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教学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洛涵[1](2021)在《“绝地求生”情景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兴趣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文娜[2](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陈雪玲[3](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以F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深度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释义,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将深度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高中体育课教学当中,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新课改要求的逐步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和深度教学的理念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路径。本文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所调研高中学校深度教学的整体现状,认为目前高中体育课教学中还存在深度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深度教学内容设计不丰富、深度教学方式手段不灵活、深度教学反思评价不深入等问题。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和深度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在课程改革中的体育教学实践范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具有可操作性、可落实性的教学方法,认为应该在教师能力素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调控、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度提升,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体育课堂的样态,为高中体育教师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出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荣俊杰[4](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洪瑞[5](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白山市高中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赖志森[6](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采用合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课程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其运用先进和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校园足球推广和普及,更能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已经被很多发达国家运用在足球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中。我国部分学校体育教师采用了合作教学模式,但还有很多足球授课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而设计一套“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足球课堂教学,希望对中等职业学校足球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所采用的合作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广州市从化区高级技工学校中技一年级第1班、第2班的学生。第1班为实验组40人(男生23,女生17),第2班为对照组40人(男生20,女生20),学生均为足球初学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4个月足球课采用合作教学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专项素质、足球专项技术、体育学习兴趣以及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达标的变化分析,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采用合作教学法实施是否可行和有效,综合评定足球课堂采用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合作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无显着的提高,对学生发展身体素质不具有明显增强的作用。2.合作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对学习足球专项技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常规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中,合作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掌握足球专项技能提高效果更显着。3.合作教学法能够端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提高体育学习的热情,更能够进一步使学生全面的投入学习,合作教学法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4.合作教学法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教学法有效改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彭宁丽[7](2020)在《基于情感补缺效应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对20名留守儿童54周的跟踪调查》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改变,农村外出务工人口逐年增多,由之催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伴随孩子们一生。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和社会支持弥补和替代“留守儿童”缺失的情感,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和青少年人格养成都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组织方式,体育课堂教学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情感培育、人格形成及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补偿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为了探求体育课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补缺效应,从情感补偿的角度深入挖掘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对于缓解和应对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以留守儿童学校的20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54周的跟踪调查,前期以掌握CH乡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在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学校20名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现状为基础,中期设计并实施8周的体育课堂教学,后期进行10周的跟踪调查,以分析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留守儿童前后情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36周的校内参与,发现20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陪伴而产生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感缺失、归属感缺失、价值感缺失和道德感缺失。情感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情感交流障碍、学习欲望下降、不同程度的心理倾向和日常行为失范。(2)经过8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发现以“情感补缺”为基本理念的、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对于缓解和弱化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经过10周跟踪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情感交流、学习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在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归正个体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显着;部分留守儿童还需要继续给予高度关注与积极引导。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注重体育课程,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2)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情感的建立。(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李晟堂[8](2020)在《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本文是以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即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体育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为异步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以云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的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对照班34人、实验班38人。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过一学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32学时的教学实验,对应用异步教学法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后实验班身体素质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即实验后实验班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对照班各项身体素质之间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异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身体素质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后实验班篮球基本技术与对照班篮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相比为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且在一分钟定位投篮方面差异性非常显着(P<0.01)。说明异步教学法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3)实验后实验班体育学习兴趣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为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在实验后实验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应用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4)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课满意度分析中,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增进同学友谊感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即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这三方面也明显优于实验后对照班;从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方面来看,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也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在满意度分析中,异步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突出效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学生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并不十分明显;(2)异步教学法对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掌握具有显着性的提升且效果明显;(3)学生对异步教学法的满意度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说明学生对应用异步教学法的篮球课更有学习兴趣;(4)异步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产生有利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综合以上几方面异步教学法是可以应用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甚至可以尝试其他项目的体育教学。然而,传统教学也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并不代表异步教学法可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应在二者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范莎[9](2020)在《小学高年段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人情感意识的淡薄,社会上出现了诸如“路人发生意外无人帮扶,虚假产品增多”等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在学校也常发生“霸凌事件和师生冲突”等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情感意识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随着问题事件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已从理论层面逐渐延伸到实践层面,但是研究范围不够全面,教师实践操作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研究有所忽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小学高年段数学情感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进一步选取不同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教师教学中数学情感实施的具体操作,对其中的利与弊进行总结启示,以供当下一线教师进行参考学习。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本部分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展开阐述,通过梳理“情感教育、数学情感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概念,在综合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通过对石家庄市区S小学和邯郸市区G小学共14位教师和24名学生的访谈,同时对部分教师进行课堂跟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教学前备课、教学过程、教学后延伸、教师理论认知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实施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准备不够全面,教师实施数学情感教育忽略学生主体,以及教师忽略课后延伸。第三部分: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四模块分别选取相应的教学案例,对部分教师课堂进行录像并整理成表,同时针对具体教学在课后对授课教师进行简短访谈。通过对教师教学各环节的深入分析,研究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从实践案例中总结启示。通过对研究实践案例中数学情感教育实施利弊,进行总结启示以供一线教师参考学习。
刘媛,戚海兵[10](2012)在《论大学运动队训练课中的情感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感教学是一门新兴课题,符合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社会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较高,适合开展情感教学,但同时也发现大学生和体育教师的情感交流非常稀疏,造成了体育教学的不健康发展。情感教学本来就存在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只是重视不够,很多人也忽视了它的存在;如今它被提到一定高度,经过体育教育界的重新审视后,就几类情感教学方法进行定义。
二、情感教学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感教学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以F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研究小结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核心素养 |
1.3.2 学科核心素养 |
1.3.3 深度教学 |
1.3.4 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观察研究法 |
2.2.4 访谈研究法 |
3 体育学科深度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问卷设计 |
3.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2.1 教师问卷情况分析 |
3.2.2 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
3.3 F学校体育学科深度教学的整体现状 |
3.3.1 对深度教学理解的表层化 |
3.3.2 对深度教学运用的形式化 |
3.3.3 对深度教学实践的割裂化 |
3.4 体育学科深度教学差距及成因分析 |
3.4.1 教育理念把握不清,深度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 |
3.4.2 课程内容融合不够,深度教学内容设计不丰富 |
3.4.3 教学探索能力不足,深度教学方式手段不灵活 |
3.4.4 教学评价效果不强,深度教学反思评价不深入 |
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 |
4.1 教师能力素养的深度提升 |
4.1.1 树立深度教学的理念 |
4.1.2 提升专业素养的能力 |
4.1.3 形成师生和谐的关系 |
4.2 教学内容设计的深度提升 |
4.2.1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
4.2.2 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
4.2.3 联系实际的开展教学 |
4.3 教学过程调控的深度提升 |
4.3.1 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 |
4.3.2 课堂组织的推动发展 |
4.3.3 教学反思的有效实施 |
4.4 教学实践效果的深度提升 |
4.4.1 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习惯 |
4.4.2 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品质 |
4.4.3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题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研究——关于 F 学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采用合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等职业学校概念界定 |
2.2 合作教学法的定义 |
2.3 国内的合作教学法研究现状 |
2.4 国外的合作教学法研究现状 |
2.5 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教学实验设计 |
4.1 教学实验目的 |
4.2 实验教学目标 |
4.3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
4.4 实验时间和地点 |
4.5 实验教学模型的设计 |
4.6 教学实验的控制 |
4.7 教学实验测试指标及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
5.1.1 实验前后学生身高、体重的比较分析 |
5.2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5.2.1 实验前后男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5.2.2 实验前后女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5.3 实验前后足球专项技术的比较分析 |
5.3.1 实验前后男生足球专项技术比较分析 |
5.3.2 实验前后女生足球专项技术比较分析 |
5.4 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兴趣测试的比较分析 |
5.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学生体育兴趣测试比较分析 |
5.4.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学生体育兴趣测试比较分析 |
5.5 实验后学生体育学习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比较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件1 广州市从化区高级技工学校调查表(学生问卷I) |
附件2 广州市从化区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学生问卷II) |
附件3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4 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 |
附件5 足球专项技术评价标准 |
附件6 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教学设计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情感补缺效应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对20名留守儿童54周的跟踪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
二 留守儿童情感问题的研究 |
三 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情感干预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基本思路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现状及留守儿童情感状况的调查——以CH乡为例 |
第一节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现状——以CH乡为例 |
一 农村学校的师生现状 |
二 体育器材现状 |
三 体育课程内容现状 |
第二节 20名留守儿童情感状况的调查 |
一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状态 |
二 留守儿童的监护形式 |
三 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 |
四 情感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
五 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补缺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二节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 |
第三节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
一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二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 |
四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具体安排表 |
第四节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 |
第五节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
一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方式 |
二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对留守儿童本人的访谈提纲 |
附录 B: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留守儿童学校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 D:对CH乡农村学校访谈提纲 |
附录 E: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附录 F:体育课堂教学计划书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 |
1.1.2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
1.1.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异步教学法的概念 |
2.2 异步教学法在体育领域以外的研究 |
2.3 国内有关异步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
2.4 国外有关异步教学法的研究 |
2.5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的概念 |
2.5.2 高校篮球公选课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统计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1.3 异步教学法训练对学生篮球技术的研究分析 |
4.2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2.1 应用异步教学法对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研究分析 |
4.3 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分析 |
4.3.1 异步教学法对学生体育课满意程度的研究分析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1.1 异步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的提高不明显 |
5.1.2 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 |
5.1.3 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
5.2 建议 |
5.2.1 将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中进行推广 |
5.2.2 加大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负荷 |
5.2.3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学高年段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新课改下需要数学情感教育的渗透 |
(二)数学情感教育影响学科兴趣 |
(三)高年段学生情感意识薄弱 |
(四)笔者的个人经验喜好 |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理论基础 |
(一)情绪心理学基础 |
(二)卢家楣的情感教学心理学 |
(三)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理论 |
七、概念的界定 |
(一)情感教育 |
(二)数学情感教育 |
(三)课程实施 |
第一章 数学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 |
一、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师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 |
(一)访谈对象取样 |
(二)访谈资料整理 |
二、小学高年段数学情感教育实施现状总结 |
(一)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
(二)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准备不够全面 |
(三)教师实施数学情感教育忽略学生主体 |
(四)教师忽略课后延伸 |
第二章 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案例研究 |
一、数与代数情感教育实施研究 |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背景 |
(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
(三)亿以内数的认识案例分析与研究 |
二、图形与几何情感教育实施研究 |
(一)认识公顷教学背景 |
(二)认识公顷教学过程 |
(三)认识公顷案例分析与研究 |
三、统计与概率情感教育实施研究 |
(一)平均数教学背景 |
(二)平均数教学过程 |
(三)平均数案例分析与研究 |
四、综合与实践情感教育实施研究 |
(一)找次品教学背景 |
(二)找次品教学过程 |
(三)找次品案例分析与研究 |
第三章 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案例启示 |
一、了解学生是数学情感教育实施的基础 |
(一)关注学生学习经验 |
(二)关注学生生活体验 |
(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
二、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手段 |
(一)情感教学策略促进数学情感教育实施 |
(二)数学史的渗透促进数学情感教育实施 |
(三)贴近生活实际延伸数学情感教育实施 |
三、情感教育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
(一)情感教育中教师的情感 |
(二)情感教育中学生的情感 |
(三)师生情感互动促进数学情感教育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论大学运动队训练课中的情感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问卷调查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1、情感教学的理论阐述 |
(1) 情感的定义 |
(2) 情感教学的定义 |
(3) 传统体育教学期待强化 |
2、目前大学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
3、体育课中的情感教学 |
(1)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情感教学的要求 |
(2) 命令式情感教学 |
(3) 表达式情感教学 |
(4) 应激式情感教学 |
(5) 调节式情感教学 |
(6) 稳定式情感教学 |
四结论 |
建议 |
四、情感教学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绝地求生”情景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兴趣的影响[D]. 董洛涵.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以F学校为例[D]. 陈雪玲.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4]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新课改背景下白山市高中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D]. 刘洪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课采用合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赖志森.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7]基于情感补缺效应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对20名留守儿童54周的跟踪调查[D]. 彭宁丽. 郑州大学, 2020(03)
- [8]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D]. 李晟堂.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高年段数学情感教育实施案例研究[D]. 范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论大学运动队训练课中的情感教学[J]. 刘媛,戚海兵.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