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飞[1](2019)在《超宽带系统参数估计与检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无线通信发展日新月异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许多无线通信课题亟待解决,如资源受限、无线信道干扰、多用户访问和导航定位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无线信号使无线通信系统软硬件都面临巨大挑战。超宽带系统在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同时,容易产生多径干扰、高误码率、最终导致信号衰减。本文从超宽带信道通信检测、超宽带多址访问及超宽带定位三个方面对信号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本文将超宽带通信系统系统分为三层,即物理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物理层主要研究和讨论了信道多簇信号的数据共享问题和性能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层次狄利克雷过程和马尔科夫链算法相结合的多任务压缩感知方法并仿真验证。中间层主要探究了超宽带系统的多用户访问和抗干扰性能问题,提出了层次缩减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以及多用户干扰算法并仿真验证。应用层主要是将超宽带系统应用在室内位置定位领域,并检测和分析了室内位置估计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提出了多任务压缩感知算法对采样信号进行重建,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定位估计并进行仿真验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物理层: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压缩感知的超宽带信道估计算法在物理层里,针对超宽带信道传送信号误差和多簇信号共享问题,利用多任务的贝叶斯压缩感知技术对超宽带信道进行性能估计和检测,并重构信号。首先,构建超宽带压缩感知系统架构,并同时建立压缩感知特征字典,利用特征向量重构信号。其次,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狄利克雷过程来解决超宽带系统通信的多任务之间数据共享问题,并计算出信号的性能参数,即尖峰噪声比和规范化均方差,同时减少信号传输所需的时间。最后,分别在视距和非视距环境下,利用标准化IEEE802.15.4a信道模型仿真超宽带通信系统信道。给定信号测量度,实验仿真这一算法的性能参数指标即尖峰噪声比和均方差并获得与其他算法的对比曲线。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这一算法对信道传输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接收方能更准确的接受来自发送端的信号,传输信号所需的时间要比其他算法所花费的时间要少。2.中间层:提出了一种层次缩减贝叶斯压缩感知的超宽带系统性能检测算法在中间层里,针对超宽带通信时,容易产生用户多径访问和噪声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马尔科夫链与压缩感知技术相结合的多址访问和噪声干扰算法。首先,构建测量模型化方程。利用树结构的层次缩减算法和狄利克雷过程简化小波系数,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构建跳时脉位调制的超宽带系统模型以及多用户干扰模型。将马尔科夫链和蒙特卡罗算法相结合检测多用户干扰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计算信号的误码率和均方差。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误码率和均方差,比较和分析本文提出的算法性能,获得算法对比曲线。仿真结果显示这一算法的抑制噪声性能要优于其他无树结构压缩感知算法的噪声抑制性能。本文分别比较20位用户、50位用户、100位用户、300位用户、500位用户以及1000位用户同时访问超宽带系统的情况下,实验结果验证这一算法的抗干扰性要比其他算法的抗干扰性强,其误差概率也低于其他算法的误差概率。3.应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压缩感知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应用层里,针对超宽带室内定位问题,本文采用多任务压缩感知技术降低信号采样成本,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首先,利用多径超宽带信道内在的稀疏性和多任务压缩感知算法恢复并重构采样信号。其次,采用时间差到达算法和极大似然算法估计信道脉冲响应和延迟时间,求出目标节点和参考节点之间的距离。最后,实验仿真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多任务压缩感知算法分别利用不同的信号样本作为测量矩阵初始化信号。在矩形区域内室内多径非视距环境下,建立超宽带信号模型,分析比较这一算法与其他算法的定位准确性能,仿真结果显示采用较低采样率的信号能逼近超宽带信道的初始信号,本文提出的算法定位误差概率低于其他定位估计算法。同时,建立100m×100m的正方形区域,比较这一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室内位置定位准确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当测距误差递增时,最小二乘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也会增加,而本文提出的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是递减,并且与参考结点的数目也是成反比。因此,这一算法的定位准确性能优于最小二乘法的准确性能。
刘晓晖[2](2014)在《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对浩瀚星空的好奇与探索,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对空间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空间通信的主体,空间飞行器也由单一化、大型化向复合化、小型化发展,空间飞行器编队的概念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DS-UWB(DirectSequence Ultra-Wideband)由于其具有高得数据传输率、多径效应抵抗能力强、容易实现频谱共存等优点,所以适和用于构建空间编队飞行器通信链路。本文重点研究了DS-UWB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系统的以下几项关键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和频谱共存技术。首先,本文分析了超宽带DS-UWB系统的通信模型,从超宽带信号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空间编队飞行器超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推导其链路方程并分析了链路性能。得到了发射功率、传播距离和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DS-UWB信号可以用于超宽带编队飞行通信系统并实现远距离传播。之后分析了DS-UWB系统的接收性能,推导出多用户情况下的理论误码率公式,并得出传统的相干接收机是没有多址干扰抑制能力和抗远近效应能力的结论。其次,针对传统相干接收机在多址干扰抑制能力和抗远近效应能力行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两种多用户检测算法。一种是将多用户检测问题等效做组合优化问题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思想来解决;二是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特征函数,然后利用门限检测和似然度检验来纠正相干接收机输出中的误码。通过仿真实验也验证了这两种算法在误码率、抗远近效应和计算复杂度等方面较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都有着明显的优势,符合空间编队飞行器DS-UWB通信系统的要求。最后,针对超宽带系统和窄带系统的频谱共存问题,本文首先建立起窄带系统和超宽带系统相互之间的干扰模型,并分析相互影响下的各自的接收性能,研究满足一定通信性能下的各自信号的功率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脉冲,使两种通信系统的信号在频域上相互分开,从而使超宽带系统和窄带系统达到频谱共存。
郝张红[3](2013)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时变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干扰是影响无线通信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在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扩频增益的限制,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本身的抗干扰能力有限,如何在不增加扩频增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通常假设干扰是时不变的,而在实际系统中,干扰具有时变特性。本文以时变干扰为研究对象,对CDMA系统中的时变单音干扰抑制、时变多音干扰抑制和时变多址干扰抑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时变单音干扰场景,分析了CDMA系统在时变单音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推导了理论误码率公式,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针对时变单音干扰,提出了频域干扰估计时域对消算法,推导了干扰抑制后的理论误码率公式。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相吻合,所提算法的误码率性能由干扰功率和多普勒频移等因素决定。在加性白高斯信道中,当信噪比为10dB,扩频增益为16,多普勒频移为100Hz时,所提算法可以抑制30dB的单音干扰。其次,针对时变多音干扰场景,分析了CDMA系统在时变多音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推导了理论误码率公式,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针对时变多音干扰,提出了频域干扰检测抑制算法。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误码率性能由干扰功率和多普勒频移等因素决定,在加性白高斯信道下,存在三个单音干扰,信噪比为10dB,扩频增益为16,多普勒频移为100Hz时,所提算法可以抑制20dB的多音干扰。最后,针对CDMA系统中的时变多址干扰,提出了频域干扰抑制合并算法,分析了所提算法在单载波CDMA系统中的误码率下限。所提算法不需要干扰用户和信道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与频域最大比合并相比,所提的频域干扰抑制合并算法可以降低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在一发两收,存在三个等功率干扰用户,扩频增益为16,误码率为10-3时,所提算法输出的信噪比较频域最大比合并算法提高了2dB。本文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时变干扰抑制技术,研究丰富了现有的干扰抑制方法,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其结果可以应用于第三代和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
马英杰[4](2011)在《认知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抑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认知无线电与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解决十扰抑制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我国UWB频谱规划的多用户干扰抑制脉冲设计、窄带干扰抑制认知超宽带自适应脉冲设计以及认知无线网络干扰避免等关键技术,主要完成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针对超宽带多用户十扰问题,基于厄米特矩阵特征向量分解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olycycle信号的UWB正交脉冲设计方法。该方法产生的正交成形脉冲,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脉冲函数自相关性强,互相关性弱,利于多用户检测。分析了2PPM-THMA UWB系统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正交成形脉冲抗多用户干扰能力优于Scholtz脉冲。针对UWB的4.2-4.8GHz频段干扰抑制问题,基于直接序列扩频-载波调制算法,提出了一种UWB频率自适应DAA实现方案,可以保证稳定的UWB正常发射功率,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能够有效解决4.2-4.8GHz频段DAA的问题。针对超宽带与窄带系统共存问题,基于变换域通信系统思想,提出了基于Rayleigh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和基于双极性高斯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两种认知超宽带自适应脉冲设计方法。这两种设计方法产生的认知UWB自适应脉冲的PSD,可以实现自适应的任意频段陷波,具有灵活的干扰避免能力,满足我国超宽带频谱规划和DAA的要求,并具有较强的窄带干扰抑制能力。针对认知无线网络分布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认知Ad Hoc网络干扰避免算法。在认知Ad Hoc网络背景下,采用基于干扰惩罚的净效用函数,证明了该算法纳什均衡点的存在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干扰惩罚机制,在满足对主用户最大干扰限制的条件下,保证了认知用户通信公平性,实现了净效用和收敛速度的最佳折衷,本文提出的算法比SINR平衡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低的平均发射功率,更好地满足了CR用户实时通信的需求,并具有对用户数量不敏感,算法复杂度低等特点。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与论文研究方向相关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匡运生[5](2011)在《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卫星、小型无人机等空间飞行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飞行器的编队飞行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方面,DS-UWB(Direct Sequence Ultra Wideband,直接序列超宽带)通信系统拥有信息传输速率高、易于实现多址通信等一系列优点,适合于搭建编队空间飞行器的通信链路。编队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属多址系统,与传统UWB通信有两方面不同。一方面,一般通信距离在300m10km范围内,大大超出地面室内UWB的通信距离,因此发射功率必定突破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ttee,联邦通信委员会)对室内UWB通信的限制。另一方面, DS-UWB通信要与现行USB(Unified S-band,统一S波段)窄带测控系统信号共存,且由于UWB占用带宽较宽,会覆盖USB传输频段,两种通信体制势必相互干扰,研究二者的频谱共存势在必行。针对DS-UWB多用户检测技术,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和误码识别的联合多用户检测方法,将多用户检测问题归纳为匹配滤波检测判决之后的误码识别与筛选的过程,通过构造基于最优多用户法则的映射函数,将匹配滤波的判决码元映射到特征空间,并通过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码元进行识别,筛选出误码,并通过符号判决法则来纠正误判,从而有效降低误码率。在实验仿真过程中分别对误码率、计算复杂度、抗多址干扰能力以及误码识别率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多用户检测算法的误码性能逼近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其计算复杂度随用户数而线性增长,具有良好的实时处理能力;此外,该联合算法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能够保持良好的检测性能,非常适合于多用户、大容量通信条件下的检测。针对于频谱共存技术,本文分析了USB窄带信号对于DS-UWB系统的干扰模型,提出了干扰阈值的概念,并且在实验仿真中得出了联合多用户检测对于USB窄带干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这一结论。此外,本文重点研究了存在编队飞行器DS-UWB通信干扰的情况下USB接收机性能问题。我们分析了在不同的DS-UWB脉冲重复频率与USB基带码速率比值的情况下对于USB接收机接收误码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比值小于1时,主要的干扰形式为脉冲干扰;而当比值远远大于1时,所形成的为高斯白噪声干扰。为了降低和消除脉冲干扰,增加判决采样速率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该方法可以减小DS-UWB信号能量进入USB窄带接收机的机会,实现USB测控信号的可靠传输。
赵楠[6](2011)在《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测控领域的迅猛发展,目前流行的统一载波测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需求,因此一种新型的测控体制,统一扩频测控体制在统一载波测控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能够有效的克服统一载波测控系统中存在的缺点。尽管如此,统一扩频测控系统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或者多载波CDMA(Multi-carrier CDMA,MC-CDMA)通信体制,系统中存在若干类型的干扰,包括多址干扰、多径干扰、远近效应和CDMA体制与其它窄带通信体制之间的相互干扰等,这些干扰对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容量影响很大,只有进行有效的抑制,才能充分发挥出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优势。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干扰去除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多用户检测、功率控制和多符号检测等,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以满足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无论对于CDMA体制还是MC-CDMA体制的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文中均采用了蚁群算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因此本文对蚁群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介绍了几种经典的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种群递减蚁群算法和变异蚁群算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融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以旅行商问题为研究实例,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优良的性能,为后续章节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对基于CDMA体制中的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CDMA体制可以分为同步CDMA体制和异步CDMA体制,分别应用于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因此CDMA体制的多用户检测技术也包括同步多用户检测和异步多用户检测。文中在分别介绍了同步和异步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和几种次优线性多用户检测器的基础上,提出了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器和异步多用户检测器,尤其是在异步多用户检测器中,可以将多径干扰作为一个异步的用户进行检测并消除。分别针对同步CDMA体制和异步CDMA体制对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其优良的性能,适合在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使用,提高系统的性能。然后,研究了MC-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MC-CDMA体制是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CDMA技术进行融合而提出来的,继承了这两种体制的优点,但是这两种体制的缺点仍然存在,也就是系统中存在着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文中在介绍了MC-CDMA体制最优多用户检测器和几种线性次优多用户检测器基础上,提出了用于MC-CDMA体制的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多用户检测器。经过仿真证明,该检测器的性能优良,接近最优多用户检测,能够有效的消除多址干扰,抑制远近效应,使MC-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的检测性能明显提高。接下来,CDMA是个自扰系统,对远近效应非常敏感,因此研究了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文中给出了功率控制的系统模型并引出了预测器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以网络为中心的控制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测器的分布式多目标鲁棒功率控制算法。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大量仿真,包括收敛速度、对抗衰落的鲁棒性能以及多目标控制性能分析等。通过仿真,验证预测器优良的鲁棒性能,并且证明了该算法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况下不同的控制目标,能够有效的抑制CDMA体制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存在的远近效应。最后,研究了PCM/FM体制的多符号检测技术。CDMA和MC-CDMA体制信号功率谱密度比较低,因此同一频段内也允许其他体制的信号同时进行通信,比如遥测领域常用的PCM/FM体制。虽然CDMA体制和MC-CDMA体制对PCM/FM信号来说可以看成背景噪声,但是这种干扰仍然会造成PCM/FM信号检测性能的下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基带正交复旋转多符号检测算法并进行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在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在Eb/N0大于5dB的情况下实现精确的位同步,并且比传统非相干鉴频算法的性能提高了3dB,能够有效解决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异体制共通道情况下相互干扰的问题。
唐友喜[7](2000)在《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文中研究指明
杨霖[8](2007)在《移动通信中快速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移动通信用户数的急剧增加,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期望提供更高的数据率、更可靠的通信,支持更快的移动终端。可美好前景的实现要以克服系统所面临的新技术难题为前提,随着用户间传输数据量的迅速提高,如何能更快、更有效、更可靠的处理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满足移动通信系统中信息处理实时性的要求就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快速算法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与研究就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系统计算复杂度和性能为出发点,对CDMA及OFDM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快速、有效的算法。本文在分析CDMA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算法复杂度高和收敛速度慢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方案切实可行。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的迭代(SSOR-CG)检测器,它仅仅使用迭代的过程而不需要矩阵求逆就可以获得与传统解相关检测器(DD)或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fLMMSE)相同的误码率性能,并降低了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利用离散信号的特性,本文在SSOR-CG检测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检测器,该检测器可以在增加较少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对CDMA的功率控制技术,作者首先提出了SSOR预处理的迭代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加快系统用户功率的收敛速度,可缺点是所需用户信息量较多,在实际情况下运用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改善这一不足,作者又提出了一个块状的SSOR预处理迭代算法,该算法在降低用户所需信息量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快系统用户功率的收敛速度,因而更适合现实中的系统。在实际的情况下,系统中的在线用户是随机变化的,我们提出了一个快速的呼叫接纳控制方案,该方案可以在较短迭代步数内决定新申请加入系统用户的接收(拒绝)请求,而且不会产生任何的接收(拒绝)误差。作为超三代(B3G)或四代通信系统中的主流技术,OFDM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了OFDM系统中存在的一个严重不足:高峰均功率比(PAPR)。首先本文作者利用了离散数字信号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案,通过参数的选取,该方案可以在PAPR性能与算法复杂度之间取得折中。后来,我们提出了一个半径已知的球形解码器(SD)方案来获得最佳PTS方法的PAPR性能,相比于传统的穷举法,我们提出方案的计算量也大大降低了。通过预先计算了一个较小的解码器半径,该方案可以确保解码器的失败率为零。
郝敬涛[9](2006)在《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支持更高的峰值信息传输速率,具有更灵活地支持可变速率、支持更丰富的业务和适应更恶劣的环境的能力。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占主导地位的码分多址技术正成为这一领域中具有竞争力的备选方案。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调制技术,该技术和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结合,能够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接入服务。多址技术将基站的全部可用资源(包括频率、时间、码字、空间等)划分为单独的部分,供用户使用,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载波CDMA系统将OFDM技术和CDMA技术相结合,继承了两种技术的诸多优点,由于多载波技术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的多径干扰和符号间串绕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而避免了码分多址系统容量受限于多址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干扰的问题。因此,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既对多径效应引起的符号间串扰有很强的抵抗力,也具有码分多址系统高用户容量的优点。本文从分析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的理论、现有算法及相关技术入手,重点研究了功率控制算法、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多载波DS-CDMA系统中,数据是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发射的,每个子载波的频率不同,信道条件不同,信号的衰落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提出的这个预测功率控制算法,能够预测出每个子载波信道下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以此来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改善系统的BER性能,进而提高系统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预测出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因此减小了基站接收SNR的变化,即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在BER性能相同时,采用本算法的系统能容纳更多的用户。2、提出了一种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在该算法的实现结构中,设计了新的捕获结构VCC环路,该环路用于更新辅助序列信号的相位使之与接收到的PN序列相位对准。另外,进行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新捕获结构的平均捕获时间的分析;新算法在较恶劣信噪比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而且大大缩短了同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波码分多址时频联合分集系统,改进后的多载波系统通过对用户的PN码进行正交化处理,使接收端通过时频联合分集,获得时域分集和频偏分集的双重效果。这种多载波系统可与灵活选择串并转换支路数和相同比特支路数,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时频联合分集技术,MC-DS-CDMA系统的BER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综上所述,论文对于多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算法,仿真实验证实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好的效果。
刘强[10](2006)在《空时分组编码与多载波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载波CDMA(MC-CDMA)自从被提出以后,已经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侯选方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MC-CDMA中的主要干扰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一样,也是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多径干扰可以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消除,而多址干扰的消除则可以通过多用户检测技术来实现。 在发射机或者接收机使用多个天线,可以利用天线分集来减小多径衰落的影响。空时编码把天线发送分集、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衰落信道的传输性能。空时编码中现在研究比较广泛的是空时分组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目前的MC-CDMA中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和空时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研究了MC-CDMA中的核心技术OFDM,构建了OFDM系统在衰落信道下的接收和发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MC-CDMA系统的分类、结构、信道、数学模型以及功率谱密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介绍了MC-CDMA中的单用户检测的概念,对其中的几种单用户检测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用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
二、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超宽带系统参数估计与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及进展 |
1.3.1 超宽带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2 超宽带信号稀疏表示及应用 |
1.3.3 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频多用户访问干扰性能检测 |
1.3.4 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室内定位性能检测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信号参数估计和检测综述 |
2.1 超宽带通信系统稀疏信号表示算法综述 |
2.2 超宽带稀疏信道估计综述 |
2.2.1 信道模式和基于训练方法 |
2.2.2 信道压缩感知 |
2.3 超宽带多址访问技术 |
2.4 超宽带通信系统室内定位算法 |
2.5 小结 |
2.5.1 本章研究难点 |
2.5.2 本章研究结果 |
第三章 多任务压缩感知的超宽带信道估计 |
3.1 超宽带系统的多任务压缩感知架构 |
3.1.1 多任务压缩感知架构模型 |
3.1.2 压缩感知特征字典 |
3.2 基于层次狄利克雷马尔科夫链链多任务压缩感知算法的超宽带信道估计 |
3.2.1 层次狄利克雷过程算法 |
3.2.2 基于层次狄利克雷马尔科夫链模型多任务压缩感知框架的超宽带信道估计 |
3.3 仿真与讨论 |
3.3.1 模拟信道脉冲响应 |
3.3.2 均方差和尖峰噪声比性能 |
3.3.3 不同场景的误码率和均方差性能 |
3.3.4 算法的运行时间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层次缩减贝叶斯压缩感知的超宽带系统性能检测 |
4.1 层次缩减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的基本架构 |
4.1.1 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的超宽带信号重构 |
4.1.2 测量模型的构建 |
4.1.3 基于树结构的层次缩减算法 |
4.1.4 狄利克雷过程的简化 |
4.1.5 L′evy-Khintchine理论 |
4.2 多用户干扰超宽带系统模型 |
4.2.1 跳时脉位调制(TH-PPM)超宽带系统模型 |
4.2.2 多用户干扰模型 |
4.3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多用户干扰算法 |
4.3.1 噪声产生模型 |
4.3.2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多用户干扰算法 |
4.4 数字仿真 |
4.4.1 仿真环境 |
4.4.2 超宽带系统的准确性能检测 |
4.4.3 超宽带系统的抗干扰性检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任务压缩感知的室内多径超宽带定位 |
5.1 脉冲无线电超宽带定位系统 |
5.1.1 超宽带信道模型的建立 |
5.1.2 超宽带定位系统的建立 |
5.2 基于时间差到达算法的超宽带室内定位 |
5.3 基于多任务压缩感知的超宽带室内定位过程 |
5.3.1 基于多任务贝叶斯感知算法的超宽带信道重构 |
5.3.2 加权最小二乘法室内定位过程 |
5.4 数字仿真 |
5.4.1 仿真环境 |
5.4.2 超宽带定位信号重构 |
5.4.3 多任务压缩感知算法准确性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编队飞行研究现状 |
1.2.2 超宽带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超宽带系统和窄带系统频谱共存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DS-UWB 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系统模型 |
2.1 超宽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2.2 DS-UWB 脉冲信号的发射 |
2.2.1 超宽带脉冲波形形成 |
2.2.2 超宽带脉冲调制技术 |
2.3 DS-UWB 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信道模型 |
2.4 DS-UWB 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链路性能分析 |
2.5 DS-UWB 脉冲信号的接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DS-UWB 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
3.1 经典多用户检测算法 |
3.1.1 匹配滤波相干检测器 |
3.1.2 最优多用户检测 |
3.1.3 次优多用户检测 |
3.2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
3.2.1 人工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2 人工蜂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
3.2.3 多用户检测的具体实现 |
3.2.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3 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3.3.1 特征函数的构造 |
3.3.2 码元的检测原理 |
3.3.3 码元的虚警误检纠正 |
3.3.4 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多用户检测法的原理框图 |
3.3.5 算法性能仿真及分析 |
3.4 DS-UWB 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 LDPC 编译码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宽带系统与窄带系统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
4.1 窄带信号对 UWB 系统的干扰分析 |
4.1.1 干扰模型的建立 |
4.1.2 仿真与分析 |
4.2 UWB 信号对窄带系统的干扰分析 |
4.2.1 干扰模型的建立 |
4.2.2 仿真与分析 |
4.3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 |
4.3.1 基于 SSA 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方法 |
4.3.2 PSWF 基脉冲的性质与选取规则 |
4.3.3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脉冲波形的实现 |
4.4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脉冲和 USB 测控系统的频谱共存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时变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
2.1.1 直接序列扩频的基本原理 |
2.1.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特点 |
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干扰分类及干扰模型 |
2.2.1 干扰分类 |
2.2.2 窄带干扰信号建模 |
2.3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2.3.1 时域干扰估计抵消技术 |
2.3.2 码辅助干扰抑制技术 |
2.3.3 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 |
2.4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多址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2.4.1 多用户检测技术 |
2.4.2 干扰抑制合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 时变单音干扰抑制 |
3.1 引言 |
3.2 时变单音干扰信道中的 CDMA 性能分析 |
3.2.1 系统模型 |
3.2.2 性能分析 |
3.2.3 数值分析与仿真结果 |
3.3 加性白高斯信道时变单音干扰抑制 |
3.3.1 系统模型 |
3.3.2 频域单音干扰重构 |
3.3.3 误码率分析 |
3.3.4 数值和仿真结果 |
3.4 平坦衰落信道时变单音干扰抑制 |
3.4.1 系统模型 |
3.4.2 频域单音干扰重构 |
3.4.3 误码率分析 |
3.4.4 数值和仿真结果 |
3.5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时变单音干扰抑制 |
3.5.1 系统模型 |
3.5.2 频域单音干扰重构 |
3.5.3 误码率分析 |
3.5.4 数值和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 时变多音干扰抑制 |
4.1 引言 |
4.2 时变多音干扰信道中的 CDMA 性能分析 |
4.2.1 系统模型 |
4.2.2 性能分析 |
4.2.3 数值和仿真结果 |
4.3 加性白高斯信道时变多音干扰抑制 |
4.3.1 系统模型 |
4.3.2 频域干扰检测 |
4.3.3 性能分析 |
4.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时变多音干扰抑制 |
4.4.1 系统模型 |
4.4.2 频域干扰检测 |
4.4.3 性能分析 |
4.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DMA 时变多址干扰抑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发射机模型 |
5.2.2 接收机模型 |
5.3 频域 IRC 多址干扰抑制 |
5.3.1 频域 IRC 算法 |
5.3.2 误码率分析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认知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抑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概述 |
1.2 超宽带与窄带系统的共存 |
1.3 认知无线电概述 |
1.4 认知超宽带原理与模型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我国UWB频谱规划的多用户干扰抑制脉冲设计 |
2.1 典型超宽带脉冲信号 |
2.2 软频谱适配SSA-UWB |
2.3 多脉冲调制与多址技术 |
2.4 多用户干扰抑制超宽带脉冲设计 |
2.4.1 Polycycle信号及其功率谱 |
2.4.2 厄米特矩阵特征向量分解算法 |
2.5 UWB跳时多址-脉位调制系统模型 |
2.6 多用户干扰抑制性能分析与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超宽带频率自适应检测避免技术研究 |
3.1 认知超宽带频谱感知技术 |
3.2 认知超宽带避免技术 |
3.2.1 UWB与TDD受扰系统干扰避免方案 |
3.2.2 UWB与FDD受扰系统干扰避免方案 |
3.3 UWB频率自适应DAA实现方案 |
3.3.1 组合高斯高阶导脉冲设计 |
3.3.2 直接序列扩频-载波调制算法设计 |
3.3.3 频率自适应DAA方案 |
3.4 频率自适应DAA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窄带干扰抑制认知超宽带自适应脉冲设计 |
4.1 变换域通信系统 |
4.2 基于RAYLEIGH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自适应脉冲设计 |
4.2.1 UWB基函数选择 |
4.2.2 窄带干扰抑制自适应脉冲设计 |
4.3 基于双极性高斯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自适应脉冲设计 |
4.3.1 双极性高斯信号及其功率谱 |
4.3.2 窄带干扰抑制自适应脉冲设计 |
4.4 窄带干扰抑制性能分析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认知无线网络干扰避免算法 |
5.1 认知无线网络 |
5.2 博弈论简介 |
5.2.1 博弈论基本元素 |
5.2.2 博弈论基本模型 |
5.2.3 博弈论基本分析方法 |
5.3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认知AD HOC网络干扰避免算法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博弈论数学模型 |
5.3.3 基于干扰惩罚的净效用函数 |
5.3.4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5.4 算法描述 |
5.5 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编队飞行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超宽带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空间飞行器DS-UWB 系统模型 |
2.1 引言 |
2.2 超宽带的定义与特点 |
2.2.1 超宽带的定义 |
2.2.2 超宽带的特点 |
2.3 空间飞行器DS-UWB 系统结构 |
2.4 DS-UWB 信号的产生 |
2.4.1 超宽带脉冲波形 |
2.4.2 伪随机编码 |
2.5 空间飞行器DS-UWB 系统信道模型 |
2.6 DS-UWB 信号的接收 |
2.6.1 单用户情况 |
2.6.2 多用户情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DS-UWB 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3.1 引言 |
3.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提出及分类 |
3.2.1 多用户检测问题的提出 |
3.2.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 |
3.3 最优多用户检测方法 |
3.4 线性多用户检测方法 |
3.4.1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方法 |
3.4.2 MMSE 多用户检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匹配滤波和误码识别的联合多用户检测 |
4.1 算法概述 |
4.1.1 基本思想 |
4.1.2 算法描述 |
4.2 码元映射器的设计 |
4.3 码元分类器的设计 |
4.3.1 门限检测的误码率分析 |
4.3.2 K-均值聚类的误码率分析 |
4.4 符号检测器的设计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误码率 |
4.5.2 大用户容量时的计算复杂度 |
4.5.3 抗多址干扰能力 |
4.5.4 误码识别率和虚警概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DS-UWB 系统与USB 测控系统的共存性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2 USB 测控系统模型 |
5.3 USB 测控信号对于DS-UWB 系统的干扰分析 |
5.3.1 强窄带信号对DS-UWB 系统的干扰模型 |
5.3.2 强窄带信号干扰下DS-UWB 系统的多用户检测 |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多用户DS-UWB 信号对于USB 测控系统的干扰分析 |
5.4.1 多用户DS-UWB 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5.4.2 多用户DS-UWB 信号参数对于USB 信号干扰的影响 |
5.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DS-UWB 与USB 两套系统的共存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多目标统一扩频测控系统模型及关键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航天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功率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多符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多用户检测 |
2.1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 |
2.2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 |
2.2.1 蚁群算法 |
2.2.2 种群递减蚁群算法 |
2.2.3 变异蚁群算法 |
2.2.4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 |
2.2.5 仿真验证 |
2.3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上行链路同步CDMA多用户检测 |
2.3.1 传统检测器 |
2.3.2 最优同步多用户检测 |
2.3.3 线性多用户检测 |
2.3.4 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 |
2.3.5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同步多用户检测 |
2.4 同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及讨论 |
2.4.1 同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
2.4.2 进一步的讨论 |
2.5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下行链路异步CDMA多用户检测 |
2.5.1 最优异步多用户检测 |
2.5.2 蚁群算法异步多用户检测 |
2.5.3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异步多用户检测 |
2.6 异步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多用户检测 |
3.1 多载波CDMA的几种方式 |
3.1.1 MT-CDMA |
3.1.2 MC-DS-CDMA |
3.1.3 MC-CDMA |
3.1.4 三种多载波CDMA体制比较 |
3.2 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抑制 |
3.3 MC-CDMA测控系统模型 |
3.4 MC-CDMA中单用户合并技术 |
3.5 MC-CDMA系统的最优多用户检测 |
3.5.1 基于极大似然序列的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
3.5.2 似然函数在MC-CDMA测控系统中的表述 |
3.6 MC-CDMA系统的线性多用户检测 |
3.6.1 解相关多用户检测 |
3.6.2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
3.7 种群递减变异蚁群算法MC-CDMA多用户检测 |
3.8 仿真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CDMA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功率控制技术 |
4.1 功率控制技术分类 |
4.2 系统模型 |
4.3 多目标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 |
4.3.1 用户中心和网络中心的控制目标 |
4.3.2 本文提出的方法 |
4.4 基于H_∞滤波的预测器 |
4.5 仿真结果及讨论 |
4.5.1 仿真模型和参数 |
4.5.2 对信道衰落鲁棒性的仿真 |
4.5.3 针对多目标控制的性能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PCM/FM体制下的多符号检测技术 |
5.1 统一扩频测控系统对PCM/FM体制的干扰分析 |
5.2 PCM/FM传统中频多符号检测技术 |
5.3 基带正交复旋转多符号检测技术 |
5.4 多符号检测FPGA实现的关键技术 |
5.4.1 多符号检测 |
5.4.2 位同步 |
5.5 对多符号检测造成影响的因素 |
5.6 仿真结果 |
5.6.1 误码率 |
5.6.2 位同步 |
5.7 实际测试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移动通信中快速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贡献 |
2.CDMA系统的一般介绍 |
2.1 研究背景 |
2.2 多址接入方式 |
2.2.1 频分多址(FDMA) |
2.2.2 时分多址(TDMA) |
2.2.3 码分多址(CDMA) |
2.3 浅析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2.3.1 多用户检测(MUD)技术 |
2.3.2 功率控制(PC)技术 |
2.3.3 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2.3.4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
2.3.5 智能天线技术 |
2.3.6 软切换技术 |
3.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 |
3.1 研究背景 |
3.2 多用户检测(MUD)的发展历程 |
3.3 CDMA系统同步/异步传输模型 |
3.4 浅析CDMA通信系统中传统的检测方法 |
3.4.1 常规检测器(CD) |
3.4.2 最大似然(ML)检测器 |
3.4.3 解相关检测器(DD) |
3.4.4 线形最小均方误差(LMMSE)检测器 |
3.4.5 串行干扰消除(SIC)检测器 |
3.4.6 并行干扰消除器(PIC)检测器 |
3.4.7 判决反馈(DF)检测器 |
3.5 一些改进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
3.5.1 预处理的迭代检测算法 |
3.5.2 预处理的迭代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
3.5.3 基于降低检测器复杂度的混合检测算法 |
3.5.4 SSOR-RCR混合检测算法的性能分析 |
3.6 小结 |
4.CDMA功率控制 |
4.1 研究背景 |
4.2 功率控制方法 |
4.2.1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与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
4.2.2 开环功率控制与闭环功率控制 |
4.2.3 基于路径增益平衡与基于系统信号干扰比(SIR)平衡的功率控制 |
4.2.4 集中式功率控制与分布式功率控制 |
4.3 功率控制信号模型 |
4.4 常用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4.4.1 分布式功率控制(DPC)算法 |
4.4.2 高斯—塞德尔功率控制(GSPC)算法 |
4.4.3 二阶功率控制(SOPC)算法 |
4.5 改进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4.5.1 预处理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4.5.2 预处理的分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 |
4.6 改进的功率控制迭代算法的性能分析 |
4.7 CDMA蜂窝系统中的呼叫接纳控制技术 |
4.8 一种快速有效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
4.8.1 呼叫接纳控制模型 |
4.8.2 F-CICAC方案 |
4.9 性能分析 |
4.10 小结 |
5.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简介 |
5.1 OFDM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5.2 OFDM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5.2.1 多载波调制技术 |
5.2.2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5.2.3 OFDM系统中IFFT/FFT的运用 |
5.2.4 IFFT技术中过采样的运用 |
5.3 OFDM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
5.4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5.5 小结 |
6.OFDM系统中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研究 |
6.1 峰均功率比(PAPR)的定义 |
6.2 峰均功率比(PAPR)的分布 |
6.3 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方法 |
6.3.1 信号预畸变技术 |
6.3.1.1 剪波法(Clipping) |
6.3.1.2 压缩扩张变换(Companding Transform) |
6.3.2 编码类方法 |
6.3.3 信号扰码技术 |
6.3.3.1 选择性映射方法(SLM) |
6.3.3.2 部分传输序列方法(PTS) |
6.4 PTS中辅助加权信息优化方法的演进 |
6.5 两种改进的PTS方法 |
6.5.1 RC-PTS(Reduction Complexity PTS)方法 |
6.5.2 RC-PTS方法的性能分析 |
6.5.3 运用PRSD方法求解最优PTS |
6.5.4 PRSD方法的性能分析 |
6.6 小结 |
7.结束语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后续工作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移动通信发展简介 |
1.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1 多载波CDMA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1.3.2 多载波CDMA同步研究现状 |
1.3.3 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现状 |
1.4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1 引言 |
2.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系统模型 |
2.2.3 技术特点 |
2.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3.1 MC-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2 MC-DS-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3 MT-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4 三种方案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DS-CDMA中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1 引言 |
3.2 CDMA中功率控制方面主要的算法 |
3.2.1 OPCS(Optimum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cheme) |
3.2.2 SORA(Stepwise Optimal Removal Algorithm) |
3.2.3 基于自适应SIR门限值的最佳功率控制 |
3.2.4 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算法 |
3.3 所提出的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1 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2 MC-DS-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C-DS-CDMA中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1 引言 |
4.1.1 多载波同步 |
4.1.2 辅助序列信号 |
4.2 传统码捕获算法及其改进 |
4.2.1 传统码捕获算法 |
4.2.2 传统码捕获算法的改进 |
4.3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3.1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新算法 |
4.3.2 新捕获算法捕获时间估计 |
4.3.3 新捕获算法可靠性性能分析 |
4.3.4 噪声影响下的跟踪模块的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 |
4.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C-DS-CDMA中时频联合分集技术 |
5.1 引言 |
5.1.1 数学模型 |
5.1.2 频率分集技术 |
5.2 RAKE接收机 |
5.3 频域扩频的多载波技术 |
5.4 所提出的改进MC-DS-CDMA系统结构 |
5.4.1 发射模型 |
5.4.2 信道模型 |
5.4.3 接收机 |
5.5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空时分组编码与多载波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
1.2 多载波CMDA发展现状 |
1.3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提出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OFDM及多载波CDMA技术 |
2.1 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
2.2 OFDM技术 |
2.2.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2 OFDM系统的实现方法 |
2.2.3 循环前缀的选取 |
2.2.4 OFDM系统模型 |
2.2.5 OFDM的矩阵-向量表示法 |
2.2.6 OFDM的成功应用 |
2.3 多载波CDMA技术 |
2.3.1 MC-CDMA发送端模型 |
2.3.2 相关接收模型 |
2.4 MC-DS-CDMA |
2.5 MT-CDMA |
2.6 三种多载波系统特性比较 |
2.7 多载波CDMA系统的功率谱密度 |
2.8 多载波CDMA系统的缺陷 |
2.9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MC-CDMA以及其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3.1 MC-CDMA系统模型的矩阵-向量表示法 |
3.2 多载波CDMA中的单用户检测技术 |
3.2.1 单用户检测技术原理 |
3.2.2 单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及仿真 |
3.3 多用户检测技术 |
3.3.1 多用户检测提出的背景 |
3.3.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分类 |
3.4 MC-CDMA中线性多用户检测 |
3.4.1 线性多用户检测的原理及分类 |
3.4.2 MC-CDMA中线性多用户检测模型 |
3.4.3 MC-CDMA中线性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空时分组码MC-CDMA及其线性多用户检测 |
4.1 分集技术的基本概念 |
4.2 空时分组码介绍 |
4.2.1 空时编码的基本原理 |
4.2.2 空时分组码的基本原理 |
4.3 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模型 |
4.3.1 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模型 |
4.3.2 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的编解码分析 |
4.3.3 空时分组码MC-CDMA的性能分析 |
4.3.4 系统性能仿真及说明 |
4.4 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的矩阵—向量表示法 |
4.5 空时分组码MC-CDMA中的单用户检测 |
4.6 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的矩阵—向量表示法 |
4.6.1 空时分组码MC-CDMA多用户检测模型 |
4.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宽带系统参数估计与检测分析[D]. 李晓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D]. 刘晓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时变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D]. 郝张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认知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抑制的研究[D]. 马英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1)
- [5]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D]. 匡运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6]统一扩频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D]. 赵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7)
- [7]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J]. 唐友喜. 通信世界, 2000(S6)
- [8]移动通信中快速算法的研究[D]. 杨霖.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1)
- [9]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D]. 郝敬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4)
- [10]空时分组编码与多载波传输技术的研究[D]. 刘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