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 of Chiral 2,5-Bis(oxazolinyl)thioph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hiral Shift Reagents for 1,1′-Bi-2-naphthol(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1](2021)在《电化学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和杂芳烃硒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烯烃作为常用的合成分子在有机合成中占据重要位置,烯烃的1,2-双官能团化已成为从简单的起始原料获得复杂分子的重要方法。在烯烃1,2-双官能团化反应中,未活化的碳-碳双键主要通过氧化自由基介导的过程转化为两个新的化学键。迄今为止,各种起始原料,例如腈,胺,醇,醛,过氧化物和芳基亚磺酸盐,是烯烃的1,2-双官能团化中常用的试剂。烯烃双官能团化的基本挑战是如何增强反应性和控制选择性。近年来随着电化学的发展,电化学氧化策略已经成为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电化学反应使用绿色的电子作为氧化还原剂,不需要添加外部氧化剂可以使工作顺利进行,一般作为清洁能源的氢气是反应的副产物。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烯烃的分子间1,2-双官能化的最新进展,包括1,2-双碳官能化,1,2-碳杂官能化和1,2-二杂官能化。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利用电化学方法,设计出电化学烯烃双官能化反应的路线,论文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开发出了高效的电化学氧化烯烃胺化硒化和氧化硒化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而没有任何额外的添加剂(酸,氧化剂或过渡金属),这为合成苯基硒基化分子提供了绿色途径。在胺基硒化中,仲苯基烷基胺可作为反应组分以生成胺化产物,该胺化产物难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烷基硒醚也同样适用于该体系,该反应代表了分子间硒双官能团化的突破,并提高了该方案在制药工业中使用的潜力。2.通过电化学Se-Se键活化将二硒化物完全转化为Se中心的自由基。使用苯乙烯捕获RSe自由基成功实现了三组分自由基碳硒化,反应高效迅速,这为合成芳基硒基化分子,烷基硒基化分子提供了绿色途径。使用该原子经济性方案,区域选择性地获得了芳基-烷基、烷基-烷基硒醚的多样性,这在生物化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噻吩、呋喃均可参与至电化学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该方案的关键特征是:(1)电化学方法;(2)原子经济;(3)无毒且易于处理的试剂;(4)区域选择性。3.报告了活化的芳烃的电化学氧化硒化,RSe自由基与活化的芳烃的直接偶联生成不对称芳基-芳基硒醚。该反应在四乙基四氟硼酸铵作为电解质的情况下,在未分隔电化学电池中进行。此方案具有良好原子经济性,使用半摩尔当量的二硒化物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区域选择性地获得所需的硒化产物。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成优越性,安全性,可用于通过电化学氧化C(sp2)-H键硒化反应来合成硒化芳烃。
白亚茹[2](2021)在《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文中认为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手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与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息息相关,同一物质不同的对映体在生物体内作用是不相同的。对于手性药物也是如此,同一化合物的不同对映体药性是不相同的,甚至有时候药性会完全相反。近年来对手性物质的识别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这些手性物质中手性羧酸在药物的开发和制作工程、天然产物与非对称物质的合成、精细化工等各个方面研究中有很大的联系,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识别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手性识别的方法中因荧光技术内在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检测的的成本低的优势,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手性小分子荧光探针结构有的立体专一性的特征,可以与手性物质的对映体选择性地结合,通过观察荧光信号达到识别目的,并且容易合成。在本论文中致力于合成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S-S23),对21种手性羧酸的对映体进行识别。本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章: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其一综述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内容;其二综述了荧光探针的结构、识别机制以及识别机理;其三综述了手性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在本论文中合成24种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首先利用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苯乙酮与苯甲醛(或邻羟基苯乙酮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在室温下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合成24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产率为37%-93%。然后利用所合成的邻羟基查尔酮与2,5-二羟基-1,4-二噻烷在室温下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加入催化剂C1,C2,C3,比较反应结果,加入催化剂C3所得探针S(((2R,3S,4S)-4-hydroxy-2-phenyltetrahydrothiophen-3-yl)(2-hydroxyphen-yl)methanone)产率最高为54%,用核磁共振光谱、单晶衍射技术以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后,用相同的方法以C3为催化剂,其它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3种邻羟基查尔酮作为底物,制备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产率为15-80%,通过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对分子结构进行确认。第三章:本文以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的吸收峰326 nm为荧光的激发波长,在此条件下分别检测S与21种手性羧酸对映体(L和D)和S在1:0.5,1:1,1:2,1:3不同摩尔比下的混合溶液,通过比较S与相同摩尔比下每一种羧酸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发现均发生蓝移,但在摩尔比为1:0.5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硫氨酸)、9(色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和16(酒石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33,1.41,1.21,1.31,1.22,1.24和1.26;摩尔比为1:1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11(脯氨酸)、12(络氨酸)、14(3-苯基乳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54,1.94,1.16,1.45,1.19,1.24,1.31和1.66;摩尔比为1:2时5(天冬氨酸)、6(谷氨酸)、12(络氨酸)、13(半胱氨酸)、14(3-苯基乳酸)、15(扁桃酸)、18(天冬酰胺)、19(组氨酸)、20(亮氨酸)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L/ID或ID/IL)分别为1.18,1.29,1.19,1.18,1.20,1.13、1.18、1.16、1.18和1.49;摩尔比为1:3时3(丝氨酸)、4(丙氨酸)、5(天冬氨酸)、6(谷氨酸)、7(谷氨酰胺)、8(甲流氨酸)、13(半胱氨酸)、16(酒石酸)、17(苹果酸)、18(天冬酰胺)和21(精氨酸)对映体荧光强度变化明显,荧光强度比(ID/IL)为1.35,1.15,1.20,1.29,1.17,1.27,1.20,1.22,1.20,1.21和1.34,在不同摩尔比下,能够实现对一些手性羧酸的手性识别。在这其中S对5(天冬氨酸)对映体在4种不同摩尔比下都能识别,在摩尔比为1:3时,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20;S对4(丙氨酸)对映体在摩尔比为1:1时,识别效果最好,荧光强度比最大为1.94,基于此发现,利用S1-S23在摩尔比为1:1时,对4(丙氨酸)对映体进行手性识别,结果发现S4和S7识别效果较好,荧光强度比(ID/IL)为1.27和1.33。
Ayman Mohammed Yousif Suliman[3](2021)在《Palladium-Catalyzed Ring-Opening of gem-Difluorinated Cyclopropane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氟片段,可以显着改变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因此,含氟化合物在农药、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单氟代烯烃作为一类特殊的结构片段,常作为酰胺(肽键)的电子等排体,在多肽化学和药物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快速、高效的合成单氟烯基化合物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多种烯基氟的砌块被成功发展用于单氟烯烃化合物的合成,本论文在第一章简要综述过渡金属催化单氟烯烃合成的前沿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关注偕二氟环丙烷这一新颖结构的氟砌块,其在钯催化下可发生碳-碳/碳-氟键断裂的反应用于合成单氟代烯烃。该钯催化偕二氟化环丙烷的开环偶联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区域选择性和Z/E选择性,是合成单氟烯烃化合物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第二章中,我们报道了一例钯催化偕二氟环丙烷与硼酸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反应可以与芳基硼酸、烯基硼酸以及甲基硼酸反应合成相应的芳基化/烯基化/甲基化的2-氟烯丙基骨架化合物。该偶联方法对偕二氟环丙烷和硼酸底物均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反应还可以构筑共轭氟代双烯和间隔的氟代双烯化合物,产物具有良好的收率和较高的Z式选择性。此外,对单氟代烯烃进行了转化应用,通过氢化可以获得相应的烷基氟化物。在第三章中,我们发展了 Cu/Pd催化炔烃与偕二氟环丙烷、联硼酯(B2pin2)的硼化-单氟烯丙基反应,高效合成硼酯取代的单氟烯烃。反应利用双金属协同催化机制,可以获得炔烃顺式双官能化产物,该反应具有高区域和Z/E选择性,为单氟代烯烃骨架提供了模块化合成的策略。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硼化官能化已经成为合成多官能化分子的有力方法。在第四章中,我们报道了一例Cu/Pd催化烯烃、联硼酯(B2pin2)与偕二氟环丙烷的三组分串联反应,反应可用于合成烷基硼酯取代单氟烯烃化合物。反应表现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并且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分子的后期修饰。反应产物中的硼基团可发生一系列的转化反应,制备结构更加丰富的烯基氟化合物。
户振豪[4](2020)在《具有紫蓝色荧光的螺烯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螺烯是由邻位稠合的苯或其他芳族环形成的具有非平面螺旋形骨架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稠合多环体系中杂原子的存在能改变电子结构,增强螺烯骨架电荷转移能力,从而显着改善吸收和发射性能以及其他光电性能。本文以1H-吲哚-5-甲醛(ICD)为起始反应原料,经过一系列经典反应合成两种新型的吲哚基氮杂[5]螺烯化合物:3-已基-3H-菲并[4,3-e]吲哚(HPI)和7-己基-7H-吲哚并[5,4-k]菲啶(HIPD)。HPI经过亲核取代反应、Wittig反应、光环化反应三步法合成。对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并对HPI的热学性能、电化学性质、光学性质和量化计算结果进行了研究。热重测试结果显示HPI的分解温度Td为251℃,表明HPI热稳定性较好。由电化学测结果计算得出 HPI 的 HOMO 能级、LUMO 能级、带隙分别为-4.99eV、-2.07eV、2.92eV,HPI空穴传输能力较好。HPI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峰位于229-233 nm范围内。HPI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的荧光发射峰值波长在391-417 nm之间,这表明该化合物是紫蓝色的发光材料,这在螺烯化合物中并不多见。HPI的最高荧光量子效率为13%(二氯甲烷中)。化合物的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化合物HPI位于218.79nm处的最强吸收,归因于HOMO-3→LUMO+1及 HOMO-1→LUMO+3。HIPD经过亲核取代反应、Wittig反应、Mizoroki-Heck偶联反应、光环化反应四步法合成。我们对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并对HIPD热学、电化学、光学性质和量化计算进行了分析。热重测试结果显示HIPD的Td为294℃,表明HIPD的热稳定性比HPI更好。电化学测结果计算得出化合物的HOMO能级、LUMO能级、带隙分别为-5.00 eV、-2.12eV、2.88eV。对比HPI和HIPD的HOMO能级,由于二者的给电子基团均来自吲哚部分,故其HOMO能级值相差很小(0.01eV)。HIPD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强吸收峰位于228 nm波长处。HIPD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的最大荧光发射峰波长在397-547 nm之间,HIPD在非极性溶液中发紫蓝光,在极性溶液中发绿光。随溶液极性增大,出现红移现象。HIPD的最高荧光量子效率为15%(乙腈溶液中)。HIPD的量化计算结果显示,HIPD位于239.87nm处的最大吸收峰,与HOMO-5→LUMO和HOMO→LUMO+3的电子跃迁对应。我们选用双光子诱导荧光法在室温下对本课题组已成功合成的四种吲哚基氮杂[n]螺烯(n=5,6):15-己基-15H-四苯基[1,2-e]吲哚(HTPI)、14-己基-14H-苯基[4’,5]噻吩并[2’,3’:7,8]萘并[1,2-e]吲哚(HBTNI)、HIPD和HPI,以及四种咔唑基氮杂[n]螺烯(n=6,7):15-己基-15H-四苯基[1,2-b]咔唑(HTPC)、15-己基-12-(噻吩-2-基)-15H-四苯并[1,2-b]咔唑(HTTPC)、10-溴-7-己基-7H-菲并[3,4-c]咔唑(BHPC)、14-己基-11-(噻吩-2-基)-14H-菲[4,3-b]咔唑(HTPPC)进行了双光子吸收性能测试。经过计算得出吲哚基氮杂螺烯HTPI、HBTNI、HIPD和HPI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δ)分别为171.5GM、4.2GM、2.5 GM和3.4 GM,对应激发波长分别为 770 nm、750 nm、750 nm 和 730 nm。HTPI 的 δ最大且是Coumarin 307的9倍。四种咔唑基氮杂螺烯HTPC、HTTPC、BHPC和HTPPC的最大δ分别为24.1 GM、1.8 GM、0.4 GM和1.5 GM(激发波长均为730nm)。其中HTPC的δ是Coumarin307的1.27倍。结果表明,通过对氮杂螺烯骨架结构的调整,可以获得具有较强双光子吸收性质的螺烯,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螺烯的应用范围。
Ayesha Jalil[5](2020)在《高价碘试剂介导的氘代异苯并呋喃-1(3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文中提出杂环化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伴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杂环化学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杂环化学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杂环化合物的文献约占有机化学的65%。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之一。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众多药物分子中均能发现其显着的治疗作用。杂环化合物可以分为脂肪类杂环化合物和芳香类杂环化合物。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有超过60%的已批准上市的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苯酞又称3H-异苯并呋喃-1-酮,属于一类γ内酯环与苯环胼合形成的含氧杂环化合物。苯酞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品、药剂、生物分子、膳食补充剂中,其也可以用于构建更为复杂的分子。苯酞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癌和抗HIV等生物活性。由于苯酞化合物骨架具有重要的潜在药用价值,其相关合成方法策略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化学家的重视。根据文献研究,现有的方法有其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合成苯酞化合物骨架的新策略,特别是非金属介导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机高价碘化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高价碘试剂作为一类低毒、易制备、温和、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氧化反应中。高价碘试剂是一类非金属氧化剂,通过C-C、C-O、C-N、C-S键的形成,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杂环化合物骨架的构建。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使用2-(1-苯基乙烯基)苯甲酸为底物,高价碘为氧化剂,考察反应条件,以期获得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经过条件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5℃,2-(1-苯基乙烯基)苯甲酸(1.0当量),Ph IO(1.5当量),CD3OD(8.0当量),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基于课题组前期工作,我们推测发挥氧化作用的可能不是Ph IO,而是Ph IO与CD3OD原位生成的二氘代甲氧基碘苯。由于该高价碘化合物的不稳定性,需要1.5当量的Ph IO才能实现原料的完全消耗。在最佳条件下,我们制备了一系列3-((氘代甲氧基)甲基)-3-苯基异苯并呋喃-1(3H)-酮衍生物,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反应底物和得到的苯酞类化合物均通过1H-NMR、13C-NMR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确证。通过文献研究、前人工作和实验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我们提出了反应底物在Ph IO/CD3OD体系下通过分子内酯化、芳基重排、氘代甲氧基化构建苯酞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综上所述,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Ph IO/CD3OD体系通过分子内酯化构建了苯酞类化合物骨架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在非金属条件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合成了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苯酞类化合物,并且在其中引入了氘代甲氧基。
吴应忠[6](2019)在《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研究者们对荧光共轭高分子的研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其本身具有共轭结构的特殊优势,共轭高分子在光电、荧光传感和生物检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将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的结构引入到共轭高分子的主链结构中,合成新型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研究聚合物溶液的光物理性质,并将合成的共轭高分子应用于荧光传感领域;然后通过调节共轭主链的结构,实现对共轭高分子荧光颜色的调节,以便拓展共轭高分子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具体的内容如下:体系一:设计并合成两种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两边溴取代的吡咯并吡咯烷酮(DPP)单体,利用Sonogashira偶联法与1,4-二乙炔基-对苯氧基二乙酸十二酯合成了两种主链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结构,侧链为不同基团的共轭聚合物,其中含叔丁氧羰基侧链的为PPE-DPP1,长烷基侧链的为PPE-DPP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的表征,证明所得的两种共轭聚合物具有预期的化学结构。对聚合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中进行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等光物理性质的表征,表明了两种共轭聚合物有着良好的发光性能。另外,我们还探究了侧链结构的不同对聚合物溶解性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基于对成功合成的两种共轭聚合物及其光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探究聚合物在荧光传感方面的应用。研究发现聚合物PPE-DPP1在24小时内对常见阴离子(包括OH-、F-、Cl-、Br、I-和AcO-)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响应;同时我们也探究了共轭聚合物PPE-DPP2对阴离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4小时内聚合物PPE-DPP2对阴离子(包括OH-、F-、Cl-、Br)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响应。聚合物PPE-DPP1和PPE-DPP2对常见阴离子能够实现响应检测,这主要是聚合物中存在着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的缺电子结构,而常见的阴离子(一般都具有给电子的能力),两者相互接触后发生作用,引起聚合物的荧光的变化,从而实现对阴离子的响应性检测。体系二:基于体系一中成功合成了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结构的单体,其中长烷基侧链的吡咯并吡咯烷酮(DPP)结构的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较好。考虑到聚合物的溶解性,我们选用含长烷基链的吡咯并吡咯烷酮单体,同2,7-二溴-9,9-二辛基芴单体和1,4-苯二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共聚的方法,将吡咯并吡咯烷酮(DPP)和芴的结构引入到共轭主链结构中,通过调节长烷基链的吡咯并吡咯烷酮(DPP)单体和2,7-二溴-9,9-二辛基芴单体的比例合成了六个荧光共轭聚合物,实现了对共轭聚合物荧光颜色的调节。我们对这六个荧光共轭聚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的表征,结果表明我们所得的六个聚合物具有预期的化学结构。光物理性质的研究表明,共轭聚合物荧光颜色得到了有效的调节,聚合物溶液的荧光颜色调节的范围从黄色到蓝色,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刘忠肃[7](2019)在《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反应是一类操作性强、方法灵活、高效实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常用于构建C-C键和C-杂键,在目标分子设计方面成就突出。导向基作为C-H键活化反应的起点,其结构直接影响目标产物的结构,因此对于导向基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三价铑配合物(Rh(Ⅲ))催化、结构类似的嗯唑酮类导向基导向的C-H键活化反应制备结构迥异的目标分子的研究,以及通过C-H活化反应制备聚苯撑乙烯、聚芳杂环等共轭高分子的研究探索。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盘点已报道的环状导向基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的发展状况,按照导向基在反应中的作用以及产物结构,将其分为不可变环状导向基和可变环状导向基。吡啶、嘧啶、喹啉、吲哚等氮杂环本身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并且结构稳定,作为导向基在C-H键活化反应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变化,从而整体保留到产物结构中,是不可变环状导向基的代表,反应过程中需外加当量的铜盐、银盐等作为氧化剂。通过长时间的发展(1994年至今),实例众多,且一般以吡啶作为研究主体,嘧啶、喹啉等作为附加底物,因此吡啶导向实例作为本章主体内容;2-芳基吲哚作为导向基时因其裸露的N-H键可发生与吡啶导向不同的反应,作为不可变环状导向基内容的补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氧化还原中性”的C-H键活化反应模式渐渐成为主流,反应中通过反应底物中N-O、N-N等弱键的断裂提供氧化性,达到再生催化剂活性种的目的,避免额外添加重金属盐氧化剂,体现优秀的环境友好性和原子经济性,恶唑类、恶唑酮类等N、O杂环作为导向基可实现“氧化还原中性”的反应,由于发展时间短,可供总结的实例较少,却是本篇论文出发点与创新点所在,在本章中作为重要的补充和展望内容。第二章:Rh(Ⅲ)催化的恶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4-芳基恶唑-2(3H)-酮与非末端炔烃反应制备“螺[茚-1,4’-恶唑烷]-2’-酮”产物。反应过程中,Rh(Ⅲ)配合物在炔烃迁移插入后没有经历传统的“还原消除-氧化再生”过程,而是发生酸解后向C=C键二次迁移插入,从而生成螺环结构。与已报道的其他双键(C=N、C=O、C=C)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相比,本工作无需外加氧化剂,底物中无小分子副产物脱除,体现出反应底物适用性广、原子转化率高、步骤经济性好的优势。机理研究表明,C-H键活化过程是可逆的且为整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骤;催化反应遵循协同的金属化与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lization and deprotonation,CMD)机理进行。第三章:Rh(Ⅲ)催化的异恶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3-芳基异恶唑-5(4H)-酮与非末端炔烃反应制备1-取代异喹啉产物。反应过程中,异恶唑酮环的N-O键可发生断裂作为内氧化剂,在最优条件下得到脱除CO2的产物1-甲基异喹啉产物,反应产率最高可达97%,且底物适用性广,反应条件温和。模型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或在几种溶剂如1,1,1,3,3,3-六氟-2-丙醇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均可获得较高产率,适宜反应的温度范围为常温至60℃,如此便可探索获得未脱除CO2的产物2-异喹啉-1-乙酸的反应条件。机理研究表明,C-H键活化过程是可逆的且为整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骤;催化反应遵循协同的金属化与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lization and deprotonation,CMD)机理进行。第四章:Rh(Ⅲ)催化的N-亚硝基、N-氯酰胺以及异恶唑酮分别作为导向基制备共轭高分子的探索工作。前两者可以高效地与烯烃和非末端炔烃反应,后者可以高效地与非末端炔烃反应,探索制备AA型导向基底物与BB型偶联底物共聚合反应以及AB型双功能性单体自聚合反应,成功由N-亚硝基和烯烃的AB型双功能性单体自聚得到聚苯撑乙烯类共轭高分子,并着重研究其热性能和荧光性能。发现其中一个高分子在DMF溶液中对Hg2+有较强的荧光猝灭响应,为检测对环境有害的Hg2+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白羽佳[8](2019)在《手性磷酸盐催化的方法学 ——基于四氢咔唑衍生物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氢咔唑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它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基石。咔唑类及其衍生物作为基础构架和有机化学过程中的中间体也经常出现在有机功能材料中,所以设计和改进四氢咔唑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尤为重要。Diels-Alder反应(DA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构建手性六元环结构的最有力的转化之一,可快速获得环状和多环状化合物并产生多个立体中心。Diels-Alder反应自1928年被Otto Diels和Kurt Alder发现以来,一直是有机合成中产生复杂大分子的典型方法之一。1950年,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该反应由二烯体和亲二烯体组成六元环,故又称二烯合成反应。自发现以来,DA反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化学合成、物理和自然产物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Diels-Alder反应也是本世纪合成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合成具有立体选择性的复杂多环化合物,并且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基于醌类衍生物与吲哚类衍生物的[4+2]环加成反应,我们设计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去催化不对称DA反应生成四氢咔唑衍生物。在手性催化的领域里,过去的十年中BINOL衍生的磷酸催化剂被确立为最突出的参与者之一。它们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催化剂,能够催化多种简单温和的反应条件,从而备受关注。Akiyama因其在2004年对手性Br?nsted酸催化Mannich反应的研究被广泛认为是该类催化剂使用的先驱者之一,而手性(R)-BINOL磷酸催化剂在DA反应中也被多次使用并发表。2006年,Akiyama利用手性(R)-BINOL磷酸催化剂催化2-羟基苯基亚胺与Brassard二烯的氮杂Diels-Alder反应。同年,他在亚胺类底物的基础上扩大了他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Terada在2009年也利用乙醛酸和二烯的杂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二氢吡咯烷酮。这些反应都是可被(R)-BINOL磷酸催化剂激活的经典反应,对在DA反应生成高立体选择性产物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由于手性金属磷酸盐催化剂可以利用手性金属磷酸盐增加对其金属周围手性多配位位点的控制,基于这一优势,手性碱金属磷酸催化剂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Inanaga的团队率先利用手性镧系磷酸盐和一系列其他手性磷酸盐进行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后来,Feng和Zhu等人也相继报道了(R)-BINOL及其金属衍生物催化的杂Diels-Alder反应。我们课题组长期研究利用金属磷酸盐催化的一系列反应,并成功地将其运用在DA反应中进行新的对映选择性转化。基于前人的研究和以上理论,我们利用手性金属磷酸盐催化以苯醌和3-乙烯基吲哚为模板的Diels-Alder反应。虽然硫脲催化体系作为一种具有酸碱双官能团有机催化剂,可催化3-乙烯基吲哚与不同的代表性二烯体进行DA反应,由此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四氢咔唑衍生物。然而,还是仅有少量的催化剂被发现和报道利用DA反应方法催化生成具有光学活性的四氢咔唑衍生物。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催化体系能在Diels-Alder反应中制备高立体选择性的四氢咔唑骨架。本文中详细介绍了有效的手性(R)-BINOL催化剂的合成路线,经处理后合成其金属磷酸盐催化剂,从而催化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得到了四氢咔唑衍生物。我们通过对各种手性金属磷酸盐催化剂的筛选,开展了不对称DA反应的研究。在优化了该反应的反应条件后,我们找到了最适反应条件:以甲基环己烷为溶剂,以手性磷酸镁盐Mg[P4]2为催化剂,在-25 oC条件下进行反应。此条件下反应物完全转化并且产率达到99%,ee值最高为96%。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扩大了苯醌和3-乙烯基吲哚的底物范围。根据数据表明,这种转化具有底物适应范围广、对映选择性好、条件温和等有点。特别是无论吲哚类衍生物4、5、6、7位上的基团是一个吸电子基团(例如氟原子、溴原子、氯原子)还是一个供电子基团(甲基、亚甲基),反应的耐受性都很好。在完成上述研究和催化剂结构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还推测了手性磷酸镁盐Mg[P4]2催化的不对称DA反应可能存在过渡态。此外,我们发现产物在空气中容易芳构化,为了使四氢咔唑骨架更加稳定,我们通过钯碳催化在氢气环境下进行还原反应,直接得到产物的稳定衍生物。因此可以得出,以手性金属磷酸镁盐为催化剂,我们建立了一种对映体选择性高、反应效率高的Diels-Alder反应,为四氢咔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基本方法。同时,单激活苯醌底物的模式也被证明可以有效的利用在DA反应中,提供高立体选择性产物。该反应可用于制备四氢咔唑衍生物在各种天然产物的合成和有机材料的应用中,我们也在进行对其进一步的研究。
Waqar Ahmed[9](2019)在《Efficient Synthesis of Quinolines,Alcohols and Amides through Br(?)nsted Acid Catalysis or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Copper,Silver and Br(?)nsted Acid》文中认为利用环境友好的试剂、溶剂和催化剂进行高效有机合成的策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学术界和工业界追求的目标,即是利用廉价易得的烯烃、炔烃、胺、醇等原料,确立简单高效的分子转换反应。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开发了无金属、无溶剂条件下,由简单的炔烃或烯烃和N-烷基苯胺合成喹啉的方法。在三氟甲磺酸(TfOH,15 mol%)和氧气分别作为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下,末端炔烃与N-烷基苯胺的环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生成目标喹啉产物,收率为68%-92%。同样,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芳基烯烃与N-烷基苯胺的环化反应也能够顺利进行,得到了 61%-89%收率的喹啉产物。连接在N-烷基苯胺上的Cl、Br、Me、OCOMe等官能团,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不发生变化,保留在产物结构中。类似地,与炔或烯烃相连的Cl、F、Me、OMe、OCOMe等官能团也能完整地保留在产物结构中。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中,研究了铜、银、布朗斯特酸协同催化下,芳基烯烃的直接碳-羟基化反应。连有F、Cl、Br、烷基、乙酰基等官能团的烯丙醇,与连有F、Cl、Br、烷基、ClCH2等基团的芳基烯烃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能够顺利进行,生成50%-88%收率的碳-羟基化反应产物。Cl、Br、乙酰基和ClCH2等易于转换的官能团,能够完整保留在产物分子结构中。这是第一例铜、银、布朗斯特酸协同催化下,烯烃的直接区域选择性碳-羟基化反应。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研究了铜、银、布朗斯特酸协同催化的芳基烯烃、烯丙醇和腈的三组分反应。结果表明,各种烯丙醇与芳基烯烃均可应用于该类新型三组分反应,可获得56%-88%收率的碳-氨基化反应产物;在该类碳-氨基化反应中,F、Cl、Br、烷基等官能团不发生变化,能够完整保留在产物分子结构中;连有F、Cl、Br和Me等基团芳香族腈和脂肪族腈均可应用于该类碳-氨基化反应中。这是第一例应用简单易得的烯丙醇和腈对烯烃进行的碳-氨基化反应。
王小刚,陈明华,张垠,易君明[10](2018)在《新型轴手性甲基恶唑啉的合成和表征》文中指出以1,10-邻菲罗啉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3,3-双-[(R,S)-4’-甲基-4’,5’-二氢恶唑]-2,2联吡啶(A)。A的结构被X-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表征。结果表明:A的分子式为C18H18N4O2,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a=1.3888(0.3)nm,b=1.02576(1.5)nm,c=1.15780(1.5)nm,α=β=γ=90°,Z=4,V=1.6494nm3,ρ=1.290g/cm3,F(000)=672.0,R1=0.0952,ωR2=0.2292。
二、Synthesis of Chiral 2,5-Bis(oxazolinyl)thioph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hiral Shift Reagents for 1,1′-Bi-2-naphtho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of Chiral 2,5-Bis(oxazolinyl)thioph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hiral Shift Reagents for 1,1′-Bi-2-naphthol(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和杂芳烃硒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概述 |
1.1 烯烃的1,2-双碳官能团化 |
1.1.1 简单的1,2-双碳官能团化 |
1.1.2 1,2-碳碳成环反应 |
1.1.3 芳基迁移的1,2-碳碳成键 |
1.2 1,2-碳杂官能团化 |
1.2.1 C-C/C-N键形成 |
1.2.2 C-C/C-O键形成 |
1.2.3 C-C/C-F键形成 |
1.2.4 C-C/C-P键形成 |
1.2.5 C-C/C-S键形成 |
1.2.6 C-C/C-B,Si键形成 |
1.3 1,2-双杂官能团化 |
1.3.1 C-N/C-F,P,S键形成 |
1.3.2 C-O/C-N,S,P键形成 |
1.3.3 C-X/C-C,N,O键形成 |
1.3.4 C-O,S/C-O,S键形成 |
1.4 三氟甲基官能团化和叠氮化合物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 |
1.4.1 烯烃的CF_3官能团化 |
1.4.2 叠氮化合物参与烯烃官能团化 |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苯乙烯的电化学脱氢胺基硒化和氧化硒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优化反应条件 |
2.2.2 考察底物兼容性 |
2.2.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2.2.4 机理的推测 |
2.3 本章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仪器与试剂 |
2.4.2 实验过程 |
2.5 实验数据表征 |
第3章 电化学烯烃的碳硒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优化反应条件 |
3.2.2 考察底物兼容性 |
3.2.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2.4 反应机理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仪器与试剂 |
3.4.2 实验过程 |
3.5 实验数据表征 |
第4章 杂芳烃的硒基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优化反应条件 |
4.2.2 考察底物兼容性 |
4.2.3 反应进一步研究 |
4.2.4 反应机理的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4.4 实验部分 |
4.4.1 仪器与试剂 |
4.4.2 实验过程 |
4.5 实验数据表征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章 产物代表性~1HNMR spectrum和~(13)CNMR spectrum |
第三章 产物代表性~1HNMR spectrum和~(13)CNMR spectrum |
第四章 产物代表性~1HNMR spectrum和~(13)CNMR spectrum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荧光探针的简介 |
1.3 荧光探针的结构 |
1.4 荧光探针识别机制 |
1.4.1 共价识别机制 |
1.4.2 非共价识别机制 |
1.5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 |
1.5.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简称 PET) |
1.5.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简称 ICT) |
1.5.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简称 FRET) |
1.5.4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简称 AIE) |
1.5.5 其它识别机理 |
1.6 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 |
1.6.1 基于光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2 基于色谱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6.3 基于电化学方法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荧光探针的高效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底物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手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
2.3 分析与表征 |
2.4 结论 |
第三章 荧光探针用于识别手性羧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手性荧光探针分子S的紫外光谱 |
3.2.3 溶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核磁谱图 |
附录2 红外谱图 |
附录3 荧光光谱 |
附录4 紫外光谱 |
附录5 荧光光谱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3)Palladium-Catalyzed Ring-Opening of gem-Difluorinated Cyclopropane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Monofluoroalkenes |
1.1 Introduction |
1.2 Applications of Monofluoroalkenes |
1.3 Synthesis of Monofluoroalkenes |
1.4 Conclusion |
1.5 References |
Chapter(2): Palladium-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Defluorination Aryla-tion/Alkenylation/Alkylation of gem-Difluorinated Cyclopropanes |
2.1 Introduction |
2.2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2.3 Section of experiments |
2.4 Conclusion |
2.5 References |
Chapter (3): Cu/Pd-Catalyzed cis-Borylfluoroallylation of Alkynes for Synthesis of Boryl-Substituted Mono-Fluoroalkenes |
3.1 Introduction |
3.2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3.3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
3.4 Conclusion |
3.5 References |
Chapter (4):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gem-Difluorinated Cyclopropane for Synthesis of Boryl-Substituted Monofluoroalkenes |
4.1 Introduction |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3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
4.4 Conclusion |
4.5 References |
Chapter (5): Summary of the Work |
Data of NMR Spectra |
PUBLIC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4)具有紫蓝色荧光的螺烯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
1.2.1 传统小分子荧光发光材料 |
1.2.2 磷光材料 |
1.2.3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
1.2.4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材料 |
1.2.5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材料 |
1.3 双光子吸收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3.1 双光子吸收材料 |
1.3.2 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化合物的表征 |
2.3 化合物的性能测试 |
2.3.1 热学性质 |
2.3.2 电化学性质 |
2.3.3 光学性质 |
2.3.4 量化计算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3-己基-3H-菲并[4,3-e]吲哚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的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单晶结构 |
3.3.2 热学性质 |
3.3.3 电化学性质 |
3.3.4 光学性质 |
3.3.5 量化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7-己基-7H-吲哚并[5,4-k]菲啶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的合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单晶结构 |
4.3.2 热学性质 |
4.3.3 电化学性质 |
4.3.4 光学性质 |
4.3.5 量化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杂螺烯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吲哚基氮杂螺烯双光子吸收性质 |
5.2.2 咔唑基氮杂螺烯双光子吸收性质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有望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高价碘试剂介导的氘代异苯并呋喃-1(3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 Introduction |
1.2 Significance of Phthalides or 1(3H)-Isobenzofuranone Compounds |
1.3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Containing 1(3H)-Isobenzofuranones |
1.4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Containing 1(3H)-Isobenzofuranones |
1.5 Development Status about Butylphthalide (d1-NBP) |
1.6 Metal-mediated Synthetic Methods and Types of Phthalides |
1.6.1 3-Substituted Phthalides |
1.6.2 3,3-Disubstituted Phthalides |
1.6.3 Unsubstituted Phthalides |
1.7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s |
1.7.1 Hypervalent Iodine-mediated Synthesis of Phthalides & Its Derivatives |
1.8 Deuteration |
1.8.1 Function of Deuteration |
1.8.2 Existing Synthetic Routes of Designed Deuterated Drug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1.9 Summary |
Chapter 2 Subject Design and Research Contents |
2.1 Introduction |
2.2 Project Desig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
2.3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s |
2.4 Research Contents |
Chapter 3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1 Introduction |
3.2 Discovery of the One-pot Mediated Intramolecular Lactonization of (2-(1-Phenylvinyl)benzoic acid) and Confirmation of Product Structure |
3.3 Optimization and Discuss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
3.4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
3.5 Reaction Mechanism |
3.6 Summary |
Chapter 4 Conclusion |
Chapter 5 Experiment Section |
5.1 Preparation of Phenyl Vinyl Benzoic Acid Substrates |
5.2 Preparation of Model Substrate 170a |
5.3 Preparation of R1 Substituted Compounds 171 |
5.4 Preparation of R2 Substituted Compounds 171 |
5.5 Spectral Data of Substrates and Products |
5.5.1 General Information |
5.5.2 Spectral Data of Substrates |
5.5.3 Spectral Data of Products |
References |
Notes on Public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
Appendix 1: Copies of 1H-NMR and 13C-NMR Spectra |
Appendix 2: X-ray Structure and Data |
X-ray Structure and Data of 171b |
Acknowledgements |
(6)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共轭高分子的分类 |
1.1.1 脂溶性共轭高分子 |
1.1.2 水溶性共轭高分子 |
1.1.3 两亲性共轭高分子 |
1.2 共轭高分子合成主要的偶联方法 |
1.2.1 Sonogashira偶联 |
1.2.2 Suzuki偶联 |
1.2.3 Stille偶联 |
1.2.4 直接芳基化聚合 |
1.3 共轭高分子荧光传感的机理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 |
1.3.2 能量转移 |
1.3.3 电荷转移 |
1.3.4 内滤效应 |
1.4 共轭高分子荧光颜色的调节 |
1.4.1 共轭高分子荧光颜色调节的机理 |
1.4.2 共轭高分子荧光颜色调节的主要方法 |
1.5 课题的提出思路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 |
第二章 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型号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单体的合成 |
2.2.4 聚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及表征 |
2.3.2 光物理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对阴离子检测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型号 |
3.2.2 实验准备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和单体在溶液中对阴离子的响应检测 |
3.3.2 聚合物和单体对阴离子的响应检测的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咯并吡咯烷酮(DPP)和芴两种构筑单元的共聚及共轭高分子荧光颜色调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型号 |
4.2.2 聚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光物理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符号及缩写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致谢 |
(7)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环状导向基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
1.1 引言 |
1.2 吡啶导向 |
1.3 嘧啶导向 |
1.4 2-芳基吲哚导向 |
1.5 可变环状导向基 |
1.6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Rh(Ⅲ)催化嗯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基本信息说明 |
2.3 底物合成 |
2.4 反应条件优化和底物拓展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2.6 不对称炔烃反应产物结构确定 |
2.7 C-H键活化反应机理 |
2.8 附录(图2.4,图2.12-c) |
2.9 本章小结与展望 |
2.10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Rh(Ⅲ)催化异嗯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基本信息说明 |
3.3 底物合成 |
3.4 反应条件优化和底物拓展 |
3.5 反应机理研究 |
3.6 C-H键活化反应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3.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H键活化反应制备共轭高分子及其性质和应用 |
4.1 引言 |
4.2 基本信息说明 |
4.3 单体设计 |
4.4 单体聚合反应 |
4.5 PolyⅠ-PolyⅣ热性能研究 |
4.6 PolyⅢ和PolyⅣ的荧光性质及金属离子响应 |
4.7 本章小结 |
4.8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手性磷酸盐催化的方法学 ——基于四氢咔唑衍生物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Background |
1.1 Diels-Alder Reaction |
1.1.1 Orbital theory about Diels-Alder reaction |
1.1.2 Catalytic asymmetric Diels-Alder reactions |
1.2 Br?nsted-acid catalyzed Diels–Alder reactions |
1.2.1 Thioureas |
1.2.2 TADDOL |
1.2.3 Phosphoric acids |
1.2.4 Examples about catalytic Diels-Alder reactions using BINOLphosphoric acids |
1.3 Lewis-acid catalyzed Diels–Alder reactions |
1.3.1 Chiral diol complex catalyst |
1.3.2 Chiral dioxazoline complex catalyst |
1.3.3 Chiral diphenol complex catalyst |
1.3.4 Metal BINOL-Phosphates catalyst |
1.4 In summary |
Chapter 2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Diels-Alder Reactions for Tetrahydrocarbazole Derivatives with Chiral Metal Phosphate Complexes |
2.1 Introduction |
2.1.1 Tetrahydrocarbazole derivative |
2.1.2 Synthesis of tetrahydrocarbazole and its derivatives |
2.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value |
2.3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
2.4 Substrate scope for synthesis of tetrahydrocarbazoles |
2.4.1 Substrate scope of benzoquinones |
2.4.2 Substrate scope of 3-vinylindoles |
2.4.3 Substrate scope of N-protected group of 3-vinylindoles |
2.5 Synthesis of tetrahydrocarbazole derivative |
2.6 Mechanism |
2.7 Conclusion |
Chapter 3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
3.1 General Consideration |
3.1.1 General methods |
3.1.2 Materials |
3.2 Synthesis of chiral phosphoric acid and metal phosphate complex |
3.2.1 Synthesis of (R)-TRIP catalyst |
3.2.2 Synthesis of (R)-TRIP metal phosphate complex |
3.3 Synthesis of 3-vinylindoles substrates |
3.4 Synthesis of the enantioselective Diels-Alder reaction |
3.5 General Procedure for reduction reaction |
Chapter 4 Summary and Outlook |
References |
Appendix |
Notes on public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
Acknowledgements |
(9)Efficient Synthesis of Quinolines,Alcohols and Amides through Br(?)nsted Acid Catalysis or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Copper,Silver and Br(?)nsted Acid(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Literature Review |
1.1 General Introduction |
1.2 Quinoline Synthesis |
1.2.1 Metal-Free Quinoline Synthesis |
1.2.2 Metal-Catalyzed Quinoline Synthesis |
1.3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Allylation Reactions |
1.3.1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ations with Allyl Alcohols |
1.3.2 Iridium-Catalyzed Allylations with Allyl Alcohols |
1.3.3 Platinum-Catalyzed Allylations with Allyl Alcohols |
1.3.4 Copper-Catalyzed Allylations with Allyl Phosphates and AllylChlorides |
1.3.5 Copper-Catalyzed Addition of Allylic Nucleophiles to CarbonylCompounds |
1.4 Mono- and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rylalkenes |
1.4.1 Mono-functionalization of Arylalkenes |
1.4.2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rylalkenes |
1.5 Topic Selection and Research Motivation |
2 Bronsted Acid-Catalyzed Metal- and Solvent-free Quinoline Synthesis from N-Alkylanilines and Alkynes or Alkenes |
2.1 Introduction |
2.2 Experimental Section |
2.2.1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
2.2.2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QuinolineProducts (2-3a)-(2-3z) and (2-3α)-(2-3β) from Alkynes |
2.2.3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QuinolineProducts (2-3a)-(2-3y) and (2-3a)-(2-3δ)from Alkenes |
2.2.4 Characterization Data for All Quinoline Products |
2.2.5 Procedure for Preparation of Intermediate 2-5 |
2.2.6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mediate 2-5 |
2.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2.3.1 Screen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Quinoline Synthesis |
2.3.2 Substrate Scope Extension for Quinoline Synthesis from N-Alkyl-anilines and Alkynes |
2.3.3 Substrate Scope Extension for Quinoline Synthesis from N-Alkyl-anilines and Alkenes |
2.3.4 X-Ray Crystallographic Data for 2-(4-Fluorophenyl)-8-methyl-4-phenylquinoline (2-3b) |
2.4 Reaction Mechanism of Quinoline Synthesis |
2.5 Summary |
3 Direct Carbohydroxylation of Arylalkenes with Allylic Alcohols through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Copper, Silver, and Br(?)nsted Acid |
3.1 Introduction |
3.2 Experimental Section |
3.2.1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
3.2.2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Products3-3 |
3.2.3 Characterization Data for All Products of Carbohydroxylation of Aryl-alkenes |
3.2.4 Procedure for Conducting Control Experiments of Carbohydroxylationof Arylalkenes |
3.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3.1 Screen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Carbohydroxylation of Aryl-alkenes |
3.3.2 Substrate Scope Extension for Carbohydroxylation of Arylalkenes |
3.4 Reaction Mechanism of Carbohydroxylation of Arylalkenes |
3.5 Summary |
4 Highly Regio- and Chemoselective Direct Carboamination of Arylalkenes withAllylic Alcohols and Nitriles through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Copper, Silver andBronsted acid |
4.1 Introduction |
4.2 Experimental Section |
4.2.1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
4.2.2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Products4-4 |
4.2.3 Characterization Data for All Products of Carboamination of Arvl-alkenes |
4.2.4 Procedure for Conducting Control Experiments of Carboamination ofArylalkenes |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3.1 Screen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Carboamination of Arylalkenes |
4.3.2 Substrate Scope Extension for Carboamination of Arylalkenes |
4.3.3 X-Ray Crystallographic Data for (E)-N-(1-(4-Bromophenyl)-5-phenyl-pent-4-en-1-yl)acetamide (4-4aca) |
4.4 Reaction Mechanism of Carboamination of Arylalkenes |
4.5 Summary |
5 Conclusion |
6 Innovation Points and Future Horizons |
6.1 Innovation Points |
6.2 Future Horizons |
References |
Copies of NMR Spectra of Some Selected Compounds |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During PhD Period |
Acknowledgement |
About the Author |
(10)新型轴手性甲基恶唑啉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检测仪器 |
1.2 标题化合物的合成 |
1.3 标题化合物 (A) 的晶体结构 |
2 结果与讨论 |
四、Synthesis of Chiral 2,5-Bis(oxazolinyl)thioph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hiral Shift Reagents for 1,1′-Bi-2-naphthol(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和杂芳烃硒化反应研究[D]. 孙丽. 南昌大学, 2021(02)
- [2]基于含四氢噻吩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手性羧酸识别研究[D]. 白亚茹. 延安大学, 2021(11)
- [3]Palladium-Catalyzed Ring-Opening of gem-Difluorinated Cyclopropanes[D]. Ayman Mohammed Yousif Sulima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具有紫蓝色荧光的螺烯化合物的研究[D]. 户振豪. 山东大学, 2020(12)
- [5]高价碘试剂介导的氘代异苯并呋喃-1(3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D]. Ayesha Jalil. 天津大学, 2020(02)
- [6]含吡咯并吡咯烷酮(DPP)构筑单元的荧光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吴应忠. 苏州大学, 2019
- [7]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D]. 刘忠肃. 南京大学, 2019(06)
- [8]手性磷酸盐催化的方法学 ——基于四氢咔唑衍生物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研究[D]. 白羽佳. 天津大学, 2019(06)
- [9]Efficient Synthesis of Quinolines,Alcohols and Amides through Br(?)nsted Acid Catalysis or Cooperative Catalysis of Copper,Silver and Br(?)nsted Acid[D]. Waqar Ahmed.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新型轴手性甲基恶唑啉的合成和表征[J]. 王小刚,陈明华,张垠,易君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