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质海岸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霍佳[1](2021)在《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沿海防护林能够改善沿海地区的环境条件,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7种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海防林样地,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植物和草本群落的多样性,建立沙质海岸防护林的土壤评价体系并不同类型土壤做出质量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土壤改良类型,为沙质海岸防护林的进一步提升和改造提供合理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与对照样地的土壤含水率为7.12%~11.42%,土壤容重为1.23~1.64 g/cm3,毛管孔隙度为18.19%~31.25%,非毛管孔隙度为4.69%~8.17%;沿海防护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各样地土壤酶活性也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依次为72.11~209.14 ug/g、0.61~3.2 ml/g、6.1~25.36mg/g;油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中,植物的树高和冠幅为0.72~5.3m和1.35~2.52m;沙质海岸防护林6块样地草本层盖度、数量和高度依次为72%~91%、110~231棵、17.8~32.33 cm,其中的优势草本为碱蓬、狗尾草和蒿;本研究共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建立沿海防护林土壤评价体系,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和对照样地的评价结果表明,其评价综合指数依次为0.5214、0.5126、0.4955、0.4732、0.4460、0.4391、0.4553,得到油松榆树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土壤质量评价综合指数较高,土壤改良效果较好,适宜种植。该文论有图23幅,表4个,参考文献75篇。
陈杨[2](2021)在《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生态效应,探索适宜植被修复模式,选择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Ⅰ)、乔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Ⅱ)、纯林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Ⅲ)、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Ⅳ)、乔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Ⅴ)、草地修复模式(CK)共六种模式,测定小气候因子、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等指标,比较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与植被因子、小气候、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如下:1、调节小气候方面,灌草和乔灌草植被修复模式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防护型修复模式显着降低林内空气温度,景观型在调节昼夜温差方面效果显着;乔灌草防护型(Ⅱ)和景观型模式(Ⅳ、Ⅴ)下的空气湿度较舒适。2、土壤物理性质方面,各植被修复模式对于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方面效果不显着,需要进一步长期研究。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方面,乔灌草防护型(Ⅱ)的效果最好,整体上防护型优于景观型。3、土壤化学性质的整体改良效果较好,各修复模式均大于草地修复模式(CK)。同一土层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乔灌草景观型(Ⅴ)>纯林防护型(Ⅲ)>CK。4、人工辅助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磷酸酶活性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对蛋白酶活性调节作用不显着。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防护型(Ⅰ)>纯林防护型(Ⅲ)>草地恢复模式(CK)。5、不同模式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总量由高到低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纯林防护型(Ⅲ)>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草地恢复模式(CK)。防护型修复模式的微生物数量显着高于景观型,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效果明显。6、土壤呼吸与气温有关,在夏季时较高,而冬季最低。以灌草景观型(Ⅳ)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强,其草本生物量最大,没有高大乔木遮挡,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多,使样地内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繁盛,微生物和根系呼吸活跃,因而土壤呼吸速率比其他模式强。综合评价得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为:乔灌草防护型模式(Ⅱ)>灌草防护型模式(Ⅰ)>纯林防护型模式(Ⅲ)>乔灌草景观型模式(Ⅴ)>灌草景观型模式(Ⅳ)>草地模式(CK)。与自然恢复的草地模式相比,各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均较高,且防护型模式整体上优于景观型模式。
马在昊[3](2021)在《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文中提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陕北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工程对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土壤类型下土壤性质和肥力质量状况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陕北防风固沙区(榆阳区和神木市)和水土保持区(米脂县和靖边县)不同建设年限防护林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风沙土和黄绵土上植被变化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评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的变化,并探讨土壤质量对防护林建设时期的反馈特点,旨在科学地评估陕北防护林地土壤环境效应,从而为陕北地区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防护林的建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土壤容重在风沙土区林地平均高出黄绵土区林地23.14%,含水量和团聚体含量在风沙土区分别较黄绵土区低64.88%和8.30%。在风沙土区种植20年防护林使土壤容重降低11.03%,使含水量提高41.39%;种植13年防护林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174.25%;在风沙土区,樟子松的影响较沙柳和小叶杨大。在黄绵土区,防护林建设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影响不大,但在米脂地区种植37年油松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升了28.70%。(2)防护林的建设使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防护林建设37年后土壤p H值分别升高了15.08%和17.42%;在黄绵土区随防护林建设时间的延长土壤p H值略有降低;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37年林地土壤电导率分别较裸沙地提升430.97%和690.84%;黄绵土区的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养分指标在风沙土区多以20年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37年林地最高,小叶杨的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樟子松和沙柳更大。榆阳和神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37年分别较裸沙地高553.49%和190.37%;全氮含量分别在37年和29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45.03%、776.30%;全磷含量分别在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56.58%和621.50%;铵态氮含量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69.67%和67.48%;速效磷含量均在13年达到峰值,裸沙地高3613.59%和1238.99%。黄绵土区多以撂荒地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20年最高,即黄绵土区刺槐、油松混交林的建设较其他单一树种的建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米脂和靖边地区有机质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29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61%、6.35%,米脂地区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8%;全磷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49%和4.22%,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5%,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0.42%;速效磷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24.01%和39.76%,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2.6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8.98%。但全氮含量在37年分别较撂荒地降低36.93%、28.56%,米脂地区37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变化-2.9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3.57%;造林对铵态氮的影响在黄绵土区差异较大,米脂地区造林使铵态氮含量降低,但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为1.69%,靖边地区造林提高了铵态氮含量,29年林地较撂荒地高81.69%,但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1.44%。总体上防护林生长对两种土质土壤有机质、全磷以及个别速效养分都有提升作用,只是在黄绵土区,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的提升相关性不大,而在风沙土区,防护林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含量大都呈正相关关系,防护林建设对风沙土养分含量提高程度较大。(3)防护林建设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有所不同,但各生物学指标均在种植3年、13年处于相对较低并稳定的水平,而在种植20年后显着的增加,至37年达到峰值。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体现在各指标受造林工程影响更大的风沙土区,建设37年的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风沙土区是黄绵土区的82.45倍。(4)榆阳地区防护林土壤速效磷、铵态氮、有机质等指标在多数时期仍处于较缺乏水平,神木地区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有机质、电导率等指标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的水平,米脂地区铵态氮、容重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靖边地区土壤脲酶活性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风沙土区防护林的种植能够在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提升,榆阳地区土壤质量指数于20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67%,神木地区于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6.64%。虽然因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在榆阳地区选择的林种可能不适合当地的环境,使防护林后期出现了退化的情况而影响了土壤质量状况,但造林37年的土壤质量仍较裸沙地提升了7.81%。黄绵土区造林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下降,提升效果不如自然恢复,但经过20年种植后,防护林的表层土壤质量高于自然恢复,经过37年防护林的生长,土壤质量较3年林地提升了24.16%。
董晓玉[4](2020)在《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青海洮河源湿地公园地形地貌复杂、植物种类多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本研究以园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地上植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植被类型和生境特点,本研究监测高寒草甸(分别包括阴坡,阳坡和滩地),高寒灌丛草甸(分别包括半阴坡,半阳坡和滩地),沼泽化草甸以及草丛沼泽8种植被类型,结果发现:高寒草甸阳坡和沼泽化草甸物种丰富度最高(>30),植被盖度(98%和99%),地上生物量(633.33g/m2和593.33 g/m2),Shannon-Wiener指数(3.26、3.27)显着高于其它植被类型;草丛沼泽物种丰富度最低,仅出现9种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为(93%和391.67g/m2),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82和2.30)显着低于其它植被类型;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的计算表明:只有高寒草甸阳坡和阴坡和在区间[0.5,0.75]内,属于中等相似,各植被类型相似性系数在区间[0.25,0.50]之间,属于中等不相似的较多,草丛沼泽与所有植被类型的相似性系数均在区间[0,0.25]之间,属于极不相似。(2)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显着(39.32%~70.1%),土壤含水量最高为高寒灌丛草甸半阴坡,较其它植被类型增加了5.43%~30.79%;土壤毛管持水量、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高的均为高寒草甸滩地,最小的为高寒草甸阳坡;土壤容重为0.72~1.02g/cm3,高寒草甸滩地容重最小,沼泽化草甸容重最大,所以高寒草甸滩地的孔隙度高于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TN)含量最高的是高寒草甸滩地的,沼泽化草甸TN含量最低,但土壤总磷(TP)含量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土壤碱解氮(SAN)含量最高的是高寒灌丛草甸半阳坡,最低的是草丛沼泽,土壤速效磷(SAP)和速效钾(SAK)含量最低的均为高寒灌丛草甸滩地,最高的分别高寒草甸阳坡和高寒草甸滩地;土壤SAP和全钾(TK)含量最高的均为高寒草甸阴坡;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低的均是高寒灌丛草甸滩地,最高的是高寒草甸滩地和高寒灌丛草甸半阳坡,真菌数量最多是高寒草甸阳坡,最少的是草丛沼泽;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最低的均为高寒草甸滩地,活性最高的是高寒灌丛草甸半阳坡、高寒灌丛草甸半阴坡,各植被类型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明显。(3)土壤SAP、TK含量和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其中和Patrick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达到极显着正相关,各土壤性质和Pielou指数呈负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对植物群落高度起直接作用的是土壤含水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植物群落盖度起直接作用的有土壤放线菌和p H,对地上生物量起直接作用的有SAN和TK,对Patrick指数起直接作用的有SAP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Simpson指数起直接作用的有土壤TP含量和真菌,对Shannon-Wiener指数起直接作用的有土壤容重和SAK,对Pielou指数起直接影响作用的仅有土壤p H。
宋玉,周瑞莲,张婷凤,杨润亚[5](2018)在《海岸不同生态断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分布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烟台海岸沙地为试验地,通过对不同生态断带(取样地距高潮线10,30,50 m)植被、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Na+,K+,Cl-,SO42-)含量、土壤养分(土壤速效P,速效K,速效N,全K,全P)含量、土壤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力的分析,以了解海岸不同生态断带土壤盐度和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分布的关系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近高潮线10 m处土壤Na+,K+,Cl-,SO42-含量最高,尤其是Na+和Cl-分别较远离高潮线30 m和50 m处土壤高9.7,2.7倍和22.3,2.8倍.同时,近高潮线10 m处土壤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低,随远离高潮线土壤酶活力上升、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加.与近高潮线10 m相比,50 m处土壤Na+和Cl-含量下降了95.7%,73.7%;土壤有效N,有效K,有效P含量分别升高69.1%,32.7%,6.0%;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力分别提高204.7%,388.1%,455.1%.而且不同生态断带植物种类不同,10 m处只有抗沙埋耐盐性强的滨麦(Leymus mollis)生长形成单一种群,30 m处出现了抗旱抗盐的以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为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在50 m处出现了以小灌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优势种的草灌群落.研究表明,由于距海岸高潮线距离和受海水侵蚀强度的不同使不同生态断带土壤酶活力和养分含量随远离高潮线土壤盐度的降低而呈梯度增长趋势,不同生态断带土壤酶活力和养分呈空间异质性分布,其中盐分起主导作用.同时海岸生态环境的异质性是诱发植物种分布不同的生态诱因,而植物对沙埋、盐胁迫、土壤瘠薄的适应生态幅不同可能是诱发其分布不同的生物诱因.因此利用海岸带环境盐度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合理布局和栽种抗逆性不同的植物种类将有助于快速恢复海岸带环境和维持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
邱月[6](2018)在《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对土壤主要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渤海泥质海岸的白榆(Ulmus pumila)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纯林、群众杨(Populus populari)纯林、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纯林、小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小胡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混交林、自然灌草地等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观测和室内取样测试等方法,测定了各林分样地在春季、夏季、秋季的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从而研究渤海泥质海岸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期为泥质海岸土壤改良、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白榆中龄林、刺槐纯林、白蜡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及对照灌草地土壤表层含水量(010 cm)季节动态呈倒“V”字型,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的呈“V”字型,群众杨纯林的呈直线上升型;白榆中龄林、刺槐纯林、白蜡纯林土壤表层(010 cm)电导率季节动态倒“V”字型,群众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的呈“V”字型;在1030 cm与3050 cm土层中,各防护林类型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季节动态变化多表现为不显着。不同防护林改良土壤含水量的大小依次为白榆中龄林>对照灌草地>刺槐纯林>白蜡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群众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辽宁杨纯林>白榆幼龄林;改良土壤电导率的效果依次为刺槐纯林>白蜡纯林>白榆中龄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群众杨纯林>白榆幼龄林>小胡杨纯林>辽宁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对照灌草地。白榆和速生杨人工纯林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电导率。杨树幼林乔伴混交型和乔灌混交型林分配置模式能提高林地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电导率,但与对照未达到差异显着。(2)不同防护林土壤表层(010 cm)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季节变化显着均呈“V”字型。在1030 cm和3050 cm土层内,除辽宁杨纯林和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等林分外,其他林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变化也均呈“V”字型,且季节性变化显着;土壤微生物氮在这两层土壤内季节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呈现倒“V”字型、“V”字型与直线型3种形式,季节性差异也均达显着水平。不同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大小依次为白榆中龄林>刺槐纯林>群众杨纯林>白蜡纯林>辽宁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对照灌草地>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不同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大小依次为白榆中龄林>群众杨纯林>辽宁杨纯林>对照灌草地>刺槐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蜡纯林>白榆幼龄林>小胡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各林分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贡献率均较大,能明显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肥力、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显着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负显着相关。(3)不同防护林在050 cm土层内过氧化氢酶与碱性磷酸酶季节动态主要呈倒“V”字型,脲酶季节动态主要呈“V”字型与直线下降型,蔗糖酶季节动态主要呈直线上升型,且4种酶季节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不同防护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总体来看,白蜡纯林、白榆中龄林、刺槐纯林、辽宁杨纯林较好,小胡杨纯林、白榆幼龄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较差。白榆纯林和速生杨纯林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杨树幼林乔伴混交型和乔灌混交型林分配置模式(蔗糖酶除外)。除过氧化氢酶外,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土壤加深而降低。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土壤电导率呈显着负相关。(4)防护林显着降低土壤的pH值,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肥力指数与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土壤养分均呈极显着相关,因而通过这一指标能综合反映防护林对土壤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白榆中龄林、刺槐纯林、白蜡纯林、群众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土壤肥力指数分别较对照灌草地提高了61.22%,36.73%,22.45%,30.61%,24.49%,32.65%,32.65%,10.20%,12.24%。综上,渤海泥质海岸各种防护林中,白榆中龄林对土壤主要性状改良效果最佳,刺槐纯林、白蜡纯林、群众杨纯林、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纯林改良效果较好,小胡杨纯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改良效果一般。
魏巍[7](2018)在《胶东半岛不同群落优势植物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差异探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胶东半岛外来植物入侵形势严峻,生态安全遭受严重威胁。防治外来植物入侵不仅要着眼于对外来物种入侵力的研究,还应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群落对外来物种的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寻求通过建立高抵抗力植物群落的生态防治途径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以对胶东半岛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和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为受试对象,以不同群落的本地优势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盐肤木(R.chinensis)、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赤松(Pinus densiflora)及黑松(P.thunbergii)等为测试对象,通过探索被入侵地不同群落优势植物与土壤间的反馈作用对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贡献,分析化感作用在反馈中的地位,尝试揭示植物-土壤反馈影响群落入侵抵抗力的机制,为科学防治外来植物入侵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生物测定实验、盆栽实验,比较不同群落优势植物化感物质对外来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麻栎根系水浸液可以显着降低外来植物火炬树种子的萌发速度;相较于美洲起源的紫穗槐和刺槐,亚洲起源的麻栎和黑松抑制了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2)分两个阶段进行植物—土壤反馈实验。第一阶段在相同土壤条件下的同质园小区种植入侵植物和不同林型优势植物。结果表明,经过75天的种植后,栽种不同植物的各处理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各项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均产生较大差异。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土壤性质指标分析后发现,本地起源植物盐肤木、麻栎、赤松等生长过后土壤肥力高,而美洲起源植物(两个归化种紫穗槐、刺槐和两个入侵种火炬树、美洲商陆)的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四个美洲起源植物的土壤养分结构更相似,两个亚洲起源阔叶树种盐肤木、麻栎的土壤养分结构更相似,两个亚洲起源针叶树种赤松、黑松和空白对照组土壤养分结构更相似。可见,本实验中,相同起源地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更相近,外来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养分需求大,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利用土壤养分以促进自身生物量积累,这可能是其能成功定植或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5天的种植后,不同植物生长过的土壤其微生物物种丰度、多样性均较空白对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植物可能通过根际效应,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使得某些利于自身生长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多,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3)在植物—土壤反馈实验第二阶段,用上一阶段的土壤再次种植每种植物,比较植物在自身生长过的土壤和在其它植物生长过的土壤上的长势差别,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植物如何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后续自身和其它植物的生长。结果表明:经过第二阶段种植后,不同处理组中各植物的生物量均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主要与植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有关,与野外观察的不符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植物化感作用对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贡献。在防控外来植物入侵方面,物理、化学途径弊端明显,重新引入一个非本地物种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所承担的生态安全风险也往往太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本地植物(如麻栎等)分泌的化感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利用对入侵植物具有明显化感抑制作用的本地植物对其进行生态控制,构建高抵抗力植物群落,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高升,徐敏,孙会荟[8](2017)在《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酶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土壤肥力形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有关土壤酶的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陆森林生态系统,对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研究较为鲜见。文章在简述了土壤酶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海岸带森林土壤酶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的研究方向。
黄楷琪[9](2015)在《闽江口琅岐岛朴树防护林凋落物及其分解时空动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琅岐岛上朴树(Celtis sinensis)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防护林凋落物量及其分解过程进行为期1a的跟踪研究,并对凋落物的持水性能、化感效应的生态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揭示朴树防护林中凋落物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情况,并对林隙、林下微生境中凋落物量、养分含量、分解速率进行对比,为沿海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其主要结果如下:1、朴树防护林年凋落物总量为5.910×103kg/hm2,动态变化呈“双峰”模式;林隙、林下微生境中的年凋落物量存在显着差异,林隙年凋落量低于林下年凋落量;且林隙西面年凋落物量最大,林隙中间年凋落物量最小。2、四种组分占凋落物的比例大小依次为:落叶>落枝>碎屑>花果,凋落物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大量元素含量差异大。3、林隙、林下微生境中C、N、P、K、Ca、Mg的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新鲜凋落物养分含量与凋落物所在位置无关,仅于凋落物自身的养分含量有关。4、6种大量元素年归还量大小依次为:C>Ca>N>K>P>Mg;且林隙、林下微生境的养分归还量与该微生境的凋落物数量成正比。5、凋落物在林隙中的分解速率大于林下微生境,其分解过程中大量元素的养分变化情况为:C、N、P、Ca表现为“淋溶—富集—释放”的过程;K、Mg表现为“淋溶—释放”的过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C/N呈负相关。6、对凋落物分解与酶活性的研究发现:林隙微生境中土壤酶活性较高于林下微生境。林隙微生境中光照充足,且土表覆盖凋落物量少于林下微生境,为林隙微生境中提供了良好的光照及土壤呼吸条件,故林隙中土壤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均高于林下微生境。7、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式:W=196.4681n(t)+1262.545,R2=0.990;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V=1.243t-0.858;R2=0.999。凋落物浸水时间与持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凋落物浸水时间与吸水速率成负相关,但显着性不明显;凋落物持水量与吸水速率呈极显着负相关。8、朴树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朴树叶浸提液与麦冬叶浸提液中的发芽率数有差异。当朴树叶浸提液浓度在0.500g/mL以下时,能有效促进朴树种子萌发,而当朴树叶浸提液浓度高于0.500g/mL时,则对朴树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麦冬叶浸提液对朴树种子的发芽率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浸提液浓度分别为0.500g/mL、0.750g/mL时,其对朴树种子的萌发作用小于浓度为0.250g/mL的麦冬叶浸提液。同浓度的麦冬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于朴树叶浸提液。
刘宝贤[10](2014)在《日照海岸不同沙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沙质海岸的沙生植物群落系统遭到了严重地破坏,使得沙生植物对于海滩及其以上生态系统的防护功能大幅下降,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日照市沙质海岸,由南往北选取金沙滩、任家台和森林公园三个典型区域作为调查样地,按照群落类型的分布特点将沙生植物群落划分为海岸沙生带、混交沙生带和防护林边缘带三种典型群落带,调查各群落带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内部结构的组成特点,研究了各个群落带物种丰富度、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同时测定了不同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深入研究了日照沙质海岸沙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1、调查发现,日照沙质海岸不同沙生植物群落内的植物组成和结构存在不同程度地差异。防护林边缘带的植物种类最多,分别是海岸沙生带和混交沙生带的3.375倍和1.35倍。随着群落向内陆推进,灌木层的比例逐渐增大,藤本植物比例变化不大,草本植物种类的比例变小。海岸沙生带的优势种有肾叶打碗花、单叶蔓荆和砂引草等,其优势种的重要值在混交沙生带和防护林边缘带均有明显的下降,有的物种甚至不再出现;混交沙生带优势种有白茅、单叶蔓荆、猪毛菜、独行菜、砂引草和马唐等,其优势种在防护林边缘带变化趋势没有特定规律;防护林边缘带的优势种有芦苇、碱蓬、独行菜、苍耳草和胡枝子等。防护林边缘带与混交沙生带群落的植物组成异常相似,但各个物种的重要值在不同群落类型内有了不同程度地变化。2、不同地区的沙生植被群落带的植物多样性变化趋势不同,但多样性指数均在防护林边缘带最高,分别为0.837、0.923、0.936和1.724、2.697、2.946。三个地区的两种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Pielou指数在森林公园地区的防护林边缘带有所降低;除任家台地区的混交沙生带的Alatalo指数最低外,三个地区的群落Alatalo指数均在防护林边缘带最高,分别为0.917、0.872和0.869。3、土壤物理性质在三个地区不同沙生植物群落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群落带推进,离海岸线越远,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孔隙度逐渐提高,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在土壤肥力方面,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均处在偏低水平上;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随着离海岸线越远,含量越高;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性显着且无规律。土壤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及有机质含量之间及其与其他因子之间存在较显着的相关性,说明植被的类型及凋落物的储备是影响土壤肥力大小的关键因素。4、沙生植物群落与土壤各个理化性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个土壤指标的影响。
二、沙质海岸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质海岸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沙质海岸防护林地上植被多样性 |
3.1 不同样地林木生长指标特征 |
3.2 不同样地林下植物群落特征 |
3.3 不同样地林下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 |
3.4 小结 |
4 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特性 |
4.1 不同样地土壤物理性质 |
4.2 不同样地土壤化学性质 |
4.3 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特性 |
4.4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分析 |
4.5 小结 |
5 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5.1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5.2 土壤特性相关系数与权重的确定 |
5.3 土壤评价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附图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研究进展 |
1.1.2 植被修复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土壤条件 |
2.1.3 样地设置 |
2.2 草本植物调查 |
2.3 土壤调查 |
2.4 小气候观测 |
2.5 数据计算 |
2.6 评价方法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
3.1.1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
3.1.2 空气温度 |
3.1.3 空气湿度 |
3.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3.2.2 土壤含水量 |
3.2.3 土壤温度 |
3.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土壤pH、电导率 |
3.3.2 土壤有机质 |
3.3.3 土壤氮含量 |
3.3.4 土壤磷含量 |
3.3.5 土壤钾含量 |
3.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4.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3.4.2 土壤微生物数量 |
3.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土壤脲酶活性 |
3.5.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3.5.3 土壤磷酸酶活性 |
3.5.4 土壤蔗糖酶活性 |
3.5.5 土壤蛋白酶活性 |
3.6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7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草本植被的影响 |
3.8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
3.8.1 相关性分析 |
3.8.2 主成分分析 |
3.8.3 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
4.2 改良土壤质量的效果 |
4.2.1 持水功能 |
4.2.2 提升养分作用 |
4.2.3 改善土壤生物学效应 |
4.2.3.1 土壤酶活性 |
4.2.3.2 土壤微生物 |
4.2.4 土壤呼吸效应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资助项目 |
(3)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
1.2 防护林建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1 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防护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1.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1.4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1.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样地选取 |
2.3.2 野外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2.3.3 土壤、防护林生长指标的测定和获取 |
2.3.4 数据处理 |
2.3.5 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3.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3.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
3.1.4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p H值的变化特征 |
4.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
4.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4.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 |
4.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磷的变化特征 |
4.1.6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铵态氮的变化特征 |
4.1.7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特征 |
4.1.8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2 讨论 |
4.2.1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环境指标的影响 |
4.2.2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全量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3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指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生物学性质变化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 |
5.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 |
5.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6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相关性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质量状况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其敏感度分析 |
6.1.2 土壤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单因素评价 |
6.1.4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1.2 土壤性质研究 |
1.3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性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土壤与植被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和样方调查 |
2.2.2 土壤取样 |
2.3 样品处理及测定 |
2.3.1 土壤物理性质 |
2.3.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3.3 土壤微生物 |
2.3.4 土壤酶活性 |
2.4 统计分析及计算方法 |
2.4.1 重要值计算公式 |
2.4.2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3 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 |
2.4.4 回归分析 |
2.4.5 冗余分析(RDA)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植物群落特征 |
3.1.1 植物组成 |
3.1.2 植物高度、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分析 |
3.1.3 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3.1.4 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 |
3.2 土壤性质分析 |
3.2.1 土壤水分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孔隙度 |
3.2.4 土壤pH |
3.2.5 土壤全氮、碱解氮 |
3.2.6 土壤全磷、速效磷 |
3.2.7 全钾、速效钾 |
3.2.8 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
3.2.9 土壤酶活性分析 |
3.3 土壤各性质分析 |
3.3.1 土壤各性质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3.2 主成分分析 |
3.4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1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RDA(冗余)分析 |
3.4.2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4.3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植物物种名录 |
作者简介 |
(5)海岸不同生态断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分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状况 |
1.2 试验材料和取样 |
1.3 土样分析 |
1.3.1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
1.3.2 土壤离子浓度的测定 |
1.3.3 土壤养分测定 |
1.3.4 土壤酶活力测定 |
1.4 植物群落调查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断带物种组成变化 |
2.2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Na+和K+含量差异比较 |
2.3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阴离子含量差异比较 |
2.4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比较 |
2.5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有效钾和全钾含量差异比较 |
2.6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差异比较 |
2.7 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断带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力差异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6)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对土壤主要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森林土壤水、盐研究进展 |
1.1.1 土壤水、盐动态研究进展 |
1.1.2 植被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
1.2 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环境的关系 |
1.3 森林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 |
1.3.1 土壤酶活性动态研究进展 |
1.3.2 土壤酶活性与环境的关系 |
1.4 森林土壤主要性状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2.1 样地设置 |
2.2.2 土样采集方法 |
2.3 土壤主要性状的测定 |
2.3.1 土壤含水量与电导率的测定 |
2.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
2.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4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2.3.5 土壤肥力指数的计算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下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变化 |
3.1.1 季节动态变化 |
3.1.2 林龄间差异 |
3.1.3 混交类型间差异 |
3.1.4 树种间差异 |
3.1.5 土层间差异 |
3.2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 |
3.2.1 季节动态变化 |
3.2.2 林龄间差异 |
3.2.3 林型间差异 |
3.2.4 树种间差异 |
3.2.5 土层间差异 |
3.2.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 |
3.3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下土壤酶活性变化 |
3.3.1 季节动态变化 |
3.3.2 林龄间差异 |
3.3.3 林型间差异 |
3.3.4 树种间差异 |
3.3.5 土层间差异 |
3.4 渤海泥质海岸不同防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指数间的相关关系 |
3.6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肥力指数比较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 |
4.2.2 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地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4.2.3 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4 土壤水、盐、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养分间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7)胶东半岛不同群落优势植物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差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入侵研究现状 |
1.1.1 生物入侵的定义、途径及危害 |
1.1.2 外来物种的入侵性与群落的可入侵性 |
1.1.3 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 |
1.2 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2.1 化感作用的定义 |
1.2.2 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土壤反馈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土壤反馈的含义 |
1.3.2 植物-土壤反馈与外来植物入侵 |
1.4 入侵胶东半岛的外来植物火炬树与美洲商陆 |
1.4.1 火炬树概况 |
1.4.2 美洲商陆概况 |
1.5 本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各生境优势树种根系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
2.1.2 材料与处理 |
2.1.2.1 水浸液的制备 |
2.1.2.2 生物测定实验 |
2.1.2.3 盆栽实验 |
2.2 数据处理 |
2.2.1 化感效应评价 |
2.2.2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树种和水浸液浓度对火炬树各试验变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树种根系水浸液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1 不同树种根系水浸液对火炬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2.2 不同树种根系水浸液对火炬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树种根系水浸液对火炬树幼苗总生物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壤处理阶段 |
3.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3.1.3 土壤酶测定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2.1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数据处理 |
3.2.2 构建土壤肥力评价体系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1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pH的影响 |
3.3.1.2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全碳含量的影响 |
3.3.1.3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1.4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3.1.5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1.6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1.7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1.8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1.9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2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2.1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2.2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2.3 各植物生长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相关关系及土壤肥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3.3.3.1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相关关系 |
3.3.3.2 土壤肥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主成分-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4.1 各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2 各植物对土壤酶的影响 |
3.4.3 相关关系分析和主成分-聚类分析法作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处理 |
4.1.2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与PCR扩增 |
4.1.2.1 土壤总DNA提取 |
4.1.2.2 PCR扩增 |
4.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通量测序结果 |
4.3.2 测序质量分析 |
4.3.3 群落结构分析 |
4.3.3.1 土壤菌群结构 |
4.3.3.2 土壤中微生物物种分布柱状图 |
4.3.4 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4.3.5 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分析 |
4.3.5.1 PCA分析 |
4.3.5.2 UPGMA聚类树 |
4.3.6 LEfSe分析 |
4.3.7 RDA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物—土壤反馈对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生长响应阶段 |
5.1.2 幼苗生物量处理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各组土壤对不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5.3.1.1 各组土壤对外来植物美洲商陆生物量的影响 |
5.3.1.2 各组土壤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生物量的影响 |
5.3.1.3 各组土壤对被入侵地植物紫穗槐生物量的影响 |
5.3.1.4 各组土壤对被入侵地植物刺槐生物量的影响 |
5.3.1.5 各组土壤对被入侵地植物盐肤木生物量的影响 |
5.3.1.6 各组土壤对被入侵地植物麻栎生物量的影响 |
5.3.2 各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4.1 各组土壤对外来入侵植物美洲商陆生物量的影响 |
5.4.2 各组土壤对外来入侵植物火炬树生物量的影响 |
5.4.3 各组土壤对紫穗槐、刺槐生物量的影响 |
5.4.4 各组土壤对盐肤木、麻栎生物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8)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酶的研究概况 |
1.1 研究阶段 |
1.2 研究领域 |
2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酶活性研究 |
2.1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研究的重要性 |
2.2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的特征以及时空分布 |
2.2.1 季节动态。 |
2.2.2垂直变化。 |
2.2.3 水平分布。 |
2.2.4 滩位差异。 |
2.3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2.3.1 泥质海岸带森林土壤。 |
2.3.2 砂质海岸带森林土壤。 |
2.3.3 岩质海岸带森林土壤。 |
2.4 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与植被特征的关系 |
2.4.1 同一植被不同生长阶段。 |
2.4.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 |
2.4.3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的土壤酶活性。 |
2.5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3 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
(9)闽江口琅岐岛朴树防护林凋落物及其分解时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森林凋落物研究现状 |
1.1 凋落物量研究 |
1.2 森林凋落物分解 |
1.2.1 凋落物的分解过程 |
1.2.2 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 |
1.2.3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 |
1.2.4 凋落物分解的养分动态 |
1.2.5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
1.2.6 土壤酶分类 |
1.2.7 土壤理化性质与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相关性 |
1.2.8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1.3 凋落物生态功能的研究 |
1.3.1 凋落物的持水性 |
1.3.2 凋落物对植物群落结构更新的化感作用 |
1.4 林隙动态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凋落物的收集 |
2.3.2 凋落物干重残留量测定 |
2.3.3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 |
2.3.4 凋落物分解前后营养元素测定 |
2.3.5 凋落物分解实验 |
2.3.6 土壤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
2.3.7 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的测定 |
2.3.8 朴树种子的化感效应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防护林凋落物量的研究 |
3.1.1 防护林林内凋落物量及组分概况 |
3.1.2 林隙微生境中凋落物量及组分动态 |
3.1.3 林下微生境中凋落物量及组分动态 |
3.1.4 林下、林隙微生境凋落物量及组分的比较 |
3.2 凋落物养分含量的研究 |
3.2.1 凋落物各组分养分含量概况 |
3.2.2 林隙凋落物养分及归还量动态 |
3.2.3 林下凋落物养分及归还量动态 |
3.2.4 林隙、林下凋落物养分含童及归还量对比 |
3.2.5 林隙、林下凋落物养分归还量的对比 |
3.3 凋落物分解研究 |
3.3.1 林隙、林下微生境中朴树凋落叶失重率比较 |
3.3.2 林隙、林下微生境中朴树凋落叶分解养分动态 |
3.3.3 林隙、林下微生境中朴树凋落叶养分含量残留率 |
3.3.4 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3.3.5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凋落物生态功能的研究 |
3.4.1 凋落物持水性能的研究 |
3.4.2 朴树凋落叶、麦冬叶浸提液对朴树种子萌发及化感效应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防护林凋落物量的研究 |
4.2 凋落物养分含量的研究 |
4.3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
4.4 凋落物生态功能的研究 |
4.4.1 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 |
4.4.2 朴树种子萌发及化感效应 |
4.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日照海岸不同沙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1.2.2 沙生植物的研究现状 |
1.2.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2.4 群落结构与土壤相互关系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地概况 |
2.1.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2 土壤特点与自然植被 |
2.1.2 野外调查方法 |
2.1.2.1 沙生植物群落类型 |
2.1.2.2 沙生植物群落调查 |
2.1.2.3 土壤取样 |
2.1.3 室内土壤化验 |
2.1.3.1 土壤的样品处理 |
2.1.3.2 测定方法 |
2.2 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2.2.1 重要值(Ⅳ)的计算方法 |
2.2.2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结构特征 |
3.1.1 群落的物种组成 |
3.1.1.1 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
3.1.1.2 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1.2.1 沙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
3.1.2.2 沙生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3.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3.2.1 土壤物理性质 |
3.2.1.1 土壤含水量 |
3.2.1.2 土壤容重 |
3.2.1.3 土壤孔隙度 |
3.2.2 土壤化学性质 |
3.2.2.1 土壤 pH 值 |
3.2.2.2 土壤盐分含量 |
3.2.2.3 土壤碱解氮含量 |
3.2.2.4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2.2.5 土壤速效钾含量 |
3.2.2.6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2.3 土壤理化性质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3.2.3.1 单相关分析 |
3.3 沙生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1 群落丰富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2 群落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3 群落均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沙生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变化 |
4.2 沙质海岸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选择 |
4.3 沙质海岸沙生植物群落的重建 |
5 结论 |
5.1 滨海沙生植物群落组成结构 |
5.2 土壤特性的变化 |
5.2.1 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 |
5.2.2 土壤化学特性的变化 |
5.3 土壤因子及其与沙生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沙质海岸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D]. 霍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陈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D]. 马在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D]. 董晓玉. 青海大学, 2020(02)
- [5]海岸不同生态断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分布的关系[J]. 宋玉,周瑞莲,张婷凤,杨润亚.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6]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对土壤主要性状的影响[D]. 邱月.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7]胶东半岛不同群落优势植物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差异探究[D]. 魏巍. 鲁东大学, 2018(09)
- [8]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J]. 高升,徐敏,孙会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1)
- [9]闽江口琅岐岛朴树防护林凋落物及其分解时空动态[D]. 黄楷琪.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10]日照海岸不同沙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变化研究[D]. 刘宝贤.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