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我国一直致力于贫困问题的解决。解决贫困问题,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反贫困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认真研究在反贫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总结归纳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篇文章在总结前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反贫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反贫困的相关理论及理论来源,包括贫困与反贫困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贫困思想。其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巩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贫困状况,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的类型,并分析每一个阶段我党和政府在农村反贫困中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实践的运用。再次,对我国农村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存在贫困户识别偏差、帮扶资源投入失准、扶贫干部工作能力不足责任不到位以及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优化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健全精准考核机制、提高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以及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最后,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四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反贫困的格局,坚持政府主导的扶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五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刘澹远[2](2020)在《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自2013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提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议事日程。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直接效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因此,立足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开展扶贫开发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研究,乃是扶贫开发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为直接理论依据,试图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贵州省D镇的个案研究,揭示政府扶贫、市场扶贫、社会扶贫与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政府有关部门调整未来的扶贫开发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依据。扶贫开发是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行动主体运用一定的扶贫资源、采取一系列扶贫手段,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与生存环境、激发农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目的的正向社会变迁。由于扶贫开发的行动主体具有多元性特征,因此,本研究根据扶贫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将扶贫开发划分为政府扶贫、市场扶贫和社会扶贫三种基本样态。获得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获得感是指社会成员因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开发活动而使自身经济地位、福利地位与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据此,本研究将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划分为经济获得感、福利获得感与社会获得感三种基本样态。经济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就业机会和资产收益导致经济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福利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政府福利(如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等)导致基本生活条件改善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社会获得感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因参与扶贫活动而获得社会地位提升导致总体生存环境改善后所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扶贫资源配置是扶贫开发的关键一环。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用于扶贫开发活动的各种资源(主要指资金等)的分配过程。它可以分为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和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两种类型。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扶贫资金的分配过程,它包括配置渠道与配置方式两个方面。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是指对来源于经济组织(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的扶贫资金的分配过程,它包括配置渠道与配置方式两个方面。扶贫资源配置不仅影响着扶贫开发的效果,而且也影响着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研究发现:第一,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具体表现为:政府扶贫强劲、市场扶贫式微、社会组织扶贫零参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较强、经济获得感缺乏、社会获得感微弱。第二,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是外生机制与内生机制的统一体。外生机制是:获得—满足—获得感机制;内生机制是:公平—认可—获得感机制。从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来看,必须坚持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获得和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公平性认知双管齐下,双管共同发力,才能有效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第三,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较大。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表现为外生机制和内生机制的双重影响。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行政—权力机制。第四,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式微。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资本—效率机制。第五,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微弱。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是网络—认同机制。第六,行政—权力机制、资本—效率机制和网络—认同机制三种机制的失衡导致了扶贫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而扶贫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又导致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的不平衡。只有确保行政—权力机制、资本—效率机制和网络—认同机制三种机制平衡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扶贫资源均衡配置,才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平衡。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扶贫开发就必须做到:一是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二是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三是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四是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农村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欧阳德君[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李英[4](2019)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H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贫困问题的重心,也是世界反贫困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对象。由于我国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我国的贫困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为农村贫困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我国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为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将成为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建立完善了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每年减贫25万人以上,实现前所未有的成绩。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巩固提升F市已取得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确保到2020年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实现脱贫,F市出台了《关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全面实施十大扶贫巩固提升工程,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本文旨在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辽宁省H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调查问卷和无结构访谈法获取H村的相关数据,及H村村民和村领导关于扶贫工作的意见。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该村的贫困问题及致贫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源于农民可持续发展受阻、社会资本缺失、反贫困机制尚未完善。笔者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针对贫困发生的原因提出的对策为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反贫困、重视社会资本、完善农村反贫困体系,将有利于我国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推进,农村贫困问题的顺利解决,并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卢俊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远大目标,但是,贫困却成为实现这个目标旅途中最大的障碍,也成为现今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议题。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都在不遗余力地同贫困进行战斗,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同贫困展开坚决的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反贫困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反贫困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来源、内容和特质,并结合反贫困的最新发展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我国当下反贫困的可能性进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后,指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提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列宁根据俄国国内的贫困状况,探寻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立起的社会制度摆脱贫困的方法策略,提出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反贫困思想的指导下,与新中国的贫困问题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留下了宝贵的反贫困经验。改革开放后,党的几代国家领导人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反贫困战略和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贫困理论。这些反贫困理论以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反贫困发展态势为实践基础,将共同富裕作为其终极目标,又实事求是制定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既坚持党的领导,又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既重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自觉运用辩证法。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目前还有4000万贫困人口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认清现状、冷静分析、沉着应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在反贫困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我们更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以往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寻求新时期反贫困工作的出路和发展前途。本文基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反贫积极性的提高和发挥以及反贫困制度的创新三个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可能性进路,旨在为我国反贫事业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周芸帆[6](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郑亚瑜[7](2018)在《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村反贫困的增效日益减小,贫困的原因呈现多维性的特征,脱贫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针对当前农村反贫困的实际,我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在精准扶贫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农村反贫困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反贫困对于“精准”的要求。而以村级组织为核心来开展农村反贫困工作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开展农村反贫困最合宜的路径。在理论上,村级组织是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虽处于我国扶贫管理体制的末端主体但并非行政系列,不仅直接向村民负责,而且拥有“地方智慧”、具备组织优势、了解地方文化、熟悉贫困实情、掌握独特资源等优势,因此以村级组织为核心来开展扶贫工作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在实践中,很多以村级组织为核心开展的扶贫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理论,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实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末端治理这个名词起源于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将末端治理运用到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工作中,是指以村级组织这个扶贫管理体制的末端主体为核心,联合社会大扶贫体系的力量,对村级这一末端层级的反贫困工作进行治理。而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是指要从其治理内容的角度出发,在制度上保证末端治理实现可持续,包括村级组织自身、村级组织与其他扶贫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可持续。当前以村级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遭遇的一系列困境以及诸多不可持续的表现说明了实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必要性。当前,影响村级组织实现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外部支撑环境和内部运行制度两个层面。在外部支撑环境上,精准扶贫体系中的决策权分配、资源管理、人员激励与监督制度都能影响末端治理的实现;在内部运行制度上,村级组织自身以及村级组织与其他扶贫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影响末端治理实现可持续的关键内容。结合下党村在村级组织的带领下实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实践佐证末端治理可持续理论的可行性以及正确性,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末端治理可持续所需的外部支撑环境设计和内部运行制度完善路径提供经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方化[8](2018)在《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贫困主要在农村,农村的贫困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并贯彻落实,在反贫困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截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人,并且呈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返贫率高等特点,由此也构成了对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是否能如期脱贫、稳定脱贫。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反贫困实践证明了外源式的扶贫之路无法真正彻底地完成反贫困的任务,因为反贫困不是单纯的给钱、给物、给政策,治标还得治本,“拨穷根”归根结底要靠贫困人口自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不同场合强调扶贫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只有走内源式发展道路,找准适合农村不同贫困地区和人口自身特点的脱贫路子,激发和培育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内在动力、活力和能力,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论文主要包含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并对国内外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进行综述。第一章梳理提炼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内源式发展理论。第二章构建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理论,包括人力资本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根本动力;文化、生态、政策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环境;外源因素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依托;组织建设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最终目标。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农村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演进,进而提出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势在必行。第四章进一步分析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第五章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经验以及我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典型案例,从而给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以借鉴与启示。第六章提出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路径: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建设,鼓励不同群体参与农村反贫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机制。
接家东[9](2017)在《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或匮乏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始终困扰着人类,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阻碍。可以这么说,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不断与贫困或匮乏作斗争的历史。贫困不仅是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甚至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经历了由最初采用发展经济学角度,到后来采取社会政策学角度的过程。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研究与党和政府实施反贫困政策的进程几乎是一致的,基本上沿用了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也经历了从采用发展经济学角度到采用社会政策学角度的研究路径。人类为了与贫困作斗争,很早就对贫困现象展开了思考,给出了自己对于贫困问题的理解,它们推动了贫困概念由基本贫困或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由物质贫困到社会贫困(包括权利贫困)和精神贫困、由收入贫困到资产贫困、可行能力贫困和消费贫困的演变。而在对于贫困概念以及不断变化的贫困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反贫困理论,其中,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是形成于对于收入贫困的反思和研究过程之中。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提出了以资产社会政策理论为核心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为当代贫困问题的研究展现了新的思路。后来,孟加拉学者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基于其资产贫困概念提出了以小额贷款理论和社会企业理论为核心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丰富了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我国农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了反贫困战争,至今已有将近70年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反贫困阶段(1949-1977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反贫困阶段(1978-1985年)”、“以区域开发援助为导向的反贫困阶段(1986-1993年)”、“以八七攻坚计划为内容的反贫困阶段(1994-2000年)”、“以贫困村为瞄准对象的反贫困阶段(2001-2010年)”以及“以精准与攻坚为特征的反贫困阶段(2011-2020年)”六个发展阶段。我国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反贫困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和各具特色的反贫困模式,可以划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宏观或国家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中观或地区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以及微观或县域层面的反贫困模式,依凭这些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斗争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尽管我们将我国农村反贫困历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算起,但由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绝对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大规模和大力度的反贫困行动则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农村反贫困行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主导和积极推动,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努力奋斗以及贫困地区人民所采用的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几十年反贫困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主动承担责任、领导并积极推动;其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配合并分类施策。我们认为,总体而言,造成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包括1986年至1993年的区域开发式反贫困模式和1994年至2000年的全面开发式反贫困模式)“造血功能”不足的深层根源在于这一反贫困模式过分重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他们的资产建设。而这一深层根源也是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一大弊端。只是到了2011年至今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这一弊端才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克服。基于尤努斯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理论来反思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我们认为,它们尽管大多复制于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但与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不足。首先,资金来源多元但运行独立性相对较差;其次,运行效率相对不高。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无论是开发式反贫困模式,还是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反贫困模式,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因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以及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错综复杂的具体情况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最终成效。我们基于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以及国内学者有关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思想的积极成果,建构了以资产概念为核心、以资产社会政策一般理论及其具体实施机制(个人发展账户、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它强调资产社会政策、小额贷款和社会企业作为三种基本的资产反贫困模式,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成资产反贫困模式的综合体系,在具体的反贫困实践中协同地发挥作用,因而它是对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的一种积极的推进。我们基于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建构是我国农村反贫困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农村几十年反贫困战略的一次提升,更是对我国农村多年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一种积极回应。我们建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即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又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即多种资产建设的成功经验),既有现实存在的客观依据又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既有发展理念的指导又有具体路径的设计。我们认为,要顺利而成功地建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始终秉持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发展”理念,严格遵守制定的建构原则;(2)坚持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地位,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和党委的创新作用;(3)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尊重和激励贫困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资产建设多种模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同地发挥综合作用。总之,我们要建构的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指的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正确领导与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主动配合与分类施策、其他社会组织与贫困农民积极参与的以及资产社会政策、个人发展账户、小额贷款、社会企业等多种反贫困模式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各方协同作用的反贫困模式。”
郑腾林[10](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的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从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反贫困模式,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反贫困模式阶段,专项计划推动的反贫困模式阶段,大扶贫格局促进的反贫困模式阶段和“精准扶贫”反贫困模式阶段。经过近4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农村贫困地区的消费水平上升,总体上,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中国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贫困线的衡量标准低,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扶贫开发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扶贫开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贫困地区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农村反贫困战略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快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也给我们重要的经验启示,那就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必须建立科学、高效、协调的扶贫机制,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政策。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反贫困战略目标和任务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和完成。
二、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反贫困的相关理论及理论来源 |
2.1 贫困与反贫困的概念 |
2.1.1 贫困的概念 |
2.1.2 农村反贫困的内涵 |
2.2 反贫困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2.2.2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2.2.3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贫困思想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
3.1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
3.1.1 我国农村贫困的状况(1978-1985)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及实践 |
3.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
3.2.1 我国农村贫困的状况(1986-1993) |
3.2.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政策及实践 |
3.3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3.3.1 我国农村贫困的状况(1994-2000) |
3.3.2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政策及实践 |
3.4 巩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2) |
3.4.1 我国农村贫困的状况(2001-2012) |
3.4.2 巩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政策及实践 |
3.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2013 至今) |
3.5.1 “六个精准” |
3.5.2 “五个一批”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4.1 我国农村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贫困户识别偏差 |
4.1.2 帮扶资源的投入失准 |
4.1.3 扶贫干部工作能力不足责任不到位 |
4.1.4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
4.2 解决我国农村反贫困中问题的对策 |
4.2.1 优化精准扶贫识别机制 |
4.2.2 健全精准考核机制 |
4.2.3 提高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
4.2.4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5.1.1 加强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
5.1.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5.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5.2.1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
5.2.2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5.3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
5.3.1 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政策 |
5.3.2 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
5.3.3 因人制宜实施精准扶贫 |
5.4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反贫困的格局 |
5.4.1 坚持政府主导的扶贫 |
5.4.2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
5.4.3 提高贫困户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
5.5 增强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5.5.1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
5.5.2 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 |
5.5.3 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核心概念 |
2.1.1 扶贫开发行动主体 |
2.1.2 扶贫资源配置 |
2.1.3 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个案访谈法 |
2.2.2 文献研究法 |
2.2.3 田野图景 |
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扶贫开发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
3.1.1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
3.1.2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基本观点 |
3.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对中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指导价值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反贫困理论 |
3.2.1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3.2.2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
3.2.3 江泽民的反贫困理论 |
3.2.4 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 |
3.2.5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 |
3.2.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反贫困理论对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指导价值 |
4 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现状分析 |
4.1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
4.2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
4.3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
4.4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基本特征 |
4.4.1 经济获得感缺乏,市场扶贫式微 |
4.4.2 福利获得感较强,政府扶贫强劲 |
4.4.3 社会获得感微弱,社会组织扶贫零参与 |
4.5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
4.5.1 获得和获得感的关系 |
4.5.2 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5.1 D镇的政府扶贫 |
5.1.1 D镇政府扶贫的历史过程 |
5.1.2 精准扶贫阶段政府扶贫对D镇的影响 |
5.2 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
5.2.1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
5.2.2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
5.2.3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
5.2.4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总体获得感 |
5.2.5 政府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不公平感 |
5.3 政府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6.1 D镇的市场扶贫 |
6.2 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
6.2.1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
6.2.3 市场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不公平感 |
6.3 市场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7.1 D镇的社会扶贫 |
7.1.1 社会扶贫概述 |
7.1.2 D镇的社会扶贫情况 |
7.2 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
7.2.1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获得感 |
7.2.2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获得感 |
7.2.3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获得感 |
7.2.4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总体获得感 |
7.2.5 社会扶贫与农村贫困人口不公平感的产生 |
7.3 社会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作用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8.1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8.1.1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经济获得感的影响 |
8.1.2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福利获得感的影响 |
8.1.3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获得感的影响 |
8.2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
8.2.1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经济获得感的影响 |
8.2.2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福利获得感的影响 |
8.2.3 社会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获得感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 |
9.2.2 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 |
9.2.3 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 |
9.2.4 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农村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获得感访谈问卷 |
附录2 村干部访谈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H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理论基础 |
1.6.1 增能理论 |
1.6.2 社会资本理论 |
1.6.3 可行能力理论 |
1.7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8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相关研究及观点的述评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贫困的概念 |
2.2.2 反贫困的概念 |
第三章 辽宁省X县H村贫困现状研究 |
3.1 X县 H村基本情况 |
3.1.1 X县反贫困现状 |
3.1.2 H村基本情况 |
3.2 研究总体的基本情况 |
3.2.1 资料的获取 |
3.2.2 受访者基本情况 |
3.2.3 H村贫困特征 |
第四章 关于辽宁省H村致贫原因分析 |
4.1 农户可持续发展受阻 |
4.1.1 经济支持不足 |
4.1.2 缺乏社会机会 |
4.2 社会资本缺失 |
4.2.1 社会信任系统不完善 |
4.2.2 社会支持网络缺失 |
4.3 反贫困机制尚未完善 |
4.3.1 反贫困工作人员配置不当 |
4.3.2 扶贫信息获取机会不对等 |
4.3.3 反贫困主体单一 |
第五章 关于辽宁省H村农村反贫困的策略探析 |
5.1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反贫困 |
5.1.1 社工发挥政策影响人作用 |
5.1.2 注重贫困者的能力建设 |
5.1.3 社工机构参与反贫困工作中的脱贫成效考核与评估 |
5.2 重视社会资本 |
5.2.1 政策倡导,增加脱贫渠道 |
5.2.2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5.2.3 链接资源 |
5.3 完善农村反贫困体系 |
5.3.1 扩大农村反贫困治理主体参与 |
5.3.2 改进扶贫政策宣传方式 |
5.3.3 完善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题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一、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因 |
二、指明了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途径 |
三、论证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反贫困的重要性 |
四、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东方社会摆脱贫困的展望 |
第二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 |
一、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生产力 |
二、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新经济政策 |
三、提出一系列反贫困的政策保障 |
第三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贫困理论 |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
二、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 |
三、发展公共事业是反贫困的重要保障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 |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反贫智慧和力量 |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第二节 江泽民“三个代表”反贫困理论 |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二、坚持“他扶”和“自扶”相结合 |
三、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
第三节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反贫困理论 |
一、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反贫困新内涵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反贫困新路径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反贫困新目标 |
第四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反贫困理论 |
一、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
四、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基本特质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目标和任务 |
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反贫困的最终目标 |
二、反贫困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核心力量 |
一、党是最高领导力量 |
二、政府是主导力量 |
三、人民群众是主体力量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
一、自觉运用辩证法 |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调与重视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实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的不足之处 |
一、国家经济的失衡发展加大了反贫困难度 |
二、反贫困政策执行力度欠缺 |
三、反贫困开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四、农村和城市在反贫困中出现的新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可能性进路 |
一、基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二、基于人民群众反贫困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
三、基于社会主义中国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总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反贫困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农村反贫困的定义 |
2.2 精准扶贫 |
2.2.1 精准扶贫的定义 |
2.2.2 社会“大扶贫”体系的定义 |
2.3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及其可持续 |
2.3.1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定义 |
2.3.2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基本特征 |
2.3.3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定义 |
2.3.4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基本内容 |
2.4 相关理论探析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外部性理论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2.4.4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及其可持续的运行概况 |
3.1 农村反贫困概况 |
3.2 末端治理运行的困境 |
3.2.1 扶贫资金短缺 |
3.2.2 决策权力丧失 |
3.2.3 社会关系薄弱 |
3.2.4 生态条件恶劣 |
3.3 当前末端治理不可持续的表现 |
3.3.1 村级组织不可持续的表现 |
3.3.2 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不可持续的表现 |
3.3.3 村级组织与政府关系不可持续的表现 |
3.3.4 村级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不可持续的表现 |
3.3.5 村级组织与企业关系不可持续的表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外部支撑环境和内部运行制度 |
4.1 外部支撑环境 |
4.1.1 决策权分配方面 |
4.1.2 资源管理方面 |
4.1.3 人员激励方面 |
4.1.4 监督机制方面 |
4.2 内部运行制度 |
4.2.1 影响村级组织自身可持续的制度分析 |
4.2.2 影响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可持续的制度分析 |
4.2.3 影响村级组织与政府关系可持续的制度分析 |
4.2.4 影响村级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可持续的制度分析 |
4.2.5 影响村级组织与企业关系可持续的制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下党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个案研究 |
5.1 下党村及其贫困现状 |
5.2 下党村贫困原因分析 |
5.2.1 地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 |
5.2.2 劳动力流失严重,村民脱贫思想落后 |
5.2.3 村干部能力有限,脱贫模式落后 |
5.3 下党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外部支撑环境 |
5.3.1 决策权的下放 |
5.3.2 资源管理的升级 |
5.3.3 人员激励的改进 |
5.4 下党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内部运行制度 |
5.4.1 村级组织自身方面 |
5.4.2 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方面 |
5.4.3 村级组织与政府关系方面 |
5.4.4 村级组织与企业关系方面 |
5.5 下党村实现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经验 |
5.5.1 村级组织应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核心 |
5.5.2 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是扶贫的关键 |
5.5.3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是扶贫的重要资源 |
5.5.4 制度建设是实现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保障 |
5.5.5 互联网技术是脱贫的助推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现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可持续的路径选择 |
6.1 末端治理外部支撑环境设计 |
6.1.1 决策权分配方面 |
6.1.2 资源管理方面 |
6.1.3 人员激励方面 |
6.1.4 监督机制方面 |
6.2 末端治理内部运行制度完善 |
6.2.1 村级组织的可持续 |
6.2.2 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的可持续 |
6.2.3 村级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可持续 |
6.2.4 村级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可持续 |
6.2.5 村级组织与企业关系的可持续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三、写作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与反贫困基本理论 |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现代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第二节 内源式发展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的内生增长思想 |
二、内源式发展战略 |
第二章 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理论的构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根本动力 |
一、人力资本的“资产”属性 |
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
三、人力资本的提升 |
第二节 文化、生态、政策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环境 |
一、文化环境 |
二、生态环境 |
三、政策环境 |
第三节 外源因素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依托 |
一、外源帮扶 |
二、外源因素支撑内生因素成长 |
第四节 组织建设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保障 |
一、贫困人口广泛参与 |
二、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 |
第五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最终目标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 |
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演进 |
第一节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的演进 |
一、毛泽东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
二、邓小平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
三、江泽民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
四、胡锦涛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
五、习近平的农村反贫困思想理论 |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演进 |
一、政府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年) |
二、改革推动式扶贫阶段(1978-1985年) |
三、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
四、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3年) |
六、精准扶贫阶段(2014-2020年)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必要性 |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
二、传承乡土文化的需要 |
三、消除精神贫困的需要 |
四、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制约因素 |
一、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总体偏低 |
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不足 |
三、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 |
四、产业发展滞后 |
五、反贫困机制存在深层次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
一、美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
二、韩国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
三、孟加拉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典型案例及启示 |
一、叙永县健康扶贫实践与启示 |
二、屏山县破解贫困户“等、靠、要”难题的实践与启示 |
三、芷江侗族自治县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四、得荣县俄木学村脱贫奔小康的实践与启示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内源式发展反贫困的路径 |
第一节 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建设 |
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
二、加强教育和培训 |
三、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
第二节 鼓励不同群体参与农村反贫困 |
一、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参与度 |
二、发挥其他组织和群体参与农村扶贫的作用 |
第三节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
一、发展特色产业概述 |
二、发展生态农业 |
三、发展文化产业 |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 |
第四节 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机制 |
一、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自我动力机制 |
二、完善农村内源发展反贫困的推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观点与研究框架 |
1.2.1 论文的观点 |
1.2.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发展经济学家有关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模式研究述评 |
2.1.2 社会政策学家有关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反贫困模式研究述评 |
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贫困概念的演变及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
3.1 贫困概念的演变 |
3.2 谢若登和尤努斯的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 |
3.2.1 资产社会政策反贫困理论 |
3.2.2 小额贷款反贫困理论与社会企业反贫困理论 |
第4章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模式类型 |
4.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
4.1.1 以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反贫困阶段(1949-1977 年) |
4.1.2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反贫困阶段(1978-1985 年) |
4.1.3 以区域开发援助为导向的反贫困阶段(1986-1993 年) |
4.1.4 以八七攻坚计划为内容的反贫困阶段(1994-2000 年) |
4.1.5 以贫困村为瞄准对象的反贫困阶段(2001-2010 年) |
4.1.6 以精准与攻坚为特征的反贫困阶段(2011-2020 年) |
4.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模式类型 |
4.2.1 反贫困模式 |
4.2.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三种基本模式 |
第5章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总结与模式反思 |
5.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总结 |
5.1.1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巨大成就 |
5.1.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功经验 |
5.2 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1 我国农村开发式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2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5.2.3 我国农村社会企业反贫困模式的反思 |
第6章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的建构 |
6.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理论与经验基础 |
6.1.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6.1.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经验基础 |
6.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现实根据与基本原则 |
6.2.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现实根据 |
6.2.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6.3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指导理念与具体路径 |
6.3.1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指导理念 |
6.3.2 我国农村综合资产建设反贫困模式建构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贫困的含义 |
1.3.2 贫困的衡量方法 |
1.3.3 农村反贫困的内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的探索 |
2.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反贫困模式 |
2.1.1 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2 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反贫困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2.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专项计划推动的反贫困模式 |
2.2.1 以专项计划推动的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2 以专项计划推动的反贫困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2.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大扶贫格局促进的反贫困模式 |
2.3.1 以大扶贫格局促进的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2 以大扶贫格局促进的反贫困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2.4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精准扶贫”反贫困模式 |
2.4.1“精准扶贫”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基础 |
2.4.2“精准扶贫”反贫困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的成效和意义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的成效 |
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中的一些不足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的重要意义 |
3.2.1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2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3.2.3 维护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
3.2.4 加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的经验启示 |
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 |
4.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共同富裕道路 |
4.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工作原则 |
4.1.3 依据具体国情,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扶贫模式 |
4.2 加快建立农村贫困地区的特色扶贫机制 |
4.2.1 建立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督制度 |
4.2.2 加快建立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扶贫机制 |
4.2.3 建立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推动扶贫长效机制的发展 |
4.2.4 加强土地产权制度的保障,巩固扶贫开发成果 |
4.3 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建设 |
4.3.1 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
4.3.2 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
4.3.3 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问题,加强环境保护能力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 王思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2]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基于D镇的个案研究[D]. 刘澹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4]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H村为例[D]. 李英. 沈阳化工大学, 2019(0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D]. 卢俊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精准扶贫下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研究[D]. 郑亚瑜. 福州大学, 2018(03)
- [8]内源式发展视角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D]. 方化.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资产建设反贫困理论[D]. 接家东. 吉林大学, 2017(03)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反贫困模式探索[D]. 郑腾林. 兰州财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