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视角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1](2019)在《鲁迅小说世界中的权力秩序 ——鲁迅小说与现实世界的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境的变化,人们似乎都渐渐淡忘了鲁迅曾经振聋发聩的存在,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隔膜也日益加深,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把眼光聚焦到鲁迅身上。鲁迅的短篇小说与小说所表现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同构的互文性关系。现实生活社会文化规约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与思想、道德、宗教等要素所形成的结构关系,为鲁迅小说的艺术世界构成提供了现实的模式,也制约着鲁迅小说世界各个要素的内在结构。同时,鲁迅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价值标准和话语方式赋予艺术世界的内在结构以新的审美品质。两者之间形成了同构而异质的互文关系。第一部分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三个角度来阐释鲁迅短篇小说中空间秩序设定与现实的互文。小说中那个充斥着权力统制和文化规范的社会空间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鲁迅通过描写一件小事或一个日常生活的场面就能暴露出其中的权力秩序。鲁迅用自己的话语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艺术加工,形成了小说中的权力空间。第二部分分析了五四运动时期受到冲击的传统权力秩序与小说中权力秩序的互文。无论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或是在当下的中国,鲁迅所说的中国国民根深蒂固的国民奴性,麻木的“看客”行为,抑或是新旧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现实的影子,他所构建的艺术世界充分地表现出了现实世界中内在的权力关系。第三部分阐述了鲁迅个人经历与文学作品中权力秩序描写的互文。鲁迅的人生经历使他能够深刻体会和认识现实社会的权力秩序,以及这个权力秩序的不合理性。这使他能够形成自己的感受力、思想方法和话语方式,以独特的方式给予现实权力关系生动的艺术表现,形成了鲁迅小说中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质。运用互文性方法研究,从一个新角度阐释鲁迅的作品,会对他的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新的认识,揭示出鲁迅小说的艺术世界构成与现实的内在结构关系,对当下的鲁迅研究贡献一些新的观点。
秦洋[2](2018)在《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苦难书写》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以其所表现的人性的优美与人情的质朴纯粹打动着读者,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沈从文极力讴歌湘西自然儿女健康、纯真的生命形式,但在他们看似和谐的生命背后却充斥着人生的苦难与悲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物大都善良可爱,具有都市人所不能理解的诚实、忠厚,但他们的人生往往充满了苦难,最终结局也多以悲剧收场,如《柏子》、《丈夫》、《萧萧》、《边城》等作品都揭示了湘西底层人物难以掌控的苦难人生,他们或为贫穷所迫过着屈辱、艰辛的生活,或受命运捉弄丧失人生的幸福,又或因理性蒙昧而难以逃脱宿命般的人生悲剧。这些不幸的湘西底层人物构成了湘西世界苦难的缩影,透过他们,我们能更为清晰地感知沈从文对于故土湘西的热爱和悲悯。在文学创作中,沈从文追求一种和谐、恰当的美,他极少在作品中以饱含血泪的方式直陈苦难的百般情状,而惯常于将人生的苦难、生命的悲凉隐藏在极冷静、淡然的叙述中,用饱含诗意的文字将苦难包裹起来。以超越苦难的审美姿态来书写苦难,使得他的湘西小说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作品中蕴含的多重层面的苦难内涵,分析苦难书写的艺术策略,从而更为深入的解读作品的丰富内涵,探索沈从文湘西创作中所蕴含的生命忧患意识与审美反思意义。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本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对选题研究现状和趋势作出梳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苦难现象,结合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遭遇对文本中呈现的各种苦难现象进行概括分类;第二章以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阅读和思考,同时结合有关叙事学理论对苦难书写的艺术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阐述;第三章结合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湘西少数民族背景以及湘西地域特点梳理沈从文苦难意识之来源,并结合作家本人的文学创作观论述其苦难书写的生成渊源;第四章从苦难的超越与反思两个层面入手,在前面几章所论述的基础之上,探讨沈从文苦难书写中蕴含的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和生命理想形式的探索。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沈从文湘西苦难书写的文学意义以及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王丽花[3](2014)在《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文中指出从现代的文学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的作品基本上都没能够抵制住"回乡"主题的诱惑。很多的作者,根本没有走出乡土去,而是把作品回归于乡土之间,而把"回乡"主题运用自如,且作品最多的,可以说是鲁迅和沈从文。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写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的乡下的人物和事物。
石玲[4](2013)在《现代性视野下的农村书写 ——以鲁迅农村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鲁迅为肇始者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想象与建构出来的乡土中国、农民形象,大多呈现出落后、破败、愚昧、奴性的“病态”特点,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田园牧歌。无疑,这种乡土经验的形成,既朴实真切地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现实变迁,也鲜明地凸现了这一代作家特定的书写立场及其现代性诉求。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激烈交汇的历史语境中,这些作家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留洋到回国的普遍经历,深刻影响到他们对“故乡”的重新发现,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聚焦于“故乡”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形象,发人深省之余不免失之苛责。本文即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为案例,梳理其农村形象建构的鲜明特点,考释其批判性立场的形成及缘由,并通过与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家的横向比较,力图揭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中批判性立场的复杂性。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从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和社会环境入手,通过“强势的礼教扞卫者”与“弱势的礼教维护者”两类人物形象的剖析,揭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是礼教社会的缩影。第二章主要从鲁迅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出发,考释其批判性视角的形成及缘由。第三章通过对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的农村小说相比较,既指明了中国现代乡土书写的共同性,又努力揭示出他们的差异:鲁迅小说中采取的批判和揭露的态度与沈从文小说中挽歌式的乡村书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当前旧中国农村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探索;而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在“革命”之后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对新的康庄大道的理想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鲁迅乡土小说的继承和补充。
许晶[5](2013)在《理想抑或现实—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笔下的“桃源世界”》文中研究指明“桃源世界”,从狭义角度来看,是指陶渊明极富盛名的《桃花源记》中想象出的一个逃离现实困境的乐园,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还包括大洋彼岸与它时空对接的理想国、乌托邦乃至后人创造的无数让人流连忘返的诗意栖居地。明天的希望,总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一个个美好的栖居地缓解了现实苦难给人身心带来的磨难,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生机盎然的一派繁荣,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不管在哪个时代,乌托邦文学都是被需要的,我们非常赞同奥斯卡?王尔德的话: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纵观文学史,几乎每个时代都出现过“桃源世界”的完美畅想与随之而来的或褒或贬的评述。然而相比对于中国“桃源理想”的延绵承续与西方“理想国度”的演变建构的纵向研究,对于中西方乌托邦理念的横向比对与迁移略显不足。本文将分别以废名梦中的桃花源、沈从文笔下乌托邦、黄永玉心中理想国的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对三位作家与桃花源、乌托邦、理想国的关联与创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透视乡土中国,解读现实存在,无论是真实还是理想,现实还是梦境,写实还是写意,他们都立足于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性的回归。并在此分析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梳理出三位作家创作的整体特点,继而总结如此丰富的“桃源世界”的创作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并探讨其构建的理想世界的相同与差异。导论将梳理和回顾中外文学中的“桃源情结”,并品评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的研究现状及其笔下的“桃源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的文本解读,呈现出边城、黄梅、凤凰的自然风俗、人情人性,以及他们心中难舍的“桃源情结”。置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社会语境中看,他们的作品似有远离中心、美化生活之嫌,但从审美角度来说,他们建构的“桃源世界”何尝不是我们心之向往的乐土,他们笔下的翠翠、萧萧、三姑娘等人物形象至今仍感染着我们,葆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正视与反观作者及其文本,对他们理想与现实的交叠思想做出一番品评。在梳理“桃源世界”的文本呈现和作家心理情节的互动关系基础上,从文化意蕴与审美角度对桃花源的虚幻性作出价值评估。
旷玉妍[6](2010)在《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两类写作视角——以鲁迅、沈从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许多文学创作者来说,乡土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作家们无法回避的情节和母题。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迹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从早期鲁迅的启蒙式批判到三四十年代沈从文的田园式抒写,不难发现乡土小说写作视角由"启蒙"到"乡下人"的转变。对这两种写作视角的审视与解读,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乡土文学的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
潘秀芹[7](2009)在《沈从文、汪曾祺散文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沈从文是30年代京派文学的中流砥柱,汪曾祺则被称为京派文学的最后一个传人,两人归于同一流派,不仅仅是由于现实中的师徒关系,更主要是由于两者在创作立场、作品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性。但沈从文与汪曾祺毕竟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两个生命个体,细读两者的散文作品,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本文之所以选取沈从文、汪曾祺两个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打算让两者互为参照,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而散文作为一种具有“原生态”特点的文体,可以更为真实地显现出作家的心路历程。沈从文与汪曾祺追求文学审美的独立品格,回避着时代主潮,但不管是在对比中揭示病痛,还是在滋润中净化人心,沈从文与汪曾祺都出于作家的责任和良知,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建构起自己有利于社会人生的文学世界。我的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同质追求。作为间隔整整半个世纪的两个作家,沈从文与汪曾祺的相似性显而易见:自觉疏离与中心主流的关系,采取一种边缘性的叙述立场,追求文学的独立品格;取材随意散漫,情感淡然悠长,在平实流动的叙述中追求一种“水”性散文的独特韵味,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散文世界。笔者将在这一章,从“边缘处的叙述立场”和“‘水’性散文的特质”这两方面来探讨相隔近半个世纪的两个作家的相似之处。第二章:爱和美孕育出的异质世界。沈从文与汪曾祺坚守对爱与美的追寻和建构,但由于历史、时代、个人等种种原因,却遭遇着不同的命运。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发现:沈从文的散文世界中充满了矛盾与对立,弥漫着痛苦的张力,汪曾祺的散文则更倾向于为读者营造一个温润和谐的纯净天堂;沈从文散文中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美丽的忧愁,汪曾祺散文带给读者更多的则是古朴明净的超脱之感。笔者将从“美丽的忧愁”和“温润的和谐”两方面来比较两者散文作品的异质特色,探寻造成这些差异的历史、时代、个人等种种原因。第三章:沈从文、汪曾祺的散文功用理论。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迥然不同的时代境况,影响着沈从文、汪曾祺不同的散文功用理论。笔者将从“在对比中揭示病痛”和“在静穆中滋润人心”两方面来说明,虽所处时代不同,但沈从文与汪曾祺都出于作家的责任和良知,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建构起自己有利于社会人生的文学世界。虽然无论是沈从文所追求的原始生命力的彰显,还是汪曾祺所吟唱的诗性人格的和谐,现实中不一定成为人人认同的精神家园,但作为和中心主流对话交融的“一元”,加大了整个系统文化的张力,这一事实的存在就是其最大的成功。沈从文的“晚年转业”和汪曾祺的“大器晚成”让人感慨深思。笔者希望通过比较研究,还原文学史上两个较真实的个体,对其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文学的发展有所启示,仅此而已。
历彦军[8](2007)在《《阿Q正传》《边城》:中国形象的文化隐寓 ——鲁迅、沈从文乡土小说个案比较》文中认为鲁迅、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师,他们先后作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坛的亮丽旗帜,以丰厚的创作实绩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开辟、拓展了乡土文学的领域,影响了一代代青年作家。鲁迅重在“揭丑”,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戕害下形成的病态人格和病态心理的阿Q形象,他健忘、奴性、卑怯、守旧、夸大狂、假道学、无是非、无特操、自寻开心、以丑骄人、等级观念、排斥异端、憎恶革命等等,可以说几乎汇集了鲁迅所发现的中国人所有的不良品格和精神,使阿Q的一生成为我们国人的人生,阿Q的性格成为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阿Q正传》也成为20年代中国形象的代名词。沈从文则重在“显美”,注重发掘、凸现边域山民的传统美德和自然人性,《边城》里,不仅有集自然美、人性美与人情美于一身的爱与美的化身的翠翠,更有着体现中华民族以诚待人、重义轻利、古道热肠传统美德的摆渡老人、船总顺顺,这些人共同构成了自然与人和睦共处的和谐社会,寄托了作者重造民族精神的理想,也使的《边城》继《阿Q正传》之后,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阿Q正传》“揭丑”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与《边城》“示美”以激起人们对人性美的渴望与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中体现出两代作家解剖国民性和“重造民族经典”的殊途同归的理想。这样,从文本、作家的生命观以及文化生态学背景下的个人体认三个方面对《阿Q正传》《边城》作为中国形象背后的文化隐寓进行剖析,将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
谢玉娥[9](2004)在《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海娟[10](2004)在《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乡土小说中的鲁迅与沈从文》文中研究表明鲁迅和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大师,在乡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开中国乡土小说之先河,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优秀的风范,在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20年代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沈从文则开拓了现代乡土小说的新领域,为小说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产量之高,文体之独特,均使其在乡土文学中卓而不群,直接带动了乡土小说中抒情一翼的繁荣。 鲁迅与沈从文以属于自己的方式呼应了对“人性”、“人的健康生存”命题的思考与探索,但由于两位作家文化价值取向、生活经历、与文学结缘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乡土的意义归趋与理解方式上的差异。鲁迅以深切地“关注人生”、“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孜孜不倦地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而出现于“五四”落潮时期的沈从文,则以“乡下人”的眼光注视世界,缅怀边民往事,一往情深地编织着理想的花环;鲁迅倾力展现现实的黑暗惨烈,人性的被泯灭,沈从文则沉浸在诗意盎然的梦中,演绎着鲜活的人性;鲁迅追求写实再现的艺术风格,沈从文则倾心于写意梦幻的艺术境界;鲁迅的小说深刻、沉重、凌厉,沈从文的小说质朴、和谐、自然。 两位艺术大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透视乡土中国,解读乡土文化,无论是解构还是建构,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都服从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整体思维。立足于表现社会问题是最直接的方式,但立足于人性回归也不失为一条途径。就小说创作的深度与广度而言,鲁迅更胜一筹,就生活的广袤与文体的独特而言,沈从文又独有所长。两位艺术大师的探求之路,既相异又相通,既相对又相补,参差对照,互映互衬,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元、绚烂多姿的乡土艺术世界。
二、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视角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视角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小说世界中的权力秩序 ——鲁迅小说与现实世界的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本中空间权力运行下的秩序揭示 |
一、混乱无序的政治空间 |
(一)专制与对峙下的困惑 |
(二)规训与驱逐下的盲从 |
二、喧闹嘈杂的文化空间 |
(一)反叛与教化下的麻木 |
(二)抗争与压制下的呐喊 |
三、逼仄压抑的日常空间 |
(一)独立与牺牲下的觉醒 |
(二)挑战与服从下的沉沦 |
第二章 多种话语权力渗透下的秩序更迭 |
一、异常艰难的思想探索 |
(一)转型时期的文化自省与寻找 |
(二)在苦闷与彷徨中发现和呐喊 |
二、大社会与小空间话语权力的秩序互换 |
(一)重重桎梏下的萌芽与挣扎 |
(二)坚固堡垒下的苦难与自残 |
第三章 文学想象中的现实镜像 |
一、发轫于文学原点的现实 |
(一)对婚姻爱情的两难抉择 |
(二)对封建制度的深恶痛绝 |
(三)对人道主义的坚定追求 |
二、“彷徨”心境下的精神坚守 |
(一)向未来的孤愤突围 |
(二)文学喻意下的个人“呐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 |
(2)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苦难现象 |
第一节 底层之苦 |
第二节 战乱之苦 |
第三节 女性之悲 |
第四节 无常之苦 |
第二章 苦难书写形成之渊源 |
第一节 作家个人的苦难经历 |
第二节 真实湘西的苦难现实 |
第三节 “尚美”的创作追求 |
第三章 苦难书写的艺术策略 |
第一节 苦难的抽象与隐伏 |
第二节 “突转”结局与“循环”结构 |
第三节 用诗意升华苦难,以微笑表现痛苦 |
第四章 超越与反思——苦难书写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超越苦难:由痛苦中见出生命的庄严 |
第二节 反思苦难:探寻生命的理想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回乡”主题的含义 |
2 鲁迅作品中的回乡主题 |
3 沈从文作品中的回乡主题 |
(4)现代性视野下的农村书写 ——以鲁迅农村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性视野下的农民形象 |
第一节 传统礼教的强势维护者 |
第二节 礼教压迫下的弱势维护者 |
第二章 现代性批判视角的形成 |
第一节 启蒙主义的立场 |
一、现代性批判视角 |
二、现代性批判视角的悲剧性特征 |
第二节 书写视角和个人经历 |
一、启蒙主义视角的萌芽 |
二、启蒙主义视角的发展 |
三、启蒙主义视角的成熟 |
第三章 现代性批评视角的多重性 |
第一节 鲁迅和沈从文乡村小说的异曲同工 |
一、不同的表现形式 |
二、共同的书写诉求 |
第二节 赵树理对鲁迅农村小说的继承补充 |
一、对农村小说继承 |
二、对农村小说的补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理想抑或现实—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笔下的“桃源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中外文学中的“桃源情结” |
第一节 中外文学中理想乐土的互文织锦 |
第二节 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的研究现状及其笔下的“桃源世界” |
第一章 废名梦中的“桃花源” |
第一节 静若远古、美如唐诗的竹林故事 |
第二节 人情浇漓、灵魂焦灼的“失乐园” |
第二章 沈从文笔下的“乌托邦” |
第一节 自然与人形交织的“边城”乐章 |
第二节 现代文明入侵下变异的人情人性 |
第三章 黄永玉心中的“理想国” |
第一节 太阳下纯美宁静的风景 |
第二节 介入时代的讽喻与批判 |
第四章 理想中的“桃源世界”与现实中的社会人生的跨时空比照 |
第一节 乡土经验的现实与想象 |
第二节 桃源理想的真实与虚幻 |
第三节 人性世界的此岸与彼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沈从文、汪曾祺散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同质追求 |
第一节 边缘化的叙述立场 |
第二节 “水”性散文的特质 |
第二章 爱和美孕育出的异质世界 |
第一节 沈从文:美丽的忧愁 |
第二节 汪曾祺: 温润的和谐 |
第三章 沈从文、汪曾祺的散文功用观 |
第一节 沈从文:在对比中揭示病痛 |
第二节 汪曾祺:在静穆中滋润人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阿Q正传》《边城》:中国形象的文化隐寓 ——鲁迅、沈从文乡土小说个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民族寓言:揭示国民性美丑的镜子 |
1.1 阿Q与翠翠:中国人性丑与美的两极 |
1.2 人际环境:国民劣根之丑与自然和谐之美 |
1.3 民风习俗: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的不同展示 |
1.4 解剖与重造:围绕主题需要的不同艺术技巧选择 |
第二章 生命寓言:绝望的反抗与自然的呼唤 |
2.1 生命形态:卑琐萎缩与刚柔相济的不同展现 |
2.2 生命内核:祖先崇拜和爱与美的张扬 |
2.3 生命归宿:摧毁奴隶根性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
2.4 死亡隐喻:大团圆的必然与理想家园的破灭 |
第三章 作者寓言:文化生态学背景下的个人体认 |
3.1 浙东与湘西:异质地域文化的不同熏染 |
3.2 童年记忆:挥之不去的人生烙印 |
3.3 教育与经验:人生经历的不同文化折射 |
3.4 解构与建构:不同的企望与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乡土小说中的鲁迅与沈从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乡土文化与经历的差异 |
(一) 异质的地域文化 |
(二) 不同的童年记忆 |
(三) 不同的教育与经验 |
二、 解构与建构 |
三、 现实与梦境 |
四、 写实与写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视角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小说世界中的权力秩序 ——鲁迅小说与现实世界的互文性研究[D]. 李松.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2]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苦难书写[D]. 秦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J]. 王丽花.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02)
- [4]现代性视野下的农村书写 ——以鲁迅农村小说为例[D]. 石玲. 杭州师范大学, 2013(02)
- [5]理想抑或现实—废名、沈从文、黄永玉笔下的“桃源世界”[D]. 许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6]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两类写作视角——以鲁迅、沈从文为例[J]. 旷玉妍. 文教资料, 2010(32)
- [7]沈从文、汪曾祺散文比较研究[D]. 潘秀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8]《阿Q正传》《边城》:中国形象的文化隐寓 ——鲁迅、沈从文乡土小说个案比较[D]. 历彦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1)
- [9]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J]. 谢玉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04)
- [10]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乡土小说中的鲁迅与沈从文[D]. 马海娟. 西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