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论文文献综述)
杨贤敏[1](2021)在《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关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等等。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拉斯韦尔“5W”理论对《经济周报》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从资料收集、主题内容及文化传媒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其学术理论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其他大众传媒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学术启发和借鉴。
张丽[2](2017)在《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之源,也是少数人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源头。农业作为食物生产的源头,是食物量和质的安全保障之始。本研究从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视角出发,以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为分析框架,以自20世纪中期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分析对象,解答中国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中的主要议题和矛盾——食物安全治理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宏观背景,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两个自然禀赋不同村落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微观个案,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调研资料。研究发现,两个村庄食物与农作体系从最初传统农作方式和自给自足食物体系转变为以"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相结合的现代食物与农作模式,并引发系列矛盾和问题,尤以食物安全问题突出,并在近十年来出现"生态整合"新范式和"自下而上"的食物自保现象。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实践深入微观村庄中,形成了村庄层面的食物政治图景。本研究进一步发现,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实质上是不同利益、观念、农业及环境伦理之争。当前的现实是,三种范式相争并存。"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紧密结合,成为主导范式,新出现的"生态整合"范式发展举步维艰。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透射出食物政治的实质是围绕"吃"的主权扞卫和利益争夺,即不同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围绕食物主权扞卫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的选择。具体到现实层面,中国食物公共治理主题和矛盾为如何保障食物安全,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保障及两者的平衡。且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治理需求大,亟需整合"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监管和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食物自保力量。基于此,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政治的议题和问题,提出两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围绕保障"食物安全",整合政府公共治理和民众社会参与诉求及力量。对于"自上而下"政府食物公共治理而言,首先,政府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战略制定和执行时,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底层的、不同主体的利益和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农业和食物经营主体,尤其小农户、不同阶层食物消费者以及不同层级粮食安全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行政组织和主体的需求;其次,对市场主体,农业企业和食品企业,应在加强引导和规范;最后,尊重不同地方的食物与农作体系特点和规律,继续支持"生态整合"范式下的生态农业在地化实践。对"自下而上"的底层食物自保和社会参与而言,替代性食物体系以及未来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尝试,应建立在平等、公正的网络内对话及不同主体利益和理念的平衡基础上,并积极寻求与国家整体食物安全治理目标和利益的契合点。第二,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立足本土化,进行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尝试,并在全球食物公共治理中进行"中国模式"探索。首先,充分发挥我国的"威权型"食物政治制度优势,发挥"压力型体制"在贯彻中央意志,调动地方政府执行积极性上的优势。其次,食物公共治理更应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最后,尊重现代生物技术和伦理同时,挖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并引入伦理学视角,深层解读中国当前食物政治中主要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在方法上,在国际和国内两大宏观背景下,深入观察村落微观层面及其相应食物与农作政策及治理实践,全面且深入地呈现中国食物政治,并基于中国食物主权扞卫及食物政治的复杂性,对话国际上食物政治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视角——食物主权理论。这种对多中心现代食物公共治理的探索和研究视角,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化"食物公共治理新视角和新尝试。
杨东霞[3](2012)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CCTV《新闻1+1》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是电视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目前信息获知的多渠道性和多面性,如何恢复事件原态并且有理、有据且全面、宏观、立体的展示出来,做到利用公正的论辩来引导受众的感知和思考,就显得至关重要。媒体必须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去解读新闻,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评论,让受众了解新闻背后的事实及蕴含的深意。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本文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演变着手,归纳各个发展时期评论节目的不同特点,找出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承载节目内容的在节目形态特征的分类介绍和对CCTV《新闻1+1》的具体分析,寻找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来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陈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二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在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演变进行归纳梳理并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特征的分类介绍。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对电视新闻访谈、述评类电视新闻评论和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三种节目类型进行总结。第四章是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新闻1+1》产生的背景、栏目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及栏目选题实例研究。第五章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质化发展策略研究。在前四章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新闻评论节目优质化发展的六点具体建议。
郭亮[4](2010)在《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文中提出在1998年国家推动土地“二轮承包”的前后,正是农业生产负担沉重、粮价低迷的时期,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的S镇农户丧失了经营土地的热情,土地随时存在着被抛荒的可能。为了不让每一块土地所承担的税费落空,乡村两级政权不得不推动土地的大面积转包,由此导致了土地承包关系高度不稳定的事实。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因缺少相应的利益基础与之相承接,而无法为基层社会所接受。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土地的市场行情开始逆转。国家的地权政策不断地压缩基层政权对土地所享有的制度性支配权力,进而扩大农户对土地所享有的权利,农村的地权秩序开始了一场转型。由于地价上涨,农户对土地的权利意识得以形成,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关系成为了可能。然而,与此同时,围绕着土地权属的确定和土地收益的分配,S镇范围内却出现了大量的地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个人权利本位的地权建设是当前地权纠纷发生的直接诱因。由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农户事实上完成了一种“土地私有化“的想象。在之前土地承包关系经常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究竟是以何时的土地占有状况为确立新产权的起点,农户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为了更大程度地得到土地的收益,农户诉诸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历史事实,这直接对村委会的土地产权代理人身份形成挑战。总之,在利益的刺激下,通过农户表达权利的话语,各种土地制度的遗产都复活了。由于治理的需要,S镇以乡村两级为代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作为农户土地产权的保卫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两大任务的压力下,基层政权更多的是土地利益的相关者,他们一系列的治理内容仍然要通过土地权属的改变来实现。在这个条件下,农户土地的维权主张往往得不到基层政权的有效支持,反而被一种服务于地方整体大局的“意识形态”所消解。这表明,新产权合约的生成必须兼顾农户的土地认知与基层政权的治理现实对之所产生的影响。地权秩序转型绝非单纯产权建设的推进所能实现,而是一个新产权合约与其嵌入的社会系统之间互相配合的整体性工程,其中既包括对农户土地认知方式的重塑,又包括对底层政治生态的改良。在这个配套工程未能跟进的前提下,产权建设的孤军深入都有可能以引发进一步的社会冲突和纠纷为代价。
向前[5](2010)在《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文革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各省市的文革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文革史是文革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定位于个案研究,史实的叙述以湖南长沙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为核心,一方面顾及全国运动形势对长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涉及长沙对湖南省内各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前三章)全景再现了19661969年间长沙文革的历史场景,记叙了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众多群众组织的建立、分裂、组合、解散的演变过程,力求尽可能还原历史,以此作为下文的分析素材及立论基础。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着重考察不同派别群众的行为,发现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群众参加运动,而在于群众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进而形成各自派别相互对峙并爆发激烈冲突。第四章从人员构成、行为取向和诉求等方面对比众多群众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将它们归入不同类别,详细说明各个派别的人员组成和活动情况。第五章以学生、知识青年和工人三个群体为例,分析学生群体分裂的历史根源、知识青年参加造反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工人群体在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群众形成不同派别发生激烈的冲突,个人行为由此汇聚成集体行动,因而具有了社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面临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第三部分(第六章)从个人行为与外部社会的相关性出发,将个体遭遇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行为背后结构性的社会根源,进而揭示群众参加运动和产生分裂的根源。本章提出“挑战者”和“扞卫者”两个概念——“扞卫者”是既得利益者或潜在的既得利益者,“挑战者”是争取利益者,或是利益受损者。运动发展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成功进入权力体系内,则很容易转化成为“扞卫者”。一个人以哪种姿态参加文革则取决于其在“政治身份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政治身份体系”是革命后党国体制重塑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产物。按照不同政治身份确定有差别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社会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政治身份体系,它集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两种功能于一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资源分配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政治身份体系的结构张力日益增大,社会矛盾日渐积累而未能化解,最终在文革中以群众组织分裂和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回顾往事可以通过与历史的对话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的更深刻理解。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矛盾突出、阶层流动呈现固化的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间利益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赵磊,陈晓舒[6](2007)在《追寻物价迷局》文中研究指明现在肯定不会出现因为涨价而发生囤积食物的情况,因为大家并不担心食物短缺,但是会更加关注房价的走势。
赵磊,陈晓舒[7](2007)在《追寻物价迷局》文中认为现在肯定不会出现因为涨价而发生囤积食物的情况,因为大家并不担心食物短缺,但是会更加关注像房价的走势
汤(竹君)[8](2006)在《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文中认为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 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 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
晨星[9](2004)在《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文中研究说明 财经界:你认为造成最近这次粮油价格突然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粮食供给减少。还是因为需求有比较大的增加呢? 宋国青:应该这么说,从1999年到现在,粮价一直大幅低于供求平衡的价格。在目前这种价格下,农民一年生产的粮食跟国内需求有相当大的缺口。缺口有多大,大家有不同的估计。低估也有3000万吨。根据我的估算,目前,包括库存损耗在内的中国粮食年度总消费估计接近5.1亿吨,今年的总供给(即国内产量加净进口)估计4.5亿吨弱。所以我的估计今年粮食缺
二、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经济周报》概况 |
2.1 创办背景 |
2.2 创办经过 |
2.3 办刊宗旨 |
2.4 栏目设置 |
2.5 发行情况 |
2.6 经费来源 |
3 《经济周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 |
3.1 作者群体 |
3.2 读者群体 |
3.3 良好的编读互动 |
4 《经济周报》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研究 |
4.1 农业问题研究 |
4.2 对外贸易研究 |
4.3 通货膨胀研究 |
小结 |
5 《经济周报》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
5.1 英美等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2 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3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小结 |
6 《经济周报》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方法评介 |
6.1 《经济周报》涉及的经济理论学派 |
6.2 经济方法的研究 |
小结 |
7《经济周报》的特点、地位、学术价值及影响 |
7.1 办刊特点 |
7.2 所处地位 |
7.3 学术价值 |
7.4 积极影响与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经济周报》作者简况表 |
致谢 |
(2)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及背景 |
研究问题 |
研究现状及评述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
1.2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的变迁 |
1.3 中国食物安全主要问题和矛盾: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
1.4 小结及讨论 |
第二章 田野概览:微观社区的食物图景 |
2.1 选择变村和古村的缘由 |
2.2 村庄概况及其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
2.3 食物安全问题背景下的村庄食物政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吃饱"与"吃好":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
3.1 "吃饱——量为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实践 |
3.2 "吃好——质要保":个体食品安全焦虑和诉求 |
3.3 "吃饱"与"吃好"两种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吃好——质要保":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与社会食物自保 |
4.1 "自上而下"的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和监管实践 |
4.2 "吃好——质要保":来自社会的食物自保 |
4.3 食品监管与食物自保力量整合——建立多元治理和对话平台 |
4.4 小结 |
第五章 食物主权与中国食物安全治理现实对照 |
5.1 食物主权——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概念和实践 |
5.2 食物主权在中国的现状 |
5.3 全球食物主权实践对中国食物公共治理的参照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 |
6.1 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利益、观念与伦理之争 |
6.2 中国食物政治的主要议题和特征 |
6.3 变村和古村个案及其引申 |
6.4 食物政治的未来及可能性 |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治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村干部&合作社 |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农资公司&店铺负责人 |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农业&食品相关部门 |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乡农业及食品相关部门 |
农户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 |
(3)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CCTV《新闻1+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五、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
一、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 |
二、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演变 |
三、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及问题解析 |
第三章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特征 |
一、 电视新闻访谈 |
二、 述评类新闻评论节目 |
三、 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 |
第四章 CCTV《新闻 1+1》栏目特色分析 |
一、 《新闻 1+1》产生的背景介绍 |
二、 栏目构成要素分析 |
三、 《新闻 1+1》栏目选题实例研究 |
第五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质化发展策略研究 |
一、 改变传统说教方式,构筑公共话语空间 |
二、 注重突发性事件的即时性,强化解释和引导 |
三、 从简单的“评事”走向广度的“论理” |
四、 大力挖掘图像功能,实现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的复合 |
五、 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
六、 广纳专业人才,培养精英主播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个案研究与乡域政治 |
1.4 资料来源与田野地点选择 |
1.5 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
2 背景:地域社会 |
2.1 地域社会概况 |
2.2 关于土地的基本制度 |
2.3 关于土地的乡土知识体系 |
2.4 村庄中的土地交易 |
3 嵌入治理的土地制度 |
3.1 "中心工作"与乡村利益的共同体 |
3.2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践 |
3.3 以义务为取向的土地承包 |
4 30年不变的政策是如何可能的 |
4.1 从二轮延包到土地确权 |
4.2 情与法的冲突:土地确权的不确定性 |
4.3 被"抛弃"的制度遗产:土地调整 |
5 地权纠纷的基本样态 |
5.1 地权纠纷的类型 |
5.2 祖业权:地方社会的产权形态 |
5.3 生存权:被建构的话语 |
5.4 难以建立起点的"准土地产权" |
6 谁是农村土地的真正所有者? |
6.1 难以消失的村民小组 |
6.2 村民小组与村委会的博弈:一个特殊村庄的征地模式 |
6.3 以村民小组的名义继续"维权" |
6.4 "维权"导致"治理" |
7 土地流转中的乡村治权 |
7.1 土地流转的实践形态 |
7.2 土地流转的地方性分类 |
7.3 资本下乡后的土地流转 |
7.4 嵌入地方权力关系之中的土地流转权 |
8 结论 |
8.1 制度转型: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 |
8.2 地权建设的社会基础 |
8.3 土地的政治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作品目录 |
附录2 相关重要文件与资料汇编 |
附录3 白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2005年) |
附录4 白云区一份土地出让收入清算单(2009年) |
附录5 S镇2008年大事记 |
(5)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相关研究述评 |
1 通史类着作 |
2 专题类研究 |
二 问题的提出 |
1 众说纷纭的文革原因 |
2 文革原因的结构层次 |
三 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来源 |
1 本文的定位 |
2 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
3 资料来源 |
四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
第一部分 史实与记忆:以湖南文革为中心(1966—1969) |
第一章 从"造反"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5——1966.12) |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 |
1 以阶级斗争为纲 |
2 "文化大革命"跃上头版头条 |
第二节 工作队的进驻与撤离 |
1 反右模式的文革 |
2 工作组撤离和《十六条》 |
第三节 "8·19事件"和"9·24报告" |
1 长沙的"8·19事件" |
2 "8·19事件"定性的转变 |
3 "9·24报告"和抓"黑鬼"运动 |
第四节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2 高涨的造反浪潮 |
3 查抄"黑材料" |
第二章 夺权后的分裂和混乱(1967.1—1967.8) |
第一节 夺权浪潮和"三支两军" |
1 全面夺权 |
2 "反革命经济主义" |
3 "三支两军" |
第二节 围绕领导权的争斗 |
1 "高司"与"湘江风雷"的决裂 |
2 镇压"湘江风雷" |
3 流产的"三结合" |
第三节 为"湘江风雷"翻案 |
1 翻案力量的集结 |
2 局势的扭转 |
3 大武斗 |
4 其他地区的翻案活动 |
第四节 "湘江风雷"彻底平反 |
1 《八·十决定》 |
2 新一轮武斗高潮 |
3 知青造反的"继续革命" |
第三章 秩序的重建和巩固(1967.9—1969.12) |
第一节 "省革筹"推进"大联合" |
1 "工派"与"湘派"的内讧 |
2 "大联合"号召 |
3 恢复秩序的努力 |
第二节 "省无联"和"极左派" |
第三节 革委会:新秩序的象征 |
1 "抓住省无联的黑手" |
2 "复课闹革命"和"回乡闹革命" |
3 "芙蓉国里尽朝晖" |
4 "湘瓷派"和"汽电派"的争斗 |
5 群众组织的彻底退场 |
第四节 新秩序的巩固 |
1 "清理阶级队伍" |
2 审干和整党建党 |
第二部分 剖析与研究:群众的行为与动机 |
第四章 群众的分化和群众组织的对立 |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分类 |
1 "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
2 "红卫兵"组织的变迁 |
3 "红卫兵"、"保守派"及"造反派" |
第二节 "保守派"与"造反派"的对立:以长沙为核心 |
1 "保守派"和"造反派"组织 |
2 "保守派"和"造反派"的行为取向 |
第三节 造反派阵营的分裂:温和派和激进派 |
第四节 激进派的分化:稳健势力和激进势力 |
1 "省无联" |
2 "省无联"的人员构成 |
第五章 群众分裂和冲突的原因 |
第一节 学生分化的历史根源 |
1 按照"家庭出身"将学生分类 |
2 学生之间的竞争 |
3 不同学生的行为倾向 |
第二节 参加造反的知识青年 |
1 升学标准的变化 |
2 "贯彻阶级路线"的录取工作 |
3 上山下乡:无路可走时的"光明大道" |
4 知青的生活境况 |
第三节 工人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
1 经济调整对工人的影响 |
2 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别 |
3 工人群体的分化 |
第四节 其他社会群体的造反原因 |
第三部分 理论与总结 |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之关系 |
第一节 "扞卫者"和"挑战者" |
第二节 党国体制:文革的历史布景 |
1 党国体制在政治领域的确立 |
2 党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确立 |
3 党国体制下的单位化和组织化 |
第三节 政治身份体系:社会结构的核心 |
1 阶级、阶级成份和政治身份 |
2 政治身份体系的四个面相 |
第四节 政治身份体系的内在张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追寻物价迷局(论文提纲范文)
食品涨价潮 |
谁在改变物价 |
粮价先行, 油电难动 |
通胀驾到 |
(8)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引论 |
第1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
1.2.3 本土传统 |
1.2.3.1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
1.2.3.2 “忠实”之于传统 |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
1.3.2 文化意识 |
第2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
2.1.1 学科名称 |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
2.2 观念与判断 |
2.2.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
2.2.2 评判力 |
2.2.3 论文写作模式 |
第3章 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 |
3.1 治学态度 |
3.1.1 构架疏忽 |
3.1.2 阐释粗疏 |
3.1.3 措词不慎 |
3.1.4 言过其实 |
3.1.5 顾此失彼 |
3.1.6 引文失信 |
3.1.7 论点草率 |
3.2 学术规范 |
3.2.1 文不应题 |
3.2.2 论述不支持论点 |
3.2.3 背景缺陷 |
3.2.4 横生枝节 |
3.2.5 为辩而辩 |
3.2.6 前后矛盾 |
3.2.7 细节粗疏 |
3.2.8 论证欠缺 |
3.2.9 强行论证 |
3.2.10 文化生疏 |
第4章 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
4.1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 |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
4.2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及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
4.2.1 主体间关系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
4.2.3 “合法性”问题 |
第5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
5.1 翻译政治 |
5.1.1 翻译政治的厘定 |
5.1.2 翻译政治的层面 |
5.2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
第6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
6.1 翻译策略 |
6.1.1 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策略 |
6.1.2 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策略 |
6.2 翻译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
6.2.1 翻译批评的理论思考 |
6.2.2 译本批评的方法 |
第7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
7.1 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活动 |
7.1.1 翻译活动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
7.1.2 文化认同 |
7.2 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动态博弈 |
7.2.1 英译汉中的动态博弈 |
7.2.2 汉译英中的动态博弈 |
7.2.3 理论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永久通信地址 |
(9)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论文提纲范文)
财经界:你认为造成最近这次粮油价格突然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粮食供给减少,还是因为需求有比较大的增加呢? |
财经界:按照你的思路,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目前的粮食缺口呢? |
财经界:你预测全球粮价要大涨,也是基于中国存在这种巨大的粮食缺口吗?这种缺口是短期的还是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估计会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
财经界:农民会不会从这轮粮油价格上涨得到实惠如增加收入? |
四、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D]. 杨贤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D]. 张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3]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CCTV《新闻1+1》为例[D]. 杨东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4]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D]. 郭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5]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 向前. 复旦大学, 2010(01)
- [6]追寻物价迷局[J]. 赵磊,陈晓舒. 半月选读, 2007(16)
- [7]追寻物价迷局[J]. 赵磊,陈晓舒. 中国新闻周刊, 2007(28)
- [8]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 汤(竹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9]谁在左右中国粮价?——专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J]. 晨星. 财经界, 2004(01)