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产品综合评价模型及数据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振宇[1](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全过程节能减排研究》文中认为煤化工废水是一类来源广泛且水质各有不同、污染物浓度高且毒性大、有机物种类丰富且难生物降解的典型高氨氮难处理工业废水;因此,处理煤化工废水势必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过程。目前的研究多数针对于如何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而忽略了工艺本身因能耗物耗以及排放温室气体等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益。本研究基于LCA方法,分析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本身造成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去除效能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研究,在保证去除效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节能减排空间,提出了节能减排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系统的污染能去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原水中NH4+-N浓度高达4000~5000 mg/L,蒸氨单元平均去除率到达97.6%;分段进水AOAO单元和AOO单元出水NH4+-N浓度均能在15 mg/L以下,但TN去除能力有明显差别,分段进水AOAO单元平均TN去除率为93.4%,而AOO单元仅为26.4%。对焦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LCA建模,结果表明各个单元对环境造成的总影响为:AOO单元>分段进水AOAO单元>蒸氨单元>混凝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出水排放>污泥处理单元;在对11种环境影响指标的贡献中,AOO单元均大于分段进水AOAO单元;从碳足迹角度看,蒸氨是最大碳足迹贡献单元,占44.7%,其次是AOO单元和分段进水AOAO单元,污泥处理单元最小。(2)以煤气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系统的污染能去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脱氮效能优于AO单元;深度脱氮采用SBR工艺总氮达标率高;整个系统稳定性良好,平均NH4+-N、TN总去除率分别99.18%和94.70%;对于COD的去除,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出水COD浓度降为151.41 mg/L,已满足排放标准。对煤气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LCA建模,结果表明各个单元对环境造成的总影响为:AO单元>CANON单元>预生物处理单元>出水排放>SBR深度脱氮单元>污泥处理单元;采取厌氧反应作为预生物处理的手段,可产生明显的环境收益;CANON单元对11种影响指标的贡献均小于AO单元,约减少47.5%的贡献。(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4种煤化工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从技术性能角度考虑,分段进水AOAO工艺是最优的;从经济性能和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最优的是CANON工艺;三方面综合考虑,CANON工艺为最佳选择。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煤化工废水节能减排方案。通过效益分析发现节能减排方案分别应用于焦化和煤气化行业具有明显的能耗效益和环境效益。
李梦云[2](2021)在《基于LCA的建筑物能耗评价研究 ——以医院项目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建筑业对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可。如何计算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对采取节能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为准确计算出建筑物的能耗,论文对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评估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与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建立了国内的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该能耗数据库共有164个能耗数据,分为7大类:金属类建材、玻璃陶瓷类建材、水泥类建材、墙体材料类建材、天然物质类建材、有机材料类建材以及其他建材。此外,还包括了运输类单位能耗。其次,论文按照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的范式去构建了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评估模型。LCA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广泛的环境影响量化方法。近年来,LCA理论在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领域中逐步得到应用,成为了研究的新趋势。论文还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这一技术去辅助建筑物的能耗评价,以提高计算效率。该能耗评估模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研究对象和系统边界的确定(建筑物生命周期分为建造阶段、运营阶段、维护阶段以及拆除阶段)、生命周期清单(建筑物工程量清单与能耗清单)、生命周期能耗评估(以上四个阶段能耗的计算模型)和结果解释分析。最后论文以滁州市明光市人民医院感染楼为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提出相应的节能管理措施。论文所构建的中国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可用于建筑物不同构件和整体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的定量计算,也为我国建立本地化建材能耗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此外,论文建立的基于LCA的建筑能耗评估模型为计量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提供了可能,也为建筑物生命周期的节能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姜颖[3](2021)在《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也产生着显着影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仅仅满足法律底线要求的环境责任已明显不足,自觉履行环境伦理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面对环境伦理责任,不同企业行为选择迥异。有的企业选择主动承担,而有的企业则在伦理责任与短期利益间取舍。行为选择的差异性主要根源于对行为结果的认知不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企业更应关注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揭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不仅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明确宏观政策效力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通过梳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成果,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计量经济学、复杂网络等研究方法,从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要素识别、影响程度、影响路径及其宏观政府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界定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内涵,给出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度量标准,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本质与特征;以资源基础理论为支撑,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案例分析,识别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核心驱动要素:企业创新、企业声誉和宏观层面的政府环境规制;通过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的分析,构建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多要素间的耦合作用机制。以“创新”作为中介纽带,构建企业创新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的创新中介传导机制;集成复杂网络与传染病模型,构建基于小世界网络的SEIRS创新扩散模型,揭示“创新”通过扩散进一步发挥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应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时间维度、创新扩散转化率、网络特征等因素对于整个系统创新扩散的影响;应用动态面板计量经济模型,测度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不同类型创新发挥中介作用的差异性。以“声誉”作为中介纽带,构建企业声誉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声誉中介传导机制;将SEIRS传染病模型嵌入到无标度网络中,构建无标度网络的SEIRS声誉传播模型,揭示“企业声誉”通过传播进一步发挥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应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时间维度、声誉传播转化率、突发负面舆情、网络特征等因素对于整个网络系统声誉传播效应的影响;构建企业声誉数据库,应用动态面板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显着性。在明确企业创新和声誉中介路径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环境规制力度不断强化的时代背景,引入政府环境规制调节变量,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直接路径、创新中介路径和声誉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应用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政府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路径产生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直接路径尚未产生调节作用。本文遵循要素识别、微观影响路径分析和宏观政策调节的研究逻辑。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创新中介传导机制和声誉中介传导机制;发现了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不同路径的差异性调节作用。综合而言,本文的研究扩展了企业绩效管理理论、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刘科[4](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熊晓琴[5](2020)在《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的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研究焦点。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相对成熟、基础支撑技术具有局部优势,但是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短缺、技术结构和方向不清晰、技术应用效益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评价。本文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产业数据、商业应用数据等数据资源,围绕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与应用问题,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前沿、热点主题和演进路径,并结合重点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评价不同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力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特征和产品应用情况,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针对专利视域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基于专利大数据绘制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手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关键技术演进路径及演化规律。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数据,聚焦车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领域,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绘制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态势、竞争态势及关键技术专利地图,从时间和空间等不同维度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得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企业创新实力及关键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结论;基于绘制的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综合采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运用Cite Space等知识图谱工具,识别不同时期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主题及成熟潜力专利技术,探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变化,并通过与专利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展示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与演化规律。面向关键技术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专利布局,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对通用、比亚迪等8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研究。从专利角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等关键技术构成,明确不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评价体系,选择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发掘评价结果内涵,结合专利技术提出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有益建议;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经济角度阐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经济评价模型,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评价,从企业评价结果和专利技术揭示决定其经济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关键技术重点专利推演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结合技术发展路线探讨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在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丰田和广汽关键技术领域历年重点专利的分析,明确其技术发展路线,并划分车辆的不同技术等级。面向企业关键技术及其专利进行目标选取和边界划定,以广汽丰田i A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到报废回收四个阶段的资源耗竭和环境影响的数学评价模型,确定各阶段涉及材料、工艺、能耗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a Bi模型,计算得到矿产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结果清单,采用CML2001评价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结合丰田和广汽的各技术等级重点专利和技术发展路线,评估预测不同智能级别车辆采用智能设备及关键技术等应用方面的不同,对L1-L5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耗竭、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车辆技术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对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包括从专利视域所揭示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特征和演进规律,以及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量化计算的产品技术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结果,提供了以专利分析辅助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布局及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规划、政策制定和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符越[6](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孟祥晨[7](2020)在《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九成以上的高速公路均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而在沥青路面建设期间原材料的生产如石料的开采、沥青的炼制过程中以及施工期间高温沥青拌和、摊铺碾压时大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被消耗的同时排放出的温室气体也在给全球环境增加严重污染负担。目前国内外已有成果主要依据经验值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研究,且当前缺少对沥青路面建设期间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标准,难以对建设期整个过程中能耗及碳排放进行科学准确的描述。亟待探究相关量化方法对该领域内容进行良好补充从而有效解决公路行业节能减排问题。本文将沥青路面建设期划分为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施工建设三个阶段,重点探究相关软件模型理论方法对沥青路面面层建设期三个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化模型进行合理建立。首先参照国内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标准以及国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EFDB排放因子数据库确定量化基础参数,从而保证量化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将原材料生产阶段划分为原材料生产上游阶段及原材料生产加工阶段,基于GREET模型软件对原材料上游阶段进行建模计算得出相关能耗及碳排放数值;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得到原材料加工阶段的量化清单。将原材料施工阶段划分为加工厂—拌合站运输阶段及拌合站—施工点运输阶段,采用施工定额法对加工厂—拌合站运输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基于MOVES模型数据库获取实际工程中运输沥青混合料车辆bin区间下的基本排放率,根据实际记录自卸汽车的瞬时速度得到VSP bin分布,根据MOVES模型理论方法计算得到自卸汽车基本排放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值进行拌合站—施工点运输阶段的量化模型的创建。将施工建设阶段划分拌和阶段、摊铺阶段及碾压阶段。拌和及摊铺阶段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实际工程调研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能源消耗与影响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结合量化基础参数数据进行前两阶段的量化模型建立;碾压阶段基于实际工程调研数据确定各机械单位时间油耗结合施工定额台班数进行量化分析。最终通过各阶段建立的量化模型对依托工程国道深山线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进行量化测算,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沥青路面建设期节能减排措施相应对策。本文图52幅,表40个,参考文献86篇。
李畅[8](2020)在《江西省某铜尾矿资源化过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尾矿是指铜矿石经过采选后剩余的固体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可再利用物质。对铜尾矿进行资源化处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江西省某地铜尾矿中SiO2的含量较高,可用于代替硅质原料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对铜尾矿资源化利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进行研究,为了使铜尾矿资源化技术更加绿色环保,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对铜尾矿生产建筑材料过程进行分析评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对铜尾矿资源化利用于生产建筑材料的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江西省某地铜尾矿资源化利用于生产水泥熟料、蒸压加气混凝土和泡沫微晶保温材料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和实际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LCA基础数据库CLCD(Chinese Reference Life Cycle Database)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在eFootprint在线系统上对铜尾矿复合建筑材料和普通建筑材料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通过量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影响累计贡献值等,对比分析两者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指标值的大小,确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严重的阶段和环境类别,明确铜尾矿资源化过程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相比,铜尾矿复合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各环境影响类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级能源消耗PED(Primary Energy Demand)降幅最高达10.25%。铜尾矿复合水泥熟料生产工艺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PED>WU>GWP:煤粉制备过程对PED值贡献最大,占总PED的80.04%;铁粉制备和自来水过程对水资源消耗WU(Water Use)贡献较大,分别占总WU的45.05%和30.77%;熟料煅烧阶段对全球变暖潜值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贡献最大,占总GWP的89.31%。以上这几个过程是节能减排控制的重点环节。此外,铜尾矿替代粘土用于水泥熟料的生产不仅避免了铜尾矿堆存可能产生的生态毒性ET(Ecological Toxicity)、人体毒性-致癌/非致癌HT-cancer/non cancer(Human Toxicity)及占用土地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铜尾矿复合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其中生态毒性值削减了5.7%。与传统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相比,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各环境影响类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GWP降幅最高达19.51%。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PED>WU>GWP:蒸压养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水蒸汽和天然气,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最大,是节能减排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PED、GWP和WU,分别占各环境影响类型总值的57.31%、51.37%和38.30%。此外,铜尾矿替代35%的砂和10%的水泥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既避免了铜尾矿堆存可能产生的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及占用土地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其中生态毒性值削减了54.5%,人体毒性值削减了5.6%。与普通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产相比,铜尾矿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各环境影响类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WU降幅最高达70.35%。铜尾矿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产工艺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WU>PED>GWP:硼砂属于高纯物质,其上游生产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最大,是节能减排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GWP、PED和WU,分别占各环境影响类型总值的75.33%、70.07%和39.38%。此外,铜尾矿替代石英砂和铝土矿用于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的生产不仅避免了铜尾矿堆存可能产生的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及占用土地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铜尾矿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其中生态毒性值削减了29.3%,人体毒性值削减了25.85%。
范磊[9](2020)在《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效,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和中观领域。但是,目前可持续研究进展并不平衡,在工程建设项目等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的实践情况亟待加强。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PB)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都比较大,很多地标性公共建筑还是建筑行业中的标杆项目。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评价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改善和提升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公共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对其可持续性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和分析,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评价的分析框架。在评价模型方面,论文通过计算公共建筑三维度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构建可持续加权空间来评价公共建筑项目的综合可持续性。论文分别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评价经济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环境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社会评价理论(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并对这些维度进行量化。论文最后对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LCC理论为基础,考虑建设、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期公共建筑成本,建立基于LCC的公共建筑费用效果分析模型,即以LCC为基础评价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提出全生命期成本计算内容和公式,构建包含公共建筑初始化成本及未来成本的代际折现下的全生命期成本分析模型,确定对满足相同使用效果下的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量化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2)以LCA理论的终点法为基础,考虑公共建筑建材生产、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全生命期内的公共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通过目的与范围确定,全生命期阶段清单分析,并经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权重计算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LCA分析过程,构建了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3)以SLCA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公共建筑相关的工人、使用者、当地社区、社会、价值链参与者五类利益相关者的30个社会影响子类别、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矩阵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4)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生命期内的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可持续性要素,确定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理想状态与目标状态,确定三维可持续性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可持续性度量的加权空间,建立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性提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马敏达[10](2020)在《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将于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在三大排放部门(建筑、工业1与交通)中,建筑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部门,被认为具有显着的减排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稳健提升以及第三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部门用能需求与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若对其缺乏正确的研判、规划及控制,未来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将大幅攀升,势必对我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学界在建筑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可靠的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历史碳减排评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解耦分析,以及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等方向仍存在若干遗留问题,致使我国政府难以对建筑部门节能减排事业的推进开展精准把控,未来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局限性或可行性有限。本文在整合、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使用“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库”对建筑部门2000–2016年的碳排放强度进行量化表征,进而采用IPAT模型家族的Kaya恒等式与STIRPAT模型解析建筑碳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岭回归与指数分解法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建筑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水平,进而评估不同排放尺度下的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Tapio解耦指数解析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的解耦效应,并使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上述解耦效应进行验证。最后提出了基于Kaya恒等式的静态情景设定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动态情景分析相结合的建筑碳排放达峰情景推演方法,以此模拟未来建筑部门碳排放的发展轨迹以及相应的达峰状态。以上研究工作将为我国政府开展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提供详实客观的数据参考。全文核心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本文首先对建筑部门的历史碳排放强度进行量化表征,采用IPAT模型家族的Kaya恒等式以及STIRPAT模型解析建筑碳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运用岭回归与LMDI分解法量化上述影响因素对建筑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水平,最后评估不同排放尺度下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结果表明:1)2016年我国建筑部门能耗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tce),碳排放总量为19.61亿t CO2。2000–2016年居住建筑碳强度年均增长7.54%,2016年的强度为2737.28 kg CO2/户;公共建筑碳强度已于2012年达峰(74.04 kg CO2/平方米),“十二五”以来下降趋势明显。2)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家庭人均收入,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影响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碳强度的关键。3)2001–2016年全国居住建筑碳减排总量为18.17亿t CO2,公共建筑碳减排总量为12.21亿t CO2。(2)本文利用Tapio解耦指数探究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是否存在解耦效应,并采用不同排放尺度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解耦效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01–2016年居住建筑碳强度与家庭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弱解耦”效应,同期公共建筑碳强度与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耦合关系由“弱解耦”向“强解耦”演变。建筑碳强度的库兹涅兹曲线拐点已经产生,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之间的耦合水平逐年降低,解耦效应显着。(3)本文采用Kaya恒等式设置未来建筑碳排放的静态情景,进而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建筑碳排放动态情景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十万次动态模拟结果下未来建筑碳排放峰值服从正态分布,碳排放总量变化呈现“倒U型”曲线。95%置信度下,建筑部门将于2039(±3)年达峰,峰值24.110(±1.156)亿t CO2。2)敏感性分析表明,导致排放峰值与达峰时间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为公共建筑、城镇居建的能耗强度与人均建筑面积。3)建筑部门未来能耗总量建议控制在12.177(±0.630)亿tce,能耗达峰年份为2042(±3);公建、城镇居建、农村居建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为:28.08–29.17、12.58–13.07、10.25–12.97 kgce/平方米。最后本文从建筑能耗强度与总量控制、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工作、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有序推进建设模式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提出政策建议。在理论意义上,本文较大程度地丰富了建筑部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达峰情景模拟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证研究方法,为建筑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与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提供全新的研究借鉴。在现实意义上,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国政府更精准地开展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制定针对性与操作性强的建筑节能减排政策提供较有力的决策参考。
二、节能产品综合评价模型及数据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能产品综合评价模型及数据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全过程节能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历程及用水量、废水量变化情况 |
1.1.1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历程 |
1.1.2 我国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用水量以及废水产生情况 |
1.2 煤化工废水分类、来源、特征及其危害 |
1.2.1 煤化工废水的分类 |
1.2.2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
1.2.3 煤化工废水的危害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预处理技术 |
1.3.2 生物处理技术 |
1.3.3 深度处理技术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3 Sima Pro软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采样方法 |
2.1.1 研究对象选择 |
2.1.2 现场采样方法 |
2.2 实验仪器 |
2.3 检测方法 |
2.3.1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2.3.2 污泥指标检测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2.4.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4.2 温室气体核算方法 |
2.4.3 层次分析方法 |
3 煤焦化废水处理效能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
3.1 某煤焦化废水处理厂工艺概况 |
3.1.1 煤焦化废水水质水量 |
3.1.2 煤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介绍 |
3.2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各单元除污染效能分析 |
3.2.1 污染物沿程去除效能 |
3.2.2 长期运行中蒸氨单元污染物去除效能分析 |
3.2.3 长期运行中分段进水AOAO与 AOO单元除污效能对比 |
3.3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
3.3.1 研究目标与范围 |
3.3.2 清单分析 |
3.3.3 环境影响分析 |
3.3.4 碳足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气化废水处理效能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
4.1 某煤气化废水处理厂工艺概况 |
4.1.1 煤气化废水水质水量情况及排放标准 |
4.1.2 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概况及运行参数 |
4.2 煤气化废水处理系统的除污染效能分析 |
4.2.1 脱氮效能分析 |
4.2.2 COD去除效能分析 |
4.2.3 特征污染物及重金属元素去除效能分析 |
4.3 煤气化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
4.3.1 场景设定与系统边界界定 |
4.3.2 清单分析 |
4.3.3 环境影响分析 |
4.3.4 碳足迹分析 |
4.4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节能减排关键因子确定 |
4.4.1 电能类型的敏感性 |
4.4.2 电能使用量的敏感性 |
4.4.3 化学药剂使用的敏感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AHP法的脱氮工艺综合对比与节能减排研究 |
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3 脱氮工艺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 层次分析法结果分析 |
5.3 煤化工废水处理节能减排方案 |
5.3.1 节能减排组合工艺 |
5.3.2 节能减排途径 |
5.4 效益分析 |
5.4.1 能耗效益 |
5.4.2 环境效益 |
5.4.3 碳减排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LCA的建筑物能耗评价研究 ——以医院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2.1 国内研究现况 |
1.2.2 国外研究现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评价相关理论 |
2.1 建筑能耗LCA |
2.1.1 基于过程LCA的建筑能耗评价 |
2.1.2 基于投入产出LCA的建筑能耗评价 |
2.1.3 基于混合LCA的建筑能耗评价 |
2.2 建筑能耗评价的辅助手段 |
2.2.1 BIM |
2.2.2 数据驱动 |
2.2.3 人工智能 |
2.3 基于BIM和 LCA的建筑能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的建立 |
3.1 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 |
3.1.1 国外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 |
3.1.2 国内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 |
3.1.3 国内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以及建立方法 |
3.1.4 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
3.2 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
3.2.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
3.2.2 建立步骤 |
3.3 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 |
3.3.1 金属类建材 |
3.3.2 玻璃、陶瓷类建材 |
3.3.3 水泥类建材 |
3.3.4 墙体材料类建材 |
3.3.5 天然物质类建材 |
3.3.6 有机材料类建材 |
3.3.7 其他建材 |
3.3.8 运输类单位能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CA的建筑物能耗评估模型的构建 |
4.1 LCA的步骤 |
4.2 研究对象及系统边界的确定 |
4.3 建筑生命周期清单 |
4.4 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评估 |
4.4.1 建筑建造阶段能耗计算模型 |
4.4.2 建筑运营阶段能耗计算模型 |
4.4.3 建筑维护阶段能耗计算模型 |
4.4.4 建筑拆除回收阶段能耗计算模型 |
4.5 结果解释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5.1 案例背景 |
5.2 建造阶段的能耗分析 |
5.2.1 建筑分部工程能耗 |
5.2.2 建筑材料能耗 |
5.3 运营阶段的能耗分析 |
5.4 维护阶段的能耗分析 |
5.4.1 建筑构件更新替换能耗 |
5.4.2 建筑材料运输能耗 |
5.5 拆除阶段的能耗分析 |
5.5.1 建筑构件拆除能耗 |
5.5.2 拆除垃圾运输能耗 |
5.6 节能管理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附录2 国家相关能耗限额 |
附录3 安徽省相关能耗限额 |
附录4 明光市人民医院建造阶段能耗清单 |
附录5 明光市人民医院维护阶段能耗清单 |
附录6 明光市人民医院拆除阶段能耗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相关研究 |
1.3.2 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
1.3.3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度量 |
2.1.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的内涵 |
2.1.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的度量 |
2.1.3 企业绩效的定义与度量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2 资源基础理论 |
2.2.3 新制度经济学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信息经济学 |
2.3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2.3.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涵与特征 |
2.3.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要素和理论模型 |
3.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要素识别 |
3.1.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共现知识图谱 |
3.1.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核心驱动要素 |
3.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分析 |
3.2.1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
3.2.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 |
3.2.3 外在因素对影响路径的调节作用 |
3.2.4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 |
3.3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
3.3.1 理论模型构建 |
3.3.2 理论模型的GMM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创新中介路径研究 |
4.1 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层级分析 |
4.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4.2.1 制度创新效应 |
4.2.2 资源集聚效应 |
4.2.3 技术替代效应 |
4.2.4 产品异质化效应 |
4.2.5 协同创新升级效应 |
4.3 企业创新的扩散 |
4.3.1 企业创新扩散的SEIRS传染病模型 |
4.3.2 企业创新的复杂网络扩散 |
4.3.3 企业创新网络的SEIRS模型 |
4.3.4 企业创新扩散的仿真模拟 |
4.4 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1 创新乘数效应 |
4.4.2 生产效率提升效应 |
4.4.3 生产成本降低效应 |
4.4.4 产品销售扩大效应 |
4.5 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实证分析 |
4.5.1 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基本假设 |
4.5.2 研究设计 |
4.5.3 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模型构建 |
4.5.4 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实证检验 |
4.5.5 稳定性检验 |
4.5.6 实证结果讨论与策略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声誉中介路径研究 |
5.1 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层级分析 |
5.2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
5.2.1 内化嵌入效应 |
5.2.2 组织认同效应 |
5.2.3 异质信号效应 |
5.2.4 空隙填充效应 |
5.2.5 风险抵御效应 |
5.3 企业声誉的传播 |
5.3.1 企业声誉传播的SEIRS传染病模型 |
5.3.2 企业声誉的复杂网络传播 |
5.3.3 企业声誉网络传播的SEIRS模型 |
5.3.4 企业声誉传播的仿真模拟 |
5.4 企业声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4.1 销量扩张效应 |
5.4.2 组织自增强效应 |
5.4.3 成本降低效应 |
5.4.4 异质资源依赖效应 |
5.5 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实证分析 |
5.5.1 声誉中介路径的基本假设 |
5.5.2 声誉指标的确立和数据的搜集 |
5.5.3 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模型构建 |
5.5.4 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实证检验 |
5.5.5 稳定性检验 |
5.5.6 实证结果讨论与策略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环境规制调节作用研究 |
6.1 环境规制对直接影响的调节作用 |
6.1.1 环境规制对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的假设和理论模型 |
6.1.2 环境规制对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1.3 实证结果讨论 |
6.2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
6.2.1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中介路径调节作用的假设和理论模型 |
6.2.2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中介路径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2.3 实证结果讨论 |
6.3 环境规制对企业声誉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
6.3.1 环境规制对企业声誉中介路径调节作用的假设和理论模型 |
6.3.2 环境规制对企业声誉中介路径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3.3 实证结果讨论 |
6.4 策略建议 |
6.4.1 政府环境规制对直接影响调节效应的策略建议 |
6.4.2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中介路径调节效应的策略建议 |
6.4.3 环境规制对企业声誉中介路径调节效应的策略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5)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地图 |
1.2.2 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图谱 |
1.2.3 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绘制 |
2.1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
2.2 专利态势地图绘制 |
2.2.1 专利趋势 |
2.2.2 技术成熟度 |
2.2.3 专利地域 |
2.2.4 技术结构 |
2.3 竞争态势地图绘制 |
2.3.1 主要国家专利分布差异 |
2.3.2 主要创新主体布局差异 |
2.3.3 外企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
2.4 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
2.4.1 环境感知技术专利地图 |
2.4.2 决策控制技术专利地图 |
2.4.3 V2X通信技术专利地图 |
2.4.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专利地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专利知识图谱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
3.1 专利知识图谱基础理论 |
3.1.1 知识图谱原理与方法 |
3.1.2 专利数据处理原则与工具 |
3.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与前沿分析 |
3.2.1 技术领域分析 |
3.2.2 技术基础分析 |
3.2.3 技术前沿分析 |
3.3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热点分析 |
3.3.1 关键技术热点的知识图谱 |
3.3.2 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技术热点分析 |
3.3.3 V2X与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热点分析 |
3.4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演化路径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参数设置 |
3.4.2 关键词与技术主题演化状态分析 |
3.4.3 技术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企业关键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经济评价 |
4.1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
4.1.1 环境感知技术 |
4.1.2 决策控制技术 |
4.1.3 V2X通信技术 |
4.1.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
4.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评价 |
4.2.1 评价维度 |
4.2.2 评价模型 |
4.2.3 评价结果 |
4.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经济评价 |
4.3.1 评价原则 |
4.3.2 车型及指标的选取 |
4.3.3 评价模型 |
4.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分析及产品节能减排评价 |
5.1 基于重点专利的企业技术路线分析 |
5.1.1 关键技术重点专利分析 |
5.1.2 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
5.1.3 基于重点专利技术的等级划分 |
5.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目标与边界 |
5.2.1 评价对象选取 |
5.2.2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目标选取 |
5.2.3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边界划定 |
5.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原材料获取阶段 |
5.3.2 零部件制造装配阶段 |
5.3.3 运行使用阶段 |
5.3.4 报废回收阶段 |
5.4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分类与特征化结果 |
5.4.2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归一化和量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6)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7)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沥青路面建设期框架内容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LCA理论方法 |
2.2 基于LCA方法的量化边界条件界定 |
2.2.1 原材料生产阶段 |
2.2.2 原材料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建设阶段 |
2.3 基于量化边界的量化单元划分 |
2.3.1 能耗清单单元划分 |
2.3.2 碳排放清单单元划分 |
2.4 量化基础参数 |
2.4.1 能源热值 |
2.4.2 能源碳排放因子 |
2.4.3 碳排放当量值 |
2.5 能耗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2.5.1 理论研究分析 |
2.5.2 工程调查研究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原材料生产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研究 |
3.1 原材料生产(上游阶段)量化分析 |
3.1.1 GREET模型 |
3.1.2 基于GREET模型对原材料生产(上游阶段)模型分析 |
3.1.3 原材料生产(上游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 |
3.2 原材料生产(加工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分析 |
3.2.1 原材料生产(加工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清单分析 |
3.2.3 原材料生产(加工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 |
3.3 原材料生产阶段量化模型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4 原材料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研究 |
4.1 加工厂—拌合站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分析 |
4.1.1 加工厂—拌合站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清单分析 |
4.1.2 加工厂—拌合站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 |
4.2 拌合站—施工点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分析 |
4.2.1 MOVES模型简介 |
4.2.2 基于MOVES模型对拌合站—施工点运输阶段模型分析 |
4.2.3 拌合站—施工点运输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 |
4.3 原材料运输阶段量化模型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5 施工建设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模型研究 |
5.1 施工建设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5.1.1 回归分析法 |
5.1.2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拌和阶段量化研究 |
5.1.3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摊铺阶段量化研究 |
5.1.4 基于实际工程数据的碾压阶段量化研究 |
5.2 施工建设阶段量化模型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6 国道深山线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测算 |
6.1 工程概况 |
6.2 国道深山线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化测算及分析 |
6.2.1 原材料生产阶段量化测算及分析 |
6.2.2 原材料运输阶段量化测算及分析 |
6.2.3 施工建设阶段量化测算及分析 |
6.3 基于测算分析结果的沥青路面建设期节能减排措施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江西省某铜尾矿资源化过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尾矿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影响 |
1.2.1 尾矿的产生 |
1.2.2 尾矿对环境的影响 |
1.2.2.1 大气污染 |
1.2.2.2 水体污染 |
1.2.2.3 土壤污染 |
1.2.2.4 地质灾害 |
1.3 尾矿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法 |
1.3.1 作为原料再选 |
1.3.2 提取有价金属 |
1.3.3 用于矿坑回填 |
1.3.4 制作土壤肥料 |
1.3.5 生产建筑材料 |
1.4 铜尾矿生产建筑材料产生的环境问题 |
1.5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
1.5.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
1.5.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1.6 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应用 |
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2.2 生命周期评价的内容 |
2.2.1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2.2.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2.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2.2.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2.3 生命周期评价工具简介 |
第三章 铜尾矿复合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3.1 铜尾矿用于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可行性分析 |
3.2 目标与范围定义 |
3.2.1 目标定义 |
3.2.2 范围定义 |
3.2.2.1 系统边界 |
3.2.2.2 数据取舍原则 |
3.2.2.3 环境影响类型 |
3.2.2.4 数据质量要求 |
3.2.2.5 软件与数据库 |
3.3 清单分析 |
3.4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3.4.1 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3.4.1.1 铜尾矿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 |
3.4.1.1.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3.4.1.1.2 清单分析 |
3.4.1.1.3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3.4.1.2 铜尾矿复合水泥熟料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3.4.2 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
3.5 生命周期解释 |
3.5.1 数据完整性说明 |
3.5.2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3.6 结论与建议 |
第四章 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4.1 铜尾矿用于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可行性分析 |
4.2 目标与范围定义 |
4.2.1 目标定义 |
4.2.2 范围定义 |
4.2.2.1 系统边界 |
4.2.2.2 取舍原则 |
4.2.2.3 环境影响类型 |
4.2.2.4 数据质量要求 |
4.2.2.5 软件与数据库 |
4.3 清单分析 |
4.4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4.4.1 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4.4.1.1 铜尾矿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 |
4.4.1.1.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4.4.1.1.2 清单分析 |
4.4.1.1.3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4.4.1.2 铜尾矿蒸压加气混凝土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4.4.2 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
4.5 生命周期解释 |
4.5.1 数据完整性说明 |
4.5.2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4.6 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铜尾矿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5.1 铜尾矿用于生产泡沫微晶保温材料可行性分析 |
5.2 目标与范围定义 |
5.2.1 目标定义 |
5.2.2 范围定义 |
5.2.2.1 系统边界 |
5.2.2.2 取舍原则 |
5.2.2.3 环境影响类型 |
5.2.2.4 数据质量要求 |
5.2.2.5 软件与数据库 |
5.3 清单分析 |
5.4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5.4.1 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5.4.1.1 铜尾矿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 |
5.4.1.1.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5.4.1.1.2 清单分析 |
5.4.1.1.3 生命周期影响分析 |
5.4.1.2 铜尾矿泡沫微晶保温材料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5.4.2 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 |
5.5 生命周期解释 |
5.5.1 数据完整性说明 |
5.5.2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5.6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 |
1.2.2 环境评价与生命周期评价 |
1.2.3 社会评价与生命周期社会评价 |
1.2.4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和框架 |
2.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建筑类别与可持续性内涵 |
2.1.2 经济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4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5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
2.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2.2.2 评价的标准与步骤 |
2.2.3 分析要素与分析结构 |
2.2.4 分析框架与研究边界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LCC的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1 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
3.2 公共建筑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2.1 全生命期成本分类 |
3.2.2 全生命期成本计算 |
3.3 考虑代际折现下的成本分析 |
3.3.1 代际折现率的确定 |
3.3.2 代际折现下的成本 |
3.4 实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A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4.1 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基础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模型基础 |
4.2 公共建筑环境影响的终点破坏分析模型 |
4.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2.2 清单分析 |
4.2.3 环境影响评价 |
4.2.4 结果解释 |
4.3 实例分析 |
4.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3.2 清单数据 |
4.3.3 环境影响评价 |
4.3.4 结果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SLCA的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5.1 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内容 |
5.1.1 分析框架 |
5.1.2 分析内容 |
5.2 公共建筑SLCA的分析过程 |
5.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5.2.2 清单分析 |
5.2.3 社会影响评价 |
5.2.4 结果解释 |
5.3 实例分析 |
5.3.1 调查权重 |
5.3.2 分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提升策略 |
6.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2 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提升模型 |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 |
6.2.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3 实例分析 |
6.3.1 理想状态的确定 |
6.3.2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过程 |
6.3.3 综合可持续性提升过程 |
6.4 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
6.4.1 健全提高公共建筑寿命的管理机制 |
6.4.2 优化公共建筑设计施工方案 |
6.4.3 做好公共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
6.4.4 加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和性能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共建筑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冲击与我国自主减排目标 |
1.1.2 节能减排的关键部门:建筑 |
1.1.3 现阶段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形势严峻 |
1.1.4 未来建筑碳排放达峰面临巨大挑战 |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研究贡献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基础核算研究 |
2.1.3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4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达峰预测研究 |
2.1.5 文献评述 |
2.2 研究基础理论与理论框架 |
2.2.1 IPAT模型 |
2.2.2 本文的理论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建筑部门历史碳减排量评估 |
3.1 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的总体模型框架 |
3.2 建筑部门碳排放强度的表征 |
3.2.1 建筑部门能耗与碳排放的现状 |
3.2.2 建筑部门碳排放强度的现状 |
3.3 碳减排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
3.3.1 建筑碳排放强度的Kaya恒等式 |
3.3.2 STIRPAT模型与线性回归 |
3.3.3 指数分解分析 |
3.3.4 二氧化碳减排强度与总量的测算 |
3.3.5 数据来源 |
3.4 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结果 |
3.4.1 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
3.4.2 碳排放强度分解结果 |
3.4.3 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解耦效应分析 |
4.1 解耦效应分析的总体模型框架 |
4.2 解耦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 |
4.2.1 基于Tapio指数的解耦分析 |
4.2.2 碳排放库兹涅兹曲线模型 |
4.2.3 数据来源 |
4.3 建筑碳强度与经济活动强度的解耦效应 |
4.3.1 解耦效应的结果分析 |
4.3.2 解耦效应的稳健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部门未来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 |
5.1 达峰情景分析的总体模型框架 |
5.2 静态情景分析模型的构建 |
5.2.1 情景分析的适用性及步骤 |
5.2.2 建筑碳排放总量的排放模型 |
5.2.3 静态情景设计与参数设定 |
5.3 动态情景分析模型的构建 |
5.3.1 静态情景分析的局限性 |
5.3.2 动态情景分析的适用性 |
5.3.3 动态情景设计与参数设定 |
5.4 建筑碳排放达峰静态情景与动态情景模拟结果 |
5.4.1 碳排放达峰静态情景分析结果 |
5.4.2 碳排放达峰动态情景分析结果 |
5.4.3 未来建筑能耗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
6.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历程简述 |
6.2 “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与现阶段的主要存在问题 |
6.3 建筑节能减排“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建议 |
6.3.1 推行建筑能耗总量与强度控制工作 |
6.3.2 更高标准的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工作 |
6.3.3 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应用 |
6.3.4 有序推进建设模式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节能产品综合评价模型及数据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全过程节能减排研究[D]. 纪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LCA的建筑物能耗评价研究 ——以医院项目为例[D]. 李梦云.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姜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5]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D]. 熊晓琴. 湖南大学, 2020(02)
- [6]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7]沥青路面建设期能耗及碳排放量化研究[D]. 孟祥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江西省某铜尾矿资源化过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李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范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中国建筑运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达峰模拟研究[D]. 马敏达. 重庆大学, 2020(02)
标签:综合评价模型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碳排放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