年7月大连地区降水概况 |
2.2 大连地区7月降水偏少(多)期主要环流特征 |
2.2.1 7月降水多寡时期500 h Pa高度场 |
2.2.2 7月降水多寡时期850 h Pa风场 |
2.3 大连地区2018年7月降水偏少期主要环流特征 |
2.3.1 500 h Pa高度场 |
2.3.2 850 h Pa环流 |
2.3.3 垂直运动 |
2.3.4 水汽输送 |
3 结论与讨论 |
(6)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夏季异常多雨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 料 |
2 内蒙古2018年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特征 |
3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7月降水异常偏多成因 |
3.1 500 hPa高度场 |
3.2 水汽输送 |
3.3 东亚夏季风 |
3.4 不稳定条件 |
3.5 东亚西风急流 |
3.6 热带对流活动 |
4 结 论 |
(7)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宁夏7月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宁夏7月降水年际变化 |
3 降水异常成因 |
3.1 大气环流背景 |
3.1.1 500 hPa位势高度场 |
3.1.2 700 hPa风场 |
3.2 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影响 |
3.2.1 宁夏7月降水与前期海温的关系 |
3.2.2 太平洋海温影响7月降水的可能途径 |
4 结 论 |
(8)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候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
1.2.2 降水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
1.3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研究进展 |
1.3.1 温度变化 |
1.3.2 降水变化 |
1.3.3 冻土、积雪和冰川 |
1.3.4 径流变化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 |
1.4.2 论文的章节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的界定 |
2.2 黄河源区环境特殊性 |
2.2.1 气候特征 |
2.2.2 水文地貌特征 |
2.2.3 植被特征 |
2.2.4 土壤特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 |
2.3.2 研究方法 |
3 黄河源区径流演变特征 |
3.1 引言 |
3.2 年径流量多年演变趋势 |
3.3 年径流量突变检验 |
3.4 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周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河源区气候和植被因子演变特征 |
4.1 引言 |
4.2 黄河源区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
4.2.1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多年变化 |
4.2.2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突变检验 |
4.2.3 黄河源区月均温度周期性分析 |
4.2.4 黄河源区年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
4.3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4.3.1 黄河源区多年降水量变化 |
4.3.2 年降水量突变检验 |
4.3.3 黄河源区月降水量周期性分析 |
4.4 黄河源区水文极端事件分析 |
4.4.1 黄河源区多年SPI12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
4.4.2 黄河源区SPI12周期性分析 |
4.4.3 黄河源区SPI12与径流量差异分析 |
4.5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
4.5.1 黄河源区突变后期植被变化 |
4.5.2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周期性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黄河源区径流分区演变特征 |
5.1 引言 |
5.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径流量多年演变趋势 |
5.3 年径流量分区突变检验 |
5.4 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周期性分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黄河源区气候和植被因子分区演变特征 |
6.1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
6.1.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温度和蒸散发多年变化 |
6.1.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温度和蒸散发突变检验 |
6.1.3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月均温度周期性分析 |
6.1.4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
6.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
6.2.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多年降水量变化 |
6.2.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降水量突变检验 |
6.2.3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月降水量周期性分析 |
6.3 黄河源区SPI12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
6.3.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SPI12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
6.3.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SPI12周期性分析 |
6.4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
6.4.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突变后期植被变化 |
6.4.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植被变化周期性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三大尺度因子径流预报研究 |
1.2.2 因子相关性分析 |
1.2.3 传统统计预报模型 |
1.2.4 现代水文预报模型 |
1.2.5 研究进展的总结 |
1.3 本文研究介绍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径流预报技术的系统分析 |
2.1 来水丰枯的影响机理 |
2.1.1 热量与引力作用 |
2.1.2 地形和海陆分布作用 |
2.2 来水预报基于的基本特性 |
2.2.1 周期性 |
2.2.2 有序性 |
2.2.3 遥相关性 |
2.2.4 结构特性 |
2.3 来水与极端来水预报的思路 |
2.3.1 预报因子基于空间尺度的分类 |
2.3.2 预报因子基于时间尺度的分类 |
2.3.3 预报值基于预报特征的分类 |
2.3.4 基于信息融合的流域来水预报 |
2.4 研究流域分析 |
2.4.1 流域介绍 |
2.4.2 流域丰枯机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三大尺度因子与径流的统计分析 |
3.1 天文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1.1 太阳黑子相对数 |
3.1.2 月球赤纬角 |
3.1.3 24节气阴历日期 |
3.2 全球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2.1 ENSO事件的发生与结束时间与流域来水丰枯的关系 |
3.2.2 ENSO事件特征值与流域来水丰枯的关系 |
3.3 流域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3.1 谚语机理分析 |
3.3.2 气象因子与来水属性级别统计分析 |
3.4 因子数值与流域来水统计分析方法 |
3.4.1 基础数据处理 |
3.4.2 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
3.5 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 |
3.5.1 天文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2 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3 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3.6 结果分析 |
3.6.1 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 |
3.6.2 因子数值与流域来水相关性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能学习的预报因子融合的径流预报 |
4.1 预报方法 |
4.1.1 神经网络 |
4.1.2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
4.1.3 支持向量机 |
4.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4.2.1 预报因子的处理 |
4.2.2 预报值的处理 |
4.2.3 预报值的评判指标 |
4.2.4 模型和因子优选的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建模预报 |
4.4 结果统计分析 |
4.4.1 流域水量回归预报结果分析 |
4.4.2 流域来水量7级分类预报结果分析 |
4.4.3 流域来水量3级分类预报结果分析 |
4.4.4 33个因子方案分析 |
4.4.5 预报结果的最优方案 |
4.4.6 最优方案的预报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相似性分析的预报因子融合的径流预报 |
5.1 相位对比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预报结果分析 |
5.2 相似模糊推理法 |
5.2.1 模糊推理法的基本原理 |
5.2.2 相似度的计算方法 |
5.2.3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 |
5.2.4 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最优模型 |
5.2.5 预报模型的建立 |
5.3 模糊推理法预报 |
5.3.1 因子组合分析 |
5.3.2 误差评定与优选判别 |
5.4 模糊推理法因子二次筛选 |
5.4.1 因子进出法寻优 |
5.4.2 因子进出法实例分析 |
5.5 模糊推理法预报结果 |
5.6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天文因子对比法的预报结果融合的径流预报 |
6.1 天文因子对比法机理分析 |
6.2 预报方法1-单一天文因子对比法 |
6.2.1 24节气阴历日期对比法 |
6.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对比法 |
6.2.3 月球赤纬角对比法 |
6.3 预报方法2-天文因子对比法预报结果的融合 |
6.3.1 天文因子预报结果的线性融合 |
6.3.2 天文因子融合法-主次因子对比法 |
6.3.3 天文因子融合法的修正 |
6.3.4 天文因子融合法定量预报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点聚图法的预报结果融合的径流预报 |
7.1 点聚图法 |
7.1.1 点聚图的制作 |
7.1.2 预报方案 |
7.2 24节气阴历日期点聚图预报 |
7.2.1 极端来水年24节气阴历日期的聚类特性 |
7.2.2 24节气阴历日期聚类预报方法 |
7.2.3 24节气阴历日期聚类分析建模 |
7.2.4 基于聚类分析的来水预报 |
7.3 月球赤纬角和太阳黑子相对数点聚图预报 |
7.3.1 月球赤纬角聚类预报方法 |
7.3.2 太阳黑子相对数聚类预报方法 |
7.4 海洋大气因子与流域气象因子点聚图预报 |
7.5 多尺度因子点聚图预报结果融合 |
7.6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来水结构融合的极端径流预报 |
8.1 基本定义 |
8.2 预报方法 |
8.2.1 一般来水结构预报-多方法预报结果融合 |
8.2.2 极端来水结构预报 |
8.2.3 基于改进可公度网络结构的极值点结构预报 |
8.2.4 极端来水年预报 |
8.3 实例应用 |
8.3.1 一般来水结构分析 |
8.3.2 极端来水结构分析 |
8.3.3 极值点结构的确定及极端来水年预报分析 |
8.3.4 连续极端来水年预报分析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3 创新性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评价指标 |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
2.2.1 降水量数据 |
2.2.2 河道流量数据 |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
2.2.5 受旱面积数据 |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
3.2.1 典型站点选择 |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1 分析方法 |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
5.4 本章小结 |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
5.4.3 干旱频率特征 |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
6.1.1 墒情监测 |
6.1.2 墒情预报 |
6.2 资料收集整理 |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
6.3.2 退墒预报 |
6.3.3 土壤退墒特性 |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
6.4 增墒模型 |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
6.4.2 增墒预报 |
6.4.3 土壤增墒特性 |
6.5 预报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广西2004年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成因及预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D]. 叶佳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云南省曲靖市与楚雄州旱涝急转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D]. 姬莹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与对流层上层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联系[D]. 孙思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成因分析[D]. 高筱懿. 扬州大学, 2021
- [5]2018年7月大连地区异常少雨天气大气环流分析[J]. 王秀萍,李红斌,张靖萱.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02)
- [6]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夏季异常多雨成因[J]. 刘炜,赵艳丽. 干旱气象, 2020(05)
- [7]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宁夏7月降水的影响[J]. 张雯,马阳,李欣,郑广芬,王素艳,黄莹. 干旱气象, 2020(04)
- [8]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D]. 侯冰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D]. 雷冠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10]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